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性培养是当代大学生党员建立崇高理想信念的基石
党性培养是当代大学生党员建立崇高理想信念的基石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任务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党性培养方面,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第一阶段的调研活动中,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大学生党性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当前大学生党性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
对青年学生而言,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一些党的基本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理论学习,能够使青年学生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提高辨别好坏、分清是非的判断鉴别能力,坚定政治信仰,树立科学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为今后走上社会更好地为党工作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调研发现,大学生党员普遍存在理论素养不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理解和认识相当浅显,相当一部分学生连基本概念和名词都不甚了了,理论的贫乏程度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2、党建工作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
新世纪新阶段,学校党建工作的环境,对象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作为党务工作者对这种发展和变化主观上缺乏认识,客观上抱漠视态度,思想跟不上时代,观念跟不上形势,做法跟不上环境、对象的变化,还是按照老一套办法去搞学生党建工作。调研中我们发现,支部开展党建工作停留在低层次的重复上,停留在传达文件,布置任务上,缺乏新意,缺乏创新,缺乏吸引力,结果势必落后时代。
3、支部建设缺乏制度保障,党员日常教育抓的不严不紧
大学生党员正常的组织生活在时间,场地,内容等方面均没有得到保障;学生支部的组织建设不完善,没有形成相关的制度,随意性很大;发展大学生党员的组织程序不够严谨,阶段的衔接性不明晰。尤其需要引起警觉的是大学生入党的功利色彩愈加浓厚,党员的在岗意识相当淡漠,党员的先进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以上,无论是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还是组织保障方面的问题都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尤其是新入党的青年学生的进一步教育和党性培养。
二、原因分析
1、学生支部设置不尽合理,组织建设不到位
我院共有学生党员80余名,分布在两个专业。而学生党支部只有一个,造成支部工作的覆盖面不够,支部活动受时间、场地、参加人员多少等因子的影响较大,正常的党员组织生活往往因考虑到这些因素而简单从事或不了了之,长此以往造成的后果是大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严重滞后,党员的在岗意识逐渐淡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培养。另一方面,支部的组织建设也很不到位,制度建设滞后,支委会的基本议事规则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积极地发挥。
2、重专业学习,轻品德修养的提高
这是一个全校具有共性的问题,由于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现状,迫使大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还要参加各类培训,参加各类证书的备考,以增强就业的竞争力。加之六天工作制,课时安排紧,业余时间少,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而党员只有到社会实践中去锤炼,去磨砺才能认识社会,提高才干,修炼品格。
3、针对青年学生开展党建活动缺乏有效的载体
当前,我院学生党建活动除内容贫乏外,还缺乏有效的载体,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党建活动开展的很被动,学生有被强迫的意识。客观条件的制约是造成以上状况的一个方面,但根本的原因是党务工作者缺乏搞好党务工作的热情,没有认真研究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主动地开展寓教于乐的各项主题实践活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青少年时期正是确立理想和信念最重要的阶段,应该始终把帮助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培育优良品质放在重要地位,把学习文化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作为自己的崇高追求,把个人的奋斗目标融入到人民群众实现共同理想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去,进而提高对大学生党性培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要 “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是学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我们认为高等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应当放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上,提出这个观点是基于当前学生党的支部建设还存在许多的薄弱环节,如组织设置不科学、制度不健全、活动形式单一等等。在学生党的支部建设上一定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党员大学生的党性在党组织生动鲜活的创新活动中不断得到培养和加强,并且带动非党员学生积极向党的组织靠拢。作为学校的党务工作者则应该以昂扬的精神状态,依据变化了的学校党建工作特点,积极探索学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力求有新的突破。
2、、立足课堂,拓宽渠道,确保大学生党性培养工作收到实效
在大学生党性培养工作中,我们的体会是应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拓宽两条渠道,即拓宽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渠道。二是应当抓好三个载体:即依托青年党课、占领宣传阵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活动;三是搞好主题教育,要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进行基础道德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1)拓宽两条渠道,即拓宽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渠道
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和学校主阵地的教育功能。着力提高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把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容有机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在课余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通过时事课或定期举行时事报告会,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培养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在认真抓好校内教育的同时,还要主动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把青年学生校外教育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应当依托社区,组织和安排青年学生开展访贫问苦、卫生清整、志愿者服务队等校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达到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目的,使青年学生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共产主义信念。
(2)抓好三个载体
三个载体指依托青年党课、占领宣传阵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活动。
对于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
为民。作为一个先进的政党,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握科技发展的方向,推动党的现代化建设。应当在党课学习中结合青年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的特点,开展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专题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党课学习的实效性和说服力。同时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橱窗、广播、网络等载体,把党史知识、时政新闻、图片资料等内容,方便快捷地提供给青年学生浏览学习,及时传递党建信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党建工作现代化创造条件。要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活动,使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党的成长经历,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通过鲜活的事例教育,使青年学生的灵魂受到震撼,得到升华。
(3)搞好主题教育
通过开展党员主题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党员进一步认识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不同于普通青年学生的并能对青年群体发挥带头作用的一种特质。这种特质,既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又是一种过硬的本领,还是一种模范的行为。能够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加深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能够更加了解国情,了解社情民意,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并自觉自愿的把自己的行为纳入规范之中,使党员学生尽快地、健康地成长成才。
总之,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课题非常广泛,大学阶段的学生其世界观正处于逐渐形成与完善的过程之中,大学生的党性培养对于青年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共产主义信念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调研活动,厘清工作思路,制定改进措施应成为自觉行动。我们一定要从思想认识、组织建设、主题教育等方面重视大学生的党性培养,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得到好的党性锻炼。
收藏推荐打印| 录入:xcb | 阅读:7330 次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好学院办公室工作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甘肃政法学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技术支持:甘肃政法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Powered by iwms 5.0
Processed in 0.007 second(s), 3 queries, Gzip enabled
第二篇:党性培养是当代大学生党员建立崇高理想信念的基石
党性培养是当代大学生党员建立崇高理想信念的基石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任务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党性培养方面,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第一阶段的调研活动中,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大学生党性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当前大学生党性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
对青年学生而言,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一些党的基本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理论学习,能够使青年学生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提高辨别好坏、分清是非的判断鉴别能力,坚定政治信仰,树立科学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为今后走上社会更好地为党工作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调研发现,大学生党员普遍存在理论素养不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理解和认识相当浅显,相当一部分学生连基本概念和名词都不甚了了,理论的贫乏程度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2、党建工作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
新世纪新阶段,学校党建工作的环境,对象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作为党务工作者对这种发展和变化主观上缺乏认识,客观上抱漠视态度,思想跟不上时代,观念跟不上形势,做法跟不上环境、对象的变化,还是按照老一套办法去搞学生党建工作。调研中我们发现,支部开展党建工作停留在低层次的重复上,停留在传达文件,布置任务上,缺乏新意,缺乏创新,缺乏吸引力,结果势必落后时代。
3、支部建设缺乏制度保障,党员日常教育抓的不严不紧
大学生党员正常的组织生活在时间,场地,内容等方面均没有得到保障;学生支部的组织建设不完善,没有形成相关的制度,随意性很大;发展大学生党员的组织程序不够严谨,阶段的衔接性不明晰。尤其需要引起警觉的是大学生入党的功利色彩愈加浓厚,党员的在岗意识相当淡漠,党员的先进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以上,无论是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还是组织保障方面的问题都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尤其是新入党的青年学生的进一步教育和党性培养。
二、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要 “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是学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我们认为高等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应当放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上,提出这个观点是基于当前学生党的支部建设还存在许多的薄弱环节,如组织设置不科学、制度不健全、活动形式单一等等。在学生党的支部建设上一定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党员大学生的党性在党组织生动鲜活的创新活动中不断得到培养和加强,并且带动非党员学生积极向党的组织靠拢。作为学校的党务工作者则应该以昂扬的精神状态,依据变化了的学校党建工作特点,积极探索学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力求有新的突破。
2、立足课堂,拓宽渠道,确保大学生党性培养工作收到实效
在大学生党性培养工作中,我们的体会是应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拓宽两条渠道,即拓宽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渠道。二是应当抓好三个载体:即依托青年党课、占领宣传阵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活动;三是搞好主题教育,要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进行基础道德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1)拓宽两条渠道,即拓宽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渠道
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和学校主阵地的教育功能。着力提高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把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容有机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在课余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通过时事课或定期举行时事报告会,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培养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在认真抓好校内教育的同时,还要主动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把青年学生校外教育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应当依托社区,组织和安排青年学生开展访贫问苦、卫生清整、志愿者服务队等
校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达到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目的,使青年学生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共产主义信念。
(2)抓好三个载体
三个载体指依托青年党课、占领宣传阵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活动。
对于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作为一个先进的政党,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握科技发展的方向,推动党的现代化建设。应当在党课学习中结合青年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的特点,开展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专题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党课学习的实效性和说服力。同时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橱窗、广播、网络等载体,把党史知识、时政新闻、图片资料等内容,方便快捷地提供给青年学生浏览学习,及时传递党建信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党建工作现代化创造条件。要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活动,使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党的成长经历,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通过鲜活的事例教育,使青年学生的灵魂受到震撼,得到升华。
(3)搞好主题教育
通过开展党员主题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党员进一步认识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不同于普通青年学生的并能对青年群体发挥带头作用的一种特质。这种特质,既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又是一种过硬的本领,还是一种模范的行为。能够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加深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能够更加了解国情,了解社情民意,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并自觉自愿的把自己的行为纳入规范之中,使党员学生尽快地、健康地成长成才。
总之,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课题非常广泛,大学阶段的学生其世界观正处于逐渐形成与完善的过程之中,大学生的党性培养对于青年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共产主义信念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调研活动,厘清工作思路,制定改进措施应成为自觉行动。我们一定要从思想认识、组织建设、主题教育等方面重视大学生的党性培养,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得到好的党性锻炼。
二、新时期如何加强党性修养。
(一)加强党性修养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党性修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修养、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这六个方面的统一,构成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要求。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才能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先进的思想觉悟,从而履行好党员的义务,做好先锋带头作用。
(二)如何加强党性修养。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追求。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要坚持用马克思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作为判断标准,从而不走错路和歪路。在新时期,我国面临挑战和机遇,党员应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生理念追求。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用辩证的唯物论看问题,用历史唯物主义看待社会发展。不迷信、不犯形而上学的唯心错误。
2、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新时期,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日新月异,这对党员有了更高的知识要求。这种学习,既包括了科学理论的学习,也包括了科学管理的学习和各学类知识的学习。在理论方面,党员要加强对十二五规划的研读,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结合实际对党的重要理论思想进行深入思考。科学管理,就是要变管理为领导,用共同的愿景来培养大家的归属感,强调服务和贡献的理念。
3、各学类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要求学习民主法制知识的学习,做到懂法、守法、用法。另一方面要求学习专业知识,从而把握新时期中国的政治局势和发展前景,科学分析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法。还有就是,各种知识的学习。在知识发展更新快速的今天,要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加强学习。
3、提高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际中不断锻炼和提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在新时期显得尤为正确。新时期,实际状况复杂多样,更加要求党员要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把握理论,真真切切做实事。
我们看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只有在实际中应用理论,在实际中理解理论,才能真正做出实事,做好实事。我们看到,广州政府在面对广州亚运会的筹办时,时时处处注重联系广州实际,党员在亚运工作中很好地发挥了先锋作用,苦活、累活、困难活没有推辞的。在这个大项目里面,广州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关键是联系了自己的实际。在平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党员就该时刻联系实际,而不是硬套理论,刻板做事。这很容易导致百姓“被幸福”。
4、树立开拓创新的精神。
新时期新特点新发展,更要求党员要有创新精神。有了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使我党我国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创新精神,不是要标新立异,而是要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三个代表思想都要求党员培养创新精神,尤其是在这个国内、国际变化都日趋变快的时期。
三、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自我修养
(一)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自我修养存在的一些问题。
1、过分追逐名利,损害同学利益。
2、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不正当利益。
3、在学习和工作中弄虚作假。
(二)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1、地位角色: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党员的后备役,只有加强党性修养,才能加入共产党,从而更好地进入党的领导,为人民服务。
2、基础性:培养好党员的党性修养要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自我修养开始。只有在基础的时候打好了,才能真正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素质。
3、潜力性: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人数比例上占的比较多,思想觉悟上也比较高,可培养的潜力比较大。
(三)新时期下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自我修养的一些原则
1、时代先进性。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要求。新时期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更要做到时代先进性的把握。
2、实践基础性。
新时期,国内国外的时事变化更大更快了,要求我们要培养实践的意识,以实践作为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准则之一,从而更好地理解各种理论,贯彻执行党的各种方针政策。
3、创新意识和世界眼光。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培养创新意识,从而做到活力化和新颖化。另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开放意识日盛,这要求我们眼光放长远,用世界的视觉思考问题和发展。
(四)如何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自我修养
首先,就目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自我修养存在的一些问题来说。主要是责任感、使命感不强,过于自我和利益化。这主要应该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觉悟和使命意识。
这要求:
1、多举行一些思想讲座和讨论,提升思想觉悟。
2、多推荐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和影片,也可举行相关的评书或者观影活动。
3、举行相关的“红色”活动。
接着,就从具体的方面分析如何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自我修养。
1、加强创新精神。
这在原则那里也提过了,这里就具体分析应该怎样做。一方面是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要刻板,一味“灌鸭子”式的知识填充,而应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批判创新的意识。不一味相信书本和老师的,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在工作和党的学习活动中,要注重提升自我能力,树立远大理想,坚持科学价值观,注重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2、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养。
共产党发展至今,有很多优良的民族精神。我们要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
新时期,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的形势,我们更应该继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
近期一个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的奢侈品消费大国。中国历来与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在全球来说处中心水平,因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更应该秉承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盲目攀比和浪费。
大学生积极分子应该在生活和学习上都树立远大理想,从而更好地为人民和祖国奋斗。
4、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思想觉悟。
首先,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目标。
第二,坚定党的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反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封建主义。
5、更好地了解党、信任党、拥护党。
首先,要有一定的党知识。包括对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党各项方针政策的研读和思考。在新时期,入党积极分子要发挥作用,坚定不移的信任党、拥护党。
小结:
在我国发展的新时期,党员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入党积极分子要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从而争取早日入党。在新时期,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第三篇:论当代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论当代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面临的挑战
1.多元化的思潮带来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思潮,如经济全球化的思潮,自由主义思潮,个人主义思潮,科学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经济私有化思潮,指导思想多元化思潮,政治多元化思潮,淡化意识形态思潮,否定人民奋斗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等。这些思潮或多或少打上了资产阶级意志的烙印,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适应于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显得格格不入。这些思潮通过各种载体如商品、语言、媒体、艺术等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满世界充斥着各种思潮的氛围里,许多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与信念受到了冲击,没有政治经验和深厚理论功底的我们不可能对每一种社会思潮从理论上进行理智和正确的分析,相反却很容易被思潮所携带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进而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产生怀疑。
2.世界格局的变化带来的冲击 一是政治格局的变化带来的冲击。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的解体标志着旧的政治格局已经崩溃,旧的格局的解体同时也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在斗争中的暂时失败。一方面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强劲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和发展中所遇到的挫折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由于十多年来新的世界格局还未形成,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并且由于此次世界格局转换也比以往历次世界格局转换复杂得多,需要较长时间完成,目前发展势头还很不够明显。所以,大学生党员可能在两种制度的现实对比中动摇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也有可能由于新的世界格局形成的长期性或暂时朝着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而产生政治信仰的迷茫和缺失。二是经济格局的变化带来的冲击。参与经济全球化是新世纪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经济全球化不是一顿免费的午餐。主导这一进程的西方发达国家,出于“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必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极力兜售他们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在雄厚的物质基础支撑下的西方文化极易在两种思想体系的交锋过程中抢得先手和市场,其中的许多糟粕必然对我们党内的思想产生消极的影响。大学生党员思想活跃,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因而容易到西方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在广泛的接触中容易动摇的迷失理想和信念。
3.国内改革带来的冲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四个多样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四个多样化”显示了我国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人们在精神上和行为上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务虚走向务实,从保守走向创新。但是在“四个多样化”的影响下也容易滋生自由放任、分散无序的现象。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为多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矛盾错综复杂。这种变化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必然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自主独立的意识不断增强,发展个性的要求更为强烈;思想、行为上选择的要求不断增长;思想始终处在变动过程中,思想的变化频率加快,变化的幅度加大,变化的趋向复杂;思想差别更加参差不齐。新时期人们思想活动呈现的这些新特征表明,人们的思想出现了向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变化的可能。由于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的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人们思想变化的趋势主要的方面是积极向上的,这为我们抓好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我们党的思想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4.社会生活的不协调带来的冲击 一是国内各种利益群体及其利益关系的剧烈变动。一方面,高收入的社会阶层已经形成,这些人占有着相当数量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社会贫困阶层仍存在,大量下岗工人甚至连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而这两个社会阶层中都有许多党员。社会地位差距的扩大必然加剧已经存在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格局。二是腐败现象高发蔓延的态势难以遏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腐败现象在发案频率、涉案金额、人员层次等方面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党内的腐败分子往往是从思想上出问题开始的,由于他们大多是党内和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导干部,一旦形成一定规模,必然对广大学生党
员产生了巨大冲击,近几年出现了一些高等学校的学生党员不毕业就下海捞钱,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搞一些违法活动去捞取金钱的不正常现象。
二、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1.充实内容,注重方法,加强政治理论近几年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是在不但提高,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却落后于我们认识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充实思想政治内容,要广泛结合理论的历史成因、现实意义,做到深入浅出,有血有肉,增强感染力以增强有效性。其次,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含“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但是我们往往重视“三观”、“三义”,忽视“三德”。同时,学习党的发展的新的理论,我们党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社会实践中会不断地发展和新成新的理论,要及时使这些理论得到落实。所以,我们必须学习中国史、名人传记、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以增强思想政治的有效性。
2.拓宽渠道,结合实际,加强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同时又指导着社会实践。这个经典的认识论要求广大大学生党员必须大力开展社会实践。首先,党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就是说党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是不断完善的理论,而我们党的理论都来自于社会实践,没有广泛的社会实践我们的理论怎么发展和完善呢?当然,发展党的理论的社会实践要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更重要的是要靠广大党员,大学生党员自然也不能例外。其次,理论的落脚点是实践,没有实践学习理论的意义也就得不到体现,并且党章对党员参加社会实践也作了具体要求。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一要进一步拓宽渠道,二要结合实际。大学生党员生活的各项活动都是社会实践,但是有规模、针对性强的社会实践与普通的社会实践效果是决然不同的。同时,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要与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首先是要与专业紧密结合,其次,要与大学生党员思维活跃、可塑性强的特点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便于向他们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示共产党人的先进性,通过这种正面而直观的是教育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4.总结经验,摸索方法,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我们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增加,但数量的优势并不说明我们取得了优势,更重要的是要看我们的大学生党员是否真正从思想上入党了,理想和信念是思想的核心。因此,大学生党员始终把理想信念放在首要位置,但是,由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种种严峻挑战。
竞争发展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首先,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问题。当代大学生之所以会感到迷茫,那是因为他们方向不确定,并且缺乏主体意识。数据表明,09年的调查中,有17.2%的大学生不认同党能在本世纪20年内让人民实现小康生活;有25.1%的大学生则表示在此问题上说不清楚等。现在的大学生入党越来越功利化。造成此问题的因素,简要归纳为4点: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树立与发展。
2、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完善,从而易掩盖社会主义本身的优越性。
3、改革开放以来所存在的问题
4、不良的网络信息。
其次,大学生党员竞争与发展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党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此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党员容易忽略价值性选择,追求工具性选择。在每年的入党调查中,都会有一题为:你为何入党?50%以上的大学生都会选择“利于提升自己,继而利于就业”等此类的回答。
最后,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建设的价值问题。“理想信念是动力、是航标、是财富、是灵魂。”大学生党员想要有良好的理想信念,就必须从加强理论修养、加强人格修养等方面做起,在实践中创造辉煌人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大学生党员有责任重视竞争发展与理想信念的问题。只有新一代的接班人有了明确的理想信念与竞争发展意识并且付诸实践,党和国家的生命才能生生不息。
大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浅析及策略
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如何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不能把共产党员的标准降低为一个“好人”啊!共产党员应该是好人,但并不是所有好人都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发现了那颗被我遗忘的珍珠——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这才是我应该首先把握住的精神支柱,实际的行动固然重要,然而没有正确的内在理论指导,一切行动都会失去方向和意义。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
1当代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不全面深入 一种思想之所以成为一个人的信念,首先是建立在对这种思想的相信的基础上的。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在如今文化生活丰富的社会中成长,对娱乐明星如数家珍而对“两课”的灌输、死背应付差事,马克思理论了解的远远不够,以致于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产生偏差,甚至对共产主义失望。我们要追求的是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但是,我们也永不可能逾越历史和现实,马克思也承认,共产主义是一个“极其艰困而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会是空洞的、无历史内容的。只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理论,共产主义的本质,才能正确解释我们当今社会纷繁的问题,从而真正的信仰共产主义。2实用主义对共产主义的冲击 我国的经济在持续高速发展,这种发展要实效,速效。这种社会背景影响到校园里弥漫成一股强势的实用主义。老实的说,在校园中信仰实用主义的人数绝对可以和信仰共产主义的人数一拼高低,这些同学只用实际效果作为行动的指南,急功近利,不重视个人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修养,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就做,他们的理想大都是很现实的“找好工作”“拿文凭”“谈恋爱”等等,至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我并不想要谴责谁,仔细思索这一现象的根源,我们从小在应试教育下长大,分数就是评判一切的标准;一些腐败现象对正常社会道德的强烈负面影响;整个社会对物欲的极度崇尚,拜金主义正在放肆的高笑!这些都推波助澜的使一些大学生掉入实用主义的沼泽。3价值观的扭曲使理想信念根本的丢失 改革开放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腐朽、消极的东西,使我们的社会呈现出多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局面;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给“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一些消极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沉渣泛起。大学生是一个容易受外界感染的群体,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负面作用“免疫力”不强,价值观最易受到扭曲。众所周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激发出创造未来的精神力量。我认为理想既能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也能把人与人区别开来,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区别是理想状态之间的差别。
在大学生中找回共产主义信念理想的针对性策略
1.回望历史,寻找真正的精神力量 现在的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又被称为“天之骄子”,难免“个人中心”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却忘记了中华民族不是一直强大,也曾处在灭亡的边缘,是那些抱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民族呼唤共产主义,也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忘记了如今的小康生活不是欧美的日韩歌星带来的,而是几代信仰共产主义的普通中国人用毕生的精力建设的;忘记了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活着不只为了自己,也注定承担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任务,为了这一任务,我们怎能丢掉共同的理想?回顾历史,我们能找回的太多太多„„
2.寻找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没有价值,就不会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关键在认识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环境支持,只有确立个人与社会价值统一的理想,个人的理想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过于急功近利的人往往不易成功。
3.平衡心理,正确看待社会的不良现象 如同光与影,社会上有积极正面的现象,也必然会有一些负面的不良的现象。大学生,要坚持政治立场,放平心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矛盾,不但不能被负面现象所影响,还应以高远的目光逐步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尾声 的确,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缺失在大学生中成为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但是随着社会、学校的关注和各种措施,随着大学生个人的要求进步,这一现象已经得到了重视,并开始改善。我明白:一个人有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执著奋斗,自强不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励精图治,百折不挠。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无产阶级世
界观的核心,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我将以此作为我毕生的理想与信念,指导我以后的学习工作,坚定地走下去。
大学生党员如何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
一、坚定理想信念,是确保教育持续发展的需要 信念是指人们坚信自己所干的事、所追求的目的是正确的,因而在任何情下都毫不动摇地为之奋斗、持著追求的意向动机。
二、树立坚定信念,是提高教育工作者职业素质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育工作者。”他高度绝对了教育工作者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教育要创新,信念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需要 信念不是空洞的,他是有实质内容的,是通过人们的实践工作和言论行为表现出来的。人们的工作实践是检验和判断信念坚定与否的标准,又是树立和坚定人的理想信念的根源和动力。
四、树立坚定信念,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占全球六分之一人口的泱泱大国要走向富强,靠的是人民大众团结一心的奋斗。邓小平指出:“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一切。”因此,要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重要的是有坚定的强国富民信念去团结和组织广泛的人民武装大众持续奋斗。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任何一个思维健全的人都在其理想信念的指引下进行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人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就会用其去规划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切行为都纳入实现理想的轨道。所以,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对广大党员来说尤其如此。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党员理想信念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部分党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模糊、信念动摇的问题,一些人甚至被错误思潮和歪理邪说所俘虏。客观分析新时期党员理想信念面对的挑战并提出对策措施,改革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一、党员的理想信念现状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等。正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使部分党员在金钱、权力、美色面前,经不起考验,发生了根本的变异,堕入了腐败的泥潭,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腐败分子。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只能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丝毫动摇的。一个党员特别是大学生,如果在思想上动摇了这些根本的东西,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就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步入歧途。
二、党员理想信念变化的原因
党员作为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本来应当具有更坚定的理想信念。但其中一部分原本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人之所以会出现理想信念问题是有深刻原因的。
(一)外界环境的影响
首先,由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必然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处于弃旧扬新、探索尝试过程。旧的乌托邦式的信仰已经被打碎,人们不再像以往那样盲目崇拜权威、书本、传统,代之以多种渠道获得理想信念的相关信息,这就可能使得部分党员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甚至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扭曲。最终对共产主义失去信心,政治信念动摇。有的甚至干脆选择其他信仰取代之。其次,我国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文化的传播日益成为西方敌对势力渗透的主要方式之一。他们对我国大量输出书刊、影视等精神文化产品,加紧向社会主义国家推销资本主义制度和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人权
观、金钱观等将不可避免地“侵袭”、“毒化”和影响人们也包括党员的思想。最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会带来考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并根据自身的利益来选择和评判意识形态,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这必然使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的同时,也导致大多数人对意识形态问题普遍取淡化的态度,不再盲目地信仰某种意识形态。这就造成部分党员混淆判断是非的标准、怀疑永恒的真理。甚至于少数党员的入党动机本身就是功利化的,他们必然在各种诱惑面前抵抗力不强,轻易丧失党性原则。
(二)理想信念教育本身的原因
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现实面前,如果理想信念教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加以改进,还简单地沿用过去老一套的东西,就难以保持教育的有效性。
1.教育者的素质滞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必然要求教育者具有较高素质。除了要有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外,还应具备哲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结构。同时教育者还应严于律己、身体力行,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而从目前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理论素质较低,知识结构不完善,在进行思想教育时,缺乏理论性和艺术性,不能有效解决教育对象思想中的疑难问题。另外,有些个别教育者作风不正,甚至违法乱纪。一些领导干部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中大讲“公”和“集体利益”,却又不择手段地侵吞“集体利益”,非法获取私利,使理想信念教育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和欺骗,严重的损害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效度”和“信度”。
2.教育对象的素质和要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代的党员和以前的党员具有显著的不同,他们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接触的知识量、信息量很大,思想变化快,主体意识也很强,在行动中追求自我支配、自主决策,在理想抱负上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作为理想信念教育对象,他们对教育内容会采取比较理智的态度来分析和接受,从而需要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工作,后文会详细地分析。
3.教育内容陈旧,没有与时俱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等等。这些社会问题必然会对党员的思想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引发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等问题的重新思考。理想信念教育者如果不能正确而科学地解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或者解答这些问题时仅仅停留在一般的理论分析和口号上,分析并不深刻,不能让人心服口服,就不但不会产生任何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效果,有时甚至会使部分党员产生怀疑,严重者还会动摇其信念。原苏联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就把经典作家的思想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机械地向人们灌输,既不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观点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特殊背景,也不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因此,很长的一段时期,原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教材都是固定化的。这种严重的教条主义必然导致教育内容严重地脱离实际。
4.教育方法滞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而当今人们的思想是非常活跃而富于变化的,党员当然也不例外。因此,不同特点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问题,就应该选择运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的方法选择或运用不当。
什么因素在动摇党员的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能够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里,由小渐大,由弱渐强,并取得政权,正是有一大批共产党人,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前仆后继,视死如归。这些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人民得以走到一起团结起来为民族伟大复
兴而奋斗的凝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所体现的信念坚定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已经成为突出问题。是什么因素在动摇党员的理想信念。把动摇因素找准了、解决了,党员的理想信念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我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作用认识不足、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风险认识不足,是理想信念动摇的两大因素。
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之上的。如果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都表示质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我们国家,导致一些共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质疑,不是来自外界,相反,正是来自我们的一些所谓的理论权威,对马克思主义做了大量僵化的解读。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解读,必将导致对实践着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质疑。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作为社会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首先是一次实践,经历了艰辛探索的历程。在经历了政治上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和经济发展上实行“计划经济”,特别是“文革十年”的阵痛之后,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和价值取向遭遇了空前普遍的质疑。我们的确面临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危机。所以,我们选择了改革。改革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来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的前途,来巩固社会主义的信念。但是,改革必将面临风险。我们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风险认识不足。所谓认识不足,既包括虽然有认识,却没有强有力的防范措施,也包括在我们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身上,根本就缺乏风险意识、忧患意识。
一份社会调查表明:工人的社会地位正在下降。而那场席卷全国的为农民工讨回拖欠工资,也特别能说明工人的社会地位问题。贫富差距、为富不仁、工人的地位下降,等等,都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背道而驰。当这些现象成为普遍现象,能不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就个人而言,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就体现在共产党人身上,体现在人们看得见、直接接触的共产党人身上,特别是地方和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身上。这些人是国家的脊梁、社会的脊梁,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代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任。一个党员,一个党的领导干部,如果不把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社会主义价值观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那么,要求普通百姓奉行社会主义道德,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人都有利己的天性,共产党员也首先是自然人。在社会普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环境里,是把个人利益看得最重,还是把社会责任看得最重,这就是市场经济对共产党员的考验。在这场考验面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败下阵来,蜕化为腐败分子。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开始打击经济领域里的犯罪行为。如今,反腐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窝案、大案屡见不鲜,有的地方发展为集体腐败。正是这些背弃党的宗旨、背弃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党员领导干部,败坏了党风,动摇了普通党员的理想信念。
总之,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坚定信念极其重要。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系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身上。共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
为什么一些党员会失去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呢?个人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侵入。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三是受苏共和东欧国家共产党垮台及对其不正确评价的影响。从环境、从客观来说不无道理。在生产力远未达到“各取所需”的条件下,过早地取消了私有制,并以不切实际的理论广泛宣传,以致把后来的“纠正”当作“提倡”。在“无法无天”的十年中,不但打倒了‘菩萨’,也打倒和批判了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当今从上到下高声口喊‘革命’、口喊‘XXX思想’,其实包括高喊的人在内,有几个人相信?一语不慎,就被打成XX派、XX分子。顺当权者倡,逆当权者亡。除了那些年事已高的老党员外,还在多少年富力强的党员怀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