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向和谐观后感
走向和谐》观后感:追求理想的跋涉
由中共湖南省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十集大型电视理论文献片《走向和 谐》,伴随着2008年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恰如一缕缕和煦的阳光、一阵阵和暖的春风,令人振奋,使人陶醉。《走向和谐》主题鲜明、访谈深刻、解说精 彩、画面丰富,具有时间跨度大、理论分析深、文献资料实、叙述语言美的特点,既是和谐理论的大餐,也是电视艺术的盛宴,在理论和艺术上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第一,全面阐释了党的十七大主题。《走向和谐》开篇就直奔主题,从历史的中国很快切入到现实的中国,对党的十七大主题作了完整表 述,并展示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精辟论断。随后,全片围绕党的十七大主题,从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理论和实践等多方 面的结合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党建等领域全方位、大纵深、多层次地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画卷。第二,深入探讨了和谐的基本 内涵。《走向和谐》采访了诸多专家学者,从多种角度谈了对和谐的理解。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说:在中国人的世界观里,身体和心理 都是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每个家庭的和谐,不同社会层次的和谐,各个经济阶层的和谐,民众与政府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它们都是世界经 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还比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说: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天和人的和谐问题,人和社会的和谐问题,以及人自身的和谐问题,都有一些思想 资源;我们今天可以继承这些资源,但要给它以现代的诠释。从他们的阐释中可以体会到,和谐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和自然界内部的关系的理想状 态。深刻理解和谐的基本内涵,对于促进和谐、走向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理性解析了国内外的和谐梦想。《走向和谐》解析了我国历史上 的一些和谐梦想。从紫禁城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的“和”字,看到了帝王将相对天地人、君臣民致中和合的企盼,可是他们以压迫作为统治基础,不可能实现 “和谐”。《走向和谐》还谈到从洪秀全的《天朝天亩制度》到康有为的《大同书》,再到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天下大同的梦想在革命者和思想家中间生生不 息,然而阶级压迫的社会性质不变,和谐梦想终究难圆。《走向和谐》也解析了世界历史上的一些和谐梦想。从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到傅立叶的“法郎吉”,再 到欧文的“新和谐村”,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企图在不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不消灭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前提下来实现“和谐”,结果只能陷于空想,导致 失败。
第四,精辟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的思想。《走向和谐》引述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共产主 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论述,还引述了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关于共产主义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 解”的论述,特别是引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人类理想社会作的诗意盎然的描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 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不仅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描绘了人类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
第五,系统回顾了我们党追求和谐理想的奋斗历程。《走向和谐》谈了《共产党宣言》最早的中文译本于1920年在上海出版,谈了党的一大、新中国诞生、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事件,谈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建设美好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作出的重大贡献,谈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 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的不懈努力,谈了党的十六大将“社会更加和谐”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大对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作了进一步阐述。这些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和谐理想的脚步。
第六,充分体现了艺术和谐、团队和谐。和谐讲的是协 调、配合、秩序、美感。在审查脚本时,专家们就提出《走向和谐》不仅理论水平要高,而且艺术水平也要高,画面、解说、字幕、音乐等各方面都要追求完美,要 协调、配合、统一。现在看来,基本实现了这样的目标,充分体现了艺术上的和谐美。艺术和谐与团队和谐分不开。《走向和谐》从立项到播出历经近两年,不仅脚 本创作下了很大工夫,而且编导制作也下了很大工夫。特别是当得知这个编导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时,我为这些年轻人的热情、智慧、执著而感动。我真切地 感到,他们的行动如同本片反映的内容一样,都是追求理想的跋涉。
2在近日的形势教育课上我们观看了《走向和谐》这部影片。《走向和谐》向人们展示了人类追求社会和谐的历史画卷,深入揭示了人类社会走向和谐的历史规律性。观看这部影片之后使我们收益匪浅。
该片第一次运用电视话语手段对和谐社会理论进行历史全景式的解读与诠释,第一次结合历史与现实对党的十七大主题进行深入浅出的思考,实现了“专 家看了不浅、百姓看了不深”的创作初衷,在叙事方式上既保持和发展了重大理论文献电视片的一贯风格特色,又融入了一定的纪实性、鲜明的现实感和强烈的思辨 性,使该片以深刻的理论思维、独特的结构设计、鲜明的电视创新和精湛的细节描写,把理论与实际、中央与百姓、国是与民生、教育与感动等等元素有机地相联 系、相融合、相增益。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举世公认的发展成就。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做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发展动力释放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社会在追求富裕过程中迸发出来的热情与活力。
但伴随着发展也出现了新矛盾新问题。有些问题随着发展解决了,但也有些问题却在发展中进一步积累起来,成为发展的障碍。《走向和谐》正是在我国社会处于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探索社会发展的实质,解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发展中我们遇到了哪些重大而又迫切的问题呢?《走向和谐》不回避矛盾,准确地从当前我国社会在发展中的失衡现象入手,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差距增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反差、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等一系列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走向和谐》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导广 大观众认识到:经济发展并不等于一切,富裕也不能“一俊遮百丑”;揭示出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地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深刻道理。指出:要解决发展带来的新矛 盾新问题,就必须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路,而新认识新思路的基本精神就是注重社会的均衡与和谐发展,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深刻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对 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的调节,主动自觉地消除发展带来的问题或将其负作用降到最低程度。应当说,《走向和谐》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社会的发展和广大人 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使这部理论文献片具备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感染力。
《走向和谐》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向观众描述了我们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奔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认识的形成过程。《走向和谐》在揭示人类社会和谐的内涵和追求的阐发有两个值得称道的地方:
一是注重历史脉络的梳理,给了人们一条十分清晰的历史线索。这部电视文献片从不同方面论述了社会和谐问题,而每一集都有历史的回顾和历史发展脉络的交 代梳理,帮助观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和谐的本质涵义和价值所在。从而给了观众一种既简洁又厚重的历史感觉。透过历史讲理论,是该片的一个鲜明特 点。
例如:实现人类和谐,建设理想社会,是中国共产 党人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探索与追求。该片集中四集篇幅,从“天地人和”、“和谐基石”、“民族之魂”、“和谐世界”等多个角度,反映了自然和谐、社会和 谐、文化和谐、世界和谐等一系列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由青藏铁路的开通,叙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古话题和通过控制人口增速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的不懈努力,深圳等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折射出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电视片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文明发展和和谐文化的内在要 求。和谐世界新理念,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世纪、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是对话求安全、合作谋发展等共赢思路的深化;它特别强调了不同文化、地域、民族和国 家之间进行对话和加深理解的迫切性,保持全球社会、政治和文明形态之多样性的必要性;它充分注意到南北世界差距扩大的严重后果,致力于抵制强权政治和霸权 主义,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中国将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变化,中国大国外交、邻国外交、多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团结与合作,“和谐世界”的理念水到渠成、应运而生,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对于当今人类与世界的最大贡献。
二是理论观点阐述准确。面向大众阐释理论问题,关键要做到通俗易懂。《走向和谐》深入发掘了古往今来社会和谐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涵义,揭示了随着社会进步,特别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进步的人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的历史规律。这就使得该片具有了深入浅出的特点。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勾划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与路径。《走向和谐》观后,感触良多,思绪起伏,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理论的作用和影响下,中国与世界走向和谐可期可待!
3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分析和理论描述中,内在地包含着关于社会和谐的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有助于我们对正在进行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作出理性的和规律性的把握。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是以实践为基础和纽带的和谐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过程和实践活动的结晶,实践活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纽带。
1、社会和谐是人类实践生活的展开形式
社会和谐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和谐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它是实践活动的展开形式。人类实践既是社会和谐的存在方式,又是社会和谐的动态活动过程。人类社会和谐就是在这一存在方式和活动过程中生存和发展的。
实 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活动方式,亦即社会和谐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同社会存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也就是说,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本质上就是 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也就是实践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实践既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又是社会和谐本身,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实践本体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以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矛盾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它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机制,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实践结果;它 不是静态的、抽象的社会完美模式,而是社会完美的实践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2、社会和谐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的把握
社 会和谐是人作为实践主体对人类社会的把握。在马克思那里,从实践活动来把握和认识人类社会与以人类主体为坐标系来认识和把握它们是一致的。在《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一书中,马克思把“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主体”三者等同看待。在他看来,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人不仅生活 和活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且又不断地变革和创造自己的社会关系。社会存在是自己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它是人的实践活动的静态存在形式,而人的实践 活动是它的动态表现。实践活动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主体与客体通过一定的中介系统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这种双向对象化过程就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实 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人本化的现实辩证否定运动。
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活动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亦即社会和谐的存在方式,它是主体自身 不断重建的活动。它既把人同动物区别开来,建立人与自然之间更新的更高统一和联系的基础和纽带;也是把人联合起来,建立社会联系和形成社会和谐的基础和纽 带;同时还是实现物质的东西和观念的东西相互转化,亦即实现社会和谐理想向社会和谐现实转化,联结和沟通主观和客观关系的基础和纽带。因此,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必须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和纽带,通过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人的实践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过程,并引导这个过程向着协调、和谐的方向 发展。
3、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创造社会和谐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承认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展开形式,承认从主 体地位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就必须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历史的主人。因为,社会存在是人民的存在,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也就是人 们的实践活动过程。由此看来,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它的基本内容不是已定的或预定的,主要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自为的物质存在形式,人类实践 活动形成和表现人的现实的家园,活动创造了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财富,创造了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文化财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决定 力量。
由于人类社会历史是由一个现实的社会演化和发展而成的,而人类社会和谐又是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把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看作 是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必然得出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创造社会和谐的决定力量的结论。创造社会和谐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活动方式,是人对 外部世界的一种否定性关系,它内在地包含着作为推动社会和谐的原则和创造社会和谐的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人不像动物那样肯定外部世界的直接存在状态,消极 地适应外部世界,而是以自身的实践活动否定外部世界的直接存在状态,赋予它以合乎人类目的或需要的形式,使“自在之物”成为人的目的的“为我之物”。也就 是说,通过主体客体化的运动,使人的活动和本质力量凝结和体现在作为活动结果的对象上,创造一个和谐的、动态的“人化世界”;与此同时,通过客体主体化的 运动,使客体的本质规定和规律内化为主体的运动和本质力量,这是人的创造活动和本质力量在更高基础上的回复,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种内含于实践活动 之中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既是创造社会和谐的实践过程本身,又是创造社会和谐的方法论之源。
把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看作创造社会和谐 的决定力量,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应把“实事”理 解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展开形式,“求是”就是要认识、掌握、运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规律。由此看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就是人民群众从事实践活 动并主动把握人民群众实践活动规律的思想路线。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基础,就是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出发,对其实践活动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再去指导实践,不断开拓创造社会和谐新的历 史,这是一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和谐社会和谐总是表现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社会和谐既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一般标志,又是社会进步和 人类文明的最终表现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社会和谐是社会进步的和谐
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 会生活状态,往往表现为社会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和谐。所谓社会进步,是指社会的前进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化和 变革。社会进步首先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具体历史进程。当活跃的生产力打破了陈旧的生产关系的桎梏,并建立起新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 生产关系时,旧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被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所代替,生产力就得到了解放,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使社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人类 社会的历史便进入一个新的和谐阶段。社会进步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的出现,只是标志着某一旧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和 谐的结束,而并不意味着社会发展的终止。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都会按照辩证法和它的历史必然性有所前进,有所发展,都会在这个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的 范围内进行某些改革和调整,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对于历史上依次出现的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都应当肯定它们在社会进步中应有的地 位,因为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
2、社会和谐是人类文明的和谐
自从人类和人 类社会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人类文明的历史。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客观世界被人化的程度,是标明文化发展亦即社会进步的程度的特殊形式。“文明”一词的拉丁文原意为公民的、社会的、国家的,通常被用来说明存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区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在资本主义社会,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如傅立 叶等,曾提出用“文明”的概念来划分人类历史。近代美国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历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根据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把人类社会由低 级向高级发展分为“三个主要时代———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恩格斯肯定了摩尔根以生活资料生产进步作为人化的根本标志和文明的基本尺度,作为 划分原始社会史的基本原则,“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工产品主要是用作获取天然产物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 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恩格斯在这里把文明相对于蒙 昧和野蛮,文明标志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进步,象征着人类的解放。蒙昧和野蛮则标志着人化的程度,象征着人类从动物界分享的程度。所以,文明是人类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的总和,人类离动物越远,标明人化程度越高,人类文明就越发展,社会和谐的文明基点就越高,内容就越丰富。
3、社会和谐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当 我们具体地考察某种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现象时,会发现极其复杂的情况。例如,在今天看来,奴隶制是不人道的、蒙昧时代是落后的文明,应予以否定。但如果抽 象地说奴隶制不人道,蒙昧时代不文明,它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一种社会退步或社会落后,那么就是错误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用一般性的词句痛骂奴隶制和其他类 似现象,对这些可耻的现象发泄高尚的义愤,这是最容易不过的做法。可惜,这样做仅说出了一件人所周知的事情,这就是:这种古代的制度已经不再适合我们目前 的情况和由这种情况所决定的我们的感情。但是,这种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它为什么存在,它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得到任何说 明。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深入研究一下,那我们就一定会说——尽管听起来是那么矛盾和离奇——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以牺牲族类大 多数人的利益,换取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发展,就这个意义上说,采用奴隶制也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进步。马克思也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构 成了贯穿于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始终的“永恒的必然性”,“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然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 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可见,从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的认识和运用来讲,蒙昧时代同样是建 立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基础之上的,因而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进步阶段。因此,对社会和谐的任何问题,无论是表现为社会进步还是表现为人类 文明,都必须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加以考察,把社会和谐看成是具体的、历史的和谐,把历史长河中依次更替的几种社会形态看作社会进步和社会和谐的阶梯, 把社会和谐观建立在一系列社会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社会和谐的历史规律。
4、社会和谐是一种历史趋势
马 克思主义还认为,社会和谐作为一种动态的和谐、一种社会生活状态,它总是表现为一种趋势,并且其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首先,社会和谐的深刻根源是 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 的最终决定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经济、政治乃至思想文化领域的协调和谐发展。其次,社会和谐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新的社会和谐的确立 是建立在抛弃旧有的那些陈旧的、过时的东西同时又保存、发扬了那些积极的、有价值的和谐因素基础上的。它是一种社会运动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形式。再 次,社会和谐也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亦即社会和谐的创造者,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是创造社会和谐的决定力 量。只有人民群众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真正动力。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还认为,社会和谐虽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 势,但不是自发的过程。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在创造社会和谐的历史中活动的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社会和谐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人们在创造社会和谐的 历史活动中要实现预期目的,必须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充分自觉地认识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按照历史规律来创 造社会和谐的历史,实现历史必然性和人的意志活动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是 马克思主义的本源、灵魂和根本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用辩证法改造以前的唯物主义,并辩证唯物地概括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 验,创立了最完备的彻底唯物主义的新型哲学——唯物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旧人旧事
2009-10-14 10:11:04 59.45.176.* 举报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大指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 环境”。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为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明确了方向。在实践中,我们江西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作为发展 党内民主的根本,创新方法,完善制度,切实保障和维护好党员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发展党内民主,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在教育引导中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夯实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基础
增强党员主体意识,是提升党员主体能力,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前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员的民主素质日益增强,但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阶层结构变化、人 员流动加速、组织管理缺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一些党员权利主体意识淡薄,义务主体意识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针对这一情况,我们 采取“抓两头”的办法,一手抓普通党员的民主教育,一手抓领导干部的民主作风,上下互动,整体推进,帮助广大党员牢固树立民主理念,增强民主意识,提高民 主素养。一是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民主权利意识。通过各级党校等培训机构,开设相应课程,加强党员的党性观念特别是权利义务教育,采取“党员流动课堂”等各种 生动有效的形式,将党员民主权利意识的培养与党员的生产、工作、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与党员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与党员在党内的政治权利联系起来,让党员了 解、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增强参与党内事务和依法行使正当权利的自觉性。二是进一步改进党员干部的民主作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党员主体教育,强化平等意识 和民主理念,克服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和家长制作风,培养和增强民主观念,养成民主习惯,锻炼民主作风,通过深化“双述双评”、政务公开等活动,促进各级领 导干部进一步改进作风,既坚持扩大民主的方向不动摇,又善于领导和引导,不断提高民主的质量;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思广益,实行正确的集中,为党内民 主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进一步营造党内民主氛围。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的意义和重要性,营造宽松的民主环境,让广大党员充分享受权利,认真履行义务,努力营造尊重和维护党员民主权利的浓厚氛围,为发展党内民主奠定坚实的思想 基础。
二、在拓宽渠道中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内生动力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主要在于发挥广大党员在党内 民主建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要创新载体,拓宽渠道,既要发挥党员在党内事务中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主体作用,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一是注重发挥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围绕推进发展和服务群众积极创新活动载体,为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党 员搭建参与执政活动的平台。在大力抓好“三级联创”、深入开展“三培两带两服务”等活动的基础上,今年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广泛开展“三进三帮”活 动:进乡村帮解民忧,开展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城乡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实施“返乡农民工党员创业帮带工程”;进企业帮渡难 关,选派一批党建指导员进企业开展党建、培训、帮扶工作,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进社区帮促创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全民创业示范、和 谐文明示范“三个示范”创建活动。在活动中,广大党员始终是活动主体,他们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激发出了参与党内事务的责任感和荣誉 感,进而积极参与到党内各项事务上来。二是注重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积极拓宽民主途径,丰富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地创设党员参与和管理党 内事务的载体,全省各地普遍建立党员议事日制度,组织党员对重要事务进行商议讨论;开办党员信箱、网上论坛、党务热线等,使党员随时可以对党内事务提出意 见建议;建立党员意见建议办结反馈制,党组织对党员来信来访、意见建议作好登记、记录,及时处理反馈。在干部工作中,我们也十分注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在2008年全省县处级干部中公开选拔996名副厅级后备干部、国有企业范围内公开选拔205名企业后备领导人员、面向国内外公开选聘20名高层次人才担 任高校副校长等工作中,始终重视党员的评价和公认程度。在2008年度全省市厅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考核中,进一步扩大了党员和党代表参与测评的范围,提 高干部考核的民主化。在全省组织系统开展的“走进基层、贴近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中,各级组工干部深入基层摸实情,下访党员求良策,尊重党员的建议权、表达 权,并化为具体的措施,调动了基层党员参与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注重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条件。认真落实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普遍建立党内互助 机制,加大对困难党员的物质救济、生产帮扶力度,深入开展定点包扶贫困村活动,完善老干部、老党员、困难党员救助帮扶基金,落实特困党员低保政策,增强了 党员对党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促进了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在完善制度中保障党员主体的权利,形成党内民主建设的长效机制
党员在党内一律平等、共同享有民主权利是党内民主的基石。党员权利的实现和保障程度是衡量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 用,必须把民主制度建设放在关键位置,确保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规定的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各项权利得到落实。为此,我们着力在建立健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重点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建设,切实做到用民主科学的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 物,确保各项权利保障制度严格执行到位。一是以健全党务公开制度为重点,落实和保障党员知情权。党务公开在落实和保障党员知情权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把健 全党务公开制度,作为党员了解掌握党内工作情况的主渠道,设立
党内重大情况通报制度、重大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党员评议制度等,完善党务公开 和政务公开制度,提高党内事务、领导决策和用人上的透明度,切实在党内做到“三个先”和“四个必须”,即重要事件党内先通报、重要决策实施党内先传达、重 要问题决定党内先讨论;各级党组织凡作出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决议,必须公开;对不涉及保密、已解密及党员群众关注的重要事项,必须公开;限 于党内公开的内容,必须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党务公开公示栏等形式公开;收集到的党员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必须认真研究办理,并及时反馈办理 结果。二是以改革党内选举制度为根本,落实和保障党员选举权。保障党员选举权,要以改革党内选举制度为根本,不断扩大党员在党内行使选举权的范围,提供行 使选举权的平台。主要是做到“四个扩大”:扩大党内直选范围,对“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新的党内选举方式进行了更大范围的试点;扩大差额选举比例和 幅度,在近年来的换届选举、党代表选举中,差额比例都有了较大提升;扩大各级党代表中普通党员代表的比例,为党员创造一个平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 生活的平台;扩大选举的范围,改进候选人提名形式,把组织提名、党员提名与党员自我提名结合起来,逐步改变单一的提名方式。同时,注重建立和完善对干扰、操纵、破坏选举行为的责任追究和惩罚等制度。三是以完善党员意见表达制度为基础,落实和保障党员参与权。落实和保障党员参与权,主要是以完善党代表作用发 挥制度为基础,使党员意愿得以充分表达和体现。我们着眼于发挥党代会的作用,继续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 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建立党代表例会制度、党代表监督评议制度、党代表活动日制度、党代表提案、提议处理和回复制度等,加强党代表与选区党员群众 的联系,听取和反映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使党代表成为党员群众的“代言人”。四是以创新党内监督制度为关键,落实和保障党员监督权。党员是党内监督的主 体,我们以创新党内监督制度为关键,拓宽广大党员参与监督的渠道,使之更好地行使党章党规赋予的民主权利。主要是健全制度:健全党员监督制度,畅通党员检 举、揭发、申诉、控告等渠道,扩大党员参与管理监督工作的范围;建立党员代表旁听制度、完善农村基层“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引导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强化党 内监督;完善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选拔、任用、管理干部都坚持组织考核与党员群众评议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任前公示、届中评议、离任审计等监督方式,杜绝 监督失真、监督失察、监督失衡的现象;完善舆论监督机制,使广大党员更有效地掌握和利用舆论监督这一武器,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发挥党员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双 重功效。
四、在尊重党员创造中体现主体价值,激发党内民主建设的活力
用基层创造的办法解决党内民主存在的问题,这是党员主体价值的集中体现。党内民主发展的实践表明,党内民主探索最深入、实践最广泛、经验最丰富的是在基层,广大基层党员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基层创造 出来的“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党员议事会、民主恳谈会等民主模式也得到党内的认可和推广,反映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创新精神。近年来,我省积极 运用党员首创的经验,在认真总结群众参与、民主推荐、竞争上岗、承诺就职等村干部公推公选、公推直选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公推公选”乡镇领导干部试 点活动,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范围。同时,各地在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中,加大创新力度,探索出一些党内民主新形式,如:九江县围绕 实现农村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与监督权,着眼于充分发挥农民党员在农村重大事务决策中的主体作用,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行“两重两轮”票决制,设计出了以党员群众民主决策重大事项为主体,以事前公示、组织党员群众讨论和事后报告、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为两翼的党内民主制度格局,提高了农村党员参与、决策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万年县推行党员“首议制”,要求村里的大事,必须把议题设计好,提前告知全体党员,党员一起讨论,讨论通过后,党支部才拿 到会上来研究,确保了各项事务决定正确、执行有效,搭建了党员参与重大决策、事务管理的平台,调动了党员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基层创造出来的这 些新做法,虽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其中蕴含的普遍意义弥足珍贵。为此,我们建立了基层首创收集、跟踪、支持、指导机制,通过扩大试点等方式,对各地基层创造出的新经验进行认真总结、提炼,并将其升华为科学的、可操作的制度,用基层创造的经验破解民主中的难题,用党员创造的办法推动解决党建中的 问题,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首创精神和积极性,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
在近日的形势教育课上我们观看了《走向和谐》这部影片。《走向和谐》向人们展示了人类追求社会和谐的历史画卷,深入揭示了人类社会走向和谐的历史规律性。观看这部影片之后使我们收益匪浅。
该 片第一次运用电视话语手段对和谐社会理论进行历史全景式的解读与诠释,第一次结合历史与现实对党的十七大主题进行深入浅出的思考,实现了“专家看了不浅、百姓看了不深”的创作初衷,在叙事方式上既保持和发展了重大理论文献电视片的一贯风格特色,又融入了一定的纪实性、鲜明的现实感和强烈的思辨性,使该片以 深刻的理论思维、独特的结构设计、鲜明的电视创新和精湛的细节描写,把理论与实际、中央与百姓、国是与民生、教育与感动等等元素有机地相联系、相融合、相 增益。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举世公认的发展成就。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做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发展动力释放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社会在追求富裕过程中迸发出来的热情与活力。
但伴随着发展也出现了新矛盾新问题。有些问题随着发展解决了,但也有些问题却在发展中进一步积累起来,成为发展的障碍。《走向和谐》正是在我国社会处于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探索社会发展的实质,解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发展中我们遇到了哪些重大而又迫切的问题呢?《走向和谐》不回避矛盾,准确地从当前我国社会在发展中的失衡现象入手,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差距 增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反差、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等一系列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走向和谐》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导广大观众认 识到:经济发展并不等于一切,富裕也不能“一俊遮百丑”;揭示出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地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深刻道理。指出:要解决发展带来的新矛盾新问 题,就必须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路,而新认识新思路的基本精神就是注重社会的均衡与和谐发展,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深刻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对经济社 会发展进行科学的调节,主动自觉地消除发展带来的问题或将其负作用降到最低程度。应当说,《走向和谐》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社会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 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使这部理论文献片具备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感染力。
《走向和谐》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向观众描述了我们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奔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认识的形成过程。《走向和谐》在揭示人类社会和谐的内涵和追求的阐发有两个值得称道的地方:
一是注重历史脉络的梳理,给了人们一条十分清晰的历史线索。这部电视文献片从不同方面论述了社会和谐问题,而每一集都有历史的回顾和历史发展脉络的交代 梳理,帮助观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和谐的本质涵义和价值所在。从而给了观众一种既简洁又厚重的历史感觉。透过历史讲理论,是该片的一个鲜明特 点。
例如:实现人类和谐,建设理想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探索与追求。该片集中四集篇幅,从“天地人和”、“和谐基石”、“民族之魂”、“和谐世界”等多个角度,反映了自然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世界和谐等一系列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由青藏铁路的开通,叙说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古话题和通过控制人口增速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懈努力,深圳等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折射出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电视 片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文明发展和和谐文化的内在要求。和谐世界新理念,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世纪、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是对话求安全、合作谋 发展等共赢思路的深化;它特别强调了不同文化、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进行对话和加深理解的迫切性,保持全球社会、政治和文明形态之多样性的必要性;它充分 注意到南北世界差距扩大的严重后果,致力于抵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中国将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 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半个世纪 以来,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变化,中国大国外交、邻国外交、多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团结与合作,“和谐世界”的理念水到渠成、应运而生,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 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对于当今人类与世界的最大贡献。
二是理论观点阐述准确。面向大众阐释理论问题,关键要做到通俗易懂。《走向和谐》深入发 掘了古往今来社会和谐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涵义,揭示了随着社会进步,特别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进步的人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的历史规律。这就使得该片具有了深入浅出的特点。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勾划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与路径。《走向和谐》观后,感触良多,思绪起伏,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理论的作用和影响下,中国与世界走向和谐可期可待
第二篇:《走向和谐》--观后感
《走向和谐》——观后感班级240121学号24012116姓名许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时,党中央面对这一变化,迅速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而我通过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上的学习,以及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十集大型理论专题片《走向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走向和谐》像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历史发展脉络的交代梳理,帮助观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和谐的本质涵义和价值所在,让我们深切的去感受和谐二字在当今社会的必要性!
片中先向我们以图片和讲解的方式介绍了我国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传!让我们了解了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民族之魂,也是创新与发展之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如片中所解说:“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民族创造精神的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将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侧面展示了文化和谐的重要性!继而历史的画轴慢慢打开,将我们带回了60年前,由60多年前,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写下了《新民主主义论》
开始,到2006年5月胡总书记提出“和谐文化”这一命题,再到最近的十七大,片中将整个的和谐文化概念的形成所经历发展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最终让我们明白了: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构建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可以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可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因此,我们建设的和谐文化,我们呼唤的共同理想信仰和价值观念。但和谐社会的共享共建,急需强大的精神合力。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6年的历史上,建设和谐文化被作为一项战略思想提出。这标志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开启了建设和谐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工程。
如片中王蒙著名作家所言,和谐文化对于我们来说,它是一个价值的问题,就是是不是能够真正做到珍惜和坚持我们的核心价值,而且能够使我们在这样一个价值上凝聚起全体人民全体民族的心愿,和这种是非的标准、荣辱的标
准。“文化”的本义,即“以文化之”,也就是用文明来实现教化。片中继而大量的当今社会各个行业的道德模范的事迹,各种感动中国的故事,来向我们展示和谐精神、和谐理念化已经渗入人们生活中一个个微小细节,更多、更美、更动人的和谐文化风景,正以令人振奋的方式,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同时雅典奥运会升国旗、中国申奥成功、神六飞天成功、天安门广场国庆升旗等振奋感人的场景的重现让我们明白了:和谐文化,呼唤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谐文化,呼唤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片中通过讲述石家庄岗上村、公德录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彻底的明白了古人“以文化之”的思想,让我们明白文化的和谐对于整个文化的发展和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谐文化体系的构建必须以文化带文化,用和谐理念以及和谐精神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之风,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方兴未艾的和谐文化建设,吹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和谐文化将引领着中国全面走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使得我们社会变成一个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三篇:走向和谐
《走向和谐》观后感
2008年06月24日 星期二 16:38
在近日的形势教育课上我们观看了《走向和谐》这部影片。《走向和谐》向人们展示了人类追求社会和谐的历史画卷,深入揭示了人类社会走向和谐的历史规律性。观看这部影片之后使我们收益匪浅。
该片第一次运用电视话语手段对和谐社会理论进行历史全景式的解读与诠释,第一次结合历史与现实对党的十七大主题进行深入浅出的思考,实现了“专家看了不浅、百姓看了不深”的创作初衷,在叙事方式上既保持和发展了重大理论文献电视片的一贯风格特色,又融入了一定的纪实性、鲜明的现实感和强烈的思辨性,使该片以深刻的理论思维、独特的结构设计、鲜明的电视创新和精湛的细节描写,把理论与实际、中央与百姓、国是与民生、教育与感动等等元素有机地相联系、相融合、相增益。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举世公认的发展成就。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做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发展动力释放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社会在追求富裕过程中迸发出来的热情与活力。
但伴随着发展也出现了新矛盾新问题。有些问题随着发展解决了,但也有些问题却在发展中进一步积累起来,成为发展的障碍。《走向和谐》正是在我国社会处于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探索社会发展的实质,解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发展中我们遇到了哪些重大而又迫切的问题呢?《走向和谐》不回避矛盾,准确地从当前我国社会在发展中的失衡现象入手,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差距增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反差、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等一系列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走向和谐》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导广大观众认识到:经济发展并不等于一切,富裕也不能“一俊遮百丑”;揭示出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地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深刻道理。指出:要解决发展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就必须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路,而新认识新思路的基本精神就是注重社会的均衡与和谐发展,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深刻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的调节,主动自觉地消除发展带来的问题或将其负作用降到最低程度。应当说,《走向和谐》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社会的发
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使这部理论文献片具备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感染力。
《走向和谐》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向观众描述了我们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奔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认识的形成过程。《走向和谐》在揭示人类社会和谐的内涵和追求的阐发有两个值得称道的地方:
一是注重历史脉络的梳理,给了人们一条十分清晰的历史线索。这部电视文献片从不同方面论述了社会和谐问题,而每一集都有历史的回顾和历史发展脉络的交代梳理,帮助观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和谐的本质涵义和价值所在。从而给了观众一种既简洁又厚重的历史感觉。透过历史讲理论,是该片的一个鲜明特点。
例如:实现人类和谐,建设理想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探索与追求。该片集中四集篇幅,从“天地人和”、“和谐基石”、“民族之魂”、“和谐世界”等多个角度,反映了自然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世界和谐等一系列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由青藏铁路的开通,叙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古话题和通过控制人口增速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懈努力,深圳等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折射出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电视片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文明发展和和谐文化的内在要求。和谐世界新理念,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世纪、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是对话求安全、合作谋发展等共赢思路的深化;它特别强调了不同文化、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进行对话和加深理解的迫切性,保持全球社会、政治和文明形态之多样性的必要性;它充分注意到南北世界差距扩大的严重后果,致力于抵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中国将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变化,中国大国外交、邻国外交、多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团结与合作,“和谐世界”的理念水到渠成、应运而生,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对于当今人类与世界的最大贡献。
二是理论观点阐述准确。面向大众阐释理论问题,关键要做到通俗易懂。《走
向和谐》深入发掘了古往今来社会和谐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涵义,揭示了随着社会进步,特别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进步的人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的历史规律。这就使得该片具有了深入浅出的特点。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勾划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与路径。《走向和谐》观后,感触良多,思绪起伏,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理论的作用和影响下,中国与世界走向和谐可期可待!
《走向和谐》观后感 林志胜
2009-04-06 01:08:40| 分类: 大千 | 标签:林志胜 原创作品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走向和谐》观后感
广东工业大学——林志胜
《走向和谐》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向观众描述了我们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奔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认识的形成过程。《走向和谐》揭示人类社会和谐的内涵
和追求的阐述。
注重历史脉络的梳理,给了人们一条十分清晰的历史线索。这部十集电视文献片从十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和谐问题,而每一集都有历史的回顾和历史发展脉络的交代梳理,帮助观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
识社会和谐的本质涵义和价值所在。
理论观点阐述准确。《走向和谐》深入发掘了古往今来社会和谐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涵义,揭示了随着社会进步,特别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进步的人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最终实现社会和
谐的历史规律。
用镜头触摸历史。一段历史有一段历史的回音!镜头下,历史变得可以触摸,鲜活地回荡于每个人的内心。今年,由湖南省委、央视联合摄制的《走向和谐》,再次掀起收视热潮,社会各界好评不断。《走向和谐》紧扣和谐社会主题,系统解读了“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一系列基本问题。
《走向和谐》,以开阔视野取材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集合了大量给观众留下深刻记忆的典型历史画面和情节,视角敏锐,主题鲜明,脉络清晰,既有理论思辨深度和高度,又深入浅出,贴近群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理论宣传片。看完《走向和谐》后,感觉影片很有新意,具有历史的眼光,又重在现实解读,让人们感受到我们正身处走向和谐的历史进程中。透过镜头,历史的回音,穿越时空,响彻
云霄。
以影像脉动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相册”。《走向和谐》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创新理论。当今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国的改革正处在关
键阶段,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发展的新需要和人民的新需求都摆在我们面前,发展需要和谐,人民
期待和谐,时代呼唤和谐。
回首过往三十年间出现的优秀纪录片,我们可看到不同时代背景下,历史在现实中的投影,看到“一代代人活过来的空间”,而不是对“凝固的过去”的迷恋。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用记录昭悟未来。一段影像有一段影像的昭示。《走向和谐》片中充满史诗气韵与理性情怀的细节。从古代先贤提出的„大同社会‟的朦胧憧憬,到早期社会主义者的美好„空想‟,再到当代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改革发展实践,《走向和谐》揭示出的,不仅是„和谐‟这个词语物化的现实对应,更是中国致力于构
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逻辑和未来昭示。
十集大型电视理论文献片《走向和谐》向人们展示了人类追求社会和谐的历史画卷,深入揭示了人类社会走向和谐的历史规律性。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举世公认的发展成就。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社会在追求富裕过程中迸发出来的热情与活力。但伴随着发展也出现了新矛盾新问题。有些问题随着发展解决了,但也有些问题却在发展中进一步积累起来,成为发展的障碍。《走向和谐》正是在我国社会处于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探索社会发展的实质,解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
题。
在发展中我们遇到了哪些重大而又迫切的问题呢?《走向和谐》不回避矛盾,准确地从当前我国社会在发展中的失衡现象入手,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差距增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反差、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等一系列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要解决发展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就必须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路,而新认识新思路的基本精神就是注重社会的均衡与和谐发展,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深刻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的调节,主动自觉地消除发展带来的问题或将其负作用降到最低程度。
《走向和谐》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和谐理想的脚步,年轻一代也要以热情、智慧、执著而追求理想的跋涉。
走向和谐观后感
(2010-12-16 13:47:21)
转载
标签:
文化
《走向和谐》像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和谐的本质涵义和价值所在,让我深切的感受和理解了和谐二字在当今社会的真正内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想从自身角度谈一下改革开放来的体会。我是八九年出生的,也算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二十年。我是农村的孩子,小时候看电视都是很困难的,大概十几户有一个小的黑白电视机,那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家里有个电视机吧,记得我父亲是1996年开始出去打工的,随后村上的人陆陆续续的都出去打工了,由于外出的工作我们买回家了彩电,各家的生活渐渐好起来了,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我们的父母不可能找到工作。由于打工让我们农村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初级的小康生活。这些也许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农村人最直接的实惠吧。近几年国家重视了三农问题,九年义务教育的实现,“两免一补”给了我们农村好多孩子的求学梦想,这让我甚为欣慰,记得和我差不多大的同乡孩子都有好多生因为家里没钱而辍学了,现在都在异乡打工,日子很苦很苦;还有农村的“五粮三款”(农业税)的减免更是让农民高兴坏了,本来种地赚不了几个钱,又交税收更是收入甚微,这又给我们了种地的希望;农村医疗改革的重要性我就不说了,现在我们那实现了,但还很不全面,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惠及到每一家农户的。总之一句话,改革开放让农村渐渐富裕了起来,过上了好的生活。
《走向和谐》中给自己另一个重要感悟是“文化和谐”。文化,是民族之魂,也是创新与发展之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就像片中所解说:“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民族创造精神的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将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侧面展示了文化和谐的重要性!雅典奥运会升国旗、中国申奥成功、神六飞天成功、天安门广场国庆升旗等振奋感人的场景的重现让我们明白了:和谐文化,呼唤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谐文化,呼唤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石家庄岗上村、公德录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彻底的明白了古人“以文化之”的思想,让我们明白文化的和谐对于整个文化的发展和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谐文化体系的构建必须以文化带文化,用和谐理念以及和谐精神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之风,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
我相信:和谐文化将引领着中国全面走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使得我们社会变成一个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四篇:走向海洋观后感
走向海洋观后感
走向海洋>观后感
(一)看了大型纪录片走向海洋,我第一次对海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被它奇妙的力量所震撼。中国人名自古以来一直对海洋充满敬畏之心,也许这就是中国人始终没有正视海洋的原因。而当我慢慢试着去发现,去正视,去直面,才发现海洋文明是一直渗透入华夏人民骨髓的。
他培育了华夏人的农耕文明,作为它坚不可摧的屏障,始终拱卫黄土地的安宁,从而有了华夏子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黄色文明。然而以青藏高原为界,在他的另一方,蓝色文明正疯狂滋长。而通过贸易交流,殖民扩张,移民,商业文明在海洋的摇篮下得以快速生长。在西班牙人看来,>幸福来自于大海,来自贸易和征服。在古希腊,特洛伊战争更加奠定了海神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而这一切全来自于海洋。
再从观中国,海洋与华夏的渊源从来都是那样神秘莫测的,他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起与落,盛与衰。从3000年前就已到达墨西哥到始皇东巡到徐福东渡再到唐宋海上丝绸之路,从鼎盛的明初郑和下西洋再到明后期闭关锁国,两次鸦片战争,似乎海洋与中华文明的联系从不曾间断,不论是以它独特的惩与罚的方式还是以它的威严与神秘莫测的力量,他陪中华文明一路走来,见证着中华文明的荣辱兴衰。
回到当今,我们看到那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菲律宾挑起黄岩岛事件,越南不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南海油气资源被周边国家疯狂盗采,大片蓝色国土正被邻国蚕食,这一切都是海洋又出给我们的难题?这个问题我想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深思。我们在陆地上能与大多数邻国解决领土争端问题,而在海洋方向却难以突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的提出更是遭国人吐槽,到底怎样才能维护中国南海权益,做到“主权属我”呢?为了维护海外权益,扞卫海上通道,我国必须发展海上力量,包括海军建设,加强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把中国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强国!
走向海洋观后感
(二)这个周末,我通过CCTV观看了《走向海洋》这部纪录片,掌握了很多知识,受到了很多启发,并且颇有所感。
《走向海洋》这部纪录片主要讲述了世界各国与海洋的>故事,包括海洋权益的维护、海洋主权的宣誓、海洋领土的争夺等。《走向海洋》第一集讲到了俄罗斯潜艇曾经下潜到北冰洋4261米的深处插上了一面国旗宣誓主权,并且这一行为引来了众多国家的纷争。的确啊,《走向海洋》真是一部非常启示人的纪录片。观察现今,咱们国家的南海问题成为了热议焦点,南海的油气资源遭到了周边国家的开采盗龋可是这么多年来始终没有拿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还是在于我们国家过去对于海洋权益的保护不够重视埃随着我们对于海洋权益越来越重视,我们构建”海洋强国“的梦想也不会遥远。
同时《走向海洋》也让我思考到,构建海洋强国关键还是在于海洋能力的建设,就像俄罗斯那样能够拥有先进的潜艇达到几千米深度水域宣誓主权。而我们同样应该积极发展国防与军事实力,以维护我们日益迫切的海洋权益维护问题。
总的来说,《走向海洋》真是值得我们一看,并且从中受到启发,开展我们的积极建设工作。
走向海洋观后感
(三)自马汉提出“海权论”以来,世界各国的海洋意识日趋强烈。海洋,这个国际纪录片创作的永动主题,曾经催生出《海豚湾》,《蓝色星球》和雅克。贝汉的《海洋》等一系列的经典纪录片,它们是西方人对海洋几百年来的重视的结晶。而我们,作为一个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军,最发达的海洋经济线的泱泱大国,有关海洋的纪录片却屈指可数,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大国的悲哀。追本溯源,这不是纪录片本身的问题,这是整个民族海洋意识薄弱的一个映照,正如《走向海洋》中所说的,我们“把海洋当作底色”,而不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走向海洋,我希望大家不仅仅是以以一种娱乐的态度观看,他首先应该是一部唤醒民族海洋意识的教育片,尤其是对在海南岛学习的莘莘学子来说,没有现代的海洋意识,不仅仅是可悲的,更加的可怜的。以下是我在观看走向海洋以后的一些感想。
不同于其他海洋纪录片,走向海洋并不是以海洋奇观作为纪录片的主旋律,而是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历史进程的讲述,国家之间的对比,各类专家的评论,从历史、地理、文化、心理、经济、生存多个角度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一副色彩缤纷,波澜壮阔的海洋画卷。
从走向海洋得知,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辉煌的海洋历史,这个历史出人意料的久远。有根据的推测,中华民族的海洋历史很有可能在中华文明的源头即殷商时代就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在以后的几千年当中,海洋的气息一直飘荡在中华民族的身边,若即若离,变幻不定。
从始皇东巡,兵马俑目视东方,徐福东渡,到南宋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空前,从元帝国强盛的海上事业,再到到明代着名的郑和下西洋„„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光荣和自豪。然而从朱元璋的一纸禁令,到宝船遗骸的霉烂腐朽,从清末的仓皇海防,到北洋舰队在慈禧太后的喧天寿庆声中走向败亡„„一桩桩,一件件却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辛酸与屈辱。但正如电视片所说:“历史没有假如。文明的道路选择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今天,中华民族面对海洋向我们展开的怀抱,转变观念,走向深蓝海洋既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华文明继往开来,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契机。
西塞罗说“谁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虽有所极端,但这句话所体现的对于海洋的重视态度,却不论过多少岁月都不会过时,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
黄岩岛的争议刚刚降温不久,钓鱼岛的争端就甚嚣尘上,中国海外航道刚刚畅通,中国渔民就在海上被人射杀,而渔民,渔船被扣等外国恶劣行径就更是永未停止。在国家迅猛崛起的同时,国家正面临着严峻的海洋形势,战舰远航,拥有航母,蛟龙下水„„一个个在海洋上取得的耀眼成绩在提升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掩饰不了的是在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之外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下面涌动着的黑色洪流。可惜的是许多国人甚至是海南的同学尚未意识到海洋对于未来中国的意义之重要。
“从1840年已降,一个半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奋起直追的痛苦,也>收获了走向复兴的喜悦。>挫折 是成长的代价,失败是前进的动力。在历史的汪洋中没有哪一种文明能够保持一帆风顺。我们不应该再去责备祖先的保守,因为封闭的大陆曾经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同样我们也大可不去计较他人的冷眼,因为幽暗的大海曾经是全人类的梦魇。睡狮正在梦醒——因为我们正在凝视着海上升起的太阳!”作为一名海大的学子,我们所做的不应该是静等雄狮的梦醒,而是在雄狮梦醒的过程中临海凭风,远眺目光,立足海天之际,毅然投入到祖国发展海洋的大战略之中。我相信未来的中国的疆域不再是一只雄鸡,而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是奔腾不息的火焰,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火炬的托盘和手柄,是中华文明重新焕发耀眼光芒的不朽源泉。我相信未来的朝阳必将从中国海的海平面上升起。
第五篇:走向海洋观后感
看过《走向海洋》这部纪录片之后,我的感触蛮多的,它让我体会到什么叫“背海而亡、向海而兴”的道理,我的心情也随着我国海上贸易与军事力量的起起伏伏而跌宕不已。
这部纪录片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了海洋的重要性,让我认识到海洋对祖国崛起的巨大作用,让我忽然意识到我们祖国的领土早已不是那小时候记忆中的区区960万平方公里了,因为多了300万平方公里的海上领土,我忽然觉得这不足陆地面积三分之一的海上领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比陆地更重要。
西塞罗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这并不是句空话,而是一个真理,一个让人无法辩驳的真理。中国海上贸易由无到有,海上力量由强而弱这如铁般的事实恰好验证了这一真理。
回顾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并存”的海洋之路,从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宋朝的王安石变法,从明太祖的“海禁”到明成祖的郑和下西洋,从洋务运动近代海军的建立到甲午海战中国制海大权的旁落,,,这些种种,固然有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但是我想到的更多的其实应该是那段永远忘不掉的岁月所带给我们民族的创伤与耻辱。这都是“海禁”与“闭关锁国”所带来的恶果,是当时统治者的鼠目寸光与狂妄自大导致的结果。虽然后来清政府意识到了海洋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但又能如何,因为当时阻碍海上军事力量发展的恰恰正是清政府那腐朽的封建体制,甲午海战的全面失败正是对其最好的诠释。
那段屈辱的历史,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深深地意识到了海上力量的重要性。于是建国以来,国家极其重视海防,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用以保卫祖国领海。但如今南海争端愈来愈激烈。钓鱼岛事件、黄岩岛争端,这些事件在让我们愤懑的同时,更让我们明白了现在我们的海上力量依然不够强大,我们的领土与主权正在遭受别国的侵犯。我们应该警觉起来了,国家的领土主权不容侵犯,300万平方公里的海上领土也绝不能再屡屡受到侵害。然而政府的做法却是十分“柔和”,以礼待人却并不一定能让别人对我们以礼相待,过分的柔和、谦让与宽容只会成为他国更加肆无忌惮的理由。
海洋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也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舞台,而海洋政治斗争的中心,是海洋权益。全球愈演愈烈的海权之争,背后都是巨大的海洋利益。海洋维系着中华民族崛起的诸多重大安全和发展利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海洋意识淡薄的国家对海洋权益缺乏敏感性,也不可能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无法在别人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把事情想好办妥,另外,由于意识淡薄,也不可能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产生强烈的激情和冲动。没有系统正确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认识到制定国家海洋战略和海洋政策的重要性,没有战略和政策支撑的海洋事业发展往往会迷失方向。中国保持快速发展的前提是中国要有一个持续稳定和畅通的海外资源、能源及海上贸易交通线。海洋事业的发展左右着祖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海上军事力量的强大与否也决定了我国在南海的利益能否得到切实的保护与开发。
海洋,孕育着生命,更是孕育着中华民族崛起的希望。中国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上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