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改革开放家庭生活变化调研报告
关于改革开放家庭生活变化调研报告
河北省改革开放后某家庭的具体调查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不仅建立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下面是我在我的家乡河北省邢台市的一个县城所做的调研:
问:奶奶,您觉得现在生活水平怎么样?您小时候生活水平又是怎么样呢?
答:现在生活水平好啊,能吃饱了!奶奶小时候正赶上饥荒年啊,别说白面馒头了,就是糠窝窝都不多,甚至去吃树叶,去晚了就没了,我姐姐十四岁就嫁人啦,家里养不了她啊。
问:那奶奶能不能具体的举个实例?不如说现在过年跟以前过年的区别啊?
答:我再大点的时候生活生活水平就好点了,但是也不像现在顿顿都有肉,什么时候想吃了,就去买想什么时候吃都行,等到过年了买的多了还都不想吃了,反而喜欢奶奶盐的咸菜了,年夜饭也不在家吃了跑饭店花那冤枉钱,不都一个味嘛。我们那时候吧,过年了就熬一锅小米粥,那也是赞了一年留下的一把米,父母也都就喝汤,把剩下的米留给我们分了,那时候虽然艰苦,但是过年特别高兴。是一年的期盼!
问:爸爸您觉得现在生活水平怎么样?您小时候又是怎么样呢?在生邢旭然 2011-4-23
河北省改革开放后某家庭的具体调查
活上有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答:现在生活水平比以前好很多啊,中国现在发展太快啦!一个地方几年不去再去就不认识了,其实我小时候生活水平还可以,正好生活在农场,属于地多人少,能吃上白面,但是村里就不一样了,地少人多又都是人力劳动,相对还差些,一到丰收的季节就会有人来农场抢粮,现在农村不一样了,生活条件好了,甚至比有些城市还好,别说吃不饱了,还经常村里组织一起旅游。我刚工作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才一百多,并且只是捧着这个铁饭碗,现在不一样了,工资涨了,还能做做别的挣一些外汇。
我没有去调查很多的人,但是从奶奶和父亲的口中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中国的变化。仅仅从饮食上就有明显的变化,从传统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转变为以肉类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中国的社会福利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以前,我国人民生活毫无保障。经过共和国前30年的建设,建立了以免费医疗(城市公费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免费教育(中小学和大学一律免费)、免费住房(福利分房制度)、免费养老(城市退休制度和农村集体养老制度)制度为中心的高福利制度。不仅免费,而且医疗、教育等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尤其是农村,教育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我国人民生活毫无保障。经过共和国前30年的建设,建立了以免费医
河北省改革开放后某家庭的具体调查
疗(城市公费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免费教育(中小学和大学一律免费)、免费住房(福利分房制度)、免费养老(城市退休制度和农村集体养老制度)制度为中心的高福利制度。不仅免费,而且医疗、教育等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人们的收入更是飞快增长,1949年城镇居民人均年现金收入不足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足50元。到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43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加到134元。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带来发展转机,人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到1998年分别增加到5425元和2162元,扣除物价因素,20年分别实际增长了2.2倍和3.4倍,年
平均增长6%和6.3%。
通过和长辈的谈话还有所查的一系列的数据,我深深的感受到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仅仅几十年的时间我们依然站在了世界的前端,人民生活现代化程度继续提高,但是考虑物价因素后人民实际收入增长并不明显,人民生活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又依赖科技普及特别是外国技术。社会福利体系崩溃,很大程度上增长的工资又通过医疗、教育、住房等原本免费的项目的支出流到了32万千万富翁腰包里,人民生活质量的隐性因素的恶化更是很难用金钱衡量的。这一切都表明,我们的社会经济还是存在很大的隐患的。所以我感觉国家应该做出一
河北省改革开放后某家庭的具体调查
些调整,当然现在我国也做出了调整,房价也有所控制。我感觉应该还是把重点放在农村的发展。
我觉得通过学习毛概这门课,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国情,关注我国的发展,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国民,中国的大学生应该尽的责任,时时刻刻关注国家。我希望上这门课可以通过学习历史,通过学习国家的政策来结合我国现状,让同学参加发表自己的见解。
做了这次调查,我觉得认得认识是从多方面获得的,我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很多,可以是跟其他人的交流探讨,也可以是通过媒体获取。我们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的感想会不同,也就会有多方面的认识。注:被访问人姓名:齐新改;退休职工;我的奶奶;电话:5569151 邢孟双;公司经理;我的父亲;电话:***
访谈时间:四月十六日;地点:学校宿舍;访谈方式:打电话
第二篇:论改革开放给家庭生活带来变化
学院:刑事侦查学院姓名:周冬学号:
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家庭变化
评论特色社会主义
2009051229
调查时间:2011-11-18
论改革开放给家庭生活带来变化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自此,中华民族开始了新时期的革命。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面貌、社会主义中国面貌、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成绩斐然,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实现小康社会。从城市的景色到普通人的衣着饮食,我们真真切切目睹和感受到了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巨变。
回顾改革开放的30多年,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具体了解在改革以来生活变化情况,我以自身生活变化来对改革开放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多我生活的衣食住行,以及我生活幸福度各个方面进行调查。
从我家庭衣着方面,从追求穿暖到穿美的变化,从一衣多个季节穿到一个季节多衣服穿,从自己缝制衣服穿到上街买衣服穿的转变。同时,更加注重衣服的质地,款式,搭配,衣服的品牌效应,时尚性、个性性。衣着越来越大胆。现在无论男女老少,什么样的奇装异服都敢穿着“招摇过市”。我们的对衣服追求越来越时尚。我对服装的人均消费从改革前的不足3元到现在200元,增长翻了60倍。时尚和得体的穿着成为人们没衣服消费的追求。衣服的颜色和款式越来越丰富。我们包里鼓了,消费观念也发生变化了。衣服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它也变成了人们品味变化,对个性、风度的体现。从食物方面,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家庭连基本的吃饱的难以满足。食物匮乏和单调,营养严重不足。人也普遍比较消瘦。家里来了客人是很头疼的问题,家里没什么吃的来款待。而在开个开放后的今天,10几亿的人们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我们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更加讲究营养均衡,水果与蔬菜,肉的搭配。绿色食品的科学概念一深入人心。现在家里来了客人,往往是招待客人到饭店。在除夕之夜,各大酒店爆满,吃饭还要提前预定桌位。桌上的菜叶越来越丰富,鸡鸭鱼肉样样都有。饭后水果,各类各样的小吃也越来越多。
从住房方面来看,改革开放前,我们的居住条件很差,茅草屋和土房是最普遍的住处。下雨的时候,很容易漏水。家里的家电几乎没有。以前是四大件,缝衣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已是高档消费品,是当时生活水平的标志。有一个大哥大手机已是富有的一大象征。对住所的要求越来越高。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早已被淘汰。取而代之是冰箱、空调、电脑、洗衣机、小车。手机就连小学生几乎都人手一个。我们居住越来越月要求更加安静和和谐的地方。人们更加注重居住质量要求。
对行方面的变化,在改革前,自行车便最时尚的标志,私人轿车根本没有。在路上只有寥寥几个公家的车在路上穿梭。外出的人很少。二现在的人们,拥有的小车不是遥远的梦。对汽车的质量的,品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处可见宝马、奔驰、本田、保时捷路虎。看见阿斯顿马丁,迈巴赫这些豪车也不足为奇。我们家庭尚是无车一族。国家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现 在的城市公路四通八达,城市间所需要是间越来越短。农村也实现了乡村公路。我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在过节期间,出门去旅游的时候越来越多,朋友出国旅行的越来越多。外出的交通工具,除了汽车火车,做飞机也很正常。开车自驾游的人越来越多。
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也越来越高。生活幸福度也越来越高。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律意识也越来越高,文化程度也逐渐提高,知识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这些都离不开改革的作用。这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我们走得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已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引导和激励了全体人民共同努力。是一个民族,一个过奖的共同信念,精神支柱,凝聚民族的力量保持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立足于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了思想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开放。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把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指导思想。
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中,一个大国在崛起,一步步走向富强。以来了中国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物质日渐雄厚,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结合我们人民生活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对我国发展阶段的清楚认识。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贸易出口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突飞猛进。经过30多年努力,人民在住房学费物价退休医保上都 发生巨大变化。对旧的制度旧机制的改革,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们坚定的继续深化改革,巩固发展的成绩,进一步改革中国的面貌,是人们生活,国家越来越富裕。包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主旋律。人们思想观念和文化程度不断变化,可以所,改革开放是党在时代的条件下戴领人们进行的伟大革命,改革也有了更加深层的理解,人们也越来越拥戴改革开放。改革也让人们追求富裕,搞好经济,搞好发展,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不断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
第三篇:调研报告改革开放30年变化
关于改革开放30年新农村变化的调研报告
寒假回家,看见路两边建立起了一座座新楼房,街道也修得笔直,村貌焕然一新。这对世代土坯房,土泥路的落后农村来说可是个不小的变化。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禁感慨万千。于是,我对村里近几年的新变化进行了一番实践调查。
柴涧村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山区北部,北靠群岭,土壤疏松;马路弯曲,于周围地区来说,一直是个比较贫穷的地方。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村民在村委会的领导之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使本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最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
一、在政治建设方面,改变原来的“拍脑袋决策”和贿选等现象,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切实落实村民自治制度。制定村规民约,村民干部村民选,村里大事村民定,各项事务村民监督。新的村党委班子建立十几年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真意为村民办事,用发展的眼光领导群众走先进的路子,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村党委一建立就实施了一整套文明户评定标准。自从三个代表提出后,村支部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新的要求,就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过去做的事也有了新的理论依据,一个村委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村党委开会常说的一句话是:“大家伙选上咱们,咱就应对得起村里的老少爷们。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为人民服务。”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村党委班子就像一个龙头,带领村民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二、在经济建设方面,村委会起了巨大的作用。首先,根据本村土壤的特点,改变单一的世代种粮模式,搞起了蔬菜、瓜果大棚种植,并联系商家在此建立了蔬菜市场,将种植号的瓜果通过超市,保证了基本销路。近两年,受经济波动影响,大棚收入一度不景气,瓜果价格有所下降,村党委便与县外贸联系,在村里建大棚搞肉鸭养殖,肉鸭产量增加,而需求不稳,党支部一班人发动群众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了冷冻冷藏厂。自从冷藏厂建立后,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鸭、鱼、都有了养殖户。到2010年为止,村民人均收入从原来不足1000元到现在2000余元,建立各式蔬菜瓜果大棚,鸡鸭养殖大棚,实现了质的飞跃。
三、从文化建设方面看,过去村里存在有迷信活动,劳民伤财,村党委便组织起了村里的村党委捐资邀请文化艺人,逢年过节就在村里唱上一台,这样一来,村里的风气也好了,有效改变了村里迷信的风气。村委还组织了老年秧歌队,不仅增加了村里的喜庆气氛,而且为解决老年人的冷清孤独问题找到了一个绝好的途径。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免费化,村党委下定决心,坚决杜绝青少年儿童辍学现象,村党委将每一个孩子送进最近的中小学上学,确保每个有志学子“有学可上,上学有依”。
四、从衣食住行方面看,变化尤为巨大。
(1)在“衣”的方面,从以前的“蓝海洋”“绿海洋”,到如今的色彩缤纷,衣着的变化使村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着装上的花费往往反映出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现在很多人都不再为衣物的价格所局限,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日益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穿戴的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各类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样式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村民们所接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消费水平勾勒出一条上升的曲线。
(2)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添饱肚子”到现在的“食不厌精”。食品消费向讲营养、讲风味、讲方便等方面转变。市场、商店、饭店里各种各样的食品数不胜数,水果、蔬菜、海鲜已经不再有季节性,随时随地村民们都可以挑选到自己喜欢的食品。糕点、牛奶及奶制品的消费占全部食品消费的比重直线上升。平均每人每年在外就餐的花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逢年过节村民把各个大小饭店、商店全部塞了个爆满。
(3)在“住”的方面,原来大片的土坯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高大的瓦房和新楼房。10年前,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算宽敞,而如今,住房达到一二百平方米的村民为数不少。而且室内的装修、家具和家居用品也与早年不可同日语,与城市不相上下。而且随着新农村的大力建设,将会有更多的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4)在“行”的方面,从“自行车王国”进入“汽车社会”,是我村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近几年来,我村电动车、摩托车的数量猛增,小轿车也偶尔有几辆,彻底告别了原来独轮车、自行车的社会。车辆多起来,道路的狭窄成了极待解决的问题。村委会领导村民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对我村的所有街道进行了改造,把原来的狭窄不堪的土泥路全部换成了笔直宽阔的水泥大道。并抽出专项资金,将因年久失修而停用的柏油马路进行了重新整修,架起了我村通往外界的桥梁。这一切,使的我村村民出行更加方便,对外交往更加频繁,大大促进了我村的经济发展。
(5)在“用”方面,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三大件”发生了几次变化,从最初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汽车、住房、装修”,消费也经历了“百元——千元——万元”的发展。村民们的生活已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
这一切的变化都是村党委严格根据党的性质宗旨,深入贯彻党员义务,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他们说,我们的党员干部,应该说:人人都是形象,事事皆为服务。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牢记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用真
情为人民服务。我们要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服务,引导并帮助他们出点子、找路子。现在懂经济的人多了,懂工业经济的人多了,但懂外向型经济的人不多;就企业管理者来说,懂工业生产管理的人多了,懂市场营销的人多了,但懂外向型营销的人少。我们要通过政策扶持,使企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从政策运用的角度、企业发展的角度、自身素质的角度来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用激情为工作服务。没有激情,只能是碌碌无为、敷衍了事;没有激情,就谈不上创新、谈不上改革;没有激情,就不会抢抓机遇,就不能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要及时分析新形势下遇到的新问题,及时发现新政策带来的新机遇。要善于学习政策、研究政策,及时关注政策的调整变化。要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分析利弊、研究对策,为指导、引导基层和企业做好工作。促进科学发展,要干实事、出实招、求实效。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调研的过程是不断学习、也是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更是找出解决问题好办法、发现新典型的过程。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来帮助企业研究解决问题;要增强与基层、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多为基层、服务对象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制度建设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便人民群众。
不知不觉中,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过了三十年的光阴。三十年的时间里,改革开放几乎走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角落,给我们的祖国揭开了一层又一层新的面纱;三十年的时间里,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中国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屹立于世人的面前!
改革开放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在中国的现代化。
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可以说是幸运的一代。我们没有经历过祖辈们的纷飞战火,也没有经历过父辈们文化大革命那个充满考验的时代。从一出生,我们便感受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无需在战乱的夹缝里去艰难求生,也不会因为历史文化的迥异而难以发光难以出人头地,只要我们肯勤勤恳恳的努力,社会就会为我们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这是我们祖辈们远远没有的机遇,改革开放给了我们这一代如此优厚的待遇,让我们感到如此兴奋。
三十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却足以为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它的光芒如此的耀眼、如此的绚丽!
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四篇:政治作业: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生活的变化
国泰则民安
——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31年来家庭生活的变化
回首过去的一年,改革开放,使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建成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今年十月一日是我国建国60周年日子。建国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经济快速稳步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体现的最具体的便是家庭生活的“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
一、衣
以前,由于收入低,大多数家庭都得紧衣缩食,穿戴很简陋,一年四季有棉单两季服装的就算富豪了,爸爸说:“过年时,家里才添一件新衣裳。”妈妈说:“那时家里孩子多,老大穿小了的衣裳给老二,老二给老三„„最后在撕成小碎片当补丁。”如今,现在的衣服至少一两百元,而且五彩斑斓,做工技巧提高了甚多。现在的商店到处都是,还分出了品牌店,老年店,裤子专卖店等等。80年代初,棉布衣已经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化纤面料:的确良,二合一,三合一。而如今,各种面料的衣服应有尽有,退了休的棉织衣料也成为最舒适的面料。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喇叭裤也因此流行一时。当然,那时候最普通的还是类似于中山装的的褂子。现在人们的衣服样式多了,挑选起来更自主了。当时,虽然是不愁吃不愁穿,但没有更多的钱花在衣服上,衣服的质量也不高,常常是开了线,撕裂了布,洗一洗,鲜艳的颜色也掉了下来。人们的生活好了,在衣服方面也就更不用愁了,甚至出现了衣服泛滥的情况,看看现在的孩子,哪一个不是一橱子衣服?
小结: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到了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二、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记得在一个小品里,一位老爷爷向他的孙子讲述粮票的故事。可见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一直到八十年代,粮票还在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当然,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50年代初,我国粮食 短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小结: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到了90年代,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三、住
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小结: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四、行
在坎坷不平的乡村道路上,一位父亲骑着自行车,前边横梁上坐着一个或两个孩子,车后座上坐着孩子的母亲,这样的情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很常见的,自行车是那个年代家庭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国也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大都是泥土地,凹凸不平,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到了80年代末,中国人口众多,坐火车出现了“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并且,速度也非常慢。于是,国家开始兴修铁路。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越来越多,于是开始修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现在我们看到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火车中也加入了新伙伴:D字头列车,磁悬浮列车也研制出来了,正在普及中;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不仅如此,车多了起来,道路也更平坦更宽阔了。出行的方便快捷,只是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了
小结:随着生活的进步,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虽然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但这一切,也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必经之路。在不久的将来,地球在我们眼中会 越来越小,周游列国再也不是梦。
总之,建国60周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在明天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我坚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们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会更加辉煌!
第五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
篇一: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迁调研 江苏理工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班级 12服3Z学号:12222324姓名:周晶 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调研 家乡的蜕变 内容摘要:东台——我的家乡,黄海之滨的一座小城,素有“黄海明珠金东台”的美誉,是神话传说“天仙配”的发祥地。我的家乡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市,江苏省文明城市,是2008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东台拥有被联合国认可的太平洋西岸唯一一块未被污染的沃地。改革开放30年来,在这个小城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天的东台,已经成为江苏省长江以北唯一的县级中等城市。关键词:东台 变化 蜕变 引言:思想不是物质,物质在交换中保持数量的平衡,思想却在交流中丰富,沉积而变得更深沉、完善!在改革开放中,中国人在与世界交流!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社会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旧中国的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已成为历史。昔日的穷乡僻壤,今日牛羊成群,粮谷满仓;昨天还是秦砖汉瓦,现在已是高楼林立。经过30年的建设,东台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楼变高,路变宽,市民的工作、生产、生活环境和居住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市区建成区由改革开放前的4.9平方公里扩大到26.3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25万人,拉开了“四纵五横”的市区道路框架,一大批重点工程顺利实施,目前市区与30年前已然大大不同!观点: 滚动式实施旧城改造,着力构建现代人居佳境 东台于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建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大街虽经几次拓宽,但整个老城区仍然房屋破旧,巷道狭窄,交通不畅,设施陈旧,配套漏缺,市民居住条件和环境较差,工作生活不便。1979年,东台人民公园开始筹建,通过多年努力,已成为综合性公园,被江苏省评定为“二级园林”,3A级旅游景点创建并通过国家验收。同时,市区还建成了憩园、何垛桥小游园、清竹园、百岁园、趣园、东亭园、鼓楼小游园等路边、街头、住宅小区开放式小游园。公园和小游园为城市增添美景,也为市民休闲、娱乐、健康提供了场所。为彻底改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从1995年开始,市委、市政府连续组织实施了五期大规模旧城改造。除按规划保留或迁移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等体现东台城市发展延脉的标志性建筑外,其它民居和公共建筑全部拆除,重新规划建设。先后投入21亿元,拆除旧房110.87万平方米,动迁居民1.3万户、4.8万人,新建商住楼、住宅楼312幢,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新建东亭村、新桥新村,茶城花园、林城花园、南城花园、红兰花园、东坝新村等风格各异的居民小区19个。北至何垛河,西至串场河,南至南城河,东至陆家滩,累计改造旧城区面积超过五分之四。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1982年,地处苏北里下河平原的东台市时堰镇嵇东村在全国率先创建文明村。如今,这里党风正、民风淳、村民生活殷实、人人思进、社会稳定。当年,东台市嵇东大队党支部领导社员开展创建文明村、评选文明家庭的活动,促使人们的精神面貌迅速发生变化,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推动了农村大好形势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这标志着110多万东台人民迈开了追求现代文明的步伐。嵇东全村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小的时候,没有几条宽广的马路,一到下雨天,路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现在,东台出现了好多高层建筑,条条马路宽又广,市区又刚刚换了新公交车,马路边的绿化搞得非常好,已经差不多是一个园林城市了。东台已多次被评为“省级卫生城
市”,这是我们每一个市民的骄傲。1989年,东台在全省率先开展“十佳文明新事”评选活动。这项活动面向社会,扎根最基层。多年来持之以恒,常评常新,越发成为广大干群学习身边典型、弘扬文明新风的有效载体,成为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传统项目和特色品牌。2002年,东台在全国首开农村道德评议先河,道德评议会通常由7至9人组成,村党支部书记兼任会长,群众推荐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其他群众代表担任评议员。目前,全市共聘请村级评议员3300多名。评议会依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订规章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农村中那些法律管不到、行政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人和事、言和行进行评议,教育引导农民遵守道德规范、提高道德素质、树立文明新风。改革开放的30年间,教育的快速发展使东台市市民的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受教育的劳动力人数、学历层次都有显著提高,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得到发展。教育在提高城市品位,构建和谐东台,打造美丽新东台,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城市的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鼓楼路步行街是旧城改造四期工程确定的配套项目之一,也是东台有史以来规划建设的 第一条步行街,位于鼓楼中路,于2003年建成。东起海陵南路,西至西环线,街面建筑由11幢造型各异、高低错落、风格一致的店铺和少量办公房编排而成,蜿蜒伸展。为瞄准“全省一流,苏北第一”的建设目标,曾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博采众长,特邀高资质设计单位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并数易其稿拿出4套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然后实施高标准路面铺装,高品位绿化栽植,高档次灯饰亮化,高水平雕塑小品点缀,设施建设明快、大方、现代感强,形成简洁统一的风格,具有浓厚商业气氛的休闲、购物、游憩于一体的舒适宜人的人文环境。尤其是在夜晚,整个街区呈现出流光溢彩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竭力做强作优发展引擎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县委、县革会就着手在台城东北部规划建设新街道。撤县建市以后,围绕建设江苏沿海中部现代化工商业中等城市的目标,东台市区按照“北扩、东进、西补、南延”的发展思路,逐步作大作强作优作美城市,形成市区北部和东部以工业为主,中部以行政商贸为主,西部和南部以旅游、休闲、为主的城市功能格局。2007年,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来东台视察,提出东台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东台市区迅速掀起新一轮城市大规划大建设浪潮,城东新区和中心城区等新区开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委、市政府把基础设施列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先后建成范公路、海陵路、红兰路(南段)、东亭路、望海路、金海路、开发大道、迎宾大道、惠阳路、宁树路等主干道,新建或重建范公大桥、东进大桥、北海大桥、台南大桥、城南大桥、北关桥、东亭桥、何垛桥、二女桥、望海桥、工农桥、海道桥、南门桥等大中型桥梁,打通了市区的四面出口,进一步拉开了城市框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网,城市道路的通畅能力不断提高。2009年9月28日,城建重点工程东进路、北海路、站前路、红兰路(中段)同时建成通车。东进路东起沿海高速东台段,西至东进大桥东引坡;北海路西起体育馆,东至火车站站前广场;站前路北起北海路,南至东进路;红兰路(中段)南起望海路,北至东达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完善了城市功能,而且为“筑巢引凤”创造了条件。由荷兰尚尚集团公司投资开发的“尚诺威赫欧洲工业园”日前落户我市城东新区。这一切都是由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东台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第一措施,通过加强培训、成建制输出等办法,积极开拓农村劳务市场。据统计,3年间全市新增劳动力转移15万人,劳动力转移总量达到32万人,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东台市农业基础比较雄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是国家级农产品生产商品粮、棉、瘦肉型猪、山羊和优质商品油基地,多种经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0%,年产棉花3万吨,蚕茧1万吨,双低油菜籽5万吨,优质西瓜50万吨;已成为上海、南京、苏锡常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东台海洋资源丰富,沿海滩涂盛产文蛤、鳗鱼、黄鱼、螃蟹、白虾、泥螺等特种水产品,滩涂围养总面积达70万亩,是江苏省重要的珍贵海产品生产基地。现在,东台建成了永丰农业生态园,通过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验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迅猛发展,全市已有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86个,农民经纪人1.5万人。2006年1月,东台市溱东镇周黄村成立苏北首家以土地经营权为股份的富民合作社。这些成就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是党的正确领导促进了东台农村的发展。改革开放的30年间,在社会事业上,东台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东台市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全面完成了农村初中“四配套”工程,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惠及了全市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越来越多,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位居苏北县级市第一。进一步加强文化工作,组织开展了多次文化交流活动,建成“农家书屋”50个,完成了市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和戈宝权故居的维修工程,有线电视行政村开通率达97%。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倾力打造精品标志工程 改革开放之前,东台市区几乎没有高层建筑。短短的三十年,古老的东台城在迅速窜高,市政府大楼、苏中大厦、工商局大楼、中国农业银行、凯悦国际大酒店、国贸大厦、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信合大厦、电信大厦、广电大厦、水务大厦、环保大厦、国土大厦等一批具有现代风格的高层楼宇相继建成,新市政府大楼、检察院大楼、法院大院、磊达五星级酒店、兴城国际花园等十几座高层建筑正在抓紧建设之中,日益透射出现代化城市的风采。随着老城区改造,市区向北拓展,城市主干道形成,东台市区逐步建成磊达广场、摩天广场和东强广场等三大道路广场,以及东亭广场、金墩广场、景范广场等住宅小区广场,五角广场、红兰广场、文化广场、开发广场、迎宾广场、振兴广场等公共广场和金东广场等商用广场。建成大、小型雕塑50多处,其中安放在开发大道的“黄海明珠”、安放在五角广场的“希望之星”成为市区标志性大型雕塑;红兰广场“盘铁煮盐”、鼓楼路步行街“戏耍”、“磨刀”、“理发”等铜塑,无不透射出东台人文气息。有统计数据显示,东台市市区面积由5年前的86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市区面积16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19.1万人增加到27.5万人。近年来,东台市的农村建设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城乡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农村,原来是草房居多,后来是瓦房居多,改革开放后的近几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多镇建起了“中心村”,许多两层小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路边排成一排,放眼望去,宛如一条美丽的商业街,这使我深深感受到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东台的城市规划以人为本,大城市框架已经拉开,开发大道、纬二路、经二路、站前路等一大批城市干道全面竣工,形成了“四纵六横”的城市主干道和数十条次干道合理分布的道路网络。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何垛桥公园、人民公园、憩园等游园绿地相继完善;西溪泰山寺、海春轩塔等也成为市区亮丽的风景线,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正在初步形成,东台正加速向更好的人居环境城市迈进。在城市建设中,广大建设者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把每一项重大工程项目都当作精品来全力打造。几年来相继开发建设了西湖花园、水景湾、金地·盛大花园、兴城国际花园、蓝色港湾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仅2004年至2006年,市区就有9项工程荣获盐城市城建精品工程奖,其中市政道路类有北海路,标志性建筑类有文化大厦、东中新校区、金东广场,园林绿地类有迎宾大道、开发大道,人防工程类有东台市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金地·盛大花园、金色佳园。文化大厦和金东广场还分别荣获江苏省优质工程“扬子杯”奖和“江苏省建筑施工文明工地”。结论:东台这座城,我生活了20年,走访大街小巷。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东台的城市面积明显扩大了。东台市中心也比以前繁华了许多,记得还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华联商场那儿新建了一个地下商城,能去地下商城是我的一大乐趣。现在,时代、世纪联华、新合作、农工商、苏果、新世界等一大批知名超市相继落户东台,高级酒店也越来越多,这些更进一步
促进了东台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扩建,身边的这些变化让每一个东台人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改革开放创造的成就 改革开放不仅使东台迅猛发展,祖国的每一块土地都发展迅速,祖国的天,“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祖国的地,“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祖国的儿女啊,“喜看稻椒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30年的励精图治,30年的上下求索,我们的祖国挺立在世界的东方,自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社会主义的航船正乘风破浪,昂首向前!祖**亲啊,是改革开放使您换了新衣,告别了贫穷,是改革开放使您变得美丽、富强、不可侵犯!“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我要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伟大!我爱中华!”。
篇二: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迁调查报告 引言: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到今天已过去了三十余年。在1978年-2008年这三十年的历史长河中,深处改革开放最底层的农村也经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在2001年后期加入WTO之后,农村的情况也发生了明显地变化。此次调差主要针对我的家庭以及我周边亲人的整体情况变化做以记录整理,最后归整为家庭收入、衣食住行、教育以及卫生环境方面。
一、调查时间:2015年10月1日-2015年10月8日
二、调查地点:山东省东平县新湖乡
三、调查对象:村民、小学教师、村干部、乡镇医院医生 主要内容: 家乡人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家庭及收入经历了从缓慢增长到稳定增长又到缓慢增长的过程,衣食消费由以前的大部分自给自足到现在多样化消费选择。住房交通情况也大为改善。教育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适龄读书儿童数量大为减少,村一级小学合并明显。近年来乡镇初级中学也有合并趋势,但不如小学明显。教师素质相对提升。农村卫生医疗覆盖明显增加,看病难问题有所缓解,尤其是国家2003年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相对缓解了农民看病贵的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变化是巨大的,但是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部分工厂转移城市近郊农村地区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农村生活垃圾随地丢弃的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乡镇卫生院检测近年来周边村庄患重大疾病的农民逐年增加,比如食道癌、肺癌、白血病等。这与农村环境问题密切相关。报告呼吁政府强烈关注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和维护。具体报告如下: 农民家庭收入的波浪线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还是人民公社大集体生产方式,如村民说“当时后泊村约200余户人家,分为7个大队,挣公分吃公粮。”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村里开始为每户按照人口分地,土地按照优良分为一级地和二级地,保持分地的公平公正。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源自土地收入。为了增加收入,就得给土地上肥料,当时化肥奇缺,而且价格昂贵。所以土地的营养主要来自有机肥{动物的粪便以及废坑积攒的生活排泄物},粮食的产量较低。粮食的收割主要靠人力,生产效率也较低。而且农业队天气的依赖较大,家庭收入的风险较大,但是收入在区域内呈现均衡的趋势。家庭生活消耗几乎是自给自足,几乎家家都饲养牲畜家禽。农民外出打工现象非常少。改革开放开始之后,城市建设开始了,随着农村家庭劳动力的增加,土地生产效率略微的体改,村民说“当时村里土地较多的人家有的买了手扶拖拉机用于粮食的运输。”这样小量富余劳动力出现了,附近村子有人外出打工,以建筑业为主,家庭收入开始有了多样化的增加。同时村里开始出现小型商店,主要销售
酱油醋以及烟酒等生活辅助品。直到进入2000年后,农村的变化才明显起来。此时大中城市建设进入高潮,劳动力缺口巨大,农民工开始以团体的形式出现,农民工的待遇也开始大幅增加。村庄里外出打工的现象非常明显,尤其是2005年国家免除了农业税,此时农村的家庭收入增长幅度也几乎达到了顶峰。随着国内制造产业的普及,以及设备生产线成熟之后的价格优势。农业机械开始大幅进入农村,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率也大幅提高。这个阶段对于中国各个行业来讲都是黄金时期,尤其是中国股市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变化。2008年之后农村由于前几年的“农民工经济”带动了农村自身小型经济圈的构建,村里的小型超市开始普遍起来,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富余劳动力也开始增加,尤其是家庭留守妇女也渐渐加入了劳动力大军,村办企业开始兴起,农村经济开始出现多样化趋势,但是自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来临,中国的城市建设过度饱和,建筑业开始遭受危机,尤其是2012年之后这种冲击越来越明显,所以农村劳动力和建筑业密切相关,农民的家庭收入增长幅度开始出现了下滑危机。尽管妇女加入了商业劳动中,但是村级企业的不规范性,资金不充足最终的收入还是难以增长幅度弥补下滑的家庭收入趋势。所以农民家庭收入在改革开放这30里大致经历了一个弧线的历程,但是随着国家对经济的调整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相信这短暂的家庭收入危机会很快过去。相比改革开放之初,家庭收入的增加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由于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建筑行的密切关系造成了农村家庭收入的及不稳定性应当引起政府重视,政府应该对于培养农村人才,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等具体措施加以改善这一局面。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不容模糊的一点就是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农民家庭收入与城镇居民的家庭年收入的差距被拉大了,贫富差距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农民家庭衣食住行愈渐多样性 改革开放之初,农民的衣食几乎都是自给自足,衣服主要来自集市上布料,回家再加工。村民说“当时村里结婚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房屋的构建主要土坯房,当时砖瓦结构的房子很少见。交通工具主要是靠自行车,自行车和电视机的普及率并不是非常高,主要集中于新婚农民青年家庭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乡镇周边村庄新婚青年不再垒土坯房,开始换为水泥钢筋楼板结构,告别了木梁结构。这与农村的经济条件开始改善是不分开的。2000年开始农村的衣食住行开始发生变化,新婚青年已经告别三大件的年代,取而代之的是五间新房、摩托车、电视机、洗衣机,衣服的选择非常多样。生活消费开始有所增加,乡镇人民商场生意火爆。但相比当时城市,农村的生活资料门类不够齐全。有些东西在乡镇以下村庄是买不到的。摩托车已经开始成为流行的交通工具,村子里几乎没有拥有汽车的家庭。除摩托车外,部分家庭开始拥有三轮车,拖拉机等农用车辆。2010年后农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上述所说家庭收入的增加,另外一方面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便利开始惠及农村,比如衣服样式、食物的种类大大丰富,在乡镇以下的农村超市里消费品异常齐全。全国各地乃至周边国家的特产在农村也可以看到。衣服的样式款式开始与城市接轨,物流配送的畅通,让农村的衣食住行生活消费开始不逊于城市的居民。农村的房屋建筑也呈现新的变化,新婚青年不再是五间毛坯房,而是完全盖好的一处宅院,并且是简装之后家具
家电齐全,或者宅基地不够的家庭通常是盖一栋二至三层的小楼。农民家庭拥有的交通工具更加丰富,随着新能源电池的开发利用,电动自行车在农村普及率达到97%,自行车反而减少,除此之外,农业机械以及农用车辆普及率也是非常高。并且农村新婚青年家庭开始拥有家用轿车,面包车等交通工具。由于农村车辆增加,农村的交通开始出现问题,国家节日尤其是农历春节时期农村的堵车现象堪比城市。随着政府对村村通公路的扶持,这种情况虽然大为改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村特产等资源向外运送,城镇化建设的开始,农村的道路规划面临新的挑战。道路的使用寿命也接近极限。但是道路规划不能仅局限在乡镇,更应该与后期的城镇化结合,尽早规划,讨论实施,避免重复施工造成浪费。交通压力的增加还应当加强交通运行的监督,尤其是超载对省级以下公路的危害巨大,但又在农村极为普遍。所以加强农村交通监督也应当引起重视。农村教育资源的逐步整合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适龄儿童数量较多,几乎各村庄或者临近村庄都有自己的小学,故乡镇以下小学数量也较多,相对教师资源少,待遇较差,师资队伍素质较低,大部分是一些乡村上过中学的村民上课,鲜有高中或者职专毕业的老师。学生上学较为方便,几乎小学生都是自己步行去学校。但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是低的,教学环境也是艰苦的。学校规模较小,设施非常简陋。甚至部分小学连学生厕所都是临时堆起来的土墩围起来的。并且儿童失学现象明显,尤其是初中阶段失学率最高,特别是女孩。村民说“闺女上学啥用啊,最后还是不如找个好婆家。”失学之后的农村学生或者在家务农,或者后期跟随父辈外出打工。2000年左右由于计划生育在农村开始严格执行导致适龄儿童的人数大幅下滑,乡镇以下农村小学开始合并,乡村学生上学开始出现交通问题,基本都是老人开始接送孩子。教育资源开始初步整合,教学条件开始有所改善,学校的部分文体设施开始设置,校园硬件条件有了明显改观。师资队伍由于整合有了明显提高,此时农村学生辍学率开始降低,尤其是家庭条件改善后,农村女孩的辍学现象得到遏制。2010年以后乡镇以下农村小学几乎全部合并完毕,适龄儿童人数变化趋于平稳,教学条件大为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开始有了独立的教学楼、操场、实验楼等。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费用的免除,农村小学几乎没有辍学学生。师资队伍的建设步入正轨。农村教育开始进入良性循环。师资队伍建设已经纳入事业单位招考系列,师资力量提升明显。尤其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小学高级职称向一线偏远乡村倾斜之后,我们相信农村的教育会越来越好。农村卫生环境条件迫切需要改变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生产资料较为原始,农村生态环境几乎没有遭受破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乡镇企业的出现,使得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类企业由于资金实力问题,对排泄的污染物没有能力处理,再加上农村地区卫生环境的监管力度太薄弱,所以三十余年的经济变化使得这一现象愈演愈烈,成为当今威胁农民生活的头等问题。
随着生活物质条件的改善,农村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越来越成为污染难题,这类垃圾难以自动降解,对土壤污染程度较深且持久。同时由于乡村超市的普及,很多城市食品检验不合格的副食大量流向农村,对农民的生活健康尤其是儿童(这些副食主要由儿童消耗)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由于农村环境污染的加重,外加农业现在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很多农民在喷洒农药以及施肥的操作中缺乏技术指导,没有做好对农药、化肥等化学危险品的防护,也对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伤害。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终于开始关注对为改革开放做出巨大牺牲贡献的农业,开始关注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健康。新农合的实施确实部分减轻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由于相比而言乡镇医疗资源还是贫乏的。随着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农村重大疾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镇卫生所大夫说“近几年周边村庄患有食道癌、胃癌以及白血病的农民越来越多,这对农民来说是灾难性的”,该类大病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是灾难性的描述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因病致贫的情况在农村是相当普遍的。针对这一情况,政府需构建基层疾病卫生防治网络体系,尤其是针对农村的特殊情况。可以充分利用基层卫生机构对农民群众的健康情况进行初步检查,按照疾病治疗的难易程度或者疾病的危害程度进行划分,按照疾病情况向上级或下级医疗体系输送病人。同时要对农村出现的典型的疾病案例及时做好宣传预防工作。针对由于农业操作不规范到时潜在疾病威胁要积极要求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引导,比如喷洒农药以及施肥时需要注意穿戴相关的防护装备。同时对于农村的环境污染则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转型,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坚强环境执法力度,从大部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决维护共和国最后的土地生态环境!结语: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成绩是令人鼓舞的。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底层的农业、农村、农民在这三十年的浪潮变化中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也享受到了改革开放所带了的经济成果,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环境,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也摆在了人民群众的面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我们要积极总结经验,尤其是关乎农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勇于迎接新的经济模式下,新的环境压力下的挑战,担负起大学研究生生的责任与使命,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三: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家乡变化 从 家 乡 变 化 看 改 革 开 放 三 十 年 2015年10月22日
一、家乡简介 我的家乡开江县,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地处四川省东部,大巴山南麓,位于渠江支流明月江的两大源头白岩河、新宁河流经之地。开江县域介于东经107°42′至108°05′、北纬30°47′至31°15′之间。东西宽36.5㎞,南北长51.5㎞。开江县全境幅员面积1032.55㎞2,总人口60.34万人(2011年),辖十镇、十乡。开江历史悠久,旧名新宁县,有1450多年历史。建置以前,春秋战国时属巴国。开江县旅游资源丰富,有始建于唐朝的古刹宝典金山寺,有富含多种矿物质具有保健医疗功用的双飞温泉,有宝石湖水库。
二、我的回忆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市民家庭。从我出生开始,这20多年来,随着我慢慢地长大,我的家乡也一刻不停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的家乡只有一条街,沿街全是瓦房,居民们也没有什么娱乐场所。到了傍晚,都在家里看着那台还算清晰的小彩电。然而,不知不觉,改革开放的东风也从沿海刮到了我的家乡,从此以后我的家乡每天都在不停地变化。直到现在,每次放假回家,我都能看到新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新的公共基础设施又投入使用。我为我的家乡紧跟时代的潮流而深感欣慰。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改变还是这条河。80年代的母亲河 如今的母亲河 不论在面对我家乡的建设成就,还是在面对我的家庭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我都完全有理由自豪地说,改革开放给了我们未来,给了我们希望,如果没有这次改革,我不知道我还会在我那只有一条街的县城里面呆多久。
三、旅游业的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努力建设和发展旅游业。宝泉塔、文笔塔、明月泉、宝石泉、飞云温泉??素有“巴山平原·毓秀水乡”之美誉的开江以其山奇水秀闻名遐迩,县内有国家3A级景区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8个,如画的美景吸引着各地游客。然而,在没有高速公路之前,由于受到交通的限制,开江的旅游还停留在以万州、达州、梁平为主的范围内。路通则通,路通则变。随着万达高速全线建成,开江旅游将迎来一个飞跃的契机。如今,在“万达高速”通车后,开江到达州半小时,到万州1小时,到成都3小时,将成为连接成都——重庆——西安黄金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和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热线的延伸。“在开江旅游景点较为集中的讲治和普安两个镇都有高速路出口,并且距离景点也只有两公里左右。”刘艳妮说,万达高速缩短了旅游的路程和成本,游客增多的同时,庞大的自驾游队伍也会随之而来。多样的旅游形式和线路会带来更多的游客,预计每年能增加3万人次。便捷的交通条件提供了更加灵活快捷的线路组合,开江与周边景区旅游将融为一体,区域合作将更加紧密。刘艳妮说,目前正与重庆开县联系,围绕万达高速打造一条黄金旅游环线。
四、工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 开江物产丰富,境内已探明矿产有20多种。同时,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以五金工具、轻纺、食品、能源、建材业为支柱,以出口产品为导向的工业格局。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交通,一条高速路,就是开江经济迫在眉睫的一条腾飞路。开江普安工业集中发展区占地4.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6家,主要是五金工磨具、食品加工等产业。万达高速通车后对开江工业经济带来的变化,普安工业集中发展区主任陈斗兵感触颇深。早在开江至达州段通车后,我们就能直观地感受到愿意入住园区的企业大幅增加,招商引资比以前更加容易。“万达高速全线通车后,我们还能通过万州拉近与沿江沿海城事的距离,增强园区企业与西部其他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抢占西南片区市场。” 万达高速通车后,开江直接面向的是万州、达州两座城市和重庆、武汉、成都等大城市,开江将通过它们向西部和东部延伸至全国。此外,借助万达高速,开江能西经达州到西安;东经万州到宜昌、武汉、上海,路上交通网络真真正正横贯东西,成为川东地区名副其实的出川“东窗口”。同时,万达高速在达州与达陕高速相连,承接陕西、甘肃、青海等西部省份,是西部地区通江达海的最快速通道,开江作为万达高速的“中间点”,区位优势明显。“万达高速通车后,开江将是秦巴地区连接中原、承接沿海、面向世界的前沿阵地和对外开放合作窗口、市场要素聚集洼地、进出口物资集散中心。”阮德章说,开江无疑将是秦巴山区通江达海的“桥头堡”。
五、改革开放让广电事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回首过去,广播电视局事业经历了艰苦的发展岁月,开江广电人始终以孜孜 以求的态度,在艰难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谱写了开江广电不屈不挠、不断跨越的宏伟篇章。30年前,有线广播是县、乡党委、政府的重要宣传工具。民国时期,境内没有广播事业。1951年3月,成立县收音站,配收音员1人。先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被群众组织接管,后又实行了军事管制。直到1984年6月5日,改名为县广播电视局。到1985年底,全局(站)职工28人,其中助理工程师2人,技术员1人。乡、镇广播站,共有机务、线务人员58人。在广播事业建设上,70年代的农村有线广播网,架设的铁线多属民用铁线,木杆矮小,杆距稀,几年后,木杆腐烂,磁瓶破碎,线路倒塌,不少大队,生产队的广播中断。1974年,电杆以条石代木杆,广播逐渐恢复。在广播宣传上,1956年7月开始自办地方新闻,内容以通讯报道和县委、县政府有关政令、报纸摘要为主,没有固定时间。1957年,自办节目时间固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自办节目中断。1975年恢复。每天分早、午、晚3次播音,转播时数为2小时30分钟。在电视事业建设上,30年前县人只能通过架设接收天线收看电视节目。1976年9月,县广播站购进县内第一台国产凯歌4D4A9时黑白电视机,在县医院后山坡架设接收天线,收看效果良好。1979年3月,县广播局购进国产峨嵋投影电视机1台,在机关院内放映,直接收看省台电视节目。随着1981年1月开江县牛山寺电视差转台修建竣工,用发射功率10瓦、发射频道为8频道的彩色差转机,正式转播省电视台节目。在此期间,县人能收看四川电视台第一套节目。1986年,在牛山寺电视差转台建立了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县人能收看中央电视台和四川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共两套节目。30年后的今天,开江县广播电视局从”加大新闻宣传、扩大网络覆盖、完善管理体制、创新改革发展”着力,不断加强新闻宣传的喉舌作用,努力扩大网络履盖面,积极完善管理体制,锐意改革创新发展。通过全体广电人的不懈努力,搭建了坚实的发展平台,促就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广电事业正方兴未艾。如今的开江县广播电视局组织机构健全。局机关内设综合办公室、总编室、社会管理股(行政审批股)、科学技术股、行政执法股等5个股室。县广播电视局下设县广播电视台、县广播电视差转台、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中心等事业单位。县广播电视台内设编辑室、新闻部、文娱部、影视部、外宣部、技播部和广播节目部等部室;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中心设有城网部、农网部、技术部、财务室等部室和20个乡镇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分中心,全县广播电视系统员工总数232人。如今的开江县广播电视局功能发挥完善。各栏目收视效果较好,反响强十分强烈。本台节目多次被省台、市台采用并转播。电视台、电台、《开江在线》网站三大媒体打好主动仗,多频率、多频道、多栏目联动,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出色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的宣传任务,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以及各部门的一致认可。创优节目获佳绩,广播、电视创优,2007年获奖率达82%。个别节目在省级评比中获奖。转播节目数增多。在原来29套节目的基础上,增开了戏曲频道、新疆卫视台、深圳卫视等节目,电视频道数已增加到41套。
六、总述 30年,改革开放站到了而立的节点上。30年,人生可称而立,国家可见枯荣。过去的30年,激荡而伟大。回望来路,中国以濒临崩溃之身,怀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情,成就了一场伟大的革命。从贫瘠到富裕,从禁锢到自由,从崩溃到奇迹重生,30年,一个个瞬间书写完成的这部改
革开放史,让我们有太多的理由为之击节赞叹。今天,我们,和讯网,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勾勒重述这段历史。我们深知自己的青涩,这样的梳理必然挂一漏万,但面对这段历史,我们不能放弃作为一个独立媒体的思考责任;站在30周年这个节点,我们不愿缺席这个也许会对将来产生更深远影响的讨论现场。我们首先感恩于思想自由法则的真正复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过去的30年,中国在不断的试错中,逐步学会思考、包容、平和、自信; 我们要感恩于经济自由法则的最终归位:小岗村村民按下了鲜红的指印,邓小平的大笔乾坤,市场经济开始站上中国的经济舞台,从此再也无法退潮。我们还要对在这30年来路上追寻探索的每一个人,致以深深的敬意。正是他们,搭建起共和国强健的体格,他们的失败与成功,沉淀为这个时代永恒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