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查办商标侵权案件常见法律问题解答
查办商标侵权案件常见法律问题解答
湖北省工商局刘孝虎佘振义
3月,全国工商系统开展的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进入总结验收阶段,各地在专项行动中立案查办的一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案件也将依法结案。现整理归纳查办商标侵权案件常见的几个法律问题,供各地学习参考。
一、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二条、《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违法行为主要有下列表现形式: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权的商品的;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七)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八)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九)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十)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二、查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一般应当收集哪些定案证据?
答:根据案件类别,除主体资格证明外,对不同的行政相对人收集下列相关证据:
(一)对被侵权人:
1、属被侵权人投诉的,要求其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商标注册证复印件、相同或类似产品使用的注册商标标识和包装、证明被侵权产品销售价格的相关证据等;
2、属他人举报或工商部门检查发现的,应将涉嫌侵权产品包装和标识送达注册商标所有权人,要求其对是否相同或近似进行认定。如果许可他人使用的,应出具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证明文件;没有许可他人使用的,要求其提供上述1所要求提供的材料。
(二)对销售侵权商品的经销商:
1、购货发票及证明进货来源、数量、价格的相关合同、运输单据等材料;
2、销货发票及证明货物去向、数量、价格的相关合同、运输单据等材料;
3、现场提取侵权产品及包装物、标识、标签等材料,并制作现场检查笔录;
4、对库存的侵权商品可以根据情况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或者查封扣押措施;
5、与侵权产品相关的广告宣传证据材料;
6、相关科目的财务记录;
7、询问调查笔录等。
(三)对侵权产品的生产商:首先对其包装车间、成品仓库、原材料仓库实施现场检查。
1、在包装车间调取正在实施侵权行为的影像证据;
2、在产品仓库查清待售的侵权产品数量;
3、在原材料仓库调取侵权标识及包装物,查清未使用的侵权标识及包装物数量;
4、对现场检查的1、2、3制作现场检查笔录;
5、对生产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均可根据情况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或者查封扣押措施。其次要求企业提供:
1、商标标识和含商标标识的包装物的印制合同及付款凭证;
2、商标标识和含商标标识的包装物的入库单和领用单具;
3、侵权商品的销售凭证及相关证据;
4、相关科目的财务记录;
5、询问调查笔录。
(四)对商标标识和含商标标识的包装物印制企业:
1、印制合同;
2、委托方提供的商标标识和包装物稿样及其他材料;
3、涉案商标标识和包装物的出库单据;
4、收款凭证及对应的财务记录;
5、实施现场检查的应制作现场检查笔录;
6、对侵权商标标识和包装物可以根据情况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或者查封扣押措施;
7、询问调查笔录等。
三、外观设计专利与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相同或者近似,是否影响侵权案件的定性?
答:商标专用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都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当两种权利发生冲突时,应保护他人在先合法权利。
《商标法》第31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专利法》第23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上述规定表明其中一种权利的申请和取得都不得损害他人已合法取得的另外一种权利,这种权利既包括商标专用权,也包括外观设计专利权。
国家工商总局在《关于如何处理商标专用权与外观设计专利权冲突问题的批复》(工商标函字[2009]291号)中,对如何处理两种权利冲突作了两点答复:
(一)商标专用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是重要的知识产权,分别受《商标法》和《专利法》的保护。这些权利的取得与行使,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以不正当手段侵害他人的在先权利。
(二)外观设计专利对他人在先商标专用权构成侵害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依照《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
规定,及时作出处理。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注册商标与外观设计相同或近似且商标专用权取得在先,外观设计专利权人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外观设计使用在其商品或者包装上,则构成《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第(一)项所指的“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行为,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所指的“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四、查办商标侵权案件时如何计算“非法经营额”?
答:我们认为,在目前缺乏相应的立法解释和行政解释的情况下,可以参照司法解释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已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实际销售的价格计算;制造、储存、运输和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标价或者已经查清的侵权产品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侵权产品没有标价或者无法查清其实际销售价格的,按照被侵权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多次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未经行政处理或者刑事处罚的,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或者销售金额累计计算。
五、“非法经营额无法计算”如何把握?
答:“非法经营额无法计算”是指侵权人不提供或未如实提供可据以查证其非法经营额的信息包括单据、记录、供货人等,执法机关又无法查明其非法经营额的情况。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在取证过程中就要向当事人制发《询问通知书》,对当事人提交证据作出具体的要求,当事人不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据即证明当事人确有不提供或未如实提供证据的行为存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9条规定,被告在行政程序中依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提供证据,原告依法应当提供而不提供,在诉讼程序中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一般不予采纳。二是要从产品的上位供货商、下位销售商或代理商等外围取得证明其有生产、销售侵权商品的事实及非法经营额的证据,如果仍然无法取得说明从外围也无法了解情况。当事人拒绝提供、工商机关穷尽所有办案手段也无法获知侵权商品的经营额,可以认定为“非法经营额无法计算”。
六、当商标侵权行为同时构成侵犯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行为时,如何选择适用法律?
答:当商标侵权行为同时构成侵犯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行为时,要根据具体案情选择适用法律。常见的是侵权人既使用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又使用了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同时违反了《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但当事人实施这两类违法行为的目的和客观后果相同,应认定当事人只实施了生产经营假冒他人商品这一个行为,只是在实施这一行为的过程中同时采取了两种方式,其行为符合想象竞合的违法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二是这个行为同时触犯了数个法条。
对于想象竞合的违法行为的处理,可以一并认定、择一重处。在办案实际中,由于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罚较重且易于操作,我们倾向于适用《商标法》处理。
七、依法没收的侵权物品如何处理?
答: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三条之规定,除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外,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当前有效的相关依据还有财政部《罚没财物和追回赃款赃物管理办法((86)财预字228号)和《湖北省罚没收入管理办法》(89年出台,98年修订),但因上述依据中关于没收物资处理的规定均很抽象,执法实践中对没收物资的处理成为疑难。具体到商标侵权案件,没收的物品多数属于有使用价值(不宜销毁)的侵权商品,在确保安全和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处理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选择处理方式。一般应当公开拍卖,但是公开拍卖的费用与拟拍卖的物品价值相比,不值得的,可以变卖;
2、分离侵权标识。在处理前必须采取剪裁、撕毁、粘贴或者其他手段将侵权商标标识与商品分离,防止侵权商品再次原样流入市场;
3、签署买卖协议。无论是拍卖还是变卖,无论买受人是被侵权人还是其他人,办案机关应当与买受人签署书面协议,载明“没收物品处理”字样,并约定买受人对物品的处理方法;
4、后续监督。买受人按照约定的方法处理物品,办案机关应当派人跟踪监督或者查验处理后的检验结论,防止买受人简单更换商标标识,将侵权商品改头换面为“正品”出售。
第二篇:关于一起商标侵权案件的分析
关于一起商标侵权案件的分析
我是某电大大学的一名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各种盗用、滥用和拟似别人的品牌来发展自己的产品,在别人品牌的掩护下给其厂家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扭曲影响了其品牌的健康发展。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性,也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对其现象我们对一案列进行简单分析一下。
一、[案情]
1997年7月28日,北京蓝色快车公司经国家商标局核准,获得“蓝色快车”注册商标专用权。2000年7月28日,长春蓝色快车公司受让了上述注册商标。长春蓝色快车公司为LENOVO??Think产品在国内目前唯一的授权维修商。长春蓝色快车公司在西安授权从事技术服务的合作机构是中铁陕西公司。2002年4月,傅永强经长春蓝色快车公司培训获得“蓝色快车硬件工程师”称号,2004年3月,傅永强从中铁陕西公司离职。2004年5月,西安市工商局经范文英申请,核准注册了个人经营的高新区蓝色快车维修服务部。蓝色快车维修部服务单记载的联系人为傅永强,傅永强称其是陕西中关公司的工程师,但其给客户维修电脑后,蓝色快车维修部出具了发票。长春蓝色快车公司称其是基于同一事实将范文英、傅永强共同起诉,并认为范文英、傅永强侵犯了其注册商标权,同时构成不正当竞争,请求判定“蓝色快车”为驰名商标;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给其赔偿损失。
二、关于本案,本文拟对以下问题展开分析:
(一)本案不涉及“蓝色快车”是否为驰名商标的认定
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境内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商标驰名与否取决于商标权人对于商标的经营与维护,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事实状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商标纠纷案件中,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涉及的注册商标是否驰名依法作出认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进行。由此说明,人民法院认定驰名商标,实行被动原则,不依职权直接确认驰名商标,即只有在当事人提出请求且根据案情需要人民法院才依照法律规定作出认定。如果被控侵权人在跨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他人的注册商标,1
人民法院方对争讼之商标是否驰名进行审查认定。本案范文英与长春蓝色快车公司从事的服务虽不完全相同,但二者在服务的对象、方式等方面相关,存在着特定联系,属于类似服务。因此长春蓝色快车公司请求认定“蓝色快车”为驰名商标,事实依据不足,本案对此不予涉及。
二、范文英侵犯了长春蓝色快车公司的商标专用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由此规定说明,此种形式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必须同时具备文字相同或近似;在相同或者在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突出使用;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本案中,范文英将与长春蓝色快车公司注册商标相同的文字“蓝色快车”登记为企业字号,二者从事的服务相类似,《中国行业资讯大全—IT行业卷》及西安办公网发布的蓝色快车维修部信息中均突出的使用了蓝色快车注册商标,此事实可以证明这种突出使用的方式易使相关公众对范文英所提供服务的来源与长春蓝色快车公司相互联系,足以使相关公众产生混淆、误认,同时范文英的企业字号在注册商标之后,因此范文英使用“蓝色快车”作为企业字号,符合上述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侵犯了长春蓝色快车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本案中,长春蓝色快车公司成立于1999年,经过多年的经营,获得了多项荣誉,在消费者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傅永强曾在长春蓝色快车公司授权的机构工作,而该机构系联想西北地区经销商,同时蓝色快车维修部服务单记载的联系人为傅永强,其给客户维修电脑后,发票出具人是蓝色快车维修部,《中国行业资讯大全—IT行业卷》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发布的广告记载傅永强为总工程师,由此证明范文英使用的企业字号主观上具有明显搭便车的故意,客观上借用了长春蓝色快车公司的声誉,可能使消费者对市场主体及其服务来源产生混淆,从而获取了不正当利益,其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侵犯了长春蓝色快车公司的竞争利益,构成不正当竞争。
三、傅永强不应作为本案诉讼主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规定:在诉讼中,个体工商户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为当事人。有字号的,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业主和实际经营者为共同诉讼人。本案中,因长春蓝色快车公司提供的证据证明傅永强是蓝色快车维修部工程师或联系人,该服务部的业主和实际经营者均为范文英,同时长春蓝色快车公司也未能提供傅永强为蓝色快车维修部的实际经营者和合作者的证据,因而蓝色快车维修部使用“蓝色快车”注册商标作为企业字号,其民事责任应由范文英承担,长春蓝色快车公司基于此事实将傅永强作为本案诉讼主体,法律依据不足。
综上判决:范文英停止使用含有“蓝色快车”字号的企业名称;范文英停止侵害“蓝色快车”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范文英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范文英赔偿长春蓝色快车公司损失20000元;驳回长春蓝色快车公司其余诉讼请求。
第三篇:商标侵权案件讨论记录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所
案件讨论记录
日期:2011年4月*日地点:**工商所会议室主 持 人:崔**记录人:崔**单位:**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所
参加人员: 崔**、石**、崔**、吴**、陈**讨论内容:关于对林某无照经营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
权行为一案的定性及结论。讨论情况:案件承办人崔**介绍我所对该案的调查情况并将案件有关资料给参加讨论的人员传阅,同时对该案的处罚依据适用《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做了陈述。
案件的调查人员陈**详细介绍了林某侵犯注册商标
专用权行为一案的调查过程,并出示了已取得的证据。现已查明,当事人从2011年2月*日起,在未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并经“某”商标注册人卢**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在**县**镇***路)销售标有“某”注册商标外包装的商品。至我局查处为止,当事人销售上述商品获得经营额4000元,获得利润1000元。另又查明:“某”注册商标是卢**在2005年5月*日经商标局注册的注册商标,核定使用商品第29类,注册号是37**,并于2009年3月**日许可佛山市某食品有限公司使用。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
第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二)项的规定,构成了无照经营行为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
为。依据《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城乡
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建议对当事人作如下处罚:
一、责令立即停止无照经营行为和商标侵权行为;
二、没收侵犯“某”注册商标的茶饮杯180个、双皮
奶6杯、封口带1件;
三、没收违法所得1000元;
四、罚款2000元。
吴**:承办人对本案调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查处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处罚建议适
当,同意承办人意见。
石**:该案件事实清楚、程序合法、证据确凿。当
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第七
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二)项的规定,构成了无照经营行为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同意承办人的意见。
崔**:承办人对本案调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查处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处罚建议适
当,同意承办人意见。
讨论结果: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第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二)项的规定,构成了无照经营行为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依据《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二
条、《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中华
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
条例》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建议对当事人作如下处罚:
一、责令立即停止无照经营行为和商标侵权行为;
二、没收侵犯“某”注册商标的茶饮杯180个、双皮
奶6杯、封口带1件;
三、没收违法所得1000元;
四、罚款2000元。
参加人员签名:
第四篇:商标侵权的法律维护
商标侵权的法律维护
商标侵权有哪些类型?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原则是什么?在商标转让和许可合同中有何陷阱与漏洞?面对商标侵权,当事人应采取什么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何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维护企业的商标权益?
■典型案例
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他人注册育标或者相近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装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使用”是构成商标侵权的要件,销售只是使用的形式之一,或者只是其使用的一个阶段。
北方某酱油厂有数百年酿制工艺,其酱油曾为宫廷膳用,在消费市场享有良好声誉。1986年该厂申请了专用商标,核定用于该厂生产的酱油制品。1998年春节,该厂发现河北省某县一调料厂的酱油赠品商标与自己本厂商标仅一字之差,图案与酱油厂的商标图案如出一辙。酱油厂遂以商标侵权为由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调料厂辩称其商标印刷于商标局批准某市酱油厂申请之前,而且只是在发给本厂职工的产品和赠送礼品中,才使用了这些剩余的商标,未在市场流通中使用,因此并不认为自己侵犯了对方的商标专用权。
当地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赠品是宣传和使用产品的一种方式,调料厂未经许可不正当使用别人的商标,其行为构成侵权,属于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法院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标法》,最后判决调料厂赔偿酱油厂20余万元。
■风险评析
除了明目张胆的商标侵权外,在商标许可、转让中也充满了法律风险,有人利用某些企业商标知识的匮乏和急于成功的心理,利用种种手段牟取不法利益:
1.商标侵权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①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及给他人的注册
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③经销明知或者应知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或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的行为;④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行为。
2.利用商标转让和许可牟取不法利益
在商标转让和许可合同交易行为,常存在以下陷阱:
(1)指鹿为马,混淆范围。每一种商标都有商品范围,如生产纺织品的商标就不能用于食品上。商标转让后其经营范围与原来相同,被许可人使用被许可商标的商品或服务不得超过被许可商品经商标局核准使用的商品或服务的范围。但有人却故意夸大或混淆商标所申请的范围,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身价,从而使被许可人遭受经济损失。
(2)伪造商标,以假乱真。接受转让的商标,要注意许可人的资格。如果商标许可人进行有意伪造,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3)金蝉脱壳,转移风险。有的行业必须具有相应的经营资质,需要国家机关进行层层审批,如卫生行政部门的证明或者相关主管机关批准生产的证明文件等。有人以包办证照为条件,将对自己无用的商标转让给别人,一旦转让费到手,则以种种理由推诿,使商标成为一张无用的白纸。
(4)天女散花,障眼有术。商标转让可以是独占性许可,也可是排他性许可,也可是一般性质的许可。如果被许可人所签合同为一般性质的许可,许可方则以无数量限制为由向其他人转让商标,被许可人将承受市场饱和的巨大经营风险。
(5)虚假许诺,强行回购。对被许可商标的使用,我国法律要求在商品上必须要标明产地。有的许可人则以标注原产地为诱饵,一旦被许可人在商标上标明其老厂厂址以后,许可人便以侵权相威胁,压低价格强行收购被许可方的产品,令其有口难辩。
(6)排除异己,擅自注销。有的许可人为排除异己,在企业转型时,违约将商标注销,或故意放弃商标的续展注册,从而给被许可人带来经营上的困难和阻碍。
■防范技巧
为防范商标侵权纠纷和商标转让、许可带来更多损失,企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仔细审核,认真调查
签订商标许可合同时的审查非常重要,首先要审查被许可商标是否为注册商标,然后再审查许可人是否为该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并要对商标的许可类型有详细而清楚的约定。被许可人可要求许可人出示有关资质证书,也可通过商标局和工商局进行查询。
2.运用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权利
一旦认定为驰名商标,不用注册即受法律保护,其他企业或个人的恶意抢注等侵权行为将受到法律的惩罚。我国目前认定驰名商标主要有两种方式:①通过行政机关,主要是由工商部门认定;②法院在商标纠纷的审理过程中进行认定。
《商标法》规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①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②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③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④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等因素。企业塑造商标形象时,不妨多从上述角度考虑商标的策划。当然,企业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驰名商标身上,最保险的做法还是及早注册。
按《商标法》第41条的规定,自商标注册之日起5年内,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5年的时间限制。可见,对于侵害驰名商标的侥幸注册行为,驰名商标所有人也可以请求撤销。
3。全方面收集商标侵权的证据
如果有人侵害了自己的商标,第一要紧的事情是收集证据。只有证据才能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无论别人的侵权行为有多么恶劣和严重,只有掌握充分的证据之后,才能在法律上对其侵权行为予以认定。在收集案件证据的时候,要尽量多收集,特别是以下几方面应作为收集的重点内容:①侵权产品样本及被侵权人的产品样本;②被侵权人的在先权利证明文件。包括商标注册证、专利证明、版权登记证明、与案件有关的获奖情况证明等;③购买侵权产
品的证明。这里主要是指购买发票。在发票上一定要注明,侵权产品名称、购买侵权产品的地点、侵权产品的价格、销售人名称等事项。
4.依法维权。遏制纠纷
对于因商标权而产生的纠纷,当事人处理时注意采取多种解决途径:
(1)请求行政查处商标侵权行为。行政查处力度大、行动快,能对制假者和售假者予以迅速有效的打击,并能制止侵权行为的蔓延。
(2)通过司法程序寻求赔偿。权利人关心的主要是损害赔偿问题。专利权人可依据有关法律规定,要求侵权人对其实施的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人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3)向商标局提起商标异议。凡认为初审并公告的商标与自己的商标或已初步审定在先的商标相同或近似,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商标权益的人,都有权提出异议。所谓异议,就是指对商标局初审公告的商标依法提出反对意见。按《商标法》规定,商标局初审并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3月内,任何人均可提异议,要求商标局在规定的异议期满后不要将该商标核准注册。被异议商标是否能注册,以商标局裁定为准。如果异议人和被异议人不服,均可在收到异议裁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提出复审要求。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复审如果仍然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遏制商标侵权。近年来国内外的立法、司法实践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态度表明,抢注驰名商标(甚至著名商标)都可能构成侵犯他人的商标权或者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判例表明,以与驰名商标相似的名称注册,如果注册人没有合理的理由占有,都应予以禁止。世界上现已成立了4个域名争议解决中心,专门负责受理这方面的纠纷。
第五篇:基层工商部门查办商标侵权案件中的难点及对策
基层工商部门查办商标侵权案件中的
难点及对策
近年来,我们针对辖区实际,把查办商品侵权案件作为执法重点之一,办理了近百起商标侵权案件。从这些案件来看,商标侵权行为出现了日益隐蔽化、形式也日趋复杂化、查办难度逐渐加大的特点,这对基层工商部门尤其是一线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基层查办商标侵权案件存在的难点
(一)案源发现难
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依据《商标法》第五十二条、《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中列举的十种形式。但由于多年的严厉打击,最初那些非常直接、非常明显的商标侵权行为越来越少,商标侵权的手段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复杂,通过一般的巡查方式难以准确发现。
一是侵权商品的制作、面料、标牌等逐渐向精品化发展,销售价格也日渐提高。如以前几十元钱一件的“金利来”、“梦特娇”等商品已不多见,单纯从销售价格上发现疑点的传统巡查方式很难起到作用。二是有些商标权利人为了使注册商标不被假冒侵害,经常变换注册商标防伪标志, 使执法部门难以了解其变换情况,增加了执法难度。三是有些违法当事人把眼光投向国外,通过伪造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委托加工合同等文件,侵犯国外知名品牌,工商部门辨别上述文件的真伪、发现商标侵权行为难度大。四是一些商标权利人对商标使用许可、转让的行为复杂,对工商部门发现违法造成难度。例如分局查处的一起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案中,其商标经过了多次转让、授权,注册授权使用情况相当复杂。五是商标注册的复杂性和违法当事人对商标侵权使用方式的隐蔽性,造成现场发现的困难。在我们查处的一起案件中,注册商标既有“Teenie Weenie”字母组合,又有带小熊的图案,还有小熊图案与字母“T”“E”的组合。同时,小熊图案又分为站姿、坐姿、以及侧身、正面等不同姿态。违法当事人通过字母组合的细微变化、图案姿态的细微变化来进行逃避。如不是厂家打假人员的配合执法,很难准确的发现、查获侵权商品。
(二)调查取证难
商标侵权违法行为一般具有隐蔽性、专业性、复杂性的特点,时常给工商部门的调查线索、获取证据带来了麻烦,执法办案效果也大受限制和影响。
一是基层执法人员知识面窄、深度不够。在查办商标侵权案件中,往往会涉及到商标许可使用、违法经营额的统计计算等,就自然牵涉到合同、财务等专业知识,基层执法人员要通过现象看本质,获取有力证据线索实属不易。二是工商部门执法权限不 够,在一些证据的调取上受到限制。特别是在进销货来源、数量、价格的相关合同、单据等材料的获取上,一定程度上完全靠当事人主动配合提供。如果当事人拒不提供或未如实提供,执法人员几乎束手无策。三是获取侵权认定证据存在局限性。在商标侵权案件查办中,商标权利人的鉴定报告是调查的关键证据,如果没有,则商标侵权案件难以定性。但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取得鉴定报告的途径、方法存在局限。特别是涉及外地、外国的知名品牌商标侵权案件,要与商标注册人取得联系较为困难,取得商标权利人的鉴定报告就更加困难。
(三)定性处罚难
由于商标侵权案件的案情逐渐复杂化,对执法人员具体定性处罚造成难度。
一是商标近似认定的难度较大。虽然《商标法》明确规定了“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是商标侵权行为的一种,但在具体是否近似的认定标准上并无明确规定。基层具体执法办案中难以把握。二是商标使用许可混乱、商标许可合同真假难辨。一些商标注册人对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后,未履行许可人应当负有的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相关情况的义务,不报商标局备案并公告,默认被许可人无限期的使用,甚至根本未签订许可合同,只是口头答复。有的被许可人 擅自再许可他人使用该注册商标,以至于造成该注册商标的使用主体混乱,层层追查下去,始作俑者甚至竟是商标注册人本人。更有甚者,侵权案件发生后,还存在商标注册人和侵权人私下和解,达成“私了”协议的情况,对我们工商部门的案件办理非常不利。三是罚款数额易出现不准确的现象。确定罚款数额的主要依据是非法经营额,但目前工商部门只能根据当事人陈述材料和提供的帐目来确定非法经营额,容易造成定罚偏轻。
二、查办商标侵权案件的对策
依法查处商标侵权行为,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尽管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诸多困难,但我们仍应积极应对,采取有效对策,切实履行职责。
(一)建立培训交流机制,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一是建立常态化的业务培训机制。采取针对性强、贴合实际的方式方法,强化对一线执法人员办案能力的培训、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商标理论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对商标案件办理的法律水平、注册商标判断能力和文书制作能力。二是建立常态化的案件研讨交流机制。针对实际办案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组织研讨交流,统一思路,明确措施,充分交流案件查办技巧,及时解决问题,形成执法合力。三是注重平时积累,不断丰富商标信息知识。执法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收集、整理驰名、著名商标相关信息,做到多学习、多掌握,这样才能 在查办商标侵权案件时得心应手。
(二)建立案源发现机制,不断拓展案件来源渠道 一是建立投诉举报机制。积极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作用,结合受理消费投诉、举报等情况,收集案件线索,对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查办。二是建立商标使用登记备案机制。在日常巡查中,对辖区经营者商标使用情况、商标注册人或被许可人提供的《商标注册证》、许可使用合同、联系电话、生产厂的厂名、厂址等信息进行收集、登记、建档,以备今后执法工作中快速查用。三是建立案件总结机制。不断总结商标侵权案件发生、使用手段的规律性,将已办案件中所获得线索与经验运用到实际市场检查中。
(三)建立联动执法机制,加快案件调查办理进程近年来,我们针对商标侵权案件的查处难点,积极探索联动执法机制,主动加强与各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的密切联系,积极开展联动执法。一是充分发挥代理公司专业性强的优势,扩大案源发现基础。二是充分发挥代理公司信息广泛的优势,快速确认侵权行为。三是充分发挥代理公司与各商标权利人密切联系的优势,及时获取鉴定报告等相关证据,解决重要定性证据获取方面存在的难点,加快案件办理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