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筑区乡村三级网络 确保基层稳定与发展——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大安探索
构筑区乡村三级网络 确保基层稳定与发展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大安探索
(大安区纪委 潘彦丞)
今年来,大安区纪委监察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解决群众民生问题、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信访举报落脚点,通过构建区、乡(镇、街)、村(社区)“三级”信访网络机制,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不断提升基层化解矛盾和纠纷的能力,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确保全区信访举报工作的有序开展。
为确保“三级”信访网络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区纪委监察局按照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三个层级,在全区12个乡镇、4条街道、150个行政村、46个社区和部分区直单位中遴选了300多名党性强、作风正、有威信的党员或群众担任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信息员,全面畅通信访举报工作渠道,形成了以村(社区)为点,以乡镇(街道)为片,以区为体的立体信访举报网络工作格局。截止6月底,该区纪委监察局共接到信访举报信息员提供信访举报信息63条,信访举报线索18起;共处理来信来访51件次,接待群众来访7人次,群众来信和来访同比分别下降17.3%和14.5%;化解各类矛盾15起,为群众解决实事21件,及时解决突发事件5起,有效遏制越级上访12件,较好地将问题解决在了当地,消化在了萌芽状态,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区”的格局,确保了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机制,健全三级信访举报网络。
信访举报问题特别是涉及稳定的信访问题,多发生在基层,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突发性强,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全面及时掌握信访举报动态。为此,区纪委监察局建立健全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信访举报网络,确定信访举报责任片区。区、乡镇(街道)分别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信访举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直各部门、单位也明确了专人抓信访举报工作。区纪委监察局成立了由分管副书记任组长,常委为副组长,信访室主任、工作人员为成员的信访举报领导小组;全区12个乡镇、4条街道,建立了信访举报接待办公室,乡镇纪委书记、街道纪工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明确一名专门负责接待信访举报的工作人员;区直29个纪委(纪检组)都明确了一名领导分管信访举报工作,设立一名专职或兼职信访举报联络员,建立信访举报台帐,认真受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在每个村级基层党组织设立了纪检委员,在村小组设立了廉政信息员,专门负责收集、反映群众意见和建议,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网络,全面及时掌握基层信访举报动态。同时,在抓好网络建设的基础上,把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列入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内容,明确主要领导是信访举报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领导实行“一岗双责”责任制,各乡镇(街道)将信访举报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通过建立和完善信访举报网络,从中及时掌握信访举报信息,特别是对越级访、集体访、群体性来访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得到了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
二、多措并举,充分发挥三级网络作用。
一是区乡村三级联动,推进信访举报工作下基层。以各种接访活动为载体,积极深入基层开展信访举报活动,进一步拓宽畅通信访举报受理渠道。按照每月1次的工作进度,结合“六下访”载体活动,会同乡镇、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基层受理群众信访举报,现场处置群众信访举报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截止6月底,区纪委监察局共牵头组织和参与区委、区政府组织的各种下访活动7次,接访群众83人次,采取现场解答、直接查办、转办、交办等形式予以及时处理。二是整合资源,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利用接访活动、对外宣传活动及信访举报问题办理、答复等形式大力开展绿色邮政、12388以及信访举报电话公开等宣传工作,对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职能职责以及相关党纪法规等进行宣传,努力提高群众对信访举报途径的知晓率。三是全面覆盖,强化信访举报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工作。针对越级上访、缠访闹访等非正常信访举报行为,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开展《信访举报条例》、《控申条例》等信访举报相关政策法规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按照程序依法上访。四是提高效率,严格信访举报办理程序。实行承诺服务、限时办结制。区纪委监察局向信访举报群众郑重承诺,简单信访举报问题在15天内办理,一般信访举报问题一个月内办结,重大信访举报问题三个月内办结,非受理范围内的问题,转批有关部门限期办结,并要求及时反馈结果。在接待来信来访工作中,工作人员在接访后,根据信访举报内容和具体情况,通过协商方式与信访举报者约定予以答复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实行双向承诺,工作人员承诺在限定的时间内尽职尽责去办理,信访举报人员也承诺做到在约定的时间之内不重复上访。这样,大大提高了信访举报工作人员的工作
责任心和紧迫感,工作效率提高了,群众对信访举报的信任度也提高了,有效地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重复信访、上访。
三、三级公开,提高基层工作透明力度。
针对群众多次上访,对调查处理结果仍不满意的,选择典型信访举报件,推行信访举报办事公开,增强办理信访举报案件的透明度,提高办理信访举报问题的公信力。一是完善信访举报办事公开制度。把信访举报工作法规制度、工作程序和方法,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向社会公开,对涉及群体性利益以及复杂、疑难的信访举报问题,则通过适当方式将调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维护群众的知情权。二是推行“三公开”阳光办信访举报工作。即:(1)调查过程公开。在查办信访举报案件的过程中,遇到有些群众确实不相信问题的调查结果,或者不满意的处理结论,吸收群众代表或让信访举报人参与调查取证,维护群众的“参与权”,从思想上消除信访举报群众的疑虑,及时息访;(2)案件处理公开。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公开受理、公开处理、公开报道。在处理过程中,公开引用党政纪条例,以及受何种处理后职级待遇将受到什么影响,允许信访举报人和被调查人对处理结果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有关参与的人员也可发表自己的观点,把诸多的矛盾解决在正式结论之前,有效的减少重复上访,同时也达到了“处理一个案、教育一大片”的社会效果;(3)案件反馈公开。信访举报问题或信访举报案件办结后,及时向信访举报人和被举报人进行回访,反馈信访举报问题或信访举报案件的处理结果,着力营造信访举报工作的良好环境,切实维护信访举报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查处打击报复信访举报人和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陷诽谤他人的行为。
四、强化责任,注重信访举报调处落实。
一是建立信访举报问题排查调处机制。强化责任分解,解决责任主体虚位问题,对排查出的一般信访举报隐患,由包片领导牵头调处,对突出信访举报问题,实行交办制度,明确责任单位、包案领导及具体时限和要求,由承办部门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和处理情况。二是建立领导接待日制度。坚持“天天接访,人人接待,随时处理”的原则,实行“首问责任”,切实处理好接待的每一件信访举报问题。今年上半年,通过接待日共协调解决矛盾纠纷71件次,把矛盾纠纷化解了在当地、在基层,做到了“人不出乡,事能解决”,形成了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区”的格局,确保了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三是注重搭建干群直通平台。坚持“领导重视、处置迅速、措施有力、解决有效”的原则,促使矛盾得以及时、就地化解,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支持与好评,树立了大安区良好的党委政府形象。
二○一二年七月十七日
第二篇:架起干群“连心桥” 田野尽吹“和谐风”——自贡市大安区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架起干群“连心桥”
田野尽吹“和谐风”
——自贡市大安区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中共自贡市大安区纪委刘冬梅 潘彦丞)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不稳、丢失根本。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保护干部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农村基层既是群众信访举报的源头,也是解决信访举报反映问题的关键。因此,做好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努力把信访举报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农村基层,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目标,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2010年以来,自贡市大安区纪委监察局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通过“筑牢组织网络建设、严格运行机制管理、狠抓源头防范治理、深入基层解决问题”等举措,认真解决好群众信访举报问题,保护好群众合法权益,当好群众贴心人,奏响了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和谐曲。
一、筑牢组织网络建设,开辟民意诉求“高速路”
做好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首先就是要抓好农村基层各级信访举报组织建设和网络体系构建工作。大安区纪委监察局把加强基层信访举报组织建设和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作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重点来抓,千方百计为群众信访举报创造条件,开辟群众诉求的“高速路”,真正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成为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愿望的桥梁与纽带。2010年来,区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群众信访举报217件次,初核违纪线索134件次,转立案25件。一是结合载体活动,创造群众诉求良好条件。按照每月1次的工作进度,结合“六下访”载体活动,建立了区纪委书记信访举报接待日制度、纪检监察干部定期下访等制度,并会同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基层受理群众信访举报,现场处臵群众反映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10年来,区纪委监察局共牵头组织和参与区委、区政府组织的各种下访接访活动32次,接访群众483人次,采取现场解答、直接查办、转办、交办等形式予以及时处理。各乡镇设立了信访举报接待室,配备了专职信访举报接待员,全区150个行政村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各村党支部配备了纪检信访员,为群众诉求创造了良好条件,使群众反映举报的问题做到了真正“有人问、有人管”。二是以乡村为依托,完善信访举报工作格局。完善了区、乡镇、村组三级信访举报网络,在全区12个乡镇、150个行政村和部分区直单位中遴选了300余名党性强、作风正、有威信的党员和群众担任信访举报信息员,全面畅通信访举报工作渠道,形成了以村组为点,以乡镇为片,以区为体的立体信访举报网络工作格局。三是借助媒体作用,建立便捷高效服务平台。开通了12388信访举报专线、“阳光服务热线”,完善了群众诉求热线电话、网上举报、“绿色邮政”等渠道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为群众信访举报提供便利条件,引导群众更多地以电话、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反映举报问题。同时利用《大安》、党政网、政务网、区委权力公开透明网等媒体、杂志、网络,向社会公布区纪委监察局的举报电话以及各基层纪检组织的举报电话,切实方便群众“在家”举报、快速举报、放心举报。
二、严格运行机制管理,当好维护稳定“灭火器”
针对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实际,坚持从抓制度入手,严格运行机制管理,规范信访举报工作方式方法和行为,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一是建立责任体系,落实领导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各级组织“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实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全体工作人员合力办信办访”的工作格局,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责任体系。二是健全包案制度,实施化解机 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包案谁负责”的原则,在解决群众来信来访问题中,对农村基层重点矛盾和突出问题,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个时限,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包抓化解机制,使群众反映举报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0年来,区纪委监察局领导包案15余次,各乡镇领导包案200余次,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村基层重点疑难矛盾的化解。三是完善制度程序,规范工作行为。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并下发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首办责任制》、《领导负责制》、《联席会议工作制》、《排查调处制》、《实名举报制》、《保密制》、《督办制》、《责任追究制》和《集体访应急处理制》等制度,向各乡镇、村发放了统一印制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指南》及附录《信访举报工作登记簿》,要求对每一件来电来信、每一名来访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反映举报的问题,均需按照“受理→登记→送阅→领导批示→转办、交办、自办→调查处理情况→上报领导审批→回复→结案(了结)→立卷归档”的信访举报办事程序认真办理。同时,组织各乡镇纪检干部、办信人员对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相关业务知识进行了统一培训,提高农村基层纪检干部、办信人员办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其工作行为,减少处理信访举报的随意性,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群众稳定在当地。
三、狠抓源头防范治理,切断引发上访“导火索”
“树有根,水有源”,“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也有其原因。从源头上解决好群众关心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已成为当前做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强化源头防范治理,区纪委监察局积极探索实践,通过四项措施,切实切断引发上访的“导火线”,从源头上化解基层矛盾。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教育。要求各乡镇纪委坚持每季度对该乡镇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进行一次廉政谈话,做到有信访举报苗头性问题必谈、换届前后必谈、有婚丧嫁娶等个人重大事项必谈。通过谈话谈心,教育农村基层干部认真履职,并对一些苗头性问题进行提醒、警示,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 廉政意识,化解了大量苗头性信访举报问题,收到了教育和化解双赢的效果。2010年来,各乡镇纪委共对农村基层干部开展廉政谈话2500余次,化解苗头性信访问题1000余件。同时,区纪委监察局积极组织开展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纪律责任和案件警示教育活动。连续两年在全区农村基层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实施办法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为主要内容的纪律与责任专题教育活动,制定了教育活动方案,印发了教育活动材料,对村两委干部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教育培训,讲课32场次,全区各农村基层干部全部接受了教育。推行以信访举报案例为重点内容的案件警示教育活动,并每半年组织村两委干部观看一次警示电教片。三年来,共开展警示教育党课144次,播放警示片72场次,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效果,促使了农村基层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引以为戒。二是规范农村干部行政行为。严格落实农村工作的有关制度,不断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制定出台了以规范村级决策、农村“三资”管理、村务财务公开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约束农村基层干部按规范办事,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有效地实现了信访举报工作的关口前移。在2011年,150个行政村全面完成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基层各项村级事务管理的监督。目前,各村务监督委员会已全面参与本村村务公开、财务审核等事务的监督,及时把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举报问题化解在了初始阶段。三是建立健全村级惩防体系。为进一步从源头上化解农村基层矛盾,彻底解决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问题,区纪委监察局通过《村(社区)惩防体系基本框架》构建,加强了村级惩防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了党务、政务、村务“三务”公开,健全了以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监管和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四权”落实为重点的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已构建起拒腐防变教育、源头治理预防、权力运行监控、纠风治乱矫正、从严治腐惩戒和组织执行保障等6大机制14项大类整体示意图,共72个制度,初步形成了具有大安 农村基层特色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建立起了解决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问题的长效机制。
四、深入基层解决问题,切实架起干群“连心桥”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实际工作中,区纪委监察局以“方便群众、主动下访、倾听民意、解决诉求”为工作要求,结合全区“挂、包、帮”活动,积极推行委局领导深入联系片区下访、工作人员带案下访、会同职能部门联合下访等形式主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实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心与心交流,真正让群众感到话有处说、事有处办、难有人帮,切实将纪检监察机关打造成为了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集民智、聚民心的一个重要窗口,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2010年来,区纪委监察局共接待群众来访110批次200余人次,通过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当好了群众的贴心人。一是抓好民生工作,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以开展“挂、包、帮”活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纪检监察机关“三项建设”活动为载体,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建设,帮助群众克服困难,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三年来,区纪委监察局共协调资金近100万元帮助“挂、包、帮”点解决出行、修水库、打机井、建沼气池、改善办公条件等难题80多个,重点疏导群众因生活、生产难题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而造成的信访举报案件。协调民政、农牧林业等部门,聘请专家在各乡镇、村举办科技讲座和下乡指导20余期,培训人员1.2万余人次,发放农业科技材料1.5万余份,使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得到了新提高,村民的收入得到了快速增长,促进了干部群众在村务活动中的沟通和信任,有效地减少了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案件的发生。二是变上访为下访,主动化解基层矛盾。建立健全了纪检监察干部“下访”工作制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主动下到农村基层,深入到问题多、群众信访活跃的重点村组、重点上访对象、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等进行调查研究,听取意见,了解掌握群众的需求和思想动态,及时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消除 村民积怨,并通过向村民讲法律、讲政策进行“活血化淤”,给村民沟通思想、消除隔阂,吃“顺心丸”,推倒了农村基层干群之间的“隔心墙”,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减少和避免了大量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问题的发生。据统计,2005—2009年,全区反映农村基层干部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问题信访件152件次,而2010年至今,含重复件总件数未超过60件次,不含重复件在50件次内。
平安歌声飘龙乡,和谐之风漾大安。自贡市大安区纪委监察局通过开辟民意诉求“高速路”、当好维护稳定“灭火器”、切断引发上访“导火索”和切实架起干群“连心桥”,及时把农村基层矛盾化解在了萌芽状态,探索和实践出了一条搞好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新路子,促进了信访举报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同时营造出了清廉和谐的村风民风,有效促进和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