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使我快乐——征文
博学●明辩●修身●笃行
张源重
俄国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能够指导人类个体完善自我并适应社会生活,而且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无论是以木椟、竹简和纸张为载体的古代,还是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现代;无论是“八股文”盛行的明清,还是“咆哮体”、“高铁体”、“蓝精灵体”和“微博”流行的当今社会;无论是高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群儒,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通建设者,读书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想,对于我个人而言,读书至少有以下几层意义:一是博学之,博学以成材;二是明辩之,审思之;三是诚意正心,修身炼性;四是学以致用,笃行之。
博学
诸葛亮曾训诫其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我想,有志者事竟成,如果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志存高远而不好高骛远,则学必有所成。古人倡导要博学,要精研经、史、子、集。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可见博学之意义。我们要倡导博学,不仅要读有字书,更要读无字书,向自然界学习,从社会实践中感悟,向内心寻求“真经”。读书还要讲究方法,不仅要始终怀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态度,而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由厚入薄,再由薄入厚”,最终“静心沉玩,乃得其旨”。
明辩
《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大略之意是:大学的道,首先去明白明德的修养,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去做亲民的工作,达到极其圆满的至善境界。这里的“明”就是明辩和明确之意。如果不能明辨和审思,何能“明”“明德”?又何能“亲民”?更何能“止于至善”?显然,读书不能做到明辨和审思,则不能真正做到修身和笃行。读书要明辩、要审思,就是要明辨事理和是非,并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要明辨事理和是非,就是要用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来看待自然和人与社会,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崇尚真善美,再次提倡并实践“五讲、四美、三热爱”。要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就是要用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指导思考,灵活科学运用矛盾的观点、主次的观点、相对的观点、质量互变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等等。
修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所谓“诚意”,就是“勿自欺”,就是意念精纯、心口如
一、言行一致。所谓“正心”,就是使人心归于正。所谓“明明德”,就是要明白并践行明德的修养。当今社会变迁太快,日新月异。人们面对的社会压力是巨大而复杂的,这种压力,不仅体现在生存压力、经济
压力等物质方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就如先贤所说:“为外物所驭”,也就是后来马克思所说“人类被物化”。倡导诚意正心、修身练性在当今社会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欲做金精美玉之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面对变幻莫测的世情,既要出世,又要入世,“当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面对名利的纷争,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自警;面对逆境,要振奋梅的精神,“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面对寂寞,要铭记兰的品质,“芷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不芳”;面对外界诱惑,要崇尚竹的高风亮节,“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面对磨难,要挺立松的傲骨,“风吹雨打永无凋,雪压霜欺不折腰”;面对人情冷暖,要胸怀菊的坚贞,“凌霜自行,不趋炎势”;面对社会中丑恶的一面,要严密操持莲的高洁,“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想,修身炼性,就是要最终真正做到: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
本人特别爱好修身励志类书籍,从言简意赅、生动活泼的《格言联璧》和《增广贤文》中,明白了许多世情事理;从古代三大修身书的《菜根谭》、《围炉夜话》和《小窗幽记》中,收获了“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的醒悟;从曾国藩倡导“内圣外王”的《挺经》中,体悟到“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的意境;从《人性的弱点》、《卡内基成功学全书》和《羊皮卷》等现代书籍中,学习和体会到别具风味的思想和深刻。虽然,书看了不少,很多道理
都懂得,但各种历练不够,有些仍不能深刻体悟。我想,假以时日,我一定会有更加深刻体悟并灵活运用。
笃行
古人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说,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如果仅仅是读万卷书而不学以致用,终究脱离实践,流于“花架子”,顶多算个“口头禅”;如果仅仅是行万里路,而不读书和思考,则充其量也就算个“邮差”。读书不仅要“明明德”,更要“亲民”,最终“止于至善”。所谓“在亲民”,就是要坚持实践论的观点,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践之于人类的意义,就如“盘古开天地”之于华夏文明。个人只有参与并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认识,不断创新和丰富理论,不断完善“明德”,最终“立人立已、达人达已”。所谓“止于至善”,就是在“亲民”中达于“至善”,就是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真正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想,结合到我们具体的工作中,就是要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勤勉尽责、无私奉献,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切实努力促进本行业务发展,提高综合经营管理水平,为黄冈和黄梅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尽可能多的贡献。
(作者:张源重;单位:黄梅县农发行;身份证号:***85X;联系方式:***)
第二篇:读书使我快乐
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大量的阅读,可以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能力。
读书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读书,读书乐趣多,翻开一本《格林童话》,就像是让你走进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中,有着惊险刺激的场面,有着幸福美满的场面,有着.......总之,一个个都是身临其境。有的时候,我会为着悲惨的情节而流泪,然而我也会为坏蛋们得到应有的惩罚而大快人心。读书让我感受到了许多的情感,使我时不时地情绪化,给了我丰富的感情。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
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读书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可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可以使我们变的有修养;可以增强了我们攀登知识高峰的信心;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可以使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立志做个对社会有用的。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英国莎士比亚先生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瑞士] 凯勒先生说:“一本新书象一艘船, 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 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功课那么多,作业要完成,那有时间看书?其实只要你肯挤时间来读书,就不愁没有时间。就像大文学家鲁迅先生说的: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他自己就是把大家喝咖啡、谈天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最终鲁迅写出了许多好文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可以用午休、放学做完功课以后、节假日等点滴时间来读书。每天一小时,积少成多,积沙成塔。
书,它像一位知心朋友,温暖着我们的心灵:书,它像一个磁铁,吸引无数的粉丝;书,它像位无声的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书,它像一盏明亮的灯,照亮我们前进路程……书,它吸引着我,让我深深地“爱”上它。书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结晶,不读书的人将是世界上最穷的人。每当我到图书室借一本新书时,我会抱着新书,爱不释手,有时会看得废寝忘食。晚上睡觉前总是看上几页才睡觉。有时吃饭时,妈妈喊三、四遍,我还舍不得放下自己心爱的书。因此,我每天要一小时的课外书
同学们:“同沐四季风,共享读书乐”让我们与书交朋友吧!让读书之花,盛开四季校园。
2011年5月
第三篇:读书使我快乐
记叙文
读书使我快乐
六年级二班 :王雅茹
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它能使无聊变为有趣,也能使悲伤变为开心,他能让你感觉到世间没有黑沉沉的乌云,只有那金灿灿的阳光。从我认识阅读的那一刻起,它便成为我的开心果,成为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记得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的语文成绩总是平平,每一次试卷发下来,基础题最多扣一两分,可是后面的阅读题和看图写话却总是“很惨”。再看看比我好的同学,我惊奇地发现,他们的阅读题和小练笔几乎没有被扣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到底是为什么呢?平日我很用功的呀!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我只得向好同学求救,结果他们的答案完全一致——“多看书”。可那时的我偏偏最讨厌看书了,对书可谓是“恨之入骨”。每次上阅览课的时候,同学们都沉浸在书的海洋,唯独我这条“漏网之鱼”不肯投入“书网”。于是,每当同学们谈论书的时候,我只能做个局外人,旁观者。可是,自从我找出了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后,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博览群书。
从那以后,我像变了个人一样,开始大量阅读。这一读可不得了:我沉浸于背影弥漫的温馨中;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我崇拜鲁滨逊的顽强;我为三十六计喝彩;我从爱中受到教育„„总而言之,我在阅读中感受快乐,书成了我形影不离的朋友,我为自
己爱上阅读而喜不自胜。
其实世上精彩的,让人快乐的事有很多,但我认为,书中的文字最是精彩。一个字,一组词,一句话,都能把我们带到一个个美不胜收的地方,令人向往之。
我阅读,我快乐。我快乐因为我阅读。不爱阅读的朋友也尝试一下吧!
第四篇:读书使我快乐
读书使我快乐
没有去过长城,但能感触于那一种雄伟;没有去过大海,却能体验那一种汹
涌。阅读,是一种奇妙的旅行,能让你感受到别样的风景.最好是在阴雨天,在那种浓云密布风雨欲来之时,择一部《杜工部诗集》于阳台之上,摇头晃脑,大声朗诵,偶尔风起云涌,大雨瓢泼,莫怕,有杜甫之“安得广厦千万间”为
你遮雨。此时,谁不会为之而异常激动?生命瞬间洄游到了那个将倾的唐朝。
若是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也不赖,一本《柳河东诗集》马上把你带到了那个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京城圣地。看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的风情万种,看着“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繁华似锦,心已醉
了。难道不够美吗?你也许会说,这些的确美,但难道就只有这些风花雪月春华秋实吗?怎么会?读书之乐不止在于人生中美丽的风光,更在于人间悲
喜剧。一丝寂寞,一丝惆怅,虽没那种秉烛而读的情趣,然而于静夜之中,万
物寂寥之时,慢慢翻开那一部《红楼梦》,感叹那“乃艳同悲,千红一哭”的故
事。怎么能不感动,不怅然有所失?不知不觉中,生命早已溶化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淡淡的空气.然后,再来一本名古垂今的《三国演义》,浮现有眼前的,便是另一番景象。狼烟四起,群雄并立。关云长杯酒之间斩了华雄;曹孟德举
手之间灭了袁绍;周公瑾谈笑之间档橹灰飞烟灭;诸葛亮悲愤而成《出师表》„„
这一幕一幕的群臣相斗诸侯相争的表演,让人心弦紧绷。生命一下子和那个动
荡的年代融合了。著有“山东第一”的鲁迅,尖锐的笔尖,每每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每每读到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时,我只能大呼两个人的名字,一
个是鲁迅,另一个还是鲁迅。有人曾说:你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你不能改变生命的宽度,但你却可以改变生命的深度,不知
不觉中,读书使我的生命变宽变深。他让我知道何为酸甜苦辣,却何为人处事。
读书?怎不是一种乐趣?
第五篇:读书使我快乐
读书使我快乐
爱心小学六年级张帆
我觉得只有读书才能使我最快乐。
我热爱读书,是因为:书,是浩瀚的海洋,是广阔的草原,是陡峭的高山,还是一位富有知识而无言的老师。
我人生中的第一本课外书是父亲从书店给我买的,《十万个为什么》,当时的我欣喜若狂,像是见了宝一样,天天捧在手里,于是乎我迷上了书。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每年都要买一些书,每当一本新书到手,我就快乐的像一只小鸟,因此我便有了许多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史记》四大名著 等。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读书。我把读书当做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因此书就成为了我的好朋友,每天晚上做完作业,或者是双休日、放假的时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我又可以好好的读书了。直到现在为止,我读过的书也有几十本了。无论是我国的四大名著,还是国外名著《童年》、《爱的教育》等书我都读过。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我的写作水平也明显提高了许多,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因此我感到很快乐。
读书不仅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还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如读《三国演义》让我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还有好多好多。读书让我开阔了眼界,使我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让我学会了好多知识,使我受益无穷。
之所以喜欢书,是因为书给我带来了快乐。
评语:
小作者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写出了读书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读书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读书让自己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所以读书也就给小作者带来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