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工子弟入学测智商,这个规定有点太荒唐
打工子弟入学测智商,这个规定有点太荒唐
要说人家教书育人的知识分子脑袋瓜就是好用,竟然把“测智商”这种高难度又不好掌控标准的“绝招”都用在了招生上。这不,今天的新华网就报道了一名身为农民工子女的8岁小男孩,因为家长不懂郑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相关政策,已经错过了去年的入学机会,今年好不容易按照政策办好了入学的相关手续,没想到由于孩子没有通过最后的“面试关”,被要求带孩子去医院测试智商、开证明,那番奔波折腾的细节堪称啼笑皆非。
面试题有三个:“5加7等于几”、“在哪儿上的幼儿园”、“爸爸的名字叫什么”。可想而知,由于孩子没上过幼儿园再加上害羞,三个问题自然回答得支支吾吾,被测评老师“结论”为家长带孩子去测量智商,并指定到一附院或儿童医院的专门检测机构开证明。如一切顺利倒还好说,人家医院表示无法开具这样的证明。万般无奈之下,家长带孩子去了教体局再三恳求,并表示自己的孩子智商绝对没有问题,工作人员只好现场给孩子出了十道题,像过鬼门关一样的小孩子,掰着指头全部做对了所有的题,面对质疑,工作人员只好当场给校长打电话,接收了这名过五关斩六将的小学生。
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现实已是有目共睹,每年这个时候,各大媒体、网络论坛都少不了对此事的跟踪报道,从国家到地方各级主管部门和领导,更是三令五申、发誓解决,但时至今日,似乎还是一切照旧,农民工子女仍然没有被城市学校认可和接纳的迹象,甚至又出现
了各种版本让人啼笑皆非的土政策,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方设法的把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拒之门外。
无独有偶,北京市丰台区辖区内的随迁子女入学需具备“七证”(户口簿、暂住证、孩子无人看管证明、住房租赁合同、务工证明、防疫证、转学证)方可入学。虽然凑齐这些证件不是不可能,但谁都清楚,作为外来务工的农民工,要做到证件齐全,也没有那么简单。真不知道这些已经懂事的小孩子,跟着家长整日奔波办证、开证明、面试,还要面临拒收的风险,心里会怎么想呢?听到家长们充满忧虑和无奈的谈话,会不会在幼小的心灵里植下无法自信的种子?
让城市的学校里增加一些农村的孩子,也不是什么坏事情,毕竟农村来的孩子们本身就具备淳朴、吃苦耐劳的好习惯,两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走到一起,正好可以互补互学,对双方的成长都有好处,当今时代,是工农相溶的时代,理应让孩子们从小就适应这样的环境。
如果孩子没有明显的超常、弱智或心理问题,确实没有测智商的必要。
父母身为农民工,孩子们无法选择,但他们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不能被剥夺,像这种靠“测智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小伎俩还是及早罢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