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商银行威海分行积极开展反假币宣传与收缴工作
工商银行威海分行积极开展反假币宣传与收缴工作
今年以来,为不断提高社会公众防范假币意识和识别假币能力,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好打击整治假币犯罪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民币流通环境,工行威海分行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宣传反假知识、识假技能,积极做好假币的收缴工作,效果显著。
1、以营业网点为宣传主阵地,多种方式展开宣传。在各营业网点利用电子滚动显示屏、电视屏幕或悬挂宣传横幅,设置资料栏等形式广泛持久宣传;充分发挥客户经理,大堂经理熟悉客户的优势,安排客户经理和大堂经理对等待办理业务的客户进行反假货币宣传,向客户讲解假币鉴别技巧,提高客户对反假货币知识的了解;选派反假货币业务骨干深入村镇集贸市场开展了反假货币集中宣传活动,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教群众如何用眼看、耳听、手摸和鉴别仪器等技巧识别假币,深受群众欢迎。
2、以知识和技能实训为抓手,多项内容进行培训。利用员工每周学习时间,组织网点柜员,学习货币防伪知识点,让技能水平高的人员示范,指导柜员通过眼看、耳听、手摸等方式提高假币快速鉴别能力。通过组织员工集中学习《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以及假币收缴操作流程,进一步提升员工反假币工作的责任意识,提高假币识别能力及假币收缴业务操作水平。
3、以制度执行和公众教育为侧重,多举措做好收缴工作。严格假币鉴定和收缴,换人复核鉴定,按程序进行没收、上缴,杜绝假币在柜面上再次流出;根据假币特点,现场进行客户指导识别,提高客户识别能力;在柜台外摆放防伪点钞机,以方便广大客户自行识别货币的真伪,减少假币纠纷的发生;收缴的假币及时上缴现金中心,中心汇缴人行。
第二篇:浅议农村反假币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假币的存在和蔓延严重干扰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给金融业的安全、稳健运行带来极大威胁。近几年来,福建省县农村信用社反假币斗争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假币这个“毒瘤”并未完全消除,仍有相当数量的假币继续在市场上流通,特别是在边远农村,反假币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更好地服务“三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组织相关人员从3月初开始,历时20余天,进入该县部分边远乡村实地开展反假货币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反假币工作不容乐观。
一、农村反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调查情况来看,县农村中大约有60%以上人员表示接触过假币,受到过损失。这充分说明假币犯罪活动己逐步转向了农村。同时,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农村反假工作存在不少问题,突出体现在“九多九少”上。即具有识别假币能力的人少,没有真正掌握识假技术的人多;配备鉴别仪器的人少(95%以上的集市批发业户都没有配备),没有配备鉴别仪器的人多;在商品流通中,从未误收假币的人少,多次误收、深受假币其害的人多;在假币版别上,第四版的少,第五版的多;在券别结构上,20元面额以下的少,50元面额以上的多;在假币的使用方法上,以大额买大件商品的少,大额买小件商品找零的多;在假币的使用范围上,用于集市贸易的少,用于偏远山村的多;在持有假币的可疑人中,本地人少,外地人多;在假币的受害人群中,青年人少,中老年人多。
二、农村反假币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反假宣传工作实际效果不理想。县农村信用社每年都按照人民银行的工作安排,进行为期1周爱护人民币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在各乡镇广泛设立宣传点,通过散发资料、开展咨询,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和宣传反假知识和假币鉴别方法。但是,这种看似声势浩大的方法却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信用社在思想上不同程度存在为完成人民银行布置的宣传任务而宣传,该散发的资料散发了,该举办的活动举办了,该组织的形式组织了,应付人民银行的检查,宣传到期结束并未产生很好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是有关假币特征、种类的实物图册和各种类型的假币鉴别技能,而不仅仅是一些理论上的宣传。
2、基层信用社反假综合技能亟待提高。虽然近几年人民银行加强了对金融机构反假货币培训和考试,但事实上有一部分信用社职工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草草应付,考后即忘,没有进一步结合工作实际加以巩固和深钻反假业务,进而提高反假技能,加之当前新版假币真伪难辨,一线出纳人员岗位轮换频繁,在岗新手多数业务生疏,一时难以适应反假货币工作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反假培训范围狭小,培训对象一般仅限于各金融机构的出纳人员,公安、工商等政府执法部门人员并没有被纳入培训范围。这样做一方面造成了本应以政府为主导的反假工作成了人民银行的孤军奋战,金融机构唱起了独角戏;另一方面造成了社会执法部门对反假工作认识不足,工作缺乏主动性。
3、农村群众反假意识和法律意识薄弱。因经济条件等制约,农村与现代生活较脱节,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鲜事物和专业信息的能力不高,反假工作开展困难。加上农民打假意识较差,对假币知识认识不足,在日常生活消费活动中收到小额假币时,往往怕麻烦而不愿主动去金融机构交缴,或向公安部门报案,不愿为假钞流入提供线索。通过宣传来提高社会公众的反假币意识和能力是反假工作的长期任务,但由于农村条件有限,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有效媒体宣传货币知识和反假币动态方面做得还不到位,效果不理想。
4、金融反假合力缺位。一是基层央行与金融机构和执法机关的联系配合不够,较少主动与其联系,对假币的新动态、种类、特征、防伪标准等不及时宣传培训。二是反假人力物力不足,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和人员越来越少,反假宣传和收缴范围仅仅停留在柜台上,业务忙时,对发现的假币无法追究其来源,难以及时追踪和提供制贩假币者的线索,打假力度薄弱。三是柜台反假措施不足,新的《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出台后,对假币的收缴程序很明确,但有的基层信用社的柜台执法力度不严,违规操作,临柜人员有时发现假币要收缴而持币人不配合时,柜台工作人员怕失掉、得罪客户,不敢没收或举报,使假币重新进入市场流通。四是现在基本上是由农信社和基层央行在苦撑广阔农村地区的人民币反假重任,随着农行机构网点的全面收缩,其它金融机构不愿“插足”该阵地。加上银行、政府、社会沟通协调不够,地方政府对反假工作支持不够,地方媒体也因此宣传力度不足。
5、打击犯罪力度不足、奖励办法有偏差。据了解,目前公安等执法机关办案经费缺乏、警力不足和反假奖励不够,对此工作不够投入。
第三篇:浅议农村反假币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浅议农村反假币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假币的存在和蔓延严重干扰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给金融业的安全、稳健运行带来极大威胁。近几年来,福建省县农村信用社反假币斗争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假币这个“毒瘤”并未完全消除,仍有相当数量的假币继续在市场上流通,特别是在边远农村,反假币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更好地服务“三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组织相关人员从3月初开始,历时20余天,进入该县部分边远乡村实地开展反假货币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反假币工作不容乐观。
一、农村反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县农村中大约有60%以上人员表示接触过假币,受到过损失。这充分说明假币犯罪活动己逐步转向了农村。同时,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农村反假工作存在不少问题,突出体现在“九多九少”上。即具有识别假币能力的人少,没有真正掌握识假技术的人多;配备鉴别仪器的人少(95%以上的集市批发业户都没有配备),没有配备鉴别仪器的人多;在商品流通中,从未误收假币的人少,多次误收、深受假币其害的人多;在假币版别上,第四版的少,第五版的多;在券别结构上,20元面额以下的少,50元面额以上的多;在假币的使用方法上,以大额买大件商品的少,大额买小件商品找零的多;在假币的使用范围上,用于集市贸易的少,用于偏远山村的多;在持有假币的可疑人中,本地人少,外地人多;在假币的受害人群中,青年人少,中老年人多。
二、农村反假币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反假宣传工作实际效果不理想。县农村信用社每年都按照人民银行的工作安排,进行为期1周爱护人民币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在各乡镇广泛设立宣传点,通过散发资料、开展咨询,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和宣传反假知识和假币鉴别方法。但是,这种看似声势浩大的方法却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信用社在思想上不同程度存在为完成人民银行布置的宣传任务而宣传,该散发的资料散发了,该举办的活动举办了,该组织的形式组织了,应付人民银行的检查,宣传到期结束并未产生很好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是有关假币特征、种类的实物图册和各种类型的假币鉴别技能,而不仅仅是一些理论上的宣传。
2、基层信用社反假综合技能亟待提高。虽然近几年人民银行加强了对金融机构反假货币培训和考试,但事实上有一部分信用社职工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草草应付,考后即忘,没有进一步结合工作实际加以巩固和深钻反假业务,进而提高反假技能,加之当前新版假币真伪难辨,一线出纳人员岗位轮换频繁,在岗新手多数业务生疏,一时难以适应反假货币工作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反假培训范围狭小,培训对象一般仅限于各金融机构的出纳人员,公安、工商等政府执法部门人员并没有被纳入培训范围。这样做一方面造成了本应以政府为主导的反假工作成了人民银行的孤军奋战,金融机构唱起了独角戏;另一方面造成了社会执法部门对反假工作认识不足,工作缺乏主动性。
3、农村群众反假意识和法律意识薄弱。因经济条件等制约,农村与现代生活较脱节,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鲜事物和专业信息的能力不高,反假工作开展困难。加上农民打假意识较差,对假币知识认识不足,在日常生活消费活动中收到小额假币时,往往怕麻烦而不愿主动去金融机构交缴,或向公安部门报案,不愿为假钞流入提供线索。通过宣传来提高社会公众的反假币意识和能力是反假工作的长期任务,但由于农村条件有限,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有效媒体宣传货币知识和反假币动态方面做得还不到位,效果不理想。
4、金融反假合力缺位。一是基层央行与金融机构和执法机关的联系配合不够,较少主动与其联系,对假币的新动态、种类、特征、防伪标准等不及时宣传培训。二是反假人力物力不足,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和人员越来越少,反假宣传和收缴范围仅仅停留在柜台上,业务忙时,对发现的假币无法追究其来源,难以及时追踪和提供制贩假币者的线索,打假力度薄弱。三是柜台反假措施不足,新的《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出台后,对假币的收缴程序很明确,但有的基层信用社的柜台执法力度不严,违规操作,临柜人员有时发现假币要收缴而持币人不配合时,柜台工作人员怕失掉、得罪客户,不敢没收或举报,使假币重新进入市场流通。四是现在基本上是由农信社和基层央行在苦撑广阔农村地区的人民币反假重任,随着农行机构网点的全面收缩,其它金融机构不愿“插足”该阵地。加上银行、政府、社会沟通协调不够,地方政府对反假工作支持不够,地方媒体也因此宣传力度不足。
5、打击犯罪力度不足、奖励办法有偏差。据了解,目前公安等执法机关办案经费缺乏、警力不足和反假奖励不够,对此工作不够投入。近年来国家对大宗制贩假币者制定严厉的法律法规予以严惩,贩假人员就把重点伸入到广大农村,公安部门对此缺乏有效的制裁手段而打击不力,加上对
举报人员的奖励不到位和对执法部门的奖励“多年不变制”,使农村地区的贩制假币活动日益猖狂。
三、加强农村反假币工作的几点建议
1、调动全社会反假积极性,切实提高全社会反假币法律意识。加大农村反假宣传的力度,反假工作不能搞“一阵风”,农村金融从业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农村反假币工作的艰巨性和长远性,基层央行要充分发挥好反假币工作
联席会议的职能作用,督促各农村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宣传反假机制和工作信息网络,共同营造浓厚的乡村反假氛围。努力提高农民的反假意识:反假宣传时,既要对群众讲解反假知识,又要讲解有关打击制假贩假的法律法规,以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反假责任感。
2、强化金融反假监控网络及其责任制建设。基层央行要联合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强化与公安等执法机关的配合协作,负责制定全辖反假币工作措施和提供反假技术支持,建立起金融机构合力作战,执法机关配合出击,乡镇村委和社会群众积极参与的反假工作机制,形成辖区打击监控网络。
3、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调动社会反假的积极性。日益猖獗的假币不仅严重地扰乱了国家的正常金融秩序,同时也直接危害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广大群众早已深恶痛绝。要取得反假币斗争的胜利,光靠公安、银行等部门的打击力量还远远不够,必须唤醒起全体公民共同参与。必须加大对集中性和日常性金融知识宣传活动的安排、检查、督促、考评、奖惩,逐步把反假币宣传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严格按照《反假人民币奖励办法》,兑现奖励,调动公安干警侦破假币案件和人民群众举报假币犯罪线索的积极性。提高假币案件的侦破率,以充分调动有关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反假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人民币反假工作的正常开展,努力为农村金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4、加强反假宣传与培训工作。以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网点为长期固定的反假宣传培训点,通过与存贷款业务捆绑而采取真假币实物对比、图片展览等形式,结合损伤券的挑剔和兑换同步进行,并同时以以村委和集市为单位选择若干名有一定文化素质、威望和责任心强的公民为反假联络人,及时反馈辖区动态,把其苗头扼杀于萌芽状态之中。
5、加大投入,提高反假科技含量。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加大投入为营业网点配置先进的假币鉴别仪器,增强反假币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临柜人员的反假能力,配置先进实用的假币鉴别仪器,培训技巧技术掌握,并为每一个反假联络人配备一台假币鉴别机具和为居民提供价廉物美的袖珍假币鉴别仪器,以增强公民自我反假技能。与此同时,要切实强化农村地区的外币反假工作,与人民币反假工作同步进行,加大社会群众的宣传培训,更好地打击假币犯罪,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