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 打造便民利民平台
建立便民服务中心 打造便民利民平台---石寺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石寺镇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本着“便民、利民、为民”的原则,加快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目前便民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咨询520人次,为群众办理计生、民政、建房等服务事项68件,办结率为100%。现将我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四个月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予后: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是领导到位。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是创新服务模式,提高行政效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因此,镇党委政府从便民服务中心的选址、筹建到落成始终高度重视,同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石寺镇便民服务中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一名党政领导兼任服务中心主任,从而加强了便民服务中心的领导力量。
二是经费、人员到位。为高标准建设便民服务中心,镇政府划拨了专项经费,截止目前共投入资金8万余元。同时为保证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从机关范围内精心挑选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12名骨干力量经过短期培训,1
先期进入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从而为便民服务中心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是服务到位。为了使办事群众到了便民服务中心有个舒适的环境和良好心情,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人性化的服务,规范了服务用语,使老百姓在办事的过程中有温馨亲切的感觉。
四是宣传到位。为使便民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得到群众认可,真正起到“便民、利民、为民”的目的。我们利用集会和出动宣传车的方式尽早让老百姓知晓便民服务中心的建成。
五是制度到位。针对便民服务中心日常工作,专门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为中心有序、规范、高效的运行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供了根本上的保证。
二、取得的成效:
石寺镇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方便了群众、改善了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了工作模式,促进了改革深化。我们设立的便民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办公,将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商、司法、民政、土地镇建、财政、工业、计生、劳动保障、组织、农业、农经等部门及相关的服务项目,统一纳入中心,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使群众进一道门办完
所要办的事。同时将便民服务的内容、程序和标准等统一公布上墙,使到中心办事的群众一看就明了、一看就放心。
(二)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人民群众。石寺镇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之后,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镇便民服务中心共为群众办理各种服务68件,接受农民技术咨询480多人次,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信息30多项,培训农民300多人次,便捷、高效的服务得到群众的高度赞誉。
(三)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了招商引资。在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后,不仅使全镇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而且也让普通群众都知道每个干部身上的责任,从而促进了部门之间协作和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有效地防止了推诿扯皮现象。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有力促进了招商引资。
(四)密切了干群关系,改善了党委政府形象。成立镇便民服务中心后,从根本上改变了部门之间过去各自为战和惟我独知、惟我独办的状况,有效地改善了干群关系,进一步树立了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三、存在的问题:
1、宣传还不够。从调研和座谈了解的情况看,由于成立时间短,宣传还不深入,从而使农村部分群众不知道有便民服务中心,或者不清楚便民服务中心的职能和作用。
2、人员随意性大。乡镇工作人员一般都有包村任务,镇中心工作又较多,中心工作人员经常进村或承担其它工作,造成人员一定程度上不能坚守岗位,工作时断时续。
3、窗口职能受限制。本来可以进村入户服务的,农民反过来需要到中心办理,增添麻烦,比如粮食直补、救济补贴等,服务到户更实惠;有些事项到职能站所可以一次办结的,现在需要中心和站所来回跑,浪费时间和精力。
四、运行建议和下步打算:
(一)做好宣传工作。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所以要在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要通过张贴公告、印发宣传单、集会宣传等,让群众认识到中心确实是好,确实便民。
(二)依法行政,规范运行。乡镇中心作为工作实体、责任主体,决定了其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也决定其必须带头依法行政。要严格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规范职务行为,绝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要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经常化、制度化的依法行政培训,自觉在法律框架内思考问题和进行工作。
(三)拓宽服务领域。只有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在事关群众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农业科技等方面深入开展新的服务,乡镇便民中心才能在群众中建立起对乡镇便民中心的信任、依赖和支持。乡镇便民中心要坚持在做好大厅窗口工
作为到中心的群众提供好服务的同时,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形式,开展上门服务,延伸服务链条。
(四)加强中心队伍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具备两种素质:一要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二要有熟练的业务技能,要“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因此,抓队伍教育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后,一要强化宗旨教育,二要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三要做到一专多能,一岗多能。
(五)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在推进项目办理公开的基础上,加强网络建设,完善办件管理系统、查询系统。认真学习借鉴外地运行模式,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中心的硬件、软件建设。
总之,我镇便民服务中心通过四个月来的运行,进一步转变了机关作风,方便了群众办事,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借鉴好的经验,真正把便民服务中心建成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转变职能的示范工程,招商引资的窗口工程,再塑石寺新形象。
2007年12月21日
第二篇: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打造便民利民平台
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打造便民利民平台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是落实这个要求的重大举措,实质上是政府机关的一场自我变革、自我完善,是为建立现代化行政管理体制而破旧立新的一项艰巨工程。
所谓便民服务中心就是将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单位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打造服务型政府,改革乡镇管理体制的有益探索,也是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措施。
一、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是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选择
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是改革的方向,群众的要求,发展的需要,是乡镇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是政府职能定位的大调整,是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大变革,是创新服务模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
(一)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改革乡镇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目前,我们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立服务政府、阳光政府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及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离群众最近的乡镇政府如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如何使乡镇工作由“抓事务、抓管理”,向“抓产业、抓服务”上转移;如何进一步整合服务项目,集中人力资源,建设以为群众服务为中心的便民服务机构;如何实现区、镇联动,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是当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行政许可法对政府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就是遵循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的原则,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提供 优质服务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通过对相关机构的撤并和职能的整合,组建统一办事的平台和公共服务的窗口,实现行政资源的重组和优化,实行“一站式”服务,使行政审批初步实现了从分散向集中、从无限期向限时、从串联式向并联式的转变,通过实行政务公开,规范办事程序和流程,办事手续由繁变简,办事形式由暗变明,办事速度由慢变快,缩短办理时间,提高行政效率,从而提高政府的诚信度。
(二)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当今农民群众在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如今的形势是,农民群众对政府服务需求在向多元化、便捷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农民需要政府提供直接服务的前沿窗口,需要政府提供脱贫致富和劳务输出的信息基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绿色通道的平台,需要政府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热点、难点问题等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宗旨就是便民、提高机关效能,提供优质服务,.实行“一站式”办公,阳光操作,规范运行,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切实解决机关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群众由过去“进机关求人办事”变为“进中心接受服务”,初步找回了“上帝”的感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服务群众的窗口,体现党和政府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
(三)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区域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种竞争,说到底就是服务环境的竞争。谁的服务质量好、效率高,谁的经济环境优,谁就能赢得客商、赢得投资,谁就发展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就是区域经济软环境的展示,是创新投资环境的必然选择,是从机制上改善投资环境的一个切入点。优惠政策的作用总是有限的,而服务的作用却是无限的,只有提供优质服务,才能使群众满意,使企业满意,才能吸引更多的客商前来投资,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的办事程序,明确的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优质的承诺服务,有效解决了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协调运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所取得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方便了群众、改善了服务,取得的成效是相 当明显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了工作模式,促进了改革深化。在乡镇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实行集中办公,将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商、税务、公安、司法、民政、土管、城建、经委、交通、计生、劳动、新农合、卫生防疫、水利、农技、畜牧、蔬菜、水产、林业、农机、经管、财政、供电、通信、组织关系接转等部门及相关的服务项目,统一纳入中心,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使群众进一道门办完所要办的事。实行政务公开。在为群众办事和服务的过程中,便民服务中心坚持方便群众办事与严格依法行政相统一,对便民服务的内容、程序和标准等统一公布上墙,严格做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情况“六公开”,使到中心办事的群众一看就明了、一看就放心。阳光操作,明白交费,群众的许多顾虑打消了。
(二)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人民群众.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之后,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比如梁水镇便民服务中心自2006年8月17日揭牌正式运行以来,梁水镇便民服务中心共为群众办理各种服务项4000多件,接受农民技术咨询1236多人次,解决技术难题50多个,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信息30多项,引进新技术新成果10多项,培训农民1500多次,便捷、高效的服务得到群众的高度赞誉。江庄村村民江玉清为新买的大型玉米收割机申请牌照,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只用三天时间便办结。江玉清感慨地说:“便民服务中心真方便、让我们办事省时又省力。若以前办证,起码也得用一星期时间,现在一个电话就解决了”。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切实解决了以往群众办事“人难找、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问题,非常受群众欢迎实践表明,采取“一个窗口办理,天天服务群众”的办事方式,群众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只能定时办、分散办、节假日办不了的苦恼事了。
(三)规范了办事程序,推进了廉政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制定了“热情周到、高效服务、依法办事、清正廉洁”的服务守则,要求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坚持以办事方便不方便、公正不公正、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准。要求中心工作人员从受理到办结提供全程服务、规范服务,对受理的每一件事情、办理的每一个证件,都要认真对待,并通过公开办事程序和收费标准,把各项事务的办理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杜绝了暗箱操作,避免了违 规操作,防止了吃、拿、卡、要现象,推进了源头治腐工作。.(四)发展环境,促进了招商引资。在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后,不仅使全镇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而且也让普通群众都知道每个干部身上的责任,从而促进了部门之间协作和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有效地防止了推诿扯皮现象。.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有力促进了招商引资。
(五)、密切了干群关系,改善了党委政府形象。长期以来,由于办事不公开、不公正、不方便,加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的存在,群众意见很大。成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战和惟我独知、惟我独办、惟我独揽的状况,有效地改善了干群关系,进一步树立了乡镇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宣传不够。农村很多群众不知道有便民服务中心,或者不清楚便民服务中心的职能和作用,造成群众找中心要求提供服务的寥寥无几。
2、对建立乡镇便民服务认识不到位。有的人认为设立乡镇服务中心意义不大,有的认为中心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认为中心提供的服务不是大多数农村群众所需要的,有的认为中心集中设立办公窗口是多余的。
3、服务事项少造成人员闲置。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因素,当前农民要求提供行政服务的事项不多,多数服务事项和行政事项需要直接到县里办理,中心一些服务人员长期清闲。
4、人员不到位。乡镇工作人员一般都有包村任务,镇中心工作又较多,中心工作人员经常进村或承担其它工作,造成人员不能坚守岗位,工作时断时续。
三、下一步的运行建议
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一项“民心工程”、“廉政工程”、“效能工程”,东昌府区在深化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延伸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触角,开展了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首先以梁水镇和于集镇为试点,今年在全区各乡镇进行推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应适应农村农业农民实际,改进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把虚事做实,实事做好。
(一)做好宣传工作。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所以乡镇和各部门就要在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重点宣传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和服务须知,这些内容可以以乡镇政府公告的形式张贴到各村,也可以印发 一些宣传单发放到群众手中,还可以利用乡镇大集组织人员现场做宣传等等,另外各新闻媒体也要及时予以报道,一定要让老百姓在尽量短的时间里知道中心,了解中心,有事找中心,让每一个群众在办事的时候轻车熟路、明明白白,这样来中心办事的人才多,中心的业务就多,就有了长久的生命力!而宣传也可让群众认识到中心确实是好,确实便民!
(二)依法行政,规范运行。乡镇中心作为工作实体、责任主体,决定了其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也决定其必须带头依法行政,从一定意义上说,乡镇中心的行政行为代表着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要严格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规范职务行为,绝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要从建立健全各种制度规范入手,保证职务行为的合法、规范、文明、高效。要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合法性和统一性,从源头上杜绝个别工作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经常化、制度化的依法行政培训,自觉在法律框架内思考问题和进行工作。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窗口受理、分流主办、跟踪督办、办结反馈”,在受理环节上,坚持做到符合条件立即办、材料不齐指导办、多头处理并联办、上级审批代理办、跟踪服务主动办。在办理环节上,对属于本级审批事项,及时予以办理,对属于区级以上政府或主管部门审批的事项,安排专人全程代为办理,限时办结。在回复环节上,全程代理事项办结后,中心将办理结果及时、真实地通知申请人,并发放办件回访卡,请群众对办理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三)拓宽服务领域。只有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在事关群众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农业科技等方面深入开展新的服务,乡镇便民中心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事情可干,也才能长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在群众中建立起对乡镇便民中心的信任、依赖和支持。乡镇便民中心要坚持在做好大厅窗口工作为到中心的群众提供好服务的同时,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形式,开展上门服务,延伸服务链条。一是服务要向生产领域延伸。与经济部门结合,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政策信息服务,为城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就业培训服务,如登记用工信息、发布招聘培训简章等。二是服务要向科技领域延伸。与科技部门结合,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充实科技人员力量,采取多种形式送科技下乡,为群众提供良种良法服务,如发布科学种田信息、讲解预防病虫害知识、上门防治疫病等。三是服务要向流通领域延伸。与涉农部门结合,建立农副产品供 求及价格发布平台,将信息网点延伸到乡镇中心,如及时向社会发布产品需求和价格信息。
(四)开展代办代理服务。这里包括两个层面内容:村级设立的服务代理点为群众代理向乡镇中心申办的事项;乡镇中心为群众代办需向县、市中心申办的事项。基本工作流程是:群众申办事项,先由村级代理员接收、登记,办好村级应出具的手续,之后移交给乡镇中心。属乡镇级权限事项,中心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并转交村代理员回复申办人;属区级权限事项,乡镇中心安排专人到区中心全程代办。形成村级代跑、乡镇级代办、市区级办理的四级联动运作机制。在开展代办代理服务时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村级代办员原则上由村干部、会计兼任,②开展村级代理要因地制宜,原则上与乡镇政府所在地距离较近、群众办事方便的村庄不再设代办员③是否采用代理代办的服务形式由企业或群众根据需要选择,尊重群众的意愿,防止出现村级代理员包办代替现象,更不能使村级代理员成为垄断村民办事权利的新的特权阶层。④只要群众提出代办需求,乡镇中心或村代理站就要及时办理,绝对不能置群众的需求于不管不顾不理。
(五)加强中心队伍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具备两种素质:一是要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宁可自己麻烦百遍,不让群众麻烦一次”;二是要有熟练的业务技能,要“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因此,抓队伍教育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强化宗旨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宗旨观、发展观、大局观、服务观、效率观,引导工作人员牢记宗旨,用好为民之权,尽好岗位之职,确立“把方便让给群众,把麻烦留给干部”、“群众有需求,干部有服务”、“以民为本,以情为民,以苦为荣,以助为乐,以实为上,共建新农村”的理念,爱岗敬业,办事公正,为政清廉。二要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工作人员经过培训上岗,岗位责任明确,能够胜任中心工作,能够满足群众对服务工作的需求。三要做到一专多能,一岗多能。乡镇工作的实际决定了中心大多数人不可能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在大厅值班,而是要围绕中心工作和临时性重要任务到乡村工作一线去,这就要求大家既能胜任本职岗位工作,又可做好多个岗位的事情;既能适应大厅办公的要求,又能完成上门服务的任务。
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的目标,进一步 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区、镇两级行政服务快速通道,积极探索和推进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构建起服务基层群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平台,进一步转变了机关作风,方便了群众办事,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把乡镇便民中心建成方便企业、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转变职能、提高效率的示范工程,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窗口工程,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树立形象的阳光工程。
第三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 搭建利民惠民平台简报
王村乡五措并举 搭建便民惠民服务平台
结合当前开展的“转、正、提”活动,王村乡上下联动,把群众办事难作为一个突出问题加以解决,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以乡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模式为主导,在全乡12个行政村试点推行便民服务站点,设立代办员,建立便民服务代办机制,初步构建了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体系。
一、搭建服务平台,破解群众办事难题。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乡现有的办事场地和村级办公场所,改建乡政府“便民服务大厅”和“村级便民服务站”,将与经济建设、群众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集中到便民服务大厅办理,倾力打造集政策咨询、矛盾调解、指导服务、帮贫解困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便民惠民服务平台。配臵相关办公设施,设臵了项目建设、农业中心、土地村建、社会事务、综治信访等窗口服务接待处,从各大办公室和有关站所抽派专人轮流值班,统一集中办公。出台了《便民服务中心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了《办事流程图》、《窗口部门工作职责》、《群众来访办事制度》、《矛盾调处制度》、《信访接待制度》、《机关效能八项制度》、《值班制度》等相关制度。王村乡投入20万余元,在乡政府改建“便民服务大厅”,购臵了电脑、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办公桌椅等办公设备,并在何营、鱼池2个村试行便民服务站工作,受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如计划生育、户籍管理、土地使用、民政优抚、证件办理、民事调解、合作医疗等15个代理事项。乡、村两级充分 1 发挥“便民服务大厅”的作用,积极开展便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在乡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办公后,将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项目,统一纳入服务中心,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使群众进一道门办完所要办的事,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极大的方便了群众。
二、简化工作程序,提供快捷服务。根据区委精神,结合区纪委的统一安排,为了切实提高机关效能,按照“一厅式服务、一站式办结”的要求,我们围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群众日常办事频率较高的村镇规划、计划生育、项目建设、农业服务、民政优抚、信访稳定等事项,进行了有效整合,把民政、计生、财政、项目、土地城建、综治信访等部门的相关服务项目,统一纳入服务大厅,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力求做到“一门办理,全程服务,限期办结”。结合工作实际,乡里还专门对进驻大厅服务的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培训,要求各部门要进一步简化程序,充分授权,积极支持中心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到中心办理,杜绝再跑站所;要求进驻中心的人员定好位、履好职、创佳绩,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刻苦钻研业务,培养自己一岗多能本领,成员之间、部门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努力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探索好的做法,在群众所需所急与站所工作职能上寻找结合点和落脚点。同时在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和设立代办员方面,我们采取示范引路、典型带动办法,选定2个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建立了便民服务代办站,并为每 2 个村配备了宗旨意识浓、业务能力强的便民服务代办员1名,建立完善了一套操作性强的便民服务代办机制,尽量为群众提供方便。代办员重点为村民提供计生办证、户籍办理、农村合作医疗办理等关乎全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同时为便民服务代办站试点村建立健全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工作机制,明确了代办员工作职责,代办员实行日座班制,认真热情接待前到服务站办理各类事项的服务对象,对群众来人来电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突发性的重大问题及时村领导汇报。服务站代办员做到公开、公证服务,并接受群众监督。逐步探索尝试村级运行效果。据不完全统计,自中心和代办站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接受咨询2000余人次,办结各类事项1500余件。何营村贫困户吴文江因家庭困难,夫妻双方身体长期患病,又是农村双女户家庭,乡民政接待处接到咨询后,迅速安排工作人员到其家中调查走访,经查其反映情况属实,立即与村便民服务代办员李成发联系,按照有关程序,不到一周时间就为其办理了低保手续,使其享受到了低保政策。鱼池村1组村民张某被其叔父家狗咬伤致使病发身亡,双方家庭因死亡赔偿一事意见对立,引发抬尸闹丧矛盾事态。鱼池村便民服务代办员张九功立即与乡便民服务大厅信访接待处取得联系,一起到双方家里做协调处理工作。通过多次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有效阻止了该家欲停尸闹丧的过激行为。并启动信访重大疑难问题救助机制,采取乡里补一点、村里帮一点的办法,使双方家庭在赔偿问题最终达成一致,该事件在一天内得到了迅速、有效化解,3 得到了当事人与当地群众的肯定。
三、创新工作思路,突出服务重点。在推进便民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坚持把保障服务,提升质量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乡里要求各部门在抽调人员上要实行专人定岗制,确保服务中心不出现空岗,切实保障窗口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将便民服务和党务政务公开有机结合,实现互相补充、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我们在服务中心制作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办事指南和流程图,对便民服务的内容、程序和标准等统一公布上墙,严格做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情况“五公开”,使到中心办事的群众一看就明了、一看就放心。同时不断创新村便民服务站的工作方式,大力推行“一窗式”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联合服务、问需服务,大力开展代办服务,提高代办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代办服务质量,方便农村基层群众办事,使群众切实体会到足不出村即可办事,既方便又实惠。为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我们要求中心工作人员及代办员从受理到办结提供全程服务、规范服务,对受理的每一件事情、办理的每一个证件,都要认真对待,并通过公开办事程序和收费标准,把各项事务的办理臵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杜绝了暗箱操作,避免了违规操作,防止了吃、拿、卡、要现象,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从而密切干群关系。
四、强化制度建设,筑牢保障运行机制。一是实行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制度。明确乡便民服务大厅站所和各 4 大办工作人员实行集中办公,受理群众的咨询,收集群众需求,确保群众办事随时有人受理。二是建立领导带班制度。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党委副书记和一名分管农业工作的副乡长负责统筹办事接访、协调处理工作。三是建立业务培训制度。采取邀请区相关部门领导授课方式,开展管理制度、服务理念、业务流程、网络操作等业务培训,加强对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充分利用村级远程教育平台,进行养殖、种植、加工、维修、法律法规类远程教育。把每周一下午作为学习日,组织乡干部通过收看远教节目学习本部门、本站所相关知识;对村级服务代办员则推行“三十分钟教育”模式,即每月必须对村干部进行一次三十分钟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教育或农业技术培训,使村级代办员知法律、懂政策、有技术,提升代办员的服务水平与办事能力。四是严格实行督查制度。采取领导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和意见箱的形式,接受社会和群众对便民服务各环节的监督,防止和克服不规范行为、失职渎职等现象发生;同时组建乡督导组,加强对办事人员是否到位,到位是否办理业务,是否按规定时间完成办理业务等,并坚持把便民服务工作情况列入各站(所)、村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受理人对承办人、承办人对具体经办人进行催办和监督机制,增强办事人员和全程代理服务村干部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提高办事实效。
五、规范工作程序,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一是政务公开 5 标准化。将便民服务分为党政群服务、工业服务等9个服务内容,通过便民卡、公示栏等多种形式,公开服务项目名称、内容、办事流程、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将申请人需填写的各类表单的示范格式文本在服务窗口公开。二是窗口服务标准化。开展一张笑脸、一杯热水、一声问候“三个一”服务活动,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廉政责任制、预约服务制等。三是业务办理标准化。将服务事项分为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补办件和退回件,分类规定办件方式和管理办法,规范服务行为。四是管理考核标准化。健全服务规范、业务办理、投诉处理等工作制度,建立人员出勤、遵章守纪、依法行政等便民利民服务长效管理考核机制,切实做到方便群众和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王村乡还将便民服务工作纳入了年终考核,确保了工作的贯彻落实。
截至目前,共接待来访群众2059人次,其中:咨询合作医疗、计生政策340人次,咨询良种补贴、家电下乡、退耕还林补贴、低保、五保等惠农政策1339人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559.8万元;咨询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享受定补政策80人次;解答咨询或者办理其他事项300人次;办理合作医疗审批手续185件,一、二孩及独生子女领证等审批手续96件,受理农机具购臵申请18件;解决纠纷35起,当场化解16起;提供用工信息12期,联系用工岗位180个。乡便民服务大厅及村级服务代办站点的建成运行,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办事,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明显提升,6 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第四篇: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政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办事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行办事公开制度
1、坚持实用、简明、便于群众知情、参与和监督的原则,凡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各类事项,除涉密事项外,原则上都要公开,即公开办事项目、时限、程序、依据、纪律、结果、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申办事项前所需的有关资料。
2、公开形式要根据不同政务的内容、性质、要求、对象等。采取多形式、多层次予以公开,即需要向全社会公开的,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形式进行公开。中心日常办理的政务事项,可采用设政务公开栏、印政务公开手册、开设咨询电话、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公开。
二、实行首问负责制
办理事项人员到中心咨询或办理事项时,接触到的第一位工作人员,如果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要及时按程序受理,如果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受理的事项,要及时告知或引导申请 1
人到应受理的岗位。对不属于本中心受理的事项,要及时告知申请人应受理的部门。对首位受理人存在推诿、敷衍、拒受等不负责任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三、实行限时办结制
办理事项人员到中心办理事项时,申请人如材料齐全,工作人员必须在规定或承诺时间内办结。即办件要当场予以办理;承诺件要在承诺时限内办结;上报件要在规定时限内上报上级部门,并及时与上级部门联系,帮助办理;补办件或退回件要在规定时限内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办结而需延期的,要及时向申请人进行解释,如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又不及时向申请人解释说明,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应责任。
四、实行服务承诺制
中心所有面向社会办理的事项,要围绕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等向社会作公开而明确的承诺。即要公开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办结时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受理资料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因服务态度不好,服务承诺不落实的,根据情节轻重,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相应责任。
五、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
中心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规定的职责,影响工作
效率和工作秩序,使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造成不良后果的,对行政过错人进行责任追究,可作出训诫或书面告诫,责令写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调离工作岗位或停职离岗培训,情节严重的进行党、政纪处分。
六、实行超时默认制
凡中心办理的事项,如果超过承诺的办理时限而没有办结或明确答复意见,即自动视为同意或许可,中心必须立即办结。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五篇:便民利民措施
便民利民措施
公安部户籍管理七项措施
(一)到西部地区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到工作地区,也可以迁回原籍。
(二)到西部地区投资、兴办实业的人员以及西部开发建设的各类人才,可以不迁户口,户口迁入西部地区的,如果今后返回原迁出地工作、生活,也可以将户口迁回原迁出地。
(三)在大中城市落户的高中专级专门人才到小城镇或者农村工作的,可以不迁户口。
(四)考取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入学时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五)新出生的婴儿常住户口登记,随父随母自愿选择。
(六)取消出国、出境1年以上人员注销户口的规定(在国外、境外定居的除外)。
(七)取消被叛处徒刑、被决定劳动教养的人员注销户口的规定。
海南公安边防部队便民利民措施
(一)边防派出所社区和驻村民警每周深入辖区受理群众申领户口、居民身份证、《出海船舶户口薄》等证件和进行出海边防证件进行年审,并及时将已办好的证件送到群众家中。
(二)下放《边防管理区通行证》签发权,边防派出所可以为本辖区群众办理《边境管理区通行证》。
(三)本海作业船只进出港由每月不少于两次改为每月一次;《出海船舶户口薄》、《出海边防登记薄》和《出海船民证》审验可以在本省范围内异地进行;非边防辖区的群众持有户籍所在地边防派出所的相关证明,可在本省范围内异地办理《出海船民证》。
(四)《出海船舶户口薄》、《出海边防登记薄》、《出海船民证》等出海边防证件的审批发放时限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
(五)社区和驻村民警每周不少于三个工作日下辖区接受群众求助、咨询、投诉和申请,属于职责范围的,按规定时限、权限和程序及时处理;不属于职责范围的,说明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六)设立“边防支队领导接待日”和实行情况定期通报制度,每月第一周星期二设为“边防支队领导接待日”,由支队长或政委接受群众的咨询和求助等,听取建议和意见,答复有关要求及反映的问题。
(七)对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特困户、军烈属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群众,实行社区民警预约上门服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