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刑事诉讼法考试重点(定稿)
单选 多选 简答 论述
十题2分
八题
三题每题八分
两题每题十六分
概述 审判组织
基本原则 理念上认知 无罪推定 不得自证其罪
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
管辖 管辖权转移
立案管辖影子杀手,不直接考
回避 有因回避
辩护与代理 辩护人的诉讼权利
证据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强制措施 两种 监视居住 逮捕 注重新建立的制度
附带民事诉讼 成立条件 四个方面吃透
期间送达执行不考
立案 新法修改比较多 立案监督
侦查 与民事诉讼的区别 下功夫 侦查行为 讯问要求严禁行为性建立的规定证据方面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询问 身体检查生物采样 搜查扣押 重要 的特侦
案子侦查终结的处理
起诉 重点在不起诉
审判 一审 庭前会议 证人做证 简易程序
二审 上诉不加刑好好看
死刑复核方式 不同情况的处理 表
审判监督 如何启动、主体
特别程序 可以不看第三节没收,未成年人的新法新规定,刑事和解案件范围适用条件,强制医疗的适用条件
答题:选择题直白题很少,司考,心细,应当可以的区分,正确或是不正确
简答题比较直白,前提是读懂题
论述题开放性较强,基本框架下进行发挥
第二篇:刑事诉讼法考试重点
刑事诉讼法考试重点:
1、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内容:通行原则(程序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与特有原则。
3、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诉讼主体、诉讼价值、诉讼构造、诉讼职能
4、刑事诉讼发展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刑事诉讼模式及特点
5、刑事诉讼制度:回避制度、当事人制度、辩护制度、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立案管辖
6、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特征、法定分类与学理分类
7、刑事程序:立案程序、立案监督;侦查的概念、各种侦查行为、五种强制措施(拘传、拘留、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概念、适用条件;
8、审查起诉、起诉的含义与条件、不起诉的种类,不起诉的救济方式,补充侦查;
9、审判程序——庭前审查起诉内容,公诉与自诉案件的审理、简易程序、延期审理、反诉、撤诉;
10、法定期限:侦查、强制措施、审查起诉、一审、二审、再审、简易与普通程序的审限;审判公开、合议庭组成;
11、各种裁决;
12、上诉、抗诉、上诉不加刑;死刑复核程序概念、具体的复核程序;
13、二审程序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再审程序。
14、还需要掌握刑诉法典、高法和高检相应的司法解释、六部委解释。除了课堂上过的法条,15、这几个条文大家也要注意:《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一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六十二条、第二百七十五条第一项、第二百七十八条、第二百八十七条等法律条文。
注意:特别程序不纳入的考试范围!
考试主要集中在:刑事诉讼概述——历史——基本原则——基础理论——基本制度——刑事诉讼程序(立案——侦查——起诉——审判)这四个阶段,其中审判涉及到简易与普通;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一审到二审到死刑复核到再审。
第三篇:刑事诉讼法重点整理
刑事诉讼法重点整理
第一章 概论
1、诉讼:原告、被告、裁判者解决争议的活动。
特点:公力救济形式;有一套法定的程序;结构特定。
2、刑事诉讼:解决刑事争议的活动
刑事争议:国家对一个人是否有惩罚权。
特点:
(1)国家机关主持的活动;
(2)是确定和实施刑罚权的活动;
(3)依特定程序展开的活动;
(4)必须有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
3、刑事诉讼阶段
阶段性体现在:每个单元的参与主体不同;目的和任务不同;程序展开的方式和遵循的原则不同;程序的结果不同。
4、刑事诉讼法:
(1).概念
法:规范人们行为、调整社会关系式的行为准则
刑事诉讼法:规范参与主体行为、调整主体关系的法律。
(2).定位
程序法、公法、基本法
5、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间的关系 刑事诉讼法与宪法
(1)宪法是刑事诉讼法的根据;
(2)刑事诉讼法是“小宪法” 刑事诉讼法与刑法
(1)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2)都是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依据;
(3)刑事诉讼法的实现以刑法为支撑;
(4)刑法的实现以刑事诉讼法为保障。刑事诉讼法与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
6、研究对象:
(1)法律规范;
(2)刑事诉讼实践
(3)刑事诉讼理论
7、研究方法
(1)理论联系实践
(2)比较与借鉴
(3)辩证唯物主义
8、制定目的:
(1)微观----保证刑法的实施
(2)中观----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3)宏观----保障国家安全、实现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
9、根据:宪法
10、任务
(1)惩罚犯罪、保障无辜
(2)教育公民
(3)维护法制,保护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发展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
一、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分为三个阶段:古代弹劾式刑事诉讼制度、中世纪纠问式刑事诉讼制度、近现代资产阶级辩论式刑事诉讼制度。(1)古代弹劾式刑事诉讼
概念——弹劾式诉讼制度是指个人享有控告犯罪的绝对权利,国家审判机关不主动追究犯罪,而是以居中仲裁者的身份处理刑事案件。
特点——
1、从诉讼的提起来看
2、从原告和被告的诉讼地位来看
3、从法官的作用来看
4、实行神示证据制度
(2)中世纪纠问式刑事诉讼
概念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对犯罪行为,不论是否有被害人控告,均依职权主动进行追究和审判的制度。特点——
1、从诉讼程序的启动来看
2、从法官的地位和作用来看
3、对被告人实行有罪推定
4、实行刑讯逼供
5、侦查和审判都秘密进行
6、实行法定证据制度
(3)资本主义混合式刑事诉讼制度混合辩论式诉讼的主要特点
1、司法独立
2、控审分离
3、赋予被告人辩护权在内的广泛的诉讼权利
4、实行公开审判
5、实行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
二、大陆法系职权主义刑事诉讼
特点:
1、在刑事诉讼目的上更侧重于惩罚犯罪
2、侦查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居重要地位
3、在审判程序中,法官起主导、指挥作用
4、较明确的上诉和法律救济程序
三、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
1、在刑事诉讼目的上更侧重于惩罚犯罪
2、诉讼双方当事人的抗辩集中体现在审判程序中
3、当事人主导诉讼的进程
4、法官的作用比较消极
5、对上诉程序和再审程序限制较多
当事人为主、职权主义为辅的刑事诉讼
四、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发展历史
分为三个阶段:古代和近代刑事诉讼法、国民党时期的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刑事诉讼法
(一)古代和近代刑事诉讼法
古代:司法隶属行政,行政机关兼理司法 ;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没有实质性区别 ;控诉和审判职能合一 ;刑讯逼供合法化、制度化 ;重视狱讼,并建立了多种监督程序
近代:
(二)国民党时期的刑事诉讼法
特点:
1、标榜形式意义上的司法独立;
2、检察官、行政官均享有侦查权;
3、实行三级三审制
4、大陆法系职权主义的模式
5、国民党直接参与刑事诉讼活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刑事诉讼法
分为四个阶段:民主主义时期的刑事诉讼法、建国初期颁布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1、民主革命时期的刑事诉讼法
2、建国初期的刑事诉讼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制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中的专门机关
一、概述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是指依照法定职权进行刑事诉讼的国家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刑事诉讼中居于主导地位。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有权采取强制措施;有权依法收集调取证据,查明案件事实;有权依其职责适用法律,作出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决定或裁判。
二、人民法院
1、人民法院的性质、任务和职责
性质: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代表国家独立行使审判权
任务:审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并通过审判活动,惩办一切犯罪分子,解决民事、行政纠纷,以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秩序,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并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
职责:(1)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逮捕、拘传、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2)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查封、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以调查核实证据,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保证判决的顺利执行;(3)收缴和处理赃款、赃物及其孳息;(4)行使某些判 决和裁定的执行权;(5)向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等。
2、组织体系及其监督体制
(1)组织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组织体系由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构成。
A、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设在首都北京 B、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包括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
C、专门人民法院是在上述普通法院之外设立的专门性人民法院(军事法院和海事法院)
(2)监督体制
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是监督关系。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人民法院的监督不是通过对具体案件的指导实现的,各级人民法院依照职权独立的进行审判,上级人民法院不应对下级人民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作出处理,指令下级人民法院执行。下级人民法院也不应将案件在判决之前报送上级人民法院,请求审查批示。上级人民法院应当通过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死刑复核程序维持下级人民法院正确的判决和裁定,纠正错误的判决和裁定来实现监督。根据我国《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人民法院的工作。3、审判组织
指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具体组织形式。
我国的刑事审判组织有独任庭、合议庭、审判委员会三种。(1)独任庭: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案件的审判组织。(2)合议庭:是由审判人员数人根据合议原则建立的审判组织。(3)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内部对审判实行集体领导的组织形式。
4、人民陪审员制度
三、人民检察院
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任务和职责 性质: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任务:通过行使检察权,镇压一切叛国的,分裂国家的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大街犯罪分子,维护的国家统一,维护人民民族专政的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另外,人民检察院通过检察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行为做斗争。职权:
(1)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2)对于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3)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不起诉;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4)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5)对于执行机关的执行刑罚活动是否合法,进行法律监督。
2、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及领导机制
(1)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系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检察院。(2)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是领导关系。
在人民检察院内部实行检察长负责制,各级检察院的检察长领导本院工作。检察院内部设立若干检察业务部门,在检察长的统一领导下,各个部门互相分工、互相配合,完成侦查、审查逮捕、起诉、控告申诉等检察业务。
3、检察委员会
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委员会。检察委员会的委员由检察长提请产生它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任免。监察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如果检察长在重大问题上不同意多数人的决定,可以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四、公安机关
性质: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保卫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是武装性质的执政执法机关,担负着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保卫任务。任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预防犯罪,侦查和打击犯罪,保卫国家、集体和个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保卫人民民主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地位体现:公安机关是主要侦查机关;公安机关是强制措施的主要执行机关;公安机关是刑罚的执行机关之一。
领导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是国家的公安领导机关
地方各级公安机关按照行政区设立
公安机关上下级之间是领导关系
五、其他专门机关
国家安全机关是我国国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机关,依法担负着与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保卫国家安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维护社会之一制度的职能。
根据我国的军事体制,中国人民解放军内部设立保卫部门,负责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
从1998年开始,国家在各级海关设立走私犯罪侦查部门,专门负责对走私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
第四章 诉讼参与人
一、概述
指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负有一定的诉讼义务的除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人
诉讼参与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1、当事人:是指与案件的结局有着直接厉害关系,对刑事诉讼进程发挥着较大影响作用的诉讼参与人。
(1)诉讼参与人要成为当事人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案件的最终结局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二是当事人必须在诉讼中拥有较广泛的诉讼权利,并对诉讼过程和诉讼结局发挥比其他诉讼参与人更大的影响。
(2)当事人的范围:
犯罪嫌疑人;是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被认为涉嫌犯罪,并被公安机关以及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的人
被告人;是指被有起诉权的公民或机关指控犯有某种罪行,并被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人
被害人:是人身、财产或其他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
自诉人;是在自诉案件中,以个人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赔偿请求的人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是指对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依法负有赔偿责任,并被公安司法机关传唤应诉的人
2、其他诉讼参与人
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负有一定诉讼义务的除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人。(1)范围
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规定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负有保护义务的人
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辩护人:指在刑事诉讼中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或者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依法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辩护,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
证人:向公安司法机关提供自己在诉讼之外了解到的案件情况的当事人以外的人
鉴定人:
翻译人员: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1、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的区分
公诉案件,受刑事追诉者在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前,称为“犯罪嫌疑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法院提起公诉以后,则称为被告人。
2、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的诉讼地位
第四篇:刑事诉讼法考试试卷
刑事诉讼法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20分)
1.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
2.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承担的诉讼职能是()
A.法律监督职能B.控诉职能C.审判职能D.辩护职能
3.对人民法院书记员的回避,有权作出决定的是()
A.审判长B.本院院长C.审判人员D.本庭庭长
4.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A.盗窃案B.虐待案C.绑架案D.贪污案
5.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
A.3 个月B.6个月C.10个月D.12个月
6.无权采用拘留措施的机关是()
A.公安机关B.国家安全机关C.人民检察院D.人民法院
7.对于被拘留的,拘留后进行第一次讯问的期限为()
A.12小时以内B.24 小时以内C.48小时以内D.72小时以内
8.拘传犯罪嫌疑人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
A.10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9.不服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
A.5日B.10日C.15 日D.20 日
10.上诉不加刑原则适用()
A.第二审案件B.只有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
C.只有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案件D.所有案件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30 分)
1.期间的计算不包括()
A.开始的时和日B.开始的月C.路途上的时间
D.期满前将诉讼材料交邮局邮递途中的时间
2.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的案件()
A.告诉才处理的案件B.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C.依法可能判处5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D.被告人同意适用的案件
3.立案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
A.罪行显著轻微B.认为有犯罪事实
C.需要追究刑事责任D.罪行严重
4.司法机关送达诉讼文书的程序要求是()
A.依照法律规定的期限送达B.由本案审判人员亲自送交收件人
C.遵守法定的方式D.遵守法定的手续
5.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都具有的义务()
A.如实反映案件情况B.提起反诉C.委托代理人D.遵守法庭纪律
6.属于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
A.取保候审B.监视居住C.训诫D.责令具结悔过
7.刑事诉讼证据的意义()
A.认定案情的根据B.定罪量刑的准绳
C.适用法律的依据D.制服犯罪分子的武器
8.不得担任辩护人的人员有()
A.人民团体推荐的人B.正在被依法剥夺人身自由的人
C.正在被执行刑罚的人D.正在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9.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有()
A.书记员B.鉴定人C.辩护人D.法院院长
10.刑事诉讼形式的历史类型()
A.混合式B.弹劾式C.封建式D.纠问式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20 分)
1.地区管辖
2.期间
3.证明对象
4.勘验、检查笔录
四、简答题(第 1题 8分,第 2题 7 分,共15 分)
1.简述指定辩护与强制辩护的异同。
2.合议庭应当怎样组成?
五、论述题(15 分)
1.试述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
参考答案
一、1.C2.C3.B4.B5.B6.D7.B8.B9.B10.B
二、1.ACD2.AB3.BC4.ACD5.AD6.AB7.ACD8.BCD
9.ABD10.ABD
三、1.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分工。
2.指法律对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在时间期限上的要求。
3.指必须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的范围。
4.是侦查人员依法对同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勘验或检查的情况的记载。
四、1.异:属于从不同角度划分的不同的辩护种类,与指定辩护相对应的是委托辩护,与强制辩护相对应的是非强制辩护;指定辩护有应当和可以之分,强制辩护只有应当指定这一种情况。同:指定辩护与强制辩护都是由法院依法指定律师担任辩护人;对被告人拒绝指定的辩护人的处理原则相同;应当指定辩护的法定条件与强制辩护的法定条件相同。
2.合议庭组成,因审判程序和法院级别不同而有所不同。基层、中级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组成;高院、最高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或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至七人组成;审判上诉、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至五人组成。
五、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该原则要求法院、检察院必须依法办案,只服从法律。法院、检察院作为一个组织整体,集体对审判权、检察权的行使负责。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独立不同,不是政治制度的内容,只是一种工作原则。不是审判、检察工作完全独立,不受任何领导监督和制约。实行该原则对保障法院、检察院充分发挥其在加强法制方面的特有作用。
刑事诉讼法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
1人民法院是刑事诉讼的主要主体,在刑事诉讼中执行()
A.指挥职能B.审判职能C.控诉职能D.辩护职能
2.向法院提起公诉之前,原被告人的称谓被修改为()
A.人犯B.现行犯C.重大嫌疑分子D.犯罪嫌疑人
3.下列案件依法不应公开审理的是()
A.盗窃案件B.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C.聋哑人犯罪的案件D.军职人员
犯罪的案件
4.监视居住期限不得超过()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
5.有权决定法院院长回避的是()
A.本院审判委员会B.上一级法院C.同级人大常委会D.同级政法委员会
6.被告人是盲、聋、哑或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
A.可以为他指定辩护人B.不必为他指定辩护人
C.应当为他指定辩护人D.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7.下列证据中不可能成为直接证据的()
A.证人证言B.鉴定结论C.被害人陈述D.被告人供述
8对已经扣押的物品,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迅速()
A.上缴B.退还原主C.变卖D.销毁
9.在侦查阶段,对于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一般案件,侦查机关应当在()
A.24小时内安排B.48小时内安排C.12小时内安排D.6小时内安排10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
A.讯问证人B.实地调查C.讯问犯罪嫌疑人D.讯问被害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30 分)
1.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有()
A.侮辱诽谤案B.诈骗案C.贪污案D.破坏军人婚姻案E.贿赂案
2.自诉案件审判程序的特点有()
A.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与被告人和解B.法院可以进行调解
C.被告人可提起反诉D.宣判后自诉人也可撤诉E.法院可缺席判决
3.属于二审法院以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有()
A.违反回避制度的B.审判组织不合法C.违反有关公开审判规定
D.适用法律有错误E.量刑不当的4.高院有权核准的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有()
A.杀人案B.强奸案C.抢劫案D.贪污案E.危害国家安全案
5.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有()
A.各级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B.最高人民法院C.上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E.上级人民检察院
6.对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有权提出申诉的人员有()
A.被害人B.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C.被告人及其近亲属
D.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E.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7.下级法院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应当停止执行的情形有()
A.判决可能有错误的B.罪犯正在怀孕的C.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的D.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E.罪犯尚未满18 周岁的8.属于被告人有权申请审判员回避的理由()
A.审判员是被害人的近亲属B.审判员的胞兄与案件有利害关系
C.审判员是了解本案的证人D.审判员的弟弟与被害人是同学E.审判员接受过被害人诉讼代理人的礼物
9.对犯罪地作广义的解释应当包括()
A.犯罪行为实施地B.犯罪行为完成地C.犯罪预备地D.犯罪结果地
E.盗窃犯罪的销赃地属于被告人享有的权利有()
A.沉默权B.辩护权C.最后陈述权D.参加法庭调查权E.了解法庭笔录内容权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20 分)
1.法庭调查
2.附带民事诉讼
3.取保候审
4.诉讼参与人
四、简答题(第 1题 8分,第 2题7 分,共15分)
1.弹劾式诉讼有哪些特点?
2.简述对一审法院宣告无罪、免除刑事处罚判决的执行。
五、论述题(共15 分)
试述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参考答案
一、1.B2.D3.B4.C5.A6.C7.B8.B9.B10.C
二、1.CE2.ABC3.ABC4.ABC5.ABCDE
6.ABCE7.ABCDE8.ABCE9.ABCDE10.BCDE
三、1.是法庭在开庭阶段结束后,通过公诉人举证,辩护人质证,以及辩护人提出证据,公诉人进行质询等方式、方法,当庭全面审查证据和查明案件事实的活动。
2.司法机关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的活动。
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以保证其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4.参加刑事诉讼活动,享有一定诉讼权利,并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司法人员以外的人。
四、1最主要特点是不告不理,法官在诉讼中处于消极仲裁者的地位,法官只负责审判,不执行控诉职能。审理前,法官不进行任何调查。需要神明裁判时,会采用决斗等方法。当事人的地位和权利平等。审判一般公开,采用言词辩论形式。
2.一审法院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如果自诉人或检察院提出上诉或抗诉,也应将被告人立即释放。目的在于及时恢复已被宣告无罪的人的人身自由,保护其合法权益。将判决无罪的人释放后还应协同有关部门作好善后工作。
五、准确及时的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是正确处理案件的基础和前提。要准确
查明犯罪事实,必须做到客观、全面和细致,必须抓主要矛盾,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及时的查明犯罪事实,要求司法人员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办案效率。正确运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就是正确运用刑法惩罚犯罪分子。正确适用法律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惩罚犯罪分子与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项任务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为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刑事诉讼法对立案、侦查、起诉、审理、上诉、申诉等各项诉讼程序,都有具体详细的相关规定。
第五篇:刑事诉讼法考试题目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回避间接证据期间强制措施传来证据审判管辖纠问式诉讼附带民事诉讼证明对象拘传诉讼参与人专门管辖送达证明标准辩护逮捕两审终审制证明责任间接证据
二、简答题
1、简述拘传和传唤的异同。
2、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3、刑事拘留措施应针对哪些对象适用?
4、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有哪些特征?
5、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遵守哪些法律规定?
6、指定辩护的情形有哪些?
7、简述刑事诉讼法中证明责任的分配
8、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哪些刑事案件?
9、间接证据的运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0、法定的回避情形有哪些?
11、简述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
12、简述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
三、论述题
1、试述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2、试述审判公开的原则。
3、试述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
*另外还有的题型:单选、案例分析。(但是都相对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