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沙海关黎关长赴园区调研信息
长沙海关黎对贞关长一行赴园区调研视察
5月27日上午,长沙海关党组书记、关长黎对贞一行赴金霞经开区调研视察,开福区李蔚、廖建华、袁伟洁、张毅、袁政国等领导及园区和保税中心相关负责人陪同。
首先,黎关长一行视察了卓尔电子商务总部基地、湖南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保税中心卡口和园区以及新建的金霞电商大厦等,亲身感受了开福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干劲和来势。
然后,在保税中心三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廖建华区长主持会议。保税中心裴文欢书记汇报了保税业务运营及电商产业园规划建设;金霞经开区张毅书记汇报了园区及联检大厅装修设计情况;开福区委李蔚书记介绍了区委、区政府加快经开区和保税中心发展的思路和设想,并请长沙海关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区发展。
最后,黎关长对园区和保税中心的发展作了重要指示,强调长沙海关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将重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政策研究和宣传,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用好用活国家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在通关监管环节提供更加优质服务;三是积极主动配合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并表示其他海关能实行的政策措施,长沙海关也能做到。
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管委会办公室龙琼
2014年5月27日
第二篇:关于赴株洲、长沙考察学习的调研报告(写写帮推荐)
赴株洲、长沙考察学习的调研报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工业园区建设及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管理的成功经验,更好的为园区企业提供精细化、标准化、专业化、人性化的优质服务,促进我区工业园区更好更快地发展,2018年9月13日至14日,高新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军带领金翅创业服务有限公司、高新区孵化器服务中心相关人员,赴株洲、长沙两地考察学习。在为期两天的考察时间里,先后考察了株洲中小企业促进园、株洲动力谷自主创新园、长沙麓谷企业广场和长沙中电软件园4个园区,并与株洲高科园创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长沙麓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就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运营及园区的物业管理分别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的主要体会和收获
几天来,全体成员带着问题学习考察,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议、一路比,在学习考察中研究问题。整个考察活动时间虽短,但考察点位多,了解情况全,对比反思深,起到了审视工作、明晰差距、校准举措、追赶超越的积极作用,大家普遍感到震动大、体会多、感触深,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久久为功。
(一)以先进理念营造一流环境
园区为了营造优质的环境氛围,提升园区企业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形成宜产、宜业、宜居良性互动的发展环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保护现有生态空间,推动生态带概念规划及控制性规划修改完善,形成空间管理一张图,并固化下来。绿树掩映、水系环绕的绿色生态;集运动、饮食、交通路网、休闲娱乐、住宿、购物等完善的公共配套;重心下移、即到即办的政务服务;构建“人产城”一体化发展新路径,达到以“城”留“人”、以“人”促“产”、以“产”兴“城”的融合发展格局,打造经济高质、城市高品、人才高端的产业园区。
(二)以超前视野打造企业孵化器
作为运营多年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除了为园区企业提供办公场所等基础服务、创新创业服务、投融资增值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这些常规服务外,还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1.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完善孵化模式,积极探索建设“众创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四个部分有效链接,从而形成从项目初选到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一体化创业孵化服务体系。
2.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了提升企业效率、降低经营成本,除了为企业提供优质办公场所和精准高效的的中介服务外,还搭建了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首先,该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办公场所、人员、资金、管理、IT基础设施等一站式解决方案;然后,该平台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深度服务,包括战略管理、营销咨询、精益生产、研发管理、商业模式咨询等多方面的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以及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服务以及丰富的金融服务等。其次,所有的物业服务都能通过该平台解决,包括办公物业费、水电费、宽带费、租金收缴、代办入驻手续等,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体验感。不仅如此,未来,所有的园区服务都能通过一卡通来提供一站式服务,它既是门禁系统,也是收费系统,包括停车收费,餐饮,公寓/班车租赁和园区购物都能通过一卡通实现。
3、新形势下,面对新发展、新挑战,科技企业孵化器都具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苦练“内功”。对内,用上市公司的要求来规范自己,致力于打造“一流的城市综合发展运营商”,以立体产业园区的投资开发和运营为支撑,以园区自有资本的基金、创投、担保等金融服务为后盾,以中国动力谷和麓谷企业广场为市场范例,力争早日上市,实现投资、经营大步跨越;对外,打造精品工程,树立行业标杆;以项目为先,既要守根本,挖掘园区内优质资源、优质项目,又要走出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为园区贡献力量,为股东创造利润,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价值。
(三)以“保姆式”的服务让创客争相逐梦
1、众创空间采取部分服务免费、部分收费,或者会员服务的制度,为创业者提供相对较低成本的成长环境;低房租、低水电及物业费用,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开放式的创业平台。
2、众创空间设有办公区、会议室、路演厅、产品展示区、接待区、实验室、创业咖啡馆、健身房、生活服务区等,各功能区配套设施完整;通过提供场地、举办活动,能够方便创业者进行产品展示、观点分享和项目路演等。此外,还能向初创企业提供其在萌芽期和成长期的便利,比如金融服务、工商注册、法律法务、补贴政策申请等,帮助其健康而快速地成长。
3、除传统的创业场地、公共设施、创业辅导等服务外,众创空间还利用孵化大厦的创业咖啡项目、众创孵化服务平台和青年创新创业预孵化平台,为大学生、青年创业者提供了共享创业工位,对有资金需求的项目,将对接天使资金和风险投资团队,助推项目成长。
4、定期开展创业沙龙、创业培训、创业大讲坛等活动,组建团队由创业导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通过训练营、创业大赛等活动促进创业者之间的交流和圈子的建立,共同的办公环境能够促进创业者之间的互帮互助、相互启发、资源共享,达到协同进步的目的,通过“聚合”产生“聚变”的效应。
5、如果企业有项目需要向国家、省申报扶持资金或者专利评定,众创空间也会全程替企业服务。同时,众创空间还与大学、科研院所进行战略合作,为有需求企业提供技术合作和实验设备使用的对接服务。
(四)以精品服务铸就物业服务品格
物业公司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强烈的服务意识, 更离不开服务理念与服务团队的建设。
1、采取前期介入,把问题解决在客户发现之前
首先,从项目设计开始提前介入,参与建设项目的优化设计,为完善建设提出合理化的意见。然后,从物业管理的角度对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控,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其次,提前熟悉所安装的设施设备,确保在物业从一开始就能为业主提供良好的服务。
他们的实践证明,让物业服务企业提前介入项目开发建设,对完善项目功能,把关项目建设质量,确保园区在建成后漫长的使用期,顺利的维护保养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前期介入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便于理顺同环卫、水电、煤气、通讯、治安、维修、绿化等各部门间的关系,建立顺畅的服务渠道,有利于后期管理工作的进行。
2、强调优质服务,注重社会效益
对于业主而言,对接受物业管理消费观念还有一段距离,许多业主仍然希望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越高越好,物业管理服务收费越低越好。物业公司本着企业理念在公司不亏损前提下,以真诚的态度、优质的服务取信于业主,让业主真正感受到他们的付出是物有所值;在确保管理服务质量前提下,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精打细算、合理配置资源等方法尽可能降低管理成本,以合理的管理成本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实现创“精品”物业目标。
3、突出优质服务,满足个性需求
良好的物业管理体现的是优质服务,优质服务是物业管理企业的立足之本。我们将秉承工业园的管理定位,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在服务提供过程中,以真诚的服务态度、以人为本的贴心服务取信于业主,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真诚为业主服务,并得到他们的认同,从而共同创建精品级物业服务。建立与业主顺畅的沟通渠道,设置意见箱,接受业主监督,不断改善公司服务质量,实现创建公司服务品牌目标。
4、注众安全管理,确保一方平安
有效组织出入管理、车辆管理,是安全保卫的日长工作;防盗、防火、防交通事故,是安全保卫的重点工作。根据园区的安全保卫管理特点,通过严格的选拔、严格的训练,建立一个素质高、业务精、纪律严、形象佳的准军事化安保班组;采用全员参与安保管理和外松内紧的安保运作模式,制订并实施贴合科技园特点的安保运作计划,构筑24小时人防、技防的安保管理网络;建立消防和治安管理责任制,融洽与业主的安保互动关系;密切配合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对工业园区的齐抓共管,实现不发生重大刑事治安、交通安全、火灾事故的安全保卫目标,营造出安全、有序、祥和、温馨的工作环境。
5、营造文化氛围,创建文明工业园区
统一员工着装,统一佩戴服务标识,规范员工行为举止等,塑造整齐合一、品位高尚的服务形象;加强员工素质培养,提升员工服务形象,开展微笑、礼貌服务活动,开展“每月之星”评比活动,并在园区明显位置公榜展示;开展丰富多彩的园区文化活动,紧扣时事新闻、社会热点、休闲时尚、科技发展、社会公益、节日庆祝、知识教育等主题,每年开展社区活动;开展精神文明宣传教育,倡导文明、健康、自主、愉悦新生活。
二、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作为起步阶段的我们,相较于先进地区,既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做支撑,更不像他们有集团公司下各大业务板块的专业子公司作为后盾,所以我们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做一个“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业务多面手,着力增强自身对于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建设、运营及物业管理的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一、孵化器与众创空间业务
(一)营造优良环境,明确“怎样招成商” 新常态下,拼资源、拼政策己经不再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更多的是环境的比拼。投资环境对客商来讲是最大的吸引力、对政府来讲是最强的竞争力,环境的优劣尤其是软环境的好坏,直接关乎招商引资的成败。从软、硬件两方面打牢招商基础,提升服务质量,吸引客商入驻。在硬件方面,以争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建设,以优良的承载能力吸引投资,确保项目招得来、落得下、留得住。在软件方面,一方面通过主动对接高校资源,引进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和服务团队,注入园区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通过打造一个或多个样板企业,发挥“以商招商、以企引企”作用,动员更多的涟源籍企业家、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回乡创业、回乡创新,为涟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改善融资环境,提高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融资难是长期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一般而言,中小微企业多被列入金融高风险区,缺乏适宜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贷款额度有限。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也不健全,民间融资能力差。下一步孵化器可以借鉴高科集团所秉承“以信用促进企业融资,以融资推动企业发展”的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理念,致力于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在小额融资、担保、投资和商业的往来中提供便捷的公益性对接服务,以促进建立完善园区信用体系,打造“信用园区”品牌。
(三)通过政策申报,促进良性循环发展 每日从国家、省、市各级科技、人社、商务、工信、财政等政府网站搜集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政策信息及政府补贴,有效梳理并及时传递,为企业提供公共政策+咨询服务。同时正确的理解政府公共政策,将有利于孵化器和园区企业通过政府支持的政策方向规划企业发展方向,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化。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园区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四)四大“硬”措施,解决招人难,留人难
涟源是个人口大市,由于人才外流,虽然园区内企业的许多新建项目正在进行中,需要很多专业技术人才,但是招人难、留人难成为这些企业头痛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可以采取了以下几种“硬”措施:一是高薪引才,待遇留人。二是企校合作,与园区周边中、高职院及省内各大高校签订长期友好合作协议,为高校提供建设资金,同时吸纳高校专业对口人才,加盟园区。三是完善生活配套设施,优化园区服务环境,让企业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四是依托市社会人力资源保障局这个平台,建立在职培训机制,有效解决园区企业人力资本水平方面的差距。
二、物业管理业务
(一)物业基础服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初始阶段抓好物业基础服务才是根本。
1、保安服务:物业范围内24小时安保、巡逻、管理、公共秩序维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及应急预案。
2、保洁服务:物业范围内公共区域公共部位清扫保洁;垃圾的收集、分类、清运;室内清洁、地毯清洗;沟渠池下水道定期清理疏通。
3、绿化服务:物业范围内的绿化养护和管理。
4、商务打印、复印、传真服务员
5、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公共建筑、配套管线设施、专用设备设施及附属设施的维修保养。
6、物业费和水电费代收代缴。
7、加强孵化器人员与物品的出入管理,实行门禁卡出入。
8、后期可拓展的其他配套服务、会务服务、增值服务:家政服务;生活水箱清洗检测;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外运;车辆保管;代购飞机、轮船、火车票;送饮用水;插花、盆景绿化租摆;劳务外派;礼仪服务;接待和会议服务;特约维修、保养;客户其它需求的特约服务等。
(二)物业人员管理
1、为了不增加管理层次和品质风险、以至安保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物业自己管理保安、保洁工作人员,但因涉及社保缴纳问题,采取同涟源市现有保安、保洁公司一样的用工模式。
2、园区绿化可与专业园林绿化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专业园林绿化公司提供园区绿化、插花及盆景绿化租摆服务;物业按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的合作方式,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总之,通过此次考察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差距,感受到追赶超越的紧迫性,明确了目标,坚定了方向,增添了动力。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高新区党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发扬勇于创新、开放包容、务实担当、追求卓越的高新精神,秉承干事文化,锐意改革创新,勇立潮头,把旗不湿,打好头阵,当好尖兵,做好示范,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考察学习的总结报告调研报告
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考察学习的总结报告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06-12-6 0:23:12
2004年6月至9月由管委会领导选派,我与招商局曲明利一道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国际创业中心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在此期间我参加了园区组织的创业大赛、人力资源、申请创新基金、风险投资、等各类讲座和培训,并积极协助创业中心组织首届“创业杯”羽毛球大赛及筹备六周年庆典等活动。通过走访企业进行调研,切身感受到了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充满活力的创业精神和日新月异的园区建设风貌,深受启发,现将本次学习情况及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一、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国际创业中心发展现状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国际创业中心暨留学生创业园成立于1998年8月18日,是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投资创办的公益性创业服务机构。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01年,被认定为“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国家高新区先进孵化服务机构”,2003年被科技部评为“火炬计划先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目前,中心2万平方米的孵化面积累计孵化企业215家,毕业企业64家,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96030万元,上缴税金10329万元,利润总额17128万元,六年来,中心帮助受孵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资11000万元,有效扶植了一大批初创型企业快速发展。三个月来的交流和学习,我感受到了国际创业中心高效的工作效率和有条不紊的工作秩序,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确立了“孵化精品”的工作理念。国际创业中心山洪主任在介绍经验时特别强调了“孵化精品”的工作理念,即通过孵化器的运作来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帮助企业解决成长中的难题,并适时给予企业必要的政策和建议来帮助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六年来,国际创业中心始终坚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团队建设和文化建设,按照国内一流孵化器的标准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不仅实现了中心企业孵化工作的高效动作及良性循环,同时在员工中普遍树立了“管理就是服务”、“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指导思想并认真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因此,国际创业中心的各项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及进驻企业的高度肯定和普遍赞扬,特别是国际创业中心踏下心来认认真真地为企业做实事、与企业家交朋友的工作风格更是得到了企业的交口称赞。目前,国际创业中心已初步形成了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激励创新、鼓励创业、容忍失败、服务为上、诚心为本”为核心的、具有浓郁创新特色和现代意识的文化理念。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发展前景的优秀企业和有前瞻性意识的企业家。
2、严把进驻质量关,注重优选企业。为保持孵化企业的高成长性,国际创业中心制订了一整套完善的孵化流程,首当其冲的就是严把企业入驻审核关,这其中不仅包括对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产品市场前景的评审,还包含对企业创业团队及管理者素质的评审。在对每家企业进行进驻审核工作时,他们都要与企业主要领办人和企业骨干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企业明确提出3年的发展目标。在我和中心办公室刘颖主任的交谈过程中了解到,2003年申请进驻国际创业中心的企业有310家,最后仅优选了34家,2004提出进驻申请的企业有220家,最后也只批准引进了17家。通过数据不难发现,创业中心企业严把进驻质量关,做到了优中选优。
3、注重企业培训,全方位开展创业辅导。国际创业中心自成立以来,非常注重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培育。他们常年坚持逐一为企业提供专家咨询,充分利用能整合到的一切资源,帮助企业在市场拓展、发展战略制定、内部机制设计、新项目技术开发、资本动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业咨询与辅导,帮助企业尽快成长。正如山洪主任说的那样,创业中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对于企业提出的问题,只要创业中心能解决的,绝不耽误。同时,他们还十分重视企业培训工作,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税务、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商业计划编写、人力资源、基金项目申请、风险投资知识介绍等各类讲座和培训,受到了企业的普遍欢迎。除此之外,他们从今年开始还全面实施了企业个性化诊断服务,为所有企业建立企业发展档案,对入驻企业进行全面的企业发展咨询服务。这次学习期间,我也先后参加了创业大赛、人力资源、风险投资知识介绍等各类讲座和培训。对所学的知识有了系统的掌握和明确的思路。同时,我也和国际创业中心的同仁们一道深入企业搞孵化企业成功案例的素材,通过分析和比较我感觉到成功的企业都有共同之处。他们根据行业的特点,准确定位,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道路。那就是:超凡的经营理念、完善的管理制度、卓越的科技产品和优秀的团队精神。
4、将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作为重点工作。在国际创业中心的各项服务中,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始终是工作的重点,目前国际创业中心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渠道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一是高新区的中小企业担保资金。对那些技术比较先进、团队人员素质较高、经综合考核为合格的企业,通过高新区的担保中心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二是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自科技部1999年正式启动该项基金以来,他们一直对这项工作倾注了大量精力。对所有申报企业都提供免费咨询辅导,帮助企业确定申报重点。几年来,中心先后有36家企业累计获得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无偿资助1560万元,占天津市无偿资助总额的60%,同时提供地方配套资金近期5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受孵企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创新基金小额资助上,去年和今年都用足了270万元的资助额度,是国内仅有的几家足额使用小额资助的试点单位之一;三是多渠道地吸引民间资本进行融资。国际创业中心在孵企业清华德仁是一家环保企业,在发展中急需资金,经过创业中心的帮助,企业从清华大学融资1000万元,创业中心还帮助中力防雷公司通过风险投资公司融资400万元,帮助瑞普公司获得外商投资1500万元等。国际创业中心山洪主任认为,风险投融资体系的建立是国际创业中心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撑体之一。不夸张地说,它们是创业中心高科技企业迅速发展的推动力和培育高科技巨人的摇篮。他认为,没有风险投融资体系,就没有今天国际创业中心众多科技企业从小到大,由贫至富、由弱到强的辉煌。
5、注重企业创业文化的培育,激发创业者的创业激情。国际创业中心非常重视构建创业文化,他们不仅帮助企业培育企业文化,而且自身也注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我感到这是能给企业提供优势服务的根本因素。他们提倡互相帮助、相互配合的工作作风,并共同创造了和谐、宽松的创业氛围。中心的每位员工都能先从自身做起,高标准地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正如山洪主任所说,“创业中心的人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专家,但是我们可以整合社会上一切可能整合到的资源来为企业服务,这是孵化器最重要的优势。同时,国际创业中心还想方设法通过培训、沙龙、座谈、演讲等形式不断激发企业家的创业激情。我认为唤起创业者的创业激情,激发创业者潜在的精神动力,也是创业中心比较独到的工作职责。在我深入走访企业,和企业家面对面交谈,我理解了“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句话的含义,尤其对于企业家来讲,激情不仅激发了他自身的潜能,同时又将其传递、感染给了广大企业员工,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团队效应,使得企业能够蓬勃发展。前不久,国际创业中心组织了“创业杯”羽毛球大赛,大赛丰富了国际创业中心进驻企业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倡导了健康向上的创业文化,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受到了企业的积极和参与。我也作为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并在科技导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8月18日,是天津国际创业中心成立六周年纪念日,国际创业中心举办了隆重而热烈的联谊活动,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市各有关单位的领导均到会祝贺。我作为***开发区的代表也即兴表演了节目,并带回了影像资料,以供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参考、借鉴。
二、天津国际创业中心的经验对我们孵化工作的启示 三个月的学习和实践使我受益匪浅,也感受颇深。连日来,我认真总结了天津国际创业中心的成功经验,并与我们现今的工作进行了对比,我感觉天津国际创业中心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后深入开展孵化工作颇具指导意义。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要准确定位,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我们和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虽然在地理位置和创新资源等方面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但是我们具有相同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做大做强我们的优势产业,将前一段时间我们开展的“增强自身素质,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活动不断推向深入,把天津国际创业中心好的经验做法和消化吸收,为入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将我们开发区的科技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2、对区内高科技项目予以筛选,对于科技含量高、项目发展潜力大的公司进行重点孵化和培养 现在我们开发区已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项目已经立项,正待开工,如那瑞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宝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神达药械公司、生态菌生物工程公司、鑫源泰大口径螺旋焊钢管机组生产线技改项目等。这些高科技项目是开发区未来发展的生力军,更应该让企业自身明确发展目标,做到优质服务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3、充分利用创新基金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结合***的发展特点,我认为走创新基金的融资之路是最佳的选择。天津国际创业中心在这方面切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始终保持了较高的申报成功率。我们应该借鉴天津的做法,多多参加科技部、省科技厅的申报培训,进一步熟悉申报流程,掌握申报技巧,把握申报的重点环节。同时聘请相关知名专家、学者辅导企业申报。
4、注重企业创业文化的培养 在这次学习交流中,我深深地被天津国际创业中心为在孵企业培育文化的氛围所感染,深刻感受到我们应当在这方面加强,通过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座谈、培训等活动,不断激发企业家的创业激情。来增强企业家对园区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5、加强企业培训 目前这是我们工作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加强。比如在我参加完创业大赛和风险投资讲座后,我就对企业融资的理念及如何编写商业计划有了深刻了解。通过多方咨询,还找到了为企业解决融资的中介机构。这是件具有前瞻性的事情,让企业清楚的认识了帮助企业融资的“娘家人”。会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全区科技型企业的融资能力。
三、天津的经验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启发
学习归来我清醒地认识到,与天津同行相比,我们的科技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能实实在在的找出诸多差距。这种紧迫感理应成为我们务实、创新、迎头赶上的动力。对于如何切实改进我区的科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我有如下一些建议:
1、运用创新服务理念,开拓服务功能 对全区科技型企业开展个性化服务。促进企业技术上的完善,拓宽融资渠道,帮助其找到具体的市场切入点,制定出合理的商业模式。在经过产业调研的基础上为企业实施“三个引进”:一是引进能与现有产业快速对接的高新技术项目;二是引进企业界所需的高科技人才;三是引进包括科研所、大专院校、风险投资及科技中介等机构,加速企业发展。
2、加强企业包装,积极申报各类项目 围绕区内主导产业的发展,选择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优势项目,瞄准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如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在项目筛选、申报材料编制上给予帮助,力争在扶持资金上获得新突破。有计划的对区内重点产业如医药制造、玻璃等进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申请培训和其他项目申报培训,邀请天津国际创业中心的同行定期为企业进行辅导,通过抓培训,抓服务引导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提高申报的成功率。
3、创新发展,完善孵化服务体系 “创业中心”新园区有4000多平方的研发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全***最好的科技研发基地。我们要依托研发中心,加大科技项目的、招商力度。同时,继续完善现有孵化软、硬环境,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利用强大的社会共享资源网络体系,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人才引进、管理提升、市场开拓及项目培训等深层次服务,协助企业尽快丰满羽翼,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就是可以将企业比作一架飞机的机壳,那么优质高效的科创服务体系和以风险投资为代表的发达的融资体系就为这个机身装上了两翼和引擎,同时还为这架已具备起飞能力的飞机铺设了跑道,培养了胜任的飞行员。从天津国际创业中心同行的实践中我体会到,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致力于引进并栽活那些能够风雨、结硕果的大树,也同样应重视为那些勇于弄潮的、质地优良的、根繁苗壮的幼株提供茁壮成长的温床。
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考察学习的总结报告
本文《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考察学习的总结报告调研报告》来自中国教育文摘,查看更多与相关文章请到http://www.eduZhai.net。
第四篇:民盟教育支部赴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考察调研2011-4.21
民盟教育支部赴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考察调研
2011年4月21日,民盟城桥教育支部联合民进大中专支部,组织支部全体成员赴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考察调研。
上海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公司由崇明资产经营公司、长兴资产经营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前卫实业总公司共同出资组成,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718公顷。园区作为长兴海洋装备岛建设的重要载体与长兴岛未来发展的核心,按照基础设施建设与项目落地齐头并进的工作原则,积极启动各项建设工作,努力引进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入驻,经过四年发展,园区各项工作已经初具规模,已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船舶及海洋工程配套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综合配套区等四个功能布局区域。目前已有16家企业入驻园区,且多为生产性实体企业,其中4家已竣工投产。
全体成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长兴公共货运码头,察看了正在施工中的工地,观看了园区专题视频,听取了公司负责人的深入介绍,还就园区功能定位以及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等感兴趣的问题同园区领导进行交流。园区党工委书记、董事长周文忠专程接待并作了详细介绍,园区纪委书记兼办公室主任顾奔全程陪同,县政协常委、民盟县委副主委施惠聪参加考察调研活动。
(施荣明)
第五篇:赴西北工大考查调研情况报告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赴西北工业大学考查调研情况报告
为了更好地开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讨论活动,3月14日至17日,在校党委李继兵副书记带领下,赴西北工业大学、延安大学考查团一行16人(略),对西北工业大学、延安大学进行了参观考查。现将在西北工业大学考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西北工业大学概况
西北工业大学坐落于古都西安,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理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和开放式的科学技术大学,隶属工业和信息化部。
西北工业大学脉源三支,由成立于1938年的国立西北工学院。1952年成立的华东航空学院,1952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强强融合,群英荟萃,名师云集。
经过70多年的建设,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社会地位日益提高。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建设的全国15所大学之一;“九五”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立项建设;“十五”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是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高校之一。设有基础研究院、国防研究院、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全国最大的无人机研究与发展基地。学校已经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秉承“公诚勇毅”的校训,发扬“基础扎实、1 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三实一新)的校风,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5100亩,其中友谊校区1200亩,长安校区3900亩。设有15个专业学院,58个本科专业,101个硕士点,57个博士点和14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1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建有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9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到2012年2月,学校共有研究生13736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063人,硕士研究生7087人,专业学位研究生3586人,本科生14395人,留学生318人。
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工33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1900余人,博士生导师453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1人(含双聘,本校17人),“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长江学者”重大成就奖、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7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7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6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0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8人、“新世纪优秀人才”79人。学校现有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8个国防创新团队和1个国防优秀创新团队。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十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106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7项。学校建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防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16个陕西省名牌专业;27门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58本教材专著被列入国家和工信部教材专著建设规划,140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新世纪以来,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400余项,其中,国际一、二等奖105项,全国一、二等奖274项。“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是教育部首批建设学生创新实验中心项目之一,也是原国防科工委重点投资建设的“国防科技研究生创新实验基地”。学校已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2篇。
学校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0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防基础科研计划、预研计划、国家863计划、自然基金、以及各类行业基金在内的国家各类纵向计划。在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学校在大飞机、核高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0个重大专项不同程度的参与了前期论证及科研攻关。学校科研经费连年递增,从2006年的9.15亿元到2011年的19.1亿元,居全国高校前列。“十一五”以来,学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3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在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中,首次亮相的无人机方队全部3个型号均由我校研制生 产。中国的第一架无人机、第一艘飞船、第一手潜艇,都与西工大紧密联系。学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人才培养精英辈出。建校以来已为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15万多名高级科技人才,其中博士3800多人,硕士24700多人。培养了中国6个学科的第一位博士,有34名博士和教师获得德国洪堡基金。办有亚洲唯一的试飞员学院,培养出第一批硕士试飞员学员。校友中有3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0多位将军和6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一大批校友成为国防科研、生产单位的领军人物和栋梁之才。在“三航”领域形成西工大现象(毕业于西工大的人员占40%以上)。
学校国际合作快速发展。已与美、英、德、法、俄、日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高等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作为中方15所高水平大学之一与俄罗斯15所精英大学共同建立“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并先后加入“中国-芬兰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和“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建设院校。学校自1996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具有“中国政府专项奖学金——高校研究生”自主招生资格,承担了国家级教改项目–– “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学校是两项欧盟Erasmus Mundus项目的成员单位,与法国INSA-Lyon开展了中法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拥有两个“国家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1个“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成立了31个中外联合研究机构。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哈罗 德•克罗托(Prof.Harold Kroto)先生在内的150多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学校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其中有5为外国专家荣获国家“友谊奖”。)
二、考察调研的主要心得体会
经验体会1:切实感受到高水平大学发展氛围,增强了把我校建设成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这次学校结合“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在百忙中和有限的经费中组织学校中层干部外出考察调研,对于中层干部开拓视野、振奋精神、明确目标、担当责任意义重大。在参观西北工大校史展和成就展以及与西北工大领导座谈的过程中,大家既看到了“985”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水平,触摸到了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脉搏,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从而增强了将广西大学建设成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应该说,从办学历史和办学之初的起点来看,西北工业大学和广西大学差距不大(他们七十多年,我们八十多年;办学之初的水平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但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一步步落后了,人家一步步发展了(当然,这是从横向的比较,从纵向的比较上,我们还是有很大发展的)。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广西大学被停办,大批优秀的师资和教学图书设备被调往其他高校,而在这个过程中,恰恰是西北工大打下更进一步发展良好基础的时间。谈到这个,并非怨天尤人,我们也没有必要总是耿耿于怀,而是更要有忧患意识,更要有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要学习别人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特别是精神。
经验体会2:西北工大七十五年来脉源三支,强强融合,群英荟萃,名师云集“公诚勇毅”的校训,发扬“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三实一新)的校风,是西北工大得以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力量源泉所在。
在考察调研中我们注意到西北工大是将激励师生员工的校训和校风分别表述的。在座谈中他们介绍,校训体现了精神道德层面的要求,校风则体现了他们工作和办学态度;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对师生员工思想品德和工作学习的完整要求同时各有侧重,两个不同的层面,校训强调的是培养什么人,为什么培养人,培养出的人才的价值追求;校风则是人的外在表现。这就更有利于西北工大人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还不是这个,而是这个校训和校风七十六年来脉源三支,浓缩了合并前几所高校的灵魂所在,并得以校友代代相传,特别是大师名家的以身作则,从未间断。西北工大主脉源之一的老西北工学院的精神是科技报国;主脉源之二的华东航空学院的精神是响应国家号召、国家至上,在积贫积弱的条件下发展我国的航空事业;主脉源之三的哈军工的精神是献身国防,军工来不得半点马虎。就是在这种氛围中西北工大人不断发扬着他们的团结奉献精神,并且得到老一辈西北工大人(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两院院士、有高级领导干部)的言传身教,不断传承,发扬光大。反思我校,在办学理念、办学精神上凝练传承不够,缺少大师级人物言传身教,特别是学校停办后,好的传统更是受到破坏,这以后,虽然也有 办学精神的凝练和提出,但无历史的厚重,缺少传承、又一直找不准着力点,所以缺乏文化积淀,加之传承无序,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共识,一直难以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就如校歌,老校歌虽然曲调显旧,但有历史的厚重感,且较容易上口,重新谱曲后,虽有了一些时代气息,但至今鲜有会唱之人,其所发挥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这次在“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中,校党委提出要进一步凝练和弘扬西大精神,甚为重要!因为一个学校办学,实在与她的精神灵魂息息相关!
经验体会3:学校的办学,一定要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宁可少而精,也不要贪大求全而毫无特色和强势学科、专业;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要突出重点,全力进取,切不可撒胡椒面,整体推进,其结果必定是强的不强,弱的还弱,很难形成优势。
西北工大是国家“985”高校,它的特点是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理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和开放式的科学技术大学。在考察中,通过参观和座谈,我们感到西北工大在发展中,始终紧紧抓住航空、航天和航海这三个方向并以之为龙头,紧紧围绕与国家国防和科技发展这个中心来进行发展,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优势学科、专业,从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在国家的发展和高等教育领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他人难以撼动。
试举一些例子:西北工大只有15个专业学院,58个本科专业(我校是30个学院,82个本科专业);西北工大每年本科招生只有3500 人,我校是近6000人;西北工大虽然提理工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但实际上,确立他们“985”地位的是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学科群、3M(材料、力学、机械)、和3C(计算机、控制、通信)学科群。这三个学科群使他们对国家的国防和科技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也成就了他们的地位。
当然,和北工大相比,我们是民族地区的地方性高校,有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但是,怎样在学科门类齐全,而办学经费又相对不足的条件下,实实在在在地办出自己的特色,强化自己的优势,真正体现广西高等教育的龙头老大地位并进而达到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层面,确实是我们应该在这次“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中以及今后的办学中应着力的问题。
经验体会4:学校的发展,一定要与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科研成果要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认知,才能得到更多的科研经费,学校的知名度和地位才能提高,才能得到国家和所在省区的重视。
西北工大之所以成为“985”高校,就是由于它们竣工军工和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大量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之而来的就是知名度和科研经费。近十一五期间,西北工大的科研经费就达61.55亿元。而纵观我校这些年的发展,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似乎不尽如人意,与学校的地位不太相称。
经验体会5:大学文化建设和学校精神的构建,是学校产生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和旺盛创造力的根源所在。西北工大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与他们持久不懈地坚持凝练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并不断丰富其内涵,营造浓厚的具有西北工大特色的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
其一、通过不断的对大学精神理念的挖掘、培育、塑造、传播、实质概括化、形象化、可知化、可视化,营造出浓厚的西北工大精神氛围,从而形成为西北工大人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如将学校三航特色进行艺术升华,通过嫦娥奔月、羽人飞天、琴高游海三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创作“翱翔”浮雕,寓意西工大人之“三航”追求——在蓝天追求羽人未圆之梦,在太空追求嫦娥探索未尽之路,在大海续写琴高未了之情,象征西工人把神话变成现实,在现实中再创辉煌;以校歌内容为主题,创作校歌浮雕墙,用一幅幅生动的校歌内容图案进行校史教育;用一组组西工人参与设计制造的高精尖武器图案彰显西工人为国防建设做贡献的追求;通过何尊勇士组雕、军工图腾柱、校训石等景直观地展示西工大精神(我校在这些方面既有先天不足,又缺乏后天的营造)。
其二、张立同院士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师昌续院士获得国家科技成就最高奖后,学校通过座谈会、报告会、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通过大师风范、校友风采这种最能折射大学精神也最能为学子敬仰信赖的形式,进行为国奉献、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等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其三、学校抓住“神州”系列飞船发射、“天宫一号”发射等重大时间强化宣传,使西工大学子深切感受到祖国赋予的使命重大,以 西工人为自豪的爱校情节油然而生,深切感受到西工大精神的感召并进而自觉践行。
其四、学术文化氛围浓厚。2011年,高水平学术、文化报告、讲座就达40多场。各种科技文化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
我校的大学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对西大精神凝练不够,宣传也不够。如校训、校歌出台后,宣传不够,没有深入人心。
其次,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围绕西大精神的主题不够,偏重于娱乐性活动,文化含量不够,且形式不丰富,学生缺少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业余时间多上网、打游戏。
再有,整个学校的文化积淀、文化、学术氛围先天不够,缺少人文景观,又缺乏后天营造,只是集中在一些石头上(石头太多,人们戏称“石头城”),说了多年的文化长廊至今没有建成。
另外,学校凝聚力、向心力不够,缺乏爱校情结。还有,学校浮躁之气较浓。
经验体会6:关爱师生、关注民生,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基础。
只有坚持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师生员工的诉求和冷暖、温饱放在心上,下大力气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让大家切实感受学校的温暖,才能够换来广大师生员工的真 心回报。西北工大校方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教职工第二套住房的兴建、五个地下车库的兴建、提高教职工的校内津贴、公积金、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等;反观我校,谈到这些问题,基本上是意见颇多,很少有赞扬之声。
经验体会7: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不是只停留在正面说教上了,而是从文化的层面、在寻求共同的价值认同方面着力了。
例如,他们在处理一起硕士生跳楼事件中,不是去追究原因,也不是仅从正面说教,而是组织讨论怎么看待这个事件,树立人已死,再去炒作原因是对死者的不尊重的文化认同,要求同学们加强深层次的思考。当然,这就给从事学生工作的同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验体会8:西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个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且极具操做作性。他们在学生中实施“创先争优”工程,不是笼统地号召,按照统一的标准,而是从学生一进校,就明确自己的努力目标,根据自身的特点,或是争当优秀党团员,或是争当三好学生,或是争当学习标兵,不看重评选的结果,而注重实现结果的过程。
现在,西工大学生奖励、资助的力度很大,如“三好标兵”每人每年是8000元(50人),加上其他专项奖学金配套,把“要你做”变成”我要做”。
经验体会9:一个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实力说话。而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涉及到一系列环节的科学、协调、有序的运转。
如西北工大76年的发展,明确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并持之以恒,经过不断的努力,发展了三航、三M、三C的优势学科群,对国家的 国防、科技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地位也就确立了。而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始终如一,传承有序,大师名家身体力行的公、诚、勇、毅的校训和“三实一新”的校风又起到凝聚人心、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务实求真的共同价值理念的作用。而在学校上了水平,上了台阶之后,道路就越走越宽广。除了前面介绍的他们在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等方面的实力外,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个细节:就是就业率已不是西工大考虑的问题了,他们注意的已是学生的就业质量了,是学生对就业的满意度了。这种质的变化其意义是何其重大!
由于学校的高水平地位,闪光点比比皆是,所以,科研经费不是问题了,生源质量不是问题了,就业率不是问题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是问题了,教风、学风不是问题了„„。
这次考察活动时间紧,参观和座谈都还很不充分,但收获很大,我们感到最主要的收获是:开拓了眼界,看到了差距,增强了把广西大学建成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的责任心、紧迫感和使命感。另外,在参观、座谈的过程中,体味到了“985”大学的不少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对今后的工作很有借鉴。
衷心感谢学校提供的这次外出参观考察的机会!
赴西北工大学习考察小组
2012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