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看镇级政府职能的转变
建设高效政府服务农村大众
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看镇级政府职能的转变
乡镇是我国社会的基础,乡镇政府机构是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组织者。作为基层行政机关的乡镇政府,其政权的建设和运行能否适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农业税取消后,乡镇政府的职能面临着如何转变的难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三提五统”和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的全部取消,乡镇干部从包片包村、“催粮收税”等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镇级政府直接管理经济社会的职能逐渐弱化。在此背景下,镇政府该如何转变职能是全国基层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那么新的形势下,乡镇政府将何处去,乡镇政府的职能如何界定,乡镇政权体制改革的可行性路径是什么等等,无疑社会上下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目前乡镇政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乡镇政府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财政危机。一方面,乡镇财政收入普遍较低,经济不发达地区尤为严重,另一方面,随着乡镇政府职能的扩张,乡镇政府机构人员普遍超编,财政负担严重,从而致使乡镇财政赤字严重、债台高筑。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各乡镇债务负担高达2000多亿元。如此糟糕的财政状况注定了大多数乡镇只能停留在“吃饭财政”的水平,有的甚至难以支持一级政府的运转,更谈不上调动经济资源参与具体的经济活动。
其次,乡镇政府的依法行政现状不够理想。在目前乡镇财政
收入普遍较低的情况下,乡镇政府随意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巧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不依法行政的问题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这已经成为当前引起农民对乡镇政府的不满、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目前建设法治政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合理。
二、乡镇便民中心建立和职能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我省的威海、淄博等地市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淄博凤凰镇和马桥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为例。凤凰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对5个镇直单位的15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集中办理。同时,把农村财务代理中心、综合治理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全部划归便民服务中心,由其进行统一领导、管理和考核。便民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办公、统一管理、分级审批的工作方式。凡进入服务中心的项目,原单位不再直接受理,统一由便民服务中心受理,收费项目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实行上下联动、高效快捷的审批服务,对需上级部门审批的事项由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协助办理。为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便民服务中心建立推行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办事限时服务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现在,凤凰镇的村民不用出镇就可以办理所有的行政服务事项。年老体弱的村民打一个电话,便民服务中心的同志还可以免费上门服务。马桥镇便民服务中心共集中办理司法、民政、土管、计划生育等14项行政服务事项,并与县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了上下联动、高效快捷的工作联系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人民群众,优化了本地的经济发展环境。马桥镇的村民不用出镇
就可以办理所有的行政服务事项。年老体弱的村民打一个电话,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同志还可以免费上门服务。马桥镇辛庄村的孙俊玲身体残疾,她听说办理残疾人证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很想办一个。但由于行动不便,非常着急。这时,她听村里的人说镇上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年老体弱的人打个电话,他们可以免费上门服务。于是,她试着打了个电话。果然,便民中心的同志当天就来到了她的家里。三天就把残疾人证给她送到了家中。马桥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还被《人民日报》刊登,在社会上引起良好的反响。
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对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 通过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对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打造了一条为民、利民、便民服务的快速通道,为创新基层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新路,也为推动基层依法行政工作积累了经验。乡镇政府逐步实现从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是大势所趋。乡镇工作由„抓事务、抓管理‟向„抓产业、抓服务‟上转移也是形势所迫。围绕“便民、利民”的目标,进一步整合服务项目,集中人力资源,建设以为群众服务为中心的便民服务机构的探索。
实践证明,建立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公开办公,有利于提高镇级政府的办事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有利于方便群众办事,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真正体现了执政为民,在进一步推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二篇: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打造便民利民平台
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打造便民利民平台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是落实这个要求的重大举措,实质上是政府机关的一场自我变革、自我完善,是为建立现代化行政管理体制而破旧立新的一项艰巨工程。
所谓便民服务中心就是将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单位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打造服务型政府,改革乡镇管理体制的有益探索,也是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措施。
一、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是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选择
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是改革的方向,群众的要求,发展的需要,是乡镇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是政府职能定位的大调整,是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大变革,是创新服务模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
(一)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改革乡镇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目前,我们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立服务政府、阳光政府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及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离群众最近的乡镇政府如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如何使乡镇工作由“抓事务、抓管理”,向“抓产业、抓服务”上转移;如何进一步整合服务项目,集中人力资源,建设以为群众服务为中心的便民服务机构;如何实现区、镇联动,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是当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行政许可法对政府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就是遵循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的原则,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提供 优质服务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通过对相关机构的撤并和职能的整合,组建统一办事的平台和公共服务的窗口,实现行政资源的重组和优化,实行“一站式”服务,使行政审批初步实现了从分散向集中、从无限期向限时、从串联式向并联式的转变,通过实行政务公开,规范办事程序和流程,办事手续由繁变简,办事形式由暗变明,办事速度由慢变快,缩短办理时间,提高行政效率,从而提高政府的诚信度。
(二)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当今农民群众在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如今的形势是,农民群众对政府服务需求在向多元化、便捷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农民需要政府提供直接服务的前沿窗口,需要政府提供脱贫致富和劳务输出的信息基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绿色通道的平台,需要政府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热点、难点问题等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宗旨就是便民、提高机关效能,提供优质服务,.实行“一站式”办公,阳光操作,规范运行,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切实解决机关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群众由过去“进机关求人办事”变为“进中心接受服务”,初步找回了“上帝”的感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服务群众的窗口,体现党和政府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
(三)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区域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种竞争,说到底就是服务环境的竞争。谁的服务质量好、效率高,谁的经济环境优,谁就能赢得客商、赢得投资,谁就发展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就是区域经济软环境的展示,是创新投资环境的必然选择,是从机制上改善投资环境的一个切入点。优惠政策的作用总是有限的,而服务的作用却是无限的,只有提供优质服务,才能使群众满意,使企业满意,才能吸引更多的客商前来投资,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的办事程序,明确的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优质的承诺服务,有效解决了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协调运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所取得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方便了群众、改善了服务,取得的成效是相 当明显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了工作模式,促进了改革深化。在乡镇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实行集中办公,将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商、税务、公安、司法、民政、土管、城建、经委、交通、计生、劳动、新农合、卫生防疫、水利、农技、畜牧、蔬菜、水产、林业、农机、经管、财政、供电、通信、组织关系接转等部门及相关的服务项目,统一纳入中心,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使群众进一道门办完所要办的事。实行政务公开。在为群众办事和服务的过程中,便民服务中心坚持方便群众办事与严格依法行政相统一,对便民服务的内容、程序和标准等统一公布上墙,严格做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情况“六公开”,使到中心办事的群众一看就明了、一看就放心。阳光操作,明白交费,群众的许多顾虑打消了。
(二)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人民群众.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之后,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比如梁水镇便民服务中心自2006年8月17日揭牌正式运行以来,梁水镇便民服务中心共为群众办理各种服务项4000多件,接受农民技术咨询1236多人次,解决技术难题50多个,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信息30多项,引进新技术新成果10多项,培训农民1500多次,便捷、高效的服务得到群众的高度赞誉。江庄村村民江玉清为新买的大型玉米收割机申请牌照,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只用三天时间便办结。江玉清感慨地说:“便民服务中心真方便、让我们办事省时又省力。若以前办证,起码也得用一星期时间,现在一个电话就解决了”。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切实解决了以往群众办事“人难找、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问题,非常受群众欢迎实践表明,采取“一个窗口办理,天天服务群众”的办事方式,群众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只能定时办、分散办、节假日办不了的苦恼事了。
(三)规范了办事程序,推进了廉政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制定了“热情周到、高效服务、依法办事、清正廉洁”的服务守则,要求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坚持以办事方便不方便、公正不公正、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准。要求中心工作人员从受理到办结提供全程服务、规范服务,对受理的每一件事情、办理的每一个证件,都要认真对待,并通过公开办事程序和收费标准,把各项事务的办理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杜绝了暗箱操作,避免了违 规操作,防止了吃、拿、卡、要现象,推进了源头治腐工作。.(四)发展环境,促进了招商引资。在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后,不仅使全镇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而且也让普通群众都知道每个干部身上的责任,从而促进了部门之间协作和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有效地防止了推诿扯皮现象。.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有力促进了招商引资。
(五)、密切了干群关系,改善了党委政府形象。长期以来,由于办事不公开、不公正、不方便,加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的存在,群众意见很大。成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战和惟我独知、惟我独办、惟我独揽的状况,有效地改善了干群关系,进一步树立了乡镇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宣传不够。农村很多群众不知道有便民服务中心,或者不清楚便民服务中心的职能和作用,造成群众找中心要求提供服务的寥寥无几。
2、对建立乡镇便民服务认识不到位。有的人认为设立乡镇服务中心意义不大,有的认为中心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认为中心提供的服务不是大多数农村群众所需要的,有的认为中心集中设立办公窗口是多余的。
3、服务事项少造成人员闲置。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因素,当前农民要求提供行政服务的事项不多,多数服务事项和行政事项需要直接到县里办理,中心一些服务人员长期清闲。
4、人员不到位。乡镇工作人员一般都有包村任务,镇中心工作又较多,中心工作人员经常进村或承担其它工作,造成人员不能坚守岗位,工作时断时续。
三、下一步的运行建议
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一项“民心工程”、“廉政工程”、“效能工程”,东昌府区在深化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延伸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触角,开展了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首先以梁水镇和于集镇为试点,今年在全区各乡镇进行推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应适应农村农业农民实际,改进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把虚事做实,实事做好。
(一)做好宣传工作。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所以乡镇和各部门就要在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重点宣传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和服务须知,这些内容可以以乡镇政府公告的形式张贴到各村,也可以印发 一些宣传单发放到群众手中,还可以利用乡镇大集组织人员现场做宣传等等,另外各新闻媒体也要及时予以报道,一定要让老百姓在尽量短的时间里知道中心,了解中心,有事找中心,让每一个群众在办事的时候轻车熟路、明明白白,这样来中心办事的人才多,中心的业务就多,就有了长久的生命力!而宣传也可让群众认识到中心确实是好,确实便民!
(二)依法行政,规范运行。乡镇中心作为工作实体、责任主体,决定了其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也决定其必须带头依法行政,从一定意义上说,乡镇中心的行政行为代表着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要严格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规范职务行为,绝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要从建立健全各种制度规范入手,保证职务行为的合法、规范、文明、高效。要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合法性和统一性,从源头上杜绝个别工作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经常化、制度化的依法行政培训,自觉在法律框架内思考问题和进行工作。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窗口受理、分流主办、跟踪督办、办结反馈”,在受理环节上,坚持做到符合条件立即办、材料不齐指导办、多头处理并联办、上级审批代理办、跟踪服务主动办。在办理环节上,对属于本级审批事项,及时予以办理,对属于区级以上政府或主管部门审批的事项,安排专人全程代为办理,限时办结。在回复环节上,全程代理事项办结后,中心将办理结果及时、真实地通知申请人,并发放办件回访卡,请群众对办理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三)拓宽服务领域。只有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在事关群众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农业科技等方面深入开展新的服务,乡镇便民中心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事情可干,也才能长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在群众中建立起对乡镇便民中心的信任、依赖和支持。乡镇便民中心要坚持在做好大厅窗口工作为到中心的群众提供好服务的同时,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形式,开展上门服务,延伸服务链条。一是服务要向生产领域延伸。与经济部门结合,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政策信息服务,为城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就业培训服务,如登记用工信息、发布招聘培训简章等。二是服务要向科技领域延伸。与科技部门结合,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充实科技人员力量,采取多种形式送科技下乡,为群众提供良种良法服务,如发布科学种田信息、讲解预防病虫害知识、上门防治疫病等。三是服务要向流通领域延伸。与涉农部门结合,建立农副产品供 求及价格发布平台,将信息网点延伸到乡镇中心,如及时向社会发布产品需求和价格信息。
(四)开展代办代理服务。这里包括两个层面内容:村级设立的服务代理点为群众代理向乡镇中心申办的事项;乡镇中心为群众代办需向县、市中心申办的事项。基本工作流程是:群众申办事项,先由村级代理员接收、登记,办好村级应出具的手续,之后移交给乡镇中心。属乡镇级权限事项,中心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并转交村代理员回复申办人;属区级权限事项,乡镇中心安排专人到区中心全程代办。形成村级代跑、乡镇级代办、市区级办理的四级联动运作机制。在开展代办代理服务时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村级代办员原则上由村干部、会计兼任,②开展村级代理要因地制宜,原则上与乡镇政府所在地距离较近、群众办事方便的村庄不再设代办员③是否采用代理代办的服务形式由企业或群众根据需要选择,尊重群众的意愿,防止出现村级代理员包办代替现象,更不能使村级代理员成为垄断村民办事权利的新的特权阶层。④只要群众提出代办需求,乡镇中心或村代理站就要及时办理,绝对不能置群众的需求于不管不顾不理。
(五)加强中心队伍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具备两种素质:一是要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宁可自己麻烦百遍,不让群众麻烦一次”;二是要有熟练的业务技能,要“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因此,抓队伍教育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强化宗旨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宗旨观、发展观、大局观、服务观、效率观,引导工作人员牢记宗旨,用好为民之权,尽好岗位之职,确立“把方便让给群众,把麻烦留给干部”、“群众有需求,干部有服务”、“以民为本,以情为民,以苦为荣,以助为乐,以实为上,共建新农村”的理念,爱岗敬业,办事公正,为政清廉。二要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工作人员经过培训上岗,岗位责任明确,能够胜任中心工作,能够满足群众对服务工作的需求。三要做到一专多能,一岗多能。乡镇工作的实际决定了中心大多数人不可能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在大厅值班,而是要围绕中心工作和临时性重要任务到乡村工作一线去,这就要求大家既能胜任本职岗位工作,又可做好多个岗位的事情;既能适应大厅办公的要求,又能完成上门服务的任务。
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的目标,进一步 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区、镇两级行政服务快速通道,积极探索和推进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构建起服务基层群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平台,进一步转变了机关作风,方便了群众办事,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把乡镇便民中心建成方便企业、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转变职能、提高效率的示范工程,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窗口工程,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树立形象的阳光工程。
第三篇:从“红绿灯效应”看松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从“红绿灯效应”看松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在松原市行政审批中心办公大楼四楼的“电子监督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坐在电脑前聚精会神的巡视着大厅各个职能窗口的工作秩序。市纪委监察局软环境办公室主任周学义指着挂“松原市政务服务中心电子监察系统”大屏幕说,这是我们的“千里眼”,不仅可以全程监督入驻大厅的政府各部门窗口的全面工作情况,还可以全程监督四县一区政务大厅的实时状况,我们叫做“千里眼观察,尽收眼底;顺风耳听取,督促服务”。指着屏幕上一直在不停闪烁的红绿灯,周主任说,这是从去年5月21日监察系统开通到今天,全市政务服务大厅审批项目办结的数据显示,以及有无投诉、超期、未受理、预警的“红绿灯”,绿灯是办结完毕,红灯是超期警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运行,有效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规范了审批行为,吃拿卡要、办事拖拉的少了,热情服务、高效快捷的多了。
这只是全市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之一。松原市从2001年以来共开展过6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到2012年底,全市有行政审批项目414项;非许可事项204项。边减边增的问题始终阻碍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过多的审批项目,复杂的审批环节,过长的审批时限影响着行政工作效率的提升,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初,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要求部署,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吹响了第7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号角。
领导重视,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坚强保障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先后下发了《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关于在全省开展软环境建设“服务企业年”活动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2013年软环境建设“服务企业年”活动重点任务分工的意见》等四个文件,明确了全省软环境工作重点任务。松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提出结合松原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2013年松原市软环境建设实施意见》,市委书记高福平要求“要把软环境建设当作工程来抓”。市长李相国提出软环境建设“任务要明确、责任要具体、措施要有力”的明确意见。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成胜亲自调度,先后主持召开三次起草小组会议和一次市纪委常委会会议听取情况汇报,提出修改意见。“实施意见”先后修改9稿,经市委常委会审议后下发。文件下发后,市纪委监察局立即组成“软环境建设推进组”,对七个牵头部门和各县(市、区)软环境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跟进监督,保证了各项重点任务的迅速推进。
明确目标,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不偏离“轨道”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一劳永逸,要标本兼治,要用效果明显的治标措施为实现政府职能彻底转变这个治本目标赢得充裕的时间。”这是市委、市政府为这次改革工作定下的明确目标。市纪委组织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法制办、市编办、市软环境办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走访,做了大量细致的基础工作,明确了现阶段的改革目标就是要尽快解决政务大厅目前存在的“前店后厂”问题,真正实现“一站式”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首先,用“两集中、六到位”的办法彻底解决“前店后厂”问题。要求每个具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都成立行政审批办公室,所有行政审批权力集中到行政审批办公室,所有行政审批办公室集中到政务大厅办公,并真正达到机构进驻到位、人员派驻到位、职能划转到位、审批授权到位、监督管理到位的要求。其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两集中、六到位”落实到位。一方面,市纪委监察局制定了《松原市纪委监察局落实〈2013年软环境实施意见〉委局重点任务分工实施方案》和《松原市纪检监察机关服务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监督办法》,强化了制度保障,确保“两集中,六到位”工作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市纪委监察局加强了沟通协调和督促检查,随时调度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并通过《松原日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个别存在问题的重点部门,市纪委主要领导亲自约谈部门主要领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全面落实“两集中、六到位”工作消除了落实障碍,树立了标杆榜样。
摸清底数,为现有的行政审批系统“瘦身减肥”
明确清理对象。市纪委监察局与市法制办、市编办组成联合清理工作组,对现有的414项行政审批项目和204项非许可事项,按照“该管必须管起来,该放必须放到位”的原则逐一清理确认,凡是应该交由市场自主调节管理的,必须放到位。在精简放权的同时,加大了对药品食品、安全生产领域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密切相关领域的监管力度。公开清理结果。将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通过报纸、网站进行公开公示。同时,在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的基础上,还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进行了同步清理和公示,清理结果全部编辑成册,通过行政审批大厅和包保企业大走访等平台向群众和企业发放,强化社会监督。严控新增事项。要彻底堵住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的漏洞。市纪委监察局成立了行政审批监察室,专门对保留行政审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并接受这方面的举报投诉。同时,对确需增加的审批事项,由政府法制部门牵头,组织法律、经济专家共同对新增项目从法理依据和经济成本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并经过严格的报批手续后批准。经过新一轮的清理调整,保留行政审批项目308项,减少26%;非行政许可事项78项,减少62%。
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为行政审批制度“问诊把脉”
为行政审批权力系统“问诊把脉”。市委、市政府年初下发了《松原市软环境建设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要通过“两集中、六到位”的措施实现行政审批权力的重新分配。市编制部门在最短时间内对具有行政审批权的市直部门重新制定了“三定”方案。组织召开了46个具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单位)相关负责人会议,传达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两个“必须”的重要指示和“没有特殊,没有例外”的鲜明态度。在全省率先创新实行了“部门领导进厅坐班制”,驻厅窗口部门分管领导每周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坐班,及时签批行政审批项目,解答办事群众疑问,处理突发事件,规范窗口工作人员行为,通过实行坐班制,真正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对外、“一支笔”签批,从而杜绝了多头多人、多室多章现象的发生。到目前,市直46个部门全部成立了行政审批办,308项行政审批项目全部进厅办理,已办结的13842件审批项目,全程“绿色”,未见“红灯”。通过对行政审批权力系统的精准“把脉”,解决了重审批、弱监管、轻服务的弊病,行政审批环境得到了良性优化。
为行政审批流程“问诊把脉”。行政审批环节和行政审批时限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加大力度就会压缩和减少一点。要想让行政审批效率全面提高,就要优化审批流程,把不该设的环节精简掉,把承诺时限里的水份彻底榨净。行政审批项目清理之后,市编办、市政务服务中心对保留的308个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限逐一进行审核,严格压缩审批时限,在原有审批时限基础上平均又压缩了47.5%。按充分授权的要求大幅度简化审批流程,市直46个部门308项审批项目全部完成流程优化再造,“两集中、六到位”工作初战告捷。截至目前,累计监督行政审批项目9945件,提前办结9899件,即办件比重达80%,提前办结超过99%,极大地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为提高行政审批服务质量“问诊把脉”。重审批、轻管理,重监督、轻服务的工作方式一直影响着政府在企业和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让更多的企业和群众在享受着高效快捷的工作流程同时,时刻体会到贴心、人性化服务。市软环境办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审批流程全面优化的基础上,执行重大项目行政审批“直通车”制度,将投资3000万元以上、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和企业纳入服务范围之内,在政务大厅内共设置直通窗口9个,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坚持“绿灯长亮”,服务到底。目前,已有11个重大项目和31家重点企业被送上了行政审批“直通车”。另外,市政务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并联审批工作,制定了《松原市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并联审批办法》和《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办法》,最大限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开展“包保企业大走访”活动,对1919户企业和3565个个体工商户进行一对一包保,这样既加大了联系客户的广度、深度,又能加强对反映问题的整改力度和速度,还能增强密切联系群众、干部作风转变的温度和浓度。政务服务中心还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进行“代办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在一楼大厅设立了代办处和等候区,并配有专人负责咨询、领办和代办服务。同时,对需要援助的特殊人员,中心开展一对一服务。飞宇金伦花园的张先生来中心办房照,由于腿脚行动不便,代办员全程服务。他感激地说:“你们比我的亲儿女还管用,真没想到啊,我祝好人一生平安!”
加强监督检查,向违纪违规行为“亮红灯”
没有监管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在行政审批权力大规模集权、放权的情况下,更要加强监管。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设立了“松原市政务服务中心”和“政务公开办公室”,授予了依法依纪对进驻窗口的各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培训考核及承担本级政府的其他权力。先后制定出台了《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一次性告知制度》、《首问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领导坐班制》等制度,对各窗口单位开展效能监察。市纪检监察局建立行政审理权力运行的专门监督机构,充分发挥行政审批监察室的作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全天候监督,受理投诉举报,确保权力规范行使。市法制办下发了文件,对涉企检查做出明确规定,未经批准一律不得进企检查,执法人员不得随意向企业下处罚单,确认清理了45个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力2875项,并在市级新闻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架起监督的“红外线”和严惩的“高压线”。在对全市软环境监督员进行三期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软环境投诉中心、软环境监测点、软环境网站的作用,采取来信、来访、来电、网络及明察暗访“五位一体”的投诉机制,不断拓宽涉软案件线索。年初以来,共受理投诉举报案30件,协调解决30件,转办10件,本级立案6件。重点查处了前郭县规划局违规利用职权办公司,严重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案件,暂扣违纪资金73.45万元、车辆4台,给予局长、副局长等7人党纪处分并通报全市。市交警支队江南大队执勤辅警向当事人索取钱财案,对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给予其政委行政警告处分,辅警已被辞退。在此基础上,加大了明察暗访的力度,采取各县(市、区)的交叉暗访活动,及时发现软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对已发现的3起涉嫌违纪线索,正在调查处理之中。李克强总理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地方政府抓经济,不是当‘司机’,不是直接开车上路,而是要管好‘路灯’和‘红绿灯’。‘路灯’就是为所有的企业照亮道路,对所有的企业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红绿灯’就是讲规则,该走则走,该停则停,也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
松原市在打造优良经济发展软环境,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工作中,有效运用“红绿灯”效应,将服务与监督紧密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是建设学习型、法制型、廉洁型、高效型、服务型、实干型政府的扎实行动,这必将使政府工作更加透明、政府执行力更加增强、政务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质量更加提高、行政监督更加有力、群众满意度更加提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稳定。
第四篇:2015年省考人民日报评论:从国务院机构改革看政府职能转变[模版]
你的未来,我来导航
www.xiexiebang.com 人民日报评论部:
政府创造环境社会释放活力
——从国务院机构改革看政府职能转变之一
不同版本的猜想,翘首以盼的等待,今天中国,很少有哪项议题能像“机构改革”,引来如此密集的关注。这种关注,既有对切身利益的考量,更包含着对深化改革的期盼。
新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保留铁道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交审议。正如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在行政体制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这一方案,我们该以何种视野观照?又该从什么角度评判?
细心的人会发现,相比以前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此次方案标题中增加了“职能转变”四字。将“职能转变”提升到与“机构改革”同等地位,是本轮机构改革的一大亮点。职能是机构设立的依据,机构是职能的载体。相比于部门撤并,职能转变更难,也更为重要。如果职能不转,单纯地对机构分分合合,效果是有限的,甚至还会陷入“精简再膨胀”怪圈。就此而言,这次改革突出强调职能转变,抓到了要害。
如果说行政体制改革是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那么转变政府职能则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转变政府职能,实质上是解决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做什么,重点是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即哪些事应该由政府、社会、市场各自分担,哪些事应该由三者共同承担。这个问题,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认识到了,并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每一步。
本轮机构改革,是自1982年以来,中国
你的未来,我来导航
www.xiexiebang.com ——从国务院机构改革看政府职能转变之二
哪些该做减法,哪些又要做加法?何处该“隐身”,何处又要“现身”?啥时可放手,啥时又要插手?看似对立的选项,却要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机构改革之难,也正说明,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这一改革至关重要。
政府机构改革,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持续了多年。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情况在变化,认识在深化。看看过去的改革,每次都是针对当时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矛盾。比如,1982年国务院机构达到100个,改臃肿机构是重点;1998年,政企不分阻碍市场经济脚步,电力工业部等专业经济部门成为历史。可见,情况在变,问题也跟着变,改革的节奏也必然要适当调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是基本的方法论。从根本上说,机构改革是为了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大或者越来越少。
从改变食品安全的分段监管,到减少各种审批、许可、收费,此次改革,职能怎么转,决定了机构怎么调。许多问题通过职能转变来解决,比单纯的机构调整更有意义。但要看到,职能转变不是按个钮就能换频道,而是涉及职能转移、下放、整合和加强的系统工程。这也决定了,机构改革不是画个圈写个“拆”字那么简单,不转变职能,减下去的机构还会再生。十八大报告要求,政府职能要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政府机构改革也应该以此为目标,既要“瘦身”,更要“健身”。
对于当前行政管理中的种种问题,民间多有揶揄,如“十几顶大盖帽管不好一顶破草帽”,如“上面政策是太阳,照到下边碰到墙”,如“服务就是喝醉,管理就是收费”,等等。虽属夸张描画,但所揭示的矛盾也启示改革者,机构改革同样是调和鼎鼐的功夫,需要处理好大和小、收和放、政府和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关系,要做到政府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该管的要抓到位,该放的要让到位。
铁路要经营和监管分开,能源要加强资源整合,处理好大和小的关系,才能明确权责,避免“有事踢皮球”,也防止因权力集中滋生腐败。从宏观调控、节能减排曾遇到的阻力到地方抱怨“权力上收、责任下放”,处理好收和放的关系,才能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地方积极主动。北京一个胡同停车自治,原来的83个车位“消化”200多辆车,这说明,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就不会“管不过来”,社会也不会“管不下去”。修路建公园很重要,但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高企房价的抑制等等也是政府职责,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才能全面发挥政府职能。
近年来,各地都在探索政府机构改革,形成了顺德模式、随州模式、深圳模式、成都模式等。但无论选择什么路径,都是为了凝聚改革发展的合力。正因此,更需要调动各方积极性,简单的裁撤或重组,反而可能欲速则不达。低垂的果子已经摘完,依靠一个部门、一个机构就能推进改革的时代已经过去。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各个部门都有改革任务。机构改革的目的,不是要把多数部门当做改革对象,而要激发出各个部门的改革动力。这是判断改革是否有决心有勇气、举措是否有实效有长效的根本依据。
每一次改革都应该是下一次改革的铺路石。上层建筑需要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但这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改革没有完成时,还需奋力,还需探索,还需时间,还需进一步积累共识和经验,条件成熟时再作推进。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抓主要矛盾、看主要方面,这不仅适用于政府机构改革,更大范围内的改革,又何尝不是如此?
好的设计不会自动实现 ——从国务院机构改革看政府职能转变之三
“只有权责分明,才能划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不管怎么改,最终要让老百姓得实惠”……连日来,从代表委员的你一言、我一语中,不难感受到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在今年两会上有多么“热”。
14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获得批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信号枪已经鸣响。虽然方案刚刚亮相,已有人不无善意地提醒:制定方案只是机构改革的开始,之
你的未来,我来导航
www.xiexiebang.com 后的实施,仍是一个需攻坚克难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已进行多轮,但在有的贫困县,“副县长”一职依然设置了十几个;企业办审批也会遭遇“遥遥无期”,手续可能就卡在某个处长手里。如今,无论是从认识论角度还是方法论层面,改革早已成为中国发展最真切的社会语境与现实路径。然而,改革不只是个名词,更是个动词。再好的顶层设计,如果在落地时打了折扣,怕也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期。邓小平说过:“任何好主意不会自动实现。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的新一轮机构改革,简政放权是题中之义,可说是政府“革自我的命”、“割自己的肉”,实质上涉及对存量利益格局的调整,难免要动一些部门和个人的“奶酪”,梗阻不难预见。《宪法》
第五篇:建立乡镇、村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构建服务基层和群众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
XX发〔〕号
XXX建立乡镇、村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
(站、点)
构建服务基层和群众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构建服务基层和群众的工作机制,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乡镇、村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构建服务基层和群众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五次、七次全会精神,以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更加注重强化基层的要求,在现有的机构、人员及编制设置条件下,有效整合资源,在全镇推进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实行“一站式”服务,逐步建立科学合理、行为规范、机制健全、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便民利民服务工作体系。通过进一步搭建和完善综合性服务平台,形成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基层和群众工作合力,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通过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及时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调处化解矛盾,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把真心交掏给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大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构建“和谐牛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二、实施步骤
建立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工作,按以下四个阶段推进。
(一)筹备工作阶段(2010年2月)。各级各部门在认真组织学习上级关于建立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点)精神的基础上,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详细了解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梳理各村审批服务事项,结合乡镇实际,研究制定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确定服务内容、运作方式等。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2月至4月)。各级各部门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办公场所、工作职责、人员调配、站所进驻、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4月底以前,我镇基本完成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的组建、正式挂牌,并切实做好村、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点)的准备工作。
(三)全面推行阶段(2010年4月)。在建立完善我镇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村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点)的组建工作。4月底前,我镇的村建立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点),形成较为健全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
(四)巩固提高阶段(2010年5月至6月)。5月底前,我镇、村都要建立起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各县(市、区)对本地建设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情况进行自查。镇政府要对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等。积极探索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运行、管理的新方式新机制,不断提升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服务内容
按照统一服务内容的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确定我镇、村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的服务事项,凡是乡镇基层站所直接面向党员、群众的审批和服务事项,都应尽可能纳入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办理或进行代理。
(一)我镇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事项。
1、政务服务事项:主要包括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管理、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林业等基层职能站所提供的政务服务。
2、党务服务事项:主要包括党员关系接转、党费收缴,培训教材、远程教育课件发放,党员承诺指导,流动党员联系服务,对所辖村党建工作提供指导和服务,受理基层单位和群众需要党组织和党员提供的服务等事项。
3、生产经营服务事项:主要包括农机、农技、畜牧兽医、等基层职能站和单位所提供的生产经营服务。
4、卫生服务事项: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计生等服务。
5、文化服务事项:主要包括文化服务中心承担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报刊图书阅览、文化活动、农民体育健身等服务。
6、法律服务事项:主要包括来访接待、民事纠纷调解、诉讼引导、接收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处、社会治安防控、突出问题治理等事项。
7、咨询服务事项:主要包括惠民政策、科技知识、市场信息、劳动力和人才需求信息咨询等服务。
(二)村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点)的服务事项。
1、证照代办服务事项:主要包括户籍、身份证、独生子女证等有关证照代办,就业、失业登记证代办,土地使用证、土地经营权证申报代办,林木采伐及运输申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参保申请,提供有关方面规定的出具证明等事项。
2、公共事业服务事项:主要包括农户电话、广播电视维修代办、联系,计生优质服务,留守儿童服务,养老服务,帮助贫困农户、改制企业下岗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解决生活、健康问题及办理社会救助等事项。
3、生产生活服务事项:主要包括农资供应,报刊图书阅览服务,邮政代办,有线电视及水电通讯费用代收代缴,社保,帮扶物品和惠民物资发放等事项。
4、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事项:主要包括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协调处理民事纠纷及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矛盾和问题等事项。
5、咨询宣传服务事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惠民政策、科技知识、防灾减灾、市场信息、劳动力和人才需求信息、小额信贷咨询等事项。
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具体服务事项及窗口设置,由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法律事务服务事项、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事项主要由我镇、村综治工作中心(站、点)负责办理。各地应创造条件,以适当方式将公安、税务等有关服务基层群众的事项逐步纳入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办理、代办服务的内容;将行业协会服务基层群众的事项逐步纳入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点)办理、代办服务的内容。
四、工作职责和人员调配
(一)我镇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镇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在乡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辖区内便民利民服务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同时接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和上级服务中心业务指导。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各基层站所依法办理进入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事项;负责制定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服务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考核;负责处理对窗口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投诉;对需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或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审批事项,提供咨询和代办服务。
乡镇在现有机构、人员编制不变的情况下,明确人员到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由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兼任,具体负责便民利民党务政务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监督考核和统筹协调,并至少确定一名具体管理人员。凡有审批和服务事项进入服务中心的职能站所,要明确人员轮流担任窗口工作人员,具体办理本站所业务范围内的审批和服务事项,并承担业务相关、服务内容相近站所有关业务的咨询答复等工作。服务中心要根据各职能站所工作实际,结合各窗口业务量,采取工作人员平时轮流值班和约时办理、利用群众办事比较集中的时间、赶场天全员到岗等方式开展工作,服务方式既要简便易行,又要切合实际;要采取经常抽查等方式,确保群众进得了门、见得到人、办得了事。
(二)村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点)。村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点)由村两委领导,业务上接受乡镇(街道)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的指导和管理。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点)负责按规定办理需要村两委办理的事项,并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
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点)主要负责人由村主要负责人兼任,具体负责服务站(点)的日常管理、监督考核和统筹协调。村(要明确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或村民小组组长担任便民利民服务站(点)的工作人员和代办员,组织党员通过党员服务承诺,组建党员、村民志愿服务队等方式,具体负责服务站(点)的接待工作和服务群众事务的代理代办。实行轮流值班、定时约时办公、公示电话号码等方式,确保服务站(点)每天或定时有专(兼)职代办员在岗工作,并定员定时到乡镇便民利民服务中心为群众代办有关事项。
要充分发挥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大学生、一村一名大学生、选聘到村任职大学生等的优势,积极组织、引导党员志愿者、团员青年志愿者参与服务站(点)的工作,切实提高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的工作水平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
五、办事程序
认真梳理进入我镇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的审批、服务和收费项目及办事环节,规范办理项目和流程。通过制作办事指南、便民服务卡和摆放服务项目牌等形式,公开各窗口服务事项名称、办理程序、所需申报材料、承诺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和政策依据等,并根据服务对象申报的事项,及时提供优质高效规范的服务。
(一)我镇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办公,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的运行方式。根据服务对象申报事项,实行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上报件、协办件、代办件的分类管理。
即办件。即直接办理,凡程序简便,可以当场办理的项目,即收即办、现场办理。
承诺件。即承诺办理,对不能当场办理,需要审核、论证的申请项目,由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限内办结。
联办件。即联合办理,对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职能站所审批的项目,由主办窗口牵头协调,在规定时限内办结。
上报件。即上报办理,需报上级审批的申请事项,由工作人员负责材料的审查,明确告知所需的材料、费用及办结时限,在规定时限内由主办窗口负责上报,积极联系办理,全程帮助办结。
协办件。即协助办理,群众申办有关事项确有困难的,工作人员应予以指导,或帮助起草、填写有关申报资料。
代办件。即代为办理,群众交付的代理、代办事项,由工作人员代收并登记签字后,到上级有关业务部门集中办理,及时回复办理结果。
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事项,受理窗口要明确给予答复,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理由,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事项,应当书面告知,说明理由妥当处理。
(二)村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点)。要根据群众需要办理的事项,按照政策规定采取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当事人提供相关资料后代为办理等方式及时提供服务,并在工作中及时掌握反映社情民意。对群众交付的代办事项,要作详细登记并妥善保管相关资料,避免出现工作失误。
六、建设标准
1、场地选址:办公场地要按照“方便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选址。应在交通便利、方便群众办事的地点设立办事大厅;条件有限的,要调剂乡镇办公楼低楼层办公室作为办公场地。村便民利民服务站要依托村组织活动场所开展服务;距离村便民利民服务站较远的村民组(要依托村干部、党员中心户、条件好的农户(住户),采取志愿提供、租借等方式建立便民利民服务点。要继续加强已建的综治工作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中心(站、点)的建设;对于中央及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建立的基层服务工作平台,要切实搞好建设,可采取共同建设、协调配合等方式,做好便民利民服务的有关工作。
2、设施建设: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实行统一标识牌,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咨询服务电话等,有条件的要提供信息服务查询、群众办事等待休息等相关服务设施。服务中心统一悬挂“××县××镇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标识牌;服务站统一悬挂“××镇××村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标识牌,服务点统一悬挂“××村××小组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点”标识牌。办事大厅服务窗口标识应写明窗口名称、主要项目名称、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窗口电话号码。工作人员应佩戴有照片、姓名、工作单位、职务等信息的工作牌。办事大厅设置监督电话和便民服务意见箱,并向社会公开,方便群众咨询和监督。要充分利用现有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设施,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实现地、县、乡镇三级中心网络互通、网上审批。
七、管理考核
1、加强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人员培训和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受服务中心和所属站所的双重领导,业务上接受站所的领导,日常工作接受服务中心管理。服务站(点)工作人员和代办员接受村两委的领导和管理。各级各部门要抓好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确保工作人员在熟练掌握本职岗位业务办理事项和规程的同时,了解掌握进入中心其他站所的审批和服务事项的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和政策依据,能够有效开展有关业务的办理或代理、咨询答复工作,实现一岗多能、一人多用。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2、加强前台服务与后台服务的统筹管理。在将各职能站所审批和服务事项纳入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的同时,各级各部门要督促各职能站所把一般性、基础性的工作做在前面,及时汇总有关信息,建立健全工作台账,为前台服务提供有效支撑,确保能够及时为群众办理有关事项。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点)要对代理代办服务作出承诺,明确代办员到乡镇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时间和各种事项的办理时限,切实方便群众。
3、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要强化日常管理,制定服务中心(站、点)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申报登记、预约服务、一次性告知、全程代理、否决报备等制度,公开服务流程,推行服务承诺。要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将各站所的工作情况和中心工作人员的日常表现,作为考核评价、调整使用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服务绩效考核。对各站所及进驻中心工作人员的考核,由乡镇会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以乡镇为主;对实行垂直管理和双重管理的站所人员的考核、评先选优、提拔使用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必须征求乡镇的意见。要加强对村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点)工作人员的考核管理,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要健全监督机制,地、县相关业务部门、乡镇及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要通过设立意见箱、监督举报电话等,主动听取服务对象和有关方面意见建议。各级各部门要及时受理有关投诉和建议,认真调查处理,实行责任追究。对工作不力的,由乡镇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其进行教育、纠正;情节严重的,按规定作出组织处理;造成严重损失或恶劣影响的,要严格依法依纪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八、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党委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政府主要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党政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镇和各村要成立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明确承办部门,定期研究有关工作,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直接领导责任,高度重视中心(站、点)的建设、运转和管理,确保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机构人员到位,保障措施到位,切实提高便民利民服务工作水平。在加强业务指导的同时,要设置办事“绿色通道”,优先方便我镇、村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工作人员前来办理业务,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已经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的地方和单位,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统一服务机构称谓及标识,改善软硬件环境,加强人员培训,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拓宽和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开展帮扶活动,积极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要帮助所联系的帮扶点抓好便民利民服务工作。在学习实践活动及后续工作期间,由各地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具体推进工作。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后,由各地党建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负责具体指导和督查落实。
(二)资源整合,强化保障。乡镇(街道)要整合自身人力和财力,确保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和正常运行。各级各部门要充分整合下拨到各村的各项资金和物资,切实帮助搞好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劳动保障部门要结合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工作,尽量把符合条件的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点)工作人员和代办员纳入公益性岗位范围。
(三)加强指导,统筹协调。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特别是自身职能职责涉及基层群众生产生活较多的部门,要自上而下理顺本系统的领导和管理关系,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转变职能、精减审批、加强基层、便民利民的要求,在不影响本部门职能作用发挥的基础上,把该下放的单位下放给基层管理;要对本部门的各项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认真梳理,该废除的要坚决废除,须严格执行的要严格执行,能下放的要及时下放,能授权的要充分授权,积极指导和配合做好基层站所审批和服务事项进入中心的工作;对于不能下放或授权的,要加强管理,积极纳镇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方便群众办事。对于一些群众办得多、业务量大,或者在一段时间内需要相对集中办理的审批和服务事项,镇政府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要组织工作力量,主动到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进行定期、巡回办理。
(四)加强督查,目标考核。各级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采取定期或不定期、随机检查和巡回检查等方式,对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下属单位的督促检查力度,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的,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对工作不力、不按要求落实任务,群众反映强烈的,要责令认真整改。各地要将持续推进便民利民党务政务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构建服务基层和群众工作长效机制,作为对所属有关部门(单位)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不断健全完善自查、督促检查的办法和措施,落实责任,总结经验,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黑板报、宣传栏、标语、广告牌、宣传册(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的职能作用、服务内容、办事流程,扩大群众的知晓率和工作影响面;大力宣传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营造便民利民、服务基层和群众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便民利民服务工作深入开展。
中共XXX委员会
2011年 4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