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市有关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多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经过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民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市委提出“四个三”的目标,民政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加强、完善和提高。
一、关于民政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民政局
机关编制21个(其中公务员17人、工勤人员2人、事业编制2人),实有人员20人,其中2人离岗,驾驶员2人,1人在乡镇挂职任副乡长,1人在村挂职任第一书记,缺编1人;本科6人,大专13人,中专以上1人,40岁以上8人,30岁以上12人。
下属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44人,其中年龄50岁以上6人,40岁以上17人,30岁以上19人,文化程度大专以上24人,高中以上6人。
乡镇民政所现有专职民政干部37人,其中民政助理员17人,民政会计20人;本科文化程度1人,大专19人,高中17人;年龄在50岁以上2人,40岁以上23人,30岁以上12人。
从民政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现状来看,总体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人员结构不合理,缺编现象严重。
二、关于加强敬老院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
全市现有农村五保对象1735人(其中在册1307人,应保尽保428人),在院集中供养385人,集中供养率为21.6%,年人均供养标准为2400元。分散供养对象1360人,年人均供养标准为1500元。现有17所农村敬老院,大部分房屋陈旧,条件简陋,有的已成危房,很不安全。按照省政府实施民生工程的要求,2009年我市农村敬老院新增加床位290张,集中供养率达到30%,到2012年实现集中供养率50%的目标,在院集中供养人员将达872人。因此,农村敬老院建设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
为确保省政府实施民生工程目标的实现:
一是计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敬老院建设任务,到2012年全市敬老院床位数达996张。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做到对工程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资金安全,使所有敬老院的院容院貌得到改观,供养人数、供养标准逐步提高。
二是多方筹资,加快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认养、认捐、认建。除积极争取省民生工程资金外,通过发行福利彩票募集公益金,并充分利用闲置的校舍、厂房和其他房产,因地制宜进行改造建设,加快敬老院建设步伐。
三是将五保老人的基本供养标准、敬老院工作人员基本报酬、办公经费等逐步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建立敬老院经费专用账户,专款专用,以保障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健康运行。
三、关于巩固殡葬改革成果,从而实现绿色殡葬的目标
通过10多年的努力,市区的乱葬乱埋问题得到了有效清理和整顿,殡改工作位于全省和宣城市前列,完成了殡葬改革的第一步目标。然而,殡葬改革不仅仅是解决遗体火化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骨灰安葬,解决乱埋乱葬问题,以达到节约土地、节约资金、净化环境、文明丧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
目前,我市大部分乡镇、村未建立村级公益性墓地,少数虽建了村级公益性墓地,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公益性墓地条件简陋,标准不高,墓地入葬率较低,农村丧户将骨灰二次入棺土葬、乱埋乱葬现象时有发生。2008年,全市共死亡2712人,仅有200人安放在渡口公墓,其它2512人都散葬在农村,按每处6平方米计算,每年占用山场、林地、耕地约23亩,20年就是460亩,且土地不可再利用,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流失,影响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不仅损害了广大群众的丧葬利益,而且违背了殡葬改革最终目的。在全市推行村级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已迫在眉睫。为此,应超前谋划,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全市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总体测算,把村级公益性墓地建设好,并作为推行殡葬改革的一项硬件措施来抓,全面禁止骨灰乱埋乱葬和二次入棺土葬,促进农村殡葬改革向纵深发展。力争经过3年的努力到2012年,全市每个村或每个乡镇、办事处规划若干处村级公益性墓地;村级公益性墓地“建、葬、管”相配套局面全面形成;所有火化后的骨灰全部安葬在村级公益性墓地内。
二是明确职责任务,实行绩效考核。市委、政府应将生态墓地建设列为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的重要内容,列入乡镇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与乡镇、街道签订《村级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和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明确乡镇、街道建设村级公益性生态墓地的职责任务,确保生态墓地建设工作全面完成。
三是加大投入,逐步将殡葬改革列入民生工程。殡葬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做好了,做彻底了,不仅能净化社会风气,而且对保护资源,净化环境,维护山林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一、我县乡镇民政办现状
从总体上看,近年来,在各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我县乡镇民政工作得到一定加强,民政助理员队伍结构得到一定改善,基层民政干部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民政工作调研报告。大部分民政助理员工作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安心热爱本职工作,整个民政干部队伍基本稳定。但是,随着民政业务的深化发展,以及民政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实施,面对民政工作量的不断增加,民政办规范化水平不对称,民政助理员人员数量不足、整体力量薄弱,与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等问题日益凸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和制约整个民政事业的发展。从调查了解情况看,目前在乡镇民政办规范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情况:
(一)专职民政助理员配置不足,兼职情况比较突出。
一是民政办人员力量不足。全县现有人口49.1万,目前22个乡镇有民政助理员53人,其中:属专职的仅33名、兼职的20名;男性32人、女性21人;公务员有20人、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4人、事业编制27人、临时人员2人。在22个乡镇当中,只有1名助理员的乡镇有3个,分别是茶地、珊瑚、太拔;有2名助理员的乡镇有13个;有3名及以上助理员的乡镇有6个。二是兼职情况比较突出。民政助理员极大部分助理员都兼职乡镇残联等工作,并同时负责包村(居)等中心工作。专职民政干部缺口较大,个别乡镇民政助理员配备与人口规模不相称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民政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出现“四偏”现象。
一是年龄偏大。由于长期以来对民政工作的职能、任务认识上存在误区,极大部分乡镇在配备民政助理员时,把那些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充实到了民政工作岗位。在目前在现有民政办工作人员53人中,30周岁以下的4名,占7.6%;30-40周岁的15名,占28.3%;40周岁以上34名,占64.1%。最大的已达58周岁。二是学历层次偏低。在民政助理员队伍中,工作前学历为中专以上的28人,占52.8%;工作前学历为大专以上的只有4人,仅占7.5%。部分干部经过党校、电大、网络教育后,目前初中及以下学历的7人,中专(含高中)学历的24人,大专学历的16人,大学本科学历的6人。三是新手偏多。民政助理员队伍不够稳定。工作时间长的均为一些年纪大的同志,调整岗位比较频繁,从事民政工作1年以内的有10名(其中4名刚上任民政办主任),2—3年的有7名,5年以上的有26名,最长时间23年。新接触民政的同志由于民政工作量大、业务性强,一时难于适应。四是民政院校或民政管理专业毕业的人员比例偏低,工作报告《民政工作调研报告》。目前全县22个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中,仅有1人毕业于省民政学校,占总人数的1.9%,与当前民政工作要求的社会工作者比例相差较大。
(三)民政干部队伍的素质与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
一是部分干部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工作思路和方法陈旧,习惯于老一套的思路和方法,对新形势下民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研究和思考。对民政的地位、职能和任务停留在以前狭义的认识上,适应并融入现代民政反应比较缓慢。特别是随着民政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难于适应用现代手段做好民政工作,30%以上的助理员由于各种原因还不会操作使用电脑,60%以上的助理员不会网上办事,大部分乡镇民政干部无法较熟练使用电脑办公。二是少数干部工作责任性不够强,主动性不够。“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宗旨和爱岗敬业精神不够牢固,个别不安心本职工作,怕繁、怕难、怕苦的情绪时有流露,作风不扎实,造成工作质量的不稳定。三是少数干部由于年龄、自身学习、身体状况等因素,加上大部分民政助理员没有参加系统的民政业务培训,对民政有关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缺乏钻研,掌握了解不深;面对面广、量大、实打实的民政工作,无法经常性入村入户了解实情,在及时完成任务方面有些力不从心,难于胜任其工作。
(四)乡镇民政办办公环境普遍较差,与民政对象的需求相差较大。
1、乡镇民政办办公场所情况。据调查,全县有17个乡镇民政办的办公室属于独立办公室,有5个乡镇民政办的办公室属于非独立办公室。大部分乡镇民政办没有救灾物资仓库。只有8个乡镇民政办的办公室所处房屋建于2000年以后,部分乡镇民政办还在70年代建成的破旧简陋房屋办公。大部分乡镇只有1间办公室,且只有20-30平方米,最小的只有10平方米。办公场所普遍偏窄,不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要求。
2、乡镇民政办办公设备方面。(1)2010年县民政局为乡镇民政办配备的电脑、打印机和数码相机使用情况:①目前电脑可正常使用的有18个乡镇,不能正常使用的有4个乡镇(其中被乡镇政府挪作其他部门使用的有2个乡镇,分别是步云、泮境)。此外,有7个乡镇的计算机不能上互联网。②打印机可正常使用的有13个乡镇,不能正常使用的有9个乡镇(其中被乡镇政府挪作其他部门使用的有2个乡镇,分别是步云、泮境)。③数码相机可正常使用的有10个乡镇民政办,不能正常使用的有12个乡镇(其中有1个乡镇的数码相机被盗)。(2)配备复印机、传真机、电话、空调、风扇、交通工具情况:22个乡镇均未配备复印机、传真机。已配备电话的有8个乡镇。只有1个乡镇安装有空调。有9个乡镇有电风扇。所有22个乡镇均未配备交通工具。(4)配备办公桌椅、档案橱情况:办公桌椅不但很不规范、整齐和统一,而且数量偏少,其中办公桌椅2003年以后购买的有6个乡镇,大部分乡镇是90年代甚至是70年代购买的。档案橱大部分是70、80年代购买的,不但数量偏少、陈旧简陋,且大部分是木质档案橱,只有3个乡镇是铁质档案橱,与当前民政工作的档案、文件量极不适应。
3、乡镇民政办制度上墙情况。有7个乡镇没有做到制度上墙。有上墙的乡镇,除才溪镇外,其他绝大多数乡镇只简单张贴工作职责、没有办事程序,且不少还是80、90年代上墙的制度,既不整齐,又不规范,影响办公场所环境美观。
第三篇: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汤亚文
乡镇民政所(办)身处民政工作的第一线,是整个民政工作的前沿。直接面对每个群众,民政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任务都要靠他们去贯彻执行。特别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民政工作涉及的社会面越来越宽,内容越来越丰富,民政工作所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民政所(办)工作绩效,直接影响民政职能的履行,事关社会的稳定。目前,民政工作基础薄弱问题仍很突出,必须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基础,确保各项民政工作在基层得到有效实施。
一、民政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民政专干在认真履行职责,狠抓各项民政工作在基层的落实,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细观我县各乡镇民政所(办)还存在着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民政工作力量不强。我乡民政所现只有1个工作人员,民政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硬软件资料多。按照民政有关政策,这些对象每年都要到户调查审核一次,1个民政干部根本忙不过来,而且还兼有其他工作,工作量相当大,导致很多民政工作做得不够细、不够好。
(二)民政干部有为无位。民政工作线长面广、任务繁重、政策性强,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基层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民政专干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落实,有力的保障了民政对象的切身利益。但就其工作地位而言,领导对民政工作不够重视。党委、1
政府领导认为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相比,民政工作只是软任务,无关大局,民政所在安排工作开展、经费开支又无自主权,导致民政工作难以落实。
(三)民政工作无经费保障。我乡是贫困乡,财政十分困难,没有专门的民政工作经费,民政工作又是实打实的工作,走村入户,业务经费的不足给工作带来不便。还有民政干部进城办事和下村走访都需要费用,由于没有经费,民政干部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民政干部也就是应付交差,导致各项民政工作很难得到落实。
(四)民政干部队伍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乡民政干部都不是专业出身,没有1人是学民政专业的,只接受过短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对自己的服务对象不熟悉,给上级业务部门上报的情况和数据也是过估,基层民政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加强民政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民政工作以民为本,其工作宗旨是“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民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希望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基层民政工作的好和差,领导重视与否是关键,上级党委、政府应从制度、政策和工作部署等方面对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提出要求,作出规定,并督促落实,把民政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类同计划生育和综合治理工作。
(二)理顺民政干部的管理体制。每个乡镇民政所配备4-5名工作人员,乡镇民政所参照基层财政所管理落实编制。
(三)加大民政干部的教育培训。民政部门和要加大对基层民政专干的教育和培训力度,特别是业务知识的培训,对民政工作加大督查,对工作责任心强、工作落实得好的民政专干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四篇: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事务办身处民政工作的第一线,是整个民政工作的前沿。社会事务办直接面对每个群众,民政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任务都要靠他们去贯彻执行。特别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民政工作涉及的社会面越来越宽,内容越来越丰富,民政工作所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事务办工作绩效,直接影响民政职能的履行,事关社会的稳定。目前,民政工作基础薄弱问题仍很突出,必须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基础,确保各项民政工作在基层得到有效实施。
一、民政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民政专干在认真履行职责,狠抓各项民政工作在基层的落实,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民政工作力量不强。我镇社会事务办现只有3个工作人员,社会事务办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硬软件资料多。按照民政有关政策,这些对象每年都要到户调查审核一次,3个民政干部根本忙不过来,而且还兼有其他工作,工作量相当大,导致很多民政工作做得不够细、不够好。
(二)民政干部有为无位。民政工作线长面广、任务繁重、政策性强,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基层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民政专干做了大量细 1
致的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落实,有力的保障了民政对象的切身利益。但就其工作地位而言,领导对民政工作不够重视。党委、政府领导认为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相比,民政工作只是软任务,无关大局,社会事务办人员在安排工作开展、经费开支又无自主权,导致民政工作难以落实。
(三)民政工作无经费保障。我镇是贫困乡镇,是“老、少、边、山、穷”地区,镇财政十分困难,没有专门的民政工作经费,民政工作又是实打实的工作,走村入户路途很远,大部分时间在翻山越岭,业务经费的不足给工作带来不便。还有民政干部进城办事和下村走访都需要费用,由于没有经费,民政干部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民政干部也就是应付交差,导致各项民政工作很难得到落实。
(四)民政干部队伍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镇3名民政干部都不是专业“出生”,没有1人是学民政专业的,只接受过短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对自己的服务对象不熟悉,给上级业务部门上报的情况和数据也是过估,基层民政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加强民政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民政工作以民为本,其工作宗旨是“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民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希望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基层民政工作的好和差,领导重视与否是关键,上级党委、政府应从制度、政策和工作部署等方面对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提出要求,作出规定,并督
促落实,把民政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类同计划生育和综合治理工作。
(二)理顺民政干部的管理体制。每个乡镇社会事务办配备4-5名工作人员,社会事务办参照基层财政所管理落实编制。
(三)增强民政干部的稳定性。在选配民政干部时,既要考虑选配懂业务、有农村工作经验、责任心强的干部,又要考虑民政干部的工作时限,民政干部至少要连续工作3年以上。另外,对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比较优秀民政干部,而且工作业绩比较突出的,组织上应考虑解决政治待遇。
(四)加大民政干部的教育培训。民政部门和要加大对基层民政专干的教育和培训力度,特别是业务知识的培训,对民政工作加大督查,对工作责任心强、工作落实得好的民政专干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五篇:2011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小百户镇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根据镇人大的工作安排,对我镇的民政工作开展了调研,我就我镇的民政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大家做个汇报,敬请各位领导及代表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小百户镇位于陆良县城西部,距县城9公里,国土面积449.87平方公里,属山区半山区。有14个村(居)民委员会,81个自然村,118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回、彝三个民族。2010年末,总人口42746人,农村经济总收入4.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31元,人均有粮450公斤。我镇至今有优抚对象171人,五保户88人,孤儿33人,低保户913户1510人,已办证的残疾人有456人。
二、201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总体要求和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观,立足民政,服务大局,积极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为全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建设
1.是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转变工作作风。按照镇党委 — 1 —
政府科学发展观目标考核要求,制订方案,加强学习,不断整改,干部职工作风更进一步好转,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
2.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概括、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尤其是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国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提法,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给我们民政部门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动力。通过学习,使干部把思想和认识进一步统一到各项民政工作任务上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
(二)业务工作取得新成效
1.优抚工作
优抚工作是根据国务院《优抚条例》和各级民政部门的具体安排,认真落实政策,完善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的优抚体制,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具体做法是按时发放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伤残军人的定期定量补足,对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伤残军人、义务兵家属临时出现的生产生活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并定期进行走访慰问。
一年以来发放优抚对象定补的情况是:2010年全镇有优抚对象171人(其中老复员军人44人、伤残军人7人、烈属8人、参战102人、带病退伍军人10人),春节慰问每人50元,医疗 — 2 —
补助每人30元,临时补贴每人90元,中央生活补贴每人180元。共发放各类补助资金475189元。
2.救灾救济工作
救灾救济是帮组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占时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体现着党和政府的关怀。今年以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又遭百年未遇的干旱,受灾严重,群众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民政所积极向上级各部门争取救灾资金,一年来发放抗旱关爱资金81500元解决163户570人次。补助抗旱救灾资金300000元,这部分资金是补助到镇政府及几个相关村民委员会。补助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和修缮46户87000元,火灾补助5户8200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65000元302人次。春节期间,共筹集走访慰问资金99740元,走访慰问了农村五保对象、重灾户、城乡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困难老党员、因病或因灾造成暂时困难的临时救助对象等六类特殊困难群体,惠及困难群众共1770人次。
3.五保孤儿供养工作
进一步理顺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根据五保供养实施细则管理办法,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的提高。2010年全镇有五保孤儿121人(其中五保88人,孤儿33人),五保供养每人每月80元,孤儿助养每人每月120元,共发放各类补助资金205205元。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做到经常性的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遇到困难及时解决。
4.农村低保工作
农村低保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对特别困难的群众变临时救济为日常性救济。自2007年启动农村低保,我们按县局要求,对每个民政对象进行了信息化管理,并造册建卡,做到民政工作心里明,民政对象一目清,全镇共落实913户1510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使最困难的群众能及时得到政府的救助,感受到党的温暖。全年共兑现农村低保各项补助资金1227170元。全部是社会化发放。
5.农村大病救助工作
农村医疗救助开展有序。按照“扶贫帮困,分类施救”的指导思想,我们将农村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作为救助的重点,在救助资金和救助力量上尽量倾斜。2010年农村医疗大病救助53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25200元。
6.基层建设工作
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既符合民心,又顺应民意。一年来,我镇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制度,规定每季度公开一次。并多次组织民政所、镇纪委联合检查,对坚持好的表杨,对假公开,公开内容缺项的村,进行批评并责令重新公开,把各村的政务公开栏真正办成了干部连心墙,群众的明白墙,社会的稳定墙,干群的连心墙。
7.残疾人工作
认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中华人民共 — 4 —
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全镇共办理二代残疾证469人;完成了白内障复明手术18例,为精神病患者发放康复救助3人,完成盲人定向行走培训3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救灾救济工作力度不够。部分村(居)民委员会报灾不及时,查灾困难。无专项查灾经费,救灾工作严峻。社会救助工作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形势依然严峻。
2.城乡低保工作力度不够。低保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有些群众对低保工作的政策、标准、程序不十分清楚。错误地认为:低保就是一种待遇;把低保当成一辈子的事,造成“进”去容易“出”去难;认为政府掏钱,不拿白不拿。
3.村务公开力度不够。部分村(居)民委员会村务公开工作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表面、轻实效;重集中、轻民主的现象。
4.工作落实力度不够。办公条件差,工作经费困难。没有专项经费,面临的任务严峻,导致民政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有情绪。
三、几点建议
1.加强民政工作宣传力度。不但要宣传自身工作的广泛性、服务性、重要性和繁杂性,还要广泛宣传民政工作在以人为本、扶贫帮困、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对民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村务公开力度。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工作,内容要实,不要流于形式,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公开的内容简单易懂,形式多样,让村民一看便知晓。通过实实在在的村务公开,切实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
3.加强领导的重视和管理力度。要时常听取民政干部的工作汇报,关心民政干部的工作和生活疾苦,给予一定的资金倾斜,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4.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力度。加大对低保条例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低保政策,通过加大对低保政策的宣传,让低保政策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操作程序。将“申请、入户核查与民主评议、审核、审批、公示公开”五个环节作为申办农村低保必须履行的程序来抓。要重点把握好入户核查与民主评议这个环节;要将审核农村低保对象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探索农民参与监督和民主管理的监督机制,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总之,我们将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民政局的指导下,在镇人大、纪委的监督下,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民政工作,继续坚持“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民政为民的核心内涵,全面履行“关注民生、解决民生、保障民生”的民政工作职能,切实解决好我镇贫困群体的生活问题,努力推动我镇的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