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车辆转让后未办理保险合同变更手续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赔偿问题
车辆转让后未办理保险合同变更手续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赔偿问题
【案情摘要】
2011年1月,崔某为其购买的别克牌小轿车在P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保险合同,险种为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险,其中死亡伤残保险限额110000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保险期限为一年。投保后第二天,崔某将该车转让给了刘某,并于当日办理了车辆过户手续,但二人均未到P保险公司办理保险合同变更手续。2011年4月某日,刘某在驾驶该车时发生交通事故,撞到路人姜某,导致姜某当场死亡。经当地交警大队对事故进行调查,认定刘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姜某不负事故责任。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姜某的家属将崔某和刘某共同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赔偿其各项损失248000元。
【律师观点】
本案中肇事车辆已由崔某于2011年1月转让给了刘某,虽未到保险公司办理变更手续,但刘某作为该保险车辆的实际受让人,在法律上系保险车辆的所有人,具有作为保险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崔某在将保险车辆转让给刘某后,事实上对该车辆已不具有任何权利义务关系,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条规定:“当事人之间已经以买卖等方式转让并交付机动车但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上述规定,本案应由P保险公司和被告刘某对原告的请求承担赔偿责任。故一审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追加了P保险公司为被告。
【审理结果】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该案的争议焦点是保险车辆转让后未办理保险合同批改手续,保险人是否承担理赔责任。法院认为,因机动车转让未办理批改手续而引发的保险合同纠纷,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法律问题:首先是受让人是否具有保险金赔偿请求权的诉讼主体资格。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原告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现受让人已实际占有并支配该保险车辆,且又因使用该保险车辆发生了保险合同约定范围内的保险事故,所以受让人与保险标的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具备提起保险金赔偿的诉讼主体资格。从实体方面分析,由于该保险合同标的的转移导致了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该车附随的保险利益也随之转移给了受让人享有,其在事实上具有了保险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法院同时还认为,关于保险车辆转让后未办理批改手续,保险人是否可以拒赔的问题。虽然我国《保险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保险标的转让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依法变更合同,但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根据《保险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精神来看,并不能引申出只要保险标的转让未经批改,保险公司无须承担保险责任的法律后果。《保险法》之所以规定机动车转让需办理批改手续,其宗旨是为了便于保险人对保险车辆的规范管理,防止冒领保险金或骗保,而不在于免除保险人的赔偿责任。而且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只有在增加危险程度后,被保险人未尽通知义务致使未办理批改手续的,保险人才可以免责。因此在车辆转让后明显增加了保险车辆的危险程度的,如非营业车辆转为营业车辆的,则未办理批改手续对保险公司的利益造成重大影响,此时,保险公司应当享有解除或变更合同的权利,若车辆转让后并未增加保险车辆的危险程度,且保险人收取保费的,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保险公司仍需对保险车辆的合法受让人承担保险责任。故一审法院经审理后作出判决:判决由被告P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偿原告120000元;超出交强险限额的部分34668元,由被告刘某承担赔偿责任。一审判决后,P保险公司不服,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主张。二审法院驳回了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判决维持原判。
【律师建议】
由以上案例可见,机动车所有权一经转移,当事人务必要及时到保险公司办理保险批改手续。
但是,即便当事人极尽可能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在机动车转移登记和保险批改两者之间仍然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如果机动车在此期间出险,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赔付呢?实践中,当事人办理完车辆转移登记手续之后,在前往保险公司办理批改手续的途中出险的案例较为常见。很多人认为,此时卖车人对保险标的已不具有保险利益,同时买车人也不是保险合同的主体,因此无论哪一方申请索赔,保险公司都应该拒赔。现实中,保险公司拒赔于情理不符,被保险人也难以接受处理结果,因此保险公司往往又不得不通融赔付。
事实上,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机动车所有权的转让像房屋买卖那样,须登记才产生效力。相反,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可见,机动车所有权原则上应自交付时起转移。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机动车所有权的转移不以登记为生效要件。《物权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二十四条规定:“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可见,交付是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时间点。
因此,为避免因所有权转移时间和保险批改时间的不一致给当事人利益带来损失,建议当事人可以在机动车买卖合同中做约定如下:“双方约定,自双方在保险公司办理保险批改手续的同时交付机动车。”如此约定,机动车所有权转移和保险合同转移的时间完全一致,便不会发生因卖方丧失保险利益,或买方不属于保单主体等原因导致保险公司拒赔的结果。
第二篇:公司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主体分析
-公司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主体分析
随着公司规模地不断发展壮大、业务地不断增多,现有的公务用车已经不能满足各部门的需要,同时,公务用车在管理上也有一定的难度,故公司提倡有能力的职工购买私人汽车,用于办理公司或私人事务,而由公司给予一定的补助,以减轻公务用车的压力。由此,现有的公司车辆管理(补助)制度下车辆若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承保范围以外的民事赔偿责任承担的主体的区分就是一个十分迫切需要弄清的问题了。
现有的车辆管理(补助)制度下,用车的方式主要有“公车公用”、“公车私用”、“私车公用”、“私车私用”四种方式,要弄清以上几种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时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首先要区分何为“公用”、何为“私用”。一般来说,车辆的“公用”应该理解为:使车辆用于执行职务的行为(此处的职务行为应当包括工作职责范围以内和执行公司临时交派任务),除此之外车辆的使用均应理解为“私用”。就“职务行为”的界定标准,目前尚无相关的司法解释,依据理论界一般的理解,公司职员的职务行为一般应综合以下几个标准予以考虑:
1、职权标准。凡是公司职员依据公司的章程或规章制度的岗位职责规定而实施的行为都属于职务行为,凡是公司的负责人或部门领导交派的、为了公司的工作需要而实施的行为亦应理解为职务行为;
2、时空标准。公司职员在行使职务、履行职责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的行为通常是职务行为。
3、名义标准。通常的情况下,凡是不超出法律和公司规定的框架,以公司职员的身份和名义实施的行为都是职务行为。
4、目的标准。职务行为通常是为了实现公司章程或规章制度规定的职责或公司的负责人或部门领导交派的任务,其目的是为了使公司获得利益,而非员工个人的利益。
当然,以上几个标准并不是单一和孤立的,应予综合考虑。
现行有效的、调整交通事故民事责任的法律及有关司法解释主要有《民法通则》、《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细则》以及最高院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交通事故民事责任承担的主体问题,在过去的《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1条中将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分为职务行为以及非职务行为两个方面来阐述,但该办法在责任承担主体的划分上显得极不合理和相对滞后,并且和民法通则的有关原则相悖,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后,《交通事故处理办法》随之失效,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主要集中在第76条中:“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可见,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交通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主体规定也是较为笼统的,没有考虑到车辆的所有人、驾驶人、实际支配人等之间复杂的关系,而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细则》中也未作进一步细化,相关的司法解释偏少,故导致了现在许多法院在审理该类案件时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现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审判实践及法学理论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作简要分析。
目前审判的实践和理论界一般根据风险和对物的控制联系,获
得利益的人负担危险的原则,来确定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标准,一是运行支配权,即谁对车辆的运行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谁应作为责任主体。二是运行利益的归属,即谁从车辆运行中获得利益,谁应作为责任主体。
由此,在“公车公用”和“私车公用”的情况下,公司员工执
行公务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公司从车辆的运行中获取利益,理论和审判实践中按照运行利益归属的标准来划分交通事故民事责任承担的主体,此时公司应当承担保险公司理赔之外的民事赔偿责任。相关的规定见最高院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第八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
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在实际处理中要注意“公司职员”和“与公司有雇佣关系人员”的区别,因为两种情况下承担责任的方式是有所区别的。
如果是“公车私用”,则应当分两种情况考虑,一种情况是职员的“私用”行为已经得到公司的允许,此时车辆的实际控制、支配权仍属于公司,而获取利益方是员工,依据理论和审判实践,此时若发生交通事故一般由公司承担民事责任,公司在承担民事责任以后可以依据劳动合同及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向员工追偿。另一种情况是职员的“私用”行为未得到公司的允许,此时公司对车辆的控制、支配是有限的,获取利益方是员工私人,故此时若发生交通事故,除非公司有管理上的瑕疵,否则应当由职员自己承担民事责任,但该问题一直以来颇有争议,审判实践中也有不同的理解和作法。
在“私车私用”的情况下,车辆的控制、支配权以及获取利益方都为员工,此时发生事故民事赔偿责任由员工方承担应是毫无疑问的。
以上是对现有的公司车辆管理(补助)制度下车辆若发生交通事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主体的简要分析。供公司确定或修改相应的制度时参考。
小梁
第三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请示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 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
承担责任的请示的批复
2001年12月31日(2001)民一他字第32号
江苏省高级人民院:
你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承担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请示”收悉。经研究认为:
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因车辆已经交付,原车主既不能支配该车的营运,也不能从该车的营运中获得利益,故原车主不应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但是,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的行为,违反有关行政管理法规的,应受其规定的调整。
第四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
责任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复函
(2001)民一他字第32号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请示》收悉。经研究认为:
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因车辆已交付,原车主既不能支配该车的运营,也不能从该车的运营中获得利益,故原车主不应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但是,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的行为,违反有关行政管理法规的,应受其规定的调整。
200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