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稽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5:1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税务稽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税务稽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篇:税务稽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税务稽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摘要:

税务稽查制度是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的监督、审查制度。税务稽查是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税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税务检查,对于加强依法治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税务检查,既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税收政策,严肃税收法纪,加强纳税监督,查处偷税、漏税和逃骗税等违法行为,确保税收收入足额入库,也有利于帮助纳税人端正经营方向,促使其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一、税务稽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偷税手段存在多样性、隐蔽性、复杂性。

1.利用不建账、不用票手段偷税。

小型个体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普遍不按规定建账、记账,购进货物不索票,销售货物不开票,使税务人员无账可查、无证可取,明借“定税管理”之口,实干偷税逃税之事。

2.利用两套账或做假账手段偷税。

少数纳税人对必须开票的设一套账,对不需要开具发票的,以现金收取货款,帐外循环、账外经营,另设一套账,隐瞒销售收入不申报纳税。对内用真账核算收入和分配,对外用假账申报纳税应付税务检查,使税务人员没法得到真凭实据,导致重大偷骗税案件“擦肩而过”无法查处。

3.利用假发票或虚开发票手段偷税。

少数纳税人购买假专票、假普票和从税务机关领取的真专票、真普票,虚构业务,接受他人虚开或自己虚开发票,虚增成本或扩大抵扣,偷逃增值税、所得税。

4.利用偷梁换柱或移花接木的手段偷税骗税。

有的将经营的高税率产品以低税率申报或将混合销售行为按低税率申报,人为降低税率偷税;有的巧钻税收优惠政策空子,利用“假福利”、“假三废”、“假出口”、“假外资”的名誉大张旗鼓避税、骗税。

5.利用修改或灭失证据手段偷税。

在电子商务和财务处理电算化的纳税人中,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加密、改造电子数据等高技术手段,修改会计信息做假帐或在税务检查前删除电子数据信息,通过修改或灭失证据的手段偷税。

6.利用不办证或流动贩运手段偷税。

有的固定业户长期经营不办理税务登记偷税逃税;有的中间批发商、代理销售商长年贩运,贩卖贩卖,送货上门,现金交易,不办证、不用票偷税漏税。

7.利用走马换灯或关门走人的手段逃税。

有的偷税或欠税达到一定数额后,采用更改名称和法人代表或关门走人,变换地点经营,逃避税务检查或欠税追缴。

(二)税务稽查面临的主要困难。

1.稽查实施取证难。

1)证据缺失现象严重。

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人必须设账、记账,依法取得发票作为记账的原始依据,不必设立账簿的纳税人必须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或进销货登记簿等。但现今绝大部分固定纳税户或未办证的流动运销户故意不建账、不记录、不用票;有的设有简单帐簿,但怕暴露自己偷税事实,在税务稽查时就是不提供出来;有的虽然帐簿健全,但大量账外经营或现金交易不用票的不入账。诸如此类人为造成全部或部分证据缺失。

2)灭失损毁证据的事件时常发生。

有的在稽查实施之前或实施之中故意转移、故意毁灭账本发票或电子财务凭证。纳税人的证据缺失和灭失,导致稽查人员对这类纳税人无账可查和有账没法查的状况,靠稽查人员重新收集和查全证据,确实是难上加难。

2.证据核实难。

有些本地在查案件、上级转办群众举报的陈迹案件或接受委托协查案件的对方关联纳税人已经失踪、注销、走逃或转让、改制,其需要核实的证据无法核实;有些在查案件的对方关联纳税人属于外县、外省或境外的,函件协查回复率却十分低,异地调查取证,个别税务机关不仅不配合,而且从中通风报信设置障碍,很多外调案件无果而终。

3.依法处理难。

处罚“无力”严重影响了税务稽查威慑力的发挥。

1)地方阻力较大。有些违法者善于疏通,找出相关人员出面打招呼,少数地方领导以发展经济、支持生产,保护招商引资为名,以会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为由施加压力。稽查部门大事化小,存在应罚不罚、以罚代刑或降格处理的现象,一些应定性为偷税的案件变成了应缴未缴税款。

2)法律规定不尽清晰。税法规定的罚款自由裁量权过大,5倍以下0.5倍以上的处罚额度可高可低,给执法随意性留下了空隙,在上级税务机关将“执行结案率”、“查补税款、罚款入库率”同基层税务部门工资、奖金及其他既得利益挂钩考核的情况下,对纳税人涉税违法违章行为轻罚或以补代罚不得不成为各地基层税务部门“心照不宣”的应对抉择,削弱了税务机关税务依法治税的力度。

4.查补税款入库难。

影响查补税款(罚款)入库的主要是三个方面。

1)注销清算入库难。注销清算可分为企业改制破产和转让注销等。这类注销清算对象有的债务重大濒临倒闭,有的已人去楼空,税务稽查人员费劲周折进行了清算查处,其查补税款、罚款难以执行入库。

2)转办案件入库难。转办的部分举报或沉积案件,事隔多年,既是根据线索和证据查证有偷税,但连当事人都无法找到,税款何以能够追缴入库。

3)纳税人资金困难,难以按时追缴入库。民营、私营企业起步晚,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捉胫见忖,税务稽查多半一个年度检查一次,如果纳税人偷税数额和罚款达到一定数量,很难按照税法规定的时限入库到位。

(三)影响稽查效能的其他因素。

1.日常征管基础薄弱。

发票管理没有纳入法律范围,非法印制、伪造、买卖、使用各类假发票的违法案件巨高不下,税务机关对发票发放、使用、保管、收缴、检查等多个环节的监控管理和违章违法行为查处不力;建账管理缺位、账务辅导不到位;税源监控手段落后,征管基础职能弱化,为部分纳税人采取不建账、不记账、不用票或违规使用发票偷逃骗税提供了机会,致使税务稽查的查账和取证工作无从下手。

2.涉税信息不对称。

1)由于市场作用,纳税人信息本身有着较强的不确定性;

2)受技术、意识等多种因素制约,在税务机关内部未能实现征、管、查各环节信息的网上传输与共享,在外部未能与社会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和情报交换。信息不对称为纳税人隐匿相关纳税信息提供了机会,障碍了稽查从外部捕捉、掌握信息的渠道。

3.社会协税机制不健全。

部门配合缺乏法律依据,部门间协作缺位,有些部门从本部门利益出发,甚至与纳税人联手造假,为税务稽查设置壁垒。

4.稽查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1)精通税收法律政策、精于查案技巧、精于微机操作的全能形复合人才缺乏。

2)面对工作中的各类日常检查、大要案检查、金税协查、信访案件、复查案件、专项检查、举报检查等,使一线检查人员一直处于紧张疲劳的工作状态。制约了稽查干部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影响了稽查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税务稽查工作的对策

针对上述税务稽查工作存在的障碍,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的理念,规范执法行为,真正地把税务稽查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税务稽查真正行使起打击涉税犯罪的作用。具体来说,应着重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明确稽查目的,不断改进稽查方法

对被查对象不论大小、重点户或非重点户,一律平等对待,要根据选案疑点拟定检查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同时要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一些细微之处寻找案件的突破口,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重要违法线索,要查深查透,力争查出一些利用虚开发票、账外经营偷逃国家税收等重大违法案件,增强税务稽查的威慑力。

2.充分行使税法赋予的权力,加大稽查执行力度

在用足用好税法赋予的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等执法措施的同时,要尽可能扩大涉税案件的曝光面。对一些重大涉税案件及未按规定期限缴纳查补税款的纳税人要通过新闻媒介、公告栏等多种形式予以公开曝光,努力扩大对查处重大涉税案件的社会影响,以案释法,以儆效尤。

3.建立学用结合的激励机制,全面推行执法资格认证制度和专业等级能绩制度

要系统学习会计知识、法律知识、税收基础知识、计算机知识以及WTO规则,充分调动稽查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和造就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复合型稽查队伍。

4.注重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力争综合治理

要加强同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增强执法刚性,提高办案效率。对那些达到移送标准的涉税案件,要通过召开联席会议汇总移送、专案移送等形式,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加强征、管、查三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做好稽查建议、反馈工作

税务稽查的目的是“外查内促”,稽查不仅是查补税款,关键是通过稽查发现征管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建议征管部门改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征管工作水平和效率,从而发挥国税系统的整体功能。

6.继续实行案件分级审理制度、大要案集体审理制度,着实提高审理质量和效率

加大对涉税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特别是对一些偷逃税数额较大或偷税情节严重的纳税人,一定要依照法律从重、从快予以处罚,罚到他得不偿失,真正起到“打击一个,震慑一片” 的目的,让纳税人不敢再打偷逃税的主意。

7.疏通举报渠道,兑现举报奖金,拓宽案源线索,进一步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

要制定完善举报工作规程,建立起举报案件的批办制度、督办制度、反馈制度和不

定期抽查制度,登记、批办、转办、查办、反馈等各个环节都要有章可循。同时要完善举报受理工作手段,在人工受理来电、来函和来访举报的同时,应设立举报电话语音信箱、互联网电子信箱等先进快捷的举报受理方式,提高举报受理的工作效率。对受理的每一起举报案件要做到件件有查处、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反馈。进一步完善举报奖励兑现措施,调动广大群众对涉税案件的举报热情。税务机关要对举报人严格保密,在兑现奖励时,建议按举报人提供的账号汇入奖金。加大举报税务违法案件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和熟悉国税部门举报工作的内容范畴,便于纳税人举报案件具有针对性。

总之,只要我们始终按照“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科技加管理”的治税方针,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相互制约,一方面把税务违法分子揭露出来,另一方面把该补的税款如数的追缴进来,使我们的工作对国家的税收收入起到保障作用,对税收秩序起到维护作用,对全民的依法纳税起到促进作用,对国家税法的全面实施起到保证作用,真正体现税务稽查工作在现代税收征管中“重中之重”的地位。

第二篇:浅论税务稽查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浅论税务稽查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稽查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整个税收工作。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组织税收收入成为全局工作重心的时候,稽查工作再度走向征管工作的前线,承担了新的时代重任,面临了诸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当前税务稽查工作面临以下的挑战:

(一)查补税款、直接参与组织收入工作成为税务稽查在新时期下的新任务。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给稽查系统下达了1000亿的查补税款任务,这是1998年以来首次给稽查系统下达收入任务。最终全国税务稽查收入1192亿元,入库收入超过2006年-2008年3年稽查查补收入的总和。2010年稽查收入再次要求占工商税收总收入的1.5%,同时不低于2009年的查补入库数。要完成查补收入任务,成为稽查系统的第一个“紧箍咒”,执法型稽查模式也许面临向收入型稽查模式的回归。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说,组织收入工作可以和规范执法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难就难在有机结合的关键点上。多年来,税务稽查为了追求规范执法的终极目标,在稽查程序设置上不求效率优先,只求监督制约。在总局办法《税务稽查工作规程》中,明确要求稽查局查处税收违法案件时,实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工作的分工制 约。重大税务案件的审理实行稽查局和所属税务局案件审理委员会二级审理制度。分工制约程序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稽查工作的效率,有利于执法型稽查模式,却并不有利于收入型稽查模式。收入型稽查模式追求的是高效率地组织查补收入,从快处理稽查案件。而现行的四分离稽查模式,显然很难跟上组织稽查收入的步伐。以办理一个普通的需要进行税务行政处罚的稽查案件为例,选案时间为3日,查处时间为2个月,案件审理时间为15日(尚不包括需要二级审理案件和需要补证案件),税务行政处罚告知时间为15日,案件执行时间为7日(不包括需要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案件)。以上时间合计100日。时间取数来自于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和CTAIS系统岗责体系规定。

(二)税收自查工作急待规范。2009年全国税务稽查系统为了完成收入指标,把组织企业自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大量纳税人进行了税收自查并补报了税款。据统计,浙江国税各县市2009年自查收入占稽查查补收入的60—80%。但是目前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只是针对税务案件设置办理程序和监督制约的措施,同时税收征收管理系统CTAIS也只是针对税务案件设置岗责体系和审批程序。一方面,在既无工作规程,也无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依的情况下,税务自查工作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成为脱离监管的死角,带来很大的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对于税收自查工作也是一 头雾水,只知道税务稽查局通知补报税款,但该不该报,怎么报,报多少税款都没有一定的标准。为了完成收入任务,有些地方的自查工作甚至成为某种程度上变相的摊派税款。因此,税收自查工作的规范性制度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三)稽查队伍素质急待提高。多年来,稽查队伍逐渐老化,尤其是市县局的稽查队伍。以某市局为例,据统计,2009年稽查人员平均年龄为45岁,高于全局平均年龄3岁,其中3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人数为零,最低年龄38岁。同时,在高强度的稽查任务压力下,稽查干部人数也显得不足。据统计,全省各县市局稽查人员人数大多低于原来省局提出的稽查人员占总人数20%的目标。某市局只有11.7%,列全省末位;占比最高的是市本级稽查局,占18%。在稽查人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要确保稽查任务的完成有一定难度。

其次,是现有稽查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工作技能不足,信息化查账技能缺乏。以某市局为例,稽查局31人,一线检查员10人,能独立查账办案的只有6人,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稽查工作需要。掌握计算机查账的复合型人才几乎没有。到了使用计算机记账的企业,一是找不到服务器的主机位置,二是无法破译记账软件密码。

(四)廉政建设成为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希腊典故,比喻 安逸祥和背后所存在的杀机和危险),反腐倡廉工作急待加强。税务稽查是税务机构中直接面对纳税人的 执法部门,可以说是位高权重。纳税人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出发,必然存在腐蚀稽查人员的天然动机。因此,稽查人员可以说是高风险执法岗位,时刻面临各种诱惑,一有不慎,就会被“拉下水”。近年来,稽查干部因廉政问题“落马”的情况也屡屡发生。

(五)传统的稽查三难现象(选案难、取证难、执行难)依然存在,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加突出。

一是选案难首先是要选案提高准确率。选案不准,将直接消耗本来就稀缺的稽查资源,名义选案准确率高达90%以上,实际选案准确率低,只有50%—60%。从理论上讲,选案人员应把案头分析和前期调查排摸结合起来。但实际情况是,前期排摸往往造成稽查选案信息的泄露,反而不利于稽查实施。所以,现在稽查在某种程度上是“靠天吃饭”,依靠下户突击检查来调取证据。其次,选案数量要适量。选案过少,将难以完成稽查收入任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选案过多,又将造成稽查案件的办理时间延长,案件积压。

二是取证难依然困扰稽查人员。随着纳税人法律意识的增强,稽查案件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败诉的风险不断加大。税务稽查证据可表述为:税务稽查人员依法取得的,并经查证属实,能证明涉税案件客观情况的事实。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完整的证据法,有关证据的种类和外在形式要求散见于民事、行政、刑事三大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针对诉讼证 据的相关司法解释之中。在实际税务稽查实施过程中,取证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没有一套适用于各类案件的统一的证据获取方式和标准及技能要求,全凭税务稽查人员对法律的理解、对案件再现其客观实情的把握、个人办案技巧及悟性来获取。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复杂,稽查查获资料的种类千差万别,如何固定证据并以此确定案件的性质的难度越来越大。而税法中并没有对稽查案件的证据取证要求作出详细的规定,只是省以下税务局以规范性文件的方式作了一些试行规定,其效力是不足的。规范性文件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对人民法院不具有法律规范意义上的约束力。只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并合理、适当的,在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时应承认其效力。一旦到了行政诉讼阶段,由于法官对行政案件证据认识的不同,往往会作出不利于税务机关的判决。

三是执行难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历史遗留案件的执行难度更大。由于事过境迁,原纳税人的资产大多已经转移,难以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使用也有一系列前置条件: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税务机关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 的收入的迹象的,可以按照本法规定的批准权限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或者强制执行措施。等到我们确认“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时候,往往纳税人的资产已经转移,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已经没有太大意义。

执行难还表现在一些法律瓶颈上。如对已经注销工商登记或税务登记的纳税人,追缴其税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纳税人注销工商或税务登记后,其作为法人主体纳税义务已经消亡;另一种观点认为其纳税义务依然存在。根据征管法修订的征求意见稿,引进第二纳税人的概念,对注销企业的原股东追究其连带。若能实行,对解决稽查执行难是非常有利的。

还有对于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的标准存在争议。根据刑法修正案

(七),逃避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在补缴税款、滞纳金,接受行政处罚后,可以不予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目前,司法机关、税务机关之间对于“两次”行政处罚是否含本数,存在争议。

二、应对挑战的政策建议

1、优化税务稽查人力资源配置。人才工程是最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没有高素质的稽查干部,一切工作无从谈起。在岗位轮换中要选拔优秀人才特别年轻干部充实稽查队伍,增加队伍活力,同时在稽查人员人数上要加以保证,保证稽查人员人数占所在国税局总人数20%以上。

要加强稽查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提高业务素质。特别是针对计算机查账、电子证据的采集和固定等业务要进行专门的培训。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等方式,脱产培训和在职自学相结合,着力提高稽查人员的办案能力。

要建立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稽查人员轮换机制。通过个人绩效考核和业务考试等方式,实行制度化的优胜劣汰,不断提高稽查队伍整体素质。某市局09年试行了《稽查人员绩效综合评价制度》,选取了查处案件数量,查补税款入库数,处罚率,结案率,大要案查处数等核心业绩指标进行考核到人,定期进行排名和通报,并和岗位轮换、工作奖金、评先评优挂钩,取得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2、加强稽查制度建设,避免执法风险。要对税收自查工作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使这项工作有法可依。目前只能作一些程序上的规定,例如规定下户督促自查要送达自查通知书,要有两名稽查人员,对自查结果要经过稽查人员核实和领导审批。但是对实质性的自查证据方面,目前还难以作出有效的规定。

要对税务稽查工作规程作进一步的细化,有利于基层工作人员执行。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稽查取证制度》,对稽查证据的采集和固定作出系统的规定。按照稽查案件类型,对其适用的证据类别,以及不同证据的效力进行规定,使稽查证据的确定有制度可依,避免执法风险和行政败诉风险。目前税务机关往往忽略行政诉讼对证据的要求。在证据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对民事诉讼采用优势证明标准,即在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力上,只要认定一方的证明力占优势即可;对刑事诉讼采用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即在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力上,要求承担责任的一方能够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排除所有合理的怀疑,能得出唯一的结论。关于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法院一般采用清楚而有说服力的标准,即被告(行政机关)提供的证据相对于原告(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证据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低于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允许个别合理怀疑存在,要求行政机关的的证据之间具有清楚的逻辑关系、证据充分并有一定的说服力。而与税务稽查取证最为相关的当属行政诉讼对证据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于二〇〇二年七月二十四日颁布并于同年十月一日起施行的《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了行政诉讼的的证据规则,对行政诉讼中证据的种类、取得方式、外在表现形式及提交期限、证据保全的司法要求都作了明确规定。但现实是,绝大多数税务稽查人员仍在沿用先前的取证方式及习惯。可以说这是当前税务稽查工作的软肋之一,应 当引起各级税务机关及稽查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开展稽查管理制度的创新,采取“三位一体”的稽查制度,即案件交换检查,大要案督办和询问电子监控制度。推广稽查建议制度,以查促管。

3、稽查工作的总体方向在一定时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在税收收入任务能够完成的情况下,要及时把收入型稽查向执法型稽查转变。个人观点,执法型稽查才是“王道”。稽查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多补一点税款,而是为了督促纳税人按实申报纳税,只有执法型稽查才能达到这一目标。税收自查的方式应当适时退出,慎用少用。其实组织企业自查从税务机关的职能来讲,更多地应该交给税收管理和评估部门。稽查局应该专司偷、逃、骗、抗税案件的查处。每年查处一定数量的大要案,形成一定的震慑力,更有利税收征管工作的开展。

4、对稽查相关的法律制度争议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争取早日修改税收征管法,对以逃避追缴税款为目的而注销工商登记或税务登记的纳税人,由原纳税人的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对于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的标准存在的争议,本人的观点是,由于“刑法第九十九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刑法修正案是刑法的组成部分,这一条款同样适用,所以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到两次以上行政 处罚的稽查案件,就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5、加快稽查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探索建立大型的稽查选案信息库,以计算机选案为基础,配合人工分析选案,解决选案难的老问题,把实际的选案准确率提高到85%以上。加快电子查账软件的应用,探索电子查账的技能,通过实战演练,增强对应用计算机软件记账企业的检查效果。

6、加强稽查部门的廉政建设。要抓好教育工作,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先导,以树立国税稽查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大力建设国税文化,以好的文化氛围熏陶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人。同时要建立预防体系和预警机制,对稽查的高危环节进行重点监控,防患于未然,确保稽查队伍的平安。

第三篇:税务稽查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税务稽查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级稽查模式中,税务稽查审理是税务稽查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稽查四分离的关键和核心工作,加强税务稽查审理工作,对于保证稽查局依法行使职权,保证税收违法案件的查出质量、确保对各类税收违法案件处理的公正、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有助于促进稽查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形成自我约束机制,提高执法办案效率,从而规范税务稽查具体行政行为,避免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的发生,如何加强稽查审理工作,分析如下:

一、当前税务稽查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一级稽查成立前,我局审理方式多局限于书面审理,影响审理工作的质量。当时审理人员只有两人,稽查审理工作只能进行案头审理,依据检查人员在实施环节取得的案件资料进行判断,难于掌握稽查案件的全面情况,加之检查人员对案件的理解以及业务能力水平的差异,因而对案件资料的取证等方面也会有所不同,这就会造成审理案头材料的局限性,制约审理工作有效开展,从而影响审理定性工作的准确性。

(二)行政自由裁量权较大,处理标准不一致。比如在2008年至2010年我局审理的案件中,定性为偷税的案件有3例,其他都定性为不申报,主要原因,由于对法律理解以及对问题存在的定性认识的区别,哪些行为应定性为偷税,哪些行为应定性为不申报,没有一个清晰的统一标准;哪些情形适用最轻的处罚标准,哪些情形适用从重处罚标准,没有统一尺度;这样造成在行政执法的随意性,保证不了案件处理的公正、公平。

(三)审理资料不能真实反映审理往复过程中的内容。在具体操作中,只是用书面的初审情况记载存在的问题,要求检查人员进行补正,这些初审记录并不保留在案卷资料中,也没有使用限期补充调查。而在实际工作中,案件一般要经过“送审-退回补正-再送审-通过或退回”几个步骤,经过几次反复最终通过的案件,最终才能形成审理报告,所以对于审理往复过程中的审理意见或建议在案卷中却难以反映。

(四)自稽查四环节分离实施以来,由于四环节的人员在工作中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但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熟悉面孔,审理人员受诸多因素的干扰,把关太严容易得罪人,因此会草草审理了结,这样内部之间很难起到监督作用,难以完全做到公正、客观,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案件审理质量,从而大大削弱了审理功能,降低了审理质量。

(五)对政策理解不同,引起争议,难于统一。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法律、政策边缘性的问题,对于同一违法行为,检查和审理人员各方认定所适用的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税收政策不统一,各说其词,难于统一,主要原因一是法律、法规、规章效力等级不同、内容冲突;二是许多法规、政策的制定,对于执法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新问题的不断出现,难以面面俱到予以规范;三是审理人员与检查人员存在着对政策法规个体理解差异,对于同一问题的看法、意见难于统一。这些问题到底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和判断,没办法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判断,使得审理过程中的争议时有发生,制约的审理工作的效率,影响了税务稽查审理工作的实效。

二、加强稽查审理工作的对策

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不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审理工作难于有效进行,也难于将稽查审理工作的质量全面提高,必将影响稽查整体工作的有效开展,如何进行改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建立健全税务稽查审理工作规范制度。一要建立健全税务案件审理相关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审理权限和工作程序,全面落实审理责任,实施规范化审理。目前我局根据税务稽查操作规程制定了《昌吉州地方税务局稽查局税务稽查审理工作办法》,从受理、审理的内容、权限以及程序上都做了具体的要求;二是明确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从案件接受任务后到审理、文书制作及案卷归档都由审理小组人员负责,明确责任,减少互相推诿;三是规范统一了稽查内部文书,制作了稽查内部文书规范范本,尤其是对稽查工作底稿、证据提取以及稽查报告的制作做了具体的要求,要求稽查人员按照此文书的要求出具稽查文书,提高了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创新稽查审理模式,实现案头审理与实地审理相结合。今年,我局在案头审理的同时,也要加大延伸审理的力度。在案头审理时,审理人员一方面要善于利用财务分析方法,根据会计表报有关数据间存在的一定关系,进行客观分析,寻找异常差异,并通过因素分析寻找差异的原因,量化、细化重点审理项目;另一方面也要根据稽查人员提供的证据资料中寻找突破口,对发现的有异议及有疑问之处,可以延伸至企业进行调查或与纳税人直接沟通,必要时可进行实地审查,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及时纠正和调整,这样既可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又可保证案件处理的准确性。

(三)建立和完善税务稽查审理工作初审记录工作制度。针对目前案卷中审理报告不能真实反映审理往复过程中的内容,应建立审理初审工作记录,要求审理人员严格按照税务稽查操作规程规定的程序执行,经过初审发现,被查对象认定错误、违法实施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法定程序以及税务文书不规范、不完整的等问题,应将有关资料退回检查部门补正或者补充调查,同时制作初审记录。对审理工作有全过程的反映。这样既有利于案卷使用者了解案件的整个处理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又有利于明确各环节、各岗位的工作责任。

(四)建立业务探讨机制。对政策理解不同,引起争议,难于统一等问题,或是在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应建立业务讨论机制,由主管领导、审理人员、稽查实施人员及相关科室人员参加讨论,通过检查人员与审理人员的对问题的梳理、共同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使问题得以解决。

(五)统一执法标准、合理运用自由裁量权。稽查审理,对稽查终结的涉税案件依法进行审核和做出处理决定的过程。为了防止出现主观臆断、随意定性、处理畸轻畸重等现象,应对同一案情、同一违法性质采取同一处理标准,保证稽查执法公正、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所以要加大集体审理制度,定期召开审理委员会,审委会成员要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初审处理意见进行充分的讨论、辩论。最后,按多数人的意见确定处理处罚意见,以此做到定性上实事求是,处罚上合理适当。另外,昌吉州地方税务局最近出台《昌吉州地税系统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此办法对同一违法性质规定了同一处理标准,又区分情节轻重,分别适用一定的处理标准,规范了处罚标准,有效遏制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过大对案件处理的不公正、不公平。促进了稽查执法的高效、廉洁、杜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六)建立稽查局内部岗位轮换培训制度。可以定期将审理人员和稽查人员进行轮换培训,一方面可以让审理人员也能够熟悉实际稽查工作程序,掌握稽查工作技能,增强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审理工作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稽查人员到审理部门实践,了解和理解案件审理工作的性质、方法、和基本要求,进一步掌握取证、执法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从而提高审理与稽查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稽查工作质量。

第四篇:税务稽查工作流程

税务稽查工作流程

稽查工作分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进行

(一)选案

国税机关根据公民举报,部门转办,互有交办,情报交换或通过微机网络分析筛选有嫌疑的,征管分局移交的嫌疑对象进行计算机或人工排列后列出稽查重点户。

国税举报中心设在稽查局,受理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对涉税案件的举报,并填写《举报案件摘要表》,有权根据《举报案件摘要表》直接填写《稽查人员下户检查批准书》,经审批后实施稽查。

(二)检查

税务稽查的检查工作,是根据选案所确定的稽查对象,组织稽查人员寮施检查,采取必要的方法、措施和手段,收集案件的证人、证言,原始书证材料,整理制作《税务稽查报告》直接将案件移送审理的活动过程。

1.检查前的事项

税务稽查人员在实施稽查之前,除下列三种情况之外,应当提前以书面形式向被查对象下达《税务稽查通知书》,并要求收件人填写《税务文书送达回证》取回存档。(1)公民举报有税收违法行为的;

(2)稽查机关有根据认为纳税人有税收违法行为的;

(3)预先通知有事碍稽查的;

2.回避制度

稽查人员与被查对象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被查对象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1)稽查人员与被查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的;

(2)稽查人员与被查对象有利害关系的;

(3)稽查人员与被查对象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

3.询问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税务机关在实施税务稽查时,有权“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或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总是和情况”。也可以对当事人、见证人或其他有关知情人,了解相关情况。

询问的基本要求:

(1)询问当事人,必须有两人以上参加,并出示税务检查证件。

(2)询问当事人时,应有专人记录、制作《税务稽查询问笔录》,并告知当事人不如实提供情况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查帐

(1)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财会制度规定,有权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等有关资料进行审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税务机关在发票稽查中可以采取下列方法进行检查:

a、检查印制、领购、开具、取得和保管发票的情况;

b、调出发票检验;

c、查阅、复制与发票有关的凭证、资料;

d、向当事各方询问与发票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e、在查处发票案件时,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

(2)税务机关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发票和其他纳税资料时,可采取调取帐簿资料和实地检查两种方法。

a、调取帐户及有关资料。根据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二条规定,税务稽查可以采取通知被查对象将其帐簿、凭证、报表等 关资料,按规定时间送交税务机关实施稽查。b、实地稽查。税务稽查人员根据税务稽查计划,可以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生产、经营所在地和货物存放地实施税务稽查。

税务稽查部门的稽查人员在实施实地稽查前必须按制度规定向部门领导例行报告,并填制《税务检查人员下户检查批准书》,经批准后实施。否则,纳税人可拒绝检查。

5.证人

税务稽查中需要证人作证的,证人应如实提供情况,否则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证人的证言资料由证人用钢笔或毛笔书写,并由本人签章或者押印;证人没有书写能力的可请人代写,由代写人向本人宣读并由本人和代写人共同签章或者押印;更改证言的,应当说明更改的原因,但不退还原件。收集证言时,可以笔录、录音、录像。

6.取证

调查取证索取与案件有关的资料原件的,用统一的换票证换取发票原件或用收据提取有关资料;不能取得原件的,可以照相、影印和复制,但必须注明原件的保存单位(个人)和出处,由原件保存单位和个人签注“与原件核对无误”字样,并由其签章或者押印。

税务机关在实施稽查过程中,可以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证人用书面的形式提供情况,以取得书面证言。税务机关在帐外调查中为取得证据原件应当向当事人开肯《提取证据专用收据》,并设置《证件复制(提取)单》。

取证过程中,不得对当事人和证人引供、诱供和逼供;必要时对证据可进行专门技术鉴定。任何人不得涂改或毁弃证明原件、询问笔录以及其他证据。

7.税收保全措施

稽查中依法需暂停支付被查对象存款的,庆当填写《暂停支付存款通知书》,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纳税人相当于税款的存款;依法需查封被查对象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的,验明所有权后应当填写《查封(扣押)证》,并附《查封商品、货物、财产清单》,查封时,应当粘贴统一封志,注明公历年、月、日,加盖公单;依法需扣押的,应当填写《查封(扣押)证》,并开肯《扣押商品、货物、财产专用收据》。

税务稽查中发现欠缴税款的纳税人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向税务机关结清庆交纳的税款或者提供担保,未结清税款、又不提供担保的,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

[1997]216)通知规定,办理阻止欠税人出境布控申请手续,填制《阻止欠税人出境布控申请表》,提请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待结清税款后,方可出境。

8.税收保全措施的解除

税务机关对应当解除查封、扣押措施的,要填写《解除查封(扣押)通知书》,通知纳税人持《查封商品、货物、财产清单》或《扣押商品、货物、财产专用收据》,前来办理解除查封(扣押)的手续;需解除暂停支付的应当填写《解除暂停支付存款通知书》,通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解除暂停支付措施。

9.立案

税务稽查人员在对未经立案的纳税人实施稽查过程中,发现该纳税人已达到了立案的标

准,应立即按有关规定办理立案手续,被充案。

立案标准:

(1)偷税、逃税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以及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非法提供银行帐户、发票、证明或者其他方便,导致税收流失的;

(2)未具有本条第一项所列行为,但查补税额在5000元以上的;

(3)私自印制、伪造、倒卖、非法代开、虚开发票、非法携带、邮寄、运输或者存放空白发票,伪造、私自制作发票监制章、发票防伪专用品的;

(4)其他税务机关认为需要立案查处的。

10.签证

税务稽查人员在税务检查中应当认真填写《税务稽查底稿》,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的有关文件、证明材料和资料应当注明出处;稽查结束时,应当将稽查的结果和主要问题向被查对象说明,核对查实,听取意见。

税务稽查人员在税务查帐时,应逐笔如实地记录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所涉及的帐户、记帐凭证、金额等细节,全面所映此项稽查工作的情况。制作《税务稽查底稿》和《税务稽查签证表》,实施稽查结束时,交由被查对象的有关负责人逐项核对并认为,证明无误后签字盖章。

(三)审理

税务稽查审理,是税务稽查机构立案查处的各类税务违法案件在检查完毕基础上,由专门组织或人员核准事实、审查鉴别证据、分析认定案件性质,制作《审理报告》和《税务处理决定》或者《税务稽查结论》的活动过程。

税务岙查审理工作应由专门的审理机构和专职审理人员负责。必要时可组织有关税务人员会审。

处理程序:

A、简易程序

税务机关对公民作出50元以下罚款,或对法人及其他组织作出1000元以下罚款,适用简易程序,应在发出《处理决定书》之前告知当事人,并听取申辩、陈述的行政处罚程序。

B、一般程序

税务机关对公民作出50元(含)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对法人及其他组织作出1000元(含)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应当向当前人送达《税务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

当事人有申辩、陈述,否则,视为放弃权力。

C、听证程序

税务机关对公民作出2000元(含)以上罚款,或者对法人及其他组织作出1万元(含)罚款的行政处罚之前,应当向当事人送达《税务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力。

要求听证的当事人应当在《税务行政处罚告知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税务机关书面提出听证,逾期不提出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力。

(四)告知

适用一般程序及听证程序的涉税案件在作出处罚之前,应告知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同时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允许当事人进行陈述和辩解,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

(五)听证

对公民处罚两千元以上,对法人及其他组织处罚一万元以上的,应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力。符合上述条件的纳税人,可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天内申请听证。当事人要求听证的,且符合听证条件的,税务机关应当纺织品的证,听证程序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及温国税法(1998)88号文件规定组织。

(六)执行

执行人员将《税务处理决定书》送达被查对象,并监督其执行。被查对角拒不履行纳税义务的,执行人员可填制《税收保全措施审批表》,报经县以上局局长批准后,依法对被查对象采取税收强制措施,必要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第五篇:税务稽查工作鉴定

我叫xx,到税务处工作已经有一年了,回顾在税务处一年来的工作感慨颇多,我稽查三科的同志们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在分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胜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鉴定如下:

一、强化“稽”字 认真履行职能

XX年的税收任务对于我局来说十分艰巨,摆在我科面前的稽查任务也非常沉重,全年共给我科下达稽查户数200多户,稽查任务100万元。为了完成这些硬指标,我科全体同志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科根据年初工作会议上的“五要”(1、税费收入要确保,2、征管手段要优化,3、科技兴税要到位,4、党风建设要严明,5、文明服务要优化)讲话精神,认真开展了稽查工作。我科的稽查对象大多是注销、变更企业,特别是注销企业有两种原因:一是无力经营,二是合并改制。把握好注销企业的最后一关,防止税款流失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动态稽查、询问稽查、比较稽查、信息稽查、关联稽查等方法,将每一户接受稽查的企业的纳税情况按税法规定和稽查操作规程作了全方位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向分局审理委员会汇报,按照审理委员会的意见进行处理。

税务稽查是打击偷漏税的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其基本职能有稽审、监控、惩处、督导、促收等,我们在稽查时有效的将这些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税务稽查工作的特点。

二、着眼“稳”字 确保收入完成由于目前我区企业的经营情况不是很好,经济效益下滑,资金周转不畅,导致税收收入很难完成。税收收入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市局考核收入计划按平均进度考核,这就要求我们稽查科在完成任务时也要跟上分局的步伐,每当查补出税款时,我们就立即组织入库。由于企业有困难,总想一拖再拖,我们就再三做工作,采取“说破嘴、跑断腿”穷追不舍的工作态度催缴入库,保证了全局一盘棋的步伐。

三、狠抓“素”字 解决营养不良

干部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着稽查质量的高低,为了保证稽查质量,我科的同志们在跟上分局的业务学习的同时,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结合全国税务执法资格考试,自己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充电”,着重解决工作中急用的知识,掌握最新的税收动态,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通过学习每个人的查帐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使大家在提高工作能力方面收益匪浅。我国以加入wto,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在做好业务学习的同时,我们没有放松政治理论的学习。今年我们着重学习了xx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了xx“7.31”讲话以及在“十六大”上的报告,提高了我们每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一系列政治业务学习,每位同志的自身素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稽查业务更加精通了,税收政策、法规掌握更加准确了,执法程序更加规范了,政治立场更加坚定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力求“准”字 贯彻税收政策

在贯彻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力求准确,我们按照分局制定的“四无”承诺,准确无误地加以贯彻,我们利用稽查工作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具体落实不走过场;在稽查质量上力求准确,“准”在稽查当中很重要,它是稽查结果的综合体现,我们在实施稽查前,先对被查企业纳税情况进评估,找到最佳切入点。实施稽查时,为了政策掌握的准确,我们还经常咨询综合科的同志,求得帮助,一年来我们稽查过的企业没有因我们的稽查结果而发生争执。

五、推进“优”字 提高服务水平

经过几年的“双评”工作,我们更加牢固地树立了优化服务意识,我们时刻没忘以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纳税人作为出发点,改变了过去只注重要求纳税人履行义务、忽视纳税人权利,只注重行使征税权利、忽视对纳税人服务的倾向,我们摆正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增强了服务意识,将服务寓于稽查中,赢得了纳税人的理解与支持,从而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不忘“廉”字 树立地税形象

清正廉洁、务实高效,是我局的治局方略,我们严格按照分局年初签定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一级负责一级。一年来,我们认真参加分局的各类廉政建设活动,认真学习关于税务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认真收看廉政教育片,做到了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平时我们还结合每个季度的廉正写实,全体同志重温自己所写的廉洁自律保证书。全年累计拒吃请10余次,还谢绝了礼金。我们的做法得到了纳税人的好评。

七、提高“率”字 增强稽查质量

考核指标中,对选案中标率、查补入库率、处罚率、滞纳金加收率分别要求达到60%、80%、10%、100 %。表面上简单的数字,实际上标准是非常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稽查中既要高标准又要严要求。稽查中我们不论税种大小税额多少,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没少得罪人,尽管如此,我们也乐此不疲任劳任怨。正是有了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才保证了稽查质量。

八、突出“严”字 遵守规章制度

我局是全国税务系统文明服务示范单位,是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分局的要求是非常严的,各项规章制度较细,平时考核又多。为了树立良好的地税干部形象,我们全科同志认真遵守规章制度,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严”字当头,与局领导班子保持一致,时常温习税务干部的要求和标准,全年没有发生违规现象。

九、强调“宣”字 普及税法知识

宣传税法是我们的一项工作内容,今年四月税法宣传月期间,我科负责了两幅大的宣传条幅,接到任务后,我们立即行动,克服了诸多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此外,我们还负责了市局税法宣传的部分工作,得到了市局领导的肯定。平时,我们在稽查时也不忘税法的宣传,随时随地解答一些人的咨询,得到了纳税人的好评。

十、其他方面

1、地域管理,我们担负电力办事处,尽管路途比较远,天气寒冷,我们照样按照分局的要求做好地域户籍管理,及时将检查情况报告有关科室。

2、临时工作,我们对局里安排地临时工作,积极按时间、按规定保质保量完成。

3、存在的不足,我们的稽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我们的检查表及文书的制作还需下大力气,这些都是我们今后需努力的地方。

税务稽查处一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肯定能够为税务稽查处开创出一个新局面。

下载税务稽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税务稽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税务稽查工作规程

    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税务稽查工作规程 编辑 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贯彻实施,规范税务稽查工作,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税务稽查工作程序

    whrhkj.com 仁和会计网 税务稽查程序 1/7 税务稽查的基本程序包括选案、检查、审理、执行。这四个环节实行分工负责,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运行机制,以保证税务......

    2013年税务稽查工作要点

    2013年国家税务 总局稽查工作要点科学部署税收专 项检查和区域税收专项整治。税收专项检查指 令性项目:① 成品油批发、零售 企业; ② 办理电子、家具、 服装类产品等出口 退(......

    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解读

    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解读 为规范税务稽查,保证税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国家税务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制定了......

    国家税务总局部署2013税务稽查工作

    国家税务总局部署2013税务稽查工作 2013-2-22 19:0 中国税务报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2013年全国税务稽查工作视频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会前,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

    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税务稽查工作

    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税务稽查工作 税务稽查工作是税收征管体系的最后一道“关口”,担负着打击偷漏税的重任,对于维护税法的尊严,创造公平、公正、和谐的税收环境,保障国家财政收......

    浅议如何提高税务稽查工作效能

    浅议如何提高税务稽查工作效能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征管模式的进程......

    《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及解读

    新税收稽查工作规程及其个人解读 作者:盐河畔王越(南通地税稽查局) 新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于2010年1月1日实施,笔者搞不懂为什么非要早于新征管法实施之前出台,明知新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