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同镇高楼村创建区级文明村工作总结
大同镇高楼村创建区级文明村
工作总结
高楼村地处安恒路南、北两旁,全村467户,总人口1764人,5个村民小组,近几年来,村两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创建区级文明村为努力方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不断壮大村级经济,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认真搞好村庄环境美化、亮化、绿化工程,确保社会秩序安定,家庭和睦,乡风文明,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现将几年来创建区级文明村所作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党的建设为核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支部是农村党的最基层组织,最接近群众、贴近群众,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核心,为了保证党支部真正发挥我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奔小康,走共同富裕道路,我村党支部着重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
1、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在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昂的战斗意志,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们村党支部提高战斗力、凝聚力的具体体现,是创建文明村的重要保证。
2、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党组织要在群众中有威信、有号
召力,靠的是全体党员的努力。为此,我们村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支部生活会,认真开展“两票制”民主评议活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全体党员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得到了村民的积极拥护,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也得以牢固树立,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3、发挥村各组织的作用。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团结合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注重发挥“共青团”、“妇联会”、“老年协会”等组织的作用,使这些群众组织真正成为党支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注重民主法治建设,建立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度,健全了村务公开制度,将村内重大事项向村民公开,接受大家监督;工作务实创新,在群众中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全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二、以发展经济为抓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我们村两委会工作的重心之一。因为经济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只有村级经济发展了,社会各项事业才能得到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有计划的实施。近年来,我村大力发展蚕桑、柑橘等农作物生产,同时做大做强交通运输、商业、劳务输出等行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三、以实施“双创”为契机,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治理
“双创”工作开展以来,村党支部、村委会以此为契机,紧抓机遇,强化落实,结合实际,提出了“优化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区级文明村”的明确目标。几年来,先后
投资30余万元开展了三项工程:一是修建学校宿办楼和村老年活动室;二是拆旧建新,拆除宅基地、旧房、猪棚、旱厕等临时建筑物60余处,修建垃圾池8个、公厕6个,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三是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对村内垃圾进行了全面清除,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美化、绿化工程,特别是对学校、支部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国道两旁进行了彻底整治,形成了路平、水清、草绿的村庄新形象。
四、以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为目的,努力建设和谐家园
村两委会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提高村民素质,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好成绩。建立起了村计生协会,广泛开展基本国策教育,提高育龄妇女人口安全意识,积极主动配合政策做好三查工作,全村计划生育率达到100%;二是文教卫生事业有新发展。积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村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为方便群众求医看病,建立了两个村保健站,做到了小病不出村;三是办好社会福利。对复退军人、五保户、困难户、弱残疾人员做好优抚照顾工作,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四是倡导文明、移风易俗。创建文明家庭,反对封建迷信,反对聚众赌博,反对虐待老人,倡导科学文化,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尊敬老人,弘扬文明新风,进行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自觉养成文明卫生、环境保护的习惯;五是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建立了治保调解组织,成立护村队,开展普法教育,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同时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村活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六是活跃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全村95%农户接上有线电
视,建起宣传阅报栏,投资2万元建立老年活动中心。
五、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两委会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了确保各项工作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先后制定印发了《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环境整治公约》、《安全责任书》、《社会治安目标管理责任书》、《计划生育责任书》等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序、长期开展推进。
几年来,我村通过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村庄环境面貌得到了大大改善,村级经济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但对照文明标准,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发展村级经济,不断提高村民整体素质,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而不懈努力。
高楼村党支部、村委会
二00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二篇:**村创建文明村工作总结
**村创建文明村工作总结
**市曹村镇**村位于**东面,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左右,江曹公路川村而过,交通便捷,北和丁凤村毗邻,南和南岙接壤,背靠连绵群山和**县交界,下辖六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603户,人口2625人,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近1200多人,中共党员68人,村二委成员9人。
近年来,我们**在曹村政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单位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党员共同努力下,紧扣“党建+文明村”主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拆大改、攻坚破难,加快环境整治、加强村庄治理,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全村以高标准创建省级文明村庄为目标,成立创建文明村领导小组。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放在了同等重要位置。现将近年创建省级文明村所做工作如下:
一、建设强有力班子,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村两委班子自建立以来,时刻不忘党员和群众的期盼和信任,一方面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组建了6支党员宣讲乡村文明队伍,对党员所在责任区的村民进行多样式的理论宣讲,政策宣讲,加快了文明村庄建设的步伐。
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村民素质
为了适应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式,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新建文化礼堂,里面功能配有3D影院、大型会议室、百姓大舞台、阅览室、科普室等,在此我们积极组织开展“文化走亲”、“种文化”、“农民丰收节”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每周末在文化礼堂播放电影,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定期在文化礼堂开展科技知识讲座、普法教育讲座,美丽庭院宣讲会等活动,提高村民的素质教育。我们通过各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把我村建设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三、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感
2018年以来的工作,我村完成了全村民间道路拓宽和水泥路面建设以及全村的污水处理工程;完成了通往曹村镇的武林路拓宽、水泥路面建设、天井垟景观带建设,以及通往曹村镇的淑远路柏油路建设。村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和提升,整个村容村貌起了全新的变化。
四、加强精神文明宣传,营造健康向上新风
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
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目标规划、规章制度、文明规范、村规民约、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言行举止。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我们积极探索文明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制定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并将其上墙。让村民时时刻刻可以看见感受,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在村中开展“好婆媳”“好儿女”“十星级文明户”等道德规范评选活动,有力促进全村民向榜样学习的浓厚氛围。
总之,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坚持围绕“党建+文明村”的目标,努力推进全村精神文明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也是今后工作的重点,相信我们会做的更好。
第三篇:长汀县大同镇翠峰村创建省第十一届文明村建设工作总结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大同镇翠峰村创建省
第十一届文明村建设工作总结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大同镇翠峰村距县城10公里,为城郊村,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538户2215人,1596个劳动力,党员59人(其中女党员5人),设党小组4个,村两委干部7人。耕地面积1316亩,山地面积17120亩。2010年工农业总产值18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13元。是第一批省“百村示范”联系点和市级新农村村庄治理试点村,2007年12月被县评为第十届文明村,2008年6月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3月被县列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村,2009年9月被评为市级文明村,2010年三月被县评为三八红旗集体、被市评选为先进妇代会。下面将我村近年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好班子,凝聚人心,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开展“村两委好搭档”活动,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制订好精神文明创建规划及具体详细的公益事业建设规划,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协作不扯皮,勇担责任不推诿,接受监督不特殊,做到一心一意为群众,事事干出样子来,尤其是注重实行“权、责、利”挂钩分工制度,实现制度管人、管事,从抓经济收入、抓计生工作及财务管理、治安调解、土地管理、为民办实事、廉洁自律等方面作
出规定,艰苦创业,诚恳做事,工作不断创新,以确保创建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二、富民为要,发展经济,稳步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和发展特色经济,村两委一班人立足本村优势,积极谋划,重点写好“山上、大田、就业”三篇文章。
1、做好“山上”文章。针对我村山多地少的实际,理出一条以山地综合开发奔小康的路子,并把它作为增加群众收入的主要工作来抓,邀请县、镇农业部门专家、技术人员做好全村宜果荒山的总体规划,进行合理布局,水果飘香的山地开发模式,并长期聘请他们进行果树栽培技术讲座,现场言传身教,广泛宣传科技兴果,激发群众开山造果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学习开展“党员信贷快车”活动,全村59名党员中90%党员被信用社授“AA”级以上信贷户,有23名党员通过开展这次活动,从信用社获得了小额信贷,切实解决了党员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同时,建立党员干部、党员、村民和村、组、户两个三组科技推广网络(每名党员干部挂钩6-8名党员,每个党员联系3-5名果农,每个村干部挂钩2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帮扶2-3户)成立了绿山果业专业合作社,为果农建立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通过几年的努力,逐年连片种植果树4185亩。现逐年进入盛产期,2008年产果160万斤,产值112万元,2009年产果180万斤,产值150万元,2010受冻害绝收。
2、做细“大田”文章。根据本村实际,制订了“烟—稻—菜”
种植模式,大力调整产业种植结构,年稳定烤烟850亩,收购烤烟2400担,产值170余万元,种植优质杂交稻1600亩,确保粮食自给有余还有销粮,种植反季节蔬菜360多亩,对百余亩“望天田、山垅田”实现耕地流转,引进了“长汀长青茶叶有限公司”落户本村,已种上了茶叶(现生产出第一批茶叶),引进了“华康食品加工”,解决了部分“4050”村民务工。动员村民兴建了沼气池253口,“猪—沼—果”、“猪—沼—菜生态循环经济正在推进。
3、做活“就业”文章。开展村企联盟,村两委主动与安踏公司、长汀远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联盟,开展共建活动,由企业公司为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并分期将培训合格者送到腾飞工业区入厂就业,全村转移劳动力256人“洗脚上岸”离土不离乡增加经济收入,其中村民李树兰2008年被省评为优秀农民工。
三、同心同德,完善设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抓好经济的同时,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努力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党员带头让田让地为项目实施先行一步。(1)投资300万元水泥改造了11.9公里的村主干道,开通了12.5公里(两条)果园公里,投资40万元硬化了2公里3.5米宽的自然村公路;(2)新建U型槽水圳8000余米,修复水圳1500米,修建陂头8座;(3)投资16万元新建了村部办公楼;(4)人饮水工程已完工,自来水入户280多户,山地水利已建1000余立方米蓄水池;(5)兴建了体育运动场2处,加快了农民健身工程步伐;(6)完成了1200亩土地整理项目;(7)加大村庄整治,拆除8350平方米的旧房空心房,改厕231个(无害化沼气式、三格式),按规划兴建了新房,有效地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8)完成了第一期电气化村建设,村民用电质量进一步提高;(9)建立了农民之家,内设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科技培训室等,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⑽ 实施亮化工程,在村主干道安装了135盏路灯,兴建了“思宗堂”,为保持山清水秀、美化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村民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村两委把加强四个文明建设作为提高村民素质,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工作任务,下大力气予以抓好,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1、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好成绩。充分发挥村自管理,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完善计生协会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基本国策教育,提高育龄妇女人口安全意识,创生育文明,建新型农村,制订计生帮扶措施,第一期培育“新农村、新家庭”示范户6户。典型带动推动计生工作,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做好一年三次的查孕、查环及查病工作。村计划生育符合率96%。2008年被县列为“新农村新家庭”示范村。
2、文教卫事业有新发展。积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全村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为方便群众求医看病,建立了村保健站,做到小病不出村。
3、办好社会福利。对烈军属、复退军人、五保户、困难户、四残人员做好优抚照顾工作,每年重要的节日开展慰问访困,送上慰问金、慰问品,使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温暖。
4、弘扬文明,移风易俗。我们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着力开展文明标兵、文明家庭、文明村创建活动。一是持续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引导村民争当文明人。通过老人协会、产业协会、妇代会等群众性组织的宣讲、评议,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引导村民知荣辱、懂道德、讲文明;二是开展“十在农家”、“文明五榜评选”等活动,创建文明家庭。通过“党员信贷快车”活动,全村50余名党员被信用社授“AA”级以上信用户;今年通过村民代表、老同志评选“文明五榜”先进人物10人,并予以张榜表彰,引领培育文明家庭;三是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我们始终视文明村为一项崇高荣誉,努力提升文明村的创建水平。
5、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我村成立了综治协会健全了治保、调解组织,及时发现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村域范围内实现了“三无”,即无重大农村纠纷发生、无盗窃现象出现、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发生。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开展创建平安村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使村民安居乐业。
6、活跃群众文化娱乐。建立了农民之家,农家书屋,兴建体育运动场两处,加快了农民健身工程步伐,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
五、民主管理,深得人心,文明服务上了新台阶
我村积极完善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村务公开纳入制度化、程序化和经常化的轨道,保障村民享有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群众利益事情及时进行村务听证,充分保障了村民的民主监督权利,切实维护了村民的经济利益和民主
权利,通过抓好民主管理工作,村各项事业顺利发展,如:旧村整理工作第一期在东山片自然村已拆除旧房、危房97户,拆除露天粪寮、厕所168间,改厕231户;又如:投资295万元进行村主干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近年来,我村通过开展创建“文明村建设”活动,改变了村两委过去“指令式”的做法,现转变为“带头式”、“带领式”、“服务式”、“引导式”的工作格局,上下团结,步调一致,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绩,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村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村庄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但对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发展村域经济,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努力把我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篇:宜黄县黄陂镇黄陂村创建文明村
宜黄县黄陂镇黄陂村创建文明村
事迹材料
宜黄县黄陂镇黄陂村位于黄陂镇政府所在地,全村辖11个组、813户、3119人,耕地面积4307亩,其中:水田3479亩,旱地828亩,有林地面积18700亩,森林覆盖率达78%。2007年底全村粮食总产量262.73万公斤,栽种蔬菜100亩,种植烤烟140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496万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06元。近年来,我们村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村广大村民群众,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大力发展专业市场,使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被黄陂镇党委政府评为 单位。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我们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从每个家庭入手认真实施了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不断提高了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初步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低下。据此,我们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着力从解决广大农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
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指导农民进市场,奔小康;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市场业户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励市场业户爱家乡、爱集体,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貌做贡献。
二、常抓公民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
我们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建设了道德教育“灯箱一条街”,印制了道德建设标语,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工作中,我们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发放到了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我们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
办开展了“和谐平安家庭户”、“文明信用农户”等创建活动,2007年全村共创建出“和谐平安家庭户”732户,“文明信用农户”20人,充分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近年来,我们出台了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不得赌博酗酒、不得参与迷信活动、不得涉嫌违法犯罪、发现有违规现象要向村委会报告的规定,我们村领导班子成员以签名的方式向全村人民承诺,带头遵守有关规定,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一个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已经形成。四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我们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三、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从不松懈。我们要求班子成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在工作中要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筋,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今年,该村张家组列为新农村建设点,通过改水、改厕、改路美化环境,倡导新风,建设美好文明新村。
在几年来的班子建设实践中,我们逐步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党员队伍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学习制度上,我们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组织制度上,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在重大决策上,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使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在工作制度上,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务管理,让广大党员同志在参与经济建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而较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五篇:##村创建市级文明村工作总结
以创建文明村为载体争创一流新农村――――——##村创建文明村工作总结我们##村地处##街道北部,是##市##区##街道所辖的一个村,全村共有173户人家,433个农业人口。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我村目前已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继续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我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港城文明建设作贡献,##村在2004年初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领导的文明村创建领导班子,支部、村委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并制定了详细的创建计划。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村干群共同努力,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和干部队伍。村党委认为,只有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才能为十六大提出的农村工作任务在基层贯彻落实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村支部一班人也都觉得“打铁先要自身硬”,必须把加强自身建设和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为使我村党的自身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首先,村支部进一步完善了“支部工作制度”,具体分为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奉献活动、民主生活会、勤政廉政、党员联系户和群团组织八项内容。为更好地搞好学习教育活动,党员活动室重新更换了电教设备,经常性地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电化教育。其次,村党委注重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在各种会议上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教育和宗旨教育,要求大家加强廉洁自律意识,秉公办事,为村民多办实事好事,树立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根据工作实际,组织党员重温党章和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组织生活。根据工作实绩,从有利于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规定凡属重大事情、如重大项目投入、大金额资金往来、村民建房审批、土地征用定价等必须经村两委会讨论决定,并有会议记录备案,增加办事的透明度。村党委还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教育,通过举办党章学习班、组织观看##区电视党校播放的电教片以及开展谈心活动,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在新党员的培养和发展上,严格按照“坚持标准,提高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吸收新党员,目前全村共有党员21名。通过组织推荐、党员大会推荐或村民代表推荐等方式,确定了1名村级后备干部,并落实了培养锻炼措施,保证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同时还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协调村级组织关系,形成合力。为使全体干部做到职责分明,村两委会组织全体行政工作人员进行各项制度的学习,时刻要求大家对照各自的岗位职责,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村支部2003年被评为“四型”行政村党组织。
二、发挥本地优势,壮大村级经济。村支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充分利用地处城郊交通方便的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夯实了村级经济基础。一是理清发展思路。制订了发展规划,细分了经济指标,并从工业、农业、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和实施步骤。二是加大投入,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在六个方面做文章:一是充分发挥城效农村的区位、信息、资金等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通过制订优惠政策、搞好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等措施,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盘活集体土地、厂房等资产,增加租金收入。到目前为止,全村共引进企业17家。二是土地开发式。通过建造厂房、发展小型工业园区等途径,一年来新建厂房6000平方,(另外8000平方标准厂房正在施工中)。2003年我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1326万元,比2002年5636万,增加200,村级可用资金122万元,比2002年79万,增加154,固定资产1200万,比2002年的664万,增加181。三是对原有村级集体企业进行改制。对集体资产进行重组,优化资产结构,实现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四是资产经营生财。针对集体资产的不同形态实行不同管理,通过各种形式盘活、融资,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五是借资经营式。克服村级集体资金短缺现状,在新建标准厂房时采取带资建造、分期付款的办法,待厂房出租后,用收取的租金支付工程承包款,实现集体资产滚动增值。六是搞好集体承包合同管理,保证合同兑现。在企业租金上交款上,我们采取按月结算,解决了企业上交款收缴难的问题,有效地增加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三是加强现有集体资产的管理。本着花钱花在刀口上的原则,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同时加强对村级出租财产的管理,严格按合同及时收取租金,使租金的收回率达100,保证了集体收入的相对稳定。我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势头,2003年超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