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部工作总结
2012年,市郊联社信贷管理部在省联社、郑州市农信办等上级信贷管理部们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紧紧围绕业务经营目标,依法合规审慎经营,适度扩大信贷规模,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了信贷业务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了规模、质量及效益的良性发展。
一、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二、工作措施及开展情况
(一)夯实基础,促进业务规范。1、2012年上半年,信贷管理部结合个人业务部及公司业务部等其他部门,认真组织学习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并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有关精神,对各社部上报贷款的材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规范,使各社部上报手续时有据可依,标准规范。2、2012年5月底,信贷管理部针对按揭贷款发放中出现的问题,根据4月份国务院提出的“国十条”和其他专业银行按揭贷款经营模式,提出了一系列的风险提示和操作办法,使按揭贷款的发放得到进一步规范。六月底我部又出台了《关于加强按揭贷款管理的通知》对按揭贷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按揭贷款的管理进一步加强,风险得以控制。3、6月份,信贷管理部结合对辖区内职工贷款检查的结果和辖区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强职工贷款管理的通知》。通知体现了既要为职工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又要手续规范,进行风险控制,这一规定,有效地杜绝了绕、冒、挪、超等违规行为,控制了职工贷款中潜在的风险。
(二)加强信贷监督管理,防范信贷风险。
信贷管理工作是各项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信贷资产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为防范信贷风险,夯实基础管理,今年上半年信贷管理部加大了对新发放贷款的审查监管力度,确保了信贷资产的安全。1、2012年,信贷管理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完善制定贷款审查制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各社(部)上报的各类贷款资料进行了及时、认真、细致的审查、审批和上报。在贷款审查、审批中,按照上级部门及市郊联社有关精神,对于不符合贷款规定要求的贷款进行发回重审或否决,将贷款风险控制关口进行前移,从而保证了信贷资金的安全归流。
2、根据市办要求,信贷管理部于2012年5月初对辖区内单笔3000万元以上及单户1亿元以上的信贷客户进行了现场检查,重点检查了审贷手续、贷后管理档案、经营情况、资金用途及监管等方面,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同时加大了风险提示的频率,加大了违规贷款的惩处力度,辖区依法合规经营,风险控制意识不断得到加强。3、2012年5月,信贷管理部对辖区内各社(部)办理的职工贷款进行了检查和规范,明确了职工贷款的使用范围和金额权限,并督促不符合借款条件、多头使用、不按合同用途使用借款的职工限时归还。
4、借助真实性检查等其他检查的机会,对辖区内贷款进行摸底检查,主要针对抵质押贷款的手续完善情况、贷后检查跟踪情况、大笔借款资金使用情况、按揭贷款的后续房本办理情况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发现情况督促办理社及时整改,降低风险的产生。
(三)以信用工程为载体,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共2页,当前第1页12(四)、信贷业务不断创新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做好传统信贷业务的同时,不断创新贷款方式,我们开办的商标使用权抵押贷款、收费权质押贷款均受到明显成效。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五)切实做好金融统计工作
业务部门对口多,统计工作多,业务环节多,为切实做好金融统计工作,为各级领导及部门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经营决策信息、参考依据。信贷管理部认真做好每项业务数据的统计工作,今年以来,共统计、上报各类统计系统数据235次,填报各项业务报650多份,撰写上报各类分析报告及总结30余篇,以及各种临时性专项调查报告或专项报告20多篇次。
(六)管好放款中心,把好信贷投放最后一道关。2、2012年,信贷管理部针对放款中心日常业务较多,报表较繁琐的问题,通过认真分析,将不必要的报表进行了合并或取消,有效的减轻了放款中心人员的工作负担。
3、为积极参与“基础管理年活动”,放款中心人员改变过去只履行贷款手续审查、集中办理授信发放等做法,利用自己身处放款审核岗位,对基层放款各环节情况熟悉的有利条件,转变工作方式,改善工作作风,变单纯贷款手续审查,为参与信贷日常管理,他们以撰写论文和工作建议的方式,为信贷管理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对市郊联社信贷管理再上新台阶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管理制度仍需继续完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郊联社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信贷管理制度,为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规范的角度考虑,现有的信贷管理制度不能完全适应当前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不良贷款增长势头未得到有效遏制。不良贷款作为制约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在我市郊联社同样表现的非常突出。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存量清收难度越来越大,而新的不良贷款又陆续显现,应调未调贷款逐步暴露。同时由于今年我联社信贷规模扩张较快,大额贷款增长较多,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非常大。特别是我联社正处在一个改制的关键时期,“一高”问题已成为我联社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样解决“一高”,是我们首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三)信贷业务操作不规范。目前,我联社在日常业务中,合同文本使用不正确,基本要素填写不完整、不规范、担保手续不落实的问题较为突出。档案管理不规范、不完整,实用性不强。
(四)贷后管理滞后。由于前些年,农信社缺乏规范的贷后管理制度,对贷后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具体,贷后管理不到位。从而形成现在的不良贷款中多年遗留的超诉讼时效、超保证期间、抵押资产流失等问题较多。新官不理旧帐、旧官一走了之的现象突出。
(五)信贷人员素质不高。目前,我联社的部分信贷人员,无论从学识水平、知识层次、年龄结构、思想状况等方面看,不能完全适应信贷知识不断更新、信贷手段不断先进、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信贷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瓶颈”。
四、2012年下半年工作规划
针对今年信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信贷管理部在下半年将继续遵循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信贷管理,规范信贷操作行为,完善贷款结构,实现信贷资产良性循环。
1。加大贷款三查力度,要求各社(部)严禁向高风险企业和个人投放贷款,同时改变以往那种重放轻收的思想观念,加大贷后检查力度,及时发现贷款风险扩大趋势,杜绝新的不良贷款发生。对因不尽职行为造成新的不良贷款发生,信贷管理部将配合其他部门加大对责任人员的处罚、赔偿力度,确保新放贷款的安全。
2、强化管理,加强指导,进一步提高信贷管理部的履职水平。一是加强管理。重点是制度执行管理和从业人员管理,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督办。二是加强指导。重点是指导贷款投放和指导风险管理。结合实际,完善现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确定支持产业和投放重点。深入研究各项业务产品中的风险点,有效防范风险。三是加强服务。重点是树立服务基层和服务领导的双服务理念。服务基层要树立“一切为了经营干、一切为了基层转”的指导思想。服务领导则要把握好重要数据、重点问题、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的分析和监控,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3、强化信贷业务培训。一是信贷管理部将结合其他部门聘请法律、会计、审计等专业人员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至少一次全面的信贷业务培训,使信贷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提高信贷人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执行信贷人员月例会制度。加强对信贷人员政治觉悟及业务素质的培训,不断强化合规经营和尽职意识,分析典型案例,教育信贷人员要不断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学习兄弟社先进管理,找出存在的差距,纠正不足。
共2页,当前第2页12
第二篇: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部工作总结
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部工作总结
2010年,市郊联社信贷管理部在省联社、郑州市农信办等上级信贷管理部们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紧紧围绕业务经营目标,依法合规审慎经营,适度扩大信贷规模,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了信贷业务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了规模、质量及效益的良性发展。
一、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1、组织资金。截止2010年6月底,市郊联社组织资金达1442829万元,较年初净增30403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198000万元的153.55%。
2、贷款。总贷款1057382万元,较年初净增238195万元,完成阶段计划的103.12%;其中贷款573784万元,较年初净增78841万元,贴现483598万元,较年初净增159345万元。抵质押贷款62350万元,较年初净增61303万元,余额占总贷款的5.90%。
全年累放各项贷款2713423万元,同比净增2140991万元;累收2475228万元,同比2064627万元;净投放82493万元,完成阶段任务的103.12%。存贷比73.28%。其中“三农”贷款累放325232万元,同比净增91844万元。
3、不良贷款清收及下降。截止2010年6月底,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3548万元,较年初下降1086万元,余额占比为3.36%,较年初下降1.4个百分点;不良清收任务完成总额为3651.9万元,完成市办下达任务的121.73%,其中表内清收2589.9万元,表外清收1062万元。
4、截止2010年6月底,市郊联社实现贷款利息收入总计24735万元,实现利润17089万元。完成市办上半年考核利润任务的131.45%。
5、至六月底,全辖实现中间业务收入879.04万元,完成联社中间业务收入进度计划750万元的117.20%。
二、工作措施及开展情况 夯实基础,促进业务规范。1、2010年上半年,信贷管理部结合个人业务部及公司业务部等其他部门,认真组织学习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并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有关精神,对各社部上报贷款的材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规范,使各社部上报手续时有据可依,标准规范。2、2010年5月底,信贷管理部针对按揭贷款发放中出现的问题,根据4月份国务院提出的“国十条”和其他专业银行按揭贷款经营模式,提出了一系列的风险提示和操作办法,使按揭贷款的发放得到进一步规范。六月底我部又出台了对按揭贷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按揭贷款的管理进一步加强,风险得以控制。3、6月份,信贷管理部结合对辖区内职工贷款检查的结果和辖区实际,出台了。通知体现了既要为职工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又要手续规范,进行风险控制,这一规定,有效地杜绝了绕、冒、挪、超等违规行为,控制了职工贷款中潜在的风险。加强信贷监督管理,防范信贷风险。
信贷管理工作是各项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信贷资产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为防范信贷风险,夯实基础管理,今年上半年信贷管理部加大了对新发放贷款的审查监管力度,确保了信贷资产的安全。1、2010年,信贷管理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完善制定贷款审查制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各社上报的各类贷款资料进行了及时、认真、细致的审查、审批和上报。在贷款审查、审批中,按照上级部门及市郊联社有关精神,对于不符合贷款规定要求的贷款进行发回重审或否决,将贷款风险控制关口进行前移,从而保证了信贷资金的安全归流。
2、根据市办要求,信贷管理部于2010年5月初对辖区内单笔3000万元以上及单户1亿元以上的信贷客户进行了现场检查,重点检查了审贷手续、贷后管理档案、经营情况、资金用途及监管等方面,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同时加大了风险提示的频率,加大了违规贷款的惩处力度,辖区依法合规经营,风险控制意识不断得到加强。3、2010年5月,信贷管理部对辖区内各社办理的职工贷款进行了检查和规范,明确了职工贷款的使用范围和金额权限,并督促不符合借款条件、多头使用、不按合同用途使用借款的职工限时归还。
4、借助真实性检查等其他检查的机会,对辖区内贷款进行摸底检查,主要针对抵质押贷款的手续完善情况、贷后检查跟踪情况、大笔借款资金使用情况、按揭贷款的后续房本办理情况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发现情况督促办理社及时整改,降低风险的产生。以信用工程为载体,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环境的好坏是制约信贷双方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重要因素之一。市郊联社非常重视信用环境的建设。5月份,信贷管理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对辖区内企业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了重新评定,并在评级的基础上给予合理授信。本次评级授信,市郊联社共为459家企业进行综合授信82.58亿元,其中aaa级企业32家,授信22.33亿元,aa+级企业73家,授信29.07亿元,aa级企业298家,共计授信28.17亿元,a级企业56家,共计授信3.01亿元。2010年,我们将逐步建立健全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体系,着力解决银企双方在授信、管信、用信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在授信额度和授信有效期内,授信企业只要符合条件,我们将按照最简便的审贷流程,对企业贷款优先受理,快速审批,对还贷能力强,还款信誉好的企业的合理流动资金需求,可允许在授信额度内循环周转使用。市郊联社将对信用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行更加灵活的利率优惠,不断扩大授信企业群体,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共2页,当前第1页12、信贷业务不断创新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做好传统信贷业务的同时,不断创新贷款方式,我们开办的商标使用权抵押贷款、收费权质押贷款均受到明显成效。切实做好金融统计工作
业务部门对口多,统计工作多,业务环节多,为切实做好金融统计工作,为各级领导及部门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经营决策信息、参考依据。信贷管理部认真做好每项业务数据的统计工作,今年以来,共统计、上报各类统计系统数据235次,填报各项业务报650多份,撰写上报各类分析报告及总结30余篇,以及各种临时性专项调查报告或专项报告20多篇次。
管好放款中心,把好信贷投放最后一道关。1、2010年4月23日,信贷管理部组织全郊放款中心人员在联社10楼召开了放款中心会议,认真听取了各位放款中心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现场解答了若干问题。会后,信贷管理部将放款中心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汇总,并一一给予了解答。2、2010年,信贷管理部针对放款中心日常业务较多,报表较繁琐的问题,通过认真分析,将不必要的报表进行了合并或取消,有效的减轻了放款中心人员的工作负担。
3、为积极参与“基础管理年活动”,放款中心人员改变过去只履行贷款手续审查、集中办理授信发放等做法,利用自己身处放款审核岗位,对基层放款各环节情况熟悉的有利条件,转变工作方式,改善工作作风,变单纯贷款手续审查,为参与信贷日常管理,他们以撰写论文和工作建议的方式,为信贷管理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对市郊联社信贷管理再上新台阶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信贷管理制度仍需继续完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郊联社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信贷管理制度,为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规范的角度考虑,现有的信贷管理制度不能完全适应当前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不良贷款增长势头未得到有效遏制。不良贷款作为制约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在我市郊联社同样表现的非常突出。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存量清收难度越来越大,而新的不良贷款又陆续显现,应调未调贷款逐步暴露。同时由于今年我联社信贷规模扩张较快,大额贷款增长较多,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非常大。特别是我联社正处在一个改制的关键时期,“一高”问题已成为我联社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样解决“一高”,是我们首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信贷业务操作不规范。目前,我联社在日常业务中,合同文本使用不正确,基本要素填写不完整、不规范、担保手续不落实的问题较为突出。档案管理不规范、不完整,实用性不强。
贷后管理滞后。由于前些年,农信社缺乏规范的贷后管理制度,对贷后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具体,贷后管理不到位。从而形成现在的不良贷款中多年遗留的超诉讼时效、超保证期间、抵押资产流失等问题较多。新官不理旧帐、旧官一走了之的现象突出。
信贷人员素质不高。目前,我联社的部分信贷人员,无论从学识水平、知识层次、年龄结构、思想状况等方面看,不能完全适应信贷知识不断更新、信贷手段不断先进、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信贷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瓶颈”。
四、2010年下半年工作规划
针对今年信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信贷管理部在下半年将继续遵循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信贷管理,规范信贷操作行为,完善贷款结构,实现信贷资产良性循环。
1。加大贷款三查力度,要求各社严禁向高风险企业和个人投放贷款,同时改变以往那种重放轻收的思想观念,加大贷后检查力度,及时发现贷款风险扩大趋势,杜绝新的不良贷款发生。对因不尽职行为造成新的不良贷款发生,信贷管理部将配合其他部门加大对责任人员的处罚、赔偿力度,确保新放贷款的安全。
2、强化管理,加强指导,进一步提高信贷管理部的履职水平。一是加强管理。重点是制度执行管理和从业人员管理,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督办。二是加强指导。重点是指导贷款投放和指导风险管理。结合实际,完善现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确定支持产业和投放重点。深入研究各项业务产品中的风险点,有效防范风险。三是加强服务。重点是树立服务基层和服务领导的双服务理念。服务基层要树立“一切为了经营干、一切为了基层转”的指导思想。服务领导则要把握好重要数据、重点问题、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的分析和监控,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3、强化信贷业务培训。一是信贷管理部将结合其他部门聘请法律、会计、审计等专业人员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至少一次全面的信贷业务培训,使信贷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提高信贷人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执行信贷人员月例会制度。加强对信贷人员政治觉悟及业务素质的培训,不断强化合规经营和尽职意识,分析典型案例,教育信贷人员要不断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学习兄弟社先进管理,找出存在的差距,纠正不足。共2页,当前第2页12
第三篇:信贷部工作总结
岁月如梭,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半年多的时光飞逝而去,我们**支行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进入**年以来,在支行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各兄弟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信贷部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努力拼搏,日月奔走于企业与客户之中,深入开展市场调查工作,真正与企业管理人员促膝谈心,真诚交流,用一颗热心、诚心感化客户的心灵,力求全面掌握企业的状况,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较好地把好了贷款审查关,同时争取了大批的企业存款,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半年来的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借势支行东风,推动信贷业务健康发展。支行成立以来,坚持深化改革,坚持拓展市场,坚持科学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上半年,支行又开展了###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信贷部紧紧围绕支行的要求,借势支行东风,加强管理,拓展业务,取得了良好业绩,截至6月底,支行各项贷款余额###万元,比年初减少###万元,存贷占比为##%,利息收回率为##%,贷款月收息率8‰,不良贷款余额##万元,比年初下降##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较年初下降了2.01个百分点,完成省支行下达的指标。
二、业务工作须发扬吃苦耐劳精神。
做好业务工作,需要掌握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仍然离不开吃苦耐劳和严谨细致。为了做好本部门工作,半年来我始终和周围的同事一样,奔波忙碌在企业一线,进入夏天以后,虽然天气炎热,气温偏高,但仍然和同事们坚持一道出行。为了严格把好某家企业的贷款审查关,我带领员工一个月内三次深入企业的车间、生产计划处等实地调查,确认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属实。时值骄阳似火的六月中旬,大地好像蒸笼一样的炎热,稍一活动就会汗流浃背,尤其是进入该家企业的车间查看,里面噪音不断,温度高达40多度,但是我们坚持查看了多个生产工序,并找基层生产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座谈,深入细致了地了解了真实情况,为审查贷款业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上半年,为了争取#企业存款,我又带领小刘多次到开发区找企业领导,第一次遇到了副经理虽然支持我们但不能做主;第二次见到了财务经理,态度模糊,模棱两可;第三次听说其单位老总出发回来,我们等到晚上十点多,真诚的态度感动了老总,终于答应在我支行设立账户。回家的路上,万家灯火熠熠闪烁,看到人们都在温馨的家里享受天伦之乐,而自己的肚子饿的咕咕直叫,不觉得感慨万千,深深体会到:做我们这个行业必须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拼搏努力,加班加点是个笨办法,但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没有艰辛的付出就没有出色业绩。同时也感到由衷的高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毕竟又成功发展了一家客户。
三、团队管理须突出人文关怀。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能力再大,但毕竟没有分身术,不能同时在两个地方做两件事情,团队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发挥团队的合力,带好队伍呢?通过实践证明: 宽严相济,刚柔结合是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古人云,柔能克刚,柔与宽代表了灵活机动,代表了管理要讲“人情味”,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或者说要对员工充满人文关怀,使其适时感觉到部门领导的关心与爱护,引导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时,为完成部门的总体目标而努力奋斗,对于员工来说“柔”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鞭策。半年来,我在管理团队方面做到了两点:一是严格执行银行和信贷部的各项管理制度,对于部门规定任务,严格按照银行规章制度来考核,真正落实奖罚制度,使员工感觉到“原则问题不能变”,自己的职责必须先履行好,增强工作等主动性和自觉性,这一点体现了管理的“刚性”。二树立服务观念,为员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信贷工作牵涉到方方面面,部门领导需要提高服务意识,帮助员工开展工作。上半年我部员工小王一段时间总是愁眉不展,凭直觉感到其工作遇到了麻烦,于是我及时与其沟通,果不其然,一项企业存款业务竞争激烈,同行派出强大公关队伍也在积极争取。我帮助小王及时调整思路,并且多次陪同小王到企业找相关负责人协调,终于争取来一大笔存款。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例,说明关心支持员工工作非常重要。
总之,半年来的工作最大体会就是:刚柔相济,提高服务员工的能力,随时伸出热情的双手,发挥团队的合力才能有效开展工作;同时,部门领导要以身作则,不辞劳苦,不惧艰辛工作,才能做出成绩。良好的开端是事业成功的一半,回顾上半年,我们充满自信,展望下半年,我们满怀希望。今后需注意几点。
一、引导部门更加细致地工作。上半年工作实践雄辩地证明,除了发扬奋力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外,工作还需细致作风,结合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我们将推出“友情提示”,即汇集部门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的办法,将管理精细化,为了突出管理的人情味和“软性”,我们不采用硬性部门制度的形式,而是结合实际采用“友情提示”方式。比如,在贷款审查中,有的客户用他人教师证作为信用凭证,但是目前我国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教师收入差距较大,职业的稳定性也有天壤之别,民办学校教师面临随时解雇的境地,如果使用其证件做信用凭证,一旦出现问题,贷款将面临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将在“友情提示”中进行细分,帮助员工仔细甄别貌似相同的情况。当然这只是小小一例,类似情况会有很多;“友情提示”实际是对以前工作经验的细致总结,是提高团队业务能力的一项新措施。
二、做好信贷各项业务的安排和落实,对于上半年已有意向的项目,下半年力争做好、做实,例如要做好###地产的商品房按揭工作,做好大户回访工作,加强贷款企业的资金回笼款统计工作,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全面开展信贷营销工作,努力完成信贷业务各项指标任务。
三、做好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认真调查核实企业情况,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文件和总行信用等级评定与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总行规定的统一标准和计算办法,确保客观、公正、准确地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和信誉程度,为我行衡量开户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实行信贷准入机制建立基本依据。
上半年的工作浸透了太多的汗水和心血,但与上级领导的期望仍然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进行深刻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做好下半年的工作,争取让领导放心,同事们满意。
第四篇: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的风险与防
在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与农民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的绝对主力军,而它对农户的小额信贷业务却发展缓慢。现就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户提供的小额信贷的特殊性来看,对其风险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风险防范对策。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无论从数量、影响程度还是机构的合法性来看,已成为我国小额信贷的主流,代表和反映了我国小额信贷制度的总体特征。从制度绩效来看,该信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村金融的空白,丰富了农村信贷制度的内容,对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发展,其风险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小额信贷业务的正常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的表现,构建其防范对策,对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和社会稳定,解决扶贫与追求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小额信贷业务的现状
1、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离县及县以下基层机构,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寥寥无几。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基层以下撤退,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与农业农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的风险表现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小额信贷不但具有一般农业贷款的风险(如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而且由于其特殊性,具有一般农业贷款不具备的风险。正是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得农村信用合作社产生“惜贷”的行为。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风险:
与其他贷款不同,小额信贷以其“无需提供贷款抵押”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扶贫功能,降低了抵押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成本。但其缺陷是农信社对“无需提供贷款抵押”要承担一定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从农村信贷机构方面看, 有的农村信贷机构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对信贷人员行为的管制和激励机制,有的农村信贷机构人员素质低下,不能很好地处理小额信贷资金发放和收回过程中的调查、计划、决策、信息处理和风险管理工作,这是导致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从农户方面看,由于受小额信贷无抵押的影响,农户产生依赖思想。一部分农民习惯性地认为,小额信贷是扶贫贷款,是“救济款”,是不需要偿还的或不要利息的政府贴息贷款,还款意识薄弱,抱着能拖就拖的心理。有少数农户从贷款一开始就无还贷念头,存在恶意拖欠行为。由于居住集中,有些农民会效仿自己的邻居、亲朋好友恶意拖欠贷款,甚至不理解主动还贷的行为。还有个别农户把借来的小额信用贷款转手放高利贷以牟取不法利益。有的借用信用证、身份证,冒名借用小额信用贷款。有的“凑零为整”,最终使贷款集中于一家一户。种种情况说明由农户所引发的道德风险不容忽视。
2、利率因素:
国际上成功小额贷款的存贷差要高达8%-15%左右。在中国,由于不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组织来发放小额信贷,加之贷款的方式也较国外简便,因此,成本可能比国外同类贷款低一些,但可能也需要5%-7%左右的利差。在目前农村信用社资金成本在3.5%左右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在8%-10%左右才能使项目自负盈亏。而从实际执行结果看,我国绝大多数小额信贷项目执行的都是低利率政策,都没有从财务自立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一个合理的利率水平。在低利率的情况下,借贷者可能不注重贷款使用的效率,从而导致了高违约。另外,如果利率定得太低,虽对农户有利,却易被非农户或其它部门分割抢占,引发各种腐败现象。这样,真正需要低息扶贫贷款的农户却得不到贷款,而那些富裕农户、工商业者和政府干部反而能得到贷款。他们在获得贷款后往往并不运用于生产经营,按市场利率或灰色市场的高利率转手贷出就能获利。结果造成在低利率政策条件下,社会各阶层都会出来争夺这份资源,往往使贷款难以到达真正的贫困者手中,也使借款者难以产生精心经营的压力和动力。
3、信用评定制度不健全
小额信贷理论认为,农信社贷款对象应是具有一定还款能力和还款愿望的中低收入阶层,我国目前对还款能力和还款愿望的评价是以农户信用等级高低为标准的。因此,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准确度与真实度成为决定还贷率高低的重要环节。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信用档案资料不够准确及时,评级带有盲目性;信用评价受多方干扰与影响,如村干部照顾关系评级,带有明显的偏向性,虚报数据和信用等级;评级缺乏复审,呈单一性。信用等级不准确,贷款额度核定不科学,甚至可能造成不够条件获得贷款的人也借此获得贷款。一些地方政府、村委会在协助农信社工作的过程中,认为信用的评定是一件有责无利的份外之事,还有些地方为了获得“信用村(镇)”的荣誉称号,在信用评定工作中不严格把关,这给小额信贷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三、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1、建立和完善小额信贷的激励机制
一是对农户的激励。信用社可根据农户信用等级状况和还款情况,建立动态的数据资料库,对按时还款的农户给予更优惠的服务。二是改变农信社对信贷员的单一激励机制,即由单一的负激励
转变为正负激励机制并举。目前,许多农信社实行“三包”(包放、包收、包赔)制度,贷款损失由信贷员赔偿,这虽然不失为强化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在实践中由于信贷人员的责权利不对等,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信贷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小额信贷业务严重萎缩。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既要对信贷员实施一定的惩罚制度,又要实施奖励制度,只有双管齐下,才能保证较高的收贷率。三是对信用社的激励。人民银行对收贷率高的信用社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如在分配制度上给予更大的灵活性,在再贷款的安排上给予更优惠的条件等。
2、确定合理的小额信贷利率
要让参与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赢利,这是这些金融机构愿意扩大并持续提供小额信贷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入,银行商业化的程度提高,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如果农村信用社在小额信贷项目中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又得不到有关部门的补助,那么目前开展得轰轰烈烈的小额信贷工作就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更大规模地深入发展下去。要使参与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赚钱,国际经验证明最关键的因素是利率的高低。小额信贷与银行一般贷款的操作程序不同,有额度小、成本高的特点,因此较高的存贷差才能弥补操作成本。
这里似乎有一个悖论,一方面开展小额信贷的目的在于支持农业、帮助弱势群体,一方面又要收高利率,这里是否存在矛盾?首先,我们应该指出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是商业贷款,并不是政府的扶贫款,不亏损经营是最起码的企业要求。其次,国内外各种调查几乎一致显示,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能否借到钱,利率稍高一些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以3000元的小额信贷为例,高一个百分点的利率,借款者一年要多付出利息30元。这一个百分点对借款者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农村信用社来说却是关键所在。
3、建立有效的信用等级评价制度
农户个人信用是信用社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的依据,是控制信用社贷款风险的基本要求。第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统一操作规范,提高信用评级的层次和质量,整体推进农村的信用环境建设。第二,要加强与村委的联系,村委会是信用社与农户之间建立信贷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当资金紧缺时可以帮助农户和信用社建立信贷联系,为农户和信用社取得“双赢”的效果做出贡献。由于村“两委”比农信社信贷员更了解本村农户人品、经营能力、经济收入状况、信誉状况等等,他们参与信用户评定和授信额度核定,能有效防范不知情放贷风险。同时,由于信用户评定和授信额度由农信社、村“两委”和村民代表等集体核定,并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在操作程序上可以有效地防范信贷过程中的内部道德风险和信息不清。第三,要加大信用等级评价的硬件投入,健全资料档案,逐项认证审查核实,并且对农户的信用档案实行电子化管理。农户资料要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户实际情况。第四,要明确评级责任。农户的基本状况及信用反映等由村组干部负责审查把关,并签字负责,信用等级初评由信贷员负责,避免因不负责导致的评级不准确。第五,要严格按照评级标准,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对所有农户都采用统一的标准,以确保评级客观公正。
四、结论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真正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方式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农户小额贷款对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及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存在多种风险。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事业不断加大,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引导,注意风险的防范,小额贷款必将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事业的发展,真正体现农村主力军和纽带的作用。
第五篇: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的风险与防范
【摘要】在 中国,农村 信用合作社是农村正规 金融 机构中唯一与农民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的绝对主力军,而它对农户的小额信贷业务却 发展 缓慢。本文就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户提供的小额信贷的特殊性出发,对其风险进行了简单的 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社 小额信贷 风险防范
经过6 年的实践,中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无论从数量、影响 程度还是机构的合法性来看,已成为我国小额信贷的主流,代表和反映了我国小额信贷制度的总体特征。从制度绩效来看,该信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村金融的空白,丰富了农村信贷制度的 内容,对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发展,其风险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小额信贷业务的正常健康发展。因此,研究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的表现,构建其防范对策,对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和 社会 稳定,解决扶贫与追求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小额信贷业务的现状
1、中国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自1999年开始,国有银行大规模撤离县及县以下基层机构,目前 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寥寥无几。随着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 经济 以下撤退,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与农业农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00年开始,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占整个农业贷款的比例不断提高,到2004年达到了近50%,超过农业发展银行成为主要的农业资金来源,农村信用社逐渐成为农村金融的绝对主力军。
2、农信社的小额信贷比例不断下降
针对如何解决农村信贷的 问题,农村信用社借鉴国际通行的农户小额信贷的做法,于1999年、2000年相续制定了《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暂行办法》,全面落实农户小额信贷。但从目前情况看,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占信用社农业贷款份额仍比较小,发放贷款的覆盖面较小,农业贷款的增长与农户小额信贷的增长还不成比例,农户小额信贷在有些年份甚至出现了下降,例如2004年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1678亿,而2005年却减少到1578亿。
从图2中可以看出,农信社的小额信贷在农业贷款中的比例逐渐下降,这与国际上其他
成功国家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究其原因,随着小额信贷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广泛开展,其风险也日渐暴露出来,绝大部分信用社贷款的回收率较低。因此,有些农信社因畏惧风险而不愿向农户提供此类贷款,即便提供,也附加许多额外条件,大大降低了农户申请小额信贷的积极性。还有的农信社干脆对小额信贷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未得到改善,农信社与农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再次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的风险表现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小额信贷不但具有一般农业贷款的风险(如 自然 风险、市场风险),而且由于其特殊性,具有一般农业贷款不具备的风险。正是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得农村信用合作社产生“惜贷”的行为。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风险
与其他贷款不同,小额信贷以其“无需提供贷款抵押”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扶贫功能,降低了抵押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成本。但其缺陷是农信社对“无需提供贷款抵押”要承担一定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从农村信贷机构方面看, 有的农村信贷机构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对信贷人员行为的管制和激励机制,有的农村信贷机构人员素质低下,不能很好地处理小额信贷资金发放和收回过程中的调查、计划、决策、信息处理和风险管理工作,这是导致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从农户方面看,由于受小额信贷无抵押的影响,农户产生依赖思想。一部分农民习惯性地认为,小额信贷是扶贫贷款,是“救济款”,是不需要偿还的或不要利息的政府贴息贷款,还款意识薄弱,抱着能拖就拖的心理。有少数农户从贷款一开始就无还贷念头,存在恶意拖欠行为。由于居住集中,有些农民会效仿自己的邻居、亲朋好友恶意拖欠贷款,甚至不理解主动还贷的行为。还有个别农户把借来的小额信用贷款转手放高利贷以牟取不法利益。有的借用信用证、身份证,冒名借用小额信用贷款。有的“凑零为整”,最终使贷款集中于一家一户。种种情况说明由农户所引发的道德风险不容忽视。
2、利率因素
国际上成功小额贷款的存贷差要高达8%-15%左右。在中国,由于不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组织来发放小额信贷,加之贷款的方式也较国外简便,因此,成本可能比国外同类贷款低一些,但可能也需要5%-7%左右的利差。在目前农村信用社资金成本在3.5%左右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在8%-10%左右才能使项目自负盈亏。而从实际执行结果看,我国绝大多数小额信贷项目执行的都是低利率政策,都没有从财务自立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一个合理的利率水平。在低利率的情况下,借贷者可能不注重贷款使用的效率,从而导致了高违约。另外,如
果利率定得太低,虽对农户有利,却易被非农户或其它部门分割抢占,引发各种腐败现象。这样,真正需要低息扶贫贷款的农户却得不到贷款,而那些富裕农户、工商业者和政府干部反而能得到贷款。他们在获得贷款后往往并不运用于生产经营,或者把钱存入银行以获取利息收入,或者只需按市场利率或灰色市场的高利率转手贷出就能获利。结果造成在低利率政策条件下,社会各阶层都会出来争夺这份资源,往往使贷款难以到达真正的贫困者手中,也使借款者难以产生精心经营的压力和动力。
3、信用评定制度不健全
小额信贷 理论 认为,农信社贷款对象应是具有一定还款能力和还款愿望的中低收入阶层,我国目前对还款能力和还款愿望的评价是以农户信用等级高低为标准的。因此,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准确度与真实度成为决定还贷率高低的重要环节。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信用档案资料不够准确及时,评级带有盲目性;信用评价受多方干扰与影响,如村干部照顾关系评级,带有明显的偏向性,虚报数据和信用等级;评级缺乏复审,呈单一性。信用等级不准确,贷款额度核定不 科学,甚至可能造成不够条件获得贷款的人也借此获得贷款。一些地方政府、村委会在协助农信社工作的过程中,认为信用的评定是一件有责无利的份外之事,还有些地方为了获得“信用村(镇)”的荣誉称号,在信用评定工作中不严格把关,这给小额信贷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三、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1、建立和完善小额信贷的激励机制
一是对农户的激励。信用社可根据农户信用等级状况和还款情况,建立动态的数据资料库,对按时还款的农户给予更优惠的服务。二是改变农信社对信贷员的单一激励机制,即由单一的负激励转变为正负激励机制并举。目前,许多农信社实行“三包”(包放、包收、包赔)制度,贷款损失由信贷员赔偿,这虽然不失为强化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在实践中由于信贷人员的责权利不对等,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信贷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小额信贷业务严重萎缩。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既要对信贷员实施一定的惩罚制度,又要实施奖励制度,只有双管齐下,才能保证较高的收贷率。三是对信用社的激励。人民银行对收贷率高的信用社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如在分配制度上给予更大的灵活性,在再贷款的安排上给予更优惠的条件等。
2、确定合理的小额信贷利率
要让参与小额信贷的 金融 机构赢利,这是这些金融机构愿意扩大并持续提供小额信贷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入,银行商业化的程度提高,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如果 农村 信用社在小额信贷项目中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又得不到有关部门的补助,那么 目前 开展得轰轰烈烈的小额信贷工作就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更大规模地深入 发展 下去。
要使参与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赚钱,国际经验证明最关键的因素是利率的高低。小额信贷与银行一般贷款的操作程序不同,有额度小、成本高的特点,因此较高的存贷差才能弥补操作成本。
这里似乎有一个悖论,一方面开展小额信贷的目的在于支持农业、帮助弱势群体,一方面又要收高利率,这里是否存在矛盾?首先,我们应该指出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是商业贷款,并不是政府的扶贫款,不亏损经营是最起码的商业要求。其次,国内外各种调查几乎一致显示,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能否借到钱,利率稍高一些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以3000元的小额信贷为例,高一个百分点的利率,借款者一年要多付出利息30元。这一个百分点对借款者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农村信用社来说却是愿不愿意大规模开展小额信贷的关键所在。
3、建立有效的信用等级评价制度
农户个人信用是信用社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的依据,是控制信用社贷款风险的基本要求。第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统一操作规范,提高信用评级的层次和质量,整体推进农村的信用环境建设。第二,要加强与村委的联系,村委会是信用社与农户之间建立信贷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当资金紧缺时可以帮助农户和信用社建立信贷联系,为农户和信用社取得“双赢”的效果做出贡献。由于村“两委”比农信社信贷员更了解本村农户 经济 状况,他们参与信用户评定和授信额度核定,能有效防范不知情放贷风险。同时,由于信用户评定和授信额度由农信社、村“两委”和村民代表等集体核定,并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在操作程序上可以有效地防范信贷过程中的内部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第三,要加大信用等级评价的硬件投入,健全资料档案,逐项认证审查核实,并且对农户的信用档案实行 电子 化管理。农户资料要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户实际情况。第四,要明确评级责任。农户的基本状况及信用反映等由村组干部负责审查把关,并签字负责,信用等级初评由信贷员负责,避免因不负责导致的评级不准确。第五,要严格按照评级标准,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对所有农户都采用统一的标准,以确保评级客观公正。
四、结语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真正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近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农户小额贷款对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及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存在多种风险。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事业正在从起步阶段向成长阶段过渡,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引导,注意风险的防范,小额贷款必将在我国的扶贫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
(注:本文系国家 社会 科学 基金项目资助,基金项目编号05CJL025。)
【 参考 文献 】
[1] 曹辛欣:论农户小额信贷的风险及其化解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7(5).[2] 董少林:论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C].中国 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4.
[3] 杨喜孙、薛瑞鑫、叶华: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面临的 问题 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7(5).[4] 庞新军、刘文朝、周振:我国小额信贷风险的产生及其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3).
[5] 熊学萍、易法海:农户小额信贷风险:表现,成因与应对策略[J].华东经济管理,2005(11).
[6] 李强、杨蕊: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问题探讨[J].南方农业,2007(1).[7] 汤敏: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当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发展问题[J].中国审计,2003
(8).[8] 杨山彬、申巧凤:浅议进一步完善农户小额贷款[J].河北金融, 2006(4).[9] 陈丽华:小额信贷的风险防范[J].中华合作时报,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