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公有制企业经济党建情况
我街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情况
我辖区内共有九家企业,即:唐山市蓄电池有限公司(简称蓄电池)、宏福机械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宏福机械)、兴荣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兴荣耐火)、洋洋大酒店、滦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简称机修厂)、滦河京华水泥有限公司(简称水泥厂)、东发制衣有限公司(简称服装厂)、亚贝尔化工有限公司、唐山不锈钢有限公司(简称不锈钢厂)。不锈钢厂共有党员443名,建立了党委,党委书记张亚旺,下设11个党支部,43个党小组;蓄电池厂有8名党员,建立了党支部,书记是侯永会;宏福机械有10名党员,建立了党支部,书记是王福成;兴荣耐火有15名党员,建立了党支部,书记是侯翠英;洋洋大酒店共有9名党员,建立了党支部,书记是苗平;机修厂、水泥厂和服装厂共有党员37名,建立了一个联合支部,书记是刘金来;亚贝尔化工有限公司因极力排斥我们的进入,因此,还未建立组织,此情况已向区委组织部说明。
另外,全街截止到2005年年底,共有党员2595名,2006年年底数正在统计。
2006年11月
第二篇:非公有制党建
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创建党组织
更需要加强和创新党建工作
近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速,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与公有制企业相比,非公有制企业创新能力较强,竞争意识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其综合实力较弱、自我监管能力较差。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和引导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这个角度上讲,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创建党组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在全国各地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创建党组织已经成了一种潮流,但是并非所有地方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部分地方对非公有企业党组织的党建工作不够重视,工作比较死板,机制不够灵活,使非公有制企业得不到应有的帮扶和监管,甚至出现了一些投机行为,比如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在党员的发展中只把自己人列为重点发展对象等。相比之下,一些地区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新模式、新途径,不但对非公有制企业起到了帮扶和监管作用,而且对其更大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一,明确责任体系,创新党建工作体制,没有完善的工作体制必然导致一些工作的漏洞,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要完善从上到下的责任与管理体系,以及从下到上的执行与反馈模式。这是保证党建工作按照规定有条不紊地开展的重要保证。
第二,派驻指导人员,加强指导和监管。非公有制企业的主要精力必定放在盈利上,对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经验,党委应该派驻相关人员专门负责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指导工作,该人员主要负责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帮助、核查和监督企业发展党员,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同时也应该做好企业党员和普通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对企业党员的教育和培训。
第三,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好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实用技能的培训,把党员培育成企业骨干成员,把企业骨干成员吸纳到组织中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四,增强活力,带动企业发展。近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企业的活力,不断探索企业发展的模式,并且同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第三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全县93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62家,发展党员1466名,全方位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避免行政命令、一刀切
非公有制企业的性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不像机关、农村、国有企业那样,具有稳定的组织依托、严密的行政约束、畅通的工作渠道和成熟的工作方式。因此,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既要避免简单照搬国有企业、机关和农村党建的做法和经验,避免用行政命令、一刀切、运动式的思维去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又要防止出现党组织丢掉阵地意识,不发挥作用的局面。要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和把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规律和特点,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连续三年荣获省优秀私营企业称号。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企业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分不开。几年来,公司党委紧扣企业特点,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融互促、协调发展。
坚持把建设好党支部领导班子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把党性强、作风正、有奉献精神、懂经营管理、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党员和群众拥护的同志选进党支部领导班子。
2、夯实基础,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党员队伍,是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我们坚持严把“四关”,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二是把好“教育关”。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周五晚上采用电化教育等形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使他们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使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并带头执行厂纪厂规和街道办党委各项政策,做“三个代表”的实践者。三是把好“管理关”。落实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加强对党员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强调党员做到四带头,即带头支持公司行政工作,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带头学知识学本领,爱岗敬业,争先创优;带头讲理想、讲政治、讲奉献;带头守纪,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带动广大员工共同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四是把好“纳新关”。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要求,注意从关键岗位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中选拔苗子,不断加强教育和培养,积极慎重地做好
发展党员工作。97年以来,先后发展6名年纪轻、文化高、素质好、技术精的优秀对象,优化了党员队伍结构,壮大了企业党的力量。
3、积极开展活动,增强党组织活力,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党支部在组织党员积极开展“三会一课”**评议党员等组织活动时,二、围绕中心,积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核心作用。
1、发挥党员技术骨干作用,为企业排忧解难。党支部特别注重引导、教育党员在生产经营中发挥模范作用,组织技术功关,为企业的发展解决技术难题。
3、当好主角,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将党的思想和主张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中,理顺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凝聚人心,调动职工积极性。一是开展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建设活动。形成联系职工、宣传职工、组织职工和团结职工的格局。二是开展以塑造企业形象,陶冶职工情操、确立企业价值取向、培养企业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了企业精神的导向作用,使企业形成了内聚力和向心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使每个职工都有机会参与,使其精神得到充实,思想受到熏陶。三是开展了以提高思想素质、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为内容的“四有”职工教育活动。对职工进行爱岗敬业教育、“三德”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在职工中开展技术革新、劳动竞赛等活动。四是以宣传教育、传播信息、营造气氛为目的,运用好各种宣传教育的阵地和工具。
三、把握共振点,党建工作与企业协调发展
1、统一思想,准确定位。我们坚持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指导思想,组织党员认真分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现状,引导党员正确认识企业与职工的合作关系,企业与社会的服务关系,企业与政府的服从关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更加理直气壮地抓好企业党建工作。坚持摆正位置,尊重、支持厂班子的经营决策权。准确把握党建工作与企业的内在联系,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展党的活动,做到既维护业主的利益又维护职工的利益,使企业主充分认识企业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取得了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支持,保证党建活动经费的落实,促进公司党建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2、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只有切实维护好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党组织才有凝聚力和吸引力。我们充分发挥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职能作用,深入职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职工疾苦。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厂行政领导反映,争取厂理解和支持,及时帮助员工解决困难和实际问题。引导员工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观念,努力营造一种“用对员工的关爱换取员工对企业的热爱”的良好氛围。关心员工生活,坚持做到“四必访”(职工遇到工伤事故必访,生病必访,结婚必访,怀孕必访),让职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认真做好过细的疏导工作,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及时把劳动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3、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当好企业决策的智囊。一是党组织做到了了解和关心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二是经常性地动员党员职工提意见和建议。对关系到企业发展方向、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三是号召职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党员和职工意见。并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党组织集体讨论确定。四是把握参与决策的方式方法,通过开展党员职工献计献策活动,通过决策层中的党员参与,特别对一些重要的问题,通过党组织集体讨论形成正确意见后向企业决策层提出,充分发了党员的聪明才智。
4、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当好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帮手。开展“三表率一先锋”活动,就是发动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作表率,执行企业的重大决策作表率,完成生产经营任务作表率,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当先锋;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活动,给这个活动赋予一定内容;如建立“党员示范岗”、“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帮带”制度;开展了党员“三无”活动,即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次品,党员身边无违纪;还有“双做”活动,即为党旗增辉做表率,为经济发展做标兵;开展了党员“四个模范”活动,即党员要当完成任务和本职工作的模范,当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的模范。当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模范,当遵纪守法的模范,
第四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和分布状况,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有效整合党的组织资源,转变基层党建工作方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在新经济组织领域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这是需要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现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设置模式,影响组织资源整合开发的突出问题,体现在:非公有制企业数量迅猛增加与党的组织未能有效覆盖的矛盾。从业人员流动性增大与传统党员教育管理手段难以适应的矛盾。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加重与党组织作用发挥不理想的矛盾。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区域化设置的基本思路
所谓区域化党建工作,就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科技手段,统筹设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统一管理党员队伍,统盘使用党建阵地,以实现组织效能发挥最大化、教育管理效果最优化、组织工作成本最低化和工作力量配备最强化,推进新经济组织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资源有机整合和优化重组。
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理论依据: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遵循党组织设置与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相契合的内在规律,转变党整合组织资源和整合社会力量的战略及方式。
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要有利于区域内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组织优势,有利于加强对区域内企业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为区域内各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更加强大的组织资源保证。
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着力点:突破单位制党建模式下条线框架的束缚,打破资源按条线配置的传统方式,实行区域内组织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区域化设置的主要类型
类型之一:外来人员集聚地的区域化党建
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在企业、居住在社区的实际情况,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探索“关系在企业、活动在社区、奉献在岗位”的党建工作新方法。在组织设置上,突破以企业为单位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单一模式,构建起纵向以居住区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党员,横向以居住区党组织—居住区党员活动党小组—党员的立体化的管理网络。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实行党员参加企业、居住区双重组织生活,建立党员双重管理、双重教育、双重评议的信息交流制度,实行发展党员双向公示、双向考察制度。在党建工作阵地上,结合居住
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合理配置党员活动阵地,由居住区党组织统一管理安排,并与企业党组织共同使用,提高阵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类型之二:工业园区中的区域化党建
针对企业在工业园区高度集聚的状况,探索一条适合园区特点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在组织设置上,不再局限于在单个企业建立党组织,而是着眼于整个工业园区党组织的全面覆盖,将整个工业园区作为一个基层党建工作单元,设立区域综合党组织,聘用专职党务工作者,统一管理园区内企业中的“零散”党员和每一位进入园区的流动党员,并负责园区所有未建党组织企业的党建工作。在党员教育管理上,针对企业党员工作生活的实际状况,注重发挥园区党员的整体作用,通过义务劳动、结对帮扶等公益活动载体,组织党员建设园区、服务园区。在阵地建设上,建立园区党员服务中心,兼作职工活动中心,为党员、职工提供服务。类型之三:商贸区、商务楼宇、集贸市场中的区域化党建
根据商贸、服务、流通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针对这些组织总体规模偏小、党员人数较少、缺乏活动场地等情况,在商贸企业分布集中的商贸区、商务楼宇、集贸市场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在组织设置上,整个商贸区、商务楼宇、集贸市场统筹建立党组织,统一负责区域内商贸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党建工作。在党员教育管理上,注重与社区党建工作的互动,并建立健全党组织活动制度和党员学习制度,促进党员教育管理的正常化、规范化。在阵地建设上,注重与社区党建工作资源的整合,并通过“党费拨一点、街道出一点、企业筹一点”的方式,建立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保证区域党组织的正常运转。
类型之四:行业、产业中的区域化党建
针对区域块状经济和农业产业基地快速发展的现状,依托行业协会、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开展工商业和农业产业领域的区域化党建工作。在组织设置上,按照区域联动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把原来隶属于不同部门、镇乡的企业党组织,统一划归到行业协会党组织管理;对一些规模大、涉及农户范围广或已建立经济合作组织的产业基地,由乡镇党委牵头单独建立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上,根据产业基地党员与其所在村党组织的实际关系,实行党员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并建立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等制度,组织引导党员在宣传政策法规、推广科学技术、传递市场信息中发挥作用。在阵地建设上,建立基地党员服务站,并与所在村的活动阵地共享共用。
三、适应设置模式转变,构建资源充分整合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格局
1、以建立区域性党组织为重点,形成广泛覆盖的组织体系。一是灵活设置区域性党组织。按照区域内党组织统筹设置的理念,在工业园区、商贸区、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地,采取
区域联建的方式,建立区域综合性党组织,整合区域内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资源。二是全面理顺区域内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对区域内非公有制企业中已建立的党组织,统一划归到区域党组织,暂时不具备条件划转的,应建立横向挂靠关系,接受原有上级党组织和区域党组织的双重管理,积极参与区域党组织的活动。三是合理划分区域党组织的管理职能。在健全区域党组织体系基础上,合理确定区域党组织和企业党组织的管理职能,确保区域化党建工作有序开展。区域党组织的职能,重点应定位在区域内企业党组织的联系协调,区域整体性党建工作的策划推进,以及未建党组织企业党建工作的帮扶指导,突出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牵头作用和核心地位。区域内企业党组织的职能,重点应定位在本企业党建工作的组织实施,本企业党员群众参加区域重要党建活动的组织发动,突出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参与和配合职能。
2、以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改进区域性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区域性党员服务中心。在实行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地方,建立党员服务中心,作为区域党组织开展工作的主阵地,也作为区域内企业党组织共享的活动场所。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对区域内企业的党建阵地和活动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以党员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区域党建活动平台。围绕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正确定位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合理设置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党员服务中心的作用。二是健全党内关爱机制。区域党组织以党员服务咨询中心为依托,转变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措施,形成关心爱护党员的工作机制。健全区域内企业党员思想状况搜集机制,建立党员网上论坛,定期开展谈心活动,深入了解党员所思、所想,及时化解思想困惑、疑虑;健全党员困难帮扶机制,设立党员互助基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解决党员的实际困难;健全党员奉献奖励机制,设立党员重要贡献登记册,发放特殊贡献奖励金,加强对党员的激励和引导。三是实行区域党员代表会议制度。在区域内企业不同层面选出有代表性的党员,成立区域党员代表会议。建立党员代表联系党员制度,每位党员代表联系若干名党员,使区域内的每个党员都有党员代表联系,广泛了解、收集党员群众的意见,充分发挥党员代表在区域党员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党员代表提案制,以制度形式及时收集和听取党员代表对区域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落实党员的合理建议权;建立党员代表表决制,对区域内企业党建工作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交党员代表会议集体表决,落实党员的决策参与权。
3、以党内信息网络平台为支撑,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一是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建立信息化教育平台。实行“定单式”教育,围绕区域内企业的阶段性中心任务,安排针对性较强的教育课程,开展面向区域内全体党员的开放式培训;实行“菜单式”教育,针对企业党员特点,排出每季度的教育计划,组织党员按需参加学习;实行“点播式”教育,根据不同企业党员作息时间差异大的状况,全天候向党员开放学习网络,党员随到随点课程进行学习。二是依托党内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党员组织关系网上转接,减少党员办理组织关系接转的环节和手续。建立定期信息维护制度,及时录入区
域每个党员的基本情况,登记党员参加学习、缴纳党费、发挥作用等情况,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及时提醒。探索党员IC卡管理,党员凭卡接转组织关系和参加组织生活,切实解决党员接转组织关系程序复杂、手续繁琐以及流动党员难管理等问题。三是依托区域网络资源,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依托区域党员服务中心,开设服务热线和信息网站,受理企业党员和员工的求助事项,公布党组织的服务资源,调动党员力量开展志愿服务,实现党员群众的服务需求与组织服务资源的有效对接,帮助解决区域内党员和员工的生产生活难题。
4、以创新载体为抓手,健全企业党员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定期开展公开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后备人选活动,把推荐出来的优秀人才、优秀团员列入党的发展对象,在整个区域内保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常数。试行发展党员群众推选、征询群众意见制度,区域党组织负责做好未建党组织企业的党员培养发展工作,确定培养对象时让群众来推选,发展入党时注意听取群众意见,形成吸纳优秀人才入党的良性机制,以新鲜血液充实党员队伍力量。二是积极推行党员分类教育管理。结合党员的文化层次、作息时间、岗位性质,对区域内企业的党员进行分类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统一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根据区域内企业党员的岗位特点和爱好特长,统一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设立专业化服务分队,组织开展面向区域内企业和广大群众的义务服务活动。完善党员志愿者活动制度,拓展服务内容,经常开展活动,促进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向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发展。
5、以区域党建共建为手段,构建开放式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实行区域党组织与群团组织“带促”共建。按照“大党建”的工作要求,把企业群团工作纳入区域党建工作,区域党组织领导搞好企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同时,整合区域内群团组织资源,做好区域内企业的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力量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形成企业党建带群团建设、群团建设促企业党建的“带促”共建机制。二是实行区域党组织与企业主管部门“借力”共建。建立区域党组织与企业主管部门双向联系制度,区域党组织通过主管部门加强对企业党建的指导力度,主管部门通过区域党组织掌握企业的具体情况,相互借力共同推进企业党建工作。三是实行机关党组织与区域党组织“帮扶”共建。建立机关党组织与区域党组织结对帮扶制度,加强对区域党组织工作的指导,促进区域党组织工作规范化运行。同时,发挥机关党组织党建资源丰富的优势,向区域党组织提供培训师资、帮扶资金、教育活动设施,从外部为区域化党建工作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
第五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商联新使命
http://.cn2011年02月22日 00:04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支持所在企业建立党的组织,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提供必要条件”,是工商联重要职能。并要求各级党委重视工商联党组协助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这是当前党中央赋予工商联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新任务新使命。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党的群众工作的新领域。新时期新阶段,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是我国宪法赋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所决定的。实践表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执政基础,把广大职工群众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党员队伍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共谋发展的劳动关系,推动企业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党组织和党员及时了解职工群众思想动态,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协助企业做好矛盾化解工作,维护职工和企业双方合法权益;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探索过程。相对传统基层党建领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仍然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党组织的覆盖面过小,绝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中没有党组织。由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组织的2010年第九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表明,成立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等党的基层组织的企业不足30%,约70%的企业没有成立党组织。二是普遍存在“开展活动难、发挥作用难”的问题。有的党组织领导班子软弱涣散,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有些党组织党员分散、流动性强,难以有效开展活动;有的党组织在活动内容和方式上没有充分考虑党员要求和企业实际,开展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有的党员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淡薄,不能发挥模范作用,甚至不愿意公开党员身份。
为了做好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2009年9月,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由中央统战部牵头,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工商联参加,成立了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全哲洙任组长的指导小组,负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为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中央决定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仍然由中央统战部、国家工商总局和全国工商联共同组成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小组,指导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
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工作情况看,工商联已成为参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是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多年来,工商联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思想工作方面形成了深厚的工作积累和实际经验,有力促
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二是能够更好地发挥健全的组织网络优势。经过近60年的发展,工商联建立了纵向达到乡镇街道、横向覆盖大多数行业的组织体系,全国工商联2009年底共有会员257万个,共有地方组织3128个,基层组织24722个,行业组织12326个,已形成覆盖全国的组织网络。这种完备的组织网络优势,为工商联参与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奠定了组织网络基础。三是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特点有效开展工作。工商联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不断增强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与非公有制企业和企业出资人更加贴近、更加了解,情况更为熟悉、联系更为紧密。近年来,工商联参与指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发挥作用、党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不仅推动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的扩大,也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截至2010年11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新建党组织13.8万个,正在筹建22.2万个,发展新党员65万人。
不断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组织覆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非公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要进一步规范组建方式,继续探索各种组建类型。特别要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规模以下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上,下工夫破解规模以下企业党组织建设难题。紧紧抓住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党建指导员和企业主要出资人这三个关键,扎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将有新的进展。我们要把促进“两个健康”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通过自身作用的发挥,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上有更大作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更大作为,在提升自身素质上有更大作为,为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