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曲水乡中鹿村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曲水乡中鹿村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一、中鹿村党组织概况
中共梁平县曲水乡中鹿村党总支位于曲水乡西南部,总支下辖农村支部和产业支部各一个,总支现有党员77名,其中正式党员74名,预备党员3名,60岁以上老党员41名,流动党员13名,女性党员8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10名。近年来,中鹿村党总支在总支书陈正轩同志的带领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深刻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创先争优”基本要求,模范践行“三项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党员、群众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不错成绩。
二、中鹿村党建工作方法和成绩
1、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党员素质高
党总支一班人十分重视党组织的学习,带领全体党员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结合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召开党员会议每月开展一次学习活动,积极利用重庆市党员远程教育电视网络,强化党员的学习,既锤炼了党员的党性,也加强了干部的作风建设。结合“创先争优”和“三项制度”活动,党总支坚持认真开展接待、走访、反馈活动,增强了干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决心和影响力。按照创先争优“一讲二评三公示”要求,党组织认真履行党员承诺,做到承诺具体且全部公示上墙。坚持每月一点评,点评内容客观实际,并全部以书面形式归档装卷。通过一系列活动,大大提高了党总支班子的领导技能,党员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普遍提高。
2、以产业发展践行“创先争优”,群众满意度高
中鹿村地处山丘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发展地方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一直是摆在村党总支一班人面前的难题。为此,以村总
支书为代表的村干部急群众所急,不畏艰难,创造性的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到产业发展之中,现已在全村成功发展辣椒、青蒿种植两项致富产业。仅2011年,全村就发展辣椒800亩、青蒿1500亩,实现种植户户均增收6000元的目标任务。2012年,村总支一班人,将辣椒、青蒿产业发展到1000亩和2000亩,预计2012年两项产业将帮助农户增收10000元。目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多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000余元,群众的幸福指数逐步提升,对村党总支工作的满意度也大为提高。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级认可度高
党总支一班人在党建工作开展中,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着眼于全面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采取了多项工作措施。一是强核心,切实加强村党总支自身建设;二是固堡垒,稳步推进党员素质提升;三是抓基础,扎实开展各项组织建设活动;四是出成绩,把党建工作与农民的满意度挂钩。经过努力,中鹿村党建工作取得了不俗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先后被县、乡党委表彰为“五好村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三项制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三、中鹿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党员素质总体偏低,存在“一高三低”现象,即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科技水平偏低,“双带”能力偏低。
2.部分农民党员组织纪律涣散、思想观念陈旧、党性修养偏低,部分外出务工党员对村党组织活动不感兴趣,很少参加甚至不参加组织生活。
3.部分党员在开展“创先争优”和“三项制度”活动中,流于形式,未把工作真正做在实处。
四、中鹿村党建工作的发展建议
1.多方位改善党员结构,提高党员素质。加大从优秀农民工、农
村大中专毕业生、退伍青年等群体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并注重年轻党员的培养和教育,不断改善党员年龄、文化结构。
2.加强基层班子建设,提高党组织凝聚力。注重选拔年轻有为的后备干部,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3.将党建工作融入到农民增收致富的实事中去,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党建和基层政权物质基础。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村产业优势,不断开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把产业发展做大做强。
第二篇:曲水乡中鹿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曲水乡中鹿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调 研 报 告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在曲水乡中鹿村2年的工作实际,从该村的村情、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该村的发展优势、发展劣势上予以调查分析,从而为该村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一点针对性建议。
一、中鹿村村情概况
中鹿村成立于2002年重庆市梁平县建制村调整时,由原来的中屋村和鹿岭村合并而成。该村位于曲水乡西南部,地处紫聚公路中段,东邻长塝村,南邻分水镇大兴村,西靠福禄镇紫龙村和乐园村,北接曲水村。中鹿村系丘陵地区,最高海拔800米,最低海拔600米,平均海拔700米,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无霜期250-300天,年平均降雨量800-1400毫米。全村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辖耕地面积2546亩,林地面积1684亩;有六个村民小组,户籍总人口2097人(流动人口668人),其中劳动力1042人(外出务工430人)。全村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玉米、油菜等大田作物,经济作物主要为辣椒和青蒿,养殖业主要是山羊和肉兔产业。
二、中鹿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经济发展情况
中鹿村地处山区、受常年干旱、霜冻等恶劣气候条件限制,全
村农业发展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偏低,是全乡市级贫困村之一。
近年来,为改善贫困面貌,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村支部一班人从本村实际出发,采取重点发展农业种植产业、引导发展非农产业的工作思路,全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不俗成绩。2011年,全村发展辣椒800亩,青蒿1500亩,实现种植户户均增收6000元的目标任务。2012年,村支两委引导农户发展辣椒1000亩,青蒿2000亩,经过精心管理,辣椒、青蒿将帮助农民户均增收10000元左右。同时,充分利用“整村脱贫”契机,大力发展肉兔和山羊养殖产业,目前全村山羊存栏量达2000头以上,有标准化良种山羊繁育场一处;有常年存栏3000只的肉兔养殖基地一处,通过“整村脱贫”发展,预计年底实现农民户均养殖肉兔8只以上。此外,全村积极引导农户发展其他产业,全村有微型企业3家,有股份合作社一家,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占全村总人数的1/3,非农产业发展一片生机盎然。目前,中鹿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752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000余元。
2、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鹿村村支两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314”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切实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使中鹿村社会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全村建有标准化公共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图书室、党员
活动室、村民谈心事均正常营业。全村70%群众享受硬化公路带来的便利,到周边分水、福禄等场镇均有公共客车,出行极为方便。全村人饮工程项目于2008年就已启动,目前全村65%的群众安装有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全村有将近1/3的农户家中安装了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农民家中的摩托车、小汽车也是越来越普遍。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全村以创建文明村为契机,通过组织“坝坝舞”、文化电影播放,农民运动会等活动,全村人民的文化意识不断提高。
3、信访、安全稳定情况
中鹿村两委班子成员一直本着从自身做起,积极践行“宏正气、树新风、做表率”的原则,努力保持全村综合治安稳定。在处理群众困难和纠纷上,按照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从根本上消灭引起矛盾、上访的诱因,实现了全村的稳定。2010年以来,中鹿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一起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进京、到市、到县上访事件,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滋生蔓延事件出现,无重大群众纠纷和矛盾事件出现,全村形成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良性发展机制。
三、中鹿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优势和劣势
1、主要优势
(1)社会环境优势。通过村支两委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全村形成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中鹿村有一支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社会评价好的两委班子,群众对村支两委的工作充分肯定。同时,群众渴望增收致富的意愿强烈,能积极响应村支两委的产业发展号
召。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中鹿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
(2)产业优势。中鹿村经过多年的产业培育、发展和调整,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拥有一定基础、发展势头强劲的辣椒和青蒿等产业。特别是辣椒产业,通过“整村脱贫”工程,全村建起了标准化的辣椒烘房和窖池,烘房和窖池能最大限度的规避市场风险,为继续做大辣椒产业,带动农民可持续增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主要劣势
(1)中鹿村地处丘陵山区,全村自然条件差,农民受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严重,农业种植产业存在较大的自然风险。许多农民小农思想仍然严重,市场意识淡薄,对农业科研持犹豫怀疑态度,不敢放下思想包袱,做大农业产业。
(2)全村80%的农户家中有外出人口,全村劳动力人口外出比例占75%以上,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外出人口多,导致该村缺乏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环境改善的生力军。
四、中鹿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建议
1、继续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结合中鹿村实际,把辣椒产业做大做强。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中鹿村辣椒商标宣传力度,在与豆瓣厂等辣椒加工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尝试走“精包装、合作社搭桥,农超对接”之路,最大限度提高辣椒品牌价值。
2、坚持科技兴农,积极推广先进农业种子、先进农机、先进农
业生产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使农业生产逐步向现代化转变,让农民真正实现增产增收。
3、积极引导多元化致富门路,通过村广播、村会议、标语横幅等形式,宣传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发展适合的种养殖产业或非农产业。
4、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在观念意识上使全村群众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同时积极宣传用电、摩托车驾驶等安全知识,村组干部和广大党员做好表率。
5、提高困难农户帮扶力度,对残疾户、五保户等家庭,组织开展农耕扶助活动,并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好慰问工作,及时送去党和国家的温暖。对个别因社会抚养费征收等情况,对村组有意见的农户或上访户,要不定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并第一时间向他们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持全村安全稳定。
第三篇:村党建情况调研报告
Xxx乡xxxx村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xxx届大学生村官的一员,自参加工作至今,在将近4个月的时间内,对xxx村情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现将这段时期的对该村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初步想法汇报如下:
一、xxxx村的基本情况
xxx乡xxxx村,位于xxxxxxxx。xxxxxxxxxxxx
二、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1、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党建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
2、强化基层党建的责任意识。在年初的工作计划中将党建工作分工细化到人、责任到人,每季度根据计划,向乡党委汇报履行党建工作职责情况,年底将党员干部的实际完成情况纳入到考核机制中。
3、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的同时,每周六召开党支部与村委会的联席会议,对村内的大小事件及时商议,对阻碍村发展的问题及时解决。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在实际工作中,业务与党建结合的不够紧密,“重业务轻党建”的情形存在,业务工作和党的建设“两张皮”,部分党员干部认为思想政治建设是务虚工作,没有硬指标,又无法立竿见影,因而不够重视。基层党建需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改善工作理念。
2、党员队伍结构性的问题。党员结构发展不平衡,后备队伍建设不到位,党员队伍年龄偏大,存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难的现象。
3、公益事业兴办难。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公益事业缺少必要的财力。并且一些村民经济上并不宽裕,对公益活动热情不高,致使公益事业发展进退两难。
四、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的几点建议
1、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形式,增强吸引力。一是创新培训形式。除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外,积极探索网上教育的新途径,例如请先进人物作演讲、请专业人员开讲座等,以此激发党员学习兴趣,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增加党性实践活动,大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多彩的党性实践活动,为党员发挥先进性搭建平台。
2、丰富党员干部的培训内容。在培训中既要注重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强化政治理论、革命传统、形势政策教育,使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又要注重廉政勤政教育,通过学习有关文件,树立先进典型,剖析反面案例,强化廉政意识,增强党员干部廉政勤政的自觉性;还要根据不同的职责要求,注重领导能力培养,增强党员驾驭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相应的素质,提高党务工作者的履职能力。
3、改善党员结构,加强对年轻党员的教育培训。在党员纳新上,注重年轻化和知识化,积极把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吸收到党内,为党员队伍增添新鲜血液。以提高素质为目标,支持和鼓励党员干部参加广播电视大学、党校或其它方式,提高学历和工作能力的学习培训。
4、充分发挥老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党性作用。充分发挥老党员在基层党员队伍中的积极带动作用,教育中青年党员。在议大事和动员群众方面,运用老党员在村中的“知名度”和“长者效应”,调动他们说服群众的积极性,协助村两委做好为民办实事的工作。注重发挥农村党员在化解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
5、建立健全党建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基层党建活动场所、公共设施等资源开放共享。通过图书室、电教室等资源对更多村民的开放和共享,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四篇:XX年关于村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XX年关于村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XX年关于村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抓党建,促发展,形成符合全市实际的发展思路,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日益紧密
市委坚持以科学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党建工作放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不断探索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进一步深化对市情、县情的再认识,总结工作经验,分析研究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按照自治区三次固原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提出了强化党的建设这一根本、不断加强“两个基础”(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三大带动”战略(产业带动、项目带动和中心城市带动)、奋力推进“三化”进程(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着力培育“四大支柱”产业(草畜、马铃薯、劳务、旅游),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山区特点、符合固原实际的发展路子,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XX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2%、%,较XX年翻了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2215元,较上年增长%,从XX年以来,保持年均增长%以上,绝对贫困人口从XX年的万较少到万人,步入固原历史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市、县(区)党委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围绕建设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乡村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不断加强。在乡镇换届中,推行党政一把手“一肩挑”,乡镇党委书记兼任人大主席的30名、兼任乡镇长的35名。全面推行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和村委会“公推直选”,341个村实行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占总数的%,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1405名。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依托各级党校、农村党员电化教育站点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对村干部进行技能
培训、任职资格培训和学历教育,全市85%以上的村干部持证上岗,600多名村干部参加了学历教育,先后涌现出了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党支部和李玉荣、童玉梅、张玉花、单发俊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村干部。
党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不断创新。围绕培育开发四大支柱产业,不断创新和优化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大力推行“支部加协会”模式,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对接共振,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市有各种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66个,其中由村党支部领办、创办或村支部班子成员在其中任职的176个,占%。已在务工人员较多、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新疆、福建、银川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产业党支部。
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XX年以来,全市在127个村开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践活动”,实行村干部从村集体经济当年收益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报酬、离任村干部从村集体经济积累中享受生活补贴、其他村干部和无职党员根据表现“以奖代补”的激励政策,极大的提高了村干部及党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目前,全市村集体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达9个,5至9万元的村达12个,1至5万元的村242个,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
党建工作基础设施明显改善。XX年以来,全市按照“六个统一”的要求,扎实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86个。坚持采取“倒排队”的方式,集中整顿建设后进村党组织40个。积极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和党员电化教育标准化站点建设。全市2个县进入“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行列,32个乡镇党委、624个村党支部达到“五个好”目标。
(三)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机关单位、学校、街道社区和非公有制企业等领域党的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市委、县(区)党委坚持按照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协调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领域党建工作,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相互促进的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格局。
机关党建工作在规范中提高。市委制定下发了《中共固原市委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坚持实行党员目标化管理制度,以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为重点,把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组织监督、群众评议相结合。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示范窗口和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等争先创优活动,增强了机关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进一步改进。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创建“全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社区党建新格局。不断加强社区党员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社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网络建设。全市3个社区党支部被确定为“全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区”,5名党务工作者被评为“全区街道社区优秀党务工作者”。
学校党建工作取得新进步。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师德教育月活动、文明礼貌月活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主题教育,不断加强学校党风建设,引导党员教师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创办“青年党校”,扎实做好在学生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学校党建为“人民满意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加强。成立了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理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关系,进一步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以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认真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全市有3名以上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均建立了党支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100%,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49名,1个企业被确定为“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
XX年关于村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任重而道远。伴随第一书记帮包村的不断深入,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得到明显增强。近期,市局组织人事科对如何加强曹店村党支部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曹店村的现状
曹店村村委成员由5人组成,加上第一书记,现有6人。该村班子XX年选举上任,村“两委”合二为一,村支书兼村主任。该村共有党员17人,其中正式党员16人,预备党员1人。年龄结构:60岁以上13人,40岁-60岁2人,40岁以下1人。学历结构:高中以上1人该村村支部书记曹军,高中以下16人。
曹店村村级班子总体情况良好,在全镇是一个相对团结、高效、快捷的团队。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班子队伍整体素质较好,能够识大局,紧扣发展、和谐两大主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促和谐,使全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该村建立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及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设有简易村务公开栏,通过该窗口栏目,基本能做到不定期向村民公开村务、财务收支及计生工作情况。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适于种植粮食作物,便于机械作业。该村以老年人为主,青壮年劳力95%在外打工。目前,全村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广大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村容村貌得到改观,社会治安状况得到改善。
二、曹店村班子队伍中存在的不足
(一)发展党员力度不大,党员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
该村党员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发展党员力度不大,导致该村党员队伍和领导班子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影响了该村党组织的活动,削弱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活动内容陈旧,无创新
党员教育仅满足于政治说教,对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农村党建工作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工作效果不佳,无法创出特色。
(三)教育设施不齐全,学习开展无成效
村活动室设备少,户外文体设施、户外活动场地还是不完善。党员居住分散、居住距离远,不便于集中开展教育学习。村党组织的图书未能起到提升党员素质的作用。
三、曹店村班子队伍建设对策和措施
(一)制定该村党员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大力推进发展党员工作,把能够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致富能手、生产技术能手、农村女青年、村组干部、共青团及返乡的知识青年和退伍军人等吸纳到党组织中,使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加强该村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群众致富发展能力。通过教育培训、图书室功能的发挥,逐步提高党员群众的文化科技水平,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抓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认真抓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电脑、经济以及实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多形式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农民工在外打工的同时,学习到了一定的技能与知识,也拥有了参政议政的意识。搞好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党建工作,既充实了我们带头致富队伍,又在农民当中树立了典型,将促进该村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在学习教育的活动方式上,注重灵活多样,除了规定性的动作以外,多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党员、群众喜闻乐见且愿意参加、热情参与的活动。比如搞好文娱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从而使党建工作丰富多彩,既可以使大家受到教育,又能陶冶情操。
第五篇:甘露寺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甘露寺村基层党建工作
调研报告
(资中县农业局下派干部魏杰)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执政的根基,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九十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我党迫在眉睫的紧要任务。作为一名下派到基层任挂职党支部副书记的下派干部,笔者在两年的下派时间内,通过参加甘露寺村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党小组会,以及深入党员家中走访调研等方式,掌握了近几年来甘露寺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现将调研结果做如下汇报。
一、甘露寺村基层组织现状
近几年来,甘露寺村党支部在甘露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组织建设,不断深化党建“三级联创”,建立健全了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甘露寺村党组织健全,现有党员92人,占全村总人口3.5%,遍布各个村民小组,党支部在村民中有较高的威信。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得到广大村民的信赖和拥护。
(一)、村党组织建设较为健全,党支部有4名支部委
1员,其中村党支部书记1名,村主任1名,全村9个村民小组,80%的小组长均为党员担任。支部委员、小组长各有分工,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
(二)、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支部一班人能带头学习领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当前农村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能够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稳定和谐、产业发展、计划生育等工作;涉及村里重大事项坚持一事一议、集体决定,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村党支部工作创新抓得好。甘露寺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全面发展枇杷主导产业的优势,把党组织建在产业上,走和谐发展的路子,加强综合管理,改良枇杷品种,打造“中露”牌无公害水果优质品牌,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拓宽销售市场,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扩大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实现农村党建与经济建设互融共进,提高基层党组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加快农民群众共同富裕的步伐,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
(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老党员德高望重,能够参与支部和村里重要事项的决策,积极支持“两委”工作,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年富力强的党员推动发展的作用发挥较好,这些党员中大部分是枇杷种植大户、生猪养殖大
户,普遍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和带领村民致富。
(五)、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抓得好。甘露寺村以远程教育为平台,加强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一是科学制定学用计划,坚持每月一次党员远程教育活动。二是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用工作的积极性,抓好学用典型的培育和推介,让党员干部看到远程教育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和作用。三是针对不同对象学习不同内容,拓展和延伸远教站点的教育服务功能,满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需求。
二、甘露寺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新党员发展缓慢。现有92名党员,平均年龄58.9岁,最小24岁,最大85岁;大专、本科学历3人,高中学历15人,初中及以下74人。近年来,虽然每年村里都发展1—2名党员,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存在着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差等问题。村里有很多文化较高的青年在外务工,又没有固定的地点,给我村的党组织如何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二)、“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够,缺少开展党建活动的载体。村里每年召开全体党员会议仅两三次,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均为会议、学习文件的形式,外出务工的党员游离于管理之外。由于党员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缺少以开展文娱活动、演讲比赛等手段提高党员、群众的思想水平,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党员之间、党群之间、群众之间的交流空间不足,弱化了党组织的影响力。
(三)、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难以跟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近两年来,我村虽然采取新办农村网络教育平台等措施加大了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发展党员时向年轻化、知识化青年农民倾斜,但这些工作还远不能带动整个党员队伍面上整体素质的提高。从整体上看,仍然存在着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差,观念更新慢,能力弱化等问题。
三、加强和改善甘露寺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全面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没有一个好的载体,即使党员有发挥先进性的愿望,也很难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作风建设、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增强广大党员的发展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探索出一条开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二)、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素质,优化党员年龄结构。
一是要丰富教育内容。抓好政治理论素质提高的同时,更要注重农村实用技术、国家法律法规的培训,努力把党员培养成“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新法、新策、新技术、个个把握”的党员。二是要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在继续抓好“双培”的同时,积极探索在外出务工人员、经商办企业优秀人才、专业协会负责人中选拔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方式,努力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知识结构,不断增强生气和活力。要严厉工作纪律,建立发展党员追究制度,对违反程序发展党员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甘露寺村党支部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致富。下一步主要重抓四项工作:一是抓工程项目。争取国家支农资金的扶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抓特色产业。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地理优势,引导农民群众继续发展“中露”牌枇杷特色产业。三是是抓科技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与科普书籍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一些先进科学技术,聘请农业果技方面专家、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为农民群众讲授枇杷科学管理知识,增加经济效益。四是抓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就业渠道,积极引导、鼓励和组织村中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四)、倡导农村新风尚 和谐共建新农村。甘露寺村要
紧紧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在全村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新风尚。积极推进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村民综合素质,深入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广泛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促进村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