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家乡的元宵节
我家乡的元宵节
人们在春节的爆竹声后,在走亲访友后,有各自忙活了起来,因为又要迎来又一个热闹的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这天傍晚,寂静的村子便热闹起来,锣鼓喧天,村民的心也随之沸腾起来。听到这盼望已久的声音,小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心花怒放。
农家小院里平时只有自家人进进出出,可是现在不同了,左邻右舍过家串户,制作精美的,多姿多彩的灯笼挂满了院子,人们观赏着五彩缤纷的艺术品,个个赞不绝口。
随着夜幕的降临,家家户户的灯笼挂满了村子,孩子们都拿着自己心爱的灯笼,漆黑的夜晚随着时间而变得明亮。孩子们走在街上嬉戏着,大人们也结伴走在大街上议论着今年的灯笼,年轻的帅小伙有时还会碰见心上人呢!
家长的元宵节,不但闹出了村中的喜气洋洋,也为新的一年来闹来了希望,为村民们闹出了五谷丰登,闹得人们个个喜笑颜开,满面春风,精神抖擞。元宵节已过,勤劳的村民又走上了田埂上开始新的一年劳作。
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
高一:董辉闯
第二篇:家乡的元宵节[范文]
家乡的元宵节
除了过年,我最喜欢的就是元宵节,因为可以吃到香喷喷甜滋滋的宁波汤圆,还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猜灯谜。
去年正月十五晚上,一家人很早就吃了饭,休息片刻,就去参加在步步高超市举行的灯谜晚会。
来到步步高超市,这里张灯结彩、喜气盈门,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有好几个灯谜已被猜中兑换成了奖品。我忙凑上前去,加入猜谜的行列。首先是字谜,有三个被我摘下,第一个是“一字有六笔,笔笔都是斜的”,应该是个“众”字;第二个是“两行远树山倒影,一叶孤舟水横流”,应该是象形猜谜,扣一个“慧”字;第三个是“加个小数点,加减乘除全”,应该是个“坟”字。当我把这些谜底交给猜谜区的阿姨时,果然全对了,阿姨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让我倍受鼓舞,也欣喜若狂。接着我又开始猜人名,眼睛在灯谜区快速搜索目标,没过几分钟有两个被我猜中:一个是“凭君传语报平安(猜一外国作家)”,应该猜“托尔斯泰”;另一个是“宋末明初”,应该猜唐朝著名文学家“元结”,又大获全胜。最后猜地名,又中了四个,船出长江口——上海,双喜临门——重庆,一路平安——旅顺,千里戈壁——长沙。不到半小时,我领取了丰厚的奖品,成为灯谜晚会上最耀眼的“新星”。爸爸和妈妈听着别人的啧啧称赞,春风满面,为我的最佳表现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八点多,我们一家三口满载而归,看着天上明月高挂,烟花在夜 1
空绽放,我心中比吃了香甜可口的宁波汤圆还高兴,真是一个迷人的夜晚!
第三篇:家乡的元宵节
家乡的元宵节
琼海是我的家乡,这里的元宵节热闹非凡,别具一格,让人回味无穷。
元宵节那天晚上,大街上游人如织,灯火辉煌,鞭炮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许多商店门口上面挂着一个个红包,迎接舞狮队到来。伴随着让人血脉喷张的锣鼓声,只见那狮子左右摇摆,上下跳跃,越跳越高,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它终于用嘴巴咬住了红包。
还有万泉河广场那里,却是一个个精美绝仑,栩栩如生的彩灯。有渔船花灯,是潭门镇送展的,代表“年年有鱼”;有菠萝花灯、大南瓜花灯„„除了看花展,人们还可以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像丢圈子、“钓鱼”等等。我那可爱的玩具狗是丢圈子“圈”回来的。
我很喜欢元宵节,它给我无比的快乐。
第四篇:家乡的元宵节
家乡的元宵节
农历的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说到这儿,我便好奇了,为什么要过元宵节呢?老爸告诉我: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按我们民间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什么吃元宵、猜灯谜、放烟火呀„„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有!人们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吃元宵
元宵节,元宵节当然要吃元宵啦!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每年的元宵节晚上,人们都会用糯米粉加上馅包起来,做成球形状,放在沸腾起来的水里煮十几分钟,再盛入碗里就可以吃了。我们家每年的元宵节都要吃元宵,记得小时候元宵节时,妈妈总会在厨房里包汤圆,我看着这跟乒乓球差不多的汤圆,忍不住想试一试。我先把手洗干净,用布擦干。然后再拿起一些用水和好了的糯米粉,用手把糯米粉压扁,再用小勺子弄一点馅包在糯米粉里,把糯米粉合拢,很顺利地就包好了。我包了一个觉得特别简单,就有些大意。但包第二个的时候,由于我用的力气有些大,就把糯米粉压的粘在手上了。元宵馅都被压得露了出来,糯米粉和元宵馅混在了一起分不开来。每次我做几个后就没了耐心,所以每年元宵节的元宵都是妈妈做的,她包的元宵又圆又漂亮,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汤圆”。
元宵节也有吃其它的食物的习俗,比如水饺、馄饨等。但我们家却只是吃元宵,我问妈妈,她每次总是笑而不答。我想吃汤圆就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同时也寄托了我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吧!正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猜灯谜
在我的家乡有“观灯猜谜”的习俗。“猜灯谜”又叫“打灯谜”,相传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这也是我喜欢的元宵活动之一啦!天还没黑,我就迫不及待的拉着爸爸妈妈去县广场,在那儿每年移动公司都会举办“过元宵猜灯谜”活动。我每次都去的早,所以开始都没什么人,工作人员都还在布置灯谜现场。天渐渐黑下来,四周张灯结彩,到处挂满了各式各样密密麻麻的灯谜纸条,五彩的花灯也被高高的挂在了半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美丽的花灯给广场增添了秀丽的色彩。这些造花灯的人手还真巧,什么羊形、龙形、元宝形的„„都能造出来,真了不起。灯挂满了,人也多了,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广场上音乐响了起来,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灯谜活动正式开始,猜灯谜可是我的拿手绝活,我早已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了。如果猜中了还可以换取奖品呢!我今天可是有备而来的呢!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这样一个谜面,“像马不是马,如果要成药,要得海里抓。”(打一动物)我稍加思索后就想到了“海马”这个谜底。于是,马上跑到服务台,顺利换到了一份奖品。我信心倍增,接二连三地又猜中了三个谜语,随之,我得到的奖品也越来越多,可把周围的小伙伴们羡慕坏了。每年灯谜会我们小孩子都会比谁猜出来得多,不为别的,就为了猜到正确答案后去兑“大奖”,奖品都是我们爱吃的小零嘴。
看烟火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是大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作,描绘了宋代时元宵佳节满城
花灯齐放、通宵达旦、歌舞笙乐的壮观场面。我的家乡虽然是个小县,但对于元宵节的放烟花却是十分的重视的,前几年的一次烟花会令我至今都难忘,那次的烟花会是在前体育场举行的,王县长点燃了烟花的引线,“砰”一个“大银花”拔地而起,人们欢呼:“放烟花了!放烟花了!”只见“嗖嗖”几只烟火像离弦的箭飞向天空,在空中绽开了美丽的笑脸。此时,漆黑的夜空成了一幅色彩缤纷的图画。人群立刻沸腾起来,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呼着。烟花喷射出,在空中傲然开放。“通”许多大红球奔上天,“啪”的一声,化作千万个小星星飞溅而下,还拖着长长,亮亮的尾巴!一个个争先恐后跑上天,有的像瀑布直落三千尺,有的像流星直奔人间,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还像白银色的雪花,美极了,天空出现了万紫千红、争先恐后、由黄变紫、由红变蓝、由蓝变白。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烟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仿佛鱼儿们也在它们的家园里放烟花呢!“轰”的一声,空中炸开一朵朵“蝴蝶兰”,逼真极了。过了一会儿,直见兰花变成了一盏盏红灯笼,缓缓而下,直入水面。突然,一条条白蛇直冲天,顿时天空出现了“流星雨”,白花花的“流星雨”把夜晚照成了白天,接着地上又冲出一条条五颜六色的线,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好似放鞭炮,霎时,大地都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最后,天空中又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繁花,响声震耳欲聋,惊心动魄,欢乐的气氛沸腾到了极点......烟火结束了,大家却久久不愿散去,好像还依然沉浸在那火树银花的仙界中......元宵——一个中国传统古老的节日,就这样为新的一年悄悄拉开了序幕......
第五篇:家乡的元宵节
家乡的元宵节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有很多习俗:吃元宵,观灯,看烟花……
晚上,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将军广场和滨河公园观灯。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挂满了灯笼。将广场上,左权将军被人雕刻的栩栩如生。广场上,有:财神爷,人说山西好风光,文艺戏曲,转灯,形象逼真的财神爷灯下,还有人跪着烧香呢。等虽然不多,但很吸引人。
滨河公园内,灯火辉煌,把公园里的树装扮成灯的世界,我觉得最好的灯有:二十四孝,介绍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孝,辽阳八景介绍了左权的旅游景点,五台山大雄宝殿,大成殿……他们各个都有自己独自的特点,路上挂着灯,灯上有灯谜和优美的诗句。
元宵节夜晚的灯,比平时的灯格外亮。
左权示范小学四年级:李正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