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中医心理保健的全息解 张培林(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副院长)

时间:2019-05-12 16:5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0)中医心理保健的全息解 张培林(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副院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0)中医心理保健的全息解 张培林(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副院长)》。

第一篇:(40)中医心理保健的全息解 张培林(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副院长)

(40)中医心理保健的全息解

张培林(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副院长)

伴随社会实践与处理医学问题的深入,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已从生物学角度,转向了由生物、心理与社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于是,一种新的现代医学模式应运而生,这就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作为中医心理保健分支的“心平健康学”,着重研究和处理由心理不平带来的身心疾患,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找到了400多条心理与生理、病理相互作用的规律,在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医心理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在疾病谱发生变化后,心理学知识普及和心理学技术应用,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机遇,在处理重大灾害事故、特殊疾病和个体健康问题上,心理治疗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王忠平先生通过分析大量复杂心理活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发现了隐藏在心理活动背后的奥秘,尤其“过犹不及”心理活动与疾病的相关性,以及各种原发与继发心理,导致疾病转机的一般规律,对病因、病机及调治方法作了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概括成“五大规律”:即,一、人的意念活动和心情波动不但对所想事物有定向性和定位性,而且对气血在体内的流动方向有定向性和定位性。

二、人的意念活动和心情波动,对人体内的气血产生定向的生理效应和病理效应,包括对身体和感觉两个方面的变化效应。

三、心情波动后变化的气血对身体的作用有存留性。

四、心情波动后变化的气血对身体的作用产生机转,包括疾病的良性机转和恶性机转。

五、用平静的心情状态、辩证自然的观点,反作用于人体的存留信息(病因),可以将存留信息祛除,使疾病减轻或痊愈。心平健康学总结的这“五大规律”,属于中医内因理论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对生命全息科学的重要补充。十几年来一大批运用心平健康理念和方法者,学理论、调心态、除信号,不仅身体素质明显增强,治好了疾病,也使自身免疫力大大增强,还创造出多项耐寒、耐热的奇迹,其科学性和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在此我只想就中医心理保健的理论基础,谈一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中医心理保健的理论基础是生物全息与天人合一,其中包括人体全息、宇宙全息、人体自身平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平衡的理论。

(二)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高度概括,反映着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关系,是对人自身存在、构造和生命活动的深刻认识。天人合一观认为,浩淼纷繁的大千世界,是统一的整体(道),人和万物由天地(道)演化而来,必将随顺天地(道)演化而去;人不过是“天”(道)的缩影和派生物而已,人不可能独立于天地之外。正因为天人之间的统一、和谐关系,才有了相互依存和两者之间的感受与回应,古人又称作“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既预示着“天应于人”,又包含了“人应于天”这两个方面。

虽说按照先人“垂象示训”的注解,借自然述天意,假人意寄天谴,难免有使百姓蒙受愚弄之虞,但历史灾变往往又揭示着人与社会、人与存自然的深层次矛盾,这点在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时往往看得尤为明显,如全球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不同利益集团冷、热大战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与灾难,正在被越来越多地人们所认识。可以肯定的说,在构建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的世纪里,天人合一观必将对人类的思维和科学观念产生巨大影响。

生物全息,是一种普遍现象和规律,揭示着生物体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部分(全息元),都是其整体成比例的缩小,也就是说,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的模式上与整体相同。因此,植物的枝条和动物的卵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的整体信息。

生物全息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科学家研究证实:地球上生存着的数以百万计生物,从微生物到动、植物,到万物之灵的人类,最多时达200多万种,皆源于基因密码而诞生、而发展(一位高智商现代人的基因密码与一个司空见惯的小老鼠的基因密码竟然相差不了多少);而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又无一例外地顺应着自然界而生存、而繁衍。正所谓天人相应,适者生存;生物全息,因果相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即令现代科学有多么辉煌的成就,至今仍没有哪位科学家能够制造出一个哪怕最最简单的生命~~如大肠杆菌类细菌来。若能造的出的话,诺贝尔奖则非他莫属了。可惜,这只是幻想而已。故而应当承认,人类在极为漫长的进化演变中,所保留的动、植物的再生与抗病能力,无疑应属大自然的恩赐,一点也不奇怪。奇怪的是现代人们往往受用而不知,受害而不晓罢了。正如法国生物学家海克尔说:任何一个人体,都包含发展史上的全部信息。

因而,可以说“天人合一”,演绎着生物全息现象和规律;而生物全息现象和规律,也为“天人合一”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和注解,此两者因果相应、辩证统一;不承认“天人合一”,生物全息现象和规律,犹如“石头缝里蹦出的孙悟空”,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抛开生物全息的“天人合一”,也将是破缺和不彻底的。

(三)这里不妨用人们的面部表情,所表达的内心情感(信息)加以说明:世界上的不同民组,虽然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然而,其表达喜、怒、悲、忧、恐、惊等的面部表情却惊人的一致,纵使两个民族间使用全然不同的语言,然而当他们表达友好、爱慕或敌对、讨厌时,决不会误会,原因是面部表情为不同语种间的人际交流进行了无言的翻译。日本有位比嘉照夫先生则把这种如“思维传感”的现象,用声波震动作了合理介释,他说,一次他与**喇嘛交流,费了好大力气,对方也没弄懂;而当改用日语后,似乎他能听懂了,尽管**并不会日语。其奥秘在于两人的语言虽然不同,而彼此间的起心动念和传达语言所发出的波动发挥着全息对应作用。这不是后天学习所得,而是与生俱来的信息印记。

中医养生保健和心平健身的实践更能说明这一点。中医内因致病的理论认为,人的七情过盛、欲望长期亢奋,是产生疾病的原因之一,对治方法是通过平衡来克服。依据《黄帝内经》论述的情志相胜心理疗法的基本程序是:喜伤心,恐胜喜;怒伤肝,悲胜怒;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种情志相胜的心理疗法,有着普遍的适用性,不会因民族、肤色、年龄等而失去作用或混淆起来,这也可视为生物全息在心身关系领域的表露,古人认识到这一点,于是创造发明了中医学;心平健身所探索总结的“非情志相胜心理”的五条规律,是中医心理治疗的延伸和发展,其治则更强调了“内因內治”,即是说,通过促进心理平衡,化解心理障碍,从而达到祛除疾患,恢复健康,心身和谐,有着更加广泛的适用性和自主性,对失衡心理的调节也更富有成效。

人类的认识史从人体之外开始,而对人体自身却了解得太少,因而当有人倾心于关注自身,探求生命的奥妙时,难免受到非议和打压,至今人体科学、气功修炼和全息医学,仍被排斥在正统医学科学之外,便是佐证。可喜的是许多有见地的学者已经看到了生命科学的曙光,疾呼21世纪,应是生命科学为主的世纪。我们期盼着生命科学曙光早日到来。

下载(40)中医心理保健的全息解 张培林(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副院长)word格式文档
下载(40)中医心理保健的全息解 张培林(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副院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