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宝鸡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现将《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报告》予以公布。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和减免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诉讼情况、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六部分组成,其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1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宝鸡市发改委网站”()下载。
一、概述
2011年,按照《条例》规定和全市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总体要求,我委立足发展改革工作职能,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推进发展改革工作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发展改革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认真学习贯彻《条例》,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全委认真组织学习了《条例》、《规定》等信息公开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和原则、范围和内容、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的理解,切实增强了对《条例》重要意义的认识和贯彻落实《条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委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委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主管科室负总责、其他科室齐配合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同时,还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全委重点工作同研究、同安排、同落实,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三)健全制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建设
在工作中我们采取各项措施,不断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规章制度,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建设。一是完善了《宝鸡市发改委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等六项制度,从公开内容、保密审查、依申请公开、评议考核、责任追究、新闻发布六个方面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作出规定。二是严格政府信息公开审核程序,各科室拟公开的政务信息(包括公开内容、形式等)都必须经处室负责人审核同意,统一报送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才可对外公开。三是及时督查政务公开情况和网上咨询办理情况,对行政执法事项和服务事项进行随时更新,方便群众查询。四是建立发改系统信息报送机制,并将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纳入委年终目标责任考核。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一年来,我委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市发改委门户网站和全市主要新闻媒体公开信息1000余条,编发《发改信息》14期。重点对城市基础建设,社会事业、农业等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及重点项目进度等信息进行了公开,全年累计公开重大项目信息400多条,政策文件类信息300多条,处理信箱反映问题20件,答复率100%,群众诉求回复率100%,全年无投诉、举报。网站各栏目点击人数达到1万余人次。
(二)政府信息公开方式
1、利用市发改委门户网站主动公开信息。以宝鸡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市发改委门户网站为公开政务信息的主要渠道,不断扩大查询、咨询、投诉等服务项目的范围。健全和完善了政务公开的范围、内容、形式、工作标准、时限要求等方面的工作制度,推动政务公开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同时,积极构建多主体、多渠道的监督网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工作上台阶。
2、积极推行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为工作出发点,实行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责任制,高质量、高标准做好市行政服务中心各项服务工作,按照公开、透明、高效的原则,对项目备案、核准、审批等全部实行大厅受理,积极协助项目单位进行项目申报,最大限度方便群众。
3、借助媒体,加强对外宣传。本着“团结鼓劲、稳定发展、树立形象”的原则,重点围绕全市发展改革中心工作,及时向宝鸡日报、宝鸡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提供稿件、图片、音像资料等新闻线索。配合全市新闻媒体开展了经济运行、重点项目建设、信贷融资、工业布局和功能区建设、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专题宣传,并参与拍摄《2010年宝鸡经济社会发展回眸》,社会反响较好。
4、完善向人大、政协报告通报制度。按规定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汇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委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分为网上受理和现场受理两种方式。2011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8件,均为网上申请。对收到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均按期答复,无不予公开信息的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1年度我委未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收取费用。
五、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11年度我委未收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投诉、举报和建议。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1年,我委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在全委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与《条例》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认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对《条例》中的个别条款的解读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特别是对信息公开和保密的关系、信息公开尺度的把握还不够准确。二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还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市发改委门户网站的服务性和互动性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与业务科室的沟通,积极发挥委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的协调组织作用,调动各科室的积极性,逐步建立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
2、扩大主动公开信息范围。围绕发展改革部门主要职能和重点工作,主动地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程序和要求、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等信息,通过适当方式和渠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予以公开。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抓好委机关门户网站建设,强化网站便民和社会服务功能。切实规范信息采集、审核、发布、更新机制,特别是建立完善在线问答、行政投诉、举报热线等互动式平台,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受理群众投诉,接受群众咨询,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委门户网站的实用性、可读性和互动性。
总之,2012年,我委将在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条例》规定和市政府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全市发展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印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
实施办法》的通知
发改厅〔2013〕2183号
各司、局、室;各直属和联系单位;国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
为进一步规范和做好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8〕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文件的要求,在向多个部门、地方发展改革委进行调研并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我们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将《办法》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3年11月5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我委政府信息,提高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我委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
—1—
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8]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结合我委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委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公开相关政府信息。
第三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研究解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长、副组长由委领导担任,机关各单位和监察部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局(以下简称驻委监察局)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公开办,非常设机构),设在办公厅,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第四条 公开办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建立健全全委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各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政策研究室(新闻办公室)负责完善和实施我委新闻发布制度,统一管理和组织实施我委对外新闻宣传及受理、安排新闻媒体采访事宜。法规司负责我委政府信息公开的合法性审核工作。
第五条 公开办的主要职责是:
(一)指导各业务司局做好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事宜,维护和更新我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二)接收、批分和正式答复向我委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三)组织编制我委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四)指导地方发展改革委(包括单设省级物价局)、下属事业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五)履行我委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关的其他职责。第六条 委机关各单位应当确定至少一名工作人员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联络人,具体负责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协调和落实,解决和反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遇到的问题。委机关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联络人名单应报公开办备案。联络人发生变动的,应于5个工作日内将新的联络人名单向公开办报备。
各单位要按照《条例》和本办法做好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并制定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措施。
第七条 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对全委各单位政府信息公
—2—
开工作进行考评,并依据《条例》和有关规定要求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社会公布我委上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第二章 公开的范围
第八条 我委制作的符合《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一)令、公告;
(二)规范性文件;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四)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五)价格政策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六)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承诺,我委负责的应当公开的政策措施及相关规定;
(七)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八)部门预算报告、决算报告;
(九)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十)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十一)我委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相关部门或国际组织签署的涉及政府投资、价格制定等方面的双方同意公开的多双边协议、协定;
(十二)我委公务员招考、录用的条件、程序、结果;
(十三)我委机构设臵、职能、办事程序等。
第九条 除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我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我委申请相关政府信息。
第十条 下列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经权利人书面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除外;
(二)公开后可能会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的政府信息;
—3—
(三)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
第十一条 我委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十二条 各单位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保密审查。认为应当补充定密的,由主办司局确定,报办公厅审核。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单位)或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
第十三条 我委拟发布的政府信息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与相关行政机关进行沟通、确认,保证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一)我委联合其他部门发文;
(二)其他部门联合我委发文;
(三)我委在发文过程中征求或会签过其他部门意见的。
拟发布的政府信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批准的,未经批准不得发布;需征得有关部门同意的,未经同意不得发布。
第十四条 各单位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予以澄清。
第三章 公开的方式和程序
第十五条 我委政府信息主要通过以下渠道主动公开:
(一)我委门户网站、文告;
(二)新闻发布会;
(三)新闻媒体。
第十六条 各信息拥有单位(指信息内容的业务主管司局)是确定政府信息是否公开的主体。对本单位制作的信息,在办文时按以下规定履行公开程序:
(一)各信息拥有单位依照本办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相关规定,在起草文件时应标明公开属性(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公开),并在《办文要报》中对标明的公开属性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说明法定理由。
—4—
(二)信息拥有单位负责人对公开属性进行审核并在发文稿纸上签字确认;
(三)办公厅对送核文稿的公开属性进行核对无误后,报请委领导审定;
(四)对送委外会签的文稿,各起草单位须请会签部门提出是否公开的意见;
(五)按照上述程序完成审核手续的拟公开信息,根据确定的公开形式公开。
各信息拥有单位在办文之外制作的政府信息,经各单位负责同志审核后报公开办审查批准后公开。涉及其他单位的,应事先沟通一致,重大信息应报委领导批准。
第十七条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八条 向我委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通过我委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系统申请公开,可从我委门户网站下载或到我委政府信息公开接待室领取申请表);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公开办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及身份证明文件;
(二)申请的政府信息内容,包括能据以指向特定政府信息的文件名称、文号或其他特征描述;
(三)与申请人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相关性的说明;
(四)获取政府信息的方式及其载体形式。
第十九条 公开办统一接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对收到的书面申请进行登记、编号,并根据申请公开的内容和委内职能分工及时转交相关司局办理。涉及多个司局的,由牵头单位汇总办理。承办司局在答复申请人之前的5个工作日前,将书面答复意见送法规司会签进行合法性审核,如需修改,根据法规司意见对答复进行修改后,在答复申请人之前的2个工作日前送公开办。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相关承办单位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做出答复:
(一)属于主动公开信息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
—5—
和途径;如该政府信息尚未主动公开,应在法定答复期限内先办理主动公开手续,再答复申请人。
(二)属于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经批准后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经公开办同意后,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者其它适当形式提供。
(三)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告知申请人做出更改、补充。
(四)申请获取的信息不属于《条例》所指的政府信息,告知申请人不属于政府信息。
(五)申请获取的政府信息我委没有制作或获取的,告知申请人信息不存在。
(六)申请需要我委进行汇总、加工或重新制作的信息,应根据《条例》第二条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告知申请人要求获取的信息不存在。
(七)申请获取的信息依法不属于我委公开的,应告知申请人;如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的公开机关的,应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联系方式。
(八)申请获取的政府信息已按照《档案法》移交档案部门的,应告知申请人向档案部门咨询。
(九)申请获取的政府信息属于查阅行政复议有关材料的,应告知申请人依照《行政复议法》规定查阅。
(十)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名义提出有关信访事项的,应告知申请人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范围,将按照《信访条例》规定进行办理;进行业务咨询的,应告知申请人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并对咨询的问题做出答复。
(十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由承办单位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但是承办单位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予以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
(十二)申请人要求获取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作区分处理的,承办单位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并对不予公开的部分说明不公开的理由。
—6—
(十三)同一申请人重复申请同一政府信息,我委已经做出答复的,可告知申请人不再重复处理。
第二十条 承办单位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自我委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公开办负责人同意,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的,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
第二十一条 我委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除可以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收费标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确有经济困难的,经本人申请,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审核同意,可以减免相关费用。
第四章 监督和保障
第二十二条 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所需经费应纳入预算,以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十三条 办公厅会同国家信息中心负责我委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 公开办组织编制、定期更新适用本办法的我委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
第二十五条 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各界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评议,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应当认真整改。
第二十六条 公开办、信访办负责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我委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和建议。公开办会同驻委监察局负责对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法规司负责办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我委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出的行政复议事项;对提起行政诉讼的,有关单位按照我委行政应诉有关规定做好应诉工作。
第二十八条 有关单位违反本办法,给工作带来不利影响、造成不良后果的,由驻委监察局、公开办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据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7—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国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分别负责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并办理相关行政复议和应诉。
第三十条 委属事业单位应按照《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参照《条例》和本办法,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做好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工作。依申请公开事项如涉及委内相关单位的,需会签相关单位。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同时,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8—
第三篇:湘西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规则
湘西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政府信息公开规则
一、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国家和省州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保证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把我委建设成为行为规范、公正透明的政府机关,根据国家《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结合我委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规则。
第二条 政府信息公开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主题,以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目标,切实为我委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条 本规则所称“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在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向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公开相关政务事项及相关政府信息,并接受监督的行为。所称的“政府信息”,是指我委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四条 政府信息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公开内容和过程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湖南省政府行政程序规定》办理。
第五条 湘西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由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分管办公室、法规科、监察室的委领导担任副组长,委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法规科、监察室、人事科等科室为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单位,其他各科室负责人为工作办公室成员。
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协调全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负责组织、指导、推进、监督本规则的实施。公开工作办公室牵头负责组织全委政府信息公开具体工作。
第六条 政府信息公开必须维护国家利益,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对于按照有关规定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书面报告州政府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机构。
第七条 制作的政府信息严格履行保密审核、业务复核以及公开发布审批程序,确保政府信息公开正确无误。
第八条 除公开征求意见的文件信息外,属于调查、讨论、处理过程中的政府信息,因其内容不确定,一律不得公开。
第九条 下列信息未经批准,不得向社会公众公开:
(一)确定为国家秘密和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
(二)机关内部研究讨论或者进行审议的工作信息。
(三)涉及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信息。
(四)公开后可能影响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可能对执法活动带来不良影响的信息。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得公开的信息。
二、公开的内容范围和程序
第十条 湘西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每根据《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结合实际,修定并发布《湘西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公开目录》,主动公开的内容范围以该《目录》为准。同时对符合下列基本条件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一)反映本行政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
(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三)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切身利益的。
(四)其它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其中:对符合下列基本条件之一的,经委保密办审核通过的政府信息应当重点公开:
(一)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指南、委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以及委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三)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四)依据法定职能或由州政府授权制订的规范性文件;
(五)牵头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以及本州计划报告。
(六)有关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情况。
(七)对全州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公共性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
(八)牵头制定的州内区域经济发展、体改和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九)牵头制定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规划、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十)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其中:将根据委职能和职责转变,及时更新和公开本机关相关政府信息。
第十一条 主动公开的程序和时限:
(一)属于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承办科室必须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以湘西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名义发布及我委作为主办部门与其他部门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信息,应当自发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由委办公室组织相关科室,通过委门户网站等途径予以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自目录、指南完成更新、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由委办公室组织相关科室予以公开。
(二)委发文件类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各科室负责人必须依据保密规定,在发文报签单(附电子文本)的政府信息公开意见栏中明确标注是否公开意见,在文件正式印发后1日内将拟公开文件直接上网公开。
非委发文件类拟公开政府信息,各处室必须在信息生成后3日内拟定信息文稿,并由科室负责人依据保密规定签署“公开”意见,进行公开。
属委重大政务事项,各科室必须在信息生成后3日内请示分管委领导审定是否公开。
(三)委政府信息主动公开部分,可采用全文公开、部分公开和摘要公开三种形式。
(四)属于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可采用全文公开和部分公开两种形式。
接到信息公开申请,全文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各有关科室可直接答复或提供书面资料;属于部分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必须按照委内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有关规程办理。
(五)新闻信息中心组织对以委名义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整理存档。
(六)未按照规定主动公开公众信息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要求我委及时公开,并有权向有关监督机关投诉。
三、依申请公开的内容和程序 第十二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有权依据有关规定,申请获取本机关主动公开以外的政府信息以及其他部分政府信息。
第十三条 依申请公开的受理程序与要求:
(一)工作流程。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申请,委办公室组织统一受理申请,进行登记、编号、复核申请人填写相关资料。当场可以答复则立即予以提供;需要申请人补正资料则立即向申请人说明;申请条件符合要求则按照各处室职责分工,由办公室提出拟办意见(注明办理时限),呈委分管副主任阅示并签批意见后,分送有关科室办理;各主办科室提出意见和信息(含保密初审意见)分为:全部公开、部分公开(注明理由)、不予公开(注明理由);办公室会同法规科进行审核后呈报委分管副主任审定;办公室向申请人予以答复、提供。
(二)申请范围。同一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重复向本机关申请公开同一政府信息,本机关已经作出答复的,可告知申请人不再重复受理;需要申请人补正资料,明确告知申请人在5个工作日内补正,逾期不办者,则视为放弃申请;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本机关职责权限范围,但本机关未制作或者获取的,应当明确该政府信息不存在;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明确不予公开的意见,并说明理由;申请人申请提供的政府信息属于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权利人已经书面向本机关提出公开与否的意见外,其他需要征询权利人意见的,应当向申请人提出征求权利人意见的建议、理由和联系方式,并由办公室向权利人发出书面征询意见函,权利人在要求的期限内未作答复的,视为不同意公开。
(三)时限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当场能够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确定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该请示委分管领导同意,并同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15个工作日。
办公室在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后按程序5个工作日内分送有关承办科室,承办科室应在3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公开,并由承办科室答复申请人。决定公开的,在申请人办理申请手续后当场向申请人公开;不能当场公开的,应在申请人办理申请手续后3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公开。决定不予公开的,由承办科室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申请人有异议的,可向委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委监察室反映。
(四)反馈形式。依申请公开申请人可以选择邮寄、递送、传真、当面领取等方式获取政府信息,并可以选择纸质、光盘、磁盘等载体形式。委办公室原则上应当按照申请人要求的方式和载体形式提供政府信息。无法按照申请人的要求提供的,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其它适当的方式和载体形式提供。办公室会同承办处室提供条件,方便申请人当场查阅或抄录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申请人要求委出具查阅证明的,由承办科室商办公室提供查阅证明。申请人选择以其它形式获取政府信息复制件的,承办科室经委分管副主任同意,依照申请要求的形式提供;因技术条件限制无法提供的,承办科室商相关科室选择符合该政府信息特点的形式进行反馈。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
第十四条 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可以根据信息的内容和特点,采取下列一种或几种方式予以公开:
(一)湘西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门户网站;
(二)新闻发布会或者其它相关会议;
(三)根据州政府统一要求、指定的供公众查询的场所;
(四)政务公开指南或办事指南(文本)。
五、组织领导与职责 第十五条 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必须在委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组织领导、在工作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工作办公室由委办公室、法规科、监察室和人事科构成,办事机构常设在委办公室内,牵头组织全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正常运转。
机关各科室负责起草拟公开政府信息(附电子文本),审查并提出该信息属于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的意见,并进行保密初审;对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信息公开的申请,除列入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全文公开或者部分公开、依申请公开目录中全文公开的信息之外,依据有关规定以及其它法律法规,负责研究审核和提出答复意见,并提供该政府信息(含电子文本)。
六、责任追究制度
第十六条 委机关各科室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科长负责制和首办责任制,各科室必须指派一名同志任联络员,负责本科室政府信息公开的联络、衔接、督办等工作。
第十七条 委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依照本规划对全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对各科室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
第十八条 新闻媒体报道或社会传言与相关事实不相符造成恶劣影响的,由新闻信息中心商相关业务科室及时公开予以澄清,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考核将纳入机关各科室的工作目标责任制,由委人事科牵头商监察室负责实施。
第二十条 委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监察室受理投诉、举报、控告和建议等事项,及时处理并向有关科室提出改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负责保护投诉人、举报人、控告人的合法权益,对打击报复行为予以严肃查处。第二十一条 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自觉接受社会各界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二十二条 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所需经费由机关财务在委预算中统一考虑,以保障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正常运行。并对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十三条 对违反本工作规则,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通过其它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隐瞒或捏造事实的;玩忽职守、贻误工作,对擅自发布、公开未经核实或批准的政府信息的直接责任者,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由监察室会同人事科按有关规定提出对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的意见,报委党组审议后执行。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保密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应承担相应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第四篇:2017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7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7年,省法制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本办重点工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着力做好政策解读和依申请公开,加强对全省政府法制系统政务公开工作的业务指导,取得了良好工作的成效。
一、充分发挥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
(一)及时更新发布应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规范公布2016的部门信息公开报告和部门预决算。根据办主要领导和机构人员调整情况,及时更新办领导个人信息、分管内容和有关处室的机构职能。省本级及11个设区市所有的规章草案均在门户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全省政府法制系统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出台的政府规章全部上网公开。在省法制办网站显著位置设置“重点事项公开”栏目,对由本办审核后公布的省级各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重点公开。结合各设区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对已经挂牌设立行政复议局的地区,指导修订《信息公开指南》,并要求在当地法制办网站上进行公开。印发《关于深化开展行政执法主体确认公告工作的通知》,全省政府法制系统对全省各级行政执法主体进行了确认公告。经统计,全省各级确认公布行政执法主体共计8674个,其中法定行政执法单位4687个;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单位1897个;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受委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单位2090个。我办所有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都与省政府相关信息发布平台做好了衔接和同步。
(二)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按照省法制办《关于加强信息报送和发布工作规定》《门户网站栏目责任落实方案》《门户网站和应用系统信息安全及应急处置方案》,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发布政府立法、法制监督、行政复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政府法制工作信息。同时,积极向中国政府法制网(国务院法制办网站)报送信息。2017年,中国政府法制网共刊载我省政府法制信息190条。
(三)做好以案释法工作。下发《关于组织开展“编案例、学案例、用案例”的通知》(浙府法发〔2017〕26号),收集、整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的典型案例。在省政务服务网不定期发布典型案例,为各地办案提供参照,积极引导公民理性维权。每季度定期在省法制办网站公开省本级行政复议决定书,指导全省行政执法部门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
二、积极开展政策解读工作
严格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的实施意见》(浙委办发〔2016〕5号)要求,在省法制办门户网站开设“政策解读”专栏,对《浙江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关于公布省本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的通知》《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等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解读。在《浙江日报》整版刊登《浙江省行政程序办法》全文,并在该办法正式实施前刊载权威解读文章;在《浙江日报》半版解读《浙江省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全版刊登有关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进情况的介绍。各地法制办也就相关地方立法项目进行政策解读,如舟山市法制办在《舟山日报》全文解读《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湖州市法制办就《湖州市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规定》进行了解读。
三、认真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的要求,及时开通我办依申请公开受理的集约化平台。全年共收到在线申请19件,纸质申请4件,所涉内容分别为:要求我办公开上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和财务预决算报告、要求对省政府有关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解释、全省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发文情况、省政府规章清理情况以及行政复议有关文件、受理处室、具体工作人员联系方式等。其中,4件属于我办已主动公开的信息,1件属于依申请公开的信息,15件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范畴,2件属于咨询类事项,1件要求申请人补正。我办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分别以挂号信的形式致函申请人,就相关事项予以告知。
四、着力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
全面分析省法制办现有业务系统的运行和开发情况,有效提升现有业务软件的运行效能。完成新版办公自动化系统第一阶段的开发,运行办公系统(OA)的手机APP,初步实现“把工作带在手上”的目标。根据省委网信办关于网络安全的工作要求,对现有18台服务器进行了网络安全清查和安全补丁升级,购买了waf防火墙和安全堡垒机,极大的增强了对抗恶意攻击的防御能力。在党的十九大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网络安全保障任务中有关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累计值班45天没有出现篡改、停机等网络安全事故,顺利完成保障任务。
第五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XXX年,XXX局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省市区关于开展政务信息公开文件精神,细化工作措施,拓宽政务公开渠道,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效落实。现将我局X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概述
(一)组织领导建设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加大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力度。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法制科和办公室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开展,为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奠定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情况。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完善了《XXX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出台了配套的措施,进一步明确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明确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时限,按照“合法、全面、准确、及时”的要求公开政府信息,并对已公开的政府信息发生变化或失效时及时更新。
(三)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按照“公开为常规,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尽可能的公开工商政府信息。我局积极搭建信息化平台,通过报刊、网络、电视新闻等媒体公开政务信息。在局机关大厅设置了政务信息公开板块,对负责人信息、办事流程、咨询电话等进行公示。设立了党员示范岗、绿色通道等,统一配置了电话、传真机、意见箱等。设置政务公开公示板,将职责范围、办事依据、工作标准、办事程序、办事时限、首问负责服务等进行公示。XXX年,我局共设置公示板块X块,指南等上万份,接待各类咨询XX余人次,工作受到群众好评。
二、主动公开情况
一年来,我局主动公开了X年各类政府信息XX条,内容涵盖了队伍建设、机构职能、行政审批事项等各类信息。其中,工作动态服务信息XX条,新闻报道类信息XX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为积极稳妥地做好社会公众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我局具体明确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受理部门、申请受理流程、服务方式和内容,进一步规范申请受理程序,明确操作要求和办结时限,不断提高服务质量。XX,我局未接到依申请公开事项。
四、收费及减免情况
XX,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均为免费提供,没有收取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截至XX年X月X日,我局未收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投诉、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XX年,XXXX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尚存一定差距:公开信息内容不够丰富,主要为预防警示、监管服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运用信息手段开展信息公开的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强;长效工作机制建设需要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局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一是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细化工作流程,推进信息公开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加强调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实公开内容,在信息提供中强化服务意识。三是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使政府信息公开实现经常化、制度化、信息化。四是拓宽信息公开途径,充分搭建信息化平台,提升信息公开的速度和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