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40年银婚”看“孝道文化”
从“40年银婚”看“孝道文化”
——2009年平昌县兰草镇建政村大学生村官:文杰
“孝”乃做人之本;孝敬长辈,孝敬父母更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赞扬,然而在社会上这样的事情很鲜见,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更应该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孝”的典故,其中不乏董永卖身之孝、子路借米之孝等。在现代社会中也发生了同样感人的“孝”故事。
在一个宁静的水乡小镇,轰隆隆的鞭炮声打破了此刻的宁静,乍眼看去,原来是一家人在举办什么喜事,最后终于知道是两个老人的三个儿子在为他们的父母亲举办一场隆重的结婚40年银婚典礼。他们的父母亲就这样从结婚到现在走过了40年,不平凡的40年,也是辛苦的40年,说它不平凡、辛苦并不为过,作为这个小镇的一员,对于这里面的不平凡和辛苦还是明白的:这位老人原来是这个小镇上邮政局局长,膝下三个儿子,大儿子很懂事,从小成绩不错没让大人费心,长大后就考兵到了部队。二儿子却不是那么懂事,从小就调皮,长大后在父亲的邮局发展,时间不久就掌管出纳职务。三儿子不愿留在家乡,去了外地做生意,日子都看着一天天的好起来,然而事不如意。二儿子自从掌管出纳以后,经常打牌参赌,动用公家的钱挪账欠债,最终被邮
局相关工作人员发现,作为邮局局长发现儿子犯下如此大祸引咎辞职,并把自家所有积蓄用来还债,工作没了,钱也没了,父亲一夜白发,母亲也因为此事躺到了床上,常年不起,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三儿子在外面做生意,不幸出了车祸,一家人又匆匆忙忙赶到了外地,因为这两件事,两位老人彻底崩溃了,也是一病不起。原来和睦的一家就如此破败不堪。时间一眨眼过去了10年,两位老人都健在,可是身体明显不如以前,三个儿子因为之前的事情都发展的很好,大儿子在部队提了干,二儿子也有了自己的事业,三儿子因为车祸截去了左肢,仍在做生意。三个儿子为了报答父母的恩育,特别举办了此次隆重的银婚典礼,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去安排部署,到了晚上庆典开始,灯火通明,烟花齐放,宾客满座,并且不收一分钱的彩礼。此次典礼受到全镇人的赞扬,难道这不是孝吗?
虽然有不好的过去,但是一家人艰难的度过了;虽然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是只要一家人齐心没有跨不过去的坎;虽然只是一个结婚典礼,但别忘了是40年,两位老人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特制的银婚是自己的三个儿子亲手操办,两位老人都哭了,感动之余更透露出了许多老人的期盼,作为父母亲来说最大的安慰就是子女成才,成才以后再来孝敬他们,千千万万的儿女都来孝敬父母,最终会谱写出光辉灿烂的新时代“孝道文化”。
第二篇:从人名看魏晋南北朝的孝道文化
从人名看魏晋南北朝的孝道文化
2008-08-04 14:44:00 作者:吴成刚
【内容摘要】 古人的名字包括名和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从现在所能见到的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种史籍来看,人们以“孝”字命名取字的现象较为普遍,“孝”甚至成为当时人们求取嘉善之名的首选字,它表明在魏晋南北朝的乱世里,孝德观念深入人心,孝道传统得以不坠并且有所光大。而在中国古代的孝文化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占有相当重要而且独特的地位。
一、“孝”字是人们求取嘉名的首选字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植根于宗法社会基础上的伦理道德,强烈而持久地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以维系社会成员血缘纽带为职志的伦理观念及其理论形态,构成中国文化意识形态系统的核心。中国文化的这一特点,在姓名中有充分体现。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字最早见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卜辞,甲骨文“孝”字像孩子扶持老人之形,描绘的正是人类的自然亲情。《尔雅·释训》曰:“善父母为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孝”字作了生动而准确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所谓善事父母,是指物质奉养和精神奉养两个方面。孝的这些文化内涵,通过各种思想或物质的形式展示出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名就强烈地表现出人们对孝德的推崇。
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以“孝”字入名者尤以北朝为多。《魏书》记有名李孝伯、崔孝直、崔孝政、崔孝忠、杨孝邕、王孝康、张孝直、裴孝才等30人。《北齐书》记有名高孝琬、高孝瑜、高孝珩、高孝瓘、高孝绪、高思孝、窦孝敬、郭孝义等15人。《周书》亦记有名曹孝达、宇文孝伯、裴孝仁、许孝敬者。在南朝,《宋书》记有名殷孝祖、陆孝伯者,《南齐书》中有名徐孝嗣者,《梁书》载有名余孝顷、李孝钦者,《陈书》中有名刘孝尚、赵孝穆、陈孝宽、张孝则者。
“字以表德”,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对命字特点的精辟概括,完全可以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表字上得到证实,时人纷纷以孝取字。有研究者据《三国志》、《晋书》、《世说新语》列成《三国时期以孝为字者表》,光三国时期以孝为字者即达27人之多:如盛宪字孝章、郭修字孝先、夏侯湛字孝若、曹仁字子孝、毛玠字孝先、郭嘉字奉孝等(见刘伟航《三国伦理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94—95页)。此外,《晋书》还记有:侯史光字孝明、夏侯淳字孝冲、马隆字孝兴、熊远字孝文、王恭字孝伯、续咸字孝宗、顾和字君孝。《宋书》载:徐湛之字孝源、柳元景字孝仁。而刘宋最典型的取表字当属宋孝武帝刘骏的儿子们,孝武帝有28男,根据《宋书》记载,共有其第二子刘子尚字孝师、第三子子勋字孝德等16子以“孝”字取表字。而《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等也都记载了许多以“孝”字取表字的人物。
仅从命名取字来说,魏晋南北朝人的名字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如求取嘉名、立字敬名、名字汉化、不嫌鄙俗名等(参见石云孙《魏晋南北朝人名字》,《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而“孝”字则是人们求取嘉善名的首选字。由于“孝”是自古以来伦理道德的重要范畴之一,与仁、义、礼、智、信、忠、德、节、恭、宽、友、和、正、直、则、谦、懿、善、良、文等美德一起均为人们求取的嘉善名,而孝与这些美德相连,更丰富了孝的内涵。据粗略统计,“孝”字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求取嘉善名首选和用得最多的字。正因为孝有尊敬祖先、师长的意义在,故而在这一时期就有名殷孝祖、李孝伯、崔孝伯、陆孝伯、宇文孝伯及字孝伯、孝先、孝师、孝宗者。有人的名与字完全相同,如刘孝绰字孝绰、任孝恭字孝恭;有的以字行于世,如韦叔裕字孝宽,《周书·韦孝宽传》说他“少以字行”。《北齐书》记段韶字孝先,其弟段孝言应以字行,祖珽弟祖孝隐,祖孝隐亦当以字行,或谓立字敬名。
二、孝德观念深入人心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名字,与时代特点密切相关,体现出孝德观念之深入人心。这是一个如《魏书·儒林传序》所言的“宇内分崩,群凶肆祸,生民不见俎豆之容,黔首唯睹戎马之迹,礼乐文章,扫地将尽”的时代。可是,就是在这股“礼乐文章,扫地将尽”的精神迷失大潮中,人们崇儒之心仍旧不减,故而《晋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均设有《儒林传》。唐长孺先生曾指出,许多名士由玄通释,礼玄双修转而为儒释兼综,成为当时“习见的问学途径”(《南朝高僧与儒学》,见《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6页)。拿三国以孝为字者甚众为例,这正是两汉魏晋“以孝治天下”的结果。魏晋为何独“以孝治天下”闻于后世呢?鲁迅先生曾言:(魏晋)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位,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93页)。《北齐书·儒林传序》云:“虽庠序之制有所未遑,而儒雅之道遽形心虑。”观以上搜罗举到的名字,可证其一二。陈寅恪先生在谈到六朝人名字中的“之”、“道”、“灵”字时,认为是“从其信仰以命名也”(《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见《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页)。若以此说观之,则魏晋南北朝人以“孝”字入名取字较之“之”、“道”等远为普遍,可见孝德广泛积淀在当时人民大众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及潜意识之中,这便是人名中蕴含的伦理道德意味。
三、魏晋南北朝孝道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考察魏晋南北朝“孝”字入名和取字的情况,可管窥魏晋南北朝的孝文化。魏晋南北朝是个在中国孝文化史册上书写下了独特一页的时期,创造了多个第一。
封建帝王第一个以“孝”字作为年号的是南朝刘宋孝武帝刘骏,年号“孝建”(454—456年),而历史上以“孝”字立年号的基本出现在这一时期,其后北魏孝明帝元诩年号“孝昌”(525—527年)、北魏北海王元颢年号“孝基”(529年)。
魏晋南北朝开启了历史上以“孝”字命地名的风尚。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有条河,名叫“孝水”。《水经注》卷16称为“俞随水”,出廆山之阴,北流入谷水,又称“谷水”。相传西晋著名孝子王祥曾于此卧冰取鱼以奉母,因改名“孝水”,俗称王祥河。晋著名文学家潘岳《西征赋》云:“澡孝水而濯缨,嘉美名之在兹”。其中“孝水”即指此河。湖北孝感被誉为“孝子之乡”,东汉“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七仙女”的传说、“黄香温衾扇席”、孙吴“孟宗哭竹生笋”的三大孝子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孝建元年(454年),孝武帝刘骏闻奏安陆郡孝子辈出,命从安陆郡划出土地分置“孝昌县”,以褒扬此地孝道之昌。五代后唐改孝昌为“孝感”,意指孝亲之情感动天地。而朝廷为嘉奖孝子的孝义、孝行,改其故里为“孝义里”、“孝行里”一类的记载频见于这一时期的正史,如“孝义里”见于《宋书·孝义传》之《贾恩传》、《余齐民传》;“孝行里”见于《南齐书·孝义传·王文殊传》。
正史上首先给孝子立传也是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史书的成书时间看,最早立有《孝义传》的是梁沈约撰《宋书》,其后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亦设《孝义传》,北齐魏收撰《魏书》名《孝感传》,在唐代官修和私修史书中,《晋书》立有《孝友传》;《南史》、《周书》、《隋书》均立《孝义传》;《梁书》、《陈书》、《北史》立有《孝行传》。翻检这些孝子传记,研析他们的孝义事迹,可清晰地把握魏晋南北朝孝观念的变衍——“生孝”与“死孝”仍是行孝的两大方面。拿“死孝”说,魏晋南北朝众多孝子在“死孝”方面的事迹,正合清以来学者们的见解,如赵翼《廿二史劄记》卷22说:“六朝人最重三礼之学”,而皮锡瑞《经学通论·三礼》则直言:“论古礼最重丧服,六朝人尤精此学,为后世所莫逮”。的确,如论者所言:“姓名中蕴含伦理道德意味,并不能决定这个人的伦理道德水准”(何晓明《姓名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页)。那些以“孝”字命名取字的人并不都成为孝子,但爬梳史籍,像魏晋南北朝如此集中、如此普遍以“孝”字入名取字的时代还不多见,说明当时乱世保持孝道不坠的社会时尚。近人余嘉锡曾对东晋南朝的孝道有过总结性的论述,其云:自中原云扰,五马南浮,虽王纲解纽,风教陵夷,而孝弟(悌)之行,独为朝野所重。……伦常赖以维系,道德由之不亡。故虽江左偏安,五朝递嬗,犹能支柱二百七十余年,不为胡羯所吞噬。至于京、洛沦陷,北俗腥膻,而索虏鲜卑,亦复用夏变夷。终乃鸱鴞革音,归我至化。(《世说新语笺疏·德行第一》“嘉锡案”,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页)这段话,虽然未讲三国、西晋,但用来认识整个魏晋南北朝的孝文化也是适当的。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第三篇:从《弟子规》看中华孝道
从《弟子规》看中华孝道
前段时间,笔者关注到这样一条新闻——《英国高官羡慕中国式养老》,文章谈到“成千上万的英国老人被人忽视,无人关心,娶了一位中国太太的英国卫生大臣亨特向公众表示,应该学习中国和日本的‘养老文化’,这些国家的老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他看到了东
方文化中对老人的善待与尊重。”
让老人从“养老院”搬进子女家庭,这是中国人熟知的“养儿防老”,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品质,是儒家“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众爱,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经典智慧。这就是中华文化,就是是中国人内化的民族特性,就是传承悠远的阅读承载。20世纪是国人觉醒的时代,却也是传统文化遭受巨大冲击的一个世纪,日趋娱乐化的大众文化记忆、信息化浪潮让传统文化面临真正的危机,所以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评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时,《红楼梦》高居榜首就显得既无奈又合理了。
经典阅读遇此境遇,不免尴尬。笔者在闲暇之余偶尔会看看《百家讲坛》,讲一本好书、品一段文化。当钱文忠先生讲到《弟子规》时,我不由地感慨,为什么老外会开始羡慕中国养老呢?这确实一种内化的文化品格。可惜,现在的国人却渐渐淡忘,当央视记者记者在街头采访大家对于“不常回家看望老人属于违法”持什么观点,本来笑呵呵的大爷情绪突然失控,咆哮着“不回家看我们违什么法?30岁了还不结婚才违法,该判刑”的时候,真替中华孝道心酸。
“常回家看看”的中华“孝”文化和“死活读不下去”的经典名著有什么样的联系?当今时代我们又需要怎样的“孝”文化?我想不妨从《弟子规》中找找答案吧。
“百善孝为先”。究竟什么才算尽孝呢?《弟子规》中曰:“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24字就告诉我们在日常起居生活中该怎样做才算尽孝。大意是说,为人子女,冬天的时候要留意父母是否穿得暖和,居所是否温暖;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天早晨起床后,一定要先去拜见父母,向父母请安;傍晚回家也同样要向父母问候;外出时要告诉父母自己的行踪,去做什么了,回家时也要看望父母,向他们禀告自己的情况,以求得父母的安心;日常的起居要有秩序和规律,而且对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或是职业,不要随便改换,以免父母跟着担惊受怕。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如果我们认真践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岂是有形的东西可以媲美的。
其实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少之又少。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七年在外求学,只逢寒暑假才能回家小聚,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相聚的时光却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在家的日子里,陪父亲看看电视,陪他出门照照相,就把他乐得像孩子似的。母亲呢,只要陪她说说聊聊生活家常;她在厨房忙碌的时候,帮她洗菜淘米,饭毕帮她收收碗筷,她就满足了。母亲逢人便说:“还是女儿窝心啊!”这话让我倍感汗颜!所以,父母是最容易满足的人了,做子女的又何必吝啬那丁点时间和温情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多抽出时间陪陪父母,在寒冷的冬天寄上两件毛衣或是羽绒服,炎热的盛夏送上几句爽心的话语未尝不可。
有人说尽孝很简单,无非是事业上求上进,让父母少惦记;婚姻稳定、家庭和睦,让父母少操心;常打电话向父母报平安,让他们少挂念……帮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刷刷筷、洗洗碗就是在尽孝道,的确尽孝就是如此简单但却并不容易,简单的事长久为之,难免会心生厌烦,而那份坚持才是大孝之道。“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亦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渐渐成为主流,我们真不妨放慢自己的脚步,常回家看看。
第四篇:孝道文化
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孝道是
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
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
何为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 “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
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中国传统孝道的两重性
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渗透到几千
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历史作用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2、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
同样重要的作用。
3、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
进步的。
4、凝聚社会。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
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
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
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不少有识之士大声呼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否则,就无异于大道废弃,纯朴破产,人心堕落,社会倒退。乌鸦尚有反哺(用口衔食喂其母)之孝;羊亦知有跪乳(小羊吃奶时要下跪在地上)之恩,更何况人乎?试想,父母既有养育之恩,更有数十年如一日的教诲,为人子女者,能不义无反顾予以回馈么?尤其当父母处于垂老之年、贫病交迫之际,不尽子女的孝道,能说得过去么?可惜,这些浅而易见的道理,过去是因受“左”倾思想的奚落、当今是因“金钱至上”而被迫“靠边”。因此,提倡并弘扬孝道,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应该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来抓,切实让孝道文化这一传统文化在新的形势下得以发扬光大。传统孝道荡漾
着二重性的色彩。正是这一色彩
使得传统孝道历经各个朝代、各种意识形态而不衰,使得对它的批判继承发掘成为可能。它既表现了人
民大众敬老养老的优良道德传统, 又被统治阶级所
利用, 作为欺骗、愚弄人民大众的精神鸦片。
首先, 从道德范畴上看, 孝具有二重性。
在阶级社会里, 任何一种道德范畴或道德行为
准则的提出, 都有它的阶级利益基础。正如恩格斯说的:“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
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 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1]当然我们在强调
道德的阶级性时, 并不否定道德具有全民性的成分
和因素。道德不可能只具有阶级性而无全民性;或相
反, 只具有全民性而无阶级性。这是由道德的最深层
本质决定的。一切阶级社会的道德都是具体的阶级
意义与一般意义的统一, 孝亦不例外。
从阶级意义上看孝。例如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
违。”[2]即所谓孝, 就是不要违背“周礼”。这是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的, 完全压抑了子女的进取精
神与创造
能力, 是对子女自我意识和人身价值的根本否定。如 果今天再提倡“无违”, 显然不合时宜。又如子曰:“父 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2]在经济横向发展的今日 社会, 不可能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的人都已是社会的 人, 而不只是家庭的人。他们不仅要对父母尽责, 更 要对国家尽责。再如封建社会某些孝子典型的树立, 包含着许多愚昧残忍的东西, 背离了人的正常心理, 在社会上培植起一股愚孝的风气, 带有浓厚的宗法 性、阶级性。诸如此类, 均属孝概念的特殊意义, 具有 明显的局限性、等级性, 成为压抑青年人之独立性、创造性的工具, 是传统孝道发展的异化状态。首先从一般意义上看孝。传统孝道中包含着一些 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 即其不仅仅适用于一个社会、一个阶级或一个时代。例如传统孝道中的养亲、尊亲、敬亲思想不论哪个阶级、哪个时代都需要。孙中山先 生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的演讲中说:“现在世界中 最文明的国家, 讲到孝字, 还没有像中国讲得这么完 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毛泽东同志在1959 年回故乡韶山时曾深有感慨地说:“共产党人是唯物 主义者, 不信神鬼。但生我者父母, 这还是要讲的”。又 如“陆绩怀橘以孝母”、“李密陈情报母”等折射其对父 母恭敬有加, 眷爱情深。再如木兰代父戍边等, 则反映 了奋不顾身救父辈于危难的孝行, 千百年来为人们所 颂扬。如此等等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有裨益,我们要创造性地加以继承发扬。
第五篇:从《论语》看儒家的孝道思想
从《论语》看儒家的“孝道”思想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汉师1212班21号 马瑞 1220301221 作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孝道文化在经历了中国几千年悠久文化的积淀和文明社会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文化,并且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成为我们弘扬传诵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美德。当代新儒家曾昭旭先生说:“孝,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它的初意虽然只是善待父母,但到后来,却成为育艺的总会,并含有宗教与道德意义,乃至说中国的正统文化亦不为过。”与此同时,“孝道”也是《论语》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更是整个儒家文化思想的根基和主流,只有我们把握了《论语》中的基础孝道思想,才能进一步理解并弘扬更深层次的儒家“仁”的思想。
从古至今,父母都是子女的生命之源。而孝道的最终归宿不外乎是儿女要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提高修养、建立功业、让父母安心并且得以骄傲。在《论语》中,孔子不仅要求人们做地道的孝子,教育子女要好好的的孝敬父母,而且还教导子女如何对待活着的双亲和死去的双亲。孔子告诫人们不能一味的顺从父母,当父母出现错误的时候,作为子女应该进行劝导,但是即便父母不能接受,也不能对父母大喊大叫,要尊敬父母。因此,在《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孝之以敬——无怨而有礼。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曾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7)。孔子在这里认为,并不是让父母得到基本的赡养就能够称作“孝”,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之心,那么和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孔子提出了以“敬”为核心内容的孝道,强调对父母的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
不仅如此,在《论语·为政》中还记载着:“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所谓孝道,难就难在父母面前总能保持和颜悦色,即句中提到的“色难”。尤其是在父母年老体弱时,做子女的能做到心甘情愿、不嫌辛劳地孝敬、侍奉父母,始终如一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而不因为时间、情绪、环境的不同有所改变。正如《论语·学而》中写道:“事父母,能竭其力”(1·7)。乌鸦尚知反哺,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又怎能眼睁睁看着年迈的双亲因儿女不孝心碎难忍。回想我们的小时候,每一次受伤、生病,父母也就跟着揪心难过并小心翼翼的照顾我们,然而如今羽翼渐丰时,难道就能忘却曾经父母的养育恩情么。
就像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的话,“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无违”,对待我们的父母,“孝”字在前,给予父母足够的敬爱之心,没有怨恨,没有争吵,而是恪守着做儿女的“礼”,也即是孔子所提倡的无怨而有礼的“孝”道。
其次,三年不改父之道——弘扬父母之志。
儿时我们总是能够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孩子,妈妈(爸爸)曾经的愿望现在就靠你实现了。”而这样一句话的源头出自哪里?——正是《论语》中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孝道思想。
在孔子看来,作为子女不仅仅要供养父母,侍奉父母,更重要的是要弘扬父母之志,能够为社会去担当责任,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这才是孝。《论语·学而》曾记载孔子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11)在孔子的思想观念中,父母死后,作为孝子应该继承父母的遗志,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孔子在这里论及的“孝”,贯穿了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是父辈的引导和子女的继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并不是强调从父之道正确与否,而是从为人子女者是否存在与父母之间的真感情,是否能够常加以怀念尊敬的心,而这也就体现了孔子认为的子女只有继承父志,才算是对父亲的尊重,才是真孝。他赞美孟庄子的孝,就是由于他能够继承父志。如在《论语·子张》中的记载:“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权,是难能也。”(19·18)
然而在当今社会看来,“三年不改父之道”的思想却是要改一改。我们不提倡“唯父母之命必从”的愚孝思想,因为现在的社会文明更加要求子女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创造性,父母更不应该限制并禁锢子女追求梦想的权利。因而我认为,如今的社会,子女有理想,并为之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便是对父母之孝道的最大贯彻,也更能体现着《论语》中所传达的“孝”之根本含义。最后,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在《论语·里仁》里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4·19)意思就是当双亲在世时,不提倡出远门而不归,更不能让年迈的父母独自留在家中无人照料。因为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由于交通的极不便利,通信的不畅,那时儿女的一次远游也许便是五年、十年的相隔万里甚至是更久的时间。孔子主张“不远游”,但是没有禁止远游而是提倡“游必有方”,无论子女你在何处,一定要告知父母你所在的地方,不让父母为你日夜担忧操劳,这便是孝道。
虽然“父母在,不远游”这个古老的孝道思想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显得不是那么的合理和适用,但“游必有方”的要求是至今可以沿用的。在现代社会,子女们各有自己的事业,不可能一直守候在父母身旁,“空巢老人”的群体也在逐年增长,虽然由于通信的异常便利,儿女们在天涯海角也能够及时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但即便如此,短信听不到语气,电话看不到表情,视频触不到体温,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便是儿女在身边的温暖和问候以及一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场景。做儿女的我们,更应该主动经常回家陪陪父母,哪怕在他们身边陪他们说会话,父母也会感到相当幸福,能让父母幸福,这才是做儿女的最大的责任,也是最大的孝道。而只有“孝思孝行”,能敬长,才能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至今仍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其中所蕴含的儒家“孝道”思想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如何评价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批判迂腐也好,赞美孝顺也罢,都不可否认的是,《论语》更多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其养老敬老的基本社会道德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是在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研究和弘扬传统的儒学“孝道”文化是时代发展所必须的事情。
参考文献:
《浅谈<论语>的孝道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焦学强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报 编号:250014 《浅谈孔子“孝”论及其当代价值》 关斐 文化商业报2011年10月 谈古论今板块 《对<论语>“孝悌”的个性解读》 寿可飞 现代阅读第12期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