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厚于德、正于行、精于教”作总结
博白县第三高级中学
开展“厚于德、正于行、精于教”主题实践活动总结
一年来,我校党总支部认真围绕县教育系统关于开展“厚于德、正于行、精于教”为主题实践活动的工作部署,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现将我校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围绕实践活动,深入实施“三大工程”。
(一)围绕中心工作,实施“精品工程”。
开展“厚于德、正于行、精于教”主题实践活动。每名领导干部联系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或群众典型、联系一个年级组和科组、联系一名学困生或贫困生。深入到群众、年级、科组之中,围绕学校征求的意见和建议,拉近干群距离,增进群众感情,拓宽科学决策的民主渠道。关爱困难学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慰问,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尽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创新服务手段,拓宽发展思路,促进教育工作科学发展。
(三)围绕人才工作,实施“提质工程”。
一是坚持开展学习制度。学校党总支部强化党的理论学习,学习方式多样。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活动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与创星争优活动有机结合,坚持推行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妥善处理和解决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做到“两不误,两促进”。1
二是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紧密结合党内评选先进工作和创星争先工作,深入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推荐评选先进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共产党员工作,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增强了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提高了党员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响应上级“星级党员”管理精神,从党员承诺及承诺事项公示上墙入手,接受群众监督,并做好“星级党员”登记、申报、议星和评议“星级”,进一步规范了党员的行为,发挥了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星。通过学校党总支的不懈努力,广大党员在增强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切实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建设,增强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围绕目标工作,实施“旗帜工程”。
1.与师德教育、教育工作紧密结合。把“修师德,铸师魂”作为创星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师德考核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开展推荐“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评选活动,让党员教师发挥中坚作用。具体做法是:以优秀党员干部为重点,扩大干部的影响力;搞好对标定位。所有党员,都要对照先进典型,对照工作标准,查找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制定跟进、赶超的具体措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对照创星争优标准,着眼全面提升,使处于先进的当好标杆、中间状态的规范提高,相对后进的改变面貌。
2.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党员要作为表率,所以我们学校把党员示范课作为作为争先创优的一个重要载体。一是成立由支委会成员和主管教学的中层干部组成的党员示范课领导小组,制定方案。二是党员示范课要做到“五个一”:即写一份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示范教案;制作一个较高水平的课件;上一节充分体现有效教学的示范课;写一份示范性的听评课记录;写一份示范性的教学反思。三是做好老党员教师与年轻党员教师“结对子”活动,发挥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优秀,深受学生欢迎和年轻党员教师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充分展现了朝气蓬勃,锐意开拓作用,相互起到催化作用。
二、落实好常规工作
(一)坚持好“三会一课”教育。通过党员会、支委会和小组会,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精神,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对新形势认识,坚定信念,从而自觉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
(二)坚持对党员的考核工作。
结合“议星、评星”环节,开展群众评党员,群众评干部活动。在评议中党员接受考核,使党组织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群众的监督效应,杜绝了违纪事件发生。
(三)树立党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坚持开展民主生活会制度,从班子、支委到党小组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及时分析问题、及时总结工作、及时指出不足、及时改正缺
点,形成党内良好风气,纯洁了思想,净化了组织。
三、做好其他工作
(一)发挥团委、工会工作积极性,配合党组织完成各项工作。开展了教职工运动会、慰问五保户活动,走访离退休老教师,关心他们的生活。
(二)落实“美丽博白,清洁乡村”活动,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学校责任区进行清扫活动,组织领导干部深入结对帮扶的博白镇护双村进行指导和清洁活动。
(三)开展了走访贫困生活动。为了践行群众路线,深入了解贫困生家庭情况,提高学生资助水平,2013年10月24日,学校分三条路线进行了实地考察慰问了9个贫困学生家庭。激励了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完成学业,改变命运。
从总体上看,我校实践活动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进展顺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上级的要求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期望相比,我们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实践创新力度不足;二是活动开展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对部分党员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工作新机制、新模式,有力推进新时期的学校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
第二篇: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推荐)
据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发放的《关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有关名词术语的说明》介绍,经过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及讨论研究,新时期广东精神被概括为“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厚于德。“厚德”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于德”,即具有像大地一样宽厚的美德,容载万物,仁爱奉献。“厚于德”既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一种概括,也代表了广东人的道德情怀和价值追求。一是体现了源远流长的岭南历史文化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体现了广东人的现代道德情怀,展现了广东人尚德、乐善、好施的精神品格。三是体现了广东未来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推动全体社会成员树立做人德为上、做事德为先的道德理念,使广东人既富于物、又厚于德。
——诚于信。“诚信”出自《逸周书》:“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诚于信”就是要严格地遵守待人处事的信誉和信用,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到真诚、有信、无欺,它是为人处世之根本、企业生存之基础、社会和谐之基石。“诚于信”植根于广东人悠久的商业文化传统,展现出广东人“诚待四方、信义天下”的精神风范和讲诚信、守规则、善合作的精神特质。“诚于信”也成就了广东改革开放的辉煌,正是“诚于信”的文化精神,使得广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能够吸引、汇聚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广东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必须进一步弘扬诚信精神,深入开展“三打两建”活动,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敏于行。“敏于行”出自《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即要注重实干,敏动善行。“敏于行”是广东引以自豪的地域精神特质,主要包括三层涵义:一是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先行先试。二是善于把握发展先机,把先进的思想及时转化落实到行动上,注重实干、敏于行动、务实不张扬。三是善于应变、灵活变通。每当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广东人总能及时把握和顺应时代潮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解决发展难题。
包容,字面的意思是宽容、容纳。“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 这是说大自然的包容。可见,包容无处不在,包容必不可少。对于人们而言。我想,应该理解其实质。一,包容就是“仁”,就是爱人,就是要用心去爱每一个人,这是大爱,也是孔老夫子的传家宝,但是有不少人都忘了,被金钱冲昏了头,只想到了自己,学会了与人计较,自然就埋没了包容。这是可怕的。而包容就是和谐,就是与万物同生长,这需要更宽大的心胸。
第三篇:解读“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解读“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归纳和提出“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标志着广东推进科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文化自觉阶段。从广东精神的特征看,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三者都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的统一,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厚于德”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种有生命力和概括力的优秀文化精神,必然是一种凝结着过去、昭示着时代和引领着未来的精神。“厚于德”就是广东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厚于德”来源于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要心胸宽广不计个人得失,重公轻私,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也是广东近代以来的真实写照,这体现在对新思想和新事物的开放包容上;体现在不同族群的相互包容和接纳、和谐发展上;体现在乐善好施、乐于奉献上。
“诚于信”突出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诚信是广东时代精神的重要写照。“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基本含义是指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广东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诚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广东的时代精神。体现在阳光施政,自觉把诚信当作为政之要,使广东一直保持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公众对党委政府也保持了较高的信任度。体现在公平竞争,自觉把诚信当作营商之本。体现在以诚相交,自觉把诚信当作处世原则,广东人重契约,重承诺,“牙齿当金使”,有责任感和担当。
“敏于行”突出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特质。地域精神是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气质,构成了一个地方文化精神的独特风貌,是文化精神的亮点和品牌。敏于行、重实干的精神是广东引以为傲的地域文化特质,更是推动广东未来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敏于行”源自“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篇,意为:“君子的修养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广东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较早受到西方自然科学和商品经济的影响,历史上形成了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和敏于行的精神。思维上求真务实,行动上敢为天下先,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大业中敢为天下先,勇挑历史重担,以务实的作风和实干的精神,创造了市场经济奇迹,为改革开放杀开了一条血路;在当好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进程中,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实践中也体现了这种敢为天下先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理论上勇于创新。“讷于言而敏于行”不等于只干不说,而是要说话严谨、有理有据,对先进文化思潮、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理论提升总结也是一种敏于行的表现。近代以来,广东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第四篇:寓 德 于 教 工 作 总 结wancheng
寓 德 于 教 工 作 总 结
通过这一学的寓德于教的德育教育,成效很大,也存在一定差距,现总结如下:
一、收效很大
1、班上的学习风气明显好转,发愤学习的学生增多了,原来个别懒散的学生现在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比以前爱学习了。
2、大多数学生已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专心听讲,大胆举手答问,作业认真整洁,独立思考等。
3、班上学生的传统美德观念加强了。一是学生学会了节俭,不乱花钱,在校节约用电,在家里不挑吃穿;二是学生懂得了尊敬老师、父母,文明对待同学。他们在校内外主动招呼老师,有些同学还能主动帮助老师搞好班上的工全;在家里能孝顺父母、长辈,利用节假日,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三是学生之间互相谦让,对他人的过失能宽宏大度;四是学生学习比以前勤奋多了。
4、环保意识的增强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高了,首先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了,语文方面的朗读、习作口头表达等方面的素质也提高了。
二、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个别学生由于语文基础差,学习上仍感到吃力,因此有厌学情绪,如我班的熊俊,就多次旷课,后经多次劝学方未流失。个别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十分明确,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待加强。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往后针对班上还存在个别问题,区别对待,因人而教,在来期的“德”的教育上,重点解决,把“德”落到实处,让“德”真正寓于教学中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