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守精神家园 塑造完美人生——读《说古论今话修养》
坚守精神家园 塑造完美人生——读《说古论今话修养》
2014-07-08 12:42来源:光明网
王舴
《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致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崇德尚贤的中国人而言,“修养”自然是永恒的话题。“修养” 是一种隐秘而又强大的力量,它铸就我们的品格,影响我们的未来,它引领我们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努力塑造完美人生。修养既要“修”的功夫,更要“养”的功夫,需要我们一生用心体悟、以身践行。黄样兴先生撰著的《说古论今话修养》(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就是一部专门研究个体修养的力作。不读则罢,越读越使人感到,修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实在太关键、太重要。作者以深刻的思想、深厚的学养、深沉的感情娓娓道来,让你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感性与理性的交汇中,体悟如何认识修养,如何提高修养,如何幸福生活。
该书围绕个人修养这个论题,聚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崇高风范,从理想、求真、自律、养心、信念五个方面谋篇布局,次第展开,层层推进,构思缜密,结构严谨,辨理精微,自成一体。该书采用叙、论结合的方式,咀嚼经典作家关于修养论述的精华,叙述大小人物自身修养的义举,大道理、小道理,大故事、小故事,从古至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轻松中见严肃,熟知中有新解,对提高个人修养尤其是党员干部修养富有启发、富有教益。
读书贵有心得,作文贵有新意。这正是该书给人的强烈感受。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思考是写作的灵魂。这部作品确是作者长期读书、思考的结晶,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自然结果。倘若没有读过如此之广的书就难以驾轻就熟,没有思考过如此之深的问题也难以推陈出新。比如,关于对“理想是人的精神家园”的论述,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就已经用文言的方式精确地表达了对建设精神家园的强烈追求,其依据是“里仁为美”这句话,“里”就是居住的意思,而“仁”是孔子人生理想的内核,“里仁为美”就是把理想当作精神家园。比如,关于理想和信念的关系,作者作了这样的解读:“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是理想得以实现的精神手段。……理想主要是面向未来,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信念则主要是面对现实,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精神支持。”还比如,关于赵括的失败,后人往往归结于他纸上谈兵、缺乏实战经验,而作者却从“人和”的角度道出了赵括骄傲自大、一心营私,没能与部下建立融洽的关系、官兵不愿卖力也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些观点精辟深刻,论证有力,让人耳目一新。类似这种新见在书中有很多很多。
人物我的对话,文史哲的交响。梁漱溟老先生曾说过,“人生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第一是人与物的关系,第二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三是人与内心的关系。”处理好这三种关系,不仅需要知识和能力,更需要智慧和修养。人的自我修养就是在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内心的打交道中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而不断完善的。该书中的“理想”“求真”两部分内容更多地强调了人与物的关系,而“自律”“养心”“信念”则较多地突出了人与人、人与内心的关系。作者以其广博的知识让我们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看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提升修养。同时,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域、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涵养和辩证的社会历史观,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四书五经”的经典语录、《菜根谭》的谆谆教诲、历代先贤的诗词歌赋、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等运用得游刃有余,衔接得顺畅自然,真正将文、史、哲融会贯通于“修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的有机统一。
正如作者在该书自序中所言,“笔者近年来常常思考如何运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党风党纪来增益国民尤其是党员干部的修养,这本小书就是思考的阶段性产物。”这是作者高度的责任担当和理性自觉。正是这种担当和自觉,使得本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当前各级干部积极响应总书记关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这一号召时,本书的出版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是在书中读自己,只是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愿读者能从《说古论今话修养》这本小书中重新发现自己、审视自己,坚定地追求真、善、美,努力做胸怀理想、追求真理、严格自律、身心和谐、坚定信念的人,不断增强修养、提升境界,迈向通往幸福完美人生的康庄大道。
附:黄样兴简介
黄样兴,男,1964年出生,江西贵溪人,1987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获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当过教师、记者、编辑、机关干部,曾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办公厅主任,现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副校长、江西行政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