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敬老孝亲典型材料
平凡的事迹演绎人间真情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在金星村有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十三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公公、服侍婆婆,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她就是李文珍,是一位有口皆碑孝亲敬老的好儿媳,她的勤劳、善良、孝顺和高尚的情操广为传颂。因此,近年来多次被镇、县有关部门评为“敬老孝老”道德模范。
2000年4月,21岁的李文珍与同村小伙刘忠贵结婚。刘家姐妹3人,丈夫是唯一的儿子,也是排行最小的一个。2002年儿子出世,一家五口过的美满幸福、有滋有味。不幸的是2003年,公公突然患上了脑出血,经开颅手术有幸得以存活,加上多年老风湿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婆婆早些年也患有风湿病,2004年也患上了脑出血,经诊断出血点渗入脑髓,已不能实施手术,保守治疗后还是落了个偏瘫,这几年随着年纪的增大,走路也成了问题,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他们夫妇身上。
刘家是农村最普通不过的家庭,除了靠种家里的12亩地,想出外打工都难以脱身,刘忠贵农闲时只能用三轮车找点零活儿补贴家用,而家里的一切就都靠李文珍一个人了。她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又要照顾公婆的生活起居,还要下地干活。为了能照料公公、婆婆的生活,李文珍每天给公公、婆婆做好饭,端到炕上,再下地干活,回来后还得料理家务,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公婆病情严重的时候,李文珍就一勺一勺地喂饭,每日按时按量地给老人服药。婆婆是个特爱干净的老人,李文珍就时常把两位老人的行李进行拆洗,衣服也是常洗常换。为使老人身心健康,她经常给他们洗脚、剪指甲,天气好的时候,她和丈夫就把卧床的公公、婆婆抬到外面晒太阳。多年来,卧床的公公、婆婆从未生过褥疮,没长过痱子。为了让患病的老人保持良好的心情,她经常和公婆聊天,交流感情,家里有什么大事小事总是先和老人商量,婚丧嫁娶、礼尚往来都先征求公婆意见,公公自从手术后不但情绪低落,而且耳背,总好挑个事儿,她从来不厌烦,一遍一遍的解释,直到公公听明白为止。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她还是隔三差五就到集市上买一些老人爱吃的东西,为他们改善生活,而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如此精心的照料,感动得公公热泪盈眶,婆婆心疼地抓着她的手说:“文珍啊,我亲生的姑娘都没有你这样孝顺,你比我亲生的还亲呀!”她说:“我姐姐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和老人,不能经常回来照顾您,您就把我当做老姑娘吧,有什么照顾不到的地方,您就说话,千万不能拿我当外人”,她的大姑姐们每次回到娘家看到老人被弟妹照顾的这么好,感动的不知说啥好,只要回到娘家都先和弟媳妇亲近一番之后才进屋看自己的父母。姐姐们经常说:“我弟弟真是命好,能娶这样的媳妇,是两
位老人前世修来的福哇!这个家真是难为你了,姐姐们打心眼里感谢你”。李文珍却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谁都有两层父母,你们在不在家都尽管放心,我绝对不会让老人们受到任何委屈”。人常说“闺女是妈的贴身小棉袄”,李文珍却是婆婆公公的贴身小棉袄。正是她对公婆细心呵护、百般照顾,才使重病多年的两位老人活到今天。她虽为媳妇,胜过亲女,做饭总是先问问婆婆公公想吃什么,挑他们最喜欢吃的去做,逐渐两位老人的身体日益健康,婆婆能用右手使勺吃饭了,公公也面色红润,心情格外愉快,再不像以前那样爱挑个毛病了。
她常说:“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敬老孝老是做人最起码的标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没啥了不起的。”多朴实的语言哪!
在深入金星村走访后,我们感到:一个人孝敬长辈并不难,难的是多年如一日。俗话说的好“病久床前无孝子”,这么多年来,她能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关心、孝敬公婆,尽一切努力让老人开心,让老人感到生活的快乐,此举虽谈不上惊天动地,但也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如今,公公婆婆已经近七十岁了,由于她的悉心关爱,看得出来,两位老人对晚年生活充满着更多的期望和憧憬。
第二篇:孝亲敬老典型
做个孝顺的儿媳也是一种幸福
我叫曹玉梅,从小生长在农村,生活环境和父母的影响造就了我朴实、独立、忠厚、善良的个性。2001年我被调到牟平区文化二中任教,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政治教师,第二年,我带着对浪漫爱情的向往,带着对美好生活的的憧憬,嫁给了同是从事教育事业的丈夫。婆家是一个平凡甚至有些贫寒的家庭,年迈的二老只有微薄的工资,家里有一个将婚的小叔子。但我没有嫌弃这个家庭,因为我心里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不管老人有没有给你什么,能不能给你什么,他们都是我的父母,都要对老人好,这是天经地仪的事。所以我坚信:我和我的丈夫一定会把这个平凡的家庭营造成一个温馨的小窝,让受了大半辈子苦的二老享受天伦之乐。
亲善产生幸福,孝敬公公婆婆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充实。虽然我和丈夫的工作都很忙,工作压力也很大,但我总想着多花点时间陪老人说说话,多抽出时间带老人散散心,帮老人做些家务,多让公公婆婆脸上绽放笑容,心里多一些快乐。我们坚持每周周未回家看望父母,双休日陪在二老身边,给二老收拾一下家,打扫打扫卫生,买点儿老人爱吃的食物,做顿他们喜欢吃的饭菜,听着婆婆叨唠那些以前的事。节假日或老人生日时,给二老买上一件新衣服,尽量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日子一天一天地过着,我们有了现在可爱的女儿。在我们的影响下,女儿更成了公公婆婆的开心果,有了好吃好喝的,女儿总抢着给爷爷奶奶,还成天唱着:“世上只有爷爷奶奶好……”二老高兴地合不拢嘴。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我心里常有这样的感慨:“能
孝敬公公婆婆,给老人带来欢乐,对自己来说也是莫大的快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让这个温馨的家庭陷入了阴影当中。这几年学校都给老师做体检,07年我和丈夫商量,自己还年轻,身体不会出什么问题,可公公婆婆的年纪大了,应做一下体检,平时带他们上医院,公公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其实我清楚他是不舍得花钱,这次正好就机会,让他们去做一下检查。没想到检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公公得了肝癌,是晚期,医生说最多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这个结果尤如晴天霹雳,我和丈夫都傻了,丈夫更是无法接受事实,差点儿失声痛哭。是啊,公公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今年才62岁,刚刚才开始享福了,却得了……最后,我们俩商量要对公公婆婆隐瞒真实病情,于是轻描淡写地告诉他们说:“公公肝上长了一个血管瘤,切除了就会没事。”看着公公疑惑的眼神,我笑着说:“没事的,你会长命百岁的”。回家后我们俩拿出了婚后积攒的两万块钱,带着公公到过烟台,济南等专科医院去看,每到一处都要想办法提前做好医生的工作,对公公的病情要进行保密。公公前后做了两次手术,钱花光了,我又四处去借,没有一丝怨言,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公公的生命能多延续一些时间,甚至是希望能看到奇迹的出现。
此时,我既要忙于工作,尽量不耽误学生一节课,还要照顾年幼的女儿、身体多病的婆婆,同时还要常到医院照看公公。照看期间,我经常把从丈夫那里听到的关于公公年轻时的一些故事说给大家听。公公年轻时当过兵,转业后当过车队队长,他帮助过很多人,是个口碑很好大家公认的的老好人,那些往事经常让公公引以为荣。说说这
些事可以让他在情绪上得到放松,情感上得到欣慰,我用这样的办法可以让公公多吃一口饭,多喝一口汤。说实话,刚开始我确实受不了,照看病人一宿,第二天要准时上班,我连口饭都吃不进去,但又想:可能我能为公公尽孝的时间也就在眼前了,能让老人安心满足的离开,这是我最大的心愿了。于是我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家里虽然钱不多,但公公想吃什么,不管多少钱我都不心疼。一次,医生说,癌细胞扩散的时候,病人会急剧消瘦,需要给病人多补充高蛋白,我二话没说,托人去买了二十斤鲜海参和几只甲鱼,顿顿熬汤。刚做完手术的公公不能起来吃饭,我和婆婆就轮流换班喂汤。这样一直坚持了几个月。手术后,公公婆婆坚持要回家住,但我和丈夫不放心,就硬把二老接回家中细心照料。手术也只是延缓生命的一种方法,病情并没有根治,随着病情一天天的发展,公公的脾气越来越坏,动不动就发火。有时女儿在家里蹦蹦跳跳或者大声说话,都会引起公公大发脾气,就连婆婆有时都看不过去。但这时候我并没有介意,因为对公公的病情我是心知肚明的,我一边为公公婆婆宽心,一边拉着不知所以然的女儿说:“好孩子,爷爷不是有意的,只是他的病还没有好,所以心情不好,等爷爷身体好了,还会用自行车带着你到河边钓鱼,但你现在要好好表现,安静一点儿,让爷爷好好休息,好吗?”可爱的女儿很明白事理,听我说完后,她悄悄地过去坐在爷爷身旁。此时,我看到了公公的眼里是湿润的。
人在病魔面前大多是脆弱的,公公的病情在手术完的8个月后急剧恶化,一向刚强的他一下子颓废了,虽然我们向老人隐瞒了病情,但实情大家都是不言而喻了。婆婆经常偷偷躲到角落里抹眼泪,身体也逐渐消瘦,这更是让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公公临终时,脸上留下了安详的表情。婆婆说:“虽然我们没有力量留住他的生命,但我们都感觉到了你爸他是满足的,儿女们都为他尽心尽力了,有这样的好儿女,他到了那个世界也会继续享福的。”
公公走了,留下了年迈的婆婆,婆婆在家里很孤独寂寞,常以泪洗面,为了减少婆婆的痛苦,我做通了婆婆的工作,让她跟我们住一起,这样照顾起来也方便。婆婆肾功不好,需长年服药来保养,从公公去世以后,她的记性越来越差,我每天要按时把药拿到她手里,看着她服下。并经常跟她唠唠家常,说说单位里的人和事,让她慢慢淡忘失去老伴的痛苦,婆婆的脸上渐渐地恢复了以往的笑容,体重也渐渐的增加。
去年,小叔子有了对象,我们全家都很高兴。但我发现婆婆经常暗自叹气,甚至还偷偷抹眼泪。这是怎么回事?晚上,我跟丈夫说起了这件事,也说出了我的疑惑。最后,我们有了答案:小叔子快结婚了,还没有房子,婆婆肯定为这事犯难。这可怎么办?买房子是大事,没有20万连二手房都别想。可哪来的钱呢?但小叔子也不能不结婚呀……经过我和丈夫的再三考虑,最后决定:买房子,我们买,贷款买,把我们的房子低价转让给小叔子,等他有能力 的时候慢慢偿还。因为我们有单位,能办公积金贷款,而小叔子工资有限,无力偿还贷款,所以这是唯一的办法了。当我们把想法告诉婆婆和小叔子时,他们开始都反对,我知道:他们是不想再拖累我们。但这房子一定要买,只要能让老人高兴,能帮老人解决困难,自己再苦再累也不后悔。我们经过东拼西凑交了首付款,房子买下来了。婆婆再也没有了叹息,她老人家只是在我面前经常重复这样的话,“玉梅,不是说好听的,我和你爸这辈子没生过女儿,但从你嫁到我们家来,我们不仅有了一个好媳妇,还多了一个好女儿。”听着婆婆欣慰而满足的话语,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人这一生,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要扮演着多种不同的角色。在工作中,我是学生的政治老师,作为一名政治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我要用“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向一批批学生诠释着“什么是孝敬、怎样孝敬父母”的问题。在家里我是妻子、母亲、女儿、儿媳,我会无怨无悔地去以实际行动去担负起“孝敬老人”的责任。孝敬就是一种“感恩”,感谢父母之恩,因为他们生养和教育了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孝道,动物尚有跪乳之恩,更何况我们人呢。同样在感恩的过程中,我们也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孝敬老人不需惊天动地,而是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我会继续用自己的孝心去温暖老人的心田,用平凡的爱诠释着媳妇的孝心与责任,因为孝敬老人也是我的幸福。
第三篇:孝亲敬老(范文模版)
“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评选登记表
主要事迹
XX现年66岁,育有两儿一女,随进城务工儿女租住在XX社区,自入住XX社区后与邻里友好相处。XX居住在XX老人楼上,在了解到老人已经九十多高龄、无子女照料。同为老年人的她理解老人独自生活的艰辛,于是产生了帮助老人的愿望。一开始X婆婆由于自身年老、认为接近自己,对于自己好的人是骗子,因此对于XX的热情帮助X婆婆总是抱防备心。了解到X婆婆这一顾虑后,XX没有放弃帮助老人,反而更加坚定了她帮助老人的决心。但独居老人一般顽固、认死理,XX就先接触周围邻居,与周围邻居一起经常去老人家中坐坐,与老人们话家常,XX质朴、热情的农民本色终于让老人放下戒备心理。从一开始XX与老人打招呼老人“听不见”到现在遇事主动找高素芳商量,把XX当做自己的女儿一般依靠。
深知乐观的精神状态是保持健康的第一步,XX经常陪同老人聊天、散步,让老人孤寂、封闭心理慢慢打开,现在老人随时保持乐观、随和的心态。唐婆婆年老体衰,但是老人倔强的个性习惯事必躬亲,任何事多希望自己能够去做,考虑老人年纪较大,为了给老人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无论是大到外出寺庙上香小至采购姜蒜,老人在的地方一定有XX的身影。冬天考虑到天气寒冷,XX忘记自己也是老人的身体,不惧寒冷仍主动为唐茂秋老人清洗衣物、被套等,真诚待老。XX从农村出来自己随同子女生活,生活并不富裕,还经常节约出零花钱为老人们添置衣物,送水果给老人,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虽然XX把唐茂秋当做自
己亲人一样对待,但是亲人间偶尔也会产生误解,2013年冬天XX帮助X婆婆清洗被套、衣物,老人非常高兴。但是晚上X婆婆发现放在枕头下三百元现金不见了,对于每月依靠低保和周围邻居救济的老人来说这三百元是个大数目。老人首先就怀疑是谁偷走的,作为白天唯一进入老人家中与老人有接触的XX就被老人列入怀疑中,于是XX老人找到XX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希望工作人员帮助自己把钱再找回来。工作人员在详细了解到事情大概经过时,劝说老人可能是自己将钱放忘地方了,但是老人坚持认为是XX偷走的,老人的理由是因为XX是从农村出来,农村人生活都很困难,XX这么帮助自己,如果不是为了获取某些好处,怎么可能毫不计回报这样帮助自己呢!因为老人之前有将钱放忘地方而错怪楼上邻居的先例,在加上工作人员了解XX的为人。主动提出陪老人去家里再找找,最后终于在老人家中找到了,原来老人想到今天洗衣服,害怕别人偷自己的钱,就把钱房子一个小包里,小包放在墙上的袋子里。在寻找的过程中,XX了解到老人怀疑自己,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来到老人家中,帮助工作人员让老人回忆可能将钱放在那些地方。最后老人终于找到钱,对于之前怀疑XX老人感到非常的过意不去,XX没有怪老人。反而安慰老人说:人老忘记事情很正常,自己以后还是想以前一样帮助老人、照顾老人。说完两位老人都会意的笑了,这和谐的一幕深深的印在周围邻居的脑海中,因为XX的坚持,更加坚定了大家继续帮助XX老人的信心。
第四篇:孝亲敬老
孝亲敬老,行动在即
随着人类事业的发展,事业组织先进人员与年俱增,可是失去照顾的亲人与老人也随着增加。追根究底是什么使得“空巢老人”这么多?成功人士的事业发展与成功,一定要赔上老人们的幸福吗?
有的人有这种依附、依赖的陋习,并将他传承给了纯洁的后代的灵魂。举个例子好吗,虽然我也不记得那个人是什么名字了:有个人,父亲早逝,母亲和他度过了艰难岁月,让儿子出了名。可是儿子忘恩负义,抛弃了母亲和他的故居。母亲为见儿子卖掉了自己的血,但是,见到儿子之后,收到的只是一张儿子买的返回的单程票。
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那个人孝亲敬老的良好传统哪里去了?难道富贵了不肯低一下头么?他们难道没有拍膝盖掐指想过,他们这么做对不起父母对他们的养育之恩,对不起人们因为穷里出才对他们高抬贵手吗?
孝亲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礼仪之一。孔子、庄子、老子都说过这一点,我们有了传统礼仪,才得到了外国人的美誉和学习。而现在有一些人长大了,在亲人的帮助下成了名,反倒以傲慢的口气给亲人拆台……其实,这些既过分又着实可悲的行为就在我们的附近游荡……
看来不能等了!孝亲敬老看来行动在即了!
第五篇:孝亲敬老
孝亲敬老“好儿女”张有英事迹材料
今年37岁的张有英是乌兰县柯柯镇东村的一名普通家庭妇女,她的家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上有年迈的公公,下有正在上学的子女,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种地;主要经济状况属于一般家庭,全家勤劳节俭。多年来,张有英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尊敬长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地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子女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在邻居眼中是一位随和的好邻里,在丈夫面前是一位体贴的好妻子,在公公眼中更是一位体贴孝顺的好媳妇,在她的孩子面前是一位慈爱的好妈妈。
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
人们常说:公公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张有英觉得,这个事是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公公,像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的公公,儿媳学会了公公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娶个儿媳,就是我多了个闺女”这是公公陈利华对人们说起儿媳时的自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因此,误会和摩擦总是难免,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不计较。碰上不顺心的事,不当场理论,等他们心平气和后,再问明原因,和他们谈心、解他们心中的疙瘩。在家庭生活中,张有英对公公的照顾可谓体贴入微。5年前,公公陈利华因为意外扭伤了腿,要卧床几个月,在这段期间张有英在精神上给她安慰,经常陪她聊天,给她讲一些村里最近发生的事情。在生活上,经常给公公做好吃的,为老人洗澡换衣,使公公很快恢复了健康。她总笑着说:“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老的时候?我只不过是在尽自己的义务,为孩子做榜样。”儿女们的善解人意让公公也没有了担心,孩子们也在这样和睦的氛围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张有英和陈海顺的一双儿女在学习上都年年拿先进,张有英不仅精心照顾公公,而且与左邻右舍都友好相处,谁家有事,只要是力所能及,她都会尽量帮忙。在张有英身上我们看到了几千年来深印在中华儿女心头的“孝”字。她总说:“我们最怕的就是服侍不好老人,怕老人没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他们虽然不是我的亲生父母,但尊老爱老的品德一刻也不能忘!”、“今天孝顺父母的人,将来也会得到子女的孝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张有英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儿子女儿也特别孝顺,整天围着爷爷转,妈妈给他买了什么好吃的他都拿来给爷爷吃,乐得老人总是笑的合不拢嘴。
二、重视教育,悉心培养孩子成才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陈海顺平时不家,经常外出务工,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家里的活计全都由张有英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张有英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他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习惯。张有英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矛,连年被评为优秀生。张有英的事迹在东村里传为佳话,但是张有英本人却说,我做的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儿女们的责任、作为父母的义务;村里人提起张有英都竖起大拇指说:“张有英是当之无愧的孝亲敬老的“好儿女”教育子女的好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