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城南中学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2014年城南中学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一)参考答案
一、基础部分(24分)
⒈(10分)⑴芳草萋萋鹦鹉洲
⑵会挽雕弓如满月
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⑷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⑸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⒉(4分)⑴吹毛求疵⑵抽噎⑶栈桥⑷无与伦比
⒊(3分)D
⒋(3分)C(语序不当,“许多实体和网络书店里”与“短短一天之内”位置调换。)
⒌(4分)贫困虽然是人人不愿过的生活,但有时却能成为人们奋斗的动力;
痛苦虽然是人人不愿经受的情感,但有时却能造就人们刚强的性格。
6.(3分)D(D:尽力做好分内的事。A:杀死/使动用法,让„„被杀,损失;
C:表转折却、可是/表顺接,不译; B:用来、拿来/按照。)
7.(3分)虽然如此,公输盘(已经)替我造好云梯,(我)一定要攻取宋国。⒏(4分)九设九距公输盘诎(公输盘之攻械尽)吾请无攻宋矣 ⒐(2分)⑴驻扎(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⑵遗憾
⒑(3分)B
⒒(4分)宽厚仁爱,体恤将士,善于收揽人心。(意思对即可)【译文】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高丽,驻扎在定州,只要有士兵到来,太宗都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他们,当时有一个随从的士兵病重,不能进见。太宗诏令把他抬到自己的床前,询问他的病情,下令州县的医官给他好好治疗。因此将士们没有不心甘情愿跟随太宗出征的。等到大军回师驻扎柳城,又诏令收集前后阵亡将士的骸骨,设太牢隆重祭奠。太宗亲临祭祀,为死者哀悼痛哭,全军将士无不落泪哭泣。观看祭祀的士兵回到家乡,把这件事情告诉阵亡者的父母,他们的父母说:“我们的儿子战死,天子为他哭丧致哀,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太宗亲征辽东,攻打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被乱箭射中,太宗亲自替他吮血止伤,将士们没有不因此而受感动和深受激励的。
⒓(3分)C(是从反面展开论证)
⒔(3分)D(作者在文中并未提倡)
⒕(4分)注重心灵和图书的互动,让心灵走进名著,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在轻松自由的读书环境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注意语言的积累、分析与欣赏,在理解内容和思想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缺少自己的理解的扣1分)
⒖(4分。)文章叙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母亲讨饭(米)供儿子读书的故事(2分),表现了母爱无疆的主题(2分)。
⒗(4分。)(1)“轻轻地、细细地”表现对儿子的呵护,通过细节描写,体现了深厚的母爱。(揣摩词语2分,细节描写1分,句意理解1分)
(2)斑驳陆离:形容土墙已经百孔千疮破败不堪了。噌噌:形容长得很快。本
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儿子”家虽然十分贫穷,但儿子在母亲的呵护下健康地成长。((揣摩词语2分,比喻1分,句意理解1分)
⒘(4分)因为这三袋米,凝聚着母亲的汗水和心血,是母爱的结晶(2分),母爱是无价的,金钱买得到粮食,但买不到母爱。(2分)
⒙(5分)示例:天啊!那位靠乞讨大米供儿子上学的母亲竟是我的娘。娘啊!您拖着残疾的身躯乞讨供我读书,那漫长的乞讨路上却印下了您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和殷切希望。儿子不知怎样才能回报您的恩情。(内容合乎情理2分、生动感人2分)
▲附加题
⒈《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⒉研究怎样把人的粪便还原为食物;从黄瓜提取出阳光;从屋顶开始建房屋;用猪来耕地等。
⒊说明搞科学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有科学依据的实验,而不应该打着科学的幌子搞迷信甚至是经济诈骗的活动。
第二篇:城南中学语文科组工作计划
城南中学语文科组工作计划
2011—2012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中的教育教学内容为切入点,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落脚点,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我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力争把语文组打造成为我校具有硬实力的教研科组。
二、认真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教研组各项工作建设。
1、继续开展教研活动,更新教育观念。
为进一步提升我们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将进一步完善读书学习制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把语文教研组建设成学习型的教研组,形成学习上的互动、联动。让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的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活动,丰富和发展校本教研。
为丰富和发展校本教研,我们教研组将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活动,丰富和发展校本教研。我们将对《语文个性化教学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研究探讨。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强化各备课组的教研工作。
把握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新动向,加强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强化备课组的功能,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调动各备课组长的积极性,加强每位老师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审美情趣。开展集体备课,加强对新教材的培训、研究;深入课堂,及时调研,关注常态语文教学,适时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校并扎实贯彻《平远县教学工作管理条理》。
2.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制度。双周召开教研组活动,单周各备课组活动。要求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必须准时参加。
3.备课组活动应该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有中心发言人,且上交发言材料。强化备课组长的责任意识,要求各备课组长做好本组统筹工作。
4、精心安排初三升中考复习计划,做到进度适中、知识板块扎实、复习效果高效。
5.要保质保量地落实常规工作,完成好教学处布置的各项常规检查。
6.教学安排帮带结对工作。对帮带结对对象进行帮带,包括教案、听课、课堂教学指导、教学理论引导等方面;经常性的听课、指导备课、课堂教学艺术方面的学习,要做到认真、谦虚。
平远县城南中学语文组
2011-09
第三篇:中考思想品德模拟试题
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模拟试题(B卷)
《中考新思维》编辑部设计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1年7月2日,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窗口坠落。千钧一发之际,吴菊萍赶到楼下,用双臂接住了孩子。孩子得救了,而吴菊萍却身负重创,手臂多处粉碎性骨折。她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广大网友称为“最美妈妈”、“英雄妈妈”。这段材料说明()
①生命的价值在于机遇 ②努力为他人和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生命更有价值,更值得敬重 ③正义行为会得到社会和人们的赞扬和支持 ④见义勇为是实现人生的价值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11年6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演讲时再次强调“信心比货币和黄金更宝贵”。温总理这句话告诉我们()
A.自信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迎接成功 B.自信能够温暖人的心情 C.只要树立自信就能够解决一切困难 D.自信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
3.201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对于提高个人所得税薪酬起征点调整认识正确的是()
①减少了国家税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②这种调整符合我国国情与同步富裕的原则 ③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缩小贫富差别 ④有利于实现分配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右图表示的是最近五年来国家规定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变化情况,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①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很不稳定,因而国家政策变化无常 ②国家积极采取措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我们党和政府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④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11年10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广西人才市场考察时指出,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悲观,敢于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不向困难低头。你对温总理这句话的认识是()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大学生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②要全面认识自己,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③大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一样多 ④大学生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2011年,全国各族人民通过唱红歌、举办主题展览、召开研讨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些活动的开展()
①有利于歌颂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 ②表达了全球华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热爱和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③增进了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从而更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④激发了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2011年7月1日,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011年试点范围覆盖全国60%的地区,2012年基本实现全覆盖。这一做法()
①是我们党和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②表明我国已彻底解决“民生”问题 ③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2011年7月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投入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确保2012年实现4%目标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国家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当今世界,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 ③教育水平的高低最终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④科技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西藏民主政治建设成果丰硕,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有一个较为稳定的政治局面
C.坚持了改革开放这一立国之本 D.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10.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内外中华儿女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一系列图书、拍摄了有关辛亥革命的电影电视等。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利于()
①缅怀孙中山先生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 ②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消除两岸所有分歧与隔阂 ③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④继承和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2011年9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动员和部署“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下列对节能减排认识正确的是()
①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严峻问题 ②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③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道德与法律的约束,还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持 ④有利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11年9月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揭晓。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的有:郭明义、孙水林、孙东林、吴菊萍、王茂华、冯思广、杨善洲、何祥美、沈浩、许月华、孟佩杰„„你对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认识是()
①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②弘扬了社会正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创新了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便于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11年9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目睹了中国人飞天梦想的又一次勇敢起航,你的感悟是()
①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②航天技术是综合国力中的决定性因素 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全面跃居世界前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2011年9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宣传局负责人发表谈话,要求坚决制止在网上捏造事实、编造谎言等扰乱网络传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
①正确使用互联网,讲求网络道德 ②拒绝结交网友,以免受到伤害 ③诚实守信,不造谣传谣 ④明辨是非,揭批网络谎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11年10月27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发布。白皮书指出,截止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表明()A.我国公民享有立法权,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依法治国取得了重大成就 C.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已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D.有法可依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16.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为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水平,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此,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积极宣传并开设学生营养与健康课。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①社会保护 ②家庭保护 ③司法保护 ④学校保护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7.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内外中华儿女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一系列图书、拍摄了有关辛亥革命的电影电视等。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利于()
①缅怀孙中山先生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 ②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消除两岸所有分歧与隔阂 ③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④继承和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8.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新一轮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德班开幕,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世界各国之所以高度关注气候变化,是因为()
①关注气候变化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气候变化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 ③气候变化制约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据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到2010年底,我国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5亿减少到2688万。下列对这些辉煌成就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我们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结果 ②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 ③说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④表明我国已经成功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当选2011感动中国人物的“慈善家”阿里木,10年来用卖烤羊肉串攒下的15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从阿里木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作为公民,要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 ②人生的价值会在奉献中升华 ③只懂得奉献、不懂得索取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④只有建立在责任与义务之上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关注校车安全,保障合法权益
2011年校车事故频发,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定《校车安全条例》。2011年12月11日,国务院正式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
(1)你认为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校车安全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作为中学生,当你发现不合格的车辆在拉载学生时,你会怎么办?
22.救援动车事故,感悟民族精神
2011年7月23日,D301次列车在甬温线永嘉至温州之间的高架桥上与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92人受伤。一场雨夜里的紧急大救援,牵动人心。据不完全统计,当晚在这起事故中,温州共有万余人以现场救人、义务献血、接送伤员及家属等方式参与救援。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当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务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组织好救援工作,同时查明原因,做好善后处理。
(1)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求在铁路交通事故大救援的行动中“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2)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大救援行动说明了什么?
23.学习道德模范,做优秀中学生
2011年9月20日晚,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颁奖典礼,并为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他强调,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学习和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广为传颂,让他们的崇高精神深入人心,转化为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共同行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假如你所在的学校要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一次“向道德模范学习,做优秀中学生”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2)请你为这次系列活动设计三种具体形式。
(3)请你以“向道德模范学习,做优秀中学生”为主题,完成倡议书中的倡议提纲部分。(至少写出三条)。
24.加强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
2011年7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强调要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11月9日,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某校九年级(8)班学生针对上述热点材料展开如下研讨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你积极参与其中:
【热点探究】甲同学认为,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会影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总的来说弊大于利。
(1)你同意甲同学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建言献策】乙同学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不能只在纸上制定几个方案,关键在于落实行动。”
(2)你认为我国政府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来?
【行动参与】丙同学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是国家政府部门和大人的事情,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3)你认为丙同学的观点正确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模拟试题(B卷)
答案提示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D 5.A 6.C 7.B 8.A 9.C 10.B 11.C 12.B 13.C 14.C 15.B 16.D 17.B 18.B 19.C 20.B
二、非选择题
21.关注校车安全,保障合法权益
(1)答案参见中考新思维编辑部设计的“热点专题二十四导学案”学习提纲参考答案第1题。(2)答案参见中考新思维编辑部设计的“热点专题二十四导学案”学习提纲参考答案第6题。22.救援动车事故,感悟民族精神 参见《中考新思维·思想品德》(鲁人版)第47—48页热点专题十三“跟踪练习”第2题。23.学习道德模范,做优秀中学生(1)参见《中考新思维·思想品德》(鲁人版)第51页热点专题十五热点解读第1题。(2)(3)参见《中考新思维·思想品德》(鲁人版)第52—53页热点专题十五“跟踪练习”第6题。
24.加强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
(1)不同意。(1分)理由参见《中考新思维·思想品德》(鲁人版)第31页热点解读第1题第(4)点。
(2)参见《中考新思维·思想品德》(鲁人版)第32页热点专题七热点解读第8题。
(3)丙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人人有责。我们中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也应为之作出积极贡献。(理由也可适当参考《中考新思维〃思想品德》(鲁人版)第32页热点专题七热点解读第9题)
第四篇:中考历史中考历史模拟试题.doc
学习资 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开创了许多的制度,右图人物开创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2007年12月21日,沉睡南中国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成功出水。假如有一天,你去参观 “南海一号”文物展览,你一定不会发现哪一个文物()
3.北京大学红楼北面的广场多次成为北京学生进行革命运动的集合地点。结合右图判断下列哪一革命运动从这里出发()
A.辛亥革命
B.红军长征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4.胡锦涛主席在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十七大作报告时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
5.历史在谱写着歌曲,歌声在凝聚着历史。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结合右图判断指的是哪件事情?()
A.召开十三大 B.召开十四大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C.南方视察 D.召开十五大
6.历史上有很多的概念由于误解往往名不符实,下列名称不属于这一类的是()
A.三角贸易 B.印第安人 C.阿拉伯数字 D.文艺复兴
7.2007年6月27日,英国女王正式任命布朗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内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她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源于英国历史上哪一部法律文件?()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人民宪章》
8.右图是夏威夷珍珠港事件纪念馆参观,参观这一纪念馆利于我们了解哪一战场的爆发()
A.苏德战场
B.太平洋战场
C.欧洲第二战场
D.北非战场
9.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式看,欧洲再次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B.国际联盟成立
C.联合国的成立 D.欧洲联盟建立
10.“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这几个片段组合在一起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国家的历史()
A.俄国 B.苏联 C.美国 D.中国
11.2007年11月27日上午,为期一天的中东问题安纳波利斯会议开幕,重新启动中东和平谈判,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
A.印巴冲突 B.巴以冲突 C.伊朗核危机 D.黎以冲突
12.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这一趋势的表现是()
A.中东问题国际会议
B.美国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C.目前全世界跨国公司约有六万多家
D.中国海尔集团北美总部在美国纽约启
二、阅读判断
13.材料一: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出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西行,经新疆,逾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这条横贯欧亚的大路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因此被称为“丝绸之路”。
材料二: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作新航路。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当时最富有的王室,此后,更多的欧洲国家加入到殖民掠夺中来,亚、非、拉美等国从此相继进入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苦难深渊。
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请你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如果该材料是从上述材料中的出的,请在括号中划上“√”;如果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划上“×”。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3)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在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大陆。()
(5)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欧洲最早的殖民国家。()
(6)新航路开辟为欧洲殖民者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三、读图与解答
14.货币是社会流通领域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读图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请回答:(1)结合历史背景概括指出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2)图二所示的中国古代纸币最早产生于何时、何地?它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3)图三是哪一组织的通用货币?该组织对欧洲的发展有什么重大作用?
15.读图并回答:
罗斯福 邓小平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戈尔巴乔夫
(1)使国家摆脱民族危机的实现民族独立的改革家 ;使封建农奴主渡过统治危机的改革家 ;使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绕的改革家。
(2)“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那两位改革家的改革证实了这一结论。
(3)以上改革家的改革能否说明“改革是一把双刃剑”?为什么?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4)通过上述改革,你认为我国的改革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四、材料分析题
16.材料一:2007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了16家日本新闻媒体驻京记者的联合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温家宝: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这种交往规模之大,领域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但是,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为鉴,就是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面向未来,就是要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
材料二:2006年10月安倍首相的“破冰之旅”标志着中日关系开始打破政治僵局。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也是卢沟桥事变70周年。4月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实现了两国领导人互访,使中日关系有了新的良好开端,增强了人们对中日关系未来的信心。岁末日本福田康夫访华,12月30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福田康夫挥毫写下“温故创新”四个汉字,为他岁末为期四天访华“迎春之旅”画下圆满句号。
材料三: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标志和标语(见图)。其标志是中国、日本的英文打头字母“C”和“J”组成的心形标识,标语是“心的期待,新的未来”。
请回答:
(1)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请举两例中日友好往来的事例。
(2)日本善于向东、西方学习,并进行改革和创新。请以古代和近代两个历史事例分别加以说明。
(3)“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你知道近代以来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三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吗?并试举一例其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4)你认为近年来中日之间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5)结合三则材料,请你以“心的期待,新的未来”为主题,为中日学生友好交流提一个活动建议。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右图,2004年欧盟成员国。
材料二: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洲联盟,欧盟经历六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材料三:2007年3月25日是《罗马条约》签署()周年纪念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齐聚柏林,庆祝欧盟成立()周年。右图是欧盟为庆祝生日设计的图标。
材料四:许多政治家和学者都承认,欧盟这一航母的设计,迄今为止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成功的。多少个世纪以来,欧洲大陆上演的勾心斗角。残酷征伐,在欧盟框架的设计下烟消云散,法、德这对明争暗斗数个世纪的夙敌,居然能够一笑泯恩仇,成为欧洲强大和快速发展的双引擎。
请回答:
(1)欧盟有何组织发展而来?根据材料三的图标判断,这是欧盟为自己多少岁生日而设计?
(2)举例说明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人民的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两例)
(3)材料一、三表明越来越多国家加入欧盟的,你知道其原因吗?
(4)材料四中“法德是明争暗斗数个世纪的夙敌”,请举一事实证明之。
(5)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反映了世界怎样的发展趋势?
(6)欧洲联盟的成立给我们哪些启示?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五、活动与探究题
18.2008年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显著增强。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为了探究中外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九年级三班组织了一次主题:感受“中外民主与法制”的活动。请你参与:
★步骤一:回顾国外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1)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什么?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与古希腊的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2)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的渐进过程。请你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法律文件和作用加以说明。
(3)法制建设对资本主义国家度过经济难关,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举一典型事例说明?
★步骤二:反思我国民主与法制的探索历程
(4)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哪个事件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上的民主化?
(5)什么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
(6)民主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在哪一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请举出这一时期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加以说明。
★步骤三:感悟中外民主法制的真谛
(7)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C4.C5.C6.A7.B8.B9.D10.B11.B12.A
二、阅读判断
13.(1)×(2)√(3)×(4)×(5)√(6)√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三、读图与解答
14.(1)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货币形状各异、重量不一;秦朝统一全国以后,以秦国圆形方孔的铜钱作为统一货币。(2)产生于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商业的发展。(3)欧盟;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15.(1)图四明治天皇,图三亚历山大二世,图一罗斯福。(2)图二邓小平的改革,图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3)能。以上实例说明,改革既有积极的一面,它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改革不当也会产生负面作用,导致不良后果。(4)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警惕和坚决抵制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等。(言之有理即可)
四、材料分析题
16.(1)遣唐使,鉴真东渡。(2)古代向东方(唐朝)学习进行大化改新,近代向西方(欧美)学习进行明治维新。(3)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等。(4)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5)如:组织团队参观学习互访、开展各种联谊活动等等。(中日书法交流,摄影大赛、日本插花、茶道、柔道、摔跤表演、学生联谊活动、日本电影周、中日围棋大赛)言之有理即可。
17.(1)欧洲共同体,50(2)变化: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3)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安全防务;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高。(4)普法战争;一战前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一战;二战(5)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6)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
五、活动与探究题
18.(1)汉谟拉比法典,伯利克里(2)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独立宣言》,国家独立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了《人权宣言》,宣扬了民主个自由;拿破仑帝国时代,制定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专政。(3)《国家工业复兴法》(4)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5)辛亥革命(6)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7)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关系。民主法制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经济建设反过来也会促进了民主法制的建设。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第五篇:洛阳中考模拟试题
洛阳市2012年中招语文网上阅卷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倜傥(tǎng)狡黠(xiá)头晕目眩(xuàn)根深蒂(tì)固 ....B. 埋(mái)怨 庇(pì)护 相形见绌(chù)匪夷(yǐ)所思 ....C. 拙劣(luâ)濒(bīn)临 戛(gā)然而止 惴(zhuì)惴不安 ....D. 强(qiǎng)迫 造诣(yì)叱咤(zhà)风云 前仆(pū)后继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安祥 气概 获益非浅 一泄千里 B. 急燥 妨碍 再接再励
粗制滥造 C. 吮吸 脉搏 销声匿迹 气势汹汹 D. 签赏 默契 不可明状 骇人听闻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几年洛阳新区发展很快,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B.设计师们匠心独运,修建的洛浦公园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C.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虽然工作繁忙,但看起来精神矍铄。....D.自然科学领域有许多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着你们去破解。....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诗集《繁星·春水》的作者是我国现代女作家冰心,诗集内容以歌咏自然、赞美母爱和抒写童真为主,其诗风清新明丽,格调自然柔和,深受读者喜爱。
B.“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人物贝多芬对残酷命运发出的强烈抗争。C.《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童年》的阿廖沙在慈祥的外祖父、乐观的小茨冈和正直的格里戈里等人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和充满爱心的人。5.古诗文默写。(共8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亲小人,远贤臣。(诸葛亮《出师表》)(3)面对四季更迭,有人发出“,”之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晏殊《浣溪沙》)(4)一切景语皆情语。境遇不同,人的心情也不同。同是赏花,杜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心情黯然;白居易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感觉快意。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2分)
(1)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________________,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①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②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 ③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④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生长在草滩上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7.阅读下面材料,接要求答题。(共8分)材料一 据日本《朝日新闻》5月12日报道,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和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最新核辐射地图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造成的核辐射污染区域已经扩大到八百平方公里,相当于东京面积的百分之四十。核辐射的扩散范围大致与政府设定的福岛禁区和撤离区面积相同,遭到核辐射污染的总面积相当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面积的十分之一。
材料二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使人类对核辐射充满了极度的恐慌。其实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辐射:从穿越星系而来的宇宙射线到家里的大理石地板砖,从医院的X光机到阳光里的紫外线,从手机、微波炉、高压线到电视台、广播台的信号塔,辐射无所不在。自然界本身就存在,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铀、钍和镭等能够产生辐射的物质也天然存在于地球的土壤中,但这种类型的辐射暴露通常不会对健康构成危害。
(1)给材料一拟一个简洁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8个字。(3分)(2)材料二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自然界本身就存在,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修改:
(3)假如你作为日本人民的友好使者来到日本,面对离开家园,撤离到安全区的日本同龄人,你会怎么说?(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17分)
春之怀古
张晓风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的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漂漂、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的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让人心平气和。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湿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在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 4 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⑥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8.“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三次出现在文段的开头,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4分)
9.作者在文中穿插了一段关于“春”命名的故事,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10.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4分)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
11.文章题目为《春之怀古》,作者“怀古”的目的是什么?文中哪句话暗示了主旨?(3分)
12.请你就洛阳牡丹盛开的景色,仿照“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的杜鹃花。”写一句话。(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2分)
小议传统读书教育
①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
②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也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和《资治通鉴》。
③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怠以枕,餐以饴”,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④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章学诚深知记诵之重要,把记诵比作“学问之舟车”。
⑤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五四”以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
⑥古代读书,更重学养。诵诗读书以养心缮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钱基博先生继承了古代的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特别重视学养,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
⑦记诵乃积累之功,朗读乃反复之功,学养乃学识修为之功。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会有更大的进步。
13.文章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14.文章第②段、第⑤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任选其一分析其作用。(4分)
15.第⑥段划线句中的“特别”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6.请你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段,回答17—21题。(10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①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②,悟衷散赏。
(选自吴均 《与施从事书》)
【注释】①春罗:即女萝。②荡累颐物:荡累,消除烦恼。颐物流连物态以怡情养性。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解衣欲睡 千翼竞来 ..18.翻译句子: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分)
19.【甲】文画线的句子在写景方面有什么妙处?(3分)
20.【甲】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苏轼怎样的心境?【乙】文中“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表达了作为官场中人的吴均怎样的心情?(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1.曲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语用得最好?请说明理由。(2分)2012中考模拟五套答案
1.D(2分)2.C(2分)3.C(2分)4.D(2分)5.(1)赢得生前身后名(2)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共8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6. C(2分)
7.(1)日本核辐射污染区域扩散至八百平方公里。(准确、完整、通顺各1分,共3分)(2)在“存在”后面加“辐射”(2分)
(3)示例:亲爱的朋友,这场灾难使大家远离了家园,但有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相信不久就会有新的家园,灾难并不可怕,你们要振作起来,创造新的生活。(内容恰当1分,语言得体、流畅2分,共3分)8.起线索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楚;间隔反复,强调“曾经”春天的美好;照应题目,表明对湮远年代春的向往等。(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4分)想·
9.形象地描述“春”名字的由来,吸引读者;交待春的命名是想象,令人浮想联翩;强调春天来时万物的变化;表明湮远年代春天来时使人愉悦。(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4分)
10.此句采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用排比增强语势,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使人产生共鸣;用拟人把难易描述的春的意象比拟成可感知的人的形象,给读者形象逼真的感觉。(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4分)
11.作者怀“古”的目的是为了反衬“今”,即对烟囱如林的环境污染的控诉。(2分)暗示主旨的句子是 “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答第7小节全节也可以,1分)(共3分)1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句式相同即可(1分)。(共2分)如“一朵牡丹乐,可以笑疯了远近的牡丹姊妹。”
13.开宗明义,提出本文的论点——“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进而引出下文的论述。(2分)
14.第②段、第⑤分别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2分)示例:第②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陈寅恪、鲁迅和胡适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的事例,具体的论证了“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的论点。(2分)或:第⑤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了朱光潜先生的话,有力的论证了“古代读书,还重朗读”的观点。(2分)(共4分)
15.不能删去。“特别”是“格外”“超出寻常”的意思,表明陈寅恪先生重视学养的程度深,(2分)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若删去,表意就不够准确、严密了(1分)。(共3分)
16.先提出“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的观点,然后指出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最后举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因童年受到良好的传统读书教育而一生勤奋读书的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三个层次各1分,意思对即可。语言表述不够流畅,条理不清楚可适当扣分。共3分)17.想要 争相(2分)
18.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2分)
19.妙在作者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藻、荇,(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灵,竹子和柏树影子交叉错杂的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1分)衬托出作者赏月时的欣喜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20.【甲】文表达出苏轼在贬谪中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落寞,又有情趣高雅的自得和随遇而安自我排遣。(2分)【乙】文表达了官场中人吴均对田园山水生活的喜爱和向往。(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21.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同情。(2分)
22.我认为“聚”用得最好。一个“聚”字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或:我认为“怒”用得最好。一个“怒”字,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2分)
23.按常规评分。(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