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南京工程学院冬季扩大供暖范围的社会政策
有关南京工程学院冬季扩大供暖范围的社会政策
一、确立政策议程
1.校方组织调查研究小组,收集有关冬季取暖的相关信息。有关报告显示,冬季图书馆管理困难,总有设备损坏现象,影响其应有的公共秩序。
2.对整理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掌握社会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有关需求的程度。鉴于图书馆冬季多次爆发**,我校对其原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其秩序难以维持的主要原因在于室内供暖问题,基本校内教室以及宿舍没有供暖设施,而对于广大学生群体来说其需求仅限于图书馆,进而引发供需矛盾而导致冬季图书馆**秩序难稳。
3.初步评估该问题可能引发的各个方面的后果。该问题最终会导致图书馆的应有秩序得不到基本稳定,图书馆作为学校重要的学术环境之一应有其安静充满学术氛围的环境及秩序;其次由于图书馆占座问题将会导致学生之间的暴力冲突,影响校风校纪,不利于团体团结;最后还会影响到学校正常设备设施,造成资源浪费。
经过上述分析与评估,上级领导机关就这一问题是否进入社会政策议程做出一下决定:
1.启动一项社会政策行动,将着手制定一项针对该问题的社会政策。
2.新政策的基本方向:加强学生冬季供暖需求的福利水平,并提高在该领域的财政开支。
二、方案设计
1.基线调查
就学校供暖需求收集有关数据,包括冬季在校生人数、扩大供暖模式、供暖教室需求比例、供暖设施的需求数量等,对这些量化的数据进行收集研究,为后测进行数据比较,基本预估项目实施效果。
2.初步方案设计
社会政策总体目标:改善学生群体冬季取暖水平,促进学习优化效率。社会政策的具体行动及其目标:
1一期建设:截止2013年10月,完成考研教室的供暖设施建设,初步缓○
和图书馆考研学生与普通目标学生座位需求冲突问题,优先解决考研研学生的长期需求。
2二期建设:截止2013年12月,选择一批自习教室进行冬季供暖设施的○
建设,完善供暖设备,缓和图书馆占座、抢座、作为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
3三期建设:截止2014年11月,完成对南馆、文理楼、设计楼、经管楼○
进行全面的供暖设施建设,规模解决图书馆供暖需求、座位需求的问题,提高学生冬季取暖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学术幸福指数,打造人性化福利学校。
可调动的资源:工商银行信用机构提供资金来源;
邵逸夫慈善基金提供资金资源;
格力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企业提供技术、设备、设施。
社会政策的基本体制和项目运行机制:
重点投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
受益者及预期后果分析:学生群体为最大受益人,该政策可以改善学生学习工作环境,提高学习质量。
社会政策行动的组织管理:设立专门后勤主管部门,根据学校下达的有关供暖日期及时间的相关文件对供暖教室供暖进行相关管理。
3.比较各种方案并初步选择最优方案
校方领导对不同机构提出的多种方案进行研究比较,综合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等不同影响程度对其作出评估和选择,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征求学校各界有其学生群体的意见,通过讨论后选择最优方案。
三、可行性研究
该项目研究制定之后,在真正进行大范围实施之前要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扩大供暖范围的社会政策在技术和方法上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以及该项政策是否符合我校的价值选择是否协调我校各个群体的利益都要进行论证。经过各专项小组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再综合群众意见、领导意见以及专家意见,研究扩大供暖范围对各个群体的利益相协调,并且在技术方法上的可行并无异议,我校财政能力可以负担支持,长远看可以带来比预期好的政治影响。
四、试点
可行性研究之后,扩大校园供暖范围政策的初步方案已经基本确定,在将该政策交与领导部门审批之前我校应进行相关的试点工作,以确定预期的效益与成果。
我校将南馆与文理楼作为试点对象,初步开放供暖教室,观察研究其结果,全面评估总结试点工作的结果,寻其利弊,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改进,等待评估结果。
五、审批与文本发放
该项政策确定以后,制作成文本以法案的形式交与上级领导层进行审议与决策,领导层通过领导集体审批模式来决定该项政策的确立。审批程序首先由主管部门起草政策方案,然后交由发展规划部审议草案并作出说明,发展规划部决定是否通过并提出修改意见,之后对修改后的草案报请总务处公布施行,最后该项政策在一定时间内报发展规划处备案。
经过决策者审批之后,扩大校园冬季取暖范围的政策以一定的文本格式向外发布,已经发布,该项政策即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南京工程学院冬季扩大取暖范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概述
为响应广大学生群体对冬季供暖的需要,我校将扩大供暖范围,将除图书馆以外的多幢教学楼安排供暖。供暖方式以按天气寒冷程度以及时间来算,制定供暖教学楼每个教室安排两台空调,集中有专门指定的后勤保卫处来专项管理。设施设备由合作公司提供,建工期一年,资金来源于自身贷款以及合作单位投资。
二、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南方冬季严冷,不利于学生长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建校多年来每逢冬季都会迎来图书馆的**,连年都要在图书馆设施设备维护上投入大量资金,同时由于冬季图书馆占座现象严重,有时会在同学之间引发激烈的矛盾冲突,学习秩序得不到维护,不利于人类的和睦相处及友谊发展,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因此,学校有必要进行供暖设施的扩建以及供暖范围的扩大,解决冬季学校供暖需求的矛盾。
三、建设条件及规模
我校现有多楼自习教室楼,但都没有供暖设施。我校可以最大程度上的节约资源,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只进行供暖设备的建设投资,从而解决验工的供需矛盾。我们可以将南馆、文理楼、经管楼的自习教室全部装备有供暖设施,扩大学校的供暖范围。
四、建设标准及要求
建设以大教室每间两台空调、小教室每间一台空调、每台空调为1.5匹为标准,要求在不低于10℃的气温下不得进行供暖,每天早8:00晚20:00,不得超纯标准要求。
五、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投资由好太太豪吉鸡精合作企业独家冠名承包;合作单位工商银行贷款出资;邵逸夫慈善基金捐款。
六、效益评价
项目建成后会给学校带来很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扩大供暖范围有效解决了冬季取暖供需矛盾,与全校供暖设备建设相比节约了大量资金,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显示出我校的人性化建设以及人权建设,老师学生人人平等,为未来建设母校培养了大量有用人才,学校良好运作发展为学校未来的社会地位提高埋下了伏笔。
七、结论与建议
我校应该进行规模化的取暖设施建设,扩大学校的取暖范围,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该项政策可执行。
第二篇:扩大社保覆盖范围 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作为透视城乡不和谐问题的窗口,在解决城乡不和谐问题上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有效保障农民各项权益,缓和与解决越来越大的城乡差异,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里,只有从立法和执法的高度保障农民的权益,才能更有力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
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险,保障农民生活方面,应重点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筹资机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保障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待遇的保险制度,离不开资金的支撑。为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有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缴纳一定的保费,当然缴纳保费的多少取决于当地所建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程度的高低。在参保个人缴费的基础上,当地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为参保农民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费补助。而当地政府则应根据地方财政实力状况,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一定资金补贴。
第二,在按照个人、集体、政府三方分担的基础上建立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后,应高度重视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否则将面临较大的长期资金支付压力。有关部门应抓紧研究基金管理和投资政策,探索基金市场化的投资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还应研究不同地区做实个人账户的办法,研究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市场化投资管理政策,以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可持续发展。
第三,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的办法。各地政府除了通过缴费补贴、基金贴息、待遇调整补贴、老年人直补等多种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外,还应破除城乡分割体制,创造条件探索实现农村和城镇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续办法,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正视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不和谐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化不和谐为和谐,是最终实现“和谐”的必由之路。促进社会保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国家、地方全面实现社会经济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改善人们的收入预期,提高人们的安全感,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从而减少经济波动对人们的影响,有利于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南京工程学院20132014一学期《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参考题
南京工程学院2013/2014一学期《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参考题
1、谈谈你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以及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2、联系港澳发展实际,说明“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成功经验。
3、试述中国海疆安全的重要性及面对海权争端的对策。
4、如何看待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5、如何看待保障房建设和地方商品房建设之间的关系。
6、通过***、刘志军腐败案,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反腐败工作。
7、作为当代大学生,该如何理解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
8、作为当代大学生能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做些什么?
9、简述2000年以来大陆与台湾交往过程,以及两岸关系未来展望。
10、中国民生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对策分析。
1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2、谈谈朝核问题的历史由来?
13、当代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4、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这其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15、腐败是“越反越多”吗?结合我国国情,谈谈如何借鉴国外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反腐措施。
16、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自信”带给你哪些启示?
17、如何理解“制度成功创造中国奇迹”?
18、你认为中日关系走出困境的出路在哪?
19、谈谈我国成立三沙市对解决南海问题的重要意义。
20、你认为大学生在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中应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21、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如何看待中国十六大以来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22、实现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措施有哪些?
23、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的历史根源、根本症结与现实困境分别是什么?
24、为什么我们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
25、如何看待我国加速进行的“城镇化”进程?
26、如何理解中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7、为什么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基本要求?
28、如何看待当前中国与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大国的关系?
29、当前我国周边有哪些安全热点问题,他们对我国有哪些影响?
30、我国能源消费有哪些特点及如何应对?
31、如何看待中国地缘政治环境特点?
32、中国在南海面临的困境及如何应对?
3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34、如何理解世界的多极化发展及中国应发挥的作用。
35、中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36、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台湾问题的由来?
37、朝鲜拥核的原因,如何看待六方会谈?
38、如何看待无核世界,如何有效防止核扩散?
39、“金砖国家”的发展壮大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影响?
40、如何理解“李克强: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路子”?
第四篇:南京工程学院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研报告撰写指南
南京工程学院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研报告撰写指南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目的是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社会调研报告的含义
调研报告又叫调查研究报告,它不仅是调查的产物,更是研究的产物,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某一事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将这些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
二、社会调研报告的特点
1.真实性。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靠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针对性。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工作,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不是随意组织进行的,因此调查研究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3.典型性。典型性是指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所揭示的问题要带有普遍性。
4.系统性。调查报告的系统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调查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具有说服力,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待清楚。
5.时效性。对于调查报告的写作者来说,必须讲求时间效益,及时捕捉各种信息,并做到及时反馈。
6.新颖性。调查报告应紧紧抓住实践活动中的新动向、新问题,引用一些人们未知的通过调查研究得到的新发现,提出新观点,形成新结论。
三、社会调研报告的写作程序 1.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符。2.取舍材料
在组织调查报告时要注意对于调查资料的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 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③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3.布局和拟定提纲
这是调查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
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4.起草社会实践报告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概要、正文、结尾、落款、附件);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③通俗易懂。5.修改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
四、社会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概况介绍、引言、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概要、正文、结尾、落款和附件。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
单标题:其中分为陈述法和提问法。陈述法是用一个简单的陈述句表明调查研究对象和主要问题。如:《江苏省机械专业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提问法是用一个简单的问句点明调查研究的内容和关键问题。如:《江宁大学城内黑车为何屡禁不止?》。
双标题:由主标题和副标题共同构成:主标题往往是对调查研究的总结和提炼,而副标题的形式和内容与单标题类似,主要是表明调查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腾飞的胡集镇》。
(二)概要
概要即调查报告的内容摘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简要说明调查目的;
第二,简要介绍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
第三,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并说明选用该方法的原因。
(三)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正文部分必须准确阐明全部有关论据,包括问题的提出,引出结论,论证的全部过程,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等。1.引言
(1)引言的写作形式。引言即调查报告的开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既可使分析报告顺利展开,又能吸引读者。开头的形式有这样几种:
①开门见山,揭示主题。文章开始先交代调查的目的或动机,揭示主题。
②结论先行,逐步论证。即将调查结论写出来,然后再逐步论证,这种开头形式,观点明确,使人一目了然。
③交待情况,逐层分析。文章开头可先介绍背景,然后逐层分析,得出结论。也可交待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情况,然后分析。这样可使读者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再深入分析研究。
④提出问题,引入正题。用这种方式提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引导读者进入正题。
(2)引言部分写作应把握的原则。开头部分的写作方式很多,可根据情况适当选择,但不管怎样,开头部分应围绕这样几个问题:
①为什么进行调查;
②怎样进行调查;调查的结论如何。2.论述
(1)论述部分的重点。论述部分是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整个调查报告质量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论述部分的重点如下:
①通过调查了解到的事实,分析说明被调查对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
②调查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③提出具体的(2)论述部分的写法。由于论述一般涉及的内容很多,文字较长,有时也可以用概括性或提示性的小标题,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论述部分的主要内容。不管你用多少个标题,论述部分大致可分为基本情况部分和分析部分两部分内容。
①基本情况部分:这一部分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对调查问题的有关背景资料作客观的介绍说明;或者是提出问题,其目的是要分析问题。
②分析部分:这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在这一阶段,要对资料进行质和量的分析,通过分析,了解情况,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一般有三类情况:第一类成因分析;第二类利弊分析;第三类发展规律或趋势分析。
(四)结尾
结尾部分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结束语一般有三种形式:
(1)概括全文。综合说明调查报告的主要观点,深化文章的主题。
(2)形成结论。在对真实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报告结论。
(3)提出看法和建议。通过分析,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或可行性方案。
(五)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六)附件
附件是对正文报告的补充或更详尽的说明,包括数据汇总表及原始资料、背景材料和必要的工作技术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新闻宣传报道撰写指南
一、新闻宣传报道撰写方法
1、抓时效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属性之一,作为向外界传达信息的重要途径,暑期社会实践宣传报道必须讲求时效性,在第一时间将实践信息传达出去。
2、抓主题
暑期社会实践宣传报道内容要围绕实践主题展开。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撰写宣传报道的过程中应紧扣自身团队的实践主题,突出实践意义。
3、抓亮点
新闻报道除了讲求时效性、真实性、紧扣主题外,要着重突出活动亮点。实践活动讲究创新性,在撰写新闻报道时要紧抓活动亮点,彰显活动特色和创新环节。
二、新闻宣传报道目标
1、求快
暑期社会实践宣传报道应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布出来,以确保报道的时效性。
2、求实
所谓“求实”即讲究真实性,贴近实际生活。内容应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件,同时,内容要贴近生活,切忌胡编乱造,空话连篇。
3、求新
所谓“求新”,既是形式上的创新,也是内容上的创新。一般宣传报道有相对规范的格式,但仍可以在形式上有所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内容上的创新不仅在于活动本身亮点迭出,也在于语言的运用,新闻报道要在陈述事件的同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提高报道的生动性,增强新闻报道的新鲜性。
三、新闻宣传报道预期效果
1、时效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新闻报道不仅应具有时效性,还要具备实效性。在求快的同时,新闻报道要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出来,达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目的。
2、生动性与深刻性相结合
新闻报道应做到语言生动,形式多样,能够吸引人,发人深省。此外,撰写过程中要追求深度报道,新闻内容应着重发掘事件或活动的深层意义,进行深度思考和深度分析,使报道更具深刻性。
3、真实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新闻报道以真实再现事件为基本目标,暑期社会实践宣传报道在真实反映实践活动过程的同时要力求创新,紧扣时代旋律和社会热点,使新闻报道引起社会共鸣。
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宣传指南
1、如何安排校内宣传:
实践团队分派专门同学负责校内宣传报道事宜。
2、如何安排对外宣传:
①与实践所在地的媒体(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取得联系,可由团队向媒体发通稿,也可由当地媒体对实践团队进行采访报道,争取在《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影响较大的媒体上进行外宣报道。
②实践地较多的团队争取尽可能多的对外报道。
③实践活动结束后的综合报道,可就某一专题或某一项活动进行报道。报道可在团省委网站、《新华日报》等媒体上进行。
第五篇: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
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 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
财教〔2012〕37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要求,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做好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
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
为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对因免除学费导致学校收入减少的部分,第一、二学年由财政按照享受免学费政策学生人数和免学费标准补助学校;第三学年原则上由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等方式获取的收入予以弥补,不足部分由财政按照不高于三年级享受免学费政策学生人数50%的比例和免学费标准,适当补助学校。
免学费标准按照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主管部门在2012年6月30日前批准的学费标准确定。
免学费补助资金由各级财政共同分担。中央财政统一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其中,对西部地区,不分生源,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8:2;对中部地区,生源地为西部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8:2,生源地为其他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6:4;对东部地区,生源地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分别为8:2和6:4,生源地为东部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
—1—
例分省(市)确定。地方各级财政承担的免学费补助资金,由省级财政统筹落实。
涉农专业范围,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及专业设臵管理办法确定。中央财政按区域确定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西部地区按在校城市学生的15%确定;中部地区按在校城市学生的10%确定;东部地区按在校城市学生的5%确定。各省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本行政区域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比例。
对在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符合国家标准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一、二年级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费标准给予补助。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经批准的学费标准高于补助的部分,学校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学生收取。
二、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
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由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农村(含县镇)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步调整为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体调整步骤如下:(1)2012年秋季学期至2013年春季学期,助学金政策覆盖一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二年级农村(含县镇)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将助学金政策覆盖范围调整为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助学金继续按每生每年1500元的标准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具体分担比例与免学费补助资金的分担比例一致。
中央财政按区域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西部地区按在校学生的20%确定,中部地区按在校学生的15%确定,东部地区按在校学生的10%确定。各省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本行政区域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比例。为切实减轻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有关精神,将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
—2—
南疆三地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助学金范围。
地方出台的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和助学金政策,范围大于或相关标准高于本意见的,可按照本地的办法继续实施。
三、配套改革措施
在扩大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同时,要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健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课堂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原则,推进顶岗实习制度的落实。推进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化办学,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创新教学方式和专业设臵,加强教材建设,使中等职业教育面向企业、面向农村、面向市场培养技能型人才。
(二)严格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加快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严格落实就业准入的法规和政策。
(三)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用(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的比例。创新教师教学和综合素质考核制度,探索实行学校、学生、企业等多方参与的评价办法。
(四)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在落实免学费政策的同时,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结合财力可能,制定本行政区域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进一步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正常运行、健康发展。
四、有关工作要求
—3—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按照“中央政策引导、地方统筹安排、积极稳妥推进、保持平稳过渡”的原则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抓紧制订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国务院财政、发展改革、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和协调各地认真做好扩大免学费政策范围和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工作,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
(二)加强学校管理,做好基础工作。各地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办学资质的核查,定期公布合格和不合格学校名单;要严格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电子注册制度,加强对“一牌两校”、“联合招生”、“学籍异动”等情况的监管,坚决杜绝“双重学籍”现象,保证学生基本信息的完整和准确。教育部要会同有关部门逐步建立完善各教育阶段相通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有关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做好免学费和助学金资助对象的认定工作。
(三)落实经费责任,强化资金管理。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应分担的资金,制订本行政区域内各级政府的具体分担办法,完善转移支付等制度,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资金和国家助学金落实到位。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国库管理的有关要求,及时拨付资金,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和助学金按时发放。要健全中等职业学校经费预决算制度,加强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对发生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留国家相关补助资金的部门和学校,要予以严肃处理。
(四)严格收费审批,规范收费行为。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实施后,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不得因免学费而提高其他收费标准,或者擅自设立收费项目乱收费。各地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民办中等职业学校
—4—
收费管理。
(五)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氛围。各地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相关政策,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使广大学生及时了解受资助权利,为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和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做好2012年秋季学期入学新生的思想工作,确保政策平稳衔接。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2年10月22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