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职工公休假制度
1、干部职工工作年限1—10年的,每年休假5天;工作年限10—20年的,每年休假10天;工作年限20年以上的,每年休假15天。
2、各股室队根据工作情况,在征求干部职工的基础上做好年度公休计划安排,报局办备案。
3、公休假原则上一次性安排,如遇到紧急、特殊情况不能按计划公休的,过后将安排补休。
4、各股室队安排人员公休,每次不能超过本单位在岗人数的1/3。
5、股室队一般干部,需要公休假先由本单位领导同意,局分管领导审批。
6、股室队负责人和局办公室人员公休,先经局分管领导同意,局长审批。
7、局副职公休需经局长同意,州局分管副局长审批。
8、局长、书记公休需经分管副市长同意,州局局长、书记审批。
9、干部职工公休必须有公休假条,经审批同意并将假条交局办公室后方可公休。
10、公休假一般不得跨年度使用。
第二篇:干部职工公休假制度
干部职工公休假制度
1、干部职工工作年限1—10年的,每年休假5天;工作年限10—20年的,每年休假10天;工作年限20年以上的,每年休假15天。
2、各股室队根据工作情况,在征求干部职工的基础上做好公休计划安排,报局办备案。
3、公休假原则上一次性安排,如遇到紧急、特殊情况不能按
计划公休的,过后将安排补休。
4、各股室队安排人员公休,每次不能超过本单位在岗人数的1/3。
5、股室队一般干部,需要公休假先由本单位领导同意,局分管领导审批。
6、股室队负责人和局办公室人员公休,先经局分管领导同意,局长审批。
7、局副职公休需经局长同意,州局分管副局长审批。
8、局长、书记公休需经分管副市长同意,州局局长、书记审批。
9、干部职工公休必须有公休假条,经审批同意并将假条交局办公室后方可公休。
10、公休假一般不得跨使用。
第三篇:干部职工休假制度
关于职工休假审批制度的通知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卫生系统医疗卫生单位干部职工休假审批手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卫生系统实际,现将我市卫生系统干部职工休假审批手续作如下规定:
一、领导干部休假或因公外出审批
1、凡医疗卫生单位正职领导(或主要负责人)休假或因公外出3天以内的,需向卫生局局长报告,3天以上的需书面向卫生局请假或报告,经局长批准后方可休假或因公外出。正科级单位的领导需报市政府审批的同时报市政府审批。
2、凡医疗卫生单位副职领导休假或因公外出3天以内的,由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审批,3天以上的,报市卫生局审批。
二、干部职工休假或因公外出审批
1、凡医疗卫生单位干部职工休假7天以内的,由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审批,7天以上的需书面向卫生局申请,获批准方可休假。
2、凡属育龄期的女职工休假7天以上的,需同时提交岑溪市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孕检证明。
3、凡属单位派出进修的育龄女职工,进修前需提交单位的证明及孕检证明。在进修期间,按计生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定期回岑溪市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孕检,并提交孕检证明回单位备案,未按规定进行孕检的,所在单位有权终止其进修学习,召回单位上班。
三、其他规定
1、未获批准而休假的按旷工处理。
2、单位未按规定进行审批的,卫生局将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其他
本制度如与现行法律法规有抵触的,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四篇:昌宁县新农办在职干部职工轮休公休假办法
昌宁县新农办在职干部职工轮休公休假办法
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休假制度,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关心,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福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休假问题的规定,根据〘中共昌宁县委办公室、昌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保山市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休假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昌办发〔2007〕9号)对在职干部职工轮休公休假制定本办法。
一、享受年休假的对象和天数
1.参加工作年限不满5年,不享受年休假待遇;参加工作年限满5年不满10年的,每年休假5天;参加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年休假10天;参加工作年限满21年以上的,每年休假15天。
2.临时工除外的所有在职人员,比照以上规定年限和天数轮休公休假。
二、轮休、公休办法
1.以科室为单位安排在职干部职工轮休公休假。
2.各科室于每年12月底拟定本科室干部职工下的轮休计划,并汇总到综合科,由综合科按各科室的轮休计划逐月统筹安排轮休。每个干部职工的公休假天数最多可分两次轮休,两次轮休后仍有剩余的,不再安排轮休。轮休遇星期
六、星期天,计入公休假天数。
3.干部职工因私事请假,尽量使用公休假、公休假用完后仍需要请假的,只能请事假。
4.各科室要正确处理好干部职工轮休与保障工作正常运转的关系,既不能以工作忙为由不安排科室干部职工轮休公休假,又不能因干部职工轮休公休假影响本科室工作的正常运转。
5.当年不能安排休假的,按有关文件规定办。
第五篇:公休假最新规定
公休假最新规定,2010年对公休假是怎么规定的呢?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里面的部分规定如下: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第四条 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第五条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第六条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第七条 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其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确因工作需要,职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年休假天数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年休假天数。
第八条 职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内又出现条例第四条第(二)、(三)、(四)、(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的年休假。
第九条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第十条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在本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第十一条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
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绩效工资制的职工,日工资收入的计发办法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第十三条 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的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年休假天数、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高于法定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约定或者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劳务派遣单位的职工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条件的,享受年休假。
被派遣职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无工作期间由劳务派遣单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天数多于其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少于其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应当协商安排补足被派遣职工年休假天数。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监督检查用人单位执行条例及本办法的情况。
用人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条例及本办法规定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用人单位还应当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执行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行政处理决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六条 职工与用人单位因年休假发生劳动争议的,依照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除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外,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依照本办法执行。
船员的年休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中的“”是指公历。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