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后勤保障
一、充分认识建立党委办公厅应急保障机制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一)建立党委办公厅应急保障机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放眼世界,现实告诉我们, 火灾和灾害事故给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危害、造成的损失,是与经济发展同方向变化的。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被不断开发和利用,各种新兴行业不断增多,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但是随之而来的诸如高层建筑物火灾、地下火灾、化学物质泄漏等各类灾害事故不可避免的相伴而生。其危险性、破坏性、复杂性不断增加,政治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重、特大事件的发生,更是给现代消防灭火救援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军队强大的战斗力,离不开强大的后勤保障。”党委办公厅保障更是如此,在大型火场和抢险救援中的后勤应急保障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灭火和抢险救援“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关键。毛泽东同志也曾讲过:“任何轻视后勤工作,以为后勤工作不是重要的专门科学,不需要系统的学习,不需要精通业务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此,作为各级领导特别是后勤领导必须充分认识消防部队的性质和肩负的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后勤应急保障在灭火救援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充分认识抓强抓实后勤应急保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党委办公厅应急保障工作,既是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的客观要求,也是顺应社会发展,加快与国际消防接轨,推进消防部队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树立消防部队在人民群众、公安机关和党委政府心目中的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立党委办公厅应急保障机制,有着良好的社会基础。消防部队作为驻城市部队,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各种商品越来越丰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日臻完善,消防部队依据上述条件,有了社会化保障的基础条件,尤其是有了就近保障的基础,这充分说明建立消防部队后勤应急保障机制切实可行。同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十分支持消防部队的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工作,并提出“再穷不能穷消防”的口号,帮助消防部队购买车辆器材装备,积极协商解决与有关单位共同合作的社会化后勤应急保障问题。这都为消防部队建立后勤应急保障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建立党委办公厅应急保障机制,有着诸多的有利因素。建立现代消防应急保障机制,是消防部队现代化后勤保障机制的重要体现,它是通过各种有效手段,确保一旦出现突发性重特大事故,能迅速地、有条不紊地展开后勤应急保障工作,将各种战备物资及时送到战斗第一线,保证消防灭火救援任务的顺利完成。对于促进消防部队全面建设有着诸多有利的方面:一是有利于促进部队现代化建设;二是有利于提高部队战斗力;三是有利于提高后勤应急保障能力;四是有利于保障全局的胜利。
二、联系实际,分析总结新时期党委办公厅应急保障的特点与难点
消防部队现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保障模式,决定了党委办公厅工作既有军事后勤的特点,又有社会化的属性。消防部队在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中所必须的技术装备和物质保障,只有通过党委办公厅组织实施供应和管理,才能最终转化为部队现实的战斗力。当前,现代火灾和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的日益增多,加之其所具有的不可预知性、灾难性、社会破坏性和处
置的艰巨性等特点,使党委办公厅具有应急保障时效性强,保障复杂性大,保障形式多样,保障灵活性高,保障对社会依托性增大等特点。
(一)灭火救援现场情况复杂多变,保障实施难度大。消防部队在扑救大型火灾或处置突发事件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之保障力量多元化,使得保障关系比较复杂多变,对后勤供、救等各项保障组织实施要求高、难度大。比如跨地区联合灭火作战或救灾(例淮安支队2005年“3?29”液氯泄漏事故),各种保障力量互相交织,纵横交错,后勤保障的协调任务和内容急剧膨胀,使得协调难度加大,这就要求后勤组织指挥必须做到权威、高效、顺畅、灵活。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消防部队后勤指挥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抓住保障时机,迅速完成应急保障任务。
(二)灭火救援现场物资匮乏,就地筹措难度大。党委办公厅应急保障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在应急保障过程中,由于经济、人为因素影响,各类应急物资不可能长期储存,就地筹措难度非常大。这就要求各单位必须提前制定后勤保障应急预案,确保解决应急保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后勤保障工作做到及时有效。例如淮安支队2005年“3?29”液氯泄漏事故中,个别器材就地保障难度很大,及时协调兄弟单位的帮助支持,顺利完成了这次后勤保障任务。
(三)灭火救援现场环境恶劣,应急保障任务重。消防部队面对的是海上、地下、地上、空中的立体作战,大量使用各种类型的消防车和泡沫液、干粉等灭火剂,现场充满高温、水气、烟雾和有毒气体,环境十分恶劣,后勤应急保障任务十分繁重。而为达到及时有效“灭大火、救大灾”的目的,后勤应急保障将伴随着整个灭火和抢险救援战斗全程展开。面对现实,结合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思路和工作实际,各单位要制定好应急预案,统筹安排,周密筹划,搞好物资储备管理。对灭火作战中作战物资的消耗,必须全力以赴,适时筹措物资,保证不间断供应。
(四)灭火救援现场情况变化迅速,应急保障时效性显著增强。现代火灾来势凶猛,尤其是石化企业、地下、高层建筑、飞机、油轮等特殊火灾发生后,火场态势瞬息万变,变幻莫测。为满足火场作战需求,党委办公厅的应急保障工作必须因时顺势,机动灵活,想定固全,否则就难以做到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实现提高后勤应急保障的目的。只有平时通过制定周密的应急保障计划,才能在大的火灾扑救现场,及时筹措专门的装备物资,组建保障和维修中心,对战损装备器材进行抢修,以保障在战斗最为激烈的情况下,使各种器材都能达到及时修理,恢复性能,从而提高后勤应急保障的反应速度,最大限度地提高保障时效。
(五)各种特殊火灾或灾害事故事发突然,应急保障对社会依托性增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火灾或灾害事故的突然发生所带来的危害将不断加大,对后勤保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各种火灾或灾害事故波及面大、被困人员多,调集到场的单位多、人员多、装备多、需要处置的时间长,需要方方面面的专家和技术。所以一方面要结合后勤保障社会化思路,在车辆维修、医疗急救、饮食保障等方面,依托社会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加强应急保障力量;另一方面要积极为政府当好参谋,主动加强与当地各有关部门、各有关方面的联系,推动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驻军、武警、民兵、医疗急救、交通运输、建设等部门,以及市政工程、水、电、气等公共事业单位共同组成的灾害事故抢险救援体系,从而明确各有关部门、各有关方面力量在各种重要事故抢险救援中的职责、任务、以及调动指挥的要求,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以利战时的快速反应,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三、积极创新,不断提高党委办公厅应急保障能力的应对之策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体制和部队兵员制度的变革,消防部队承担的灭火救援任务不断增大,基层党委办公厅应急保障工作遇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正确、有效地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做好新形势下党委办公厅应急保障工作,提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的关健。根据新时期党委办公厅应急保障的特点与难点,在后勤应急保障中既要遵循“保中心”的一般原则,又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把针对性寓于平时准备之中,切实增强后勤应急保障的主动权。“预有准备”是扑救各类火灾和灾害事故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平时“预有准备”、临时“充分准备”,战时才能“跟进及时,反应灵敏,供应到位,保障有力”。根据新时期党委办公厅应急保障的特点与难点,要求准备工作必须突出针对性。一是要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各种特殊火灾或灾害事故规模、地点和环境不同,应急保障中采取的原则、方式和要求也各不相同。在预案拟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情况,拟制多种预案,采取不同对策,使预案紧贴实际,提高预见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增强物资储备的针对性。根据经济欠发达地区物资就地筹措难度大的特点,在总队储备物资的基础上,结合后勤保障社会化的需求,依托地方将药品、维修器材、油料和食品供应等作为储备重点,夏季适当增加防暑、防毒药品和食物,冬季适当增加防寒被装物资。三是要增强平时训练的针对性。当前,结合岗位大练兵活动实际,以支队级为主体,以重点单位防火演练为背景,以机关组织指挥和综合保障为重点,按照先分后合、先近后远的训练程序,逐步加大训练的强度、难度和力度。在演练中熟悉地形,了解情况,提高快运、快供、快救、快修能力,摸索总结后勤应急保障的规律和有效方法。
(二)把保障网络延伸,建立覆盖全区域的警地联保体系。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在省、市、县三级建立警地联合保障体系,是拓宽保障渠道,延伸保障网络,实现就近保障的有效措施,也是一条重要的保障经验。2004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消防支队结合后勤保障走社会化的思路,紧紧围绕部队后勤保障应急需要,成立后勤保障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后勤应急保障的组织、指挥与协调工作,并通过积极与地方有关部门协调,与市区有关快餐公司、汽车修理厂、石油公司或加油站、医疗急救单位、特种服务单位及附近存储泡沫灭火剂单位签订应急保障协议,明确供应范围、方法、标准和要求,制定责任追究、定期走访等制度,使警地应急供应体系延伸全市范围。要求各县(市)大队参照支队后勤保障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调查研究,制定本级预案,报支队备案。警地联合保障体系的建立,使就近筹措、快速供应、安全保障成为可能,特别是去年支队处置“3?29”液氯泄漏事故中的后勤应急保障作用就尤为明显。
(三)把一线需求作为牵引,积极畅通“三种渠道”。现代火灾和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的不可预知性、灾难性、社会破坏性和处置的艰巨性,保障的复杂性,要求各级参战后勤必须以一线需求为牵引,正确把握保障重点,合理部署后勤力量,科学制定保障计划,及时筹措保障物资,把一流的服务保障送到一线。围绕一线抓保障,必须畅通“三种渠道”,即前后的信息渠道,上下级的指挥渠道,警地间的供应渠道。这三种渠道的畅通,能有力地将一切可以利用的保障力量、信息和资源联成一体,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保障行动,满足一线需求。
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部队的携行负担,提高后勤应急保障的快速反应能力,为把握战机争取时间。畅通“三种渠道”,既依赖于平时的充分准备,更需要各级后勤指挥、保障人员的灵活运用。当今,结合岗位大练兵活动,更应搞好演练,加强保障协调和检查督促,及时收集情况,分析形势,讲评工作,组织人员对各保障点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应急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使后勤保障始终与军事行动同步、与一线需求相符。
(四)把自我保障与社会保障贯穿全程,克服“三种依赖”思想。以自我保障为主,社会保障为辅,积极争取主动,既是常规后勤保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后勤应急保障的客观要求。在实际保障过程中,有些单位往往存在较强的依赖思想,主要表现为三种:一是依赖地方。有的同志认为“应急”行动是地方政府赋予的,理所当然由地方政府承担一切保障;有的同志认为地方保障可以节约开支,减轻部队负担。这些依赖思想的存在,容易造成保障行动被动、脱节和质量不高。“依靠不依赖”是合理利用部队和地方两股保障力量、两种保障资源,充分发挥部队优势需要正确把握的重要问题。二是依赖上级。有的单位平时不重视战备工作,准备不充分、训练不落实,受领任务后无从下手,只有依赖上级。有的单位片面强调困难,部队还未行动,就要这要那。因此在应急保障中,必须坚持“分级保障,以支队为主”的原则。三是依赖经费。有的同志认为,当前市场繁荣,商品丰富,“只要经费足,走到那里不用愁”;有的一味强调环境艰苦,自我保障难度大,片面强调经费在保障中的作用,导致平时疏于准备,荒于训练,战时一筹莫展,陷于被动。实践证明,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进行充分准备,越是完成大型任务,越要立足自我保障与社会保障的密切配合。
第二篇:社会后勤保障2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江泽民同志从国家和军队建设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解决军队办社会问题、加强质量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国家负担、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建立起与军队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后勤保障体制,对于促进军队的长远发展和加速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搞好这项利国、利军、利民的改革,是军地双方共同的责任。各级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深化驻岳部队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做好各项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大家服从大局,转变观念,坚定决心,增强信心,注重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分类指导,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支持驻岳部队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
二、积极为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营房保障社会化。各级政府要把城市(镇)规划区内军队单位的水电气供应纳入城市(镇)总体建设规划,按照国家和当地市政建设有关规定,对需与市政供水、供电、供气干(管)线连接的,要铺至营区边界。对需要水电增容、增加用水(电、气)指标、开通双路供电的,要给予解决。确需开通双路供水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保证。军人和军队职工住房的水电气实行分户计量,执行当地居民的收费标准,由经营单位向用户收取。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需要配套改造的项目,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各县、市、区要按照《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整顿住房建设收费取消部分收费项目的通知》(计价格[2001]585号)的有关规定,不得征收城市基础设施“四源”建设费(指自来水厂、煤气厂、供热厂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费)、建材发展基金和水电气的入网费、开口费、增容费、贴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取消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重复收取的水电气和道路等专项建设费或配套费。各级政府要把符合条件的军人和军队职工住房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开发计划。军人和军队职工到地方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符合当地购房条件的,当地政府要给予安排,享受国家有关税费减免政策。军人在地方工作的配偶购买所在单位具有经济适用住房性质的住房,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安排。交通运输保障社会化。交通管理部门及交通运输企业要按照《国防交通条例》的有关规定,优先安排军事运输,为军事交通运输提供便利的保障条件,迅速、准确、安全地完成任务,同时要做好保密工作。按照铁道部、总后勤部《关于印发〈铁路军事运输计费付费办法〉的通知》([1994]后交字第403号)的有关规定,在运输价格上继续给予优惠。各地石油公司要与所在地部队配合,确定油料供应点,减免代部队存放、供应油料的各种费用,为部队提供及时有效的保障。有条件的城市或城镇要为驻军开设公交站点,把公交线路延伸至营区边界。
医疗保障社会化。军人医疗按照军队现行划区医疗体系予以保障。对人武部的军人及享受优惠医疗条件的随军家属,纳入地方医疗服务体系,政府主办的医院要免收挂号费,对符合基本医疗保障规定的就医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住院费予以优惠,对急诊、危重伤病员应先救治后收费。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立军人病房。
军队职工分流安置问题。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把军队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纳入地方用工、培训、再就业管理体系。鼓励军队职工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各级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在职业介绍、转岗培训、提高再就业能力等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并积极推荐安排就业。要把与地方通用专业的军队职工培训、专业技术等级考核、评定等纳入地方培训、考核、评定管理体系,军队不再单独组织。对以安置军队职工为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与军队彻底脱钩的经济实体和自谋职业的军队职工投资兴办的经济实体,比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央各部门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有关税收政策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2]32号)的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当地政府要在工商登记、场地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各种收费给予优惠。对军队
单位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执行属地政策,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支持和指导军队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分流安置到地方的职工,其连续工龄视同社会保险缴费年限,享受当地投保职工同等待遇,军队原单位和职工本人不再补缴社会保险费。
三、加强组织领导,军地紧密配合,确保如期实现“十五”期间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目标。
各级政府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把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作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和“双拥共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办法,为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要按照“政府部门主导、军队组织实施、社会力量参与、市场机制运作”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工商、物价、建设、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把承担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任务的地方单位纳入监管范围,对其资质资信、技术能力严格把关,对其经营管理、服务质量加强监督。承担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的地方单位必须遵守国家和军队的有关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军队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认真履行合同,自觉接受军队和地方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军队单位与承担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的单位发生纠纷时,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会同军队有关部门积极做好调解工作。新闻媒体要积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满腔热情地支持改革,切实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向深层次健康有序发展。驻岳部队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以对军队建设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部队自身优势,充分挖掘潜力,调动积极因素,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创造性地抓好改革。要把部队内部的政策宣传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做细、做实、做深入,引导官兵、职工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积极投身到改革实践中来。各县、市、区人武部要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稳妥地抓好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各方面的工作。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做好军地协调联络工作,加强请示汇报,主动当参谋、提建议、搞协调、抓落实,在协助地方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培养好、维护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创军地合心、齐抓共管、协调有效的良好工作局面,确保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顺利进行。
第三篇:后勤保障
附件2:
平坝县图书馆、平坝逸夫小学世界读书日“我的梦•中国梦”主题读书活动
后勤保障安排
一、参与活动人员
1、王艳琼、刘惠萍、陈松、陈丹、宋颖、陈霞、肖树西、陈爱英、肖登平、秦辉及特邀领导、嘉宾,逸夫小学全体师生、部分学生家长
2、分工
(1)活动总策划:刘惠萍、王艳琼
(2)组织:陈松、陈丹、宋颖、陈霞、肖树西
(3)主持人、陈霞
(4)评委:待定
二、责任分工
1、活动特邀领导、嘉宾统一以图书馆名义邀请接待。
2、活动所需经费的筹集、支付和结算工作由图书馆负责。
3、活动议程由逸夫小学负责策划。
4、活动的主持辞、领导致辞等文字材料的初稿由逸夫小学撰写,逸夫小学和图书馆共同修改定稿
5、逸夫小学负责活动现场领导、嘉宾座位的安排、席位卡的制作、摆放工作。
6、幕布、宣传标语、展板由逸夫小学设计制作。
7、音响设备由图书馆负责联系安装。
8、现场采访报道事宜由图书馆联系县新闻传媒中心。
9、活动资料汇编、校本教材编写由逸夫小学负责。
10、奖品由图书馆准备,获奖证书由逸夫小学书写。
11、评奖工作由图书馆和逸夫小学共同负责。
三、安全保卫
逸夫小学组织学生有序参加各项活动,并制定相关安全应急预案,责成校内安保人员做好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
第四篇:后勤保障
以人为本,搞好海外项目职工后勤保障
(中国水电十五局)
【摘要】海外项目的自然、社会生活环境与国内差异较大,提高了后勤保障工作的难度。本文结合突尼斯马代尔管道项目部的实例,倡导以人为本,简要论述了海外项目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工作方法以及完善和提高,以期达到经验共享、共同提高之目的。
【关键词】后勤保障海外施工生活引言
任何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做保证,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和前提,后勤工作就是为单位各项活动提供基础和前提的工作。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后勤保障工作是稳定职工队伍和生活秩序,确保项目部安定团结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着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涉及海外项目时,因其地域的特殊性,后勤工作难度加大,问题增多,是一个不应被忽视的问题。笔者将结合突尼斯马代尔管道项目的实际经验,在下文中对海外项目职工后勤保障工作的认识加以阐述。重要性
海外员工远离故土、异国施工,饮食习惯、文化习俗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同,同时面临着人地生疏、语言不通、生活单调、精神孤寂等难题,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日常生活、思想稳定等,因此必须抓好职工后勤保障,关心职工队伍的衣食住行,满足员工需求,才能为促进工程顺利进展奠定良好基础。
后勤工作搞好了,可以使领导省心,职工们放心,大家都不担心。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才能够不出纰漏,不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才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职工队伍可以稳定,生活秩序可以安定,从而可以确保安定团结的局面。工作方法—以人为本
人是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是项目建设的基础,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为员工办实事、解难题,搞好职工衣食住行方面的后勤保障,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才能提高全体职工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海外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以突尼斯为例,其蔬菜种类较少,大部分人口信仰伊斯兰教,食牛羊肉较多,而猪肉供应点极少,且受欧洲
人影响,多食面包,饮食习惯与中国相差较大。管道项目部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后,结合自身员工特点(员工多为陕西人,喜食辣椒、面食等),在项目开工之初从国内购置了蒸箱、轧面机等灶具,配备了陕西厨师,同时尽量采买多种类型的蔬菜、多购辣椒、定期订购猪肉等,保证了员工的营养补给,使员工在海外找到家乡的感觉,从而提高了大家的劳动生产积极性。
职工的健康问题也是项目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应结合施工性质,根据当地气候等条件,分析常见疾病或伤害等,有针对性的配备药箱等医疗措施。例如,突尼斯旱季是管道项目施工的高峰期,但气候炎热干燥,蚊子较多,于是项目部预备了清凉油等防暑防蚊的药品,并配有酒精、创可贴等常用伤口处理物品,提高了职工医疗健康方面的保障,使得大家可以安心工作。
由于远离故土,且海外工程一般工期较长,职工容易出现精神孤单、生活枯燥等思想情绪问题,因此应通过着力营造和睦友善的内部环境使员工真正找到心灵归属感、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管道项目部在这方面做了诸多工作,如购置乒乓球桌等运动器材,开展职工夜校组织员工学习法语、计算机、机械等方面知识,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强健了身体、提高了知识素养、增强了员工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也有利于项目部的团结和睦,保证了内部稳定和工程的顺利进行。完善和提高
由于海外施工的特殊性,其后勤保障工作与国内项目相比还存在不足与差距以及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具体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提高:
1)后勤工作与群众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的,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的联系,它必须天天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检验。为了搞好后勤工作,还必须坚持发扬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多倾听群众意见,这是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做好后勤工作的重要方法。
2)后勤职工应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树立正确的服务思想,为项目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进行科学管理,使各项工作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想方设法克服海外工作中的难题,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文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注意节约费用开支,把后勤保障成本纳入总体成本考虑。在经济欠发达国家进行工程项目施工,要把后勤保障因素考虑周全,可提高工程施工后劲。如食物供应就有几种成本,表现在采购成本、运输成本、管理成本等,因此应提前做好
全面的调查了解,为工程顺利进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结束语
要做好海外项目后勤保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千方百计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重视员工利益,体现人文关怀,以实际行动关心员工冷暖、体现企业真情,确保大家安心工作、快乐生活。使大家以项目为家庭、视工友为亲人,才能维护项目的安定团结,稳定职工坚持按期保质完成工程的决心,顺利完成施工生产,为祖国再添工程业绩。
第五篇:大学引进社会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规范学校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购活动,依据国家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和《××××大学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条:学校自行组织引进的社会实体,以有偿方式直接参与学校后勤服务项目的采购活动,适用于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采购管理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
第四条:后勤管理处是学校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活动的执行部门。在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领导下,履行如下工作职责:
(一)负责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大学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与要求,组织学校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的采购活动;
(二)负责组建评标委员会组织机构;
(三)负责制定集中采购活动操作规程及实施细则,制定和编写《招标文件》和评标原则及办法;
(四)负责审查投标单位的资质和资格及相关文件资料;
(五)负责组织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开标、评标、定标活动及合同的起草及签约工作;
(六)负责组织和办理公开和邀请方式招标以外的其它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的采购活动。
第五条:学校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购方式:
(一)公开招标;
(二)邀请招标;
(三)竞争性谈判;
(四)单一来源采购;
(五)询价;
(六)财政部和学校认定的其它采购方式。
第六条:学校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的采购管理权限,按照《××××大学采购管理办法》规定的要求和标准执行。
(一)计划采购金额120万元(含120万元)以上的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采购方案上报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并将有关情况上报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报送学校采购管理办公室备案。
(二)计划采购金额50万元(含50万元)—120万元的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采购方案上报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审批后实施,并将有关情况上报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报送学校采购管理办公室备案。
(三)计划采购金额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50万元以下的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取邀请招标或其它采购方式进行采购。采购方案上报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审批后实施,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学校采购管理办公室备案。对需要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的,在采购活动开始前,由后勤管理处提出具体意见,报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批准,采购管理办公室备案。
(四)计划采购金额10万元以下的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由后勤管理处上报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审批后,按学校采购管理有关规定和采购程序与要求确定供应商。具体实施标准和要求由后勤管理处负责制定,报学校采购管理办公室备案。
(五)下列事项须经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按有关程序报科工委审批:
1、因特殊情况,对应公开招标的采购项目,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后勤服务项目;
2、发生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需要审批的事项。
第七条: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一)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二)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第八条: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发布招标公告。招标公告应当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
第九条: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进入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招投标活动,其相关招标、评标、定标工作应当接受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十条: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按招标文件有关规定和要求确定邀请投标单位。邀请投标单位不得少于三家。
第十一条:邀请招标中投标单位少于三家,可采用非招标方式确定投标单位。计划采购金额在50万元以上,上报经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计划采购金额在50万元以下,上报经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批准。
第十二条:评标、定标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择优选择中标单位。招标、评标、定标专家应在学校有关部门监督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监察处为学校评标、定标的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对预中标单位进行商务谈判。如排序第一的预中标单位不符合签订合同的要求,则应按排序顺延审查下一个预中标单位,直至定标为止。
第十四条:对于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其它采购方式确定中标单位的采购活动,全部实行合同管理。
(一)中标单位应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与学校签订相应的经济合同。
(二)签订的经济合同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和法规。
第十五条:采购招标相关工作人员,与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购活动有利害关系的,应主动进行回避。
第十六条: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和采购工作监督小组负有对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购活动的检查、指导和监督的管理责任。
第十七条:本实施细则由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