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入党?为什么从检
为什么入党、为什么从检、为什么奋斗
一、入党为什么?我认为:人终究要有信仰,人的信仰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目标追求和工作态度。
(一)入党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共产党是一个纯洁的队伍,净化心灵应该是我们入党的基本动机。入党的过程就是认识党、热爱党、发展党和捍卫党的过程,不能存有任何私心杂念,不能带着功利欲和虚伪心入党。党的“入口”历来都把得很严,就算个别人侥幸或以不可告人的手段进来了,如果不加强思想改造和教育,最终必然会被扫地出门。“党衣”不是保护伞,而是党员身上认真、自律的标志。我们有“两个条例”的制度保障,还有强大的法律后盾和坚固的人民基础,党内如果出现“蛀虫”,下场都将会是身败名裂。
(二)入党是一种觉悟的提高。共产党是加快实现共产主义的先锋组织,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实现党的伟大理想,体现革命的光荣,是我们入党的根本动机。“党员”是一个政治名词,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在思想和言行上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实际工作和生活,团结、影响和带动身边的非党同志,携手一道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共产党先进就先进在觉悟上,这是本质,所以要强调“先从思想上入党”的重要性。如果说党员有什么超越常人的地方,那就是信念和忠诚要高出常
人。
(三)入党是一种特殊的奉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奉献中体现人生价值,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是我们入党的现实动机。事实证明,在每个重要时期、特殊时刻,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因此,“先群众之忧而忧,后群众之乐而乐”应该成为每个共产党员的起码品格,不计个人得失则应是对一个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要入党,就要敢于奉献、勇于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而入党行动的本身就是在向党组织表白奉献之心。
二、为什么从检?因为我热爱这份神圣的职业,它代表的是正义和公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保持一名党员的公正意识,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维护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自觉地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清正廉洁,留一个“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好形象;要时刻保持一名党员的服务意识,要心系群众、甘当公仆,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清醒地认识到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时刻提醒自己为人民用好权、谋好利,留一个勤政廉政、无私奉献的好作风;要时刻保持一名党员的 先进意识,要对人民群众有着浓厚的感情,满腔热情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人民群众的深深爱戴。留一股刚正不阿、秉公执法的浩然正气。
三、为什么奋斗?党章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
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要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绝无半点私心杂念。并且随时准备着为党的事业贡献出全部力量,甚至生命。既然我们要为党的事业奋斗,今天,党在现阶段的方针政策已经确定,做为一名党员,就要听从党的召唤,服从组织分配,党叫干啥就干啥。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为人民服务,甘作人民公仆,要象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那样,时刻想着人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用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要首先做好本职工作,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发扬党的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与时俱进,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勇立潮头,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入党为干什么发言材料(范文模版)
关于开展“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的大讨论心得体会 我乡开展了“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的大讨论。回答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是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的关键。
为什么要入党,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入党前和入党后都要深深思考的问题。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思想上入党的根本问题,是激励人们入党的主观原因,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每一个党员的素质和行为,是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反映。
我们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从思想上入党。入党或许是一时的事,但从思想上入党却是一世的事,一生的追求。所以,对党的追求一定要建立在一个纯正的动机上面。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动力,有了精神动力,做事才能矢志不渝;只有端正了入党动机,才能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不断增强党性锻炼,不断加深对党的认识。我们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唯一的正确动机是:树立共产主义信念,为献身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为党干什么? 通过这我对党的性质、纲领和宗旨现有的认识和了解,我觉得一辈子做到思想上入党,立足本职岗位,爱岗敬业,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要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个人的理想,在一切工作中都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奋斗而努力。要扎扎实实地从本职工作上做起。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
2、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加强学习,不断改造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做任劳任怨的模范,做团结同志的模范,做先人后己甘于奉献的模范,做严己宽人的模范,自觉地加强自身的党性锻炼。不仅是在书本上学,而且要在工作实践中学,向社会学。要与时俱进,永远做合格党员。
3、在各方面做表率。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必须按照党员的标准,要从一点一滴的实事上做起,从一言一行上做起,从本职工作岗位上做起。
以上是我对“为什么入党,为党做什么”的一些初浅认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更加深入、扎实的进行理论学习,用理论创新来推动工作创新,使自己的工作水平取得进一步的提高。
第三篇:关于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材料
关于推荐朱雪云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材料
敬爱的党组织:
您好!
朱雪云,女,1994年6月出生,现为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12级护理学专业1班学生。
自小学到大学,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一直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在她的字典里,永远把脚踏实地放在首位,不好高骛远、不心胸狭隘,对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都有着很强的责任心。本着“大学是塑造一个人”的观点,她不断完善自我,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一个真正社会需要的人才。另外,在学习方面,她始终名列前茅,而且在社会实践,政治思想,文体活动等方面都能积极参与,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以丰富自己,开拓自己的视野。
一个学期来,该同学政治上积极热情,工作上积极肯干、认真踏实,兢兢业业地完成各项任务,在各个方面,都基本按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方面,作为一名加入共青团已有七年时间的大学生,不仅仅是做到了时刻严格遵守团员的守则,更能积极参与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和思考,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个人政治素养。大一上学期,该同学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思想上跟着党走,积极参加党章学习,以求获得更多关于党的知识,而且,在业余时间经常关注党的精神、政策等。在十八大召开之际,该生还写了心得体会,表达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意愿。她的行动体现了她思想上的积极性,端正思想,提高自身素质。
在学习方面,从小学到现在,该生知道“知识就是力量”,所以她从来没有把学习落下,在老师的眼里是个好学生,在父母的眼里是个好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学习成绩都能在班级前面。到大学,尽管很多人高考那根紧绷着的弦已经断了,然而她却丝毫不敢放松,做好每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到课前预习,课后按时复习,不懂的地方更是加以钻研。在大一上半学期就为自己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并且朝着目标努力奋斗。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在她的职业规划中,她要求在大一拿到单项奖学金,可是没能及时了解评选的标准让她错过了第一学期的评选,虽然她的成绩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她的德育成绩没能到班级的前二分之一,所以她没能拿到评选资格。当然,这并非一个不好的经验,在这次的经验教训中,她懂得了学习并不是唯一的指标,也让她在这个误区里成长了,更加注重人际交往和品德的修养。
在生活方面,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她的朴素。该生平时生活简朴,养成良好的习惯。常在寝室带头打扫卫生,擦擦窗户,清除各个死角,使得寝室能有个良好的环境,也利于身体健康。在花销方面,她很少买零食和饮料,在伙食方面做到了较好的计划经济。同时,因为家里的经济状况不佳,她主动向学校申请了助学岗位,并一直在学校参加义工活动,不偷懒、不滑头,体现着爱岗敬业的品质。或许她不能像家里有钱的学生那样花得直接,可是她还是过得很快乐。她觉得人生重要的是快乐,有亲人和她一起并肩作战,她已经很知足了。她很随和,同学也很喜欢他,信任她。,对于同学不开心的表情,她会马上意识到并且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同学换寝室的时候,他能够主动要求帮助同学,增进同学间的感情。该生能积极的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集体荣誉感较强。平时在晚自习结束后,她和寝室的同学一起去操场跑步,不断的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在寝室的生活中,她总能够化解一些矛盾,室友们都很喜欢她。在工作方面,该生有过不少的社会实践。在高考结束的这个暑假,她在商店里做销售,因为业绩不错,店长给了他一笔丰厚的奖金,在这次实践中,她懂得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在大一的这个寒假,她也去参加了社会实践,这让她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懂事了。在班级工作方面,她作为生活委员,认真仔细地管理着班级的每一笔开销。每当班里有什么活动,她也总会帮忙出主意,积极配合班委完成各项工作。
从朱雪云同学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莘莘学子的道德素养,看到一名大学生的应该有的基本品质。她会一如既往坚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坚强的意志脚踏实地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他思想上的积极性、学习上的毅力、生活上的节俭、工作上的脚踏实地都无时无刻的感动着我们,她已经具备了一个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
总的来说,该同志表现比较突出,按照“推优”条件,经过支部全体团员讨论,同意推荐朱雪云同志为入党积极分子。垦请党组织审查。
第四篇:从《为奴隶的母亲》
文学院097班李祝连学号:2090432104
《为奴隶的母亲》 中的悲剧人物---生命的无奈和生存的执着
【摘要】: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是一部蕴含着丰富的悲剧美学特征和美学意义的作品。车尔尼雪夫斯基曾对悲剧给予如下的概括:“悲剧是人底伟大的痛苦和伟大人物的灭亡”。这就是说,构成悲剧,必须是合理的、正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物,陷于不幸、痛苦或灭亡。这些悲剧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民真的、善的、美的品德、愿望和要求,他们或为正义、为真理、为人民利益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或为个人的幸福和生存权利而艰难地挣扎,【关键词】:为奴隶的母亲、春宝娘、典妻、悲剧命运、典者
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讲述的是一个悲凉的典妻故事。小说中刻画了一具被压迫、被摧残、被蹂躏的贫苦妇女--春宝娘的形象。因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忍痛撇下5岁的儿子春宝,被丈夫典到邻村一个地主秀才家当生儿子的工具,生下了和秀才的儿子秋宝。当地主的目的达到之后,她又被迫和儿子秋宝分离。但当她回到依然难改恶习的丈夫身边时,她发现,当初典身换回的一百元大洋丝毫没有改变家里的贫穷状况,等待她的惟有漫漫长夜里的无尽啜泣。
这个家,人难留,那个家,情难舍。
三年前,满怀屈辱与不舍而去的女人;三年后,又痛苦而彷徨地回来。亲生的两个孩子天各一方,一个是穷人家的孩子,一个是大户人家的少爷。这是我看完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的感受。
“典妻”这种“习俗”,据说在浙东农村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别的地方大概也会存在。这种习俗的背后最明显不过地存在着贫富悬殊的阶级地位所带来的人的不平等,这里既有封建经济和宗法关系下的野蛮残忍,又有商品交换情况下的冷酷与坞。在这里,“典妻”体现出封建宗法社会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子嗣承续观念,又是商品交换关系里,把人作为商品来典当的行为,”典妻“是这二者罪恶结合的产物。作品中暴露阶级压迫与掠夺的罪恶,暴露剥削者的残酷与野蛮,反映妇女被凌辱的社会地位。作品似乎在告诉人们:妇女的苦难,除了社会的原因之外,她自己对孩子的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她之所以不得从奴隶状态中解脱,反而越陷越深,原因之一就是为子女所累,而丝毫没想到要拯救自己。
第一个悲剧是“为奴隶的母亲”,她的身上有着无法言说的悲剧命运。她没有姓名,没有尊严,苟且地活着,她生活在沉重的命运压迫之下,就像世间的一切渺小虫蚁一样,逆来顺受,在痛苦中煎熬,心中存在着一丝看似无望的希望,这是支撑她生存下去的信念。然而,上天对她是残酷的,连这点点仅存的希望也随着现实一点一点的破灭,她的生活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她那近乎
欲诉无言,忍辱受屈的深沉痛苦表现在那默默地而习以为常的情势之中,从而升腾出血泪的控诉,具有内在深沉的感情冲击力量。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剥削制度的冷酷无情和封建道德的虚伪堕落,有力地揭示了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所遭受的沉重苦难。
首先,从阶级分析来看,她是一个统治阶级压迫的奴隶。她之来到这个世界上,似乎就只是为了做一个奴隶的母亲,她这一生有过两次做母亲的机会,每次都以不同的方式在她的肉体上和精神上造成深重的磨难和痛苦。她原来的丈夫本来是个劳动能手,“然而境况总是不佳,债是年年积起来了,他大约是因为境况的不佳,烟也吸了,酒也喝了,钱也赌起来了,”不仅染上了黄疸病,连脾气也变得凶狠起来,这样,在家中同样受着岁月煎熬的她,还不得不受着丈夫的折磨,这种折磨归根结底也是封建社会和剥削制度通过“夫权”施加给她的。至于她被典的事实,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在富裕的秀才家里,她一面做着佣人的工作,一面从“人”的地位降为生孩子气“工具”生下的孩子只能叫她“婶婶”,而把丧失了生育能力的秀才的大妻叫做“妈妈”,这就是说,她不只剥削了体力,也被剥夺了母爱的感情。后来,自己生养的两个儿子,一个永别了,一个陌生了,她那炽热的母爱被命运无情地摧残了、剥夺了,伴随着她余生的将是对春宝的无限负疚和对秋宝的无尽思念。她以被侮辱为代价换来的依然是没有尽头的奴隶生活疾病和贫困仍然像暗夜包围着她。承受的屈辱有多个层次,一是来自这场交易加给的屈辱,她从人降为物;二是来自周围的人的异样的目光,这些目光在同情、感叹,但是事不关己的同情感叹;三是来自秀才家的娘子包含嫉妒的有意羞辱。但是这些都是来自外部的屈辱,它们是外在性的。更深耻辱来自于她自身:“她实在是愿意永远在这个新的家里住下去,她想,春宝他爸不是一个长寿的人,他的病一定要在三五年之内带他到不可知的异国里去.于是,她便要求他的第二个丈夫,将春宝领过来,这样,春宝也在她底眼前。”秀才是施加羞辱的权力结构的一部分,但是这又有什么呢?生存的艰难已经让她无法顾及日后生存可能面临的悲惨,因为即使秀才愿意对她好,她在秀才家的地位也不外是泄欲和生育工具以及日常生活的佣人位置,难道真的会有爱情出现在他们之间?但是,成为秀才的第二个妻子成了她最大的愿望。这种来自人性自我保护本能层次的计划最后也落空。我们并不是要高高在上地指责她不该有这种幻想,如果阅读是一种自我生存体验与叙事者呈现的世界的融合过程的话,那么在柔石这里看到的是我们自己。柔石展示了人性中让人沉沦的无名力量。
《为奴隶的母亲》把典妻陋习放在比较高的文化层次加以体现,作者表现这野蛮习俗的发生不仅是由于穷人生活的压迫,而是有深刻的经济和文化的根源,即封建宗嗣和封建伦理。被典者是一个悲剧,而典者是另一个悲剧。文中的典者是一个50岁的知书达礼的,文质彬彬的秀才。他“温柔和善”,对妻子“结婚了三十年,没打过她一掌,简直连指甲都没有弹到她的皮肤上过”,他还有些“惧内”,对大妻的唠叨,只能听之任之。他典妻不是为了享齐人之福,如果是为了享齐人之福,他完全可以纳妾。他有纳妾的财力:家有两百多亩田,有房产,还能雇长工,他也有纳妾的理由:男子年过四十而无男性后裔,按规定是可以纳妾的。可是他没有。他典妻就是为了传宗接代。他饱读诗书,他明白,如果他膝下无子嗣,他就对不起祖宗,他就是宗族的罪人。因为惧内,所以他选择了典妻。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典者也是传宗接代的一种工具。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悲剧?文中说到,在春宝娘生下秋宝之后,“有时在夜里,人家谈着话,他却独自拿了一盏灯,在灯下,读起《诗经》来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他看来,传宗接代的任务的完成比“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还要快乐。后来,秋宝一天天长大,春宝娘要离开了,秀才因为爱子的关系,向他大妻提出要买春宝娘,可是遭到大妻的拒绝“你要买她,那先给我药死罢!”。文中接下说到,秀才听到这句话,当时非常生气,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反而笑脸地,从中可以看出,在那个封建时代,做为一个知识分子,连孩子的亲生母亲都没权决定,这对于秀才的生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文中的悲剧人物还有老妇人,她的悲剧不是一般封建妇女的悲剧,作者没有把她写成一个逆来顺受的农村妇女。她是一个封建强势的象征,在家里有着重要的地位,她骂秀才“老东西”,并包办着家里的大大小小,她可以阻止秀才纳妾,但是,她也可以很殷勤的张罗秀才的典妻之事,在春宝娘生下秋宝后,她深知那个时代的“母凭子贵”,所以她就要赶春宝娘走。她骂烧饭的,她也像是在骂自己,她不能生育,她已经犯了旧社会的“七出”之条,她感到委屈,她只有以泄愤的方式来表达。她自己已经没有了“自我”,她还要秋宝失去亲生母亲的疼爱,让秋宝,让秋宝娘,不能在一起,可见,这个老妇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做出这样无耻的事,她的人生,她的一切,就是为了维系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她的人生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生活的本身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为奴隶的母亲》通过对悲剧人物的刻画,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对生命的无奈和对生存的渴望。并且揭示了落后的封建制度对农村劳动妇女的残害,同时揭示了这种典妻制度的罪恶的根源是封建宗嗣和封建伦理的不合理存在。千百年的封建陋习对劳苦大众的身心迫害活生生的摆在人们面前,更是让民众对这种残无人道的封建制度的深恶痛绝。
第五篇:节能降耗从为我做起
节能降耗,从我做起
打造绿色节约型环保企业是我们酒店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厨师,我积极响应酒店号召,从原料初加工到原料制作都秉承节约原则,将原料初加工剩余的下脚料经过精心加工变成精美小菜。例如将芹菜叶调制成小凉菜,芹菜根腌制成咸菜,制作高汤时的下脚料经过油炸、腌渍可以调和出风味独特的香辣肉丝等等。解冻原料时我尽量采取自然解冻,避免长流水解冻现象。节约无处不在。日常工作中节能被我当成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真正做到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当然节能降耗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
我作为一名餐饮厨师对节能降耗有以下体会:
1、节能降耗要从我做起,要从思想上崇尚俭朴,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抛弃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思想,为此部门多次召开会议,从思想上向大家灌输节约意识,组织全员参与。
2、节能降耗,从我做起,要从作风上艰苦创业,现在星级酒店越来越多,酒店竞争日趋激烈,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只能从节约方面下手,毕竟节约一分钱比挣一分钱容易得多。
3、节能降耗要从管理上下功夫,向精细管理要效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要管理跟得上,节能工作的落实必能得到不断提升。
为提高酒店档次,在顶着减少收入的压力下进行大面积改造装修,就是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我们更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节约一粒米、一度电、一滴水,因为我们知道,你我都是浪花里的一滴水,无数滴水汇聚起来会是澎湃汹涌的浪涛,才有波澜壮阔的大海,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无数个有限组合起来便是无限,便会有无坚不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