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文件[2007]4号化解教育债务

时间:2019-05-12 14:5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南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文件[2007]4号化解教育债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南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文件[2007]4号化解教育债务》。

第一篇:湖南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文件[2007]4号化解教育债务

湖南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

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

湘农改〔2007〕4号

各市州、县市区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

为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以下简称“普九”债务),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化解“普九”债务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化解“普九”债务的目标及原则

“普九”债务是指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要求,从全面推进“普九”工作开始,到以县为单位通过“普九”验收合格,为完成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而发生的债务。全省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总体目标是:从2007年起,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化解“普九”债务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同时建立健全制止发生新债的稳定机制。

化解“普九”债务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健全政府投入办学、财政保障经费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维护农村中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化解“普九”债务工作坚持以县市区为主,由县市区政府统筹负责。具体化解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统一部署,分级实施。省里根据中央精神制定相关政策,县市区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并具体组织实施。二是分级筹措,适当奖补。各县市区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方筹集偿债资金,市州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省里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化解“普九”债务的县市区给予一定的奖补。三是分类处理,逐步化解。在摸清底数、锁定债务的基础上,应明确责任,区分轻重缓急,逐步化解。

二、化解“普九”债务的范围

此次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严格限定在1993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之间形成的与学校建设直接相关的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校园维修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债务。各市州、县市区要按照统一部署,全

面开展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国有农场、林场所属学校义务教育“普九”债务一并纳入当地政府化解范围。

三、化解“普九”债务的措施

(一)清理锁定债务

要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的要求,明确统计口径,细化工作步骤,坚持程序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的原则,组织教育、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开展“普九”债务清理核实工作,逐校逐笔审定,剔除不实债务,摸清欠债情况,锁定债务数量。市州要对县市区上报的“普九”债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核认定。要按照举债主体、债务来源、债务用途进行分类,严格划分县乡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等单位的责任,将审核认定的债务从学校剥离出来,由政府承担并登记造册,建立“普九”债务台账和债权债务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二)建立偿债资金

化解“普九”债务资金采取分级负担的方式,各级都要建立偿还“普九”债务的专项资金。省财政按照“谁举借谁负责、先清理后化解、先化解后奖励”的原则,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完成化解“普九”债务的地方给予奖励,未在规定期限内化解的不予奖励。省里奖补资金的分配不与债务余额直接挂钩。省财政将按照各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人数、财政困难程度、“普九”期间新增校舍面积等因素确定奖补额度。各市州、县市区要结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通过统筹安排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和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统筹非税收入和盘活闲置校产,整合地方现有教育专项资金,从城市和地方教育附加及其他基金中安排一定比例,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等办法筹集偿债资金。各级财政用于化解“普九”债务的支出应在预算中单设科目、单独反映,不作为预算安排教育正常支出的基数,不抵顶市州、县市区本级对教育的正常投入及按规定应安排的教育经费。

(三)积极偿还债务

县市区要在核实锁定债务的基础上,对“普九”债务进行分类处理。优先偿还对教师、学生家长等个人和工程业主的欠债;对涉及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债务,按照商业化原则,由债务人与债权银行充分协商,通过债务重组方式处

理;按照借款期限和“分段计息、息不转本、利不滚利”原则,以金融机构贷款法定基准利率为准分段计算债务利息,剔除已经转入本金的利息;对世界银行项目贷款中涉及到“普九”的部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另行处置。

“普九”债务台账建立后,各县市区要逐项逐笔认真做好债务偿还工作。可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将资金直接支付到债权人账户,或指定专人送达债权人。同时,要认真落实还款销号制,做到偿还一笔债务,注销一个欠债号码,确保债务清偿工作有据可查。省财政将视县市区化债工作进展情况和化债效果,经验收认定后给予奖励,分年逐步拨付到位。具体奖补办法由省财政厅另行制定。

(四)严格控制新债

各地要进一步强化政府投入责任,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对涉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设项目应由县级政府通盘考虑,确需建设的应用政府财政资金解决,不留缺口。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中小学不得举债建设”的规定,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新债责任追究制度,坚决制止发生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并将债务增减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考核内容,纳入岗位责任制考评。对违反规定发生新债的学校和有关部门,要追究主要责任人和当事人的责任。“普九”后发生的新增债务,一律由县市区政府自行承担。

四、化解“普九”债务工作步骤

(一)制定方案(2007年12月1日—2008年1月31日)

各地要准确把握省里文件精神,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各部门各单位意见,科学制定化债方案。要明确阶段任务,突出工作重点,细化实施步骤,落实部门职责。同时,做好化债方案的审核、备案工作,县市区的方案经本级政府审定后实施,报市州政府备案。

(二)清理核实(2008年1月—2008年5月)

具体步骤是:

1、统一口径,自查申报。发生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中小学校按照省化解“普九”债务办公室(简称化债办公室)确定的“普九”债务时限、项目范围等规定,对学校债务进行清理核实,确定“普九”债务数额,逐笔登记造册,并将债务清理情况张榜公布,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同时,逐级上报县级化债办公室,申请按政策化解。

2、审查核实,逐笔认定。各县市区要组织教育、财政、审计和监察部门联合开展“普九”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对学校上报的“普九”债务(包括已自行化解的债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逐笔审核认定,审核面要达到100%。审核认定后要登记造册,锁定债务总额。同时,要按照举债主体、债务来源、债务用途对债务进行分类,将审核认定的“普九”债务从学校剥离出来,由政府承担,确保债务基础数据的真实、可靠、准确。

3、开展抽查,同步指导。各市州要对县市区上报的“普九”债务数据的真实性进一步审核确认,审核面要达到50﹪。省化债办公室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市州上报确认的“普九”债务数据进行抽查,抽查面不低于20﹪。对于在审核及抽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规定的债务坚决予以剔除。

4、建立台账,汇总上报。债务数据核实无误后,各地要迅速汇总统计,建立债务台账,同时由市州组织以县为单位将债务清理情况汇总上报省化债办公室。省化债办公室通过系统上下联网后,将各地债务逐笔录入电脑,实现对债务的动态监管。

(三)偿还债务(2008年6月—2008年12月)

具体步骤是:

1、自行偿还。各市县根据经审核认定的债务项目,先行安排本级的偿债资金(或垫付资金),按具体项目直接支付到债权人账户,或拨付到学校或乡镇,再送达债权人手中。债权债务人签具收据后,要将债务偿还资料整理存档。

2、上报申请。以市州为单位,将各县市区申请省级奖补资金的化债资料上报省化债办公室。省和市州化债办公室要对上报资料,特别是对市县偿债销号项目进行严格审核。

3、下达资金。上报资料经省化债办公室审核通过后,省财政按照偿债资金奖补办法的有关规定安排中央和本级偿债资金,视各市县实际偿债进度分批拨付到市县。

4、最终结算。化债奖补时间中止后,省化债办公室对各地申请资金和省财政下拨资金的资料进行清理,计算应补助的奖补资金,已下拨的奖补资金,以及市州拨付的配套资金,把应拨未拨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把多拨的或套取的资金相应扣回。

五、切实加强对化解“普九”债务工作的组织领导

化解“普九”债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要建立部门分工负责制,“普九”债务化解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市级人民政府协调配合,县级人民政府具体实施。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由各级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牵头负责,财政、教育、审计、监察等部门共同参与,具体分工为:财政部门负责债务确认、资金筹集和考核奖补;教育部门负责债务清理核实、提供学校相关基础数据;审计部门负责对学校自查和教育部门提供的债务数据以及化解债务的真实性进行审计核查;监察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查处违反规定擅自举借新债和挤占挪用奖补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等。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工作协调沟通,及时解决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普九”债务化解工作顺利推进。

在化解“普九”债务工作中,各级各部门要严明纪律、规范管理。要不断提高化解债务信息化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建立上下联动的“普九”债务动态监控机制,及时向省化债办公室报送债务增减情况,建立债务定期报告制度。省财政、教育、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各地清理和化解“普九”债务工作的监管,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弄虚作假套取奖补资金、截留挪用化解“普九”债务专项资金等行为,除追回奖补资金外,将按照查处资金数量相应扣减下年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并按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主题词:农村义务教育债务通知

湖南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共印170份2007年12月14日印发

第二篇:农村综合改革视阈下有效化解基层债务问题探析

摘要:农村税费改革对农业税进行了重新定位,也为解决由来已久的农村债务问题提供了契机。文章以安徽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解决农村债务的相关做法为切入点,诠释了在税费改革进程中解决农村债务问题的成功经验,建构有效化解和预防基层债务反弹的合理机制,为在更大范围内实行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综合改革;农村;债务问题;债务化解

本文以安徽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解决农村债务的有效做法为切入点,剖析其在农村综合改革中解决农村债务问题的成功经验,有效化解和预防基层债务反弹的合理机制,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我国农村基层债务激增的原因探究

我国农村债务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村债务大约在6000亿元-9000亿元之间,对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农村等都是很大的障碍。从我们的调查分析看,农村债务呈现如下特点:一是负债主体的广泛性。据统计,全国乡镇净债务额乡级1770亿元,每个乡平均400万元;村级1483亿元,每个村平均20万元,乡镇负债面广、量大。乡镇债务覆盖面最广的是中西部地区,60%以上乡镇负债。二是负债内涵的多元性。农村债务既有金融部门贷款,又有民间高息借款;既有兴办企业遗留的贷款,又有挥霍浪费背债;既有村内结算无力支付的债务,又有对外支付能力不够而欠下的债务等等。三是负债总额的累积性。无论是民间借款,还是金融机构贷款,支付的利息和筹资费用都较高,部分民间借贷资金利率高达20%-30%。息转本、本加息,致使农村债务呈逐年递增。四是债务偿还的随意性。农村借贷利率不统一,即使同一债权因债务人不同而借贷利率也不同。加之无人管理,无可供衡量的法律法规标准衡量,导致农村债务偿还无章可循,无法可依。五是债务化解的紧迫性。农村集体债务90%为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大多进入甚至远远超过了还款期。

要想有效地解决债务问题,就要对农村债务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一是盲目投资背债。一些村级干部为出政绩,脱离本地人才、技术和管理实际,盲目集资上项目,大搞借贷投入,形成“村村点火,遍地冒烟”。结果是上了一批项目,投了大批资金,搞垮了集体经济。乡镇和村集体甚至脱离地方实际,超过自身财政承受能力,举债建标准化学校、办公楼,搞各种类型的达标活动,上级配套资金十分有限,大部分依靠乡村两级自筹,而筹资渠道主要是向农户集资和向银行借贷。二是乱集资后遗症。税费改革前,农户的负担项目非常多,除农业税、特产税和“三提五统”外,还有各种集资摊派,村委会为了完成硬性任务,只有向银行和民间借贷,农户欠集体,集体欠银行,相互拖欠,形成债务链条。许多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因为执行困难,只好把本应向农民收取的税费,转变为直接向村集体收缴。三是财务监管无序。财务管理混乱,挥霍浪费。部分村组没有制订财务管理办法,有的制订了也不执行,财务开支存在漏洞。部分村干部贪污挪用侵占公款,大吃大喝浪费公款,借债挥霍。四是高息借贷揽债。从调查情况看,农村债务中,50%以上的是高息借贷款。加之村集体经济薄弱,不能及时偿还,本息相滚,导致债台高筑。五是经济匮乏举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村级经济仍然比较落后,集体财力贫乏,主要依靠农村三项提留支撑。这种单

一、薄弱的财力来源渠道难以满足基层相关支出和建设需求,村集体依靠举债运转现象极为普遍。而税费改革以后,“三提五统”正式取消,更使原村级债务失去了还款支撑。六是财务严重透支。由于许多村集体为了工作省心省力,与上级有关部门设置对口工作人员,由村里负责工资,导致村组织非生产人员过多,开支过大,入不敷出。同时拖欠村干部合理的工资也相应扩大了债务总量。七是干部以权谋私。有些农村基层干部自身素质较差,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什么钱都敢花,没钱就借,借不着就贷,根本不计后果。

二、综合改革视阈下解决我国农村债务的对策思考

我们通过梳理安徽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舒城县的乡镇及部分村的初步调研,提出以下几条经验与对策。

(一)厘清债务现状

首先,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乡(镇)村两级债务进行彻底的清理和审核,摸清家底,查出水分。对每一项债务都要查出其用途、偿还记录、结转情况、实有余额,彻底厘清债务现状,由乡村直接借贷形成的债务,又不属于公益事业的,遵循“谁受益,谁负担”原则落实债务主体。其次,对债务合理分类,明确偿还次序和偿还资金来源。可以按债权分类,按银行、农村合作基金会、私人高利贷款以及个体工商户、业主赊账欠款分类,实行先私人后单位、先民企后国企进行清偿;也可以按债务性质分类,如按公益事业、基础投资、商业投资、垫付税费款以及生活费等分类。对以农业为主的村,靠自身偿还债务确实存在困难,其公益事业和基础建设投资以及垫付税款形成的债务应由国家财政全部转移支付,力求做到债务清楚,偿债先后有序,偿债资金来源有方,尽量减轻乡(镇)村两级的负担。再次,实行村级政务、财务公开,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与管理,堵塞财务漏洞,既解决新增债务问题,不会盲目无端地新增债务,带来新的债务负担,也减少村里个别人挪用行为,实现村集资使用的良性循环。最后,断清税费改革前后债权债务关系。将农户欠乡村债务、乡村向农户借款等债权债务关系彻底分开,独立运行,绝不能使以后的财务状况混杂,从而增加债务偿还的困难。

(二)明确责任,健全领导机制

首先,政府重视是解决债务问题的先决条件。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镇)政府,对乡(镇)村负债的危害应高度重视,把它提到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高度,使长期困扰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地方政府形象甚至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的负债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其次,村委会是组织农民发展地方经济,兴办公益事业,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层领导集体,务必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坚持平等、公正原则,由村民按期直接选举,真正把群众拥护的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能力、懂管理、会经营、真心办事又能办事的带头人人选进班子,这正是解决农村债务的内在途径。再次,实行目标考核,建立化解农村债务领导责任制或者专员处理制,做到分工明确,主次有序,责权明晰,真正提升债务化解效率。

(三)多渠道创新偿债方式

1、清收还债。组织专班,对村集体债权债务合理分类,区别对待,依法积极清收;对有偿还能力的欠款农户,通过多种办法,促其尽快足额偿还;对极少数有承受能力而故意不缴纳的“钉子户”,要依据法律法规合理清收;对确因生产、生活困难无法在短期内全额偿还的农户,酌情分期分批征收,并协助制订还款计划,签订合同,分期偿还。

2、增收消债。选准项目,找对路子,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增加集体收入,偿还集体债务。也可以通过拍卖、租赁等多种有效办法,盘活亏损企业“呆滞”资产和其他集体资产,开发荒山、荒水、荒坡、荒滩资源,以存量换增量,变废为宝,增加集体积累,提高还债能力。

3、变现抵债。深入挖掘集体资产和非耕地资源的潜力,通过拍卖转让获利;对效益好的村办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效益差的拍卖转让;对闲置资产大胆租赁变现;对泵站、水库、小型水利设施和各种非耕地资源转让使用权,获取收入用于抵偿原有债务。

4、降息减债。成立债务管理机构,对原有借贷款逐笔登记,按国家金融政策分年砍断结算,重新办理借据手续;对目前暂不能支付的利息实行挂账,息不转本;对既不重新办理借据,也不退息的个人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强行减本下账。

第三篇:(若羌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工作总结2012.03.13

若羌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工作总结

2011年,若羌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自治州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治州确立“若羌率先发展年”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自治州综改办2011年工作要点,以三级联动为纽带,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传达学习两级财政系统综改工作会议精神

为贯彻落实2011自治区、自治州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年初,若羌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各成员单位、乡镇主要领导、财政干部召开了全县农村综合改革会议,认真学习领会了自治区、自治州农村综改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会议精神和指示,安排部署若羌县2011年综改工作,根据自治州2011年农村综改工作要点,制定下发了《若羌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工作要点》。

二、全面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进一步促进若羌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步伐,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工作,于年初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若羌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要求乡镇、村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并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2011“一事一议”工作制定了分工,加强了配合与协调。充分调动县级各委、办、局、乡镇的力量推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的顺利开展。会议还制定下发了《若羌县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若羌县2011年“一事一议”工作指明方向。

(二)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若羌县2011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分别采取召开“一事一议”动员大会、开展“一事一议”政策培训班、在乡镇居民点围墙上刷写“政策文化墙”、在新疆日报、巴音郭楞日报刊登《公益事业财政补 一事一议民做主》、《若羌枣农积极参与村级公益事业》信息,以及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横幅、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宣讲政策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大力宣传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实惠,充分调动全县农民对“一事一议”项目实施的积极性,增强村民民主议事的主动性和筹资筹劳的自觉性,为更好的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出台补助政策,加大配套投入力度。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出台政策对整村推进的村民小组给予一次性补助10万元用于居民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吾塔木乡库尔贵、铁干里克乡博斯坦村列入县级新农村示范点。同时县财政加大对“一事一议”配套投入力度,仅在两村供排水工程就投入200余万元,同时,今年县财政列入“对村级一事一议补助”科目的新农村建设资金2000万元。

(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情况。若羌县2011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综改办薛江副主任讲话精神,并通过办学习培训班和深入基层调研座谈等方式宣 传政策,要求乡镇、村在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时严格按照“六条措施、四条政策界限和七条具体工作”开展,否则县综改办不予申报。2011年全县17个行政村中的15个行政村都开展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一事一议”推开面达到了88%。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综改办及各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监督,2011年共计上报“一事一议”项目15个,内容涵盖了村内公共绿化、道路硬化、村内公共环卫设施建设、村内路灯照明、春季植树造林、垃圾箱、文化室修建及防渗渠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总预算1363.5万元,农民筹资98.26万元,筹劳折资734.34万元,受益村民4万余人。

(五)严把“一事一议”项目验收,确保项目落到实处。为了确保全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圆满结束,11月24日-29日,县综改办会同建设、林业、农办、农业、水利等单位对乡级验收的15个“一事一议”项目进行了100%的复检。通过复验检查,全县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共配备了250个垃圾箱、完成了7.8公里防渗渠修建、完成了230.4亩的村民点周边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铺设了4500平方米的人行道、种植了1080亩的春季防风林、建设了250平方米的文化室、安装了126盏路灯、安装了1.7公里供排水管道、修建了1.4亩的休闲小广场、粉刷了4500米的“政策文化墙”。所有项目工程均已完工。

(六)“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取得成效。现如今若羌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干净的人行道,种植了小叶白蜡、铺设了渠板的环型绿化带,沿路放臵的垃圾箱,明亮的路灯,宣传党的政策的文化墙和 静谧的休闲小广场,新农村终于变成了“新”农村。老百姓们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都拍手称赞,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要求提前开展2012“一事一议”工作。截至目前,自治州综改办预拨付财政奖补资金250万元,已全部下拨至各村委会。

三、稳步推进债务清理化解工作

我县严格贯彻债务清理化解“六条工作要求”,并按要求上报债务清理化解工作相关材料。

(一)扎实开展农村“普九”化债整改工作。根据《关于全面做好农村“普九”化债整改工作的通知》(新综改„2011‟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普九”债务实际情况,我县再次开展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整改“回头看”工作。经自治区审计厅审定,我县“普九”债务总额为902.34元,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此项工作,专门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组长,财政、教育、审计、监察为成员单位的“普九”债务自查自验领导小组,按照《若羌县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实施方案》“制止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农村“普九”化债整改工作,形成了《“普九”化债整改报告》,并上报州综改办。

(二)全面完成乡村两级债务清理工作。按照挤干“水分”等要求,若羌县2005年12月31日以前和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之间的其他公益性乡村两级债务清理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所有债务认定表均分别由县综改办、审计局、农经局签字盖章,并由县常务副县长签字、县人民政府盖章后,随同电子版数据包上报州综改 办及自治区综改办备案。经县审计局、农经局最终审计锁定及最终录入上报:2005年12月31日以前,全县乡级债务余额1200万元,村级债务余额212.66万元;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之间,全县乡级债务余额197.643万元,村级债务余额186.18万元。

(三)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清理工作。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理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其他债务工作方案》(新综改„2010‟23号)精神,我县召开了全县债务清理工作联系会议,讨论研究了债务清理工作方案,确定了债务清理范围。经过层层筛选、步步把关,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清理如下:一是2000年以来,我县将4所中学合并新建一所建筑面积5556平方米的民汉合校中学,将3所小学合并新建一所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的小学,总投资1000余万元,自治区补助230万元。我县在财力很紧张的情况下,分于2005年12月31日前的工程款全部化解完毕。二是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全县3所小学、1所中学共形成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2097.53万元,已偿还1670.65万元,余额426.88万元。

四、推进深化国有农牧场工作情况

若羌县原有铁木里克国营牧场、青年农场、林场等3个国有农牧场。其中,青年农场和林场已经撤场并村,改制已完成。铁木里克国营牧场属“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经营体制的国有企业,已初步形成了农、林、牧一条龙的经营发展格局,为平抑我县市场肉食物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县重要的肉食供应基地之一。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铁木里克国营牧场改制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国有农牧场改制问题:一方面,积极 引导国有农牧场撤场并村并妥善安臵牧场职工,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解决养老保险,消除职工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由于若羌县距州府较远,属相对独立经济区域。为保证肉食品供养,发挥平抑市场作用,县上利用国营牧场的优势,配足各种资源,积极向现代畜牧业发展,使铁木里克国营牧场成为若羌畜牧业龙头企业。

县综改办高度重视国有农牧场发展,多次前往国营牧场调研、座谈,掌握一手资料,了解牧场基本情况。2011年,州综改办下达我县国有农牧场转移支付资金128万元,到账资金我办已按要求及时拨付到位。同时,为了确保资金发挥效益,我县每年聘请会计事务所对牧场财务进行审计,通过审计检查,牧场的转移支付全部都按照资金管理办法要求使用。并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项目公开、财务公开,接受全场职工和社会的监督。

五、全面改进和加强自身建设

若羌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县乡财局合署办公,并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随着近年来全州综改工作的不断深入,综改工作更加深化、细化,工作内容和工作量不断增多,承担的工作任务便随之加重。综改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使得工作中存在顾此失彼现象。县综改办多次找分管综改工作县领导和县主要领导汇报综改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县上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意我办设为独立机构。为此,县编委向州编委申请将综改机构独立设臵,以便增加人员编制,一直未得批复。县综改办经过努力招聘了2名公益性岗位协助工作,可还是治标不治本。

(一)加强干部队伍培训。2011年,县综改办聘请州函授站老师来我县培训授课120余人次,自行举办培训会议5次对全县综改干部进行政策业务培训80余人次。利用每月工作例会以会代训方式和夜读学习业务知识等方式加强干部素质,共组织夜读学习26个课题40余课时。同时,为了拓展干部视野,县财政安排了4名综改干部到外地培训学习。

(二)加强警示教育廉政建设。县综改办不仅注重干部业务技能的提高,同时还注重干部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组织全体干部到县拘留所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和前往党校廉政教育基地方式加强干部廉政教育,做到了廉政教育警钟长鸣,确保综改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三)加强制度建设。年初开始,我县综改办从规范工作流程梳理工作制度入手,制定了一岗一册工作手册、资金管理办法、拨付流程等一整套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实行照章办事、规范有序。另外,还对农村税费改革到农村综合改革期间的工作情况、业务知识、职责职能、数据表格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收集、整理、汇编,形成了《农村综合改革信息索引》,为今后业务工作提供了保障。

六、信息工作方面

县综改办于年初安排专人负责综改信息上报工作,根据州综改任务分解到个人,并制定了全年信息工作任务和目标。同时,县综改办多次深入基层调研,认真分析综改工作中一事一议、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债务化解、国有农牧场改制等方面实际开展的情况、存在的问题、经验与做法,并将专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国有农牧场改革、改制情况 等以信息形式上报州局。2011年共上报州综改办信息40篇。

七、财政资金管理方面

一是完善规范相关制度。制定下发了《若羌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若羌县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及管理办法》、《若羌县国有农牧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及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制度、规程办事。二是加强资金监管。定期不定期对“一事一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等综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抽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并通报。三是做好公开公示工作。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等专项资金的使用分配进行专栏公布,主动接受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八、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不足。自2004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后,自治区给我县分配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43万元。随着我县农牧民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2010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位居西部十二省之首。按照2010年自治区党委第二十四次常委(扩大)会议决定的村干部基本工资报酬标准,自治区拨付我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总额不变,全县农村劳动力均收水平不断提高,加之我县农村村集体收入微薄,以至于无法按照政策要求发放村干部基本工资报酬。

(二)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自行化解的能否适当给予奖励。我县2005年12月31日之前阶段的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经过县财政、教育多方努力已自行化解。考虑到我县自主化债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否适当给予奖励。

(三)村级上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时,项目预算不够科 学合理,存在着实施工程量与实际不相符等问题。

(四)工作量大,人员问题待解决。随着全州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综改工作更加深化、细化,工作内容不断增多,工作量不断加大,承担的工作任务便随之加重。建议增加一个部门,以解决综改干部队伍人员严重不足问题,合理分配综改工作。

九、2012年综改工作计划

2012年,我县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综改会议精神,以全面深化我区农村综合改革为目标,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手段,进一步落实三级联动、一体化建设的综改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发挥整体合力,深入推进我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落实乡村两级保障机制

根据乡村两级经费开支研究制定划分乡镇事权和财权,确保乡镇正常运转和履行职能所需支出,加大对乡、村两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力度,认真落实自治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部署会议上保障乡镇、村级组织工作经费的政策。

(二)进一步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政策 继续加大对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村级组织开展公益事业建设。深入了解村民认为迫切需要、直接受益并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立足农民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农牧民小康住房与落后村容村貌不相匹配的问题,把近三年来我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重点放在改善农村村容村貌上,进一步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道路、林网、渠涵、排水、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面 貌与农牧民收入相适应,力争新农村建设有新突破。

(三)积极引导国有农牧场的改制工作

根据自治区综改办要求,2012年我县重点对铁木里克国营牧场进行调研、摸底,以便正确引导铁木里克国营牧场改制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干部的管理和培训力度。一是建立明确的岗位分工和考核机制,以每月填制办事档案的形式进行干部考核,使干部管理更科学和规范化。二是采取夜读的方式,组织财政干部认真学习各项财政、综改政策及政治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坚持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不仅注重干部业务技能的提高,同时注重干部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逐步建设一支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五)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工作。进一步加大将专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以信息形式上报州综改办的工作力度,达到掌握情况、学习交流目的,更好的促进全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若羌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四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地方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教育部在湖南省设立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

教育部在湖南省设立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

gjjlc.gov.hnedu.cn 发表时间: 2012-12-13 16:58:30 点击次数: 2,696

为贯彻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加快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继2009年8月教育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后,为支持我省加快实现共建目标,落实共建内容,教育部近日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就发展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签署协议,与湖南省合作共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实验区。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湖南省副省长李友志分别在共建协议上签字。

这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推进新时期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构建教育部与省市合作长效机制、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在省、市二级设立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实验区,我省成为唯一的省级试点单位。教育部将立足湖南教育国际化实际,结合湖南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鼓励湖南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拓宽渠道,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省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有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促进全省教育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将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教育对外合作交流创造经验,开创新的模式。

教育部在湖南设立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实验区,将加大对我省在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留学生培养、汉语国际推广、高端引智、教育援助等方面的宏观指导和支持力度,对湖南建设教育强省、扩大教育的对外开放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国际交流处)

下载湖南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文件[2007]4号化解教育债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南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文件[2007]4号化解教育债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