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我见

时间:2019-05-12 14:3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我见》。

第一篇: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我见

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我见

广东省惠东县教育局电教仪器站:伍小云

[摘要]人类步入信息时代是一种技术的更新,教育科学进入信息时代是人类文化的变革。探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对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使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得到健康发展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教学手段改革的基础和核心。它作为推动现代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已经渗透到不仅仅是教育的社会的各个领域,逐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如何让农村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了解其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及促进作用,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能回避的突出的重大课题。信息技术教育面向农村学生的必要性,要求信息技术课程必须以学生信息素质的养成为主线,精选内容,把具有信息技术“内涵”的、有代表性的、迁移性强、发展性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运用信息的、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吸收进来;要求教学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出发,建立适合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接受的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在农村素质教育中所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 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 农村素质教育应用探讨

人类步入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不仅是一种技术的更新,而且是一种文化的变革。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的新的结合,将彻底改变千百年来以教师讲授、课堂教学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使教育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历史性转变,实现教育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从根本上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师生的创造力。纵观世

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风起云涌,争先恐后。

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广泛应用,给中小学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新课改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还存在较大问题,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不够明确。农村教育基本上徘徊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中高考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惟一标准,不够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状况如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国家有关农村教育的政策缺少针对性、没有保障,尚有待完善。其一,城乡教育条件存在巨大差别是不争的事实,教育政策的制订往往也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为基点,涉及农村教育的非常有限;其二,以前,国家教育政策把农村教育基本上交给了地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教育的发展也就难以均衡,不少地方的农村教育甚至难以推进。然而,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关键是认识不一致,投入不能到位,起步晚,标准低,信息化与教学的对接不协调。师资质量低下。农村中小学由于受重视程度、人员编制和教育经费等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教师数量不足,许多学校几乎没有配备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多数教师是改行任教的;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质量不高,培训机会少。不少教师只具备基本的电脑常识,而应用软件的使用,课件制作等都不能达标,基本的网络知识甚少。面临新的教育变革的挑战,结合实际,正确把握新时期教育发展要求,全面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使教育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确定目标,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决策与投入。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紧密联系,不仅改变和提升了教育的技术基础,而且对现代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教育信息化除了影响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教育者对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学生评价、师生关系、教学管理乃至教师功能等的理解。中央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就如何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也提出了宏观意见。各级教育部门必须要树立抢占教育现代化制高点的超前意识,在全面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中,做到高起点、高要求、高效益。注重把握教育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规律,认真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建制、建队、建网、建库,切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同时,不断加大投入,使教育信息化在科学的决策中快速发展。

二、注重培训,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的队伍建设与管理。

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使广大农村学校的教育逐步走向网络化、数字化、模拟化、多媒体化和远程化,为教师的自身建设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开展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普及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要求,更是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三、开展研究,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整合与实践。

利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向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跨越,是一个全新而又急待开发的领域。因此,我们在全面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同时,要切实把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对接摆在重要位置,加以研究,形成教学资源优势的互补整合。总的思路,必须强调效益观念,服务素质教育。做到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同样并重,设施配备与专题研究同时推进,开设信息技术课与学科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同步实施。研究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整合与实践,核心是解决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重点是通过现代教育手段挖掘学生的潜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只有在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在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的过程中,我希望各学校的校长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要有先进和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有改革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引导学校健康发展,办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好学校。其次必须懂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技术的内行,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校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将资源优势变为教育效益。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信息技术教育能否全面普及,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给以投入和解决:

一、让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是普及与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先导性工作。

可通过组织外出学习、参观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教师和学校领导宣传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在师生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对于转变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素质教育有着突破性的作用。同时向广大教师介绍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状况,使他们了解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紧迫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具体要求:一是重视课程设置,确立应有的计算机课程地位,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设计算机课。二是做到学科渗透,发挥多媒体教学功能,调动师生双边互动的积极性。三是开展课程研究,利用因特网开放性特征,解决传统教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四是注重研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的兴趣,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不仅在课前准备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制作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认真备好课,而且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采用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的组合,向学生传递生动的教育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学生在自学中,也要自创学习专题,自定学习进度,自选学习途径。通过教师的演示,亲身的实践,做到人机交互,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使教与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改善信息技术教育的条件。

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硬件建设是基础。在坚持以办学单位投资和学校投资为主的同时,积极吸收各种捐赠、援助等社会资金,抢抓发展机遇和项目的支持,及时充分运用上级有关政策,努力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强化管理,确保信息技术教育的投资效益。

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投资大,发展难,巩固亦难,只有加强管理,注重应用,充分发挥效益才能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广泛支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从这个意义上讲注重运用效益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生命线。为此,在发展中必须切实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1、建立一支懂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管理者队伍、让有志而且懂得信息技术的优秀人员进入管理者队伍。

2、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学校领导、计算机机房管理员、专任教师的职责,使管理工作在各个方面有章可循。

3、必须加强县级业务管理。县电教中心作为县级业务管理部门一定要充分发挥职能,管理工作坚持狠抓学期两头并注重过程管理的原则。

4、校级管理要求真务实。每年度学校要制订符合学校实际的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硬软件建设计划;②信息技术教育课教学计划;③计算机房管理职责;④其他学科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安排;⑤对学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培训的内容;⑥信息技术教研目标任务。

四、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信息技术教育的骨干队伍。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尤为显得重要。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抓骨干。要根据“培训在先,建网在后”的原则,结合农村教育实际,边培训,边建库,边上网,统筹安排。要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切实加强网管员的培训,对网站建设、网页制作和网络使用进行具体指导。并在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中增加网络建设、计算机使用和管理的专题讲座。二是抓群体。为使广大中小学教师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自如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必须有计划地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全员培训,既可轮训,也可以校为单位组织集体培训,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都能成为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行家内手。三是抓活动。借鉴外地经验,以区或以乡镇为单位广泛开展计算机技术操作比赛活动,网页制作观摩活动,网页制作评比活动,信息技术教学演示活动,信息技术教学交流评比活动等,从而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网页制作水平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四是抓考核。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盘考虑,尤其是要结合信息化师资其特殊的岗位要求,切实做好培训的目标、原则、对象、内容以及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工作,分别对系统维护及网络管理人员、计算机学科教学人员、教育教学管理软件和课件开发人员以及45岁以下的教师的计算机学习进行业务跟踪考核。并且按照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技术要求,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颁发相应的计算机上岗等级证书。五是抓管理。从事计算机教学或系统维护及网络管理人员,必须要建立个人资料,并实行上机入库管理。同时,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防止专业人才的外流,使我区的计算机教学人才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使用。

以上的问题得到解决,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城市的差距会得到较大的缩小,从而为全面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教育,使教育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几年来,我们持之以恒地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已经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除了在市内外各项信息技术比赛中师生频频获奖外,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呈现出了快速上升的势头。我相信农村学校信息化的天空在不久的将来会是辉煌的一片。

参考文献:

[1]:《教育信息技术》2005.2-6

[2]:《走向世界的中国农村教育》2005.6

[3]:《中国农村中小学信息教育现状及思考》网上质料

[4]: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

[5]:《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8

[6]:《中小学电教》2005.2

[7]:《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8]:《中国教育信息化》2005.4

联系表

第二篇:如何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

如何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

东风公司设备制造厂学校

王娟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工具来学习的,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培养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怎样才能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情创境,调动主动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信息技术课中,我们只有使学生们成为“乐之者”,才能进入最佳学习的境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任务驱动,促进协作学习。进入新知学习后,教师不能一味讲述或演示,而应向学生展示操作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操作,遇到问题与困难时,要多问,多讨论,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三、激励学生,构造活动舞台。在教学中,教师要精讲多练,给学生独立表演的机会。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操作。

四、及时评价,适时相机调控。为促使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及时发现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要注重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

五、总结归纳,系统知识结构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完成知识建构。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兴趣

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不同于原来的计算机课。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如何看待计算机。计算机课程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学习的对象来学习,主要目标是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工具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培养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相当大的部分内容应当是在其他学科知识的背景下完成的。用信息技术解决其它学科的问题,将其它学科的思想方法渗透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互联网的教学不仅仅是对浏览器窗口、界面、操作的教学,还是使用工具获取信息的教学,更是过滤、处理、分析信息的方法与手段的教学。首先完成对本学科知识的探究,即尝试使用互联网,然后应用互联网知识解决问题,尤其是解决相关学科知识的共同问题。教学内容除信息技术成分外,还要有血有肉,使学生从中体验到人与自然、人与技术、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科技的先进和伙伴的友谊,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人文价值和科学精神,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而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在2003年湖北省信息技术优质课竞赛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课:比如《武汉一日游》一课,利用制定旅游方案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送去最美好的祝福》一课,教师不仅指导学生用PowerPoint制作贺卡,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关心他人,热爱他人的美好品质„„真正做到了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完成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可谓“一石三鸟”。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呢?下面就信息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处理,谈一下我个人的拙见。

一、激情创境,调动主动学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信息技术课中,我们只有使学生们成为“乐之者”,才能进入最佳学习的境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如何使学生成为“乐知者”?我认为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第一、感官刺激。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精心设计的课件,演示各种与教学有关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等,并且内容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让学生感兴趣。如在《送去最美好的祝福》一课,教师就是先让学生欣赏了许多用PowerPoint制作的精美贺卡,然后教师启发学生:“你们想不想亲手制作这样精美的作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游戏激趣。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主要是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小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勇于探索,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敏感。经常让他们学习一些枯燥的信息技术知识和重复地操作一些计算机技能会减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让他们提高对电脑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一小部分时间介绍些益智游戏,如:“推箱子”、扫雷等既要动脑筋,又要灵活运用鼠标的游戏,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学到很多知识,掌握很多电脑操作技能,而且还能让学生在课外念念不忘对电脑的学习,一有机会就会自己主动地操作电脑,又达到课堂教学延伸的目的!

第三、语言激励。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富有哲理和情趣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使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例如:在键盘上有一块“橡皮”,你知道在哪儿吗?你能把你的姓名“写入”计算机里吗?你会像魔术师一样变出几个一模一样的图形吗?现在我们小朋友都已经坐在教室上课了,可是电脑这个大懒虫,现在还没起床,我们该怎么叫醒它呢?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感到新奇。围绕这些问题,他们就会在教师“猜一猜”、“试一试”中主动寻找答案。这样,就将繁杂化为简洁,沉闷化为轻松,抽象化为具体,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二、任务驱动,促进协作学习

任务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是一堂课的核心,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外在动力;协作是一种团队意识、集体精神,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内在动力。进入新知学习后,教师不能一味讲述或演示,而应向学生展示操作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操作,遇到问题与困难时,要多问,多讨论,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我在《湖北省的汽车产业》一课的教学中,提出学习任务后,首先让学生自己看书试着插入图片,然后组内交流。这样一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成功和失败的乐趣与辛酸,逐渐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二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组内、组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中体会集体荣誉感。

当然,对“任务”的理解不可太狭隘,任务驱动是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受教育者自主组合项目,并应用信息技术处理的过程。任务可以说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是收集有关本地小吃的资料(《我们眼中的武汉小吃》),完成一份小报的制作(《湖北省的汽车产业》),制定旅游方案(《武汉一日游》),解决其它学科的问题(《宇宙探密》)等。

但用于问题解决的综合性项目不宜过多,大小与学生的学习阶段进展相适应;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合理安排好个人工作、小组合作、班组交流等活动形式。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分解任务,即使学生体验完整的过程又减轻了工作强度,避免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如:在《我们眼中的武汉小吃》一课,教师就把任务分解成:武汉小吃的品种、武汉小吃名店、武汉的小吃今昔三部分,学生可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完成任务。

三、激励学生,构造活动舞台

由于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是操作性强技术难度大,因此学生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操作电脑,提高电脑的操作技能上。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很短的,如何节约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则是提高每堂课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教师要精讲多练,给学生独立表演的机会。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操作。由于怕计算机出故障,有的教师不得不限制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这个图标不要动,那个键不要乱按,一定要跟着老师走。这样只能使学生掌握片面的知识,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些本来就胆小的学生经老师一强调,什么也不敢动,慢慢地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显然,下“禁令”的办法不利于学生学习,是不可取的。相反,要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大胆实践,让学生动起来,给予学生自由操作机会,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又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如:在学习画图时,可以让学生设计一幅用圆、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构成的图画,学生根据任务,一起讨论如何画圆、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通过这样任务驱动模式,使所有的学生有事可做,有创造力的学生可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体验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体系。而对成绩差的学生,可利用已有的知识找到自己的方法来完成任务。

四、及时评价,适时相机调控

为促使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及时发现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要注重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绩,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与表扬;对学生的优秀作品,要通过投影展示,让他们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增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或错误,教师要及时指出并纠正。也可开展学生之间的互评,让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在学生在进行操作时,随时保持师生交流,及时发现问题,相机调控。

五、总结归纳,系统知识结构

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完成知识建构。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总结方法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学过的内容,如学习了哪些操作,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比教师复述,学生听讲效果要好得多。

第三篇: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思考

仁怀市鲁班中学:徐亮

信息技术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然而,在教育者的头脑中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下面我就农村中学信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提出几点看法。

1.“书”的问题:

①课本教材。课本教材存在的问题:一是内涵不够。那就是《信息技术》教材,还是以前的《计算机》教材。信息技术的内涵是相当广泛的,它不仅仅包含着计算机技术,还有电视、电话、报纸等等各种各样的获取信息的手段。凡是在获取信息方面的先进技术是否都应成为《信息技术》教材的一部分呢?二是更新不快。IT领域的许多新鲜事物的出现都应该及时得到体现,否则也无法体现《信息技术》教材本身的信息价值。三是德育不够。纯技术的东西太多了,都是一些赤裸裸的操作,缺乏思想教育,也是教材的一个缺点。②软件教材。在当前《信息技术》教材选择之后,缺乏配套使用的软件教材,如《信息技术》教学用的课件、相关网页、或者相关技术支持,往往都是教师本人通过其他途径自己去找,找到就给学生,找不到还得自己想办法应付。

2.“教”的问题:

所谓“教”的问题,就是指教师本人的问题:①缺乏专业技能。当前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的,在开发课件,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写应用程序等方面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②缺乏更新能力。信息技术自身处于飞速发展之中。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应该具备相当快的应变能力,紧跟时代发展的方向,向学生传播最新的知识和技能。③缺乏科研能力。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我们很多的教师在面对教材和课堂时,究竟怎么去教,还是一个值得共同探讨和研究的问题。④缺少教学评估。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好坏,当前还缺乏专门的评价机制,在教评中人们往往陷入比课件的技术含量的误区。

3.“网”的问题:

农村因为执法力度不够,有些问题依然存在,如:①未成年人上网多。在小镇上,很多小店,在无任何干涉的情况下依然从事着网吧经营。②网络内容不健康。互联网网络信息虽然得到了整治,但很多网站网页及游戏当中依然存在一些不适合学生的暴力、色情等内容。③安全问题隐患大。一般的小网吧小则几台电脑,多则二三十台电脑,为了隐蔽,很多小网吧采取的是封闭式的经营。在这些不透光不透气的密闭的网吧中,安全的问题很值得人担心。

4.“学”的问题:

“学”的问题就是指学生问题。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因为特殊的农村环境出现了几种不容乐观的现象:①是贫富悬殊,水平不一。在一些地方小镇,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往往已经具备拥有个人电脑的能力,这种情况的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比较强一些。而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学生则没有接触电脑的机会。基础好一些学生往往容易产生一种自负的心理,在课堂上认为老师只讲一些基础的知识太浅显;而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因为从未接触而产生一种畏难心理,害怕学不好,这些都造成了教学上的困难。②是态度不正、鱼目混珠。在农村,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学好电脑”将来出去打工就可以找一份好工作,这是最朴素的一种生活观,本着这一点出发,学生能够认认真真学好打字办公等一系列知识技能。而许多学生在学习电脑的时候,不是在“学电脑”,而是“玩电脑”,家里拥有电脑就可以用来听音乐、看影碟。

5.“用”的问题:

在学校里,信息技术的教学才刚刚起步,随之而来,就有一个“学以致用”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学生学了,要有一个用武之地,才能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而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中还缺乏这样的体系。表现在:①缺乏施展平台。其他学科有比武、技能大赛、征文、表演,而信息技术方面的竞赛还缺乏组织的经验,在农村中小学因为软件硬件条件的限制,目前还几乎没有组织竞赛的机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子竞技成为一种时尚的智力运动之后,将酷爱游戏的学生正确引导,向电子竞技方面发展也将是一件好事。②缺乏评价体系。如何评价信息技术的效果和质量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独立的系统,也就是说,如何去评价还没有标准。在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往往都是兼职教师,评价他们的工作的重心往往不在信息技术上,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也没有得到完全的评价。③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一方面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信息技术而不要成为单一的电脑技术,另一方面又使得信息技术的价值得到综合体现。

第四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内外发展比较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内外发展比较

作者:王保中 董„ 文章来源:《信息技术教育》杂志 供稿

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成为人类发展的新动力。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深刻影响,都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迎接信息化浪潮的挑战。放眼世界教育信息化浪潮,近二十年来中国从中学到了哪些东西呢?我们在国际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回顾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历程,我们就必须审视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影响,我们如何应对这些影响,是生搬硬套还是全盘西化?是中西合璧还是洋为中用呢?从零开始计算机教育,以程序设计思想为主

世界各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都特别重视将计算机引入到学校教育中。例如,1983年,美国在“国家处于危急之中”报告提出高中学生毕业要具备五个新的基础——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研究和计算机科学,报告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关于教育技术的新的要求。英国在1972年就开始了“国家计算机辅助学习发展计划”的研究,于1980年开始了其后继计划“微电子教育计划”,鼓励、支持、帮助中小学配备计算机与其他电子设备;研究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教师培训;改造中小学教材,使计算机教学内容渗透进去。20世纪80年代初,1981年8月,前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家伊尔肖夫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所作的著名报告“程序设计——第二文化”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这一报告代表了当时已经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各个国家对于计算机教育的认识。程序设计思想成为全世界20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想。

而我国是在全世界计算机教育的背景下开始进行计算机教学实验的。我国教育部于1981年派代表团参加了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参会回来,教育部就于1982年在全国设立了5所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1983年,教育部在总结试点学校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1984年颁发了《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在全世界程序设计思想的影响下,我国规定教学内容是简单的计算机工作原理和BASIC程序设计语言。由于当时经济水平的制约,我国的计算机教育基本上落后于国际发展,但是在基本课程内容和思想上是与世界同步的。

计算机工具论下的世界计算机教育普及时代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微型计算机就开始走入社会应用。微型计算机走入了千家万户,而它的主要应用方式也是作为一种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的计算机教育观念形成并且得到宣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的计算机教育专家提出,计算机是 一种经常使用的信息处理、信息传播工具,应该使学生有一种使用信息工具来帮助自己进行脑力劳动的意识,同时应该培养学生使用这些工具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80年代中期,受世界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影响和第五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主导思想的影响,我国的“文化论”开始受到“工具论”的冲击。1987年颁布的《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依然是以程序设计语言学习为主导,适当地降低了对于程序设计技巧部分的要求,增加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内容,也只限于添加了“了解一种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1985年,在美国举行的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WCCE’85)上,大会主题即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使用;在计算机教育中要适当结合各门教学课程,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我国教育工作者感受到这种国际计算机教育的气息,在1986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上给予了及时的反应。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验,因为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只能在“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进行。所以在这一阶段CAI并没有形成多大气候。在传统教学的框架下,教师们设计的教育软件是服从原来的教学目标,课本搬家、挂图搬家、实验搬家现象严重。信息化浪潮下教育信息化的大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开始,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社会的到来,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经济竞争最终要反映在人才的竞争上,而人才的竞争则要依靠教育。因此,世界各国都特别重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例如,美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克林顿总统自1992年上任后,一直十分重视发展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1990年,日本文部省制定了“教育用计算机整备”五年计划,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配备计算机。

在全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浪潮下,我国也加快了计算机教育发展速度。1996年12月,原国家教委颁发《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展纲要》。1994年,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在内的18所学校成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实验校的主要任务是对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进行超前的研究和实验,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起到示范和带头的作用。先在局部实验然后逐步推广的计算机教育普及模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体系创造了条件。

21世纪,教育信息化走向全面发展

1.面向21世纪,世界各国推动教育信息化

面对21世纪信息化浪潮对教育的挑战,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并且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和政策。2001年1月,美

国总统布什在题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报告中再次重申,政府始终坚信信息技术应成为学校努力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一门有力工具,呼吁社区、私人企业、州级官员和个人一起行动起来,为实现21世纪美国信息技术的普及而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美国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将接受到必要的培训,以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电脑和利用信息高速公路;(2)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室里都可以直接使用现代的多媒体电脑;(3)每一间教室都连上信息高速公路;(4)开发有效的软件和在线学习资源,使其成为每所学校课程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9月,俄罗斯联邦政府制定了《信息化教育规划(2001~2005年)》。该计划明确规定,在2005年前,俄罗斯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系统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实现全日制学校的计算机拥有率达到1台/80人的目标,并使50%的全日制学校和70%的职业学校上网。2000年,日本文部省提出“信息化教育立国工程”计划,这一计划大约耗资15亿日元,由文部省、通产省、邮政省及相关民间企业合作实施。在全球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的背景下,2000年10月25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的挑战,我们要增强紧迫性,在中小学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会议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重要文件。此次会议宣告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朝着跨越式发展方向前进。正是在国际教育信息化整体趋势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才得出跨越式发展的决策。

2.信息素养理论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即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与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从此,人们开始对信息素养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其1989年的报告中明确信息素养的概念为“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信息素养理论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信息技术教育指导理论。

信息素养理论引入到我国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学者相继翻译信息素养理论,并且将其本土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即华东师范大学王吉庆教授(原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上海部>主任)的《信息素养论》,这本书在国内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信息素养理论。而随后即有两篇非常经典的论著即东北师范大学董玉琦教授的《信息教育的概念与课题》以及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的《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影响。信息素养理论指导了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例如,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就明确提出了信息素养为课程目标,并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重新充实和丰富信息素养的定义和内容。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

国际社会在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美国政府历来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美国是比较早地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家,在它的“2061计划”中专门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思想,并于1996年成立了评价和监控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展情况的组织。该组织对整合的进展进行跟踪评价,并每年发表一个报告,对本整合情况进行总结。

世界各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状况也影响了我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人员就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于1998年6月设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并将其列入课题立项。1999年1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有数十所学校参加的“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开题会,“课程整合”项目开始走向有组织的研究阶段。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我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除了概念引用了国外的概念外,在具体教学模式方面也向美国学习了很多东西。WebQuest模式就是美国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我国经过引进和本土化之后,迅速成为一种在我国普及化的教学模式。

反思我国近二十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对于国外的经验要借鉴和吸取有益的部分,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开创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必须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作者单位:1山东枣庄学院教育技术系2771602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 130024)

第五篇: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当今,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和能力的创造性工具。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 发展,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也早已启动,但要达到普及或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都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我国两亿三千多万中小学生中,农村就有一亿四千多万,他们将会陆续进入社会,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在农村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更好地让农村学生融入到信息化社会,也是提高我国公民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资金、技术、师资、观念等诸多方面困难,具体状况如下。

1.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由于当前广大农村地区只是部分学校能开设信息技术课,所以信息技术课只是作为一种选修课被排入课程表,并且目前社会上评价学校主要看的是升学率。因此,信息技术课就得不到应有的重 视。就学生而言,他们想学,因担心影响必修课程的学习而不得不放弃。从部分家长和教师看,把信 息技术课称为微机课,在认识上产生误区,以为只是教学生打打字,反正不是必修课,也不是中考科目。还有少数学生家长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让学生玩玩游戏,对学生学习这门课加以阻拦。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信息技术课将被纳入考试科目中。所以,农村中小学如何开设信息技术课,首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

2.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农村教育中,有的地方虽然已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要让其开展起来却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的缺乏。从学校建设来看,即使有点钱也大都花在盖教学楼和教职工宿舍这些基础的设施上,解决近几年的学生入学高峰问题,而花在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上的资金却很少。大多数学校的微机室计算机较少,上课也是两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这样,信息技术教育就缺乏它必备的物质载体;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生源大多来自农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学生拥有自己的计算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有,数量也极其有限。计算机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基本的设施,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在农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资金缺乏,导致基础设施薄弱,是影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师资队伍信息素养较低、人才缺乏调查显示,当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基本信息素养、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使用信息技术也与使用投影器、录音机和放像设备一样,成为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教学基本技能。然而,在广大农村学校,中老年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笔者曾对本市一个农村区域中老年教师的信息技术掌握程度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该区域41周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2%,其中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不足20%。这一数据表明,农村中小学中,至少有33.6%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很少使用信息技术。这与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要求显然是不相适应的。

4.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是从计算机教师直接转过来的,对教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还不能很快理解;从计算机教育转向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一时难以完成从计算机教师向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转变。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学习必要的软件操作外,重点是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认清 1

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目标和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教育观。有少数教师至今还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作是一种时尚,不清楚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了什么,只是因为大家都在应用信息技术,或者是上级号召应用信息技术而不得不应用。还有不少的教师只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仅仅看作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手段或是更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方式。这种观点显然是不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更多的教师则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或是课件就是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凡此种种,都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错误或是片面的认识。

5.教学软件注重形式

教学软件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反映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中,课件被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课件的设计是否合理、内容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纵观当前的计算机软件市场,大多数教学软件是利用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处理日常的一些教学活动,虽 然从形式上看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它只是将课本内容用多媒体的方式表现出来,虽然引入了声音、图 像、动画等手段,但实际上是一个电子课本将书本的内容生搬硬套到软件中,缺乏交互性、通用性和灵活性,因而实用性不强。

二、促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措施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信息技术教育能否全面普及,从目前的实际来看,要更好、更快地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亟待解决以下问题。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谋划适合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路

首先是要转变传统教育评价标准和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将知识型人才观转变为素质型人才观。以前,我们评价教育效果的标准就是考试分数。知识的拥有量是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主要标志,但知识量的急剧膨胀使得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全部知识。在信息社会,大量信息的存储、检索极其方便,使得博闻强记已经不很重要;相反,怎样利用现有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如何利用、检索、加工复杂的信息则更为重要。其次,要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关系。我们国家长期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这种体制对于系统的传授知识具有一定优越性,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压抑学生个性、不让学生主动思考、扼杀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是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违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通过与周围学习环境进行交互,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而得到的。转变教育观念不能是口号,要以实际行动来体现。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主动迎接各种挑战,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学校尽可能将机房向学生和教师开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学科所需要的学习资料,教师同样也可以查询、下载自己所需要的教学信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让师生从实际工作和学习中转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2.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资金的投入方面,学校要集中一定比例的费用,重点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利用学校有限的资金因地制宜,寻求有效的方法来发展信息技术教 119—— 育。例如,要建一间真正的多媒体教室得花十几万元,这对于经济较差的农村中小学校来说是不敢想的。我们就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早年给各校配置的VCD机、电视机和音箱等设备,购置一台电脑,再花几百元买一块带输出端口的显卡,将这些设施配置到普通教室中,就成了一间简易多媒体教室。整套配置下来还不到一万元。我们自己买网线、交换机,自己布线,几千元钱就可以建成学校的小型局域网,这样就节约了许多资金。另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一定要切实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设施的建设,积极发挥作用,尽职责所能为学校信息技

术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与此同时,还要积极组织和发动社会力量进行投资,以弥补 教育经费的不足。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教师信息技术素质的高低,是农村中小学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加强专业人才实际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是实现农村信息技术教育顺利进行的保障。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教育信息化的主体,也是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使用者和开发者。那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 首先,针对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缺乏的现状,结合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培训教师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入手。为此,应该利用每一个信息技术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参加学习,回来后,要对学校未参加的教师进行培训,让每位教师都可以辅导学生,使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成树状发展。通过培训给教师创造一种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和紧迫感,增强意识,然后自觉能动地研究信息技术理论、掌握信息技术教育 手段,最终达到信息技术同自身学科相结合的目的,并从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渐探究新的学科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从而有效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应该让信息技术教师配合相应的学科教师进行多媒体实验教学,从而让更多的教师认识到:“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法过时了,不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将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同时,制定有关激励和奖惩措施。如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要自己制作课件并利用多媒体教室上够若干节课,并将之列为对教师学期综合考评的一项硬指标,使老师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研究信息技术,逐渐探索出新型的学科教学模式。总之,作为信息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了解这种新型的文化形式,不断加强自身的素养,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

4.加强教学科研,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十多 年的实践探索,中国学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逐渐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方法。有效整合必须在对整合的内涵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国内对整合内涵与本质的认识尽管源于西方的观点,但又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多年的实践经验补充、深化并拓展了这一观点。也就是说,国内教育技术工作者对于整合的内涵与实质有更为切合实际的深刻认识,因而完全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自己的有效整合乃至深层次整合的独特途径与方法。由于“教无定法”,谁也不可能提出一套适合所有学科的“包医百病”的整合方法。但是不同学科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都需要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因而需要遵循共同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只要掌握了这种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各学科的老师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教学实践中结合 相应的学科创造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的整合模式与整合方法。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教育关系到国家科技发展、全民发展,乃至国家振兴。因此,我国政府对教育事业从未轻视,而且逐年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力度。目前,我国的农村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只有在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才能推动我国的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使农村孩子也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与和谐发展。

下载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设为重

    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设为重 20世纪90年代末实施一系列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和项目以来,国家为农村中小学配备了大量的信息技术设备,配发了一大批教育教学资源,也为农村中小学培......

    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2015年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浅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方式和思路

    浅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方式和思路 摘要: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也在勃然兴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中国偏远大地上出现了一栋......

    学校发展之我见

    和谐校园:提纲挈领的学校发展主线杨柯柯一个城市的基础教育水平最终是由学校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教育强市目标的实现,最终在于我们每个学校是否真正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

    信息技术教育调查报告(最终定稿)

    信息技术教育调查报告 这次的实习,我在×××进行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进行教育工作。同......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计算机知识并不和其它学科知识一样,有什么原理和定理,只有真正掌握后,才能传授给同学们。同时信息技......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轰轰烈烈地改变着世界的一切,使几百年、几千年来逐渐形成的教育制度受到严重的挑战。面对史无前例的信息技......

    信息技术教育自查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磨湾子小学 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和中心学校的直接指导下,我校于近日完成了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自查工作,我们对照相关文件要求,对学校远程教育室的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