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用“致富链”打造产业强村

时间:2019-05-12 16:1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用“致富链”打造产业强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用“致富链”打造产业强村》。

第一篇: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用“致富链”打造产业强村

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 用“致富链”打造产业强村

中共**镇木兰集村支部委员会

近两年来,木兰集村党支部以“党建致富链”活动为牵动,把产业调整的着力点放在滑子蘑产业上,取得了可喜成绩。2006年人均收入达4680元,是2000年的1.5倍,预计今年人均收入可达5100元以上,为2000年6倍。村党支部连续4年荣获**市先进党支部、**市农村工作先进村。

一、建立责任机制,结成致富链条

按照上级党组织统一要求,村党支部在全村党员中开展了“党建致富链”活动,有帮建能力的10名党员分别采取党员带动大户,党员、大户扶持农户的方式,切实落实包扶责任制,因人而异地选择产业,结成10条“致富链”。其中,结成滑子蘑产业共富“致富链”5条,党员带头生产,并负责技术指导和帮助提供销路;结成种植业共富“致富链”3条,党员帮助提供优良品种信息,发展垦艰大豆、丰单2号玉米等高新品种,提高生产效益;结成养殖业共富“致富链”2条,党员带头发展绒山羊、貂、貉等高收入养殖品种。

二、突出党员作用,推动产业发展

木兰集村的党员整体素质较高,不但负责自身“致富链”工作,而且负责其它村民产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义务服务。党员致富带头人高勇,今年生产滑子蘑4万盘,并带动农户康世林发展滑子蘑3万盘,扶持贫困户赵永军发展滑子蘑2万盘,使赵永军当年脱贫致富。此外,高勇还义务为于国臣、刘江、杨军、赵海生等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党员科技明白人王景发自家生产滑子蘑3万盘,帮助“链”群众上协调贷款,带动石井文生产滑子蘑2万盘,扶持贫困户程桂兰生产滑子蘑1.5万盘,并义务为其它村民提供上门服务,无偿提供技术指导,还经常与自己帮扶对象交流致富经验,探讨致富项目,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党员流通经纪人康元平,自家生产滑子蘑3万盘,带动农户张德川生产3万盘,扶持贫困户王显成生产2万盘,还义务为全村滑子蘑生产户提供销路,使全村的滑子蘑都卖上了好价钱,提高了生产效益。

三、发挥支部作用,建设产业强村

围绕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目标要求,村党支部举全村之力,力促滑子蘑产业的形成。一是依靠科技促动。注重科技先行,靠科技兴业,与种植滑子蘑较好的临近林口县莲花镇字砬子村建立了关系,先后几次组织村民去该地参观,学习种植技术及管理方面的有关知识,村党支部还专门为村里聘请了省、市专家、教授,先后多次对种植户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二是依靠政策牵动。党支部本着发展壮大滑子蘑产业的宗旨,从村情实际出发,结合上级有关精神,制定出台了优先贷款,提供建造大棚的松木杆、铁丝等原材料,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给种植户“把脉”、提供技术服务等优惠政策,并全力抓好落实,极大地调动了种植户的积极性。三是组建协会带动。为增强村民抵御风险能力,促进共同发展,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协会,合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打造食用菌产业强村。目前,木兰集村已有116户农民从事滑子蘑产业,占全村总户数的90%,滑子蘑产业成为木兰集村的致富主导产业,木兰集村成了名符其实的滑子蘑“一品村”。

第二篇:以“党建致富链”为牵动 做强三大立村产业

以“党建致富链”为牵动 做强三大立村产业

中共**镇佛塔村支部委员会

近两年来,佛塔村党支部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五个好”建设为目标,围绕肉牛、蔬菜、食用菌三大立村产业,深入开展“党建致富链”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850元,连续2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农村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被**市委命名为“五个好”建设先进村党组织。

一、结合实际调查摸底,全面开展“结链”活动

以实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为根本目标,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全面开展“党建致富链”对接。一是全面动员。村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大会,传达了市、镇两级“党建致富链”工作方案,提高了全体党员参与“党建致富链”活动积极性,为更好地开展“党建致富链”活动奠定了基础。二是深入研讨。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探讨肉牛、食用菌和蔬菜3个本村主导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技术、信息,为“结链”提供必要的条件。三是结合实际对接。以肉牛、食用菌和蔬菜产业为依托,结合佛塔村实际和本村党员的现有条件,按照“镇直部门+村党组织+协会+农户”、“党员+大户+困难户(农户)”两种形式,以党支部为轴心,与市畜牧总站、佛塔村肉牛协会结成了肉牛产业“致富链”,涉及农户35户,肉牛养殖规模865头;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成了棚室蔬菜产业“致富链”,涉及农户4户,产业规模5600平方米;选择11名有技术特长的党员,结成共富“致富链”11条,与11名产业大户和11名农户对接,涵盖了蔬菜、白瓜籽、食用菌、肉牛等6个致富产业。

二、做好上下沟通,切实加强产业服务

村党支部积极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密切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畜牧总站和镇涉农站所的联系,经常性地与村产业协会、种养殖大户沟通,切实对链上农户搞好服务。一是明确服务内容。根据结链情况,明确链上的牵头领导、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联络员,确定了政策、资金、科技、信息等帮扶措施,根据链上农户需要,灵活开展服务,保证定点包扶服务的稳定性。二是构建产业发展网络。形成了以“党建致富链”为载体,涉农部门和产业协会为统领,广大农民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的产业化网络。在涉农部门的指导下和党员的带动下,采取挂靠龙头企业兴办,鼓励农民党员组建各种致富链、产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依托农畜产品销售市场,组织扶持村民组建种植、养殖协会及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三是提高村民组织化程度。积极鼓励支持能人兴办各类协会,涉农部门和村党支部在产业协会中搞好协调服务,在肉牛产业协会上建立了党小组,有效提高了村民的组织化程度,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三、创新推进措施,丰富活动载体

村党支部从本村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心工作,探索创新活动载体,寻找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以开展“党建致富链”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三培养”活动,两年来,共把12名农村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2名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1名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同时从“致富链”中选择作用发挥突出的3名优秀青年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党员参与活动、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围绕肉牛、蔬菜、食用菌三大产村产业,积极建设产业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建成了养殖规模达到120头的肉牛养殖小区,为党员发展产业作出了表率。在党支部的带动下,围绕“党建致富链”活动,全体党员争当产业带头人,积极创办产业基地,全村现已建成肉牛、食用菌、蔬菜产业基地3个,“党建致富链”的成效初步显现,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

第三篇:做强“185”产业开创党建新天地――大河镇龙场村党支部先进事迹.wps1

做强“185”产业开创党建新天地

――大河镇龙场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龙场村位于大河镇政府驻地北面,地处都柳江上游河岸,距镇机关2.5公里,距县城16公里,地势比较平缓。全村有16个组581户2386人,有党员55人,其中有女党员11名,35岁以下党员12名。

近年来,龙场村党支部狠抓支部自身建设,切实发挥支部的坚强领导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全村农户实施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户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条件明显改变,先后被州委、县委授予‚小康村‛和‚‘五好’基层党组织‛等称号。特别是2010年9月份以来,村党支部按照上级的部署和镇党委的要求,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在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强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认真开展党建综合示范点的创建等工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强化班子建设,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在阵地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创造良好的组织活动场所。在上级党组织和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修建了多功能的党建阵地。新建的阵地包括村支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治安值班室、计生服务室、民情工作和便民服务室以及全长30米的党务、村务公开栏和面积达1100M的 1

2水泥硬化村级活动场所,现在,村委会驻地不仅成为了村支部党员学习和群众娱乐活动中心,也成为龙场村蔬菜交易的重要场所。

二是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使村级班子工作实现有制度可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包村干部的指导和帮助下,村支部制定和完善了学习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党员、村干部包片联系群众制度》等10余项制度,并完善了《民议公约》,实现了活动有纪律、行为讲规矩、工作依制度、治村按规章。在镇党委的指导下,村支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农户关心的村级发展和建设项目、党员队伍情况、村级财务收支等重大事项,利用我村公开栏不定期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是在党员教育管理上下功夫,努力打造过硬的战斗团队。村党支部坚持过好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积极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开展无职党员定岗定责活动中,支部根据党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自身特点,调动他们参与村务工作,带动广大农户致富。在开展党支部和党员分类定级活动中,支部按照党员‚五带头‛标准,争当优秀党员,着力提升党员素质,增强党员荣誉感和责任感。建立健全创先争优的常态化机制,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学先进、见行动‛,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社会环境。目前,龙场村在产业结构

调整、公益事业、计划生育、财务监督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党员参与,有力地推动了村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本着‚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思想,龙场村党支部结合龙场小学和村组党员各自实际,培训尽量安排在农闲时间,做到既不影响农业生产,又方便党员、村干和群众。通过加强班子建设和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

二、强化党支部领导和党员带动,借助合作社和营销协会平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户增收

一是在‚185‛产业基础建设上下功夫,努力打造独特优秀的早熟蔬菜生产基地。龙场村属于河谷平坝地区,具有‚天然温室‛的独特气候条件。根据该村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村党支部通过认真了解和分析后,切实发挥支部的领导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在镇农技站等相关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大家认识到:龙场要发展,必须立足气候地理优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特色气候条件,打‚季节牌‛、走‚特色路‛,走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多种形式的产业经营之路。即:1—6月份种植西红柿、辣椒、玉米或黄瓜等反季节蔬菜,6—10月份种植晚稻,10—12月份种植豌豆或白菜等,基本上形成了‚菜-稻-菜‛的‚一年三季‛种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提升蔬菜产品质量,村党支部引领全村农户大胆引进适宜我村气候的以色列精品系列、铁将军以及圣吉亚等

西红柿品种进行种植。在生产栽培中,引导农户以用有机肥和开展病虫害生物防治为主,实现了绿色无公害、富营养高品质的早熟安全有机农产品,且价格可观,销售量大,通过推广‚一年三熟‛种植,每亩田每年可创收入万元以上,达到了‚万元田‛的目标。在开展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村党支部切实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分别创建了党员示范田,由党员带头并引导其他农户积极投入到产业结构调整行列。以我村支部党员艾树明家为例,他家1亩责任田种植西红柿,产量达6500公斤,收入达15600元;西红柿收果完后种植晚稻收获600公斤,折款950元;收稻后种植一季延秋菜收入1500元,使这亩田的收入达到了18050元。

二是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建设上下功夫,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中,村党支部十分重视搞好经济发展中的为民服务工作。一是做好科技致富服务工作。村支部充分利用电教设备,每两个月举办一期农业适用技术知识培训,增强村民农业科技水平;果蔬经济合作社积极面向市场调优蔬菜品种向农户推广种植,大力推广 ‚振兴7号‛‚红将军‛等高产优质蔬菜品种。二是充分发挥果蔬经济合作社的作用。村党支部和果蔬经济合作社合作,在早熟蔬菜上市期间,无偿为群众引进浙、粤等地蔬菜经销商到田间地头对其蔬菜进行收购,大大缩小群众对早熟蔬菜的销售成本,真正做到‚社为民所用,社为民所需‛的立社宗

旨。三是成立了村民间仔猪营销队伍,充分发挥营销队伍在精品仔猪生产、包装、销售中的积极作用。四是选派有经济头脑、诚实可信、乐于为群众办实事的党员作为市场信息员和农副产品销售经纪人,适时到周边县市了解销售情况,组织销售。2011年,龙场村借助大河农民果蔬经济合作社和村营销协会的平台,使170多吨早熟蔬菜和2850头猪顺利销往贵阳、毕节、都匀及广西等地,群众实现增收50多万元。

几年来,龙场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组建了群防群治网络组织,联防经费除镇党委、政府下拔一部分外,村里自筹一部分,群治工作实现人员、任务、经费三落实,全村三年来无刑事案件发生,群众安居乐业,生活喜气洋洋。群众婚育观念明显增强,计划生育自觉性有了较大提高,无计划外生育等现象发生。为进一步丰富广大村民的业余生活,村党支部还在每年的春节举办各种文明健康的文体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

第四篇:做强一个产业 带富一方百姓(景东县安定乡望福村党支部事迹材料)

做强一个产业

带富一方百姓

——记景东县安定乡望福村党支部

景东县安定乡望福村座落在无量山西坡,海拔在1850—2000米之间,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是一个彝族聚居、高寒冷凉的山区贫困村,全村12个村民小组,377户1342人,现有党员56名。望福村是全县有名的烤烟生产“专业村”。近年来,党支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五个好”建设为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工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快本村的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一、抓班子,带队伍,增强凝聚力

望福村党支部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党员教育,努力提高党员素质,带领全村群众保民生、谋发展、促和谐,积极为望福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一是注重班子建设。为加强支部班子自身建设,实行对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完善学习、财务管理、民主决策等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凡是重大决策都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群众大会和党员大会讨论,记好会议纪录,确保重要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做好事,办实事,村民得实惠

“群众利益无小事”,党支部对村民反映的问题和要求,不论事情大小,都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党支部经常深入百姓家中对老党员、困难户进行看望慰问,发放补助资金,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党支部将先进的文化生活方式带入了农村,用时代的气息替代村里一些封建落后的迷信陋习,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凡重大节庆日村里都要统一组织活动,在村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想尽各种办法给予支持,既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文化生活。同时增强了干群、党群、村民之间的团结和沟通,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

为了方便群众,党支部多次组织召开支部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和讨论道路问题,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2008至2009年,村领导班子积极协调土地林地征用和补偿问题,顺利完成了11公里的乡村公路改造,成为安定乡第一个完成通达项目的村;面对望福村完小破烂不堪、险情严重的校舍,2009年党支部积极向乡党委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争取到项目资金近90万元,新建了望福村完小,彻底改善了望福村完小的学习环境。在推行为民服务五项制度中,把全村12个村民小组分为三个责任片区,包干各自责任片区,严格按照“抓发展、保稳定、护民生、于走出了一条结合村情谋发展的致富路。目前,望福村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480元,家家看上了电视,安通了自来水,安装了太阳能,骑上了摩托车,有了存款,昔日山高水穷的贫困村后来居上,成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下载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用“致富链”打造产业强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用“致富链”打造产业强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