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共产党潍坊市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国共产党潍坊市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国共产党潍坊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
于10月9日在潍坊举行。市委委员和市委候补委员出席会议。列席会议的有: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人大常委会党员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党员副主席,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秘书长,市委副秘书长,市武警支队支队长、政委,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市经济开发区、市出口加工区、市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管委会主任,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党组(党委)书记;市纪委委员,以及不是市纪委委员的县市区纪委书记、市属开发区纪工委书记;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党务工作者、基层党员和从事党建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全委会传达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了部署;听取了市委书记张新起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潍坊市委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意见>的意见》。市委副书记、市长许立全传达了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市委副书记崔
建平就学习贯彻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讲了市委研究的意见。
全委会认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委九届八次全会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山东实际,就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好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联系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强保证。
全委会充分肯定了市委常委会今年以来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常委会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加强党的建设,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完成中央和省委安排的重点任务。二是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着力加大“三项投入”,全力拉动经济增长;突出抓好“六个注重”,保持经济健康运行;积极推进“三化发展”,不断优化发展格局;全力推进“三区”建设,努力培植新的发展优势。三是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四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体育事业,着力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全力促进社会和谐。五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方位推进创新实践。六是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干部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七是努力改进市委常委会工作。市委常委会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集体学习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完善工作推进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接受组织、群众和社会监督。
全委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服务发展、推动改革、完善制度、强化基层为着力点,突出党建工作创新,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全委会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四中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不断加深理解,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贯彻,自觉用全会精神分析党建领域和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推
进各项工作,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继续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大党建工作创新力度,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
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新成效,大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证。
全委会就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提出明确要求。一要认真抓好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精神。要准确把握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和指导原则、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任务,精心谋划,认真落实,全面推进,务求实效。二要明确任务要求,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有竞争力的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以健全完善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着力发展和保障党内民主,努力构建有益于促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三要切实履行党要管党的政治责任,确保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严格落
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党建工作格局,结合实
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扎实落实好党建工作各项任务。全委会要求,要切实做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全面做好经济工作,认真抓好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抓好社会和谐稳定。要未雨绸缪,对明年的工作早思考、早谋划。要认真研究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规律,认真学习江浙等地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对新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各级干部领导和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努力保持潍坊发展的优势,奋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全委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努力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篇:市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
中共北京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召开
刘淇作工作报告并讲话
中共北京市委十届八次全会11月29日至30日召开。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审议通过《中共北京市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市委书记刘淇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工作报告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就《建议(审议稿)》作说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政协主席阳安江、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出席。
在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刘淇报告了市委常委会今年以来的工作。他指出,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以来,市委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以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市委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北京工作的指示精神,在工作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认真落实首都职能,全力做好“四个服务”,加快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明确了建设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的努力方向。
一年来,市委常委会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推动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抓重大项目,抓重点企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一步提高首都自主创新能力;落实“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首都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二是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工程初见成效;积极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生态涵养发展区初步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实事制度,集中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完善促进就业政策;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深化社区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积极落实政府住房保障责任,加大关系民生的政策性住房建设力度和入市规模,实现了低保户廉租房应保尽保的目标;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整合与衔接,不断推动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积极推进“大民政”建设,推动社会福利制度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全面推动“九养”政策的落实;积极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四是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支持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履行职能,不断加强统战工作,努力营造新的政 治优势;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
五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六是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着力推动社会服务工作创新,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着力推动社会管理工作创新,推动网格化管理模式从城市设施管理向社会管理的转变,推行郊区村庄社区化管理,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着力创新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建设;着力创新社会动员机制,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的基层基础工作。
七是进一步加强城乡建设和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认真研究首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人口、交通两大问题。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积极推动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传承和利用。
八是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刘淇还就2010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向全会作了简要报告。郭金龙在《建议(审议稿)》说明中分析了“十二五”时期首都发展面临的形势,并介绍了《建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他说,“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建议》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对北京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进一步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推动北京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出坚实的步伐。综合考虑北京发展基础、发展条件与发展趋势,《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社会发展和谐稳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等六个方面。这些目标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与“十一五”规划相衔接,又与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任务相适应。二是着眼于加快发展方 式转变,体现增强发展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客观要求,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更加突出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三是体现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要求,明确“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为编制规划提供依据,也为纲要深化细化留下充分空间。《建议》明确提出了“两个率先”的具体目标,就是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郭金龙指出,《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十大主要任务,从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一是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首都世界人才聚集高地。二是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全力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建议》明确提出,要打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三是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郊区城镇化步伐,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增强郊区农村发展活力,提高郊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在谈到“十二五”时期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时,郭金龙指出,《建议》提出:一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建立城乡 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康城市,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二是首次提出加强首都文化软实力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三是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全力加强社会建设,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确保首都安全稳定。
关于“十二五”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郭金龙说,《建议》提出:一是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水平。提高科学规划水平,加强对人口总量的调控,着力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服务水平。二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约集约使用资源能源,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在谈到“十二五”时期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时,郭金龙指出,《建议》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等七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会议分组讨论了刘淇代表市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审议稿)和《中共北京市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草案)。与会人员认真讨论,畅所欲言,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刘淇代表市委常委会就深入 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十二五”时期首都科学发展讲话。
刘淇指出,“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全市人民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五年。当前,首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综合分析首都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很多,挑战也很多。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我们肩负的任务艰巨繁重,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珍惜机遇、抓住机遇,在战胜挑战中创造新的机遇,在新阶段推动首都新的科学发展。
刘淇强调,“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抓住机遇,力求在以下六个方面大有作为:
第一,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要大有作为。要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北京要实现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智力优势,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一要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要加快节奏、加快步伐,力争使中关村的建设 年年都有新变化,五年内有一个跨越式发展。二要搭建发挥首都科技智力优势的创新平台。要在制度上、体制机制上保证首都科技智力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出优势,使科技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三要着力抓好科技创新的顶尖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把首都建设成为聚集世界人才高地。四要建立起创新驱动的产业结构,建立起现代的产业体系。落实“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发展思路,要统筹提高产业的整体实力,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通过统筹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发展“北京服务”和“北京创造”品牌。
第二,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要大有作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加大力度,紧抓不放,让群众切实得到实惠。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按照适度普惠的要求,提高公共服务保障的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结合首都实际,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特别要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的收入,让全市人民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要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第三,在发挥国家文化中心职能、加强首都文化建设上要大有作为。要抓住机遇,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推动首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一 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活力。二要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郊区农村、基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打造首都历史文化品牌,展示首都历史文化的魅力。四要切实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
第四,在推进社会建设管理和服务上要大有作为。一要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二要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体制机制,以党的建设全覆盖带动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全覆盖,把社会管理的任务落实到所有的社会组织和社会人。三要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方式方法,提高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效能。四要围绕着确保首都安全稳定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努力从政策上、制度上、机制上化解矛盾,维护首都稳定。
第五,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要大有作为。一要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工作,确保两年基本完成50个重点村建设任务。二要加快新城建设,力求取得重大突破。新城要有业有城,更好地承担起疏解中心城区功能、推动地区发展的任务。同时,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三要加快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要高标准搞好沟域经济规划和生 态建设,加大对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第六,在提高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上要大有作为。一是要提高统筹各项事业发展的能力,二是管理要讲求提高效率,三是城市安全取决于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网格化管理各项工作,运用信息化手段,层层健全和落实管理责任,形成严格管理、严格监管、严格执法的局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使城市安全地向前发展。
刘淇强调,要加强对“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领导。推动“十二五”时期首都科学发展,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关键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全力推动“十二五”期间的科学发展。
一要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要经受住四方面考验:一是如何处理好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与现有的投资、消费、出口拉动模式之间的关系,真正把中关村的发展融入全市发展之中,实现依靠创新驱动来推进首都的科学发展,依靠创新驱动来克服水、土地等资源的约束;二是在优化结构中如何处理好房地产投资结构的优化升级,处理好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系,协调工作,形成合力,切实把人口控制住;三是如何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建立起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环境和公共文明体系,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城市软实力;四是 如何发挥首都的功能和职责,在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在新的形势下,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我们要加强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要提高科学管理的能力。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各级领导要增强管理的意识,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通过科学管理提高首都工作的质量、效益和水平;要加强管理的基础工作,加强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层层明确管理责任,明确管理任务,明确管理要求,使管理工作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要积极借鉴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管理的效率。
三要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工作中增强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注意把握群众诉求,科学处理好群众的利益问题。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政策和工作目标任务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讲究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密切联系群众、增进互信、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法制观念、搞好示范引导上下功夫。要建立开展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在不断健全服务群众制度、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用党的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 作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的同时,及时把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上升为制度。
四要提高抓好自身建设的能力。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心无旁骛地抓好发展、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认认真真地履行好职责。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把心思放在抓好工作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勤学、勤思、勤政,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实效。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在谈到当前全市工作时,刘淇强调,我们要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性地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确保高水平地完成“十一五”的任务,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完成全年预定目标。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项目的投资力度,促进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要全力搭建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平台,落实好相关政策,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迈出坚实步伐。
二要着力加强城市管理。抓紧出台、抓紧落实治理交通拥堵方案,使治理交通的措施尽快见效。要积极稳妥做好人口调控工作,狠抓先进经验推广和各项政策落实。要结合迎接庆祝建党90周年,深入开展“精细管理,美化市容”活动,使首都的市容景观上一个新的台阶。要高度重视城市安全运行工作,切实抓好消防安全,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任务,坚决防止出现重特大事故。
三要抓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通过做好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为“十二五”开局之年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四要继续全力维护首都安全稳定。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切实维护首都政治稳定;提高信访工作水平,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不断提高安全保障水平,下先手棋,打主动仗,主动消除管理措施上的安全隐患,做到让人民放心。
五要继续全力推进党的建设。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刘淇要求,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抓紧今年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高度负责、集中精力、真抓实干、善始善终,确保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打好“十一五”时期的收官之战。
市委常委蔡赴朝、吉林、叶青纯、吕锡文、李士祥、梁伟、牛有成、赵凤桐、郑传福、傅政华以及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出席会议。
列席会议的有北京市的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纪委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领导同志,不再担任市级领导职务的中管干部,以及各有关方面负责人和部分基层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刘淇讲话精神
刘淇在讲话中要求,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切实增强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牢牢把握当前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切实增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责任感、紧迫感;牢牢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任务,努力提高首都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刘淇回顾了首都社会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进展情况,分析了面临的形势。他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近年来,按照中央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创新实践,首都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站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近年来加强社会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实践,我们最深切的体会是:首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按照“建首善之区”的要求,高标准推进;必须以创新为动力,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必须统筹协调,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必须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办实事,求实效。在充分肯定首都社会管理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这项工作与中央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待,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社会管理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十分紧迫、十分艰巨。
在谈到坚持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任 务时,刘淇强调,当前,要着力在以下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第一,要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有新突破。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要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关于关心群众生活、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第一,只有重视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拥护;第二,在工作的安排上,要分轻重缓急,把握好先后顺序,要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摆在重要位置,毫不犹豫地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第三,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人对人、心连心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社会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着力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安排,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和救助力度,切实把惠民的实事办好、办妥,办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第二,要在建立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上有新突破。一是要建立健全群众权益保障机制。着力健全社情民意调查制度、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利益平等协商机制。一方面,要及时反映群众的诉求。另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为群众解决了什么问题,要及时反馈告知,便于群众监督,便于督促检查,使这项工作成为党委政府改进工作、提高水平的重要抓手。二是要发挥我们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优势和作用。人大要为维护好群众权益提供制度和法治保障。政协要 在履职过程中,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要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制度,加强党在社会领域的统战工作,使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诉求都能得到及时反映。要充分发挥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作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是要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转变工作方式,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
第三,要在推动社会管理精细化上有新突破。一是全面实施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探索和完善集“人、地、物、事、组织”于一体的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为群众提供便利化、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二是积极推动村庄社区化管理模式。逐步把社区服务管理方式引入村庄服务管理,完善村庄社区化管理机制,使广大郊区农村的环境和秩序不断有新的改观,使农民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实惠。三是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和特殊群体管理服务。要加强和创新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努力遏制人口无序过快增长的势头。要加强人口动态管理与服务,建立健全居住证制度,健全身份证制度,逐步建立覆盖全部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切实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要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四是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管理。要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全面推动商务楼宇“五站合一”建设,推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 健康有序发展。要进一步加强街道的社会工作党委建设,探索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打牢社会管理的基础,更好地为广大居民服务。当前,要结合迎接建党90周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整合辖区党建资源,完善联建共建协调机制,落实“党员承诺制”,调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开展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广泛开展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的群众工作,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密切与广大群众的联系,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
第四,要在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上有新突破。要加强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确保安全生产的体制机制。要加强互联网管理,采取措施积极推进网站实名制、手机实名制,通过实名制的办法,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社会责任和权责关系,进一步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非法犯罪活动,净化网络环境,推动网络健康发展。
第五,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上有新突破。一是要打牢社会管理的思想基础。要紧紧围绕着提高市民的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道德建设,增强法制意识和社会诚信,培育文明新风,提高群众的科技素质、文化素质,在全社会形成懂法律、讲秩序、强责任、守诚信、重包容的文明风尚。二是要打牢基层社会管理的法制、制度基础。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互联网、社会组织等方面社会管理的地 方性法规,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要结合开展“六五”普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使各级党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使广大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表达利益诉求。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规范的作用,通过自律、他律、互律来规范市民的社会行为。三是要打牢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健全社区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机制,健全公众有序参与机制,丰富公众参与渠道与载体,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形成社会建设管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四是要打牢基层社会管理的工作基础。关键是要把更多的工作精力和注意力放到基层,提高社区服务群众的能力,使广大群众平常时期能够感受到社区的服务,困难时刻能够及时得到社区的帮助。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的作用,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带给每一个楼门、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在关心帮助和服务群众中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刘淇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的领导。要完善社会管理的领导体制,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促进首都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为推动“十二五”期间的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
第三篇:市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决议
市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决议
(2013年8月2日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8月1日至2日召开。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孙春兰同志讲话。全会审议了《中共天津市委常委会2013年上半年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津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天津的决定》,讨论了《美丽天津建设纲要》。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同志就《决定(讨论稿)》、《纲要(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与会同志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形成高度共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全会充分肯定了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以来市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市委常委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在历届市领导班子打下的基础上,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优,凝心聚力,接力奋斗,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全会指出,总书记5月14日至15日在天津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加快打造美丽天津的要求。建设美丽天津,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顺应发展大势的战略举措,是实现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天津更高水平发展的必然选择。美丽天津是天蓝、地绿、水清的天津,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天津。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天津工作的重要指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以调整产业结构、防治污染、保护生态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市民素质、弘扬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质为重要支撑,以加强法治和创新体制机制为有力保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优化结构、效益优先,民生为本、绿色发展,努力把天津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家园。全会提出,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00亿元,服务业比重超过5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20%,PM2.5年均值下降20%,林木绿化率达到25%,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5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提高,美丽天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20年,把天津建设成为经济更繁荣、社会更文明、科教更发达、设施更完善、环境更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全会强调,建设美丽天津,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指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突出重点,坚持“三抓三促”,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抓产业结构调整,促经济转型升级。把调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宁可发展慢一点也要质量好一点,宁可速度低一点也要结构调整得快一点,注重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构筑高端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二是抓规划建设管理,促城市品质提升。牢牢守住生态红线,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切实提高城镇化质量,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积极发展绿色建筑,进一步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抓污染综合治理,促生态环境改善。加大水环境保护、空气污染防治、绿化美化、市容整治、海河治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环保合作等工作力度,尽快取得成效。
全会强调,建设美丽天津,必须综合施策,整体推进。要坚持改革创新、科教支撑、文化引领、合力共建,加强法治保障,建立健全考核奖惩、生态补偿和多元化投入等机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动员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建设美丽天津。
全会强调,建设美丽天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大局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
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科学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为建设美丽天津、实现永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保定市委开十届七次全体会议
保定市委开十届七次全体会议
中共保定市委召开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 部署2014年经济工作
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保定市第十届委员会召开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及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对全市2014年整体工作特别是经济、城镇化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改革创新、高端发展、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打造环京津增长极的新突破。会议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在今天上午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市委书记聂瑞平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工作报告,并围绕2014年的整体工作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马誉峰就2014年经济工作和城镇化工作进行部署。在下午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聂瑞平作总结讲话。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分组讨论了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聂瑞平和马誉峰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一次务实高效的大会,进一步凝聚了改革创新的源动力,进一步找准了高端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激发了真抓实干的责任感。聂瑞平所作的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从五个方面回顾了一年来的工作:一是以中央、省委精神统一思想,以打造增长极凝聚力量;二是始终聚焦战略目标,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发展;三是高度重视保障改善民生,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全面打好优化环境“组合拳”,破除影响发展的主要障碍;五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聂瑞平就全市总体工作中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讲了重要意见。
聂瑞平指出,要牢牢把握全市201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做好2014年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势,紧紧围绕发展、稳定、民生三大任务,“点、线、面”布局整体推进,“六个主战场”全面发力,改革创新,高端发展,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打造环京津增长极的新突破。在全局工作的推动上,要做到“三个贯穿始终”:一要把改革创新的动力贯穿始终。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从保定面临的发展、稳定、民生三大任务和环境、干部两大问题来看,如果不改革、不开放、不创新,哪一个也解决不好,哪一个也解决不了。改革创新前提是坚决破除僵化固化的传统思维,改革创新重点是提升扩大开放的理念,改革创新关键是在体制机制上动手术。改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二要把高端发展的主线贯穿始终。更加注重更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省委书记周本顺提出的“四大转变”:从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量转向更加注重人民得到实惠,从牺牲环境的发展转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转向更加依靠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从城乡分割、区域分割转向城乡统筹、四化同步、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更加注重激活发展动力,构建多极引擎拉动、多级火箭助推,形成多元化的动力支撑,真正形成大马驾辕、多马拉车、稳步奔跑的局面。要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把生态红线作为发展红线,对损害生态环境的项目,必须像踩刹车一样一脚踩死,努力建设名副其实的低碳城市。要更加注重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今后评价各县(市、区)发展,重点要看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企业收入、环境指数等质量指标和效益指标,重点看群众从发展中得到了哪些实惠。三要把真抓实干的作风贯穿始终。面对改革创新、高端发展的艰巨任务,必须像周本顺书记讲的那样,坚定清醒地干、善做善成地干、干干净净地干、统筹兼顾地干。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大力唱响实干兴市、清正为民主旋律,强化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强化认真精神。
聂瑞平强调,在整体推进、全面深化的基础上,2014年要着力抓住牵动全局的关键,迅速打开六个方面新的突破口。一是在对接京津上打开新的突破口。要提高对接京津的思想站位,找准定位,全天候、全市域、无障碍、无缝隙地搞好对接,切实做好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外资进入京津乃至北方市场的桥头堡。要做好充分的对接准备。对照京津的标准,逐项谋划落实,确保做到有备承接、有序承接、有效承接。要统筹协调地推进各项对接工作,有针对性地搞好对接,不能一窝蜂、打乱仗。二是在项目落地上打开新的突破口。要把项目谋划做实。紧紧扭住发展这个命门不动摇,死死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不放松,围绕“5+2+5”产业发展路线图,实事求是谋划一批大中小结合的好项目,特别是投资50亿元以上的工业生产项目。要把项目跑争做实。各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一把手,都要放下架子、迈开步子去招商引资跑
项目。要把项目服务做实。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分包领导负责,实行一次申报、一次调查、一次解决。全面推行项目审批、征迁等“两不见面”的全程代办制度。要把项目转化做实。当年项目,要尽快转化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历史项目,要尽快转化为当年规模以上企业和税收额度的增长量。三是在产业升级上打开新的突破口。要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者。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的大公司、大集团主动对接。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的重点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要有效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搞好园区建设,打造更多产业发展的高端平台。要坚持多元支撑,一二三产协调推进,特别是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产业升级的引爆点。四是在城乡统筹上打开新的突破口。坚决做到周本顺书记提出的“十要十不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心城市要突出提升品位、组团发展。统筹抓好城市空间、城市标志、城市功能、城市智能、城市习惯等方面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全力打通市区与四个卫星城的路网通道,中心城市和四个县之间要有明显的生态缓冲区,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县城建设要突出坚守特色、完善功能。全面加强各项承载性、公益性基础建设,加强县城与园区互动,打造聚集人口、聚集产业、聚集资源要素的发展平台。有条件的县城要加快向现代化中等城市迈进。乡(镇)村建设要突出改造提升、保持韵味。本着“全面提升保留村、稳步推进中心村、保护开发特色村”的思路,统筹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坚决改变农村脏乱差局面。
五是在扶贫攻坚上打开新的突破口。要紧盯目标往前赶,继续坚持“提标、提速、提质”总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既定部署,加大力度,加快进度。要聚集难题再攻坚,统筹推进基础建设、教育扶贫等各项攻坚硬仗,特别是要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要结合实际敢创新,积极探索破解贫困难题的新办法、新路子、新模式,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扶贫攻坚工作中闯出一条新路。要稳定脱贫防反弹,提高扶贫攻坚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在强力抓好扶贫攻坚的同时,统筹抓好其他各项民生工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六是在优化环境上打开新的突破口。坚持以对接京津为标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中心、以提高承载力为切入点,继续把“组合拳”引向深入,加快建设环京津地区的环境窗口城市。在全面抓好优化环境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要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在防治大气污染上下功夫;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在提质提效上下功夫;要着力优化社会环境,在法治诚信上下功夫。通过一系列优化环境“组合拳”,使市场更趋完善、社会更有秩序、人民更加文明
第五篇:全体会议公报(范文)
全体会议公报
全体会议公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委员182人,候补中央委员128人,有关负责同志54人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xx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决定》共五十条,分十个部分: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二、转换国有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四、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五、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七、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八、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
九、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九十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必将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全会认为,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经过十五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
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上一个大台阶。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政治稳定。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内国际的有利时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为
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全会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要毫不动摇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阶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决定各项改革措施取舍和检验其得失的根本标准。在推进改革的过程,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重视群众切身利益;实行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统揽全局。把更大的精力集中到加快改革上来,当前要紧紧抓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和金融、财税、计划、投资、外贸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制定具体方案,采取实际步骤,取得新的突破。全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和法制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切实抓好廉政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xx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和十四大精神指导下,同心同德,锐意改革,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