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五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第三条 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
第四条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七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本法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第八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
依照本法规定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砘,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五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申请书中应当载明集会、游行、示威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人数、车辆数、使用音响设备的种类与数量、起止时间、地点(包括集合地和解散地)、路线和负责人的姓名、职业、住址。
第十八条 对于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主管机关应当派出人民警察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保障集会、游行、示威的顺利进行。
第十九条 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任何人不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非法手段进行扰乱、冲击和破坏。
第二十八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未依照本法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的;
(二)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不听制止的。
第二十九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犯罪行为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未依照本法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包围、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的公务活动或者国事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占领公共场所、拦截车辆行人或者聚众堵塞交通,严重破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扰乱、冲击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的,公安机关可以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零六条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 任。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 担民事责任。
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条对承担民事责任的公民、法人需要追究行政责任的,应当追究 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对公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八条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第十七条 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
第十八条 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法的规定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同一行为规定给予单位处罚的,依照其规定处罚。第二十条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一)有较严重后果的;
(二)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四)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举办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有关规定,有发生安全事故危险的,责令停止活动,立即疏散。对组织者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五条 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不听劝阻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条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九十六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百九十七条 违反法律规定,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百九十八条 扰乱、冲击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造成公共秩序混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一九八二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节录有关条款)
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营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竟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试题
1、(单选题)公民享有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是()。
o o o o A.平等权
B.依法纳税
C.宗教信仰自由
D.人身自由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2、(单选题)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
o o o o A.义务
B.权利
C.权力
D.责任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3、(单选题)宪法禁止()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o o o o A.非法拘禁
B.非法绑架
C.非法羁押
D.非法逮捕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
4、(单选题)下列各项权利和自由中,()是我国宪法没有规定的。
o o o A.言论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
C.公民的人格尊严 o D.迁徙自由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5、(单选题)根据现行宪法规定,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正在服刑期间()。
o o o o A.停止行使选举权
B.没有选举权
C.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
D.准予行使选举权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6、(单选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人员中不享有选举权的是()。
o o o o A.旅居国外的我国公民
B.精神病患者
C.受到行政拘留处罚者
D.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7、(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o o o o A.平等权
B.受教育权
C.环境权
D.出版自由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
8、(单选题)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o
利 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o o o B.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C.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D.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9、(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o o o o A.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遭受自然灾害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我国公民有休息的权利
C.我国公民没有信仰宗教自由的权利
D.我国公民的出版自由不能被剥夺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10、(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一项是()。
o o o o A.平等权
B.宗教信仰自由
C.人身自由
D.依法纳税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11、(单选题)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o o A.传统道德
B.行政法 o o C.宪法和法律
D.民法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
12、(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o o o o A.群众
B.国民
C.公民
D.人民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
13、(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o o o o A.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
B.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C.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14、(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o o o o A.十八
B.二十
C.十四
D.十六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
15、(单选题)现行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
o o o o A.提出申诉的权利
B.要求给予刑事处罚的权利
C.提出批评的权利
D.取得赔偿的权利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16、(单选题)关于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o o o o A.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B.宪法规定的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C.同社会经济权利一样,文化教育权利属于公民的积极收益权
D.我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
17、(单选题)公民应履行的最根本的法律义务是()。
o o o o A.遵守宪法和法律
B.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C.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D.依法纳税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
18、(单选题)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我国公民的()权利。
o o A.文化教育
B.政治自由 o o C.民主
D.人身自由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19、(单选题)任何公民,非经()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o o o o A.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B.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D.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20、(单选题)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
o o o o A.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B.信基督教或者信佛教
C.新道教或者信佛教
D.信佛教或者信伊斯兰教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
21、(多选题)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原则。
o o o o A.积极性
B.主动性
C.功能性
D.主观性
正确答案:AB 用户选择:
22、(多选题)特别行政区政府行使下列哪几项职权?()
o o o o A.拟定并提出法案、议案、附属法规
B.制定并执行政策
C.管理各项行政事务
D.编制并提出财政预算、决算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23、(多选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人民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来()。
o o o o A.维护人民的权利
B.行使国家权力
C.参与国家管理
D.了解国家运作
正确答案:BC 用户选择:
24、(多选题)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互相监督,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o o o o A.决策
B.建议
C.意见
D.批评
正确答案:BCD 用户选择:
25、(多选题)在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o o A.社会主义
B.全民所有 o o C.政治协商
D.多党合作
正确答案:CD 用户选择:
26、(多选题)根据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下列哪几项是我国的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o o o o A.平等原则
B.选举权利保障原则
C.无记名投票原则
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27、(多选题)关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o o o o A.维护宪法权威和法制统一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B.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的国际法主体
C.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D.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正确答案:ABD 用户选择:
28、(多选题)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o o o o A.自治区的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
B.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C.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行使民族立法权
D.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正确答案:AB 用户选择:
29、(多选题)我国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o o o o A.拥护国家统一的爱国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D.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30、(多选题)国家从哪些方面为选民和代表的选举权、被选举权的实现提供保障?()
o o o o A.经费保证
B.程序规定
C.直接选举
D.法律约束
正确答案:ABD 用户选择:
31、(多选题)选举方法,即选举中所采取的法定办法,包括()等方法。
o o o o A.表决、计票
B.代表名额分配
C.候选人提名
D.选民登记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32、(多选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机制包括()。
o o o A.依法行权
B.接受监督
C.民主产生 o D.公平竞选
正确答案:ABC 用户选择:
33、(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是可以提出宪法修改有效议案的主体。
o o o o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代表团
D.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正确答案:BD 用户选择:
34、(多选题)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之一是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有关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o o o o A.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无权提出对国家主席的质询案
B.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有权提出对最高人民法院的质询案
C.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有权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D.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无权提出对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质询案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35、(多选题)关于全国人大职权,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o o o o A.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B.选举国务院总理、副总理
C.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
D.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与建置
正确答案:AC 用户选择:
36、(多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选出的代表组成。o o o o A.特别行政区
B.工人
C.军队
D.省、自治区、直辖市
正确答案:ACD 用户选择:
37、(多选题)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有()。
o o o o A.监督权
B.决定权
C.任免权
D.立法权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38、(多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o o o o A.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B.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包括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C.国家可以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无偿征收或征用
D.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正确答案:ABD 用户选择:
39、(多选题)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o o o o A.民主监督
B.修订法规
C.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D.政治协商 正确答案:ACD 用户选择:
40、(多选题)行政长官行使的职权有哪些?()
o o o o A.决定政府政策和发布行政命令
B.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
C.负责执行基本法
D.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公布法律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41、(判断题)在我国,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
42、(判断题)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
43、(判断题)我国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以法律规定。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
44、(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o A.对 o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
45、(判断题)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
46、(判断题)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选举的非常情况,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1/2以上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
47、(判断题)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
48、(判断题)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形式只有下列几种:(1)全民所有制经济,(2)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3)个体经济,(4)中外合资企业。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
49、(判断题)特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由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
o A.对 o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
50、(判断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制度。
o o A.对
B.错
第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试题.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试题
一、填空题
1、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5、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6、根据《宪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7、根据《宪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
8、《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9、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选民)的监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1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1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二、判断题(如果认为该说法正确,请在题后划“√”,否则划“×”)1.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
2.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从性质上属于司法行政机关。╳ 3.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最低的一级国家政权机构。╳ 4.人大代表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5.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6.劳动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7.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 8.以美国为例,在联邦制国家中,联邦有联邦宪法,各州又有自己的宪法。√
9.联邦制国家中的最高立法机关通常采用两院制。√ 10.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公民个人所有。╳ 11.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2.特别行政区法院有终审权。√
13.我国国家机构遵循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4.民族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的主席、州长、县长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15.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非经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16.对人大代表的逮捕程序和普通公民适用的程序相同。╳
17.根据宪法,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18.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基本上都是共和政体。√ 19.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20.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22.公民和人民都是法律概念。╳
23.我国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是各级人民检察院。√
三、单项选择题
1.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其选举工作由(C)主持。
A.该级人大常委会 B.选举委员会 C.该级人大主席团 D.该级政法委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B)。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3.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是(B)。A.宪法序言 B.宪法第31条 C.中英联合声明 D.香港基本法
4.有权批准特别行政区设立的国家机关是(A)。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5.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可以向(B)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6.(D)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D.国务院 7.乡镇人大每届任期为(B)。A.3年 B.5年 C.4年 D.2年
8.全国人大的工作方式是开会,每年一次,于第一季度举行,由(D)召集。A.执政党 B.国家主席 C.人大主席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9.选民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C)。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10.爱国统一战线是(B)。
A.阶级联盟 B.政治联盟 C.经济联盟 D.民族联盟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与地方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是(B)。A.领导关系 B.指导关系 C.监督关系 D.从属关系 12.我国现行宪法是(D)年颁行的。A.1954年 B.1978年 C.1975年 D.1982年
13.我国宪法规定,修改宪法由全国人大以(B)以上的多数通过。A.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 B.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C.到会代表的过半数 D.全体代表的过半数
14.作为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国家主席是在哪一部宪法中恢复设置的:(D)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15.居民委员会主任,由(C)产生。A.上级政府指派 B.党组织指定 C.居民选举 D.上级政府任命
16.有权制定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A)。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17.地方政府规章应当报(D)备案。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本级人大 D.本级人大常委会
18.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B)裁决。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仲裁委员会
19.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物的规定不一致时,由(C)裁决。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仲裁委员会
20.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属于特别法与一般法关系,且两者之间规定不一致的,适用(B)。
A.一般法 B.特别法 C.宪法 D.领导指示
21.如果同属于特别法或者一般法,但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应适用(B)。
A.旧法 B.新法 C.宪法 D.领导指示
22.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B)。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法院 D、国务院
23.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可将宪法分为(A)。A、成文与不成文宪法 B、规范与不规范宪法 C、刚性与柔性宪法 D、钦定与民定宪法 24.国家制度的核心是(A)。
A、国体 B、政体 C、国家结构形式 D、政党制度 25.我国的政党制度是(D)。A、一党制 B、多党制
C、多党合作制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26.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D)。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党委会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27.国家的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C)。
A、国家的民族关系 B、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 C、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D、国家的阶级关系 28.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是(A)。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人民政协
29.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B)。
A、自治区、自治县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C、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 D、全国人大常委会 30.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不超过(C)。A、2500人 B、2800人 C、3000人 D、3500人 31.我国中央军委的领导体制是(B)。A、集体负责制 B、主席负责制 C、双重从属制 D、合议制 32.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属于(D)。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社会经济组织 D、群众自治组织
33.下列选项中不是表述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为(A)。A、公开投票的原则 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D、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
34.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是(A)。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35.下列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不设立常务委员会的是(B)。A.省人民代表大会 B.乡人民代表大会 C.县人民代表大会 D.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36.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的是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有的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下列选项中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D)。
A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C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四、简答题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①社会主义原则;②人民民主专政原则;③民主集中制原则;④社会主义法治原则;⑤民族平等原则;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则;⑦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
2.试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答:(1)选举权的普遍性。凡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修改后的选举法表现了对选举权的进一步扩大。
(2)选举权的平等性。指每个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能有一个投票权,而且每一选民所投的选票效力相等。
(3)直接选举。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目前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 7
原则。吸收二者的优点,以便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4)秘密投票。
(5)选民对代表实行监督。选民可以对代表提出批评,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代表。
(6)选举权的物质保障、组织保障和法律保障。3.试述我国的经济制度。
答:我国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它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4.什么是宗教信仰自由?
答: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①公民有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②不得强迫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③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5.试述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答:政治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它是指公民根据宪法的规定,参加政治生活的行为的可能性。这种行为受法律保护。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十分广泛,分述如下: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①言论自由。发表和宣传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自由,但煽动叛乱、分裂祖国、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言论 8
不属于言论自由,此外不可以以言论自由来侮辱、谩骂他人,侵害他人的权益;也不可以泄露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公开他人隐私等;②出版自由。它是言论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它与言论自由的限制一样。国家对出版物的规范管理和出版自由不相矛盾,反之,规范管理正是为了保证出版自由的正确行使;③结社自由。它是指公民依法结成某种社会团体,进行社会活动的自由。结社自由不得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危害国家的利益、安全和民族团结,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否则国家可以采取限制性措施;④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指采用集体或者列队行进的方式,表达某种意愿和要求的自由。为了维持社会安定和正常秩序,要行使此项权利进必须依法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许可,并在服从当局的指引和管理下进行,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对行使此项权利作了具体规定,公民必须遵守。公民在行使上述①至④项权利和自由时,必须以宪法第51条规定的原则为指导。
五、论述题
1.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不同国家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从本国的客观现实出发。因而形成了各国宪法权利存在着自己的特点。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特点是:①广泛性。享受权利的主体广泛,同时,宪法确认和保障的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广泛;②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表现为:实事求是地从实际出发确定公民权利的内容,并规定了实现权利的法律保障和物质保障;③权利和自由的平等性。公民享有权利上一律平等,在守法上、司法上、执法上一律平等;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公民享有权利必须履行相应原义务,反之,公民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必须享受宪法规定的权利。
2.怎样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答:“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一般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包括立法上的平等。主要内容有:(1)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受宪法和法律约束,不允许有超越法律规定的任何特权;(2)所有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即实施法律、执行法律和使用法律上平等;(3)9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法律赋予公民权利能力上的平等,同等条件下公民具有获得相同权利的资格,并不表示行为能力上的平等;(4)平等权是以法律为尺度,不同于平均主义,不主张绝对的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