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大学:车生:坚持梦想懂得感恩的“信风人”

时间:2019-05-12 14:4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信息大学:车生:坚持梦想懂得感恩的“信风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信息大学:车生:坚持梦想懂得感恩的“信风人”》。

第一篇:中国信息大学:车生:坚持梦想懂得感恩的“信风人”

中国信息大学:车生:坚持梦想懂得感恩的“信风人”

4月19日下午,第三届“信风杯”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我校隆重举行,吸引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十余所北京高校文学社的参与,作为我校唯一一位获奖作者,车生同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车生是中国信息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也是“信风文学社”的副社长。大一刚入学,车生就应接待他的学长介绍加入了“信风”,这是他参与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校园社团。他说,“信风”这个集体就像是自己的家一样,在这个大家庭里面学到了很多东西,每位社员都共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信风人”。“信风人”就如真正的家人一般,每天一起做事、吃饭、创作,相处的很融洽。这样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让他倍感幸福,他由衷地感谢团体里的每一个人。正是这样的大学社团生活,让车生的感恩之情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

这次征文比赛的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谈及这次参赛作品的创作历程,车生说,在写作方面与其他社员相比还有很多的不足。“我没有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语句来写好一篇散文,也没有缜密连贯的思维去绘制长篇小说„„只是有着一份留心生活、时事的热情,所以养成了就新闻发表评论的习惯,以新闻评论稿的形式解读在这看似和谐的社会发生的不和谐的事情。”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车生此次获奖作品《我们还有什么》的题记,在文中,他选取了三个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故事来诠释他的感恩之心。

知恩图报,做人之道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现有“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深刻明白其中道理的车生对“赤峰市老夫妇因儿女不提供房屋居住而服毒自杀”的事件很有感触,自小听话懂事的他在父母眼中是乖孩子,循规蹈矩的他从没有因为什么事而冲撞父母,他感叹“如果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好的人是不会干出多大多好的事来,或许总在抱怨父母对自己的责骂,谈论我们的国家怎样的不好,贬责民族素质越来越低下,但可别忘了自己的根在哪儿?对父母的孝顺是一辈子的事,即使离开家乡来京念书,他也不忘常常给家里人打电话,“妈妈,家里天气变冷了吧,记得多加衣服”“爸爸,工作忙吗,要注意休息,儿子会努力,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这样简单的嘘寒问暖,深深地温暖了父母的心。他将父母恩情深埋于心,明白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做出好成绩来报答他们。

能背负责任才是大丈夫

在车生看来,当今社会的“贪污”“裸官”“校车事故”“动车事故”,摆明忽略了责任的真正意义,他在文章中提到“不管你站在社会的什么位置,请尊重你的工作,‘三鹿奶粉’无情的让幼小的孩童们受到伤害,‘地沟油事件’让我们看到不负责任的人为一己之利而损害消费者的健康,‘瘦肉精’更显示了生意人‘精打细算’的营销手段,有多少丧心病狂的商人们记得“商道酬信,业道酬精”?在“信风文学社”,作为副社长的他做事积极,在其他社员眼里都是一个负责干练的带头人,领着社员们制作“信风电子版杂志”,策划和举办校内各项活动,有时和同伴们赶着创作作品,怕累着同伴就让其在一旁休息,自己抖擞精神又继续工作。在加入“信风”快两年的时间里,他再怎么忙也没有怨言,他知道;只有拿得起担子,最后坚持扛下来的才算是真正的大丈夫。

坚持自己的信念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的报道让这个坚强能忍的男孩第一次感觉到了自然灾害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文章中强调:响遍世界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口号,中华儿女的齐心协力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让外国人为之震撼:不顾生命危险抢救的武警官兵,日夜奋战的志愿者,还有一个又一

个生命的奇迹,都在解释什么叫民族魂魄。这样的精神就是人的脊梁骨,只要它还在,人就不会倒下;这也是信念,来自心灵的良知。他常跟身边的人说:不要对一件你没有做过的事说没意义,必须在多领域突破自己。用他寒假四个月的工作经历来说,年前两月他是在北京纽哈斯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做网站编辑,学到了不少动手和动脑的技术,年后他又去了联想全球总部做技术助理,两份全然不同的工作,让他对其他技能又多了些了解,“只要肯学就能突破自己’这就是车生的信念。这次征文大赛,是他的信念在一直鼓励着他,才能够坚持下来,把这次活动圆满完成。

‘经天纬地之才,堪与日月同辉’在他的获奖作品里评委老师给予这样高的评价。评委老师还点评道,“车生用他慷慨激昂的文字让人们明白了责任重于天的道理”被给予这样的评价,车生他很谦虚的说到,他只是用一个社会人的角度用很平实的语言来讲述在我们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时候,却浑然不知传统美德在社会不良风气下一点一点的流失,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的。谈到这次比赛的收获,车生表示很意外,但也从中交到了很多朋友,让他明白了要想成功必须谨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要为了写文章而去观察社会,要为了社会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第二篇:中国信息大学信风文学社概况2003

中国信息大学信风文学社概况

中国信息大学信风文学社是受学生处领导的学生社团。自2004年5月成立以来,它一直活跃在学校的媒介宣传上。文学社以团结和组织文学爱好者,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活跃校园文化氛围,陶冶情操,提高广大同学的文学水平为宗旨,在构建和谐信大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2007年9月,信风文学社正式改组,由原来的与信大通讯社合并社团改编为独立的文学社团。

信风文学社诞生于2004年5月,历任社长分别为:

2004年:付玲玲;2005年:李方来;2006年:陈修璞;2007年-2008年:张保利;2009年:王志愿;2010年至今:郑舜。文学社现任指导老师为:传媒与艺术学院张海娜老师。信风经历了六年的风风雨雨,现已成长为在学校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社团。文学社现有成员14人,设有三个部门:编辑部,创作部,秘书部。在充分考虑了文学社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之后改编部门编制为当前编制。文学社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成功完成换届工作,新一届社长由08级学生郑舜担任。文学社现在在籍成员均为08级和09级,整个社团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与生机。

文学社现有刊物《信风》纸质杂志和《信风》电子期刊。纸质杂志为不定期出版,电子期刊为一月双刊。《信风》纸质杂志和电子杂志的策划,采稿,组稿,制作均由文学社独立完成。电子杂志由校办公室负责上传至中国信息大学官方网站首页“媒体之声”版块供校内和校外读者下载阅读。

信风文学社以“人文,青春,激扬”为社训,以“合作,分享,奉献”为社团工作准则,在为信大人文建设和文化培养的过程中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文学社不定期组织各种文学沙龙,采风,征文比赛等各种有益于视野开拓,文化养成的活动,并且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政策和改革,积极宣传学校在教学改革上卓著的成效,成为在校师生互相交流心得的一个窗口和平台。

文学社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信风文学社章程》、《信风文学社管理制度》、《信风文学社社志完善制度》、《信风文学社社内奖惩制度》、《信风文学社例会制度》、《信风文学社办公室使用制度》等规范和引导着文学社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信风文学社不断前进的路上,执着,奋进,勇于探索的信风人必将以青年人的活力与自信,展现信大独特的魅力与风采,展现信大学子的阳光与激情。在迎来第一个6岁生日后,信风社也将获得一个新的开始,并且重新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载未来的日子中,信风文学社将继续高举文学旗帜,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在成长中不断发现和汲取,不断地拓展和创新,期冀着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出更多的荣誉和辉煌。

信风文学社本届成员名单:

社长:郑舜

主编:刘建鹏

秘书长:李情谊

编辑部:夏志为 孟宪利 杨波

创作部:张岩 张博 张汉新 揭丽娟 司艳芹 王丹丹

秘书部:杜宇昕

第三篇:中国信息大学:信风文学社的社团文化分析(作者:车生)--学报第12期

中国信息大学:信风文学社的社团文化分析(作者:车生)--学报第12期

东风有信,不爽春约

信风文学社,成立于2004年5月,是一个拥有九年办社经历的文学社团。以“人文、青春、激扬”为社训,用语言传达思想,用艺术倾诉感情,以智慧和理性烛照年轻人的希望和梦想,以审视和思考承载真实世界的纯净和光亮。经历了九年的风风雨雨,现在的“信风”已成长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社团。下设四个部门:编辑部、创作部、秘书部、宣传部。信风文学社有《信风》纸质杂志、《信风》电子杂志和《信风校园报》,从策划,采稿,组稿,到制作均由文学社独立完成。但信风文学社让更多人熟知的是他们主办的“信风杯”文学大赛活动。“信风杯”文学大赛是中国信息大学信风文学社2009年开始策划,以征文形式举办的大型征文活动。其目的在于发现和鼓励爱好文学的同学写作,丰富校园学生课余文化氛围。“信风杯”每年举办一届,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每一代信风人的努力,第四届“信风杯”从最初的校内征文发展到拥有全国近300所高校文学社团参与协办的全国性大学生文学大赛。宏大的规模、诱人的奖金以及规范的征文形式,信风文学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在接受着全社会的洗礼。

相亲相爱一家人

回首过去的一年,信风取得了让所有人吃惊的成绩,包括信风人自己,一年前的他们,从没想过一年后的这些光环,但光环若想长久,我们就得明白这一切从何而来。走进信风文学社的办公室,第一眼会看到信风的文化墙,文化墙的正中间是几个大字:信风一家人。围在这个大字幅周围的是由每一个信风人的个人展示页面组合起来的大心型图案。寓意是希望每一个信风人,在信风这个大家庭里都能感受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感情,还有信风人开会时坐的会议桌,整体看起来是一个“回”字,寓意有两,一是希望告诉每一个信风人来办公室就是回家,二是希望信风的老成员们常回家看看,从这些简

单的布置,不难看出信风长久以来最为重视的人文精神,熟知信风文学社的人也知道,相亲相爱一家人,正是信风文学社社团文化中的核心。我们都清楚,做成功一件事情,讲求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天时和地利在很多时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所以人和,便成为了很多奋斗之人努力的重点,如果信风有那么一点成功,那么他们最大的成功应该是他们已经把“人和”变成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从表面上看,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更多的是通过“信风一家人”的社团文化来体现的,但如果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我们会发现扎深在信风人内心深处的两个信仰: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

且先谈信风的尊重文化,在信风的生活中,他们尊重每个人的思想、能力、选择、甚至脾气,在这个团队里,人人平等,即使你只是个普通的成员,只要你愿意,依然享有如同社长的权力。比如成员可以申请主持任何一次例会,也可以申请作为任何一次活动的总负责人,基本上只要你是真的想做好某件事,大家都会帮你,因为信风在用人的态度上,一直坚持着相对于做事的能力,他们更看重做事的态度。在参加信风的活动里,基本听不到信风人互相之间用职称打招呼,没有人会称呼社长为社长,也没有人会称呼部长为部长,大家相互之间都会亲切的喊对方老王、阿杜、大鹏等称谓,不仅仅是称呼,他们之间做事情也是这样,社长不会用社长的身份去要求成员做不愿意的事,成员也不会在自己有独特见解时因为对方是领导而不去反驳他们做出的决策。在信风的例会上,不可能出现整场会议一个人发言的情况,基本上都是群儒舌战,每次会议上,都会有几个人互相争得面红耳赤,更难得的是,会议结束后,大家都会尊重会议最终通过的决策,之前的反对者也会把自己的观点放下,把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大家共同决策的方向去执行。可能有人会质疑,无规矩怎成方圆?但是,信风的方圆圆得很,信风人很清楚,尊重自己就是尊重他人,尊重他人,也便是尊重自己,这个团队拥有让人难以置信的自律性,或者说,责任感。九年的发展,已经使信风完善了社团管理所涉及的各方面的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的文本基本上只有去查询社团的档案管理处才能找到,可能是一个环境的感染力,每一个信风人都非常清楚自己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什么时候该出头,什么时候得退让,无明文规定,胜过明文规定。一个人做到这个不足为奇,可能是个人修养比较高,但一个团队,人人都能做到这点,确实让人惊叹其强大的社团文化。

再来谈信风的信任文化,一个团队气氛的融洽,可以有多个解释,可能是他们拥有

共同的目标,可能是他们拥有良好的沟通,可能是他们拥有睿智的决策者和踏实的执行者,以上的一切,信风都有,但拥有这一切的基础,是他们拥有互相之间坚如磐石的信任,当今社会,当有人开始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人不相信未来的时候,信风人选择了相信,选择了信任,他们选择以后的信风会更好,他们选择相信,自己的战友会做的更好,他们相信信风的年轻人会做得比现在更好。每一个人都在这个团队里,找到了被信任的尊重,也在深深的信任着身边的战友,新人信任“老人”会带领他们走得更远,所以,他们在努力的学习中工作,“老人”信任新人终有一天会很有底气的接过信风大旗,所以,他们在努力的奉献和传授自己的一切。“相信我”,是他们之间互相的承诺,“相信你”,是他们之间互相的信任。这种承诺,让这个团队拥有近乎融为一体的自我信任。也就是说,在信风文学社里,一个人对自己身边战友的信任程度,已经达到就像是信任他自己一样。千万别小看这种信任,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尊敬的“前辈”的信任,这对他的干劲是具有兴奋剂般的刺激作用,同样的,一个已经渐有成就的团队“老人”,如果在自己带领团队过程中感受到来自成员的忠诚信任,对于他而言,同样是使他返老还童更加努力的催化剂。而对整个团队来讲,这种信任的作用也相当于是一个最坚硬的防御墙壁,因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大家都互相坚信一定能共同熬过难关,坚信身边的战友不会有任何的一人会退缩,而在更多的时候,只要拥有这种无懈可击的凝聚力,问题本身的解决方式已然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不管结果是什么,大家都会觉得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一个团队,只要一起走,困难对团队的发展限制就会减到很小,他们需要做的,只是坚持一直走下去。

这九年,无数的信风人付出巨大的努力,为了理想、为了坚持,信风人来到了第九个年头,我一直在想,即使把现在信风文学社99%的光环拿掉,信风人依然认为是值得的,今生无悔,更何况今天他们有了那么多朋友,那么多相信的人,那么多坚持的人。祝福信风文学社走得越来越远!

附录:信风社歌《我的信风》

我的信风——信风文学社社歌

我的心跳

我最温柔的懵懂

不知会有怎样的以后 I’m feeling good

whenever sang my song 要每天都以自己为荣 也许还是有伤痛

也许偶尔会颤抖

别在乎

牵起手一起走

我的信风

每一次我的梦

我的爱在你心中

我的眼

你的瞳

因为你我学会包容 所以我学会鞠躬

让我们就在此刻相拥

第四篇:中国信息大学:第四届“信风杯”全国高校文学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第四届“信风杯”全国高校文学大赛成功落下帷幕。

5月8日下午三点半,由中国信息大学信风文学社主办,全国300多家高校文学社协办,红袖添香文学网站、人人网等多家媒体赞助的第四届“信风杯”全国高校文学大赛颁奖典礼在中国信息大学风雨操场隆重举行。

中国信息大学常务副校长张子刈、董事李可、学生处处长刘文进作为我校代表莅临现场;北京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及主赞助商红袖添香文学网、全国300多家高校文学社代表也参加了此次颁奖典礼。历时半年多的第四届“信风杯”全国高校文学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颁奖典礼闭幕现场部分高校代表合影留念

颁奖典礼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首先是信风文学社社长车生对此次征文大赛做总结:“此次征文比赛以‘爱’为主题,以爱之名,向文学致敬,得到了全国高校学子们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到2013年3月20日投稿截止日,组委会共收到参赛作品投稿量高达32289部,稿件数量是上一届征文大赛的33倍。”本次大赛的规模和影响力和第三届比起来不止有量的飞跃,更有质的提升,正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朝露文学社代表在颁奖典礼上的致词:“信风杯的展开,已经超越了征文比赛的本身,它吹响了高校文学复兴的号角,把高校文学社从低迷的状态中拯救出来,历史会记住你们,文学也会记住你们。”

信风文学社社长车生(中)致辞

颁奖环节在我校宋传宇的一首《花落谁家》后如约而至,此次的36篇获奖文章共分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另设十佳作品奖10名,优秀奖20名。

主持人在宣布每一个获奖人姓名时,台下一片寂静,都想知道各个奖项最终花落谁家,从参赛选手们期待的眼神中,可以体会到他们那种紧张、兴奋的心情。最隆重、最揪心的一刻,在颁发一等奖的时候到来了,主持人在说到“第四届‘信风杯’全国高校文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是„„”的时候,刻意地停顿了五秒钟,整个现场的空气都凝结了,安静得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当“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王继妮同学!”这句话落地那一刹那,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

由于距离的原因,王继妮同学很遗憾的没有来参加此次盛会,她的妈妈满怀笑容的走上奖台,代领了一等奖的奖杯、红彤彤的荣誉证书和3000元奖金,看着女儿获得的荣誉,王妈妈很是欣慰,又不禁感慨:“我没想到一个学校的学生社团有这么大的运作能力,能把全国近300所高校连成一个整体,给大学生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希望信风文学社越办越好,信风杯越办越好。”

红袖添香代表艾德鹏(左二),信大李可校长(右二)为一等奖王继妮颁奖,其母亲(中)

代领

颁奖典礼上,中国信息大学校长张子刈与红袖添香文学网的代表艾德鹏互赠锦旗,并表示今后继续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合作,为使信风杯更好地办下去携手奋进。信风文学社特地为高校社团设立了优秀组织奖、优秀社团奖,信风文学社的代表为各高校社团代表们颁发奖品并互赠锦旗。看着那写满祝福的锦旗,看着那一张张笑脸定格在镜头前,似乎都在告诉信风人,半年的辛苦是值得的,所有的付出换来了今日第四届信风杯的完美谢幕。

中国信息大学常务副校长张子刈(左)与红袖添香代表艾德鹏互赠锦旗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信风杯”颁奖典礼别出新意,为了让信风文学社与全国高校文学社团的友谊长长久久,信风文学社成员特地引进了一颗象征着“长久”和“祝福”的银杏树的幼苗,大家把它重新命名为“友谊树”,希望大家的友谊能像银杏树一样长青、永存。全国各地文学社团也纷纷寄来他们当地的土壤,有的高校代表还特地带来了黄河之水。在信风文学社社长车生、信大学生处处长刘文进的带领下,信风成员与高校代表们一起为“友谊树”填土浇水,共同种下这棵“友谊树”。

部分高校文学社代表共植“友谊树”

最后,红袖添香文学网的代表范晓霞女士表示:“我们以前也做过征文大赛,但是针对高校的只有信风杯,从09年的第一届开始,我们见证了它的成长,从北京的17所高校、900篇稿件上升到现在的全国300多所高校、32000多篇稿件,这是质的飞跃,而且从稿件的征集到奖项的评审,也都做到了绝对的公平、公正。”

在谈到此次文学大赛中“信风人”的表现时,范晓霞主编毫不掩饰自己的认可:“我觉得信风的同学们执行能力非常好,同时我希望第五届信风杯能办的更好,我们今年发展的是300多所高校,未来在全国范围内我们还有更大的舞台,我们现在的作品是万里挑一,在未来,我期待有更完美的呈现。”

第五篇:中国信息大学:风雨兼程,追逐梦想

中国信息大学:风雨兼程,追逐梦想

“既然选择了远行,便只顾风雨兼程”,这句话是我一直以来都恪守的个人名言。的确,在多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与别的同学相比,我的大学四年过得异常丰富,让我体会到了很多快乐,享受到了很多达成目标的喜悦,但是其中也有很多艰辛和困苦。我时时暗示自己,要想达到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风雨兼程地勇敢追逐。

追逐梦想的第一步是要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我的专业是新闻采编与制作。我在信大的这几年,系统地学习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及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了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了自己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后来,我发现,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媒体人,还要熟悉电脑后期操作。我利用信大的优势,自主学习,了解了很多媒体编辑软件的应用,能独立完成视频的编辑和后期处理,能进行报纸版面的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网页。

追逐梦想的第二步是要做大量的社会实践,从实践中总结、反思、升华,进一步发现自己的不足,确定之后的学习目标。我从大一入学就开始了社会实践。从货物调配,到酒吧驻唱,从苏宁电器促销,到夏令营指导老师,我忙得不亦乐乎,很享受实践给自己带来的锻炼和提高。作为一个新闻人,我做了更多媒体方面的兼职、实习。例如,我负责学校网络设计与宣传工作,从事视频宣传制作和监控,以及网络环境的维护。另外,2009年寒假,我在江西省湖口电视台成功应聘,多次参与撰稿、新闻采写和实地拍摄。2010年8月至今,我就职于《中华建筑报》报社,担任编辑记者、中国工程建设新闻网编辑,工作出色。

追逐梦想的第三步是让自己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享受生活。我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问题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我获得过学校“新星大赛”冠军,获得过学校第四届歌手大赛“十佳歌手”称号,获得过校招生办最佳“网络宣传员”称号,我的毕业设计还获得了“最佳设计”荣誉称号。

总之,在我追逐梦想的这四年中,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认真。为了自己的梦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竭尽全力,即使风雨兼程,也要坚持到底。

作者:喻新波(传媒艺术学院07新闻采编与制作)

编辑:南风

下载中国信息大学:车生:坚持梦想懂得感恩的“信风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信息大学:车生:坚持梦想懂得感恩的“信风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