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工商局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局按照国家总局“金信工程”和省局“金管工程”二期建设的要求,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强力推进,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升了监管执法效能。
一、科学投入与管理,强化信息化基础保障
网络健全畅通是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对此,我们坚持顾长远,看大局,立足实际,加大建设投入与管理。一是优化网络配置。投资1600多万元,完善市、县、所三级网络,搭建起集数据传输、内部语音、视频会议、移动办公“四网合一”的业务专网。全市198个工商所、13个行政审批大厅、17个局机关全部实现光纤接入,联网率达到100%。新增微机设备500多台,服务器7台,形成了功能完善的服务器机群和业务网络。二是搭建应用载体。对市局机关会议室进行升级改造,建成集视频会议、网络教学、演讲演示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会议厅。扩大12315申诉举报中心功能,建立以信息化网络支撑的综合指挥平台,形成“一个中枢、16个受理平台、相对集中受理、统一指挥调度”的现代化调度指挥体系和以12315数据分析为核心的信息情报服务体系。三是整合应用系统。按照“资源共享、讲求实效”的原则,建立工商综合监管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网络平台,将网上监管系统进行整合,工作人员只需要输入一次密码,就可以根据拥有的权限,实现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操作。四是强化网络管理。本着“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建立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加强了以防火墙、安全网闸等内容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对228个网络接入点和整个线路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做好软硬件的日常维护、材料补给等工作,保证了网络畅通和工作正常开展。
二、实施三项措施,强力推进信息化全面应用
实践应用是全面验证和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根本,对此,我们主要采取了3项措施。
1、加强组织调控。在领导体制建设上,实行“一把手”工程。市局和县(市)局、分局分别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引导全局干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将信息化应用作为提高执法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早下手抓主动,建立了一系列促进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实行“一把手”工作例会制。先后9次组织召开由各局“一把手”参加的信息化应用会议,调度工作情况,针对思想认识有误区、落实推进欠力度、责任规范待加强等问题,下发会议纪要,加大整治力度;落实信息化建设立项审批制。从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在信息化应用与发展上和省局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小计划”服从大规划,使全市系统信息化应用与省局部署上下畅顺,同频共振;推行信息化应用工作协调联动制。在业务软件推广应用中,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局长靠上抓,业务科室牵头抓推广、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各级共同参与。每项业务软件都对口落实相应的责任推广单位,明确第一责任人和具体承办人,规定完成时限和标准,实行责任追究。通过长效机制建设,使信息化从一项科室单一负责的高技术工作变成一项全局性工作,信息中心和职能科室、各基层所之间的关系更加理顺,系统上下协同动作、密切配合的机制更加有力,为信息化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实行目标考核。我们按照“一把手负责、全员参与”的原则,把信息化应用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建立《信息化应用考评制度》,将推广应用、综合管理、安全管理、教育培训等九大项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面向全系统所有单位和人员,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实施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对信息化推广应用工作不达标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不能熟练运用业务软件的干部职工实行待岗培训。同时,对各项业务工作考评时,主要采纳网上电子数据,进行网上考核。工作没有上网运行的,考核成绩自动判定为零。在对**红盾网站的管理中,我们就采取了以科室为单位,划分栏目,归口管理,全员维护的办法,对各单位的管理维护工作,通过上网查询记录进行考评,督促全体干部重视网站运行,实现了各类监管服务信息的网上即时更新,有效解决了网站更新速度慢,信息迟缓的弊病。通过落实目标考核与奖惩,去年以来,共有12个县(市)局、分局,60处工商所、115名干部受到表彰,落实奖励资金***万元;对**个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通报批评。
3、注重人才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一方面我们采取激励措施,挖掘信息化人员的潜能。实施了《关于加强全市工商系统信息化队伍建设的意见》、《招录国家公务员考察培养管理办法》、《基层干部到市局挂职锻炼的实施意见》等,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在公开招录34名计算机技术人员,扩大信息专业人才队伍的同时,从全市198个工商所、200个科室单位,选拔了398名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爱岗敬业的人员担任信息化管理员,下发文件,明确职责,保证队伍稳定。采取信息化管理员包科、包所的方式,担负起单位内部网络维护和人员应用能力培训工作。鼓励信息化管理员参加计算机类在职教育,提高理论基础。目前,有3名信息化管理人员在读MBA。采取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措施,招聘的计算机人员实行与事业性人员同等工资和福利待遇。挖掘和选拔既懂工商业务,又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走向信息中心领导岗位。另一方面,注重应用信息网络,强化全员培训。我们在实现视频和软视频培训的同时,建立了远程培训系统,实现教育培训、知识共享、考核评价的网上一体化管理,干部职工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培训、考试。目前,网上学习点击量达到28万人次,在线学习时间47万课时,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系统干部职工培训率100%,业务软件使用率100%,熟悉计算机操作技能率90%以上的工作目标,全系统45岁以下的干部全部取得了计算机初级以上资格证书。
三、应用促进发展,执法服务信息化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科学建管和整体推进,全系统形成了“一个网站(红盾信息网)支撑、一个窗口(12315综合指挥中心)对外,两级(省局、市局)软件对接,四级(省、市、县、所)信息共享”的信息化应用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工作方式创新,提高了监管执法效能。
一是建立工作流程,内部管理更加规范。企业登记、执法办案、规费收取等各项工作上网运行后,我们明确各级督查权限,通过软件系统,直接查询每项业务工作的质量与责任人,并建立了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通过网络,对登记效能差、企业信息认领不及时、巡查不到位、违反执法办案工作流程的问题,及时查究,确保了各项业务工作的网络流程管理,有效地杜绝了执法随意性,实现了行政诉讼零败诉,行政复议不撤改。为强化对收费工作的监督力度,我们在充分利用省局票据管理软件的系统上,补充了规费监管功能,实现定费、收费、票据管理的统一,通过市局、县级局、工商所三级联网,授权用户随时随地对收费情况进行远程监控,确保了规费收取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杜绝了收费中人情因素的影响。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使行政监督工作由传统的人管人模式,向程序管人、制度管人的专业化管理模式跨越,保障了各项工作流程科学、简洁高效、监督有力。
二是监管目标明确,执法能力进一步强化。依托信息化,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建立了全市系统上下联动、处理及时的快速反应机制,将消费维权和行政执法的触角延伸到城乡各地,方便了群众投诉,拓宽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广度。申诉举报指挥系统全面升级以来,12315日均受理量达到100多件,目前,已受理咨询和投诉举报12.3万人次,处理投诉1.8万件,查处假冒伪劣商品291批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达4091万元。“经济户口”管理、企业信用管理和分层分类监管系统的有机结合,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网上自动分类分级,根据微机提示,我们在监管服务工作中,突出重点,分类管理,防止了各类违法违章行为的发生。如全市****户食品经营业户业户登记入网后,直接生成高风险度级别,监管人员运用电子地图,准确定位,实施高频次监管,确保了消费安全,促进了消费和谐。
三是增加联系渠道,社会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利用红盾信息网和12315网络系统,加大了与经营者、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红盾信息网的业务板块和相关公示栏目,提供了工商信息服务和企业形象展示平台。通过网络宣传全市企业形象,帮助企业争创国家驰名商标。及时公布“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通过对企业信用的公示作用,引导和促进广大经营者加强自律,维护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我们还发挥计算机联网,工商业务数据集中的优势,在全市13个行政审批大厅设立了企业登记信息查询服务窗口,去年以来,累计接待公、检、法等部门和企业、个体查询15万人次。利用信息网络,建立了企业摧检及会议告知短信服务平台,累计向企业发送短信5万余条,实现了企业网上年检。
四是工作方式创新,基层执法服务效能全面增强。依托信息化,各基层所实行了“经济户口”、企业信用和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监管。进一步规范了内部机构设置,实行了“一室多队”的监管服务模式。各类材料实现网上流转,原来耗时较多的信息检索和资料传递工作用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登记机关与基层工商所信息共享、上下联动,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间,无前置审批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全部在基层所办理,实现了对业户的零距离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全面适应了“小局大所”改革的需要。
第二篇:市工商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市工商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市局:
近两年来,**市工商局按照省局“金管工程”的总体要求与部署,在**市局的关怀和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两网一库”这一中心工作,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进了管理模式。现将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重视硬件投入与网络建设,夯
实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基础
信息化建设如果离开了硬件与网络支持,无疑建设空中楼阁,因此原创:wenmi114.com市工商局高度重视硬件投入与网络建设,在这项工作上坚持高点定位的原则。近两年来,我们加大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截止到目前为止,共投资六十余万元购买各种信息设备,重点用于加强基层所和全市12315举报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并与广电合作,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建成了连接各个工商所的百兆光纤专网。这些工作的开展,夯实我局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
1、硬件设备方面。目前,全系统共有:服务器*台,分别为数据库服务器、外网服务器、财务数据服务器和1315通信服务器;计算机*台,其中在2003年以来新购入计算机*台,主要用于装备基层所和替换一批淘汰计算机;打印机*台,其中2003年以来新购入*台;其他主要设备是复印机2台、交换机1台、路由器1台、光缆接收设备1套、U37台等。这些设备的购买和投入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办公条件,有力的保障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2、网络建设方面。按照省局“金管工程”的统一部署,我局于1999年完成中心机房的改建和装修,以及局机关内部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工作。2000年完成红盾信息网站开通和局机关局域网与因特网的联结。2002年,在**市局的部署下,完成网络改造升级,实现与**市局光缆联结,极大的提高了信息系统的速度和安全性。同时根据财务装备科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完成科内独立局域网的建设。2003年上半年,利用给基层所购买微机和微机收费的契机,原创:wenmi114.com完成了16个所的所内局域网工程,提高了基层所内计算机的使用效率,保证了微机收费的顺利实施。2003年下半年,根据形式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本单位遵循安全、高速、先进和经济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分别同当地电信、联通和广电三家进行接洽,运作县乡联网事宜。我们利用三家之间的竞争,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以最小的成本在九月底由广电完成了全系统光纤专网工程。本系统光纤专网的建成,为今后进一步建设“网上工商”和“数字工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数据库建设,发挥软件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信息数据库,要靠软件和硬件两条腿走路,我局在投入大量资金,保障硬件和网络建设的同时,投入巨大精力进行数据库与软件的建设,建立了完备准确的数据库。
1、数据库建设方面。目前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数据库主要包括企业登记数据库(内资、外资和私营)、个体登记数据库、个体收费数据库、市场登记数据库、合同抵押数据库、商标登记数据库、统计数据数据库等几个库。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本单位利用成立专门档案室,工商档案进行交接的契机,局领导直接指挥,统一调度,安排专门人员对企业数据库和个体数据库进行彻底的整理,进一步完善了登记内容,修改了错误事项,做到了微机户数和内容与档案的完全一致。同时,在2003年所有基层所都建立和完善的自己辖区内的个体登记数据库和个体收费数据库。目前,我局企业数据库、个体数据库、市场登记数据库、合同抵押数据库、商标登记数据库的登记信息入库率已经达到100%,2、软件应用方面。省局“金管工程”共开发推广了20多套工作应用软件,目前正常使用的是内资企业管理系统、外资企业管理系统、私营企业管理系统、个体登记管理系统、个体收费系统、综合查询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市场管理系统、统计报表系统等业务软件,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我局还购买或开发了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特别是2003年,我们投资近6万元,全市第一家建成使用了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信息管理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另一方面,依靠我们的光纤专网,我们在基层所推广使用了个体收费系统、综合查询系统、企业年检系统、统计报表等软件,使许多以前需要到跑到市局办理的工作在所里就能完成。
3、办公自动化方面。我们利用网络,大大提高了办公自动化的应用水平。为每个基层所和科室申请了电子信箱,实现了网上公文传输。为进一步利用网络资源,目前,我们正在和**广电积极运作,将在近期合作建成网络多方视频会议系统,这将使我局的信息化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狠抓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工商队伍的素质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人是关键,它要求我们的工商队伍是即熟悉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又具有现代科技知
识,熟悉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对员工的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原创:wenmi114.com一方面,积极安排相关人员到**、**等地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微机业务培训,另一方面,从2003年开始,局里内部一共举办了微机培训班8期,培训人数打400多人(次),在培训中即注重实际操作,又兼顾综合能力的提高,培训完毕后进行考试,考试
成绩与个人考核挂钩,增强了同志们的学习热情,使全系统45周岁以下的同志都接受了系统的计算机知识培训,提高了工商队伍的素质。在2003年,我们还结合公文写作,举办了一次计算机应用对抗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我局45岁以下的干部职工都取得了计算机初级证书,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篇:市工商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加强信息化建设 努力提高监管水平
**市工商局
近年来,在自治区工商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局按照“统一领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开展了以建立经济户口数据库为依托的一系列信息化体系建设,形成了面向工商业务、面向行政管理和面向社会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技术工作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全面应用,促进了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重大转变,全面提高了监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了监管职能到位。现将我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我局已构建了三级联网的网络体系,启用了三套运转协调的业务系统,形成了覆盖市区的12315维权网络,行政管理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搭建了整合全部工作的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开通了信息网站,现在我局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信息化体系。
(一)建立了三级联网的网络体系
为了实现上下联动,信息互通这一目的,我局于2003年7月开通了市局到分局、工商所的八条DDN专用线路,建立了市局、分局、工商所三级联网的网络体系,实现了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联网互通。2004年年初,为了解决DDN专线存在的网络传输速度慢,费用高的问题,又采用VpN技术对原有的组网方式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网络传输速度,节省了网络使用费,三级联网体系初具规模。在市局的带动下,青铜峡市工商局和盐池县工商局也于2004年下半年先后实现了局所联网,实现了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单独摸索到整体推进的重要转变。[找材料 到大-秘-书-网-www.xiexiebang.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二)启用了三套运转协调的业务系统一是启用了企业登记监督管理系统。在注册登记过程中,我们从名称预先核准、登记受理、核准到发照全过程都在网上进行审核,实现了登记业务的流程化和规范化。二是实现了经济户口的网上认领建档。在经济户口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各工商所实施了巡查监管,将巡查信息等经济户口动态信息录入计算机,通过网络汇集到经济户口数据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户口数据库,管理部门可以随时调用经济户口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实现了企业信用的计算机自动分类。在区局信用分类监管软件未开发之前,我局提出了实现企业信用计算机自动分类的基本构想,设计了信用分类监管软件的各项功能和指标体系,确定了实现企业信用计算机自动分类的等级标准,在经济户口监管软件的基础上,于2004年6月开发出了企业信用分类的功能,将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录入、分类、查询等功能都通过计算机及内部网络完成,并据此实施了相应的监管工作。在区局新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软件安装后,我们很快投入了使用。目前,已对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行了信用分类,共分出A级8858户,B级319户,C级39户,D级1085户。通过上述措施,从市场准入、日常监管、信用监管、经营约束四个层面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市场、信用监管体系。
(三)形成了覆盖市区的12315维权网络
我们以全国统一的12315专用电话为依托,以全区统一的12315信息系统为手段,借助三级联网体系,集申诉、查处、监管为一体,形成了覆盖市区的信息化维权网络。12315指挥中心将申诉举报内容及时从指挥中心传输到各分局和基层工商所,解决了基层单位不能及时、远程受理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实现了市区消费者申诉举报的快速受理、快速分流、快速处理和快速反馈。
(四)行政管理工作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我局于2004年8月投入使用了办公自动化软件。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在市局、分局、工商所之间全面实现了各类公文的网上传递、网上审批和网上浏览及查询,提高了我局行政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从而有效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五)搭建了全部工作的综合信息平台
为了整合企业(个体)登记监管系统、经济户口综合监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红盾信息网的相关功能,我们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定制开发了**市工商局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了四项功能:一是业务提示功能。由计算机每天将数据库中涉及到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许可证、营业执照到期的信息,从经济户口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出来,在综合信息平台上列示,只要打开信息平台页面,就能看到这些提示信息;二是锁定功能。由计算机自动将吊销企业(个体户)的名称、注册号、负责人和所属工商所生成到信息平台上,供工作人员随时查看;三是信息发布功能。在网上随时发布内部工作动态、政务信息、最新通告等内部信息;四是信息检索功能。为工商所设计了经济户口检索功能和经济户口监管卡片及基本信息的网络打印功能。
(六)建设开通了对外发布信息的网站
为了方便群众和扩大宣传,我们于2004年3月开通了**市红盾信息网,在网站中设立了办事指南、工作动态、法律法规、消费警示、信用公示、登记状态查询等主要模块,向社会公众提供了业务咨询、信息查询、法律援助的平台,为增进社会各界对工商部门各项业务和法律法规的了解,更好地宣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予以批评指正。
第四篇:市工商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监管水平
**市工商局
近年来,在自治区工商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局按照“统一领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开展了以建立经济户口数据库为依托的一系列信息化体系建设,形成了面向工商业务、面向行政管理和面向社会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技术工作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全面
应用,促进了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重大转变,全面提高了监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了监管职能到位。现将我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我局已构建了三级联网的网络体系,启用了三套运转协调的业务系统,形成了覆盖市区的12315维权网络,行政管理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搭建了整合全部工作的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开通了信息网站,现在我局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信息化体系。
(一)建立了三级联网的网络体系
为了实现上下联动,信息互通这一目的,我局于2003年7月开通了市局到分局、工商所的八条DDN专用线路,建立了市局、分局、工商所三级联网的网络体系,实现了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联网互通。2004年年初,为了解决DDN专线存在的网络传输速度慢,费用高的问题,又采用V技术对原有的组网方式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网络传输速度,节省了网络使用费,三级联网体系初具规模。在市局的带动下,青铜峡市工商局和盐池县工商局也于2004年下半年先后实现了局所联网,实现了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单独摸索到整体推进的重要转变。
(二)启用了三套运转协调的业务系统一是启用了企业登记监督管理系统。在注册登记过程中,我们从名称预先核准、登记受理、核准到发照全过程都在网上进行审核,实现了登记业务的流程化和规范化。二是实现了经济户口的网上认领建档。在经济户口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各工商所实施了巡查监管,将巡查信息等经济户口动态信息录入计算机,通过网络汇集到经济户口数据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户口数据库,管理部门可以随时调用经济户口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实现了企业信用的计算机自动分类。在区局信用分类监管软件未开发之前,我局提出了实现企业信用计算机自动分类的基本构想,设计了信用分类监管软件的各项功能和指标体系,确定了实现企业信用计算机自动分类的等级标准,在经济户口监管软件的基础上,于2004年6月开发出了企业信用分类的功能,将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录入、分类、查询等功能都通过计算机及内部网络完成,并据此实施了相应的监管工作。在区局新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软件安装后,我们很快投入了使用。目前,已对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行了信用分类,共分出A级8858户,B级319户,C级39户,D级1085户。通过上述措施,从市场准入、日常监管、信用监管、经营约束四个层面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市场、信用监管体系。
(三)形成了覆盖市区的12315维权网络
我们以全国统一的12315专用电话为依托,以全区统一的12315信息系统为手段,借助三级联网体系,集申诉、查处、监管为一体,形成了覆盖市区的信息化维权网络。12315指挥中心将申诉举报内容及时从指挥中心传输到各分局和基层工商所,解决了基层单位不能及时、远程受理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实现了市区消费者申诉举报的快速受理、快速分流、快速处理和快速反馈。
(四)行政管理工作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我局于2004年8月投入使用了办公自动化软件。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在市局、分局、工商所之间全面实现了各类公文的网上传递、网上审批和网上浏览及查询,提高了我局行政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从而有效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五)搭建了全部工作的综合信息平台
为了整合企业(个体)登记监管系统、经济户口综合监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红盾信息网的相关功能,我们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定制开发了**市工商局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了四项功能:一是业务提示功能。由计算机每天将数据库中涉及到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许可证、营业执照到期的信息,从经济户口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出来,在综合信息平台上列示,只要打开信息平台页面,就能看到这些提示信息;二是锁定功能。由计算机自动将吊销企业(个体户)的名称、注册号、负责人和所属工商所生成到信息平台上,供工作人员随时查看;三是信息发布功能。在网上随时发布内部工作动态、政务信息、最新通告等内部信息;四是信息检索功能。为工商所设计了经济户口检索功能和经济户口监管卡片及基本信息的网络打印功能。
(六)建设开通了对外发布信息的网站
为了方便群众和扩大宣传,我们于2004年3月开通了**市红盾信息网,在网站中设立了办事指南、工作动态、法律法规、消费警示、信用公示、登记状态查询等主要
模块,向社会公众提供了业务咨询、信息查询、法律援助的平台,为增进社会各界对工商部门各项业务和法律法规的了解,更好地宣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局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工作平台,全体工商干部的信息化意识普遍增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有了很
大提高,以信息化带动业务发展、带动监管方式转变、提高市场监管能力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一)办公自动化的实现,使办公效率明显提高
加强网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办公自动化,使我们的企业及个体登记、经济户口监管、企业信用分类、消费者申诉受理、公文办理等各项工作都通过计算机进行,充分发挥了现代网络技术的作用。一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大量的信息检索和资料传递工作通过网络用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间。二是规范了工作流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登记注册程序、条件及登记内容的统一规范,减少了工作中的随意性,也为信息查询、数据统计提供了方便。三是促进了职能到位。通过企业基础数据库,实现了与经济户口综合监管系统的资源同步共享,实现了监管衔接,发挥了登记机关与基层工商所信息共享、上下联动的整体优势。
(二)以经济户口为基础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基本搭就,上下联动,动态监管的目标基本实现
一是通过网上认领建档,实现了动态监管。工商所建立了自己的经济户口电子档案,并将采集到的市场主体各类动态信息及时输入计算机,通过网络汇集到经济户口数据库。二是使注册登记部门及相关业务科室及时了解掌握经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借助经济户口综合监管系统,查询到工商所录入的各类巡查信息,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和遵守法律法规情况,从而做到了对企业日常经营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三是形成了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我们针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每周监管建议”在部门和上下之间进行监管情况的互通和建议,准确掌握了经济户口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形成部门上下之间互相督促、互相提醒的良好工作机制。通过上述措施,使得信息数据录入、监管信息生成、内部信息共享等工作在统一的软件平台上顺利运作,初步形成了以经济户口为基础的动态监管网络体系。改变了以往上下之间、部门之间依靠人工传递信息的落后方式,真正实现了系统内的联网互动、信息共享、动态监管的目标。
(三)初步形成了计算机自动预警机制,对经济户口的监管实现了由事后处罚到事前提示的转变
综合信息平台的业务提示功能能够每天把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文化经营许可证等证照过期的企业(个体户)名单从经济户口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出来,方便了各工商所及时掌握辖区各市场主体的证照到期情况,使工作人员能够对证照到期的企业(个体户)及时做出提示,通知其及时补办相关手续。锁定功能会将数据库中已做了吊销处理的经济户口信息始终在信息平台上列示,时时提醒监管人员加强对已吊销企业的后延监管,确保监管到位。同时,局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掌握经济户口证照到期和执照吊销情况,及时督促检查工商所做好预警提示和后延监管,基本实现了由事后处罚向事前提示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监管效能和监管水平。
(四)有重点分层次的综合监管态势基本形成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了企业信用级别的计算机自动分类。按照分类结果,根据经济户口信用级别的不同,实施频次不同、力度不同的市场巡查,有效地抓住了工作重点,减轻了工作强度,防止了各类违法违章行为的发生。经济户口管理软件等工商业务软件的使用,使相关业务科室和工商所的重点监管目标和监管措施更加明确,警示企业、失信企业和严重失信企业的经营行为处处受到限制,时时受到监管,各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更加紧密,真正形成了经济户口综合监管的态势。
三、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还需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来具体实施。因此,只有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才能够增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开通相应的网络传输通道,配备保障网络安全和排除系统故障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使预定的规划和目标得到全面实现。
(二)技术支持是保障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从硬件建设和网络的维护到软件的使用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因此,一方面要重视专业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以保证全局网络的畅通和各类软件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力争使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各类应用软件的操作应用,将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尽可能地通过计算机来进行,从而全面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水平,实现工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和效能化。
(三)充分调动工商所的积极性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
工商所处于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最前沿,各项监管措施都要通过工商所来实现,只有工商所的同志自觉接受信息化,积极使用现有的各类应用软件,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此,2004年以来,我局结合工商所规范化建设,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强和改进工商所的基础设施,增强其实施信息化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划分监管区域,落实责任制,调动其实施信息化的积极性,为实现部门上下之间的监管联动,强化对经济户口的综合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以上是我局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提升监管执法水平方面的一些做法,所做的工作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距自治区工商局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兄弟单位相比也还有很多不足,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改进和完善不足之处,争取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予以批评指正。
第五篇:市工商局学习型机关建设汇报
今年以来,市工商局按照省局统一部署,牢固坚持“围绕工作抓学习,抓好学习促工作”的原则,以实施“履职能力提升工程”为中心,完善机制,创新载体,扎实开展“学习型工商建设年”活动,促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学习型工商建设年”活动基础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市局多次召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印发活动方案,并成立由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的“学习型工商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形成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召开动员会、举办报告会、组织学习演讲、交流心得体会、印发学习材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学习型工商建设年”活动的意义、内容和目标要求,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进一步统一了干部队伍思想,为活动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市局内部平台、《工商》开设“学习型工商建设年”活动专栏,设立了“心得交流”、“工作动态”、“好书推荐”等栏目,集中展示活动动态和成果,今年以来,共编发活动信息1800余条。
(三)完善机制,确保成效。
一是完善学习制度。完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干部职工政治业务学习制度,鼓励干部职工认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积极开展自学活动,在干部队伍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二是建立健全学习激励机制。将学习培训情况纳入岗位目标考核内容,作为系统内单位工作考核和干部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是坚持学习考勤制度。建立健全学习培训档案,集体学习培训实行考勤登记。
二、措施扎实,载体丰富,“学习型工商建设年”活动高效深入开展
(一)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实施履职能力提升工程,在摸清、摸准业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年全市工商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方向和重点,并狠抓落实。在培训内容上,紧扣提升履职能力,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以工作需求为导向,更新知识,增长才干。对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突出抓好市局科室负责人、分县局班子成员、科所长、业务骨干、新招录公务员等重点人员。今年以来共组织举办各类教育培训100多个班次,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
(二)充分发挥领导骨干的表率带动作用。加强各级党委(组)中心组学习,年有计划、季有安排、月有课题,定期组织读书会、专题讲座或研讨交流会,每位成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题调研、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加大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讲学的力度,培养了一批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好的领导和骨干,定期为干部就党的方针政策、业务知识等进行讲授,对广大干部关注的热点和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解答,使干部在思想上得到武装、理论上得到提升、能力上得到提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年主题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全员读书荐书活动,通过推荐好书、开展心得交流,形成“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
二是组织开展拓展训练活动,实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标,增强了队伍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
三是组织参加“学习成果展”网上评选活动,集中宣传交流了活动经验,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参与热情,推进了年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三、着力突出学习效果,推动工作创新
(一)服务发展的内涵和层次进一步提升。
一是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全市新增驰名商标5件、地理标志商标8件;注册集体商标3件,商标成为全省第一件农产品集体商标。
二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工程实施。开展“走千家企业、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活动,出台了《关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促进了旅游度假区、城市综合体等一大批服务项目落地。
三是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壮大工程。服务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发展,协助22家企业进行了挂牌交易、3家公司上市;通过股权出质、动产抵押、政银企合作等形式,帮助企业融资30.5亿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被中个协在全国推广。
四是健全以“五大工程”为抓手的服务体系,深化红盾助农工程。
(二)监管执法领域拓宽、效果显著。
一是着力提高监管执法效能。推广应用了经济户口巡查监管、GIS地理信息、企业自查和社会辅助监管等信息化支持系统,全面落实“三知一管”工作法,提高了立体监管服务的智能化、精细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是积极拓展监管执法领域。率先成立网络市场监管机构,协助省局开发监管软件,抓好网络市场主体摸底建档和案件查办,全省系统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现场观摩会观摩了我市工作。强化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扎实推进市场党建和“示范文明集市”创建,县大集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省唯一的第二批重点报道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典型。
三是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维权进一步强化。建立了食品安全放心乡镇(社区)创建季度考评制度,推广食品行业商会备案管理,认真开展打击流通环节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专项整治。
四是全力排查治理风险隐患。组织开展了“行政许可、执法案卷大清理”活动,总局副局长给予批示肯定。完善相对集中专业化办案机制,强化执法办案内控管理,全省系统规范公平交易执法、防范执法风险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
(三)干部队伍建设和保障服务能力有了新提高。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选拔调整了科级干部和分县局班子成员,优化了队伍结构。出台了《关于强化基础工作推进工作转型考核意见》,初步建立了抓基础倒逼转型、抓督查倒逼落实的工作机制。深化实施基础保障工程,启动了55个工商所修缮工程。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制订的《保密工作意见》被省局批转。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