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旗下讲话克服困难
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好孩子中心小学王建萍
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11月22日,我讲话的题目是:《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好孩子》。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我们首先要增强自信,克服自卑。
自卑心理有以下种种表现:
1.遇到困难时,首先怀疑自己的能力。
2.办起事来优柔寡断,总怕把事情办错而被人讥笑。
3.常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
4.做事总爱后悔,总觉办得不如意。
克服自卑心理,首先就要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对自己的能力有比较正确的估计。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做事能够坚持到底。当我们树立了自信心,就可以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且改善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我们还要学会意志坚强,克服困难。
现在我们很多小学生都是处在父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生活条件优越,个人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却反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害怕困难,极易出现畏难情绪。
害怕困难通常表现为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也不再加劲努力,甘居中下游。做事不能做到底,经常知难而退,或者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什么也做不成。遇到困难,不是积极想办法,而是消极等待。
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过程就好比爬山,当一座高山等待我们攀登时,眼望着烟云环绕的山峰,就要鼓励自己,一定要爬上顶峰,山路是靠人一步步走的。当爬至半山,精疲力竭之时,是止步不前,还是咬牙继续前进?有时候,在最想打退堂鼓时,最需要坚持一下的勇气,一旦超越了这个“极限”,也就战胜了自己,那么等待在面前的就是无限风光了!
那么我们如何克服困难,培养自己的意志呢?培养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可以:
1.从短时间开始,向长期过渡。先试着给自己定一个比较容易达成的短期目标,然后逐渐过渡,让自己有一个不断适应、不断进步的过程体验。
2.从老师、家长的督促开始,向自觉坚持做事过渡。我们生活在良好优越的环境下,只要自觉地意识到应该主动克服困难培养坚强意志,那么任何艰难险阻都是可以战胜的。
此外我们小学生要保持健康的心理,还要做到:胸襟宽广克服妒嫉、学会克制克服任性、勤劳肯干克服懒惰、富于同情克服自私、合群友爱克服孤僻、要荣誉感克服虚荣、独立自主克服依赖、开朗乐观积极向上!
总之,我们要注意培养快乐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改变考虑问题的方式,凡事从好处着想,以“太好了”的心态面对一切事物。遇到自己确实一时想不开的事情,可以找位自己信得过的师长、父母或者同伴倾诉,使自己解不开的心结得到放松。学会用微笑和快乐去面对人生。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
第二篇:国旗下讲话 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国旗下讲话(2017.11.27)
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可能很多同学都没有听说过: 战国时洛阳有一个叫苏秦的人,虽然出生于贫穷人家,却胸怀远大志向。他跟着当时著名的鬼谷子先生学习多年,眼看着自己的同学庞涓、孙膑等都相继下山求取功名。于是苏秦也告别了老师,下山后几年时间,游历了很多国家,想说服这些国家的国王重用自己。但由于他才疏学浅,没有一个国家留下他,最后只好穷困潦倒、狼狈不堪地回到家里。回到家后,苏秦的哥哥、嫂嫂、弟弟、妹妹、妻子都讥笑他不学无术、不务正业,只知道东流西荡。苏秦听了这些嘲笑他的话,苏秦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很对不起家人,既惭愧,又伤心,不觉泪如雨下。但苏秦扬名天下的雄心壮志仍然不改,他知道自己之所以失败,还是因为自己的学识不够,读书不够,于是闭门不出,昼夜伏案攻读起来。为了抓紧时间学习,苏秦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读书时,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悬吊在屋梁上,如果自己一打瞌睡,头发就把自己揪醒。夜深的时候,如果自己实在太困了,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就能保持清醒。这就是成语“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这个故事激励着很多青年学子发愤努力,刻苦攻读,最终成才,为父母争光,为家乡争光,为自己争气,从而也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
世界上没有谁是能轻而易举就取得成功的。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少年田间地头奔波的艰辛,尝试过千百次试验的失败,终于培育出了优良的杂交水稻品种,多养活了世界上亿万人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攀登数学高峰,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证明“歌德巴赫猜想”,成年累月关在房间里计算、证明,几年下来,光是演算的草稿纸就装了几大麻袋,要好几个人才挑得完。那些站在奥运冠军的高高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哪一个没有经过流血流汗甚至流泪的刻苦训练?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的“天之骄子”们,哪一个没有经过寒窗苦读的煎熬?就是你们的父母们,为了生活,为了培养子女读书,不论是在外打工,还是在家种地,又有哪一个不是辛辛苦苦起早摸黑的忙碌呢?
把时间抓得更紧了,对学习上的要求更严格了。这样一来,有一些同学就觉得苦了,累了,受不了了。觉得老师要求太严,抓得太紧,作业太多,负担太重等。我感觉同学们的学习负担并不是太重了,而是一些同学刻苦努力的程度不够。这让我深深地感到忧虑――学习上不能吃一点苦,怎么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呢?没有一种刻苦拼搏的精神,今后怎么能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呢? 如何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呢?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把学会学习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可见,学会学习是何等的重要。而要学会学习,首先要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种靠父母、老师压着学习,靠形式逼着学习的效果是很不好的,时间长了,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我们要想取得好成绩,一定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对学习浓厚的兴趣,不等不靠,主动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上 一定要认真听讲,不仅仅是知道一道题的答案是什么,更要理解老师所讲的思路方法。怎样分析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分析?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哪些题能用这种方法?平时要注意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比较、分类等,长此以往,你的学习能力就会逐渐增强,学习效率越来越高,负担越来越小。长此以往,你就会发现你的努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学们,我们今天并不提倡不顾身体,加班加点,一味的靠时间加汗水来提高学习成绩。但珍惜时间、刻苦拼搏的学习精神却从来不会过时。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靠自身刻苦努力的真理永远也不会改变。今天,你要想取得学习上的成功,明天,你要想取得工作和生活上的成功,都必须放弃你的懒惰思想。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有多少付出,就一定能有多少收获!
第三篇:国旗下讲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警惕学习的“超速”》。是否曾进入这样一种状态,这一天的主课很多,自习课却很少,于是我们马不停蹄,奋笔疾书,终于在晚自习最后一节课的铃响前把作业赶完,甚至还能有幸做上一点课外习题。但第二天作业发下来,却是一片鲜红。此时我们是否会疑惑:我的效率并不低,为什么成果却如此之差呢?
是的,速度是重要的,效率是重要的,但我们却很容易迷失在速度中,失去了方向。我们拿起笔来就做题,抄起电话就说话,最终,却总会发现自己浪费了大把时间。事实上,这样的“超速”只会把我们带回低速。
米兰·昆德拉曾说,现代社会是一个被速度之魔裹挟的社会,所有的东西都只为让人提高速度,但是大家没有停下来想一想到底要到哪儿去、到底要做什么。所以,我们就会为速度而速度,为效率而效率,然后干了很多无关紧要的事,真正该干的事反而没干。在初中时,曾有人向我们建议:每天清晨起床时想一想今天该做什么,该何时做,该怎么做;每天晚上睡前想一想今天完成了什么,明天该如何继续目标的实现。我想,做到了这一点,就能保证自己在激流勇进的过程中不至于不知自己身在何方,就能使我们无论何时都看得清脚下的路通往何处。
新学期伊始,正是我们拼搏的大好时机,希望我们都能在高速运转时提防无目的的行动,警惕学习的“超速”,用真正有效的速度换来成功。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稿
主题:共建优质美好,共享和谐文明(稍息)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共建优质美好,共享和谐文明。同学们、老师们,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城西小学迎接创建常州市优质小学的验收。近几年来,我们全校师生携手行进在创建优质小学的征程中,尤其是今年,大家更是信心满怀、协力同心,都在为创建献计献策,辛苦而忙碌着。瞧,我们的校园环境越来越美,同学们的精神风貌越来越好。全校师生洋溢着激动与喜悦。
同学们,我们是幸运的,亲自参与了学校的创建,亲身经历了我们学校日新月异的巨变。环境的建设与美化,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汗水。绿意盎然的碧苑、雅致的文学长廓、诗情画意的怡园等无不给人以美好的享受。道德长廓前我们大声朗读;雅憩长廓中我们低声吟诵;早晨我们书声琅琅,中午我们歌声响亮。同学们在课堂上,发言积极;课间,文明活动;课外,发展兴趣。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成了我们学习的天地,成了我们展示的舞台。美丽的校园歌声荡漾,快乐的孩子童心飞扬。
今天,是检验我们辛勤努力成果的时刻,今天也正是展现我们风采的最好机会。老师们、同学们,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灿烂鲜艳,我们的校园也会因我们每个人的精彩表现而更加出色、美丽。同学们,老师们,让我们继续携手共进,一起努力,奉献出智慧与精彩,让我们的学习和学校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吧,同学们!奋进吧,老师们!
谢谢大家!
第五篇:国旗下讲话
“懒老师”
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可多了,但在我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的却是我们称之为“懒老师”的罗老师。
别看他“懒”,他可讲究了,一头乌黑的头发,身着一套整洁的西装,脚穿一双普通的皮鞋,但经常擦的铮亮,可精神啦!
同学们为什么称他“懒老师”呢?这还得从他上课说起。在一二年级时,无论是教ɑ o e,还是教我们识字、写字,他都非常认真细心,生怕教漏了一点儿,可是到了三四年级后,罗老师好像换了心似的,变得让我们越来越不认识了。就拿学习一篇课文来说吧,他总是要求我们先自己预习,读课文、查字典、勾画生字新词等,上课时让我们明确应达到哪些目标,然后就让我们自己去读、去想,或者是分组讨论。而他呢?这组看一下,那组听一听,有时遇到较难的问题,也仅仅提示下了事。至于独立阅读课文就更是我们的事了。时间长了,“懒老师”的外号自然就叫开了。可说来也怪,每次考试,我们班的成绩都在年级首位。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了爸爸。爸爸笑着说孩子你们冤枉罗老师了你们的老师其实并不懒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好老师他写的教学论文经常在县级乃至省级、国家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呢!”
听了爸爸伯话,我为错怪了罗老师而感到脸红,更为有
这样一位“懒老师”而高兴、自豪!
1、他教“我们”到三四年级后就“懒”了,他“懒”的表
现是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懒老师”让“我们”怎么
做的句子。用“~”在文中画出“懒老师”自己怎么做的句
子。
2、给画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3、“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了爸爸。”
“我”心中的“疑惑”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懒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
--------------------
--------------------
-。
5、“懒老师”这个词语加了双引号,起了什么作用?
—————————————————————————
———————————。
6、你身边肯定也有这么个性的老师。说一说他(她)的特点。此时,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