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第一学期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八年级第一学期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国家卫生部、国家教委联合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扎扎实实开展好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和各种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当地和本校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努力实现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根据《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和本期的教材特点,本学期初二年级健康教育应达到以下目标:
1、认识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掌握人体主要发育指标的测定方法,并懂得用人体主要发育指标来衡量人的发育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
2、掌握主要疾病和常见近视的预防方法。
3、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4、进行生存应急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台风逃生本领。
5、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
教学方法:
本学期健康教育教学以班级教学为主,个别课题可采用大班讲座方式。教学过程中尽量多使用直观教具(模型、挂图),多使用多媒体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和感性认识。教过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充体验有关健康知识,感悟健康知识,自觉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教材分析:
初三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统编教材第一课至第七课,另有三课补充教材,内容内容涉及人体形态、结构、生理、疾病预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态度价值观教育及应急知识等方面。统编教材的某些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已经学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深化,着重从健康和卫生的角度来理解知识。补充教材的选材内容主要从初三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一些学生在本课题中必掌握的知识进行传授。
教学安排
第一课:谈谈现代健康观
第二课:了解台风
第三课:患近视后怎样治疗
第四课:献血的基本知识
第五课:谨防青春期高血化
第六课:遇上台风时的自救逃生术青春发育前期的心理卫生?? 第七课:遇上台风时的自救逃生术
第八课:青春发育前期的心理卫生(1)
第九课:青春发育前期的心理卫生(2)
第十课:再谈健康观
健康教育知识测试
第二篇: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校二年级共有学生20多人,他们度过了一年愉快的校园生活,通过“六大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和健康教育课、讲座等一系列的活动,他们已经了解了最基础的健康卫生知识,并养成了一定的健康卫生习惯。但学生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和身心素质还需不断培养,不断地坚持。
二、教学目标:
1.增进“健康意识”,促进“自我保健”习惯的养成,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帮助孩子巩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预防眼部传染病的知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少年儿童良好用眼习惯的养成,为拥有“光明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3.帮助孩子巩固保护牙齿、预防龋齿的保健常识。进一步了解龋齿的发生因,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促进少年儿童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和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
4.帮助孩子了解营养素的种类、名称、对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重大意义;了解七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学会合理搭配膳食,养成良好的餐饮习惯;主动拒绝垃圾食品。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有教案上课。
2.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成立各班卫生委员为成员的健康教育督查小组,定期检查和公布学生健康教育情况。4.加强常见病预防。
利用上课、录像、广播、卫生专栏、卫生知识讲座、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近视、肠道蠕虫、贫血与营养不良、龋齿、沙眼、地方病的预防。
5.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开展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检查,做到每天有检查,一周有评比,学期有表彰,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提高健康水平。
6.加强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多利用课外知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培学生兴趣爱好,注意平时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积累卫生知识,保健身体,以良好的生理、心理状况投入学习。
四、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第1、2周 第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3、4周 第2:生活要有规律 第5、6周 第3:看电视的卫生 第7、8周 第4:膳食的平衡 第9、10周 第5:营养过剩的危害 第11、12周 第6:不要暴饮暴食
第13、14周 第7:课间休息好、人为什么会生病 第15、16周 第8:认真做好课间操、鼻炎的预防
第17、18周 第 9:家庭里的安全、沙眼与红眼病的预防 第19、20周 第10:注意乘车安全、蛔虫病与蛲虫病的预防 第21、22周 期末事宜
第三篇:2013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2013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派潭镇高滩小学朱雨露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62人。大多数同学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学习惯较好,学习兴趣较浓,成绩不错。但有少部分同学认为健康课的学习不重要,因此在学习上表现不积极,成绩不理想。为了在本学期上好健康课,提高同学们的认知,引导同学们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青少年作为主要受教育者,开展适宜、适时的健康教育,其目标为:1、增进儿童青少年的卫生知识,明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儿童青少年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意识。
2、使儿童青少年逐步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三、基本要求
1、使儿童青少年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认识个人卫生习惯、营养、体育锻炼、防病保健、环境卫生、心理卫生、安全措施等诸因素与个体健康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作用。逐步自觉地形成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卫生观念。
2、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正确了解自身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特别是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改善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更多健康知识,了解人体并掌握一定的防病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对学生举行健康知识专题讲座,通过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学生能对“健康”的认识向纵向深发展。
2、上好每一节健康教育课。
3、通过卫生墙报宣传以及分发或者通过学校广播台播放各种卫生小常识,时刻提醒学生卫生保健,促使学生卫生保健意识由被动转为主动。
4、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问卷。
五、教学措施
1、对学生举行健康知识专题讲座,通过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学生能对“健康”的认识向纵向深发展。
2、上好每一节健康教育课。
3、通过卫生墙报宣传以及分发或者通过学校广播台播放各种卫生小常识,时刻提醒学生卫生保健,促使学生卫生保健意识由被动转为主动。
4、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问卷。
5、进修垃圾分类知识讲座。
2013年9月2日
第四篇:八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2013——2014第一学期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高西君
一、指导思想
在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两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
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两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三、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
四、教学总目标要求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知识:1)通过学习,认识到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在不断进行着。
2)通过学习,认识到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是依靠产生后代来实现。
其中人的个体,开始于一个小小的单细胞受精卵。
能力: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们生存的家园——生物圈的重要性,产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五.主要措施: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倡导探究性学习
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4、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应重视以下五种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学生学习。
(1)实验探究法:明确探究课题-->引导探究-->获得结论-->测试反馈
(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3)识图学习法:
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可读性强。它形象、直观、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有关知识讲清楚,而且利于学生理解内容,便于记忆。
(4)比较、归纳学习法:
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
(5)综合学习法: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第一学期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幼儿园小班第一学期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幼儿园小班第一学期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起点,也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重要的时期,对幼儿进行初步的道德起点,道德情感的教育和训练,是幼儿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新《纲要》的要求,结合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和日常活动,向幼儿渗透社会教育,全面提高我们班的幼儿思想素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特制定此计划。
班级情况情况:
本期我班插入新生20名,平均年龄在三岁左右本班本期增加新生幼儿二十名,孩子们平均年龄在三岁左右,有的小孩已经上了一期的小班,所以很快就适应了新学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情绪稳定,能够正常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但有部分孩子是第一次上幼儿园,情绪激动有哭闹现象,本班的薄弱环节是生活活动指导方面有所欠缺;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普遍较低,穿衣、系裤;饭前洗手、饭后擦嘴和漱口的常规仍要老师不断提醒;整理玩具的常规有所欠缺。幼儿社会交往中,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活动中表现出任性、自私的一面,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班将重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社会交往行为,班内三位老师将齐心协力从薄弱环节着手,加强对幼儿的指导和教育。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有安全意识,懂得自我保护。
2、感受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3、知道在活动中大家要遵守规则。
4、体验故事情节中蝌蚪与妈妈的情感。
能力目标
1、尝试钻过障碍物,身体动作灵活。
2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跑,在跑动过程中注意躲闪,避免碰撞。
3、能两人手拉手完成走、跳等动作。
4、练习用圈带球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协调能里。
认知目标
1、知道在游戏中努力控制与同伴身体碰撞时的力度。
2、知道在游戏中主动站散点进行游戏。
3、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懂得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义。
4、了解睡眠的意义,知道正确的睡眠方法。
实现目标的措施
在小班应注重集体活动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既要结合幼儿的现实生活组织教育活动、又要重复利用游戏手段开展教育活动是;教学、游戏和生活的结合。小班社会领域教育的方法以生活时间性的方法为主,此外,观察和参观也是小班社会学习的方法,角色扮演法在小班社会学习中有特殊的意义,它是创设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境让幼儿搬演一定会角色。
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第一周:常规训练
第二周:《小熊过春天》
第三周:《好习惯连一连》
第四周:《安全乘车》 《老鹰抓小鸡》
《推小车》
十月
第五周:《睡眠好习惯》
第六周:《喷火小恐龙》
第七周:《勇夺胜利星》
第八周:《淘气的小手》
十一月
第九周:《倒退国》
《我是小兵》 《小狗爬爬乐》
第十周:《小鸟飞》 《送小动物回家》
第十一周:《玩水要小心》
第十二周:《运西瓜》 《追浪、踏浪》
十二月
第十三周:《踩影子游戏》 《小猪造房子》
第十四周:《送牛奶》
第十五周:《响瓶的游戏》
第十六周:《小兔采蘑菇》 《气球飞起来》
一月
第十七周:《太阳火辣辣》 《好玩的飞碟》
第十八周:《小袋鼠》 《小鸟飞》
第十九周:《小蝌蚪找妈妈》
第二十周: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