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仰-只要主义真观后感
2012年10月15日,黑板上写着:十月三会一课——《信仰——只要主义真》,信通部用纪录片的形式给学员们是上了宝贵的一刻,同学认真观看着,接受党的思想的熏陶。
记录片中提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段入党仪式的宣誓词,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几经调整和修改,而誓词最后的四个字,“永不叛党”,最终被保留了下来。
什么是信仰,信仰可以说是自身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
就在这次入党仪式的半年前,上海发生了震惊全国的4·12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了。历史有情也无情,它以最严苛的方式淘汰那些投机和懦弱分子。有人在鲜血和死亡面前胆怯,在金钱或功名面前迷失,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够坚守信仰。党的一大的3位代表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都先后背叛了自己的信仰,投身敌对阵营,甚至投靠外国侵略者。历史无情也有情,更多的共产党人,则始终坚守信仰,做出的是另外一种选择。
富家子弟澎湃用自己的方式消除与农民子弟之间的差别,当着农民的面把田契铺约在大树下当众烧毁;1935年1月,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在北上抗日途中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军队抓住。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的回答是:“抛弃自己原来的主义信仰,撕毁自己从前的斗争历史„„去出卖可爱的中国,去残杀无辜的工农,那还算是人?!是狗!是猪!是畜生!不,是猪狗畜生不食的东西!”„„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大的考验呢?无数的抗日战争战士、解放战争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如今的我们处在和平年代,但是我们仍应坚持我们的信仰,爱国、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努力做一个对党、人民有用的人才。
《信仰之只要主义真》观后感
今天,我从网上观了系列影片《信仰》,看了之后,心中对党的那份崇敬之情迅速升温,对党人那种坚定自己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精神所感染。作为青年党员教师,我心生骄傲。
在影片中,介绍了为建国大业付出生命的先烈,例如彭湃,一个富家子弟的代表,虽然身为富家子弟,在出国留学成就了学业之后,他没有选择富贵高官,而是在看到中国还处于贫穷地位时,他选择了寻找大我之路,去追求祖国解放、繁荣之路。他最终找到了共产主义思想,他意识用共产主义,能够救中国。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用实践证明了,这一主义是正确的,共产主义是真主义。这一点在众多的共产党人心中扎根、发芽„„,最终牢牢地植根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追求信仰的路是艰难的,而坚定信仰更难。方志敏等革命烈士在黎明之前,不畏国民党的迫害,在狱中锈起五星红旗,《可爱的中国》记录了那个艰难时期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可以说,信仰就是那个年代支撑革命者生命的磐石,对现代革命者而言,这似乎是个渐行渐远的符号,他们曾经用血肉,用清贫去捍卫的信仰,给这个国家带来了一丝希望。”
当我通过影片重温历史的一幕幕感人情景时,我为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所感动,不,那简直是震撼,我在心底和烈士一起重温入党誓词,我想,在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日子里,作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人,我们的信仰就是严于律己,勤奋工作,严守党的秘密,永不叛党,永不偏离群众,永不偏离学生,为共产主义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革命先烈的豪言壮语,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主义而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可见一个信仰、一个主义是多么的重要啊。
在旧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主义、政党,他们把中国弄得民不聊生、四分五裂成为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国家,是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给中国带来了光明,我们的革命先烈从中悟出了一个真理,树立了一个弃小我而立大我的信仰,那就是共产主义,这个为全人类得解放的革命信仰。
选择一个信仰很艰难,坚守一个信仰更艰难。从中国革命的历史来看,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人仅50人,身形清瘦、势单力薄,更有一些投机、儒弱的人经不起大浪淘沙,离开了革命的队伍。像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中,陈公博、周佛海、张国涛就是革命的败类,而更多的共产党人为了坚守住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主义而奋斗牺牲。1927年4月上海反革命政变,仅上海市区就有300多人被杀害,500多人被捕、5000人失踪,国民党20个监狱之一的龙华在1927-1937年里有据可查的被杀害的共产党人就50多人之多,其中彭湃和陈独秀的两个儿子。从1921年到1928年间,先后牺牲的达31万人,其中就有党员26000人,其中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战役。从长征开始至湘江战役,红军从8万锐减到3万人,其中陈树湘的红34师8千余人全部壮烈牺牲。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革命共产党人为了坚守自己的信仰、实践自己的信仰,有名可查的烈士达370万人,正因为先烈们前仆后继,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才建立了一个新中国。方志敏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宇宙的真理,为共产主义牺牲为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共产党员为了信仰、为了坚守信仰、为了实现自己的信仰,会不惜牺牲自我,实现大我。其中平平凡凡的张思德1933年参加红军,勇夺敌人两支机枪,并多次负伤。他长征过
后只是一个班长,后调中央,平时喂马、挑水、打扫庭院,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坚守信仰,为了劳苦大众、为了民族的解放,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为了救战士小白,自己被埋在土里牺牲了,他的牺牲让人看到了一个普通共产党的信仰,1942年在他的追悼会上,毛主席把共产党的宗旨概括为“为人民服务”,并说我们这支队伍完全是为了解放人民的,彻底为人民利益奋斗的,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正因为这个信仰,共产党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一起,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无数次革命都没有把中国引向光明,只有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信仰。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锋中,共产党信仰的不仅是真理,更是那种前仆后继、忘我奉献的精神,就像是勇夺卢淀桥的勇士,一昼夜奔袭240里,那是何等的壮烈、何等的坚毅。当我看完《信仰》后,我的信仰就是共产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走向共产主义。
共产党是顶天立地的人,信仰就是引领他前进的天,人民就是支撑他们奋斗的地。
第二篇:信仰-只要主义真观后感
2012年10月15日,黑板上写着:十月三会一课——《信仰——只要主义真》,信通部用纪录片的形式给学员们是上了宝贵的一刻,同学认真观看着,接受党的思想的熏陶。
记录片中提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段入党仪式的宣誓词,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几经调整和修改,而誓词最后的四个字,“永不叛党”,最终被保留了下来。
什么是信仰,信仰可以说是自身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
就在这次入党仪式的半年前,上海发生了震惊全国的4·12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了。历史有情也无情,它以最严苛的方式淘汰那些投机和懦弱分子。有人在鲜血和死亡面前胆怯,在金钱或功名面前迷失,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够坚守信仰。党的一大的3位代表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都先后背叛了自己的信仰,投身敌对阵营,甚至投靠外国侵略者。历史无情也有情,更多的共产党人,则始终坚守信仰,做出的是另外一种选择。
富家子弟澎湃用自己的方式消除与农民子弟之间的差别,当着农民的面把田契铺约在大树下当众烧毁;1935年1月,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在北上抗日途中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军队抓住。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的回答是:“抛弃自己原来的主义信仰,撕毁自己从前的斗争历史„„去出卖可爱的中国,去残杀无辜的工农,那还算是人?!是狗!是猪!是畜生!不,是猪狗畜生不食的东西!”„„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大的考验呢?无数的抗日战争战士、解放战争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如今的我们处在和平年代,但是我们仍应坚持我们的信仰,爱国、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努力做一个对党、人民有用的人才。
第三篇:信仰观后感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泾原三小 马粉花
2012年6月25日,我观看了中央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型记录片《信仰》,虽然只看了短短的一集,但是给我带来的震撼是无以伦比的。
该片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未来,是共产主义!
在这部电视剧带领下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前辈们沿着信仰的足迹,去讲述信仰的故事,追寻它永恒的魅力。在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甚至根本找不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践行和坚守自己的信仰,付出了如此巨大而惨烈的牺牲。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为什么先烈们能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人,信仰就是引领他们前进的天,人民就是支撑他们奋斗的地。在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顶天立地的人更有力量呢?
在中国近代史上,怀抱各种主义和信仰的政党,似乎都相信自己拥有未来,为什么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未来呢?因为,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锋中,共产党人信仰的不仅是真理,还在于他们能够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就像著名的夏明翰烈士在他的就义诗中说的那样:“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正是一批又一批的“夏明翰们”的舍身奋斗,才使信仰不再只是纸面上的文字,不再只是口头上的声音,不再只是思想中的空中楼阁,而是一个又一个具体鲜活的目标,而且越来越近。
纪录片放完,电视中的画面任然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此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现在的安逸生活,是我们的前辈用他们的热血和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信仰换来的,我做为一个共产党人,也将在未来的生活中,秉承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将其发扬下去,为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终身。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如果说,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年代诞生的英雄,为共产党人的信仰绘就了基本底色;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涌现的典型,为共产党人的信仰构筑了精神高地;那么,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总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先锋们,则展示出共产党人为了信仰,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已经载入史册。为了信仰,前面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让我们与时代同行,让信仰为我们导航,让更多更传奇的先锋故事,成为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第四篇:信仰观后感
《信仰》观后感
通过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纪录片,让我重新和更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深刻理解信仰的含义与其在当代的的价值。在纪录片中,也诠释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的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信仰,让建国前的中国共产党解放旧中国;信仰,让建国初的中国共产党建设新中国;信仰,让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共产党发展新中国;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同时应该树立自己的信仰,并为之奋斗。
《信仰》纪录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信仰》纪录片之“只要主义真”展示了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的建立,共产党人从信仰的选择到信仰的坚守,从践行信仰的宗旨到信仰的最终胜利。其中引用了好几位突出的共产党的事迹,让我们更加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曾经的付出和走过的艰辛。是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国家今天的辉煌和繁荣。我深深受到他们坚定的信仰感动。
《信仰》纪录片之“壮志换新天”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共产党人信仰的践行。主要是被战争洗礼后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怎样践行自己的信仰,怎么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社会。那时,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铸就了一座又一座精神的丰碑。在需要保家卫国的时候,创造了“抗美援朝精神”;在没有石油的时候,迸发出“大庆精神”;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诞生了“雷锋精神”;为了让旧貌换新颜,涌现出“红旗渠精神”。在需要发展科技的时候出现了“钱学森、邓稼先精神”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信仰的旗帜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进步。
《信仰》纪录片之“时代先锋行”记录了新时期共产党人改革创新、争优创先的时代本色。一个时代的前进,靠的是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靠的是积极进取的意志;一个带领人民建设和发展的政党,更需要在各个领域彰显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创造一流业绩,才能把自己的理想逐步变为现实。改革开放,靠着改革创新,推动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了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和各项试验的重要窗口,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和平年代,我们远离了战火硝烟,也很少面临瞬间要做出的生与死的抉择考验。然而,在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危难关头,共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人民、勇于担当、永葆先进、不怕牺牲、依然是共产党人信仰里嘹亮的音符。如“非典”时期和汶川大地震之际。
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要坚定信仰就是胜利。只有坚定信仰,才能让中华民族团结,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路很曲折,但其前途是光明的。它肩负着人民的嘱托,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他们坚定信仰不动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也在新时期不断改革和进步,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我们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我们能够创造更好的明天。
第五篇:信仰观后感
坚定信仰
在念书的时候,“信仰”对我而言是很空、很大,虚无缥缈,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从未认真考虑过自己的信仰是什么?自己应该追求怎样的信仰?但当我踏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开始有了一种信仰,那种信仰激励我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特别是近日,在支部的组织下观看了《信仰》纪录片,更是感触颇多,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有明确的奋斗方向,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正如纪录片里所说:“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未来,是共产主义。”事实表明,共产主义信仰在万众一心的集体进取中迸发了超常力量,催生了一系列的苦难辉煌;从建党伟业到建国大业,从独立自主到自力更生,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从初级阶段到小康社会,从中国特色到和谐社会,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信仰的力量引领一个古老的民族持续实现复兴的梦想。
坚定信仰,需要勇气。晋朝刘琨讲过:“胆识坚定,临难无苟免之意”。在前行道路上,面对困难挫折风险,都能做到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是需要有点勇气的。只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离开了勇气,也就离开了坚定,失去了信仰。对照自己,更需不断锤炼这种可贵的品格,努力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风雨不动安如山”。
坚定信仰,需要实践。坚定的信仰需要在实践中锤炼,更需要用实践进行检验,不断增强坚定信仰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是来自基层的干部,从部队排、连、营、团一级级干起来的,掌握有一定的书本知识,也不缺少工作阅历、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工作中,抓住每一个学习、实践的机会。向基层干部学习,学习如何把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如何做好台办工作,如何处理好复杂问题;向实践学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本职工作和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基层实践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向妇女群众学习,耐心倾听她们的意见与建议,集思广益,更好地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
我坚信自己将一如既往地保持蓬勃朝气、高昂的工作激情、充足的干劲,为信仰的旗帜增添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