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作风能力护航经济发展
用作风和能力护航经济发展
――记公司一支部关于学习县委张书记讲话时
开展的大讨论和民主生活会情况
2012年是全县干部作风转变年,是全县经济发展的攻坚年,是全县办好实事的落实年。今年的7月17 日在全县2012年上半年工作督查暨“福民强县”考评大会上,县委张书记再次发表以保持清醒忧患时刻不忘发展为主题的重要讲话。会后,为使全县干群都能领会县委工作目标和重要指示精神,县委、县纪委监察局要求,7月18日至7月26日,在各单位内部开展学习新安县县委张生伟书记三个讲话,并针对讲话精神展开学习大讨论情况,及时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
接到工作任务后,我们一支部便开始对本次学习情况进行计划和部署,并与18日下午组织召开了一支部全体党员大会。会上,就如何学习好县委张书记讲话展开了讨论,通过民主评议,一支部决定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学习和讨论:
第一:成绩已是过去,挑战仍将继续
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在各个方面,我们都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正像张书记讲的那样,我县的科学发展的路子理得更清;发展方式转变迈出实质性步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环境更为优化宽松;广大干群科学发展的精神状态更加饱满。这些成绩让人骄
傲,但是,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认清形势,保持清醒忧患。当前国内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回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受此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县整体形势较为严峻,比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效益下降;结构调整紧迫感加剧;资源环境约束力强化;社会环境创优任重道远;干部作风、能力问题凸显等重点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想办法要去解决的,所以,更严格的挑战仍在继续。
第二、作风转变缓慢,速度仍有空间。目前,在我县的干部队伍中,虽然“八种顽症”部分已经悄悄好转,但远未消除。一些地方还暴露着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责任感不强,执行力不足;没有奋斗精神、缺乏敬业思想;依法意识不强,为民意识淡漠。凡此种种,都使我们的领导力、执行力大打折扣,给工作带来了被动,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所以,下半年应当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使广大干部加快转变作风速度,必要时应采取思想教育和能力考核相交的敦促措施,尽可能地让每位干部,在思想上切实形成争先创优、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本着对全县人民的福祉负责,为新安的发展出力的端正态度,带领全县人民抢抓机遇谋发展。
第三、落实小事实事,解决紧事难事。
当前,全县经济发展的确加快了速度,但是,涉及民生问题的小事实事紧事难事,着实不能忽视。比如用水用电住
房就医诸事,都应该关注到落实到,小事落实了,才算办了实事,紧事解决了,才能办了难事。未来的几年里,全县上下要加强办小事办实事办紧事办难事教育,一件一件落实下去,就是了不起的大事。比如,应严格土地出让收益监管,完善合理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保障土地利用的高优化配置,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积极构建“龙头企业、小巨人企业、小微企业”三级工业体系。着力培育扶持培育新兴产业“小巨人”企业;加大全民创业力度,积极发展小微企业。通过三级工业体系建设,促使新安早日实现支柱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通过从三个方面的学习大讨论,支部各党员都在思想觉悟上有很大提高,也都领会了县委张书记重要讲话的精髓,经历三天的学习讨论,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支部的民主生活会是7月23日晚上召开的,整个会议长达4个小时,会上,支部党员都积极发言,议题比较突出的是干部作风转变。
支部里的几个党员同志指出:干部作风要转变,就是要求干部们是应当做明白人,说明白话,办明白事,晒明白账。要想民所想,急民所急,为民所为。要能够很好地把握政策、清晰规划、讲负责话,做具体事。干部们应当说了就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善做善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说明,干部作风转变年真正转变出了能力,转变出了发展,转变出了效果。不为群众办实事,作风转变只是一句空谈。
还有部分党员指出:干部们要不断提高能力。要有负责任敢担当的能力。要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要有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有严肃高效的执行力。只有具备了这些应当具备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更快地为群众服务,为地方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党服务。
第二篇:调研报告——呵护青山绿水 护航经济发展
呵护青山绿水护航经济发展
——关于临城县环保局服务工业突破、促进经济发展的调查
临城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突破战略后,需要进行环保审批的项目激增,在每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县环保局牢固树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思想,立足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管理、审批和协调的职能,主动服务,提前介入,实施审批、环评、监测、验收等全方位服务,在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证了临城的水更清、天更蓝。
转变观念增强服务发展意识
随着形势的发展,环保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县环保局从转变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是“换位思考”转变观念。特别是在服务企业发展上,县环保局要求机关干部职工善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看到企业在各种审批环节中“跑断腿、磨破嘴”的难处,看到企业为财政增收、为解决群众就业等方面作出的贡献,从而真心实意帮助企业发展。二是亲身体验招商转变观念。发动全体干部职工投身招商引资主战场,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和人脉资源主动招商,亲身体验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引进一个项-1-
目的艰难,从而自觉服务企业发展。三是公正任用干部激发活力。今年3月份,县环保局拿出办公室主任、法规宣传股长、环境监察大队长、环境检测站站长、管理股长等股级岗位进行了竞争上岗,通过个人报名、演讲承诺、全体职工投票和当场亮票等程序,将5名“三强三干”型(大局意识强、责任意识强、服务意识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任用到合适岗位,进一步激发了机关干部活力,提升了服务水平。
通过转变观念,县环保局树立了一种新理念,即“企业的需求就是办事的范围、企业的要求就是办事的时限”,并在工作中认真坚持和遵循“四个不批、四个马上办”的工作原则,即高能耗、高排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批、涉及环境敏感点(文物、居民点、旅游区等)的项目不批、随意降低评价等级的项目不批、越权项目不批;企业无违反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记录的马上办、选址不违反规划的马上办、程序缺位但符合审批条件的马上办、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的马上办。思想的洗礼促进了工作的提升,环保工作受到上级部门和县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主动服务大力提升工作效能
为切实推进经济发展,县环保局要求全体人员要视业主为亲人、为朋友、为上帝,主动提供产业政策和选址方面的指导服务。对于重大或紧急事项,实行全局联动服务、跟踪服务,优质、高效地办理项目审批服务工作。
作风就是效率和生命。如果一个项目迟迟得不到审批,势必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县环保局狠抓作风转变,大力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时限,加快项目落地。一是实行建设项目环评代办。通过县政府采购中心
对环评编制单位进行公开招标,并出台《临城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实施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代办制的通知》。通过项目代办,不但使环评文件编制时间大大缩短,而且价格低廉,大幅度提高了审批效率,受到项目方好评。县环保局上半年共审批建设项目46个,登记表和报告表分别在2个和7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比法定时限分别缩短13天和23天。二是明确责任、专人跑办。对于县重点项目,自接受审批咨询起,就明确专人负责,帮助准备有关材料;对于由县局负责审批的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专业人员免费帮助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或出具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专家审查意见;对于市级以上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帮助跑办有关手续,确保了最大限度地精简审批事项,优化业务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单位负责人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多次到市局和省厅帮助迪特泵业、盛惠选矿厂等项目跑办环评手续,为中能电厂到市局协调排污总量指标。特别是在邢台庆华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铁尾矿综合利用项目手续办理过程中,从项目单位第一次咨询起,就明确专人负责,帮助跑办有关手续。在缺少前置要件的情况下,主动同发改部门和规划部门对接,咨询项目的政策符合性和选址符合性,并陪同项目单位一起前往市局咨询项目审批权限和审批所需要件。在项目专家评审阶段,周六周日晚上顾不上休息,带领环评单位技术人员到省、市环科院,同专家审查会的专家沟通,丰富完善报告书内容。通过不懈努力,顺利通过上级部门审批,并使审批时限缩短半个月以上。三是擦亮窗口,全力帮办。窗口就是形象。环保局以打造一流服务窗口为目标,以“不、明、快”为工作原则,即不说不能办,说明怎么办,快办、能今天加班加点完成的不拖到明天,树立了良好形象。在争取6个四级
客运站项目中,项目需要当天完
成环评手续,但客户办理时已经是下午4点,并且没有前置要件,环保局窗口工作人员不等不拖,立即进行缺项办理,一直忙到当晚11点多钟,帮助对方编制完成环境影响登记表,保证了项目资金的顺利争取。同时,环保局严格项目评估,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县委政府要求的项目,坚决予以制止。今年以来,有数十个耐火土和硅石加工项目想要进行建设,考虑到它们均属于粗加工的资源型项目,不符合县委、政府要求,在其咨询时给予当场否定。另有溶洞东邻的一个加油站项目,由于地处环境敏感点,也予以了否决。
全员全力强力招商引资
县环保局在积极服务工业突破的同时,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天字号”工程,予以强力推进,成功引进投资9800万元的河北冀黔采暖设备发热电缆项目和投资6000万元河北博方水泥机械制造项目,成为全县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在上半年招商引资工作总结暨第二次“百日攻坚”招商活动动员大会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县环保局之所以能够成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主要得益于以下三项举措:一是早谋划,行动快。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工作重心,特别是赴山东学习考察后,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山东经验、加快临城发展”大讨论;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与上级环保部门和兄弟环保部门,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环保部门对接,及时了解客商投资意向和投资信息,并把最优秀人员安排到招商引资岗位,安排专人赴外地招商。二是细化任务,全员
招商。将招商引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股室,到个人,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充分调动全局干部职工参与招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局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由被动招商向主动招商转变,形成人人主动招商的氛围。三是“三优先”,强保障。从时间、经费、车辆等各方面优先支持招商引资工作,只要是带着招商引资任务去参加同学集会、走亲访友、项目考察的,优先给予充足的时间安排,优先提供车辆,优先报销必要的餐费等费用,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第三篇:滨城区审计局“四位一体”护航地方经济发展
山东滨州滨城区审计局互联网信息
滨城区审计局办公室审批人:张爱泉日期:2011.03.15
山东滨州滨城区审计局“四位一体”护航地方经济发展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年伊始,滨城区审计局召开新年工作动员会,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提出了“一贯彻、二推进、三规范、四建设”的四位一体审计工作思路,为滨城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做好新颁布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滨城区审计局一方面通过组织学习培训,使全体审计人员尽快掌握各项准则规定的具体内容,领会精神实质;另一方面全面认真梳理现有的工作流程、相关制度等,对照新标准要求逐一进行规范,严格执行,坚决杜绝各种违反审计法律法规的现象,自觉将审计执法置于人大、政协、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
二是推进审计思路由传统审计向绩效审计的转变。在预算执行审计中,绩效审计要以揭露和查处损失浪费为主要内容,通过重点剖析深入评价找出具有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绩效审计则表现为项目建设管理、资金使用、投资效益等多个投资项目审计层面;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绩效审计应以
促进领导干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目标,重点关注相关政策执行是否到位以及领导重大决策是否合法合规。
三是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加快审计规范化建设。滨城区审计局确定今年为审计工作“规范年”,在审计项目立项,审计方案实施、审计成果利用和审计责任追究等各个环节建立起一套严格规范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同时将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审计项目亮点工程”,在各个科室上报参选的审计项目中评选出优秀的“亮点项目”,并对选中的“亮点项目”进行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大家严格依法规范审计的积极性。
四是加强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和自身的廉政建设。在全局所有审计人员全部通过AO培训认证考试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计算机审计学习资料库,将提报AO审计应用实例纳入评先考核事项;同时,继续开展《廉政准则》、《审计人员八不准纪律》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加强效能监察和审计督查,营造出团结和谐、创先争优、廉洁从审的工作氛围。
作者姓名:赵蕾单位:山东滨州滨城区审计局
联系人: 赵蕾联系电话:0543-3336653
第四篇:浅谈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护航经开区经济发展
浅谈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护航经开区经济发展
——以贵州印江经开区为例
印江经开区纪工委书记、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 邹书军
2021年5月26日
“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始终需要面对‘稳’和‘进’的抉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招商引资的主平台,是项目攻坚的主阵地,而纪检监察工作是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经开区党风廉政建设,用铁纪筑牢纪律的屏障,对于促进经开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本情况
(一)园区基本情况
贵州印江经济开发区是2012年10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2.17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9.75平方公里。2012年以来,经济开发区以培育壮大“特色食品及大健康、建材及装饰、大数据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为抓手,围绕“一城两区”(主城区和小云园区、塘池园区)产业发展架构,全力将小云产业园打造为电子轻工产业园、特色食品产业园和电子商务产业园,塘池产业园区打造为建材装饰产业园、旅游商品产业园和建材家居及汽车4S产业园。
目前,开发区已完成“一横三纵”骨干路网建设,核心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通电、通路、通水、排水、通讯、宽带网络、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建成10KV变电站1座(小云),日供水5000吨自来水厂2座(小云、塘池),日处理2000吨污水处理厂1座(小云),14.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1622套公(廉)租房,500平方米职工食堂,土地收储354亩。配套完善了学校、医院、金融、邮政、电信等服务机构。截止2018年底,经济开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7.8亿元,产业项目投资15.1亿元。累计入驻企业73户,目前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3户。2018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38.13亿元,实现税收1.76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农特产品加工、电子装备研发制造、服装鞋帽、电子商贸物流、建材装饰、旅游商品为支柱的产业集聚区。
(二)机构设置情况
贵州印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是铜仁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由印江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代为组织管理,机构设置为正县级单位。根2016年4月印江自治县委办公室下发《贵州印江经济开发区机构设置方案》(印党办发〔2016〕22号),核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编制29名,其中行政编制5名,工勤编制4名,事业编制20名。核定党工委书记1名(由县长兼任),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1名(正处级),副主任3名(副处级),纪工委书记1名(副处级)。下设工作机构5个,分别是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环境保护和安全监督管理局,各局室分设科级领导职数2名,正科长级和副科长级各1名;设置正科级事业单位1个,为经开区企业服务中心,分设主任和副主任各1名。经开区纪检监察室日常工作由党政办公室抓落实。
目前,经济开发区在职在编人员25名,其中副县级领导干部4名(班子成员),科级领导干部9名(党政办副班主任1名、经发办主任1名、社会事务办主任、副主任各1名、环境保护和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副局长各1名、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1名、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各1名),工勤人员2人、一般干部10人)。各部门人员配置情况:党政办公室7人(其中办公室4人、财务2人、驾驶员2人)、经济发展办公室2人、社会事务办公室2人、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局3人、环境保护和安全监督管理局2人、企业服务中心5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问题导向,以整促治,保障园区持续发展。一是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整顿。以纠治“四风”问题为重点,围绕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采取工作巡查、目标考核、跟踪督促等方式,5年来对工作推进不力、责任落实不彻底、工作不规范提醒谈话9次,约谈干部12人次,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纪律制度8个,推动了纪律作风建设常态管理机制的形成;二是开展强化责任担当和执行力专项整治。针对园区遗留问题处置不力、企业反映问题解决不及时、工作推进不敢担当等情况,要求各部门每年制定联系企业工作制度和岗位工作责任清单,纪工委采取每周进行1次督查,对工作不到位的要求作出情况说明和承诺。5年来共开展督查22次,开展提醒谈话16人次,全面提高了各部门工作执行力,工作作风得到切实提高,确保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开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治理。2019年4月,对2013年以来滥发津补贴、培训期间多报补助、公务接待混乱、违反禁酒令、出差额外报销餐饮费、公车私用或私车公养、重复报销和多报出差补贴8个方面的问题开展了专项治理,共清退违规资金104253元,问责4人,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7个,规范了干部职工纪律管理。
(二)紧盯纪律规矩,以纪促能,保障园区稳定发展。认真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保持惩腐高压态势,为经开区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纪律保障。一是深化扶贫专项治理。紧盯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扶贫工作责任不落实、向扶贫资金财物伸黑手等问题,对驻村、帮扶人员进行每月1次工作督查和考核通报,对经开区东西部合作的70万元帮扶资金使用实行了全程跟踪监督,及时抓好基础设施完善,对13家企业进行了扶持发展;二是强化重点工作纪律监管。充分发挥纪工委的监督职能,全面抓好新引进项目的税收优惠、规费减免、资金扶持、土地使用等奖励政策的监督,督促责任部门建立健全2016年以来的6个项目工程廉政档案,在工程招标、物资采购和资金拨付和工程建设等重要环节,建立了严格的权力制衡和公开透明机制,形成了用制度管事和管人的工作格局,防止了干部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三是狠抓优质企业服务机制。把经济开发区46家规模以上企业纳入“点对点”范围,按照“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机制,纪检干部开展对口跟进服务,并认真开展协调督办,5年来及时收集、受理和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18个,优化了园区经济发展环境。
(三)强化监督检查,以责促干,保障园区健康发展。一是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建立巡察信访转办件台账、园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问题台账、涉黑涉恶信访问题线索台账等,对园区企业员工反映的工资拖欠、职工权益等4个方面的6个问题进行了及时督办;二是全面构建立体化监督格局。围绕工作纪律、会风会纪、节假日、重大会议期间信访稳定、企业服务、招商引资、环保督察、脱贫攻坚等方面,实行每月1次全方位督查,对各部门开展了16次制度执行监督检查,推动用制度管人管事;三是抓好巡察反馈问题督促整改。督促各部门围绕二届市委第四轮巡察反馈的6方面49个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压实整改责任,确保了整改事项均按时完成,并认真抓好“回头看”和长效机制的建立与执行;四是认真坚持廉政谈话制度。坚持抓早抓小,预防在前,5年来累计约谈38人次,通报批评6人次,批评教育6人次。
(四)强化警示教育,以案促改,保障园区和谐发展。一是认真开展廉政专题教育。每年3月召开经开区干部职工、企业负责人廉政教育专题会,对各部门、企业提出廉政工作要求,并签订廉政纪律责任状;二是扎实开展廉政教育进园区。每年定期邀请县纪委、检察院领导对园区企业负责人上廉政警示教育课,进一步提高企业遵规守纪意识,并将企业廉政工作纳入企业扶持和诚信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对新进驻园区的企业进行入驻前的“一对一”廉政工作谈话;三是积极开展廉政主题活动。聚焦“四风”、扶贫领域、扫黑除恶和学习贯彻宪法、监察法等主题,采取专题会议、宣传栏和职工交流群等方式开展主题宣传,强化党性意识、纪律意识,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
(五)压紧压实责任,以责问效,保障园区高质发展。一是细化分解责任。协助党工委推动层层签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建立了党工委领导班子、班子成员、责任部门三张责任清单,协助分解党工委主体责任重点任务分工,抓好日常监督与检查,推动责任落实;二是层层传导压力。建立健全了党工委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记实台账,督促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抓好工作开展,定期组织开展履责谈话、廉政谈话、述责述廉等,做到经常性提醒、预警,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三是严格追责问责。把追责问责作为推动责任落实的有力举措,倒逼责任落实。5年来共对4名干部采取了诫勉谈话措施。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体制机制不顺畅,监督职能弱化。一是受编制限制。目前经开区纪工委除书记以外,没有单独设立纪检监察室,没有其它专职纪检监察干部,无专人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导致无执纪审查办案资格,只能履行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职责,以往经开区发生的违纪行为均需县纪委协助才能依法办理;二是业务水平不高。由于纪检监察室由经开区党政办公室人员兼职,日常事务繁杂,业务不熟,经验不足,学习不够,业务能力与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存在一定差距,现实中碰到纪检监察业务问题,连商量、碰头讨论的人员都难以找到,不利于纪工委监督职能的发挥,造成了纪工委书记在日常纪检监察工作中既当指挥员又当运动员,不利于纪检监察工作开展。
(二)履职尽责意识淡薄,监督能力不足。一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虽然经开区各部门认真跟进,制定了系列服务措施,调研中仍发现各部门优化服务、精细服务力度不足,部分办事人员主动作为不够,缺乏优质服务意识。例如:企业入驻相关手续办理审批环节和流程多,难以按承诺的时间内办结;二是担当作为精神不足。部分领导干部存在求稳怕乱思想,不敢担责,在工作中存在不敢为、不愿为、不作为现象,存在谈商色变,只怕不“清”,不怕不“亲”的现象。使政商关系由以前的“脸难看、门难进”,变成了“饭不吃、礼不收、事不办”。政商之间缺少了必要的互信,制约着新型政商关系发展,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和发展信心,不利于共同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挑战。
(三)业务水平不高,监督力量不强。一是监督执纪的水平不高。由于纪检监察工委办公室无专职人员,无执纪审查办案资格,执纪审查工作难以做到规范化;二是纪检干部的培训学习不够。对负责日常办公的纪检监察干部未进行系统学习培训,对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学习深度不够,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对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开展监督方式比较单一,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廉政意识淡化,监督合力缺失。一是落实主体责任有偏差。调研发现,有些同志对纪检监察工作维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认识出现了偏差,错误地认为在经开区发展经济是首位的,纪检工作是“二线”工作,个别人甚至认为监督对经开区的发展“碍手碍脚”;二是履行监督责任有顾虑。个别纪工委干部认为经开区是地方经济工作的主战场,经济发展园区各方面的管理制度也比较完善了,出不了什么大事,管的太严怕影响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成效。
(五)监督存在盲区,保驾护航力度不够。一是廉政风险监管压力大。近年来,经开区项目建设和实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政府投资项目多,投资总量大,企业服务点多面广,廉政风险监管压力大;二是受体制机制制约。很多时候纪工委不能主动参与项目实施与企业服务的具体过程,加之人手少,导致监督工作有时难以掌握实情,廉政监管难以到边到位,不可避免存在监督上的盲区,对经济开发区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四、意见和建议
(一)完善机制体制,提升监督执纪合力。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根据工作和实际工作需要,对经开区纪工委组织机构、人员编制予以明确,并科学界定其工作职责,确保专职专人专事,增加人员编制;二是健全工作机制。针对经开区人多面广事杂的局面,进一步健全纪工委监督工作机制,把党内监督同法律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或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市、县两级纪委的沟通协调,争取工作支持,形成内外结合、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大监督格局,凝聚监督合力,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二)履行监督职责,提升监督执纪质效。一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委的监督职能,加强园区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和资金拨付等重大事项的全程监督检查以及易产生腐败的重点环节监督检查,确保园区健康发展。定期对新引进项目的税收优惠、规费减免、资金扶持、土地使用等奖励政策的决策实施监督。督促责任部门健全完善项目廉政档案。抓好巡察整改建章立制为契机,督促党政办公室等部门健全完善工作制度构建了严格的权力制衡和公开透明机制,形成了用制度管事和管人的工作格局;二是始终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将“四风”问题、不担责、不作为等列为作为执纪重点,全年开展专项检查,对工作不到位、工作不积极和对群众和企业反映问题久拖不办推诿搪塞的部门和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到位,以纪律的刚性约束切实杜绝个别部门人浮于事,对群众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现象的发生。
(三)强化廉政宣传,筑牢廉政思想防线。一是开展廉政教育。采取党工委扩大会议、干部职工会、专题党课、企业负责人工作会议方式,开展廉政教育,在重要节假日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群等发送廉政短信,进行廉政提醒,宣传反腐倡廉相关制度和规定,实现对经开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常态化;二是开展警示教育。每季度定期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分别通报典型案件案情,及时对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廉政约谈,对干部职工进行分级约谈,不断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四)深化干部作风建设,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充分发挥纪工委监督执纪职能,采取日常巡查、重点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方法,多形式、多角度对单位作风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促进监督的常态化。一是完善干部管理制度。督促和指导党政办公室对原来的16个工作制度进行了及时修改完善,督促各部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干部严格遵守上、下班制度,严格遵守值班制度等,坚持用制度管理干部、用纪律约束行为;二是加强监督检查。每周不定时对干部职工在岗在位、上班作风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结果在微信群通报告知全体干部,切实增强干部遵守上班纪律的自觉性;三是针对节日期间“四风”易发多发问题,对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廉洁过节提醒谈话,提出纪律要求,发放廉洁过节提醒函,提醒干部职工过好“廉节”,把好“廉关”,着力抓好用公款搞拜年活动、滥发钱物、超标准接待、收送礼金礼品礼券、参与赌博活动等监督检查,确保了各部门和干部职工严格遵守纪律和相关规定。
(五)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护航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全力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全力协助党工委全面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与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协助党工委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局(办、中心)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督促局(办、中心)负责人与干部职工分别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层层抓好落实。全面建立党工委领导班子责任清单、班子成员责任清单和问题清单,协助党工委积极抓好主体责任重点任务分解和工作责任全面落实,并列入政治生态研判的重要内容;二是积极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治理监督检查。纪工委紧紧围绕经开区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措施不落实及时、执行“一刀切”或者落实搞变通打折扣、推动“放管服”改革不到位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着力破解服务不优、效率不高、行为不端等问题,助力企业发展,护航项目推进。
第五篇:巴南区保姆式服务“护航”非公经济发展
巴南区保姆式服务“护航”非公经济发展
本报讯(记者徐妮)连日来,巴南区花溪工业园区康超集团巴山摩托车公司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一批外销的产品。工作量大,但是大家干得很带劲儿。
“是党和政府贴心帮我们解决土地问题,让我们对扎根巴南发展更有信心了。”该集团车辆事业部总经理助理童曹波介绍,企业落户工业园区以来,由于土地问题未能办理两证,进而影响企业融资,“区委书记李建春得知后,积极帮我们协调,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为我们解决难题,让我们很感动。”
这是巴南区深入服务非公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巴南区委、区政府提供“保姆式”服务,积极创新形式,优化发展环境,搭建平台大力助推非公经济发展,截至2010年,全区非公企业实现增加值230亿元,非公经济占全区GDP 的68.7%,名副其实地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保姆式服务
区领导现场为企业解难题
“夏季进入用电高峰期,希望党和政府在电力方面给予支持。”
“位于巴南的小南海水电站已经开建,用电问题将迎刃而解。”
“区里能否在为职工解决住房方面提供更多便利?” “巴南将在鱼洞新华村、界石、南彭建设三处公租房,300万方的体量将让工人居住无忧。”
„„
6月9日,在巴南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座谈会上,川渝精工董事长高同大、浩立地产集团董事长熊浩等巴南区非公经济代表向区委书记李建春、区长段成刚抛了出了问题。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难题,现场大部分都得到了解决,“并且答案不是虚的,都是‘干货’。”
据悉,近一个月来,像这样由区领导与非公经济代表面对面召开的会议平均每10天就有一次。通过深入交流,区领导了解了企业难题,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除了把企业负责人“请进来”,区领导还主动“走下去”。近日来,区委书记李建春、区长段成刚带头冒着酷暑,深入宗申集团、铠恩国际、重庆奥卡机械等10多家民营企业进行了调研。
“为了保证‘走下去’的效果,该区建立了区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李建春介绍,全区40多名区领导与企业结成对子,定期走到企业一线去调研,协调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瓶颈问题。制度从2009年实施以后,已经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人才、资金、用电等数百件难题。
优化发展环境
打造高效快捷的服务平台
好的投资环境对企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据介绍,该区一直致力于为非公经济发展营造公开公平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平台,比如该区举行了“解放思想,提振精神,加快发展,做人民好公仆”等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出台《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法规,从制度上解决“政策落地”和实质性公平问题,构建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和管理平台。
又如,在非公经济头疼的“融资问题上”,巴南区与市、区金融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重庆银行、三峡担保公司创建了“商会通”融资产品,牵头组建了注册资本1亿元向南小额贷款公司等,共计向非公企业融资达到5亿多元。
重庆竞达电脑的老板徐华就在这样的好环境中尝到了甜头。2010年,徐华搭上了巴南区培育微型的“快车”,从个体户成功转型,并获得了政府的财政补贴,扩大了经营规模。“很多我没有想到的,区委、区政府也主动帮我们想到了,如微型企业缺乏专业的财会人员,区里免费为我们推出
微型企业代帐服务,我们缺少经验,区委统战部又主动为我们联系大企业带动我们发展。”徐华说。
搭建战略舞台
巴南非公经济5年翻番
“未来五年,巴南非公经济还将实现更大的飞跃。”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李中武介绍。在重庆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主城进入扩城的“二环时代”、国家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三大背景下,巴南提出了建设“江南新城、主城第三增长极、城乡一体发展示范区”的战略。这个“一城、一极、一区”战略涵盖了巴南未来发展的方方面面,将为非公企业大展拳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针对巴南非公经济数量多,规模小等问题,巴南还准备在接龙等地设立一批中小企业基地。未来5年,巴南将力争使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610亿元,增长188%,占全区GDP比重达到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