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健身理念深入人心,体育锻炼已成习惯——访加有感[精选]
健身理念深入人心,体育锻炼已成习惯
——访加有感
湖南省常德市第十三中学戴明
2011年8月下旬,我以“体育学科带头人”的身份,随“常德市优秀教师访问团”赴加拿大,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教育教学学习、考察活动。
活动期间,我们住在温哥华市郊兰理区的普通市民家中,与加拿大普通市民同吃同住,亲眼见证了他们真实的生活。其中,加拿大人健身的理念以及体育锻炼的习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加拿大普通市民中健身理念已深入人心,体育锻炼也已成为一种习惯。敬佩的同时,自己不禁对此有了一份感悟。
一、健身是休闲,锻炼是生活
我们到达温哥华是8月16日下午3点(温哥华时间),当地气温约为25℃。我们是从夏季高温37℃的常德一下子就到了25℃的温哥华,温差特别大。一下飞机我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夹衣外套,而当地人却是短衣短裤。我心想:白种人不怕冷吗?经过我们一个多月的观察发现:是加拿大人平时注意健身、体质好的缘故。
加拿大人工作时间较短,一般是上午9:00上班,下午3:00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小时吃中餐,其余的时间干什么呢?健身。
每天早餐和晚饭后,人们都会陆陆续续从家中走出来,或遛狗、或跑步、或踢足球、或打棒球、或滚皮球、或压韧带、或骑自行车。1
老人则在马路边慢慢散步。健身已经成为加拿大人工作之余必不可少的一种业余爱好,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而到周末,人们则会开着小车到距离车程一至两个小时的远方的湖边或海边健身。有的在湖边钓鱼,有的躺在湖边沙地上晒太阳,有的划船,有的则干脆一下子扎到湖水中游泳、嘻戏。到海边的则驾一叶扁舟,扬起风帆,驶向大海深处;或者开着游艇,玩起水上滑板;甚至进行更刺激的项目:水上降落伞。攀岩爱好者则会相邀在一起,到太平洋边某一山峰的悬崖绝壁底,玩非常艰险的运动项目:攀岩。
总之,在加拿大,健身理念已深入人心,身体锻炼已成为一种习惯。
二、家庭、社区体育设施十分齐全,为全民健身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加拿大健身、体育比赛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在每一个家庭和社区里,体育健身设施都十分齐备和完善。
在加拿大居民的家门口,随处可见体育健身器材。两三家就有一个升降式的篮球架,只要稍微大一点的水泥地面,就是一个半截篮球场。只要看到大块草坪的地方不是用作打高尔夫,就是拿来踢足球、打网球。在海边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家庭小院里,则摆满了随时可以拖走的小游艇、帆船、皮划艇等水上游乐器材。
在加拿大的每个社区,都有一个十分宽阔、修剪得非常平整的草坪,一眼望去,像一张巨大的绿色地毯。草坪两边,竖立着足球网、棒球网;草坪中间有单杆、双杆。平时,市民可以在草坪里踢球,吊单杆、吊双杆、打棒球,甚至可在草坪中间进行摔跤等活动。遇到大
型比赛时,只需在草坪上画出标志线,便可成为一个标准的足球比赛场、棒球场、橄榄球赛场,无须作任何修整。
每个社区均有专供孩子们健身的场地,如露天游泳池;铺着厚厚塑胶层的荡秋千场地;玩滑板的圆形赛场;玩山地自行车的田径公园等。每天下午5点以后,这些地方便成了孩子们玩乐的天堂,想怎样玩就怎样玩。
另外,大部分社区均有专供本社区老百姓游泳、健身、休闲娱乐的室内场馆。里面有很大的游泳池(池内有道标,应该随时可以接受大型比赛),游泳池旁边有很多高档的健身组合器材、跑步机、放松器械,还有斯诺克的桌球、高档的乒乓球桌等等,我们每天上课的兰里教育局旁边就有一家,我房东的儿子带我去了一次,我自己去了两次,每次都玩得很尽兴,好像也没有人找我收钱或要我办卡,应该也是免费的。
每个社区的小学、中学里均有标准体育馆及其它体育设施。平时上课时,这些设施供学生们使用,放假后,这些体育场馆对市民开放,市民可以进去健身甚至可以举行一些体育赛事。
三、节俭办体育。办体育的出发点不是面子工程,不是政绩工程,而是在于老百姓的需要
我们参观了加拿大的三处大型国际比赛体育场馆,他们节俭办体育的作风让我十分感叹。
一处是位于Whistler(惠斯勒)公园里的2010年冬奥会滑雪比赛场地。我们参观时,只看到了一个醒目的奥运会会徽五环标志以及滑雪用的滑道,除此之外再无其它的什么东西了。像国内那种铺天盖
地的标语呀、彩旗呀、氢气球呀等宣传用品,根本看不到。
二处是Richmond Olympic Oval(里士满奥林匹克椭圆形)的奥运会场馆,位于温哥华市区。我们去参观时,在场馆内正在举行一场国际中老年人羽毛球赛。在场馆门口,我们只看见一块小小的带有箭头的指示牌,从上面的文字才能发现场内正在举行一场国际大型比赛。门口无大型宣传画,无大型欢迎标语,无彩旗,也无迎宾小姐,更不见政府官员前来助兴,场面十分简洁,也很节俭。
三处是位于蒙特利尔的奥运会主会场。我们去时发现场馆外竖立着三面旗帜:奥运会会旗、加拿大国旗、蒙特利尔市旗。我们定眼一看,那以不能称之为旗帜了,而成了旗巾。每一面均被长期的风吹雨打、太阳晒变得破乱不堪。尽管如此,加拿大人仍舍不得换新的,让三面破旗巾在空中飘扬。
通过这三处的参观,我深刻地认识到:加拿大人在体育方面不愿做面子工程,不愿做表面文章,而愿让体育精神发挥实效,让体育实质真正服务于广大民众。
正因为这样,加拿大人体质非常好,他们的人均寿命也很高:男性人均寿命78岁,女性人均寿命85岁,排在世界人均寿命前几名。
四、几点反思
对照我们的业余生活,加拿大的健身理念和体育锻炼习惯是很值得我们反省和学习的。
我们的业余生活大多数人是在牌桌、酒桌上度过的,既伤感情,又伤身体。而我们办体育的目的似乎就仅是为了一个好成绩,一提到体育运动好像就是运动员的事,与自己无关。健身理念还远远没有深
入我国国民的心中,体育锻炼还远未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因此,我们在国际赛事中拿的金牌不少,但我国国民整体身体素质却在逐年下降,老年人生活无质量,在病痛中渡过每一天。
我觉得要扭转这一局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1.广泛发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健身理念,让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2.加大社区体育设施投入,让社区健身场地更大一些,健身设施更齐全一点,让我们的健身器械不再是“作秀”,而是落到实处。在进行体育场地建设时,不要忘记广大的农村,要考虑到是全民健身,不光只有城里人才健身。
3.针对中国国情,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加大强制力度将“体质”考核与中考、高考结合,成为必考科目。作为政府,身体素质还要与就业挂钩,强迫国人从小就注意锻炼身体,强制形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4.作为体育教师,要“授之以渔”,而不光是“授之以鱼”,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光教会学生各类体育运动的技能、技巧以及锻炼的方法,还要适时的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5.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以身作则;其次要教育学生从小要多利用业余时间锻炼身体;另外,上课不要拖堂,不要随意占用学生的体育课、锻炼课。好身体才是学生成功的基础,好身体才是一切美好未来的本钱。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