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一心为民平生志情系农村终不悔—记xxx县xxx镇xxx村党支部书记xxx
我叫xxx,今年岁。年通过选举担任xx县xx镇xxx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自己时时处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时时处处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全村的父老乡亲做了一名党员、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应该做的工作,赢得了全村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自己的付出,换来了全村的巨大变化,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等工作连年被评为先进,被市里授予平安村、文明村。尤其是2005年我被xxxx授予“xxxx”荣誉称号。这是党和政府、全村的老百姓给我的最大奖赏,没有什么比这更宝贵的了。面对这宝贵的奖赏,自己更感到了责任和压力。
选奉献、挑重担、育民心
1981年,我以几分之差高考落榜,拜师学起了木工、油漆技术,凭着不错的手艺,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84年,我筹措1.6万元买了一辆大铁牛,春种秋翻、跑运输,年收入在万元以上,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成为方圆十里八乡数得着的富裕户。
1990年,我就在准备签定承包xxx镇汽车站已经达成协议,准备大干一场之时,老支书和村长找上门来,提出要我当村会计。他们是看准了我有文化、善经营、敢想敢干的特点。
是自己发财,还是带领群众致富?
当集体干部,就意味着挣不上大钱,亲友和家人能同意吗?我犹豫了……。
让我没想到的是,亲友和家人却支持我在村上干。就这样会计、文书、副主任、村主任、村支部书记,一干就是十八年。这些年来,我和村上其它干部基本成了“脱产干部”,家里的大小事情全压在了妻子一人肩上。“给你当媳妇,连穿裙子的时间都没有”。虽说妻子有怨言,但对我的工作仍然全力支持。“大家都在干,大家的眼睛都在看!我不能搞特殊。”当村干部就不能存私心,要一心一意为群众的事着想。
2003年8月,全村投资500多万元的18公里农电线路改造项目正式实施,对xxx村而言是个大喜事,为了使工程能早日顺利完工,我基本上和施工队形影不离。也就在这期间,母亲被确诊为食道癌晚期,手术回来,前后不到一个月就永远地离我而去了。就在母亲养病及弥留之际,我仍是白天忙施工,只有晚上在母亲床边陪一陪,说说话。每当想起这些,我做儿子的心就碎的一塌糊涂,就这样我也只陪伴了四个晚上。
英雄总有过人之处。我不是英雄,但我是建设新农村得一名旗手,我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把“诚心为民,民必理解;真心为民,民必拥护”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当作我做“村官”的准则。
抓经济、谋发展、富民心
xxx村历来以种植业为主,粮食、甜菜、棉花是多年来3个主要的种植品种。一亩地打1000斤小麦、拾500斤棉花基本上就已达到土地收益的极限。要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就要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做文章。
“如何调?怎样干?”成了关键的问题。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我就是自学获得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函授农学专业的感想。我利用各种关系联系协调,从县上请来了农业技术专家,利用农闲季节,围绕种植、养殖等重点产业进行系统的科技培训。在全村开展“党员家庭致富”工程,积极探索优先扶持党员创业有效途径,以党员科技示范户为重点,辐射带动群众,依靠科技致富,先后建立党员科技示范区10个,建立种植、养殖、特色种植、新品种推广等党员示范项目62个,建起千亩林草示范基地1个,千只种养繁育场一个,50只以上设施养羊户125户。为了更好得开阔眼界,启迪思路,我还带领村里人到山东维坊、陕西杨陵等地参观学习。就这样,在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中,东湖的“新农村”的蓝图也在我的胸中绘就雏形。
“只有自己敢富、会富,一心一意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群众才会信任你。”2003年开始,县上提出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把好端端的耕地调整出来种草养畜?群众满腹疑虑。“在农村干工作,喊破嗓子,不如干出个样子。”为了引导大伙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我率先带领自己的五个兄弟,以“按股分红、按劳分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模式,投资32万元,创办了全县第一家股份制养殖场-——xxx千只种羊繁育场,种草200亩,基础母羊存栏500只,年出栏优质种羊600余只,年利润达到15万元以上,为全村树起了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旗帜”。“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在我的示范带动下,当年全村就有50%的群众发展起了草畜业。目前,全村建起了3个高标准多胎肉羊养殖小区,50只以上的养殖户达到了95户,百只以上养殖户达到了58户,全村羊饲养量增加到了8000余只,农民来源于养殖业的收入提高到了16%,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660元。
产业调整的难题得到了破解,我下一步得重点就是谋划怎么加快发展。
“晴天一
第二篇: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X同志于1993年至1997年6月任村妇代会主任,199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7月在村委班子换届村民直选中以绝对优势票数当选村委会主任,2002年4月经“两推一选”兼任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年7月被推举为村党总支部书记。XXX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烤烟生产,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
1992年,当地党委、政府号召群众发展以烤烟生产为支柱产业的短、平、快致富项目。当时愿意接受这一新鲜事物的群众并不多,XXX作为一个在村里少有的高中生,极想改变穷面貌,认为党委、政府的号召是对的,便带头在自家田种下了4亩烟。由于当时没有掌握好种植和烘烤的技术,也缺乏经验,她种下的4亩烟与其他烟农一样,不仅没有利润反而赔了本。1993年,种烟的人更少了。但是,XXX铁定了种烟的决心,她坚信,走烟路一定有奔头。于是,她狠下一条心誓把烤烟种好、种出效益来,给群众开辟一条致富的路子。她又毅然种下8亩烤烟,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她精心护理,勤于钻研,基本掌握了烤烟生产各环节的技术,所种的8亩烤烟除化肥、农药等成本外,纯收入8844元。尝到甜头后,她再扩大种植面积,种到12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她不但自己扩大面积,还深入动员群众,激起了全村群众种烟的热情,1994年全村种烟面积首次突破1000亩。
但是成功之路总是充满着崎岖和荆棘,由于自然灾害、技术服务滞后和市场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种烟农户全线亏损,她种的12亩烟也只能抵本,极大的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多数烟农丧失了信心,有的还责怪XXX把他们引向“歧途”。在强大的压力下,XXX默默地承受着,但内心的一股犟劲永不言输,她坚信,党的号召是正确的,眼前的失败是暂时的。1995年,在家人的反对和一些村民的冷嘲热讽中,她又种下8亩烟。成功总是眷顾那些永不言败的人,这一年,她的纯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以前的流言诽语不攻自破,全村又掀起种烟热潮。自那以后,她每年种烟都在20亩以上,年纯收入达3万多元,是全乡烤烟种植大户。
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XXX种烟致富,就是依靠科技起家的,对于烤烟技术,她总是如饥似渴地汲取。1993年上级请来了国家烟草总局的两位专家常驻新圩乡指导烤烟生产,对XXX来说这真是天赐良机!她千方百计挤时间,找机会跟班学习、实践,又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每年上级有关部门编写的烤烟技术手册,她总是认真地读上三五遍,掌握其要领。对于新推广的技术和农药,是她第一个接受和使用,她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头脑不能停滞不前,要敢于接受新技术。”近年来,她参加的各类技术培训班20多期,1998年6月,拿到了XX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农民技术员证书》,每年都被聘为乡烤烟技术员或户籍管理员,把自己所掌握的烤烟技术,无私地传授给烟农。农友马开堂由于文化水平低,种烟技术较差,虽也种两三年烟了,可烘烤出的烟叶总上不了等级,收入不好。XXX得知情况后,把马家列入重点指导户,从播种育苗到大田移栽,从大田管理到烘烤把关,都认真地对其进行指导。1999年,他家种的5亩烟终于有了4600多元的收入,马开堂的脸上终于绽开了笑容,逢人便说:“农主任是我家致富的引路人”。象这样的科技困难户全村共有15户,XXX都逐一进行指导和传授,使他们都获得好收成。作为村委主任,她默默承担着全村烤烟生产的技术指导。护理期间,她每天都要到烟地查看,发现病虫害,及时指导户主施药捕杀,发现有管理不规范的,她总是耐心地说服和教育指导;烘烤期间,她又深入烤房指导大家掌握好各个环节,注意适度火候,发现问题,马上解决,从而帮烟农解决许多技术上的疑难问题,使他们化险为夷,确保增收。
三
仅自己有钱还不算富,只有全村都富了,那才是真富。XXX身为村主任,总把这一句话挂在心上。她以自己的种烟收说服群众,深入各屯、各组逐户动员,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农户李朝开家里有劳动力3人,虽说是“粮满仓、油满缸”,可口袋里还是瘪瘪的,对种烟心存疑虑。1996年,XXX多次登门动员,开始时其妻子是同意了,可好事多磨,李朝开还想不通,怕种不好白忙活了不算还赔上本钱。XXX便拉上自己的丈夫一起去做思想工作,现身说法,分析种玉米和种烟的明细帐。最后李朝开才同意试种5亩。XXX动员一个,扶持一个,经常到李家了解情况,指导他做好各阶段工作,特别是烘烤技术,前两炉都是日日夜夜手把手给李家人传授烤烟诀窍,半夜三更还坚持起来指导其添煤、观察温度等。由于过度劳累,XXX倒在了烤房旁,被人抬到医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她还关心着李家的烟叶烘烤,叫丈夫继续指导李家,自己还每天过问烘烤情况。由于XXX的悉心扶持,李家当年就有3000多元的纯收入。自那以后,李朝开年年种烟,每年都种8亩以是,纯收入1万元左右。
当全村群众都参与种烟后,XXX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烤烟生产技术和经验,一一传授给农友们。为了便于指导和管理,XXX每年都从自家承包的责任田划出1亩左右,供附近烟农集中育苗,并积极做好辅导工作。她自己每年都多育4畦以上的备用苗,无偿地供应给缺苗的农户。据不完全统计,XXX近几年来无偿供给其他农户烟苗达19.2万株,价值4870元。在XXX的带动和影响下,~年新荣村种烟2510亩,烟叶收入达360.5万元,比上年增28万元,全村种烟户户均收入10678.4元,人均收入2391.2元,其中收入1.5-2万的有31户,新荣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成了富裕村。
四
XXX十分关心集体公益事业,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995年新圩中心小学获义教工程项目,但需群众筹资几万元,当时学校的自筹资金不足,时间又很紧迫,如不完成集资任务,项目将转给其他乡镇,学校领导非常焦急。XXX了解到此情况后,立即从自家筹备的建房款中拿出5000元垫付给学校,解决了学校的燃眉之急。2000年的全县边境建设大会战中,新荣村得到建设村委办公楼项目,但村委筹金缺口两万多元,XXX又带头拿出5000元,还动员村委班子其他成员集资2万多元,保证了村委办公楼的如期竣工并交付使用。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荣村的水利由于多年失修已多处损坏,极大的影响了本村烤烟生产的发展。据专家统计,一株烟在旺长期需水12斤左右,水利不通怎能种烟?又怎能保证烤烟生产丰收?为了使~年的烤烟面积有新突破,~年12月,XXX主动与乡政府联系,得到水泥补助20吨,组织村民对原有渠道进行清淤疏浚,共组织人力筑坝堵漏20多处,清淤6公里。她还组织群众维修机耕路8公里,方便了群众生产。今年4月份,正是烟苗旺长期,庞凌水库上游左渠道多处漏水,造成下游的200多亩烟田旱情严重,XXX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亲自担起这条长约两公里水渠的管理工作,与丈夫一道连续10多天来来回回走在这条渠道上,一边排堵查漏,一边协调和解决群众的用水矛盾,从而保障了烤烟旺长期的供水,为烟农排忧解难。
XXX致富不忘众村民,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她家虽然致富了,可上有一个90多岁的老人,下有两个正读书的小孩,平时家里费用较多,但她省吃俭用,挤出资金扶持村里的困难户。村民黄永其等几家人因劳动力少生活非常困难,为扶助那几个困难户,XXX分别给他们各户2000多元作为生意本钱。当黄永其抖着手接过XXX送来的一沓钱时,一辈子从没见过那么多钱的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立誓要做好生意,报答农主任的扶持之恩。经几年的精心经营,如今那些困难户生意越做越兴隆,日子逐渐红火起来了。村民黄姆传一家6口人,只有一个劳动力,几年前是全村出了名的贫困户,每年都靠国家救济粮和借钱借粮度日。XXX为帮扶他家脱贫,送去300公斤粮食,资助1500元买来两头大母猪和喂养饲料,教给黄姆传有关养猪技术。现黄姆传每年都出售4批猪仔,今年又多养了4头大肉猪。在XXX的帮助下,黄姆传家年纯收入超5000元,脱掉了贫困的帽子。
党总是关怀着自己的优秀儿女。XXX辛勤的付出,结出了累累硕果,翻开她几年来获得的20多本奖状,是多么令人鼓舞:1996年荣获全区先进妇代会主任,1997年荣获百色地区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获全区“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1年被评为全区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当选为百色市第一届党代会代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第三篇: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韩瑛,男、汉族,生于1945年9月,现任韩庄村党支部书记。自任职以来,他始终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实践着一名党员的人生价值。几十年如一日,在他不断地努力和创新中,韩庄村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优异的成绩,韩庄村先后多次被市、县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集体”,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韩瑛同志起到了组织和表率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开展理论学习,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韩庄村党支部在韩瑛同志的带领下高度重视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工作,把它作为加强党建的重中之重来认识和实践。通过集体讨论创建计划、学习有关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把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明确创建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扎扎实实开展学习活动。韩庄村党支部组织在韩瑛同志的积极引领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进行一次党员集体学习,集体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行了专题学习。充分认识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掌握学习的主要内容,探索有效方法和途径,积极推进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二、强化阵地建设,创新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韩庄村党支部立足实际,创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载体,按照“内抓特色产业,外抓劳务输转”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同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建立产业协会的基础上成立协会党小组,提高了党员参与意识,发挥了党员的作用,增强了党组织的活力,对广大让人民群众的增收致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始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对群众做到能帮尽帮,从而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
三、坚持与时俱进学习理念,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1、抓好常规培训学习工作。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韩瑛同志认识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也需要充实和不断提升知识和技能,才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利用村内广播和三句半等群众易于接受的宣传手段,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2、深化“创先争优”活动。韩瑛同志领导村干部带头学习研究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及实施途径。强调创先争优活动要与本村实际工作相结合,按照“五个好”、“五带头”的标准,树立先进典型,用先进带后进,大力挖掘和弘扬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岗位上尽忠职守、积极进取、做好表率、激励后进,全力带动和促进学习与致富双丰收。
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韩瑛同志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牢固树立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意识,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全党上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他积极响应号召,提出了为本村群众解决“三难”(过河难、行路难、吃水难)的主题实践活动,紧抓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的大好机遇,韩庄大桥建成使用;积极协调帮扶单位硬化村庄主干道6条2000多米,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为饮水困难的群众拉上了自来水,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在现阶段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他发现村内主干道路虽然都硬化了,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但是,还有个别群众爱护公共环境卫生观念淡薄,乱堆、乱放、乱泼、乱倒现象时有发生,他抓住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文明长廊建设的活动的有利时机,召开社员会议,推行“门前三包”,倡导低保人员打扫村庄卫生,并适当在给予一定的补助,通过这种方式现在村内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的改变。他经常说村两委班子要办好韩庄村的事情,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必须从自己做起,率先垂范,由于韩瑛同志处处以身作则,情系群众、严于律己,班子团结,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坚强集体。韩瑛同志一心为民,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精神深深感动着韩庄村的广大党员、群众,在他的引领下,韩庄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得到镇党委的充分肯定。
第四篇: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村是乡的一个偏远山村,位于乡政府东南方向,坐落在海拔750米的半山腰。早在20世纪80年代,“老、少、边、远、穷”一直是该村的真实写照。1986年,xx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下定决心要将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近三十年的艰苦工作,村的村容面貌焕然一新,公路网络基本形成,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很大进步。
上任初期,xx意识到交通不便不仅影响着村民生产、生活,更严重制约了村的经济发展。要致富,先修路,于是他召集两委班子,结合村实际,认真分析、仔细研究、统筹规划。同时,多方奔走,争取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共修建了36华里的水泥路,解决了行路难问题,村清秀的面容也得以向世人展示。
为了方便村民生产、生活,提高村民生活水平,xx向上争取项目,多方求援,争取资金支持,架设了全长8公里的供电路线,解决了全村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问题,为全村的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电力保证;组织村民投工投劳修建一个自来水站,家家户户连接水管,使全村40户、近100人饮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为引导群众树立卫生、文明的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真正实现村庄整洁、环境优美的目标,xx多次往返于县城与村之间,设计图纸,订制展板,购买苗木花卉,那辆陪伴多年的摩托车见证了他的奔波与辛苦。在村两委干部及广大群众的大力配合下,在村修建文化小广场一个,安装太阳能路灯3盏,新建垃圾池8个,填埋场1处。清运各种垃圾1000多方,动用拖拉机35台次,党员干部义务出工250个,投入人力800人次。植树500余棵,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道路通了,村庄美了,环境好了,如何发展经济、带领山区群众致富成为村新的课题。xx结合本村的气候、地理等因素,因地制宜,打算在“山”字上做文章,发展绿色旅游、特色农家乐。村山青林秀,怪石嶙峋,景色迷人,村村通公路沿着山脉蜿蜒而上,道路两边风景秀丽,村中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村内石乐园以石奇、石多著称,有沟就有石,在太行山区实属罕见。初步统计,石乐园各类奇石10000多块,颜色各异,奇形怪状,千姿百态,令人流连忘返。再加上村中有抗日将领杨彦峰带领部队战斗时的指挥部遗址,还有个光绪年间的大碾盘,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村是县地质灾害村,每年主汛期,确保全村乡亲安全渡汛成了xx心中的头等大事。为了整个村庄村民的安全考虑,他下决心要将全村父老乡亲从村整体搬迁出来。在县乡两级的关心支持下,新址选定在七里河原和庄乡政府旧址,新建包括三栋单元楼的住宅小区,解决所有村民的住房问题,彻底解决地质隐患。为此,xx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不分昼夜,盯在工地,严把进料、施工等重点环节,保证了项目正常进行。目前,楼房主体已建设完毕,预计今年年底村群众就可以住上漂亮、安全的楼房。
今天的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村民的新农合参保费用全部由村委会统一缴纳,考上重点大学的还有现金奖励。该村多次被评为县级生态文明村、优秀党支部,xx多次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今年也是xx连续任职的第三十个年头。他说,“村能有今天的变化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村全体干部和村民共同努力的成果。以后不管我在不在支书的岗位上,只要村需要我,只要村民需要我,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办群众事解百家忧
—记贵定县云雾镇平伐村支部书记柯庆贤
柯庆贤,现年49岁,1960年10月生。现任贵定县云雾镇平伐村党支部书记。平伐村辖20个村民小组,共1025户4385人,耕地面积2835.25亩,主要居住有汉、布、苗等民族,全村有党支部1个,党员90人。作为镇政府所在地,平伐村区位优势明显,是本村及周边地区农村商品的集散地和云雾贡茶、云雾大米等名优农特产品的交易地,经济发展较快。近年来,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他的引领下,以推动生产发展为目标,服务群众为根本,完善机制为保障,建强党员队伍为基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抓稳定、构和谐、促发展的路子,有效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2004年,被黔南州委、黔南州人民政府评为黔南州“助民增收先进集体”;2008年,被县委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2010年,被州委评为“五好”、“四新”、“三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示范点。2010年7月被省委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
一、坚定信念,带头致富
任职以来,他一直都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政治信念坚定,服从组织安排,为人公道正派,作风民主,密切联系群众,在调解工作中体现出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党员群众中具有
较高威信,在村各项工作中能够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搞好村级各项工作,在2010测评中,党员干部群众满意度达95%。
在他的带领下,全村上下坚定了“调产业结构、促农户增收”的信念。为了让“185工程”在本村落到实处,带领广大群众增收致富,他组织协调好本村土地流转工作,目前平伐村已顺利完成土地流转600多亩,并成功引进现代农业项目,在2010解决了当地1200人次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为推动云雾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一定贡献。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555元,居全镇之首。
二、化解群众矛盾,促进平安和谐
带着为平伐村安定和谐作贡献的一腔热血,他从1986年开始投入到调解工作中,二十多年如一日,始终将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为己任。平伐村是云雾镇政府驻地、集镇中心,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人员关系也错综复杂,民事矛盾纠纷也较多较杂,人民调解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云雾镇贡茶之乡的形象,影响到基层社会的稳定。当地群众说:“村干部威望高,就因为调解矛盾纠纷的水平高。”柯庆贤就是这样一位调解业务精,群众威望高的优秀人民调解员。
2004年以来,平伐村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50余起,其中涉及土地纠纷130起、宅基地纠纷152起、经济纠纷35起、婚姻家庭纠纷125起、法院审判执行难3起,化解成功率达90%以上。四年来,未出现矛盾纠纷激化、越级上访、刑释劳教人员重新犯罪、民转刑案
件,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纠纷调处在家门口”的目标。这其中,作为平伐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的柯庆贤同志功不可没。
他多年来一直奋战在人民调解工作第一线,热心于人民调解工作,成功调解了无数起矛盾纠纷,化解多起民转刑案件,受到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的好评。由于工作突出,先后多次被县、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曾被黔南日报记者采访并刊登,专门报道了平伐村调解委民事纠纷事迹,2010年,被州委评为优秀人民调解员,平伐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也被州委评为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
三、常抓党员队伍建设,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在任平伐村支部书记四年多来,他带领支部一班人,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加强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全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2010年末村两委换届以来,制定了村党支部民主议事、民主决策、联系和服务群众等一系列制度,以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为契机,全村党员干部作风得到明显好转,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在他的带领下,平伐村村支委成员与致富能人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大力实施“双培”工程,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党员的“双带”能力得到明显增强。近三年来,发展了12名致富能人入党,80%的党员成为致富能人。此外他还注重加强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农村实用技术,党员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是全村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是全村工作的落脚点。在2010全州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之际,他不甘落后,通过向上积极争取,平伐村共争取到93.3万元的财政奖补项目。他在工作中身先垂范,带领本村人民搞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积极改善基础设施。2010平伐村新建排污水沟9610米,硬化村内通组道路2960米,新建(维修、改建)文体广场(篮球场)3个,村组道路和连户道路硬化率达90%。
他的成绩多次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肯定,获得的荣誉枚不胜举,但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深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形势下新问题不断出现,各项工作仍然需要与时俱进,仍然需要勤勤恳恳,更加努力地为群众办好实事,更加及时地为群众解决好难事,为平伐村的稳定、和谐,为云雾镇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