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暨第十届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

时间:2019-05-12 16:0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暨第十届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暨第十届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

第一篇:2010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暨第十届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

2010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暨第十届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

2010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是:

1、我国粮食生产创造半个世纪以来首次“七连增”奇迹。

2、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

3、国务院部署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违法行为。

4、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5、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10%。

6、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

7、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

8、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了村委会成员选举和罢免程序。

9、全国6779万农民拿到林权证。

10、两位农民郭玉富、吕平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受表彰第十届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是:

山西省长治县振兴新区党委书记兼振兴村党总支书记牛扎根,黑龙江省虎林市委书记杜吉君,河北省平泉县郭杖子乡金杖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金旭东,浙江省瑞安市陈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众芳,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李学民,福建省安溪县举源村村委会主任陈传溪,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区委书记、区长李俊,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黄泥塘办事处高溪社区书记、主任谢光辉,山东省苍山县向城镇城东工作管理区党总支记兼东村支书刘玉宝,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扎木镇巴琼村党支部书记白玛四朗。

特别奉献人物为圣毅园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猷庚。

第二篇:2013安徽十大新闻、十大新闻人物(精选)

2013安徽“十大新闻”“十大新闻人物”

安徽十大新闻

1.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三十条正“落地生根”

【点评】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去年7月,省委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批参加的单位扎实学习、查摆问题、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结合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三十条规定,我省有针对性地开展五个专项行动、建立五类重点制度,抓好专项整治,狠刹歪风邪气。省委常委会以身作则,作出九项公开承诺。一次次专项检查亮出“利剑”,一个个典型案例敲响“警钟”,一项项重点制度立下“铁规”„„一年来,人们欣喜地看到党风政风的明显改变。

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国第一,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点评】

2013年,在宏观经济运行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的大背景下,我省坚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做大增量、优化存量,着力扩大有效投入,促进项目建设提质提效,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源,打出行之有效的稳增长、调结构“组合拳”。特别是在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民营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结构优化持续注入平稳增长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国前列,转型跨越的“活力安徽”正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强劲力量。

3.20个县(区)试点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再探新路

【点评】

改革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再次率先上路,为“三农”事业发展进行新的探索。2013年,全省各地积极勇于尝试,从不同角度破解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我省率先出台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方案,直面多轮改革后留下的“硬骨头”,意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农村发展寻求新的动力。人们期待安徽为“三农”发展贡献新的智慧;安徽也必将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崭新的改革篇章。

4.“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皖人居首,“好人安徽”成为叫响全国的精神品牌

【点评】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3人入选,全国并列第一;“中国好人榜”全年入选人数全国居首,实现“六连冠”;“最美”系列人物,皖人最多„„中国好人的“安徽现象”令人瞩目。精神文明建设启动“三线三边”专项治理活动,开辟了建设美好家园(博客,微博)新境界。一年来,我省突出宣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出台关爱好人政策,健全常态长效志愿服务机制,为建设美好安徽、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劲动力。

5.发展民营经济等新政出台,简政放权打造最优投资环境

【点评】

规范政府“有形之手”,放活市场“无形之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一系列政策出台,激发市场活力,有力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从思想认识、体制障碍、政策落实、工作推进等方面,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大力简政放权,把市场能办的交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交给社会,优化了投资环境。同时,探索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清理涉企收费,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切实降低企业创业经营成本,激发民间投资潜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促进了民营经济大发展。

6.安徽成为全国第二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量子通信等一批科技研究获重大突破

【点评】

安徽作为发展中省份,要发挥好后发优势,就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举措,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我省新兴产业不强、传统产业主导的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上取得的重大突破,成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崛起的强力支撑。可以说,当前创新引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我们要以国家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作为契机,充分发挥科教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7.美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一批“农民文化乐园”花开江淮

【点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3年,我省美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首批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启动,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增强,千万农民享受着更美好生活。农民文化乐园试点,致力于打造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平台、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新时期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为美好乡村建设再添新动力。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江淮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8.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出台,环保成政绩考核“硬杠杠”

【点评】

雾霾频频来袭,引发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强烈关注。6月出台的《安徽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和12月出台的《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对地方政府环境发展划定“红线”。只有让环保考核成为“硬杠杠”,才能在干部任用这道关口卡住那些一味追求GDP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投机者,激励那些淘汰落后产能敢动真格、生态保护能出真招的实干家,从而引导各级干部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引导地方摒弃粗放发展方式,走上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双赢的正途。

9.新农合大病保险(放心保)试点启动,民生工程探索建后管养新机制

【点评】

新农合大病保险,使参合农民在获得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再享受大病保险带来的实惠,可谓民生工程的“升级版”。民生工程建是基础、管是关键、用是根本,建后管养是生命线。民生工程实施以来,我省共建成近50万个民生工程项目点,涉及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文化等方面,基本构筑了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平台。只有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工作,努力构建权责一致、分类管养、多元参与、因地制宜的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工作格局,才能使民生工程发挥最大效益,真正让受益群众满意。

10.新桥机场等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根基

【点评】

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地方发展水平、服务能力和投资环境的重要体现。2013年,全省各地通过持续不断的投入和建设,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相继竣工。从新桥机场通航到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通车,从“皖电东送”工程输电到单项投资最大的治淮工程开工,都彰显蓬勃的发展势头,高高托起跨越发展梦想。这些建设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积极效应,改善了投资兴业环境,推动安徽与世界经济更紧密相连,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安徽十大新闻人物

谢毅:中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

颁奖词:她热爱化学。因为热爱,所以执著;因为热爱,所以洒脱;因为热爱,所以天高海阔。长江学者、首获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的华人、中科院新科院士„„一路行来,她收获很多,但她说“荣誉只是副产品”。面向未来,她依然对科研满怀热爱,依然以行动追求卓越。

马虎:安徽省阜阳市嘉安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经理

颁奖词:“马虎干事不马虎,干起事来虎虎虎。”从建筑工人到施工队长,从安徽阜阳到首都北京,他在辛勤奔波中恪守人生信念:“干良心活,盖放心房”。一砖一瓦建设高楼大厦,一言一行树立诚信标杆。国家大剧院有他的汗水,奥运场馆有他的足迹,他在京城筑梦,为安徽增光!

刘庆峰:安徽科大讯飞信息有限公司总裁

颁奖词:恰同学少年,他放飞青春梦想。因为梦想,一粒火种有了燎原的热能。十余年打拼,他创新创业从不言弃。到中流击水,“学生军”蝶变成行业翘楚。他让冰冷的机器“能听会说”,把一桩桩梦想变成美妙现实。从此,世界语音产业中有了最动听的“中国声音”。

胡太平:芜湖市南陵县龙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颁奖词:走出大山,当了老板赚了大钱,可他偏选择当村官吃苦头。“咱是领路的,要带村民富起来!”朴素的信条,一如他倔强的个性。17年来,大山里掘路,石缝中找水,泥土中淘金,石山里造林,他带领村民筚路蓝缕,让曾经的贫困村美了、穷乡亲富了。

许张氏:亳州市谯城区西关社区居民

颁奖词:没有自己的名字,却烙印在世人的脑海;没有豪言,却感动千万颗心灵;四十年如一日,虽臂膀柔弱,却不离不弃,撑起瘫痪儿子生命希望;虽家庭贫困,却自强不息,婉拒社会捐款捐物。常念党恩国好,德行可歌可泣,知恩感恩令人动容,大爱无疆世人敬慕。

何允芝:涡阳县人民法院副院长

颁奖词:捍卫司法公正,她心坚如铁,一步不让;审理每个案件,她心细如发,一丝不苟;面对各种诱惑,她心清如水,一尘不染。她以实际行动,千方百计融化矛盾坚冰,让法律带着人性的温度,让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

赵荣凯:省扶贫办计划项目处原处长

颁奖词:扶贫是他一生的追求,群众是他难舍的牵挂。他的心紧贴着贫瘠的土地。面对生死考验,他不忘心中的誓言:就是倒下了,也要倒在岗位上!他把“死亡通知书”装进口袋,在执著坚守中奉献全部的光与热,留给世界一个光辉的背影,树立起一座无言的丰碑。

潘立华:歙县上丰乡岩源村吴家坦教学点教师

颁奖词:情注学子,德逾高山。他坚守深山37年,从未请过一次病事假,几次放弃转行和调动,只因难舍大山里的学生。他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帮助700多名山里娃圆了读书梦。他通过三尺讲台将梦想映照到学生身上,帮助他们跨越高山,走向更广阔的人生。

崔万志:蝶恋品牌服饰CEO

颁奖词:命运夺去了他脚下平坦的路,但他没有抱怨,没有屈服,没有放弃,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摆地摊、开书店、办网吧,他在路上艰难而倔强地再前行。他与梦想同行,与网络同步,终于在电子商务中化蛹成蝶,打响属于自己的品牌,在信息时代谱写一曲身残志坚的自强之歌。

傅强:马钢自动化工程公司职工

颁奖词:一名普通的职工有一腔澎湃的热血。每一滴鲜血都有道德的馨香,每一次奉献都是爱心的流淌。他15年无偿献血,献出相当于14个成年人的总血量。他倡议成立安徽首个无偿献血志愿者团体,牵头组建爱心传递志愿者服务队,让一颗心引发无数颗心的同频共振。

2013安徽十大新闻人物提名奖

李宏祥:天长市城市管理治安办主任

倾情为民的贴心民警

郭朝玲:淮北市委组织部干部综合科科长

公心用权的组工干部

雷鸣:铜陵市11路公交车驾驶员

以生命诠释责任的“最美司机”

杨文求:望江县长岭镇在宁波市务工人员

徒手托救女童的“快递哥”

郑为栋等:金寨县长岭乡乌凤沟农民

红军墓的接力守护人

宗海啸:安徽鲲鹏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型装备行业的“鲲鹏”

胡朝琴:合肥市某理发店老板

卖店救人的“良心老板”

徐锋:歙县郑村镇潭渡村大学生村官

“礼让生命”的大学生村官

解永志:阜阳市第二职业高中退休音乐教师

用音乐激励留守娃的退休教师

秦小亮:凤台县朱马店镇在上海务工人员

丢钱不“丢份”的打工青年

第三篇:2012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揭晓

2012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揭晓

日期:2013-01-16 17:30 作者: 来源:中国农村杂志社

本网讯由中国农村杂志社与农民日报社、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联合首都十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共同评选的2012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1月16日在京揭晓。

2012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是:

一、温家宝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农民”奖章。

二、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农业部决定2012年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三、我国粮食生产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

四、中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五、国务院印发新中国第一个《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八项重点任务。

六、全国人大20年后重新修订颁布《农业技术推广法》。

七、“撤点并校”导致农村中小学数量10年减半,国办发文规范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八、中国成为全球农机制造第一大国。

九、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8949万农户拿到林权证。

十、7•21北京暴雨中152名农民工挺身救人。

第四篇:(免费)2011安徽十大新闻、十大新闻人物(可直接打印)

2011安徽十大新闻

No.1 省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确立走出 “六条新路”、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奋斗目标

【点评】

省第九次党代会是一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大会,是一次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的大会。党代会提出走出“六条新路”,打造 “三个强省”,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党代会确立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安徽发展新的伟大航程。未来5年,是安徽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在大会选出的新一届安徽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豪情满怀,信心弥坚,聚精会神搞建设,奋发有为促崛起,不断把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大业推向前进。

No.2 “十二五”实现良好开局,经济发展总体形势好于全国、领先中部 【点评】

去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初步预计全年生产总值超过15000亿元,总体形势好于全国、领先中部。“十二五”时期实现如此良好开局,确实来之不易。这是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结果。这充分证明,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是坚决有力的,发展思路是符合实际的,应对举措是科学有效的。开局之年取得重大进展,必将进一步坚定战胜未来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为今后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No.3 “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扎实开展,群众工作开创新局面 【点评】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省委部署开展以“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为主题的“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旨在通过各级书记带头,带动党政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增强群众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群众工作上水平、解决问题见行动、转变作风有成效、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活动启动以来,广大党员干部的身影活跃在基层一线,他们怀着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赤子之情,倾听百姓诉求,访查民间疾苦,拜人民为师,问需问计问民生,求解着一个又一个民生难题,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金点子”,凝聚起推进兴皖富民大业的强大动力。

No.4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正式进入国家自主创新“3+1”试验示范区序列

【点评】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是合芜蚌试验区建设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是推进自主创新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不仅有效

提高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合芜蚌试验区做强做大一批创新型企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也为试验区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提供一块金字招牌。作为全国四个国家级创新区之一,合芜蚌还将为我国创新示范区模式及中西部地区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探索和示范作用。

No.5 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省及各市均荣获全国先进

【点评】

文化体制改革的“安徽现象”,来自于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加速崛起的重要支撑。安徽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发展中省份,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强文化建设是新的重要突破口和增长点。正是因为有着这样清醒的认识,我省才能在改革的推进中敢于突破常规,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攻破一个个“堡垒”。文化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发展呈现事业与产业两翼腾飞、主业和辅业齐头并进、城市和农村整体联动的生动局面,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民生持续改善,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亮点。

No.6 粮食总产实现 “八连丰”,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 【点评】

农业稳,则天下安。做好“三农”工作,历来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加强粮食生产又是 “三农”工作的基础。去年我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8年丰收,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这一方面得益于我省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另一方面依靠不断强化投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强保障。与此同时,各地扎实推进“三化同步”战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打造了一批新型农村社区。既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又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就一定能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

No.7 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启动,更加凸显富民优先导向 【点评】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之本、加快转型之源、促进和谐之基。去年我省大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更加突出富民优先导向,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强力推进保障房建设等33项民生工程,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广泛赞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加快发展的根本目的。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兴皖富民,建设美好安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应当更加重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No.8 省辖市政绩考核新体系实施,力促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点评】

不以GDP高低论英雄,不搞一把尺子量到底。省辖市政绩考核新体系,集中体现省委、省政府科学施政理念,是力促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风向标”。经过多年努力,我省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但发展不足、发展不优问题仍然突出,在面临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双重压力,肩负

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双重任务的背景下,新考核指标体系无疑将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该体系由经济发展、发展方式转变、资源和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四大类别构成,根据各类地区不同的战略导向,对各类指标的权重设置有所区别,凸显富民优先导向,体现出科学定位、协调发展思路。

No.9 地级巢湖市撤销,所辖县(区)平稳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

【点评】

撤销地级巢湖市,历经反复调研、多次论证,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决策。调整对加强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全面提升皖江地区中心城市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培育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依托中心城市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所涉干部群众权益保障,采取多种措施实现撤并过程顺利和谐。

No.10 “道德模范”入选人数全国第一,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点评】

江淮大地上,无数道德模范用赤诚忠心谱写奉献之歌,用踏实行动展示美德力量。他们,是时代先锋;他们,是加速安徽崛起的钢铁脊梁;是矗立在江淮儿女心底的精神群雕;他们,充分展现江淮儿女高尚的理想追求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我省全国道德模范及“中国好人”不断涌现,是我省卓有成效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一个生动反映。多年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全省上下形成了崇尚英模、争当好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汇聚了坚强的道德力量。

2011安徽十大新闻人物

李孝香、刘士圣:合肥市新站区磨店区沿河村村民 以德报德的“磨店好人”

【颁奖词】

一个说,“好心办坏事要主动担责”,另一个却说,“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没好报”;一个说,“不赔钱良心难安”,另一个却说,“收了钱更没有良心”。两名村妇用以德报德的故事,展示了普通百姓朴素而高贵的品质。对真诚最好的回应是真诚,对善良最高的褒奖是善良。

吴群:蚌埠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原副处长 献身岗位的模范检察官

【颁奖词】

他微笑聆听,倾心相助;他强忍病痛,执著坚守。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他心中惦念的,仍然是手头的案子,是需要帮助的群众。他用生命的热量,增添了公平正义的璀璨光芒;他以永恒的信念,践行了执法为民的铿锵誓言。

潘建伟: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揭秘量子的“70后院士”

【颁奖词】

他很年轻,他的事业更年轻。他带着理想出发,闯入纠缠的“量子迷宫”,探求奥秘无穷的“密钥”。我们也许无法懂得他的微观天地,但我们能清晰看到他一路领先的身影。追求真理,矢志不移,在世界量子通信领域,他让中国旗帜高高飘扬。

朱恒银:省地矿局313地质队副队长 大地深处的探宝人

【颁奖词】

是他,让沉睡地下的宝藏造福人类;是他,让看似贫瘠的地方变得神奇。35年如一日,找矿路上,他的脚步从未停歇。他找到的矿产潜在价值数千亿元,他参与编写的技术规范成为行业标准。山水之间,他奏响了地质人生的精彩乐章。去年12月,他获得中国地质行业最高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陈霄云:温州通用锁具有限公司职工(石台籍)为农民工维权的打工妹 【颁奖词】

她是一名普通打工妹,最初想法不过是“挣钱回家盖房子”。身处异地他乡,目睹民工艰辛,她挺身而出,义务奔波,为兄弟姐妹维护合法权益。虽是一名弱女子,但仗义执言,始终不懈。她以一腔热诚赢得农民工的爱戴,以高度的责任感赢得人们的尊敬。

胡承霖: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小麦专家

心系沃土的“丰收使者” 【颁奖词】

头顶风霜,脚踏泥土,82岁高龄,本可颐养天年,却在乡间田野日夜奔波;本已功成名就,却为小麦高产攻关耕耘不歇。岁月带走了青春容颜,却带不走他攀登科技高峰的雄心。怀着梦想,带着小铲子、电话簿和水杯“三件宝”,他仍然行走在为了大地丰收的路上。

赵克信:金寨县人武部政委 扎根老区的“扶贫政委” 【颁奖词】

一次驻点笃定一个信念;一句承诺见证一种使命。带着一名军人的使命,他在革命老区结下“穷亲戚”,立下向贫穷“亮剑”的誓言。十几年如一日,他扎根贫穷的土地,播撒希望的种子。从“小赵干事”到“扶贫政委”,变化的是百姓对他的称呼,不变的是他对百姓的深情。

胡文传:长丰县岗集镇大窑村村民 播撒大爱的“大义父亲” 【颁奖词】

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一位令人敬佩的道德模范。在危难面前,他总是把平安留给他人,把大爱奉献给社会。春秋十载,他真诚依旧,执著依旧,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以志愿服务温暖别人。透过他清澈的眼睛,我们感知着一个高尚无私的灵魂。

水巨洋:凤阳县巨洋批发部经理 扶贫助学的盲人企业家 【颁奖词】

他看不到太阳的光辉,却给很多人带来温暖;他看不到脚下的路,却帮助很多人找到人生的方向。他总是双目低垂,这是见不得孩子辍学,见不得伤心人落泪。其实,他有一双星星一样的慧眼,关注着世事沧桑,看得清世间真情。

高亚飞:安徽浩翔农牧公司总经理 自主创业的“硕士猪倌” 【颁奖词】

他是硕士,也是“猪倌”;他是80后,也是致富带头人。知识给了他开阔视野和专业技能,年轻给了他勇气和梦想。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他豪情书写一位当代硕士的追求,产业化养殖新路不断拓展。他用创业诠释青春,他用拼搏成就梦想。

陈霄云,石台县一名普通打工妹,8年来她在温州积极为农民工维权,荣获“温州市第二届百佳新温州人”称号,事迹被评为2011年8月我省精神文明十佳事迹。

水巨洋,凤阳县巨洋批发部经理。10多年来,作为一位原本需要别人帮助的残疾人,水巨洋长年累月帮助他人,出资一百多万元捐资助学、扶贫助残,用爱心照亮他人。

朱恒银,省地矿局313地质队副队长。35年来,他始终坚守在地质找矿第一线,找到的“地下宝藏”潜在价值达数千亿元。去年12月,他获得中国地质行业最高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李孝香、刘士圣,合肥市新站区磨店社区沿河村村民。四送四拒赔偿中,两位农妇表现出来的宽厚仁义打动了乡邻,打动了网友,也温暖了无数国人。

吴群,生前任蚌埠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副处长。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于2011年7月13日凌晨病逝,年仅48岁。最高人民检察院追授他“全国模范检察官”称号,中共安徽省委追授他“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胡文传,长丰县岗集镇大窑村村民,第三届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先后两次失去孩子,胡文传仍在器官捐献志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胡承霖,82岁,安徽农业大学教授,1985年受聘为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获省政府“小麦高产攻关特别贡献奖”。30多年来,他带着小铲子、电话簿、水杯“三件宝”,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小麦高产“攻关经验”。

赵克信,金寨县人武部政委,这个从陕西黄土地上走出来的汉子,扎根金寨山区10余年,将红色故土当家乡,将老区人民当亲人,为老区扶贫开发做出突出贡献。

高亚飞,安徽浩翔农牧公司总经理,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首届“感动安徽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80后的高亚飞,放弃大学教师的稳定工作义无反顾回乡当起了“猪倌”,带动周边农民脱贫致富。

潘建伟,41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在中国科学院2011年院士增选中,他当选为院士,成为51名新当选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第五篇:2015年全国十大教育新闻

2015年全国十大教育新闻

(2016-01-03 15:47:17)2015年全国十大教育新闻

一、习近平教师节前勉励广大教师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9月9日,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习近平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勉励广大教师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李克强会见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及优秀乡村教师代表 强调强国必先重教、重教必须尊师

9月8日,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及优秀乡村教师代表并作重要讲话。李克强指出,强国必先重教,重教必须尊师。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兴学育才作为为政之先,一如既往地重视教育发展,无论财政收支压力有多大,我们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会减,向教师队伍倾斜的政策不会变,建设教育强国的决心不动摇。

三、国家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八大举措“力挺”乡村教师

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计划》提出了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八条举措。

四、国家鼓励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校园新时尚

4月2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国务院办公厅随后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10月19日至20日,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吉林大学举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校园新时尚。

五、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首届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设立

5月10日至16日,全国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举办。国务院决定,自2015年起,每年5月的第二周为“职业教育活动周”。该活动周的设立,是国家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又一重大举措。今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空前重视。下半年,教育部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提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集团化办学,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诸多内容。

六、国家部署“两个一流”建设 推动一批大学和学科跻身世界一流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要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

七、教育部通报违规违纪典型案例 向教育系统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亮剑”

11月24日,教育部通报中国传媒大学8名领导干部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件。12月1日,教育部党组召开视频会,对中央音乐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3所部属高校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等典型案件进行通报。教育部密集通报和曝光一批违规违纪案例,释放出一种强烈信号,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绝不允许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存在之地。

八、国务院决定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1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全面部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机制强调,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巩固完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巩固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

九、国家发布“全面改薄”专项督导办法 强调偏远农村地区必须保留必要的教学点 12月7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同意,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重点针对学校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达到底线要求、计划是否完成、质量管理、公开公示等内容进行督导。为减少督查成本,减少对地方和学校的干扰,实地检查拟采用双随机抽查方式,督导组专家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抽取,最大限度实现督查效果。

十、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5周年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12月10日,在教育部举办的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5周年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显示,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前6年实现纲要目标,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特教学校总投入5年翻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高等教育由大向强,中青年成为我国教师队伍主体,学生资助实现教育阶段全覆盖,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2015年中国十大教育新闻

1、留守儿童及流动儿童问题成焦点

事件回顾:2015年6月9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发生了举世震惊的4名留守儿童自杀身亡事件。近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两个新的教育边缘化群体:被称为“流动儿童”的进城务工农民工的随迁子女,以及他们留在农村家中的孩子——“留守儿童”。后者相对前者“能见度”更低,近一两年才引起广泛关注。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全国17岁以下流动儿童为3581万,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这两个群体总数约一亿人。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流动儿童1277.17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共2126.75万人,合计为3403.9万人。民间组织发布的相关调查显示,按照留守儿童的总数测算,全国约有1793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约有921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毕节事件之后,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对此及其呈相互转化关系的流动儿童问题也引起广泛讨论。

获选理由:毕节留守儿童的悲剧,意义远远超过了自然灾害和一般的突发事件,也远远超过了毕节市和贵州省;它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令人不安的悲催缩影,是整体性社会治理失灵的一个爆点。它揭示的,是我国儿童权益保护的缺位,是乡村教育、乡村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失败;需要通过调查、研讨、政策倡导、实际干预等多样化的社会参与,持续地关注留守流动儿童群体并探讨其解决之道。

2、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事件回顾: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全面部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完善机制、城乡一体;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创新管理、推进改革;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一是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二是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三是巩固完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四是巩固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

获选理由:首次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相关教育经费可携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钱随人走”预计将惠及1300多万农民工随迁子女,是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此外,3000万以上寄宿制学生、1200万左右民办学校就读学生、500万左右小规模学校的学生、特殊教育学生也将受益。

3、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启动

事件回顾: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指出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计划》明确抓好8方面举措:一是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二是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重点支持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贫困地区补充乡村教师。三是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四是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五是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六是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七是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八是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获选理由: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近年来引发关注,师资建设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教师老化、难以更新补充,许多村小、教学点处于教育质量低下、难以为继的困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备受期待,能否实现“底部攻坚”还有待实践验证。

4、中职教育免费政策推进

事件回顾: 9月,甘肃省公布《关于积极推进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从2015年起,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全免学费政策;河南省也从今年秋季学期正式对全省各类中职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学生全部免除学费。此外,海南省等中职教育免费政策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从2015年起对公办中职学校在校学生全面实施免学费政策。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规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获选理由:尽管关于中职教育的办学效益与免费政策的效果,近年一直存在着质疑和争议,其免费范围与力度仍在不断扩大,今年部分省市进一步推出全面免除学费新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加大财政投入是为达到该政策目标的基本保障;但也亟需提高中职办学质量,从改革管理体制入手,加强监管评价,解决当前职业学校布局混乱、办学质量低下、校企合作薄弱等诸多问题。

5、校园暴力事件

事件回顾:2015年,校园恶性暴力事件,尤其是女生暴力事件频频曝光。3月,中国女留学生在美国洛杉矶遭同伴绑架被围殴事件震惊华人圈;5月,江西景德镇市乐平市十里岗中学多名女生殴打一女生,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一女生遭多名女生剥光衣服殴打并拍照上网;6月,江西省永新县吉安永新初中一群初中女生暴力殴打一女生视频又在网上广为流传;11月,重庆荣昌区法院审理一起女生因太邋遢被宿舍5名室友打成十级伤残案件,同月,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8年级女生6分钟被同级同学打38记耳光„„

获选理由:校园暴力事件虽非一时一地之事,可能是随着网络等信息传播渠道扩展、方式多样化而曝光更为频繁,但并不意味着该问题就不需要解决。除对校园暴力问题及其趋势需进行深入研究外,家庭、学校及至社会所付的责任不能缺位,法律干预也有待完善。

6、青少年学业压力与负担问题引关

事件回顾:9月,吉林一名复读女孩因成绩不理想跳楼。11月,河南南阳市一个15岁的初中生竟然猝死课堂。据悉其头天晚上写作业写到12点多,早上6点20分起床。同月,河南鹤壁市山城区一个13岁女孩疑因学习成绩差被亲妈打死。《中国教育报》后续关于孩子睡眠时间的调查讨论显示,6-12岁学生睡眠不足率为74.2%,13-17岁为81.1%,18岁及以上为16.2%;作业成主要“睡眠杀手”。相呼应的是,美国《大西洋月刊》12月号封面报道了“硅谷自杀事件”,称硅谷中心的巴洛阿图从去年10月至今年春天,已有4名高中学生自杀,其中3名是华裔。这些学生成绩优异,有的拿了全A。据该刊记者调查,自杀主要因素是压力:来自父母、老师以及他们自己的压力,不仅要学习成绩优异,在其他一系列活动中也要表现优异;种种压力让这些孩子感到非常劳累、难以胜任、极其孤独。

获选理由:实施“素质教育”、“新教育”„„已有相当年头,倡导减负力度也不小,然而青少年学业压力与负担却一直仍是问题。为何减负始终难以实现,学生因学业而猝死、自杀的现象依旧不断,值得我们反思。

7、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事件回顾:9月,人保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此次改革统一了自1986年以来一直施行的中、小学两大职称系列,首次设置了正高级职称,从制度框架、评审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对中小学职称制度进行了整体设计。

获选理由:此次改革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针对现有职称评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针对性的措施。如教师评聘合一的改革,有助于职位和贡献对等,调动优秀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校长职级制改革,则是“去行政化”的改革,可以使校长更加关注学校和学生,有利于校长的专业发展。目前农村教师的职称评定相对处于弱势,此次的职称评定改革也提出要向农村教师倾斜。

8、高校腐败与治理问题惹争议

事件回顾:12月初,教育部党组召开视频会,通报近期查处的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常委、院长王次炤为其女违规操办婚宴问题,北京邮电大学虚列支出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亚和国际商学院原院长汤谷良违规兼职取酬等问题。11月,中国传媒大学从党委书记到副科长8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违规用车、办公“超标”等问题被“连锅端”式处分的新闻引发热议。据《河南商报》记者粗略统计,十八大以来,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高校腐败案件,就有50多起;而今年以来,中纪委共通报涉嫌违纪的高校领导干部32名。从招生录取到后勤基建,从物资采购到科研经费,从校办企业到学术诚信等领域,高校腐败问题和治理失灵的现象不断。6月北大清华两大名校抢生源的闹剧、复旦签确认书而失信未录高考状元,5月复旦大学新版官方宣传片被指抄袭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宣传片、7月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被质疑“撞脸”人大等等新闻均折射出此类问题。

获选理由:作为教书育人的最高学府,“象牙塔”中腐败难禁、治理问题频发。然而我们不能见怪不怪,不以为然,而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抓住这些事件作为深入改革的契机,将教育腐败和出现问题的重灾区转变为率先改革的实验区,亡羊补牢,开展实质性的制度建设,有效防范和遏制教育腐败和治理问题,重建教育的公信力。

9、民间教育创新蓬勃发展

事件回顾:4月,由民间组织自行发起的“LIFE教育创新首届峰会”上,众多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案例集中亮相、相互交流。该平台分享了历经一年多调研、专家筛选的来自基层学校、老师、家长、学生、政府、企业和公益机构的教育创新案例,包括实施“低控制下的学习”深度学科整合的泉源高中实验班,在农村地区尝试通过“半天授课制”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山西省新绛中学,以培养全人为目标、进行全课程改革并实现跨学科主题式教学的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等。12月,新校长杂志社主办的“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北京师范大学等主办的“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也陆续举行。

获选理由:在中国,无论是从国家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层面,还是自下而上的局部的非制度化的自主创新和探索层面,教育改革创新正在进入一个非凡的活跃时期。在这个历史性的转折,从满足基本需求到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就意味着我们要走向以人为本的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为生活重塑教育。民间教育创新的勃发让我们看到新的希望。

10、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

事件回顾:2015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改变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改革、转变教育管理职能和部署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新格局正式上路。9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的通知》确定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无锡市教育局、浙江省教育厅、青岛市教育局、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成都市教育局、克拉玛依市教育局为全国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综合试点单位,乌兰察布市教育局、沈阳市教育局、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局、西北大学为单项试点单位。

获选理由: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但如何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的新型关系、如何将教育管办评分离从纸上蓝图变为现实等问题还需进行深入探讨。

下载2010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暨第十届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暨第十届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