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自考公证与律师制度资料汇集
2011年自考公证与律师制度资料汇集
第二章 公证机构的设置和监督管理体制
★公证机构的性质:国家依法设立的机构、是履行证明职能的机构、是非以营利性为目的的证明机构、是依法独立行使证明职能的机构、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机构
★公证机构的设置:公证机构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可以在县、不设区的市、设区的市、直辖市或者市辖区设立;在设区的市、直辖市可以设立一个或若干个公证机构。公证机构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置。
★公证机构设置的规定体现的价值:第一,满足社会需要,方便当事人申请办理公证事务。第二,实现各个公证机构法律地位的平等。
★公证机构的设置条件:
1、有自己的名称
2、有固定的场所
3、有两名以上公证员
4、开展公证业务所必需的资金公证机构的开办资金数额,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确定。
★公证机构的审批程序: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后,颁发公证机构执业证书。公证机构的设置我国采取了许可设立主义,即设立公证机构除了应当具备法定条件的,还要求经过主管行政机关的批准。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核,作出批准设立或者不予批准设立的决定
★公证机构的人员组成:公证处通常由公证员、公证员业务辅助人组成,此外还设有一些其他必不可少的其他辅助人员,如办公室秘书、财务人员、档案管理员等。
★公证机构负责人的任职条件:一是应当具有公证员资格;二是具有三年以上的执业经历
★公证机构负责人产生方式和产生程序:公证机构负责人的产生采用推选制和司法行政机关备案制,在有三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公证员中产生,并报司法行政机关备案。★公证员应当具备的必要条件:
1、公证员的必须是中国公民。
2、年龄应当在25周岁以上至65周岁以下
3、品德条件:公道正派、遵纪守法、品行良好。
4、资格条件。应当通过我国国家司法考试。
5、实习或从业条件。担任公证员应当在公证机构实习两年以上,如果是具有三年以上其他法律职业经历的,要求在公证机构实习一年以上。
★公证员的排除条件
1、无民事行为能力者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
2、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
3、被开除公职的人;
4、被吊销执业证书的人。
★公证员资格取得
1、考试:通过司法考试作为担任公证员的必备条件之一。
2、考核: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或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从事审判、检察、法制工作、法律服务业十年的公务员、律师,已经离开原工作岗位,经考核合格的,可以担任公证员。
★公证员的任命程序
1、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出具审查意见或考核意见,逐级报省级人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并附具必备材料。
2、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同意后,要求填写公证员任职申报表,报请司法部任命。
3、司法部收到报请任命公证员的材料之日起20日内,制作并下达任命决定。
4、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司法部任命决定的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公证员执业证书。
★公证员职务的免除:法定情形:
1、丧失中国国籍。
2、年满65周岁或因健康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务。
3、自愿辞去公证员职务。
4、被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
★免除公证员职务的程序:
1、由公证员所属公证机构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上报省级司法行政部门。
2、再由被上报的省级司法行政部门提请司法部依职权予以免除。
3、公证员依法免职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发布公告。
★公证监督管理体制:指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公证员协会对公证机构、公证员的监督管理及其监督管理权限的制度规范。我国公证机构受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同时也受公正协会的行业自律
★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对公证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1、司法部对全国公证机构、公证员、公证协会监督指导。
2、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对公证机构的监督事项:监督公证机构保持法定设定条件情况、公证机构执行报批或者备案事项的情况、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的执业情况、公证质量的监控情况等事项。
3、设区的市和公证机构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对本地公证机构的具体的监督事项:国家司法行政部门对公证人事务所的档案管理情况、财务制度执行、公证质量情况、执业活动情况、公证员执业年度考核情况等监督。
★公证协会对公证机构的自律监督:公证协会在进行行业监督中享有受委托调查权、行业处分权、提请司法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处罚建议权。
★公证协会:指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公证行业的自律性组织。
★公证协会的职责:
1、协助政府主管部门管理、指导全国的公证工作,指导各地公证员协会的工作;
2、维护公证员的合法权益,支持会员依法履行职责;
3、举办会员福利事业;
4、对会员进行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协助司法行政机关查处会员的违纪行为;
5、负责制定行业规范;
6、负责会员的培训,组织会员开展学术研讨和工作经验交流;
7、负责全国公证赔偿基金的使用管理工作,对各地公证员协会管理使用的公证赔偿基
金进行指导和监督;
8、负责公证宣传工作,主办公证刊物;
9、负责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开展有关公证事宜的研讨、交流与合作活动;
10、负责海峡两岸公证书的查证和公证书副本的寄送工作;
11、负责公证专用水印纸的联系生产、调配,协助行政主管部门做好管理工作;
12、对外提供公证法律咨询等服务;
13、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完成司法部委托的事务。
★公证协会的组织机构
中国公证协会设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作为其最高权力机关,大会代表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根据协会章程享有下列职权:
(一)选举和罢免理事会理事;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作为大会闭会期间的执行机构,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负有以下职责:
(二)选举常务理事并从中选举会长、副会长;公证协会设有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理事会的大部分职权。
公证协会的会长为协会法定代表人。协会会长、副会长应当是执行公证员,这条规定表明了公证协会的专业性和行业自治性。
★公证协会会员的权利:
1、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个人会员)
2、提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的要求
3、享受协会举办的福利
4、参加协会举办的学习、研讨和交流活动
5、使用协会的图书资料
6、通过协会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7、对协会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公证协会会员的义务:
1、遵守协会章程,执行协会决议
2、完成协会委托的工作
3、向协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4、交纳会费
5、维护会员间的团结,维护公证职业荣誉
第二篇:2011年自考公证与律师制度资料(精选)
第十七章 律师执业机构
★律师执业机构的发展变化
1993年12月,国务院批准深化律师工作改革方案,形成了“国资所”、“合作所”、“合伙所”以及以个人开业的所并存的格局。
★律师事务所的设立
★设立条件
1、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申请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将拟定名称报司法部审核,经
2、名称在全国范围内享有专用权。
2、有符合规定的律师。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当有3名以上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历,能专职从事律师职业的律师。
3、资产达到十万元以上的规定数额。
★设立程序
申请设立律师事务所,由拟建立的律师事务所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受理,并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准予设立或者不准予设立的书面决定。
申请人对不予颁发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司法行政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不经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律师事务所的变更和终止
律师事务所可以设立分所。设立分所,须经拟设立分所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核,并报原审核该律师事务所设立的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律师事务所的名称为:“本所名称加分所所在地的地名后加分所”,一处分所只准使用一个名称。律师事务所对其设立的分所的债务承担责任。
★律师事务所的任务
1、组织律师进行政治学习,保证律师工作的正确方向。
2、组织律师学习业务,交流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
3、对本所律师执业活动进行监督。
★★律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和工作制度
一般来说,我国的律师事务所实行主任负责和律师会议民主管理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
律师事务所设主任一人,根据需要可以设副主任。国资所的主任、副主任由组织任命,合作所、合伙所由律师会议选举产生。律师事务所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是律师事务所的法定代表人;
律师会议由全体专职律师组成,是律师事务所实行民主管理的一种形式,也是律师事务所的权力机构。也有的律师事务所由本所全体专职律师选举产生律师管理委员会,作为其权力机构。
★律师事务所的工作制度主要有以下几项:
1、统一收案和收费制度
2、案件讨论制度
3、请示汇报制度
4、归档制度
5、工作总结制度
6、其他工作制度
七、合伙律师事务所
★合伙律师事务所,是指依法设立的由合伙律师依照合伙协议约定,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共享收益、共担风险,财产归合伙人所有,合伙律师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律师执业机构。
★★合伙律师事务所的特征:
1、性质上属于合伙组织,不具备法人资格。
2、合伙人有管理本所及其律师的权利和责任。
3、财产属合伙人共有,合伙人对利润可以分红。
4、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合伙人必须是依法取得专职律师执业证书,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历,担任合伙人之前三年内未受过停止执业以上的行业惩戒或行政处罚的律师。对合伙律师对事务所被吊销执业许可证负有主要责任的合伙人三年内也不得担任合伙人。合伙人应当在本所专职从事律师职业。非本所的专职律师不得成为本所合伙人。
合伙人可以根据合伙协议约定的条件和程序退出合伙。合伙协议没有约定提出退伙时间要求的,退伙人应当提前三个月通知其他合伙人。
★个人开业的律师事务所
个人开业的律师事务所不得聘用执业律师。个人开业律师事务所,律师个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国资律师事务所原称国办律师事务所,是指该机构的人员编制属于国家事业编制,由国家核拨经费,选调人员并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律师执业机构
★国资律师事务所特征
1、国资律师事务所是国家事业法人单位;
2、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国资律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
国资律师事务所内部设立律师会议制度,由全体律师组成,民主管理律师事务所的重大事务。律师事务所主任应将律师事务所的重大事务提交律师会议讨论。
国资律师事务所主任由本所全体律师推选,报请设立该所的司法行政部门任命。国资律师事务所主任由本所具有3年以上执业经历的专职律师担任,是律师事务所的法定代
2、对设立该所的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
★★律师收费的原则
1、统一收费的原则。
2、公开公平、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按标准收费的原则。
4、协商一致的原则。
5、律师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下列法律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民事、行政、国家赔偿代理案件和刑事辩护、代理案件及各类申诉案件。
6、风险代理收费。最高收费金额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禁止刑事案件、行政诉讼、国家赔偿案件以及群体性诉讼案件实行风险代理代费。
律师收费的计算标准
1、按比例收费。
2、计时收费。
3、计件收费。
律师服务费的减免与缓收★
律师事务所对确有经济困难的委托人,可以减收或者缓收律师服务费。承办律师不得自行决定对委托人减收或者缓收律师服务费。
2、律师事务所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按照法律援助的有关规定,减收或者免收律师服务费:
1、因公受伤请求赔偿的(责任事故除外);
2、请求赡养、抚养、扶养而生活确有困难的;
3、请求劳动保险金、扶恤金、救济金的;
4、其他特殊情况无力承担律师服务费的。减免收费,应由律师事务所主任决定。
第十八章 律师工作管理
★律师协会的性质:律师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律师的自律性组织。
律师协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团体法人,它的自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律师协会是律师的组织,律师协会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和监督,但它不隶属于司法行政机关;
其二,律师协会的领导机构由律师选举产生,向全体律师负责,而不是由主管部门任命,向主管机关负责;
其三,律师协会的章程由律师代表大会制定,对全体律师具有约束力;
其四,律师协会必须在章程规定的范围内保障律师依法执业,对违纪的律师给予处分。
★律师协会的职责
1、制定行业规范和惩戒规则;
2、监督会员执行和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行业规范;
3、保障律师依法执业,维护律师的合法权益;
4、组织实习人员职前培训和实习,组织律师业务培训;
5、进行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教育、检查,对违法违规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实施行业惩戒;
6、总结、交流律师工作经验,对会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7、组织会员开展对外交流;
8、调解律师执业活动中发生的纠纷;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律师、律师事务所与律师协会的关系
律师、律师事务所必须加入所在地的地方律师协会。加入地方律师协会的律师、律师事务所,同时是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会员。
凡是执业律师,就是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会员,也是当地律师协会的会员。
★律师协会的组织机构
1、会员代表大会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是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每三年举行一次。
2、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理事会是全国律师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对全国律师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3、秘书处与专门委员会、专业委员会
律师协会设秘书处,负责具体落实律师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各项决议、决定,承担律师协会的日常工作。
专门委员会是律师协会履行职责的专门工作机构。
专业委员会是律师协会进行理论研究和业务交流活动的专门机构。
★司法行政部门及其对律师的管理职责
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对律师、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
各级司法行政部门都设有专门机构对律师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1、司法部设律师公证工作指导管理司;
2、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设律师管理处;
3、地、市司法局(处)和县、区司法局设律师管理科。
4、这就从组织上保证了对律师管理的顺利进行。
★司法行政部门对律师的管理
1、授予律师资格。
2、核发律师执业证书。
3、评审律师专业职称。
4、负责律师执业证的注册工作。
5、制订律师管理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6、对律师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处罚。
7、组织、实施全国统一的司法考试。
★司法行政部门对律师机构的管理
我国的律师机构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经国家司法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律师事务所;
二是经司法部批准外国律师事务所在我国设立的办事处。
司法行政部门对律师事务所的管理主要有:
1、核发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
有权核发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的部门是省级司法行政部门。
2、审批律师事务所的变更和解散。
律师事务所变更和解散时,应当报原批准设立的司法行政部门审批。
3、对外国律师事务所驻华机构及其代表进行审批和监督、管理。
外国律师事务所申请设立驻华机构及其代表,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由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查,并报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审核,4、对律师机构进行规范监督
★司法行政部门与律师协会的关系
在我国,律师协会与司法行政部门的关系是:律师协会应当受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篇:2011年自考公证与律师制度资料
2011年自考公证与律师制度资料(9)
第十二章 具有法律意义事实的公证
★★具有法律意义事实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据国家法律的规定,对与公证当事人存在着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客观事实和情况的真实性予以确认并进行证明的活动。★具有法律意义事实公证的特征
1、公证机构必须依法证明具有法律意义事实的客观存在2、公证机构对某些非争议性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还应依法证明其合法性
3、必要时,公证机构还应该依法证明具有法律意义事实的成因和后果
★具有法律意义事实的公证的分类:
1、证明法律事件:真实性
2、证明非争议性事实:真实性与合法性
★具有法律意义事实的公证的意义:
1、可以正确确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从而维护其合法权益,防止纠纷,减少诉讼
2、具有法律意义事实是否真实存在往往影响当事人某种法律资格的取得或者某种权力的实现,也是当事人从事社会活动的前提条件。因此对具有法律意义事实的公证对满足当事人正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稳定正常的法律秩序,保障当事人在域外取得合法权益,都有重要意义。
★出生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该公民何时在我国何地出生这一法律事实的真实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证机构只受理在我国出生的公民或外国人申办的出生公证事项。凡在国外出生的法律事实,我国公证机构不予办理。
★死亡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人员死亡这一法律事实的真实性予以确认和证明的活动。从1998年1月1日起,公证机构制作的发往台湾使用的死亡公证书,除上述必备内容外,还应特别写明死者的出生年月日和生前住所地。
★生存和住址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法对申请公证的当事人现在于某地还活着这一事实的真实性予以确认和证明的活动。,★办理公证出生公证应注意的问题
出境多年的华侨,向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出生证明的,应分不同情况予以办理。如果在国内有档案可查的,而且该档案记载的情况与当事人在境外申报的情况一致的,公证机构则可为之出具“据本人档案记载,×××于×年×月×日在×地出生”的公证书。如果当事人在国内出生,但没有户籍档案可查,则可采取由知情人发表声明,证明当事人出生的情况,然后由公证机构证明该声明书的签名、盖章属实的办法予以证明。如果当事人在国内出生,但查不到任何证据,而文书使用国又有法律规定,可以接受无档案记载公证书的,公证机构可据实出具《查无档案记载公证书》。
公证机构只受理在我国出生的公民或外国人申办的出生公证事项。凡在国外出生的法律事实,我公证机构不予办理公证。
★生存和住址公证的关系
“生存公证书”和“居住地公证书”虽然都是证明当事人现于某地还活着的法律事实,但是二者证明的侧重点不同:“生存公证书”的证明重点是被证明人确实还活着这一事实,而“居住地公证书”的证明重点是被证明人现在居住的确切地址。
★办理死亡公证应注意的问题
1、公证书中关于死者死亡的时间和地点要写得明确、具体,死因要写得准确、简练,特别对涉及到政治影响或涉及到诉讼的死亡事件,对死因的说明应十分慎重,用词要确切。
2、公证机构办理外籍人在华死亡公证,程序上要严格。死亡证明书中除了要写明死者的死亡日期和地点外,还必须写明死亡的原因。凡是死因不明的,应当聘请法医给予鉴定,然后公证机构方可根据鉴定结论据实出证。
3、从1998年1月1日起,公证机构制作的发往台湾使用的死亡公证书,除上述必备内容外,还应特别写明死者的出生年月日和生前住所地。
★不可抗力事件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不可抗力事件发生的真实性依法进行确认并给予证明的活动。
★办理不可抗力事件公证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合同的规定对不可抗力事件的真实性予以确认。
2、承办公证员应当对不可抗力事件进行实地勘查,并制作详细的勘验笔录,以确保公证事项的真实性。
3、如果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在公证申请人一方迟延履行合同期间,公证机构一般不予公证(用于参加诉讼、仲裁活动或域外使用的除外);如果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在对方迟延履行合同或者违约期间,则公证机构可以依法出证。
★意外事件公证,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意外事件发生的真实性依法进行确认并给予证明的活动。
★意外事件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1、当事人的身份证明和资格证明;
2、因意外事件毁损、灭失的财产清单;
3、如有条件,还应提交意外事件发生时的现场记录及其他能够证明事故经过的材料;
4、其他需要提交的证据和材料。
然后,公证人员应针对当事人申办公证的目的,通过勘验现场、询问证人等,重点审核意外事帮发生的真实性,最后据实出证。
★婚姻状况公证,是指公证机构对当事人现存在的婚姻状况(结婚、离婚、未婚、丧偶)这一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分为已婚(结婚公证和夫妻关系公证)、未婚(未婚、离婚、丧偶、离婚或丧偶后未再婚)
★夫妻关系公证的出证条件
对不具备结婚公证条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确为夫妻关系的,公证机构只能为其出具夫妻关系公证书。
★已婚状况公证,是指公证机构对当事人现存的婚姻关系这一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结婚公证与夫妻关系公证的联系与区别
二者的相同点在于审查、确认当事人之间现存夫妻关系的真实与合法。
二者的不同点在于:
夫妻关系公证审查、确认的重点是当事人之间存在夫妻权利义务关系这一法律事实,强调的是结果;
而结婚公证审查、确认的重点不仅包括当事人之间有夫妻关系这一事实的结果,而且还要审查、确认双方当事人结婚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婚姻的过程。
★办理已婚状况公证应注意的问题
1、履行结婚登记手续的“事实婚姻”的当事人申办公证的,公证机构应教育、动员当事人先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然后根据他们提交的结婚证书,再依法办理结婚公证。
2、当事人申办公证时,如一方当事人已经死亡,不能再补办结婚登记手续的,公证机构可根据有关户籍机关的记载,证明申请公证的当事人曾与死亡人生前存在过夫妻关系即可。
3、对于原来存在“事实婚姻”且先有子女,后来“婚姻”又解体的当事人,公证机构不能为其办理结婚公证或夫妻关系公证,只能根据需要,出具其子女的出生证明,即证明该当事人分别为其子女的生父和生母。
4、对于双方当事人均为我国自费留学生,已遵照婚姻缔结地国的法律在国外办理结婚登记,现为了去第三国谋职、学习等目的回国申办婚姻状况公证的,方可出具夫妻关系公证书,但不得出具结婚公证书。
★离婚状况公证,是指公证机构对当事人婚姻关系以解除这一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办理离婚公证应注意的问题
1、离婚公证书中关于当事人离婚的时间,应以婚姻登记机关出具离婚证书的时间,或者以人民法院出具的法律文书生效的日期为准。
2、我国公民以外国法院作出的离婚判决书为据申办离婚公证的,我公证机构不予受理。公证人员应告知当事人,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应首先向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
法院申请承认该外国法院作出的离婚判决书,然后方可持我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承认该外国离婚判决书效力的裁定书向公证机构申办离婚公证。
★未婚状况公证,是指公证机构对当事人未结过婚这一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办理未婚公证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未达到法定年龄的当事人申办未婚公证的,公证机构可以据实为其办理未达到法定婚龄公证书。
2、对于回国1年以上的出国人员,由于不能取得在国外期间的未婚证明而无法登记结婚的,公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为其办理未婚保证书公证,而不能直接办理未婚公证。★亲属关系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以当事人申请确认当事人之间具有亲属权利义务关系一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办理亲属关系公证应注意的问题
(一)公证书中关于亲属之间的称谓,应当按照我国传统惯用的统一称谓,不得使用地方方言。
(二)当事人为了继承目的而申办亲属关系公证的,公证机构在制作公证书时应将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关系人(无论是否已经死亡)一一列明。
★由于有些国家对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义务在法律上与婚生子女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公证机构制作的亲属关系公证书中不宜采用“婚前”或“非婚生”子女的提法。
★经历公证,是指公证机构对我国公民的工作经历这一法律事实的真实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学历,学位证明,是指公证机构依法对被证明人的毕业证书、肄业证书、学位证书及学习成绩单等证件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国籍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以当事人申请确认当事人是否具有中国国籍这一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办理国籍公证应注意的问题
1、公证机构不是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公证机构证明当事人的国籍,是以当事人已经取得中国国籍为前提的。
2、一般情况下,我公证机构只依法证明我国公民的国籍情况。对于长期在华居住的外国人向我公证机构申办国籍公证的,公证机构经过对证明材料的查证属实后,可以据实为其出具已加入(或者未加入)中国国籍的公证书。
3、我国《国籍法》第3条明确规定,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因此,如果当事人申请为其办理既具有中国国籍又具有某外国国籍的,公证机构应依法拒绝公证。
4、根据国际法的规定,个人国籍的取得与丧失由各国国内法加以规定。因此,我公证机构不得为当事人办理外国籍公证。
有无犯罪记录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我国公民或曾经住在我国的外国公民在我国居住期间,是否受过我国司法机关刑事制裁这一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办理有无犯罪记录公证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公证申请人,公证机构一般不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公证书”。如果申请人确有需要,公证机构可依法为其出具未达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公证书。身份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以当事人申请确认当事人是否具有某种特定身份一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当事人提交的亲子鉴定结论互相矛盾或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认可,应当拒绝公证。
第四篇:2011年自考公证与律师制度资料(14)
2011年自考公证与律师制度资料(14)第二十一章 律师的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和法律责任
★律师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时所应恪守的道德准则。
★律师的职业道德,体现了律师职业的本质和特点:
1、职业性
2、自律性
3、约束性
4、宽泛性
★恪守律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首先,律师职业道德是律师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律师职业道德是提高律师素质、纯洁律师队伍的必要手段。
★律师的职业道德的内容
基本准则的内容
1、律师必须忠实于宪法、法律。
2、律师必须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依照事实和法律,维护委托人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律师应当注重职业修养,珍视和维护律师职业声誉,以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业内外言行,以影响、加强公众对于法律权威的信服与遵守。
4、必须保守国家机密、委托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5、律师应当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执业水平。
6、律师必须尊重同行,公平竞争,同业互助。
7、律师应当关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
8、律师必须遵守律师协会章程,履行会员义务。
执业职责的内容
1、律师不得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律师事务所执业。同时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和一个其他法律服务机构执业的视同在两个律师事务所执业。因涉及专业领域问题而邀请另一律师事务所参与办理,且该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与被邀请的律师事务所之间以书面形式约定法律后果由前者承担并告知委托人的,不违背上述的规定。
2、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时,应当进行独立的职业思考与判断,认真、负责。
3、律师不得向委托人就某一案件的判决结果作出承诺。
4、律师在依据事实和法律对某一案件做出某种判断时,应向委托人表明做出的判断仅是个人意见。
5、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时,不仅应当考虑法律,还可以以适当方式考虑道德、经济、社会、政治以及其他与委托人的状况相关的因素。
6、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时,应当庄重、耐心、有礼貌地对待委托人、证人、司法人员和相关人员。
7、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得从事,或者协助、诱使他人从事以下行为:
(一)具有恶劣社会影响的行为;
(二)欺骗、欺诈的行为;
(三)妨碍国家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为;
(四)明示或暗示具有某种能力,可能不恰当地影响国家司法、行政机关改变既定意见的行为;
(五)协助或怂恿司法、行政人员或仲裁人员进行违反法律的行为。
8、律师不得私自接受委托承办法律事务,不得私自向委托人收取费用、额外报酬、财物或可能产生的其他利益。
9、曾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离任后未满两年,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10、律师事务所不得指派非律师人员以律师身份或以其他变相方式提供法律服务。律师事务所不得为本所非律师人员以律师身份或以其他变相方式提供法律服务提供任何便利。
★律师的执业纪律,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在执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的关系:执业纪律是职业道德的具体化,即职业道德被科学的、系统的概括成若干戒律就是执业纪律
★律师的法律责任,是指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违反法定义务、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总称。
★律师的行政法律责任,是指司法行政机关中的律师管理部门和律师协会对于律师或律师事务所违反法律和有关律师管理的法规、规章以及职业规范的行为所给予的行政处分。
★律师的民事法律责任,是指律师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自己的故意或过失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律师出现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时,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律师事务所。
★律师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条件:
1、律师必须有实施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2、律师在主观上存在过错;
3、律师的行为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害,而且律师的行为与当事人经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4、律师的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
5、律师的损害行为必须是发生在律师执行职务过程中。
★律师的过错行为主要包括:
1、因超越委托权限给当事人造成损失;
2、遗失重要证据导致无法举证或证据失效;
3、泄漏国家机密、当事人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
4、出具错误的法律意见书;
5、应当收集的证据,由于律师的原因而没有及时收集,致使证据湮灭;
6、由于律师的原因使当事人失去诉讼时效;
7、律师玩忽职守,草率处理案件的。
★律师的刑事法律责任
律师刑事责任的主体,不仅仅指执业律师,还应当包括律师事务所。
律师在执业中可能构成的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
1、泄露国家秘密罪。
2、行贿罪。
3、介绍贿赂罪。
4、毁灭、伪造证据罪。
5、故意或过失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第二十二章 刑事诉讼中的律师辩护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基本含义有二:
其一是指诉讼行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反驳控诉,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
其二是指诉讼职能,即与控诉职能、审判职能共同构成刑事诉讼三大基本职能的辩护职能。
委托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与律师及其他有资格充当辩护人的公民订立委托协议,委托他们为自己进行辩护。
指定辩护:出现法律明确规定的几种情况,依法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辩护权,是法律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指控进行辩解和反驳,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诉讼权利,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各项诉讼仪利中的核心。
★辩护权的内容:
1、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自行辩护;
2、公诉案件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有权获得律师帮助;
3、公诉案件自进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进行辩护;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4、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有义务保障被告人获得辩护;
5、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或者应当指定有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6、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其辩护,也可以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
★辩护方式:自行辩护;委托辩护;指定辩护。
★可以担任辩护人的人员:
1、律师;
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注意:
1、虽然取得律师资格但未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并经注册登记的人员,仍不得以律师身份接受委托,履行辩护职责。
2、曾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两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曾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两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不得担任原任职法院、检察院承办的案件的诉讼代理人。律师为法官、检察官的配偶、父母、子女的,不得担任该法官、检察官所任职法院、检察院承办的案件的诉讼代理人。
★不可以担任辩护人的人员:
1、被宣告缓刑和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人;
2、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3、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4、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
5、本院的人民陪审员;
6、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
7、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
注意:
1、第4、5、6、7项规定的人员,如果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由被告人委托担任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也就是说,最多只能委托两人担任辩护人。
3、同案的犯罪嫌疑人不得聘请同一名律师作为辩护人。
★辩护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公安司法机关客观全面地了解案情,正确适用法律,公正处理案件。
2、有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法制宣传教育。
★辩护律师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与代理律师比较)★
1、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意志约束。
2、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公诉人的意志约束。
3、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审判人员的意志约束。
★委托辩护和委托代理的区别:
辩护律师进行辩护活动,没有委托权限的限制,其辩护内容不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意志的约束。
★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
1、弥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能力的不足,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全面查明案情,正确判断证据,准确适用法律,公正处理案件。
3、律师是辩护人中的核心力量,在刑事辩护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专业知识;诉讼权利;依法执行职务有法律保障;有组织纪律保证;发挥群体优势。)
★辩护律师的责任
1、律师进行辩护活动的内容,是收集、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以及维护其诉讼权利的材料和意见。
2、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应当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不得捏造事实,歪曲法律。
3、律师辩护必须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辩护律师的权利
1、律师依法执行辩护业务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受任何单位、个人的非法干涉;
2、收集与本案有关材料的权利;(向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收集证据,应经检察院或法院许可)
3、查阅、摘抄、复制与本案有关的材料的权利;(审查起诉阶段: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审判阶段: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
4、与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会见或通信的权利;
5、出席法庭、参加诉讼的权利;
6、拒绝辩护权;(只有在委托事项违法;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委托人隐瞒事实时方可拒绝)
7、其他诉讼权利。(经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要求解除强制措施等)
★★辩护律师的义务
1、根据事实和法律,忠于职守,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2、对于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以及当事人的隐私,应当保守秘密。
3、按时出庭,遵守法庭规则,在庭审中服从审判长的指挥。
4、律师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藏、毁灭有罪、罪重证据,伪造无罪、罪轻证据或者帮助其串供;不得威胁、引诱证人改变真实证言或者作伪证。
5、律师不得违反规定会见检察官、法官,不得向其请客送礼、行贿,或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
6、律师不得私自接受当事人的委托,私自向委托人收取费用,接受当事人的财物。
7、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要严格遵守监所的有关规定。
★侦查阶段的律师法律帮助,是指在刑事公诉案件的侦查阶段,律师接受犯罪嫌疑人的委托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等活动。
★★侦查阶段律师法律帮助的内容
1、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
2、代理犯罪嫌疑人提出申诉和控告。
3、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侦查阶段律师法律帮助的意义:
1、是司法公正诉讼民主的重要表现也是保证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实际需要
2、预防办案人员违法收集证据,减少冤假错案发生。
★侦察阶段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情形
1、涉嫌情节较轻,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根据案件性质和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程度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的;
4、正在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5、拘留后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
6、拘留、逮捕超过羁押期限的;
★侦查阶段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的程序
批准程序。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或者其亲属提出聘请律师要求的,侦查机关应当在3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不需要经侦查机关批准。
批准会见犯罪嫌疑人的程序。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对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罪或者走私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重大复杂的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在5日内安排会见。
会见程序。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
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接受委托具备的条件:
第一,在时间上,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第二,必须由法定的人员进行委托。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第三,委托人没有提出影响律师依法执行职务的不合理要求。
★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的工作。
查阅、摘抄、复制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
★★护律师在调查取证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辩护律师调查时须出示律师事务所的调查证明和律师执业证书,一般不得少于二人。
2、辩护律师进行调查要取得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同意。对于有关单位和个人拒绝会见或拒绝提供材料的,辩护律师有权申请人民检察院收集调取。辩护律师认为必要也可径行申请人民检察院调取。
3、辩护律师向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调查收集证据,必须经上述人员同意并经人民检察院同意。
★对于人民检察院以犯罪嫌疑人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为由,予以不起诉处理的,被不起诉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7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复查决定,通知被不起诉的人。
★指定辩护条件的三种情况: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为头辩护人的;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对第一种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决定是否为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对于后两种情况,人民法院应当为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
★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应注意的问题
1、律师接受指定担任辩护律师只能发生在审判阶段,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进行指定。
2、接受指定的律师必须是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
3、只有符合法定的条件才能指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符合指定辩护条件的有三种情况: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4、如果被告人拒绝为其指定辩护律师的,人民法院应向其解释有关法律的规定和律师辩护的意义。解释后,如果被告人仍拒绝人民法院为其指定辩护律师,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即使是在上述人民法院应当指定辩护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5、人民法院指定律师辩护,必须保证辩护律师在开庭前有比较充分的准备时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1条的规定,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至迟应在开庭10日以前。指定的辩护律师应当与委托的辩护律师享有同等的准备出庭时间。
6、关于指定辩护关系的变更或解除。开庭前,被告人要求增加辩护律师的,一般不予允许;要求更换律师的,如理由正当,具体由人民法院或法律援助机构审查,裁量决定。如果被指定的律师或者其所在的事务所在开庭前要求加以变更的,应征得人民法院的同意。
★辩护律师出庭前的准备工作
1、查阅、摘抄、复制起诉书和本案指控犯罪的材料
2、会见在押被告人(辩护律师与被告人的意见不一致时,将有分歧的事项交给被告人自行辩护。)★
3、调查核实证据(律师在调查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拒绝会见或者拒绝提供与本案有关材料的,律师可以申请法院调取,或者申请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自诉案件律师代理中被告人提起反诉时,代理律师经自诉人委托可以行使辩护职能。
★二审程序中的律师辩护
1、第二审辩护除了针对原起诉书指控的罪名和事实外,主要针对的是第一审法院的判决意见,如果二审的提起是由于检察机关的抗诉,还要针对检察院的抗诉发表意见。
2、辩护不受上诉范围或抗诉理由的限制,从案件事实的认定到证据的收集判断,从实体法的适用到诉讼程序的运作,只要原审判决存在错误或者审判前的诉讼活动存在问题,都要在二审的辩护意见中加以反映。
3、如果二审不开庭,辩护律师更要重视辩护词的撰写,通过辩护词充分全面地表达辩护意见。
4、注意维护被告人上诉不加刑的法定权利,防止二审法院对提出上诉的被告人加重刑罚或者变相加刑。
第五篇:2011年自考公证与律师制度资料
自考公证与律师制度资料
第六章 公证的特别程序
★公证特别程序:公证法律制度为了解决公证中的特殊问题而设置的程序。狭义:指公证机构在办理招标投标、拍卖、开奖、遗嘱、提存这些公证事项应适用的特殊公证程序。广义:指公证机构处理公证中所有特殊问题适用的程序,包括狭义的公证程序、公证书复查程序及公证调解程序。
★招标投标公证:指公证机构根据招标方式或受托招标方的申请,按照法定程序,证明招标投标行为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拍卖公证:指公证机构根据拍卖人的申请,依法定程序,证明拍卖活动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开奖公证:指公证机构根据有奖活动主办单位的申请,通过事前审查、现场监督的方式,依法证明面向社会发行彩票或其他有奖活动的开奖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
★开奖公证的特别程序:
1、有奖活动的主办单位应至迟在开奖7日前提出申请,2、受理
3、开奖公证两名以上公证人员现场监督
4、公证员在开奖活动结束时宣读公证词并在七日内出具公证书并发给当事人
★公证机构的开奖监督权:拒绝公证的情形
1、违反国家法律和规定
2、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公德的3、违反向社会公布的活动规则的4、申请人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5、主办单位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6、主办单位阻挠公证机构对开奖活动依法监督的
★公证员应当对开奖机构建议中止开奖的情况:
1、发生开奖纠纷或秩序混乱的2、开奖器具出现技术故障的3、中奖的彩票或奖票需核实真伪而未核实的4、中奖结果待确定的5、公证词涉及的中奖人不能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的
★招标、拍卖、开奖等现场监督类公证的特点:
1、承办公证人员应亲临现场,对活动的过程进行监督;
2、承办公证人员应当当场宣读公诉词,公布公证结果;
3、承办公证人员是整个现场活动的监督者,有权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4、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应当使用要素式公证书格式。
★招标投标公证的特别程序
1、招标人或者受托招标人应当于招标通知(公告)或招标邀请函发出之前,在特殊情况下,也必须在招标开始前向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
2、审查
3、两名以上公证人员现场监督(至少一名公证员)
4、公证员在现场监督结束时宣读公证词。对整个招标投标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并在七日内出具公证书并发给当事人。
★公证机构应当拒绝招标投标公证的情况:
(1)招标方不具备招标资格的;
(2)受托招标方不具有承办招标事项的资格或未获得合法授权的;
(3)招标项目、招标活动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
(4)招标文件及有关材料不真实或不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