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值得收藏的精选政治经济学39道问答题及答案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提高生产力水平?
1科学技术越是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就越能提高生产力水平。
1.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掌握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能够更加熟悉和掌握生产过程的规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日益丰富,设计和制造出更先进的机器设备,从而大大增强了劳动者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2.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质量,用先进工艺代替落后工艺。
3.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并能促进劳动对象数量和品种的增长。
4.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引起生产过程的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武器。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三、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
经济规律与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相比,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客观性,但是,经济规律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1.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
2.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
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
按照经济规律依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不同,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
1.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的联系。
2.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某几个社会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共同的本质的联系。
3.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该社会生产关系的特有的本质联系。
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区别: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或产值)和劳务总量的产出增长,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量的变化。经济发展除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等等。此外,经济发展还包括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质量的提高、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状况的改善、以及贫困落后状态的减少和消除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质的变化。
所以,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的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发展。
五、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
1.劳动者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3.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5.自然条件。
6.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7.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十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1.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共同存在和共同发展。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存在,按劳凡品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较低,必须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
4.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1.。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十、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如何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准,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真正建立起来。
2.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增长。
4.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1.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3.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4.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二
十一、什么是产权制度,建立的意义。
产权制度就是有关产权的归属、权责、保护、流转和监管的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和完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为特征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二十二、按劳分配的内容、作用
按劳分配原则的主要内容:
1.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以参加劳动作为获取消费品的前提条件。2.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不包括全部社会产品,只是其中的个人消费品。3.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作用: 1.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按劳分配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3.按劳分配是彻底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差别的一个经济手段。
二十三、如何保证和规范分配秩序
规范分配秩序的基本方针是:国家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最低收入。
1.要建立法人对支付个人收入的申报制、个人收入申报制和储蓄存款实名制等制度,推进个人收入的公开化、货币化和规范化。
2.要区别合法收入与违法收入、合理收入与不合理收入,实行不同的政策。
3.整顿不合理收入。4.调节过高收入。5.通过对收入过低者的扶持、救助,实行最低保障收入。二
十四、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
除了社会分工这个决定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前提条件的作用外,从生产资料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这个决定商品经济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来看,还有以下原因:
1.社会主义现阶段存在多种公有制经济形式,这些形式之间存在社会分工。要实现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必须实行等价交换,也就必然存在商品经济。2.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商品关系。
3.在我国现阶段,除了占主体地位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外,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因而还存在其他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他们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共同构成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
二十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着市场主体结构。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
3.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能够实行更有效、更自觉的宏观调控。
二十六、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任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
持续发展的机制。
二十七、为什么说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1.它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掌握先进技术设备,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对这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控制力。2.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实现者,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产品、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和技术力量。3.它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体现者。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都离不开国有企业,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
二十八、如何从内外两个方面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需要进行综合治理,但主要是依靠企业内部机制的转换,具体来说: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通过深化改革,探索国有企业的有效实现形式,推进国有企业的体制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2.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企业,放活中小企业。
3.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4.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国有企业管理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进科学管理,强化基础工作,从严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形成自主管理的机制。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除了企业自身改革,还要外部条件的配合:
1.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2.发展各类市场,维护正常经济秩序。3.健全中介服务体系。4.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企业社会负担。
此外从宏观上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扩大对外开放力度,以及制止不合理的重复建设等,都对完善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九、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
基本特征:1.产权关系明晰。2.企业权责明确。3.出资者权责明确。4.政企分开。5.科学管理。企业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基本内容:1.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2.企业法人财产制度。3.有限责任制度4.企业组织管理制度 三
十、如何培育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发展生产要素市场,是我国培育和规范市场体系的重点。
1.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2.培育和完善土地市场,包括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3.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4.培育和完善技术与信息市场。5.培育和完善产权市场。6.培育和完善生产资料市场。
三
十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效益是缓解我国人口众多而资源短缺矛盾的需要。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效益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
3.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需要。4.是参与国际竞争、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的需要。
三
十二、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作用和意义
1.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2.实行对外开放,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5.有助于增强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互相了解,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
十三、引进先进技术的原则
1.要有利于提高国内的经济效益。2.要努力把学习和独创结合起来。3.还必须注意保护国内工业的发展。三
十四、引进资金的主要方式及必须坚持的原则:
方式: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
原则:1.必须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拒绝一切不平等和奴役性的条件。
2.利用外资,必须从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偿还能力、配套投资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不能单凭主观愿望行事。
3.要坚持重质量、重效益的原则,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4.要进一步健全涉外经济法和提高政策透明度。
第二篇:值得收藏的精选政治经济学39道问答题及答案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提高生产力水平?
1科学技术越是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就越能提高生产力水平。
1.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掌握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能够更加熟悉和掌握生产过程的规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日益丰富,设计和制造出更先进的机器设备,从而大大增强了劳动者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提高了生产的效率。2.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质量,用先进工艺代替落后工艺。
3.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并能促进劳动对象数量和品种的增长。4.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引起生产过程的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武器。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三、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
经济规律与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相比,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客观性,但是,经济规律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1.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
2.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
按照经济规律依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不同,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
1.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的联系。2.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某几个社会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共同的本质的联系。3.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该社会生产关系的特有的本质联系。
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区别: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或产值)和劳务总量的产出增长,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量的变化。经济发展除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等等。此外,经济发展还包括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质量的提高、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状况的改善、以及贫困落后状态的减少和消除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质的变化。
所以,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的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发展。
五、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
1.劳动者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3.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5.自然条件。6.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7.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六、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发展为条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2.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直接目的是用于交换,以实现商品的价值,并换回自己所需的使用价值。3.商品经济中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间接的,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的。
4.商品经济本身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它可以与不同形态的社会经济相结合。
七、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了作用,这是因为:
1.从孤立的一次商品交换来看,商品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一定时期内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的相等趋于一致的。
2.从不同商品各自的价格变动来看,商品的价格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
所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反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只有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才成为现实。
八、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即配置社会资源。2.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
九、竞争机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
1.它是价格机制、信贷利率机制等市场机制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功能的保证。2.它促进企业开展技术革新,改善经营,增强企业活力,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3.它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促进商品流通和生产要素交流。4.它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十、市场发挥调节作用的条件:
1.企业要有产供销和人才物的自主权,具有完善的经营机制,企业的生产方向、规模、结果可自主决定和调整。
2.市场价格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价格要虽供求关系和竞争状况的变化而涨落,这样才能给企业传递一种正确的市场信号。3.企业的经济利益,取决于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实现状况,与市场经营效果紧密联系。4.企业真正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实行优胜劣汰。5.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实现平衡。
十一、市场调节的含义及作用
市场调节,是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1.市场机制调节价格,即价格不是统一规定的,而是在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利率机制等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2.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即调节企业的生产方向、生产规模和生产结构。3.市场机制调节需求,包括调节需求方向、规模和结构。
十二、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只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这是因为:
1.机器再先进也仍然是机器,即使是机器人之类的自动化装置和自动化的机器体系,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也只是当作劳动资料发挥作用,决不能取代劳动的作用。
2.自动化的机器虽然代替了人的一部分劳动,但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更不能改变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
3.个别企业的资本家首先采用自动化的机器体系,或采用比其他企业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机器体系,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雇佣工人数量,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其来源是该企业的工人劳动生产率特别高的劳动。
4.如果自动化生产在某个部门得到普及,成为该部门的正常生产条件,则资本的有机构成大为提高。由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将从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转过来一部分剩余价值,这样,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不仅来自本部门工人的剩余劳动,而且来自其他部门工人的剩余劳动。如果生产自动化在社会范围内得到普及,导致社会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则全体资本家都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仍然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十三、为什么说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
1.任何商品,在出卖前必须独立存在。但是劳动却不是独立存在的。2.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和价值的内在尺度,但它本身没有价值。3.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就会否定价值规律,或者否定剩余价值规律。
4.劳动只有在工人被雇佣后才开始,这时劳动已属于资本家而不属于工人,工人不能出卖不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
十四、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因和途径
原因:在资本主义国家里,除了存在与生产过程有直接联系的各个阶级和阶层的成员,还有大量的其他社会成员,他们的收入必须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保障。
实现途径:
1.资本主义国家预算,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基本途径。
2.各种服务费用的支付,是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另一途径。
十五、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
1.垄断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消灭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这一基础,只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竞争不可避免。2.在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仍存在在不少没有加入垄断组织的“局外企业”,在这些“局外企业”之间仍然存在这自由竞争。3.垄断占统治地位的部门内,几个大垄断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
十六、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有决定意义的经济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标志。2.垄断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
3.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
4.垄断的统治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
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在经济生活中主宰了一切,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
十七、国家垄断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运用国家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可以办私人垄断资本无力兴办、适应新科技发展的巨大新兴工业企业。2.代表着垄断资产阶级整体利益,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突破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狭隘界限。3.通过国家运用各种方式干预经济,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进行综合性调节,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还在一定时期内暂缓了劳资矛盾、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国家出面进行国际经济调节,使得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也得到一些协调,有利于缓和矛盾。
十八、为什么要建立和如何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要使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真正给人类带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必须彻底改变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在经济上高度重视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和建立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发挥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规则的作用,加强危机预防和应对能力。
2.充实南北合作的实质内容。
3.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协商,不将本国意志强加他国。要保持一个和平与安定的国际社会环境,一切国际争端都应本着相互谅解、相互谦让的精神平等协商、和平解决,不应诉诸武力。
十九、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历史
1.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可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在走向衰退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着部分调整,这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使得社会基本矛盾有所缓和,从而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一种新社会制度要彻底战胜旧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社会制度比旧社会制度创造更高的社会生产率。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使得它拥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大批科技人才,拥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率,而社会主义在历史上产生的时间还比较短,起点低,很多自身方面尚有待完善、摸索,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率,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3.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作用下,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成熟状况必然出现不平衡,特别是革命的主观条件,各国更是不同。
二十、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
1.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物质极大丰富
2.社会全体成员的共产主义觉悟、道德品质极大提高
3.社会全体成员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水平极大提高,成为智力、体力全面发展的劳动者。4.建立起同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相适应的单一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5.“三大差别消灭”、国家消亡
二十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1.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共同存在和共同发展。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存在,按劳凡品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较低,必须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4.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二
十二、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3.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二
十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十四、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如何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准,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真正建立起来。
2.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增长。4.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1.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3.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4.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二
十五、什么是产权制度,建立的意义。
产权制度就是有关产权的归属、权责、保护、流转和监管的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和完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为特征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二
十六、按劳分配的内容、作用 按劳分配原则的主要内容:
1.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以参加劳动作为获取消费品的前提条件。2.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不包括全部社会产品,只是其中的个人消费品。3.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作用: 1.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按劳分配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3.按劳分配是彻底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差别的一个经济手段。二
十七、如何保证和规范分配秩序
规范分配秩序的基本方针是:国家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最低收入。
1.要建立法人对支付个人收入的申报制、个人收入申报制和储蓄存款实名制等制度,推进个人收入的公开化、货币化和规范化。2.要区别合法收入与违法收入、合理收入与不合理收入,实行不同的政策。
3.整顿不合理收入。4.调节过高收入。5.通过对收入过低者的扶持、救助,实行最低保障收入。二
十八、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
除了社会分工这个决定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前提条件的作用外,从生产资料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这个决定商品经济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来看,还有以下原因:
1.社会主义现阶段存在多种公有制经济形式,这些形式之间存在社会分工。要实现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必须实行等价交换,也就必然存在商品经济。2.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商品关系。3.在我国现阶段,除了占主体地位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外,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因而还存在其他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他们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共同构成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
二十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着市场主体结构。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3.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能够实行更有效、更自觉的宏观调控。三
十、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
任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三
十一、为什么说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1.它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掌握先进技术设备,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对这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控制力。
2.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实现者,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产品、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和技术力量。
3.它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体现者。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都离不开国有企业,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三
十二、如何从内外两个方面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需要进行综合治理,但主要是依靠企业内部机制的转换,具体来说: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通过深化改革,探索国有企业的有效实现形式,推进国有企业的体制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2.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企业,放活中小企业。3.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4.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国有企业管理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进科学管理,强化基础工作,从严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形成自主管理的机制。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除了企业自身改革,还要外部条件的配合:
1.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2.发展各类市场,维护正常经济秩序。3.健全中介服务体系。4.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企业社会负担。
此外从宏观上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扩大对外开放力度,以及制止不合理的重复建设等,都对完善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三
十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
基本特征:1.产权关系明晰。2.企业权责明确。3.出资者权责明确。4.政企分开。5.科学管理。企业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基本内容:
1.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2.企业法人财产制度。3.有限责任制度
4.企业组织管理制度 三
十四、如何培育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发展生产要素市场,是我国培育和规范市场体系的重点。
1.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2.培育和完善土地市场,包括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3.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4.培育和完善技术与信息市场。5.培育和完善产权市场。6.培育和完善生产资料市场。三
十五、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正确处理社会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总的来说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要求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在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兼顾积累与消费,使积累基金要能保证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消费基金要能保证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3.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的关系。4.正确安排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5.确定合理的积累率,讲求积累基金的经济效益。三
十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效益是缓解我国人口众多而资源短缺矛盾的需要。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效益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3.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需要。4.是参与国际竞争、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的需要。三
十七、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作用和意义
1.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2.实行对外开放,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3.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5.有助于增强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互相了解,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三
十八、引进先进技术的原则
1.要有利于提高国内的经济效益。2.要努力把学习和独创结合起来。3.还必须注意保护国内工业的发展。三
十九、引进资金的主要方式及必须坚持的原则: 方式: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
原则:1.必须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拒绝一切不平等和奴役性的条件。
2.利用外资,必须从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偿还能力、配套投资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不能单凭主观愿望行事。3.要坚持重质量、重效益的原则,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4.要进一步健全涉外经济法和提高政策透明度。
第三篇:值得收藏读书
适合小学生读的一百本书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邶笪钟编写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外神话传说》 田新利选编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圣经神话故事》 陈静选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三毛流浪记》 张乐平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严文井童话选》 严文井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版
《稻草人》和其他童话 叶圣陶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版《宝葫芦的秘密》 张天翼 农村读物出版社2002年版《小兵张嘎》 徐光耀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月版《三寄小读者》 冰心 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版《皮皮鲁传》 郑渊洁 学苑出版社1995年版
《肚皮上的塞子》 周锐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今年你七岁》 刘健屏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荒漠奇踪》 严阵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版
《乌丢丢的奇遇》 金波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我要做个好孩子》 黄蓓佳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草房子》 曹文轩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军团》 张之路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巫师的沉船》 班马 21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糊涂大头鬼》 管家琪 浙江少儿出版社2001年版
《漂亮老师和坏小子》 杨红樱 作家出版社2003年4月版《幻城》 郭敬明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伊索寓言》(希腊)伊索 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版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俄)克雷洛夫著,裴家勤译 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拉o封丹寓言》(法)拉o封丹著,倪海曙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格林童话全集》(德)雅各布o格林威廉o格林著杨武能,杨悦译 译林出版社1994年《安徒生童话选集》(丹麦)安徒生著,叶君健译 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普希金童话》(俄)普希金著,亢甫,正成译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王尔德童话》(英)王尔德著,唐讪辉译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2003年版《宫泽贤治童话》(日)宫泽贤治著 周龙梅 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列那狐的故事》(法)玛.阿希.季诺著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天方夜谭》 郅涛浩等译 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鲁滨逊飘流记》(英)笛福著,王泉根译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魔法师的帽子》(芬)杨松著,任溶溶译 纺织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金银岛》(英)史蒂文生著,单蓓蕾 译 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丛林传奇》(英)吉卜林著,徐朴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版
《吹牛大王奇游记》(德)埃o拉斯伯 刘浩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出版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刘易斯o卡洛尔著,陈伯吹译 上海科技教育版1996年
《骑鹅旅行记》(瑞典)塞o拉格洛夫著,王泉根译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木偶奇遇记》(意)卡洛o科洛迪著,杨建民译 上海科技教育版1996年
《汤姆o索亚历险记》(美)马克o吐温著,钟雷主编 哈尔滨出版社2000年版
《格列佛游记》(英)乔纳森o斯威夫特著,杨吴成译 人教、译林版2003年
《淘气包艾米尔》(瑞典)阿o林格伦著,高锋、时红译 中国少儿出版社1984年版
《捣蛋鬼的日记》(意)万巴著,思闵译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著,马振聘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童年》(俄)高尔基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英)柯南道尔,丁锦华译,远流公司1988年
《哈里o波特与魔法石》(英)joko罗琳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版 48 《顽皮捣蛋鬼》(德)威廉o布什 湖北少儿出版2003年自版
《中国当代儿童诗歌选》 张继楼,彭斯远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版 50 《外国儿童诗选》 文成英,李融编选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 科普科幻
《科学家故事100个》 叶永烈 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版
《中外探险故事精选》 伊明选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53 《中外动物故事选》 伊明 选编 中国少儿出版社1999年版 54 《中外经典科普故事》 伍钚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55 《中外网络故事》 伍钚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56 《十万个为什么》 卢嘉锡主编,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科学王国里的故事》 王会等主编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58 《生命的密码》 谈家桢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59 《七彩的分光》 王大珩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60 《灵性的王国》 张香桐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61 《悠长的岁月》 贾兰坡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62 《神奇的符号》 苏步清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63 《与鸟儿一起飞翔》 郑作新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64 《无尽的追问》 王淦昌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路甬祥主编 浙江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66 《科学的发现》 郭正谊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
《130个科学游戏》(德)汉斯.普雷斯著,吴衡康编译 中国少儿出版社1981年版 68 《昆虫记》(法)法布尔著,言小山译 人教社大百科全书2003年版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法)蒂皮o德格雷,黄天源译 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0 《高士其科普童话》 高士其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元素的故事》(苏)依o尼查叶夫,滕砥平译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2 《诗词中的科学》 唐鲁峰等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水陆两栖人》(苏)阿历山大o别利亚耶夫,孟庆枢,善诚译 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年版 74 《海底两万里》(法)儒勒o凡尔纳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古代科幻故事集》 杨鹏、刘道远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文化教育
《东周列国志故事》 郭平、陈咏超 改编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77 《中国民间故事》 宣仁选编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 78 《成语故事365》 帆女 阿雪等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79 《中外战争的故事》 张鸿海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80 《中外艺术家的故事》 江钥含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81 《汉字的故事》 梅子涵著 上海科普出版社
《阿凡提的故事》 赵世杰编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版 83 《上下五千年》 林汉达 曹余章著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
《世界五千年》 段万翰、顾汉松、陈必祥编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版 85 《做人与做事》 卢勤 接力出版社2000年版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 董宏猷 21世纪出版社1997年版 87 《我们的母亲叫中国》 苏叔阳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
《马燕日记:一个感动世界的现代童话》(法)韩石 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89 《中华经典诵读本》 徐含之选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来新夏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1 《30天环游中国》 郑平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版
《国际知识问答》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版 93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与儿童对话》 三联书店2003年6月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o凯勒著 李汉昭译 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95 《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著,马默译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96 《写给小读者》 晓玲玎当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8年版 97 《做一个快乐的少年人》 邓碧霞 译 三联书店2002年版
《父与子》(德)埃o奥o卜劳恩,洪佩奇编 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99 《大作家史努比》(美)蒙特o舒尔兹 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100 《再见了,可鲁》(日)秋元良平等 南海出版社2003年版 中学生的:
■《傅雷家书》推荐人:人大附中校长王教凯
■《魔法思维训练:挑战逻辑推理、挑战直觉灵感》 171中学副校长雷宏
■《活着》推荐人:166中学副校长翟莉梅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推荐人:交大附中德育校长李艳香
■《水知道答案》推荐人:94中学校长陈汉龙
■《如何阅读一本书》推荐人:顺义一中副校长李东
■《情感智慧论》 推荐人:西城外国语学校校长尉小龙
■《你也可以成为不同凡响的人》推荐人:北京一中校长汤朝晖
■《周国平文集》推荐人:怀柔一中副校长周卫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推荐人:101中学副校长陆云泉
■《论语集注》推荐人:北京四中校长助理朱翔非老师
■《经典常谈》推荐人:潞河中学行政副校长张洪志
■《善良丰富高贵》推荐人:北师大附中李梦老师
■《纳兰容若词传》 推荐人:东直门中学王鲁新老师
■《诗经》推荐人:北京景山学校马辉老师
■《傲慢与偏见》推荐人:北京二中胡艳彬老师
■《北大批判——中国高等教育有病》 薛涌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失落的秘符》
丹·布朗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放学后》
〔日〕东野圭吾 著 赵峻 译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鳄鱼街》 布鲁诺·舒尔茨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1、天下第一奇书——《周易》
2、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3、欧洲第一部文学巨著——《荷马史诗》
4、史书之祖——《尚书》
5、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6、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老子》
7、世界上第一部寓言总集——《伊索寓言》
8、儒家经典——《论语》
9、拟圣而作的儒家经典——《孟子》
10、西方最早的历史著作——《历史》
11、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巨著——《几何原本》
12、哲学家主宰下的等级社会——《理想国》
13、希腊城邦国家制度的发轫——《政治学》
14、自由至上思想的经典之作——《庄子》
15、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宗教典籍——《圣经》
16、“千古之绝作”——《史记》
17、古代原子唯物主义杰作——《物性论》
18、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19、中国最早的百科全书——《山海经》 20、历史上的第一部算经——《九章算术》
21、千古奇书载地理——《徐霞客游记》
22、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代表著作——《伦理学》
23、民间文学史的一座金字塔——《一千零一夜》
24、世界上第一部写实小说——《源氏物语》
25、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
26、把历史当做一面镜子的巨著——《资治通鉴》
27、传播东方文明的见闻录——《马可·波罗游记》
28、承前启后的伟大诗篇——《神曲》
29、射向禁欲主义的一支利箭——《十日谈》
30、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31、中国最早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水浒传》
32、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君主论》
33、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乌托邦》
34、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天体运行论》
35、极富浪漫色彩的神魔小说——《西游记》
36、一曲人文主义者的悲壮颂歌——《哈姆莱特》
37、空想社会主义者构想的理想国度——《太阳城》
38、骑士文学的终结之作——《堂吉诃德》
39、归纳逻辑的奠基之作——《新工具》
40、开启物理学大门的巨著——《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41、超人智慧杰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42、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著作——《政府论》
4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宣言书——《哲学通信》
44、近代经验论的压轴之作——《人性论》
45、理性与自由的法典——《论法的精神》
46、经济学世上的奇迹——《经济表》
47、欧洲资产阶级的福音书——《社会契约论》
48、吹响北美独立运动的战斗号角——《常识》
49、经济学的不朽名作——《国富论》
50、哲学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纯粹理性批判》
51、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作——《红楼梦》
52、近代人口论理论——《人口原理》
53、典型资产阶级社会的民法典——《拿破仑法典》
54、对人类精神的“探险旅行”——《精神现象学》
55、唯意志论者的开山之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56、盛赞劳动的经典之作——《论实业制度》
57、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红与黑》
58、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浮士德》
59、具辩证法思想的军事著作——《战争论》
60、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风俗史——《人间喜剧》
61、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纲领——《共产党宣言》 62、西方经济理论的结晶——《政治经济学原理》 63、科学与上帝的较量——《物种起源》
64、描述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巨著——《悲惨世界》 65、俄国第一部市民小说——《罪与恶》
66、现代最伟大的经济学文献——《资本论》
67、被誉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战争与和平》 68、日本近代启蒙思想经典——《文明论概略》 69、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 70、唯意志主义的尼采哲学——《权力意志》 71、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教科书——《母亲》 72、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基石——《实用主义》 73、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圭臬——《变形记》
74、一部英雄战士的交响曲——《约翰.克利斯朵夫》 75、亚洲第一部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巨著——《吉檀迦利》
76、现代物理学最伟大的发现——《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77、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民主主义与教育》 78、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文献——《精神分析引论》 79、指导十月革命的国家学说经典——《国家与革命》
80、反映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圣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81、唤醒国民灵魂的钟声——《阿Q正传》
8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历史与阶级意识》
83、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84、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美国的悲剧》 85、文化形态史观的最早巨著——《历史研究》
86、中国革命理论的科学论著——《新民主主义论》 87、二十世纪西方人学的杰作——《逃避自由》 88、哲学领域的高层次之作——《存在与虚无》 89、中国现代文坛上的长篇力作——《围城》 90、西方经济学全书——《经济学》
91、西方妇女的“圣经”——《第二性》
92、一代青年运动的教科书——《爱欲与文明》 93、人与自然搏斗的壮歌——《老人与海》 94、分析哲学史上的里程碑——《哲学研究》 95、神学奇书——《禅宗》
96、二十世纪惊世名著——《铁皮鼓》
97、引起世界文坛地震的巨作——《百年孤独》 98、罗尔斯时代的代表作——《正义论》
99、文化分析的新视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100、一部“巨型炸弹”之作——《第三次浪潮》
《佐贺的超级阿嬷》《百年孤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又叫《炼金术士》), 《围城》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
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全宋词》:《早安》《草样年华》《孙子兵法》、《方与圆》《给男人的一百零一个忠告》《.给女人的一百零一个忠告》亦舒的,推荐《喜宝》,《流金岁月》,《开到荼縻》,《圆舞》。安妮宝贝,<<莲花>>,<<蔷薇岛屿>>,<<二三事>>,<<清醒纪>>.《告别薇安》,《八月未央》。长篇就是《彼岸花》。三毛,《哭泣的骆驼》《白蛇转》《魔戒》三部曲
中国文学:红楼梦、三言、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全集、古文喈凤、纳兰性德文集等
外国文学:飘、傲慢与偏见、简爱、泰戈尔文集、欧亨利、呼啸山庄、茶花女、爱的教育、希腊神话故事、伊索寓言、汤姆索亚等
《三杯茶》<<遇见未知的自己》:《苏菲的世界》散文:《文化苦旅》历史:《史记》艺术:《我负丹青》穆斯林的葬礼
文化:《空谷幽兰》
目录傅雷家书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诗经》 《楚辞》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杨家将演义》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镜花缘》 《古文观止》 《唐诗三百首》 《宋词选》 《元曲选》 《窦娥冤》 《西厢记》 《牡丹亭》 《桃花扇》
第二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 《故事新编》 《女神》
《骆驼祥子》 《子夜》 《围城》 《家》 《屈原》 《毛泽东诗词选》 《雷雨》
《四世同堂》 《红岩》
《谁是最可爱的人》 《青春之歌》 《青春万岁》 《寄小读者》
《傅雷家书》
《平凡的世界》第三篇 外国文学名著 第四篇 中国儿童文学名作 第五篇 外国儿童文学名作 第六篇 艺术欣赏读物 第七篇 历史知识读物 第八篇 科普知识读物 第九篇 科学幻想作品
中国人
曾国藩家书 道德箴言录 蒙田随笔 圣经
人性的弱点 只有一个地球 诗经 楚辞
唐诗三百首 宋词选 古文观止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聊斋志异 红楼梦 儒林外史 西厢记 呐喊 女神 家 子夜
骆驼祥子 围城 雷雨 受戒
志摩的诗 繁星·春水 背影 茶馆
我与地坛 文化苦旅 白鹿原 活着 边城
平凡的世界 尘埃落定 荷马史诗 哈姆雷特 唐吉诃德 傲慢与偏见 呼啸山庄 简·爱 普希金诗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格列佛游记 汤姆叔叔的小屋 泰戈尔诗选
第四篇:思品政治经济文化问答题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开卷练习
一、简答题
1、依法治国的对象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凡是涉及管理这些事务、事业的单位和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都应当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依法治国要求所有国家机关都要依法行使职权,即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意义重大,其原因何在?
2、在一次法律知识竞赛上,小刚抽到了这样一道题:在我国的法律家族中,宪法是“龙头老大”,理由是什么?请你替小刚回答。
3、2004年,江苏徐州市开展了“万人评议市级机关”活动,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徐州市政府共接到投诉电话近400个,投诉内容涉及到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和执法不公等。徐州市委、市政府对评议成绩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其年终考核兑现奖和综合奖项评选的资格,并与这些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诫勉谈话。(1)上述材料表明徐州市市民在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什么权利?(2)你知道公民行使这些权利还有哪些渠道?
二、辨析题
有完善的宪法,就能实现依法治国。答:(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因此,完善的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2)实现依法治国,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权。(3)实现依法治国,人人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管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三、分析说明题1、2003年3月5日至18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近3000名代表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等。依法选举、决定和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1)阅读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实行的是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人民是怎样实现当家作主权力的?
(2)如果你是一位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之中、之后,你应该做些什么? 答:(1)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是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国家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2)如果我是人民代表,那么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我将深入调查,广泛听取和收集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写成书面材料;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代表基层群众,审议国家机关的工作和国家的法律、决策,积极发言,献计献策;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自觉宣传和贯彻大会的精神,采用多种形式监督国家机关工作,做练习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第七课练习
一、简答题1、2006年3月7日新华网载文指出,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消除体制性障碍,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规范未禁止的行业领域,继续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完善金融、税收、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为什么党和国家重视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发达地区要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和带动欠发达地区。
(1)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是什么?(2)根据材料谈谈怎样才能实现上述原则。
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这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明了方向。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主题“消费与环境”又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了要求。今年6月11日~17日第十六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而自觉行动。(1)上述材料要求我们树立怎样的消费观?(2)按照上题的消费观,你会怎样从我做起?
二、辨析题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巩固、加强公有制经济,就应该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公有制经济。答:(1)这个观点是片面的(2)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是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因此必须巩固、加强公有制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国家正在完善政策法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非公有制经济应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各种经济活动,而不是纳入公有制经济。
2、强调共同富裕就不应该有收入差距。
答: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②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落实分配政策,发挥分配制度的激励作用,讲究效率,鼓励先进,反对平均主义,所以,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容许有收入差距。④当然,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在分配中,我们又要提倡奉献精神,防止收入差距悬殊。⑤因此,题中观点是错误的。
3、作为中学生,合理消费就是不与人攀比、不浪费金钱。
答:①合理消费,其实就是适度消费,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与他人盲目攀比,精打细算,不浪费金钱。②除此之外,合理消费,还必须积累有关理财的知识;必须不受外在不良因素影响,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要学会预算,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不要乱花;要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钱少就少花;要注意节约,注意环保;要注重积极向上的精神消费。等等。③所以,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三、分析说明题
材料一:几十年来,西藏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祖国内地的无私援助。据统计,50年来,中央对西藏的建设投资和财政补贴累计超过50亿元,中央国家机关和15个发达省、市援助西藏的建设项目、物资达70多亿元。
材料二:青藏铁路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历程最长的高原公路。经过5年多的建设,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应如何全面认识材料反映的观点?(2)青藏铁路建成意义重大,有人说这是一条“经济路”,也有人说这是一条“政治路”,你赞成哪种说法?说出你的理由。
(3)为了庆祝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答:(1)①说明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在先富者的带动和帮助下,落后者要坚持发挥自身的优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青藏铁路既是一条“经济路”,又是一条“政治路”。经济路: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必定会加快西藏对外开放步伐,促进西藏与外界的经济交流,从根本上提升西藏的自我发展能力,对于加快青海、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改善沿线各族群众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治路: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3)“青藏铁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丰碑”、“向青藏铁路建设者致敬”„„
2、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为什么?
(2)请你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八课练习
一、简答题1、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学习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某校开展了以“知荣辱,明事理,做文明小公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请你说说开展“知荣辱,明事理,做文明小公民”主题活动的意义。
答:开展“知荣辱,明事理,做文明小公民”具有以下意义: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净化校园风气;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先进文化是怎样的文化?(2)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辨析题
甲: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所以更重要。
乙: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所以更重要。双方各执一词,请你予以辨别分析。
答:甲乙双方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同等重要,不可偏废。所以甲乙双方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三、分析说明题
1、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两周年之际,经党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从2003年开始,将《纲要》印发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设立“公民道德宣传日”,目的是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使公民道德建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属于“三个文明”中的哪一方面建设?
(2)如何认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3)学校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答:(1)精神文明建设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过程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3)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服务社会讲奉献,扶贫济困献爱心。等等
2、材料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
材料二:在2005年10月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会上传来喜讯:江阴市华西村、宜兴市官林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无锡市检验检疫局和卫生局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称号。李长春同志在会上指出:“这次评选表彰活动,是对过去几年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的集中检阅,也是继往开来、继续前进的新起点。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力度,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请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2)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答: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必然要求,它们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结合实际谈谈,中学生该如何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答:中学生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成为新世纪需要的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践行题1、2006年8月28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在北京宣布,2008年北京奥
运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致辞中说,志愿服务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志愿者是奥运会的大使,用他们的言语和行动体现着赛会精神。罗格呼吁中国人民以及更多的人积极加入到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在2008年向世界宣扬“北京欢迎你”。
(1)假如你也是一名志愿服务人员,请你说出你参加的理由。(至少3条)(2)你认为应当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志愿者?(至少3个方面)
(1)请你为此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请完成下面的倡议书。关于建设和谐校园的倡议书。
倡议书
同学们:
在我国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设和谐校园是全体同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和谐校园有利于(3)经过层层选拔,你有幸成为一名志愿者,你打算怎样做好志愿服务工作?(4)请写出一句话,作为你志愿者做好服务工作的口号。答:(1)我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理由是:奉献爱心,支持国家体育事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参加奥运会志愿服务是展示当代青年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的舞台。
(2)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组织纪律性强;有较强的责任意识;热情大方,尊重他人;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等等(3)可从文明礼貌、社交礼仪、合作意识、对人宽容、换位思考、平等待人、诚实守信等角度回答。
(4)如:志愿服务百分百,文明奥运零距离;展志愿者风采,添奥运精彩。
2、2006年8月31日,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在北京举行第三个“中学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教育部部长周济发表了在“国旗下的讲话”,他希望同学们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树立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某校初三(5)班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准备开展以“
(1)举办一次展览,其内容主要是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长征的图片展览。(2)收集相关资料:收集体现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及相关事迹。请回答:(1)请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2)请你另外介绍两句体现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3)你认为中学生应该在实际中发扬长征精神。答:(1)学习长征精神,争做红军传人。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弘扬长征精神,就要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学习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学习红军团结斗争、万众一心的集体主义精神。
3、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据悉,为了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相处的社会。的战略部署,你校正着手开展“建设和谐校园”系列活动。
有利于为此,我们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1)遵守校规校纪,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3)。(4)。(5)。(6)使用礼貌用语,做到礼貌待人。
同学们,建设和谐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吧!
XX学校学生会
X年X月
答:(1)如:建设和谐校园,从你我做起;建设和谐校园,你我共同参与;团结友爱,和谐相处;手拉手,心连心,和谐校园大家建;校园是我家,和谐相处靠大家
(2)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等;上课认真听讲,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等;注意安全,防火、防盗、防中毒等;尊重老师,见面行李或主动问好,回答问题要树立等;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团结互助、真诚相待;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说谎,不骗人等;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等;爱护公共财物,借用公务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等。
第五篇:政治经济选择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综合选择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方式 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D.物质资料生产 2. 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生产工具 B.劳动对象 C.生活资料 D.科学技术 3. 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A.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 B.联系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来研究 C.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来研究 D.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研究 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
A.一切私有制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B.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C.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5.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A.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C.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 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6.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关系包括: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革 B.社会生产方式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生产关系自身发展规律
7. 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下列环节: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8. 人类社会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以下简单要素:
A.人的劳动 B.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 D.劳动态度
三、分析判断
1.生产资料与劳动资料都是物质资料,因此,二者没有什么区别。2.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3.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4.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就必然要否定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问题解答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
2、如何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演变规律?
答案(第一章)
一、综合选择1.A 2.A 3.A 4.C 5.AD 6.AC 7.ABCD 8.ABC
二、名词解释
1.劳动对象 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它包括两类:一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如原始森林、地下矿藏等;二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原材料。
2.劳动资料 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资料。
3.生产关系 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它方面。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
4.生产方式 是指人类社会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它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所构成。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经济规律 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两种不同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交换的原因是:
A.它们都有价值 B.它们都有效用 C.它们都有交换价值 C.它们都是劳动产品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生产商品过程中的两次劳动 B.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 C.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D.生产商品的先 后两次劳动
3.商品价值的实体是:
A.抽象劳动 B.交换价值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与集体劳动的矛盾 5.货币的本质是:
A.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C.稳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流通手段 6.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的特点是:
A.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B.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关系 C.是永恒的经济范畴 D.是商品生产特有的历史范畴
7.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是:
A.商品价格与本身的价值成反比例变化 B.以交换价值为基础而变动 C.商品价格与本身的价值成正比例变化 D.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
二、多选题
1.劳动生产率的两种表示方法是:
A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 B劳动生产力与使用价值量的比例 C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与个别劳动的比例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贮藏手段 C.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 3.一定时期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
A.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B.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C.与待实现的值品价格总额成反比 D.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4.从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A.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已经孕育着货币胚芽 B.货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5.商品生产的内在矛盾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四、分析判断
1.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必定有价值;但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用处大的商品其价值就大;反之则相反。
3.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商品价值的每一变化都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商品价格的每一变化也必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化。
4简单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都属于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因此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五、问题解答
1.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怎样理解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3.什么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答案)
一、单选题1.A 2.C 3.A 4.B 5.C 6.D 7.D
二、多选题1.AC 2.AC 3.AB 4 ABCD 5 ABCD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一、单选题
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在流通中进行不等价交换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D.劳动起家勤俭节约 2.个别资本家之所以要不断改进技术,因为:
A.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3.剩余价值率用公式来表示为: A.m’=V/m B.m’=m/V C.m’=m/C D.m’=m/(C+V)4.剩余价值的产生条件是:
A.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B.在流通中产生C.不在流通中产生 D.在商品交换中产生
二、多选题
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劳动力所有者是小生产者B.劳动力所有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C.劳动力所有者是一无所有的D.劳动力所有者是一无所有的奴隶
2.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B.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C.相对剩余价值 D.一般剩余价值的生产 3.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是:
A.计件工资 B.名义工资 C.计时工资 D.实际工资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是:
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B.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 D.商品生产过程 5.马克思根据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
A.不变资本 B.商业资本 C.可变资本 D.生产资本 6.在等价交换原则基础上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办法是:
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B.提高两大部类的劳动生产率 C.降低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D.把工人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
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B.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C.劳动力买卖过程中所需的费用 D.为劳动者掌握生产技术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8.作为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C.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D.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9.资本主义工资:
A.掩盖了劳动力商品买卖的实质 B.掩盖了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别 C.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D.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10.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
A.劳动过程的起点 B.价值形成过程的起点 C.必要劳动的终点 D.劳动者所必需生活资料价值的时间终点 11.机器人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原因是:
A.机器人是先进的机器 B.机器人本身的价值渐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C.机器人属于不变资本 D.机器人要依靠技术人员来操纵
四、分析判断
1.工人给资本家做工,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因此工资是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2.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都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因此两者没有区别。
3.剩余价值既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4.如果没有不变资本购买生产资料,雇佣工人就不能创造出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创造出来的。
五、问题解答
1.如何理解当作货币的货币与当作资本的货币之间的区别? 2.怎样理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3.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六、计算题
1.丽华皮鞋厂的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每天工资2元,一天生产两双皮鞋,每双售价18元,生产一双消耗生产资料价值12元。试求该厂的剩余价值率。
2.地球仪器厂,机器设备的价值为40万元,每年损耗2万元,原材料每年消耗20万元,工人75人,年工资人均400元,全年产品价值总额为30万元,请问:1)该厂一年耗费不变资本多少元?2)支付可变资本多少元?3)年剩余价值多少元?4)年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3.某资本家一年投资20万元,其中付给工人的工资是4万元,一年后商品出售得30万元,求m和m’是多少?
第三章(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1.B 2.A 3.B 4.A
二、多选题1.BC 2.AC 3.AC 4.AB 5.AC 6.AB 7.ABD 8.ABC 9.ABCD 10.CD 11.ABCD
六、计算题 1.丽华皮鞋厂的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每天工资2元,一天生产两双皮鞋,每双售价18元,生产一双消耗生产资料价值12元。试求该厂的剩余价值率。
解:该厂的剩余价值率是: m=18元*2-(12*2+2)=36元-26元=10元 m’=m/V=(10/2)*100%=500%。2.地球仪器厂,机器设备的价值为40万元,每年损耗2万元,原材料每年消耗20万元,工人75人,年工资人均400元,全年产品价值总额为30万元,请问:1)该厂一年耗费不变资本多少元?2)支付可变资本多少元?3)年剩余价值多少元?4)年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解:1)一年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2万元+20万元=22万元
2)一年支付的可变资本价值:V=400元*75人=3万元 3)年剩余价值量:M=30万元-(22万元+3万元)=5万元 4)年剩余价值率:M’=m/V=(5万元/3万元)*100%=166.7% 3.某资本家一年投资20万元,其中付给工人的工资是4万元,一年后商品出售得30万元,求m和m’是多少?
解:(1)m=30万元-20万元=10万元(2)m’=m/V=(10万元*100%)/4万元=250%
第四章 资本积累
一、单选题
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A.扩大再生产 B.简单再生产 C.剩余价值生产 D.生产关系再生产 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资本集中 B.资本积累 C.剩余价值 D.资本家省吃俭用 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
A.资本集中 B.资本积累 C.劳动生产率提高 D.劳动人数的增加 4.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剩余价值资本化 B.暴力迫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 C.剥夺剥夺者 D.资本家之间的相互剥夺 5.资本主义人口过剩的原因是:
A.社会上生活资料数量不能养活现有人口 B.资本主义社会人口自然增长太快
C.生育过多、人口自然增殖率高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者的需求相对减少
二、多选题
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要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有:
A.资本循环 B.资本积累 C.资本集中 D.资本积聚 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原因是:
A.不扩大再生产就会阻碍社会发展 B.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 C.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D.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
3.资本集中的方式是:
A.以大鱼吃小鱼的方式,兼并中小资本 B.以组织股份公司的方式,把许多分散的小资本集合成大资本 C.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吸收中小资本 D.以资本积累的方式,吞并小资本 4.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是:
A.资本积聚是以积累为基础 B.资本集中可以促进资本积聚 C.资本积聚能够增大社会资本 D.资本集中不能增大社会资本
5.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经常存在的几种形式是:
A.流动过剩人口 B.停滞过剩人口 C.潜在过剩人口 D.自然过剩人口 6.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是:
A.企业之间加剧竞争,中小企业被吞并或变成大企业分支机构 B.企业生产是以许多人共同劳动为基础的大生产
C.各企业、各部门的生产联结为相互依赖的整体 D.生产为日益扩大的市场而进行,并进一步形成世界市场
7.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是:
A.资产阶级财富积累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激化 C.无产阶级贫困积累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平均分配社会财富
四、分析判断
1.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相对过剩人口,是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绝对地超过了物质资料的增长所造成的。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是增大个别资本的形式,因此二者没有区别。
3.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有许多工人家庭都拥有小汽车、电冰箱等耐用消费资料品,因此,那里的工人已经不存在贫困化了。
四、问题解答
1.马克思是怎样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 2.为什么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
3.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单选题
1.A 2.C 3.B 4.B 5.D
二、多选题
1.CD 2.CD 3.AB 4.ABCD 5.ABC 6.BCD 7.ABC
第五章 产业资本的运行
一、单选题
1.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
A.生产资本中各部分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生产资本中各部分对价值增殖作用不同 C.生产资本中各部分对产品生产效用不同 D.生产资本中各部分对劳动者作用不同 2.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是:
A.流通阶段 B.购买阶段 C.生产阶段 D.销售阶段 3.马克思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把资本区分为: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 D.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 4.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是:
A.n=u/V B.n=u/U C.n=U/u D.n=u/c+v
二、多选题
1.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和资本周转次数的关系是:
A.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例 B.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例 C.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例 D.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次数成反比例 2.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基本条件是:
A.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并存性 B.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态的统一
C.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时间上继起性 D.产业资本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将影响:
A.个别企业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B.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C.商品价值的大小 D.为社会提供物质资料量的大小
4.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态是:
A.货币资本循环 B.生产资本循环 C.借贷资本循环 D.商品资本循环 5.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是:
A.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之比 B.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率表示工人阶级受剥削的程度 6.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职能形式是:
A.货币资本职能 B.生产资本职能 C.商品资本职能 D.借贷资本职能
四、分析判断
1.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都表示为生产资料,具有完全相同的物质内容。所以,不变资本实际上就是固定资本。2.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率都是剩余价值对可变资本的比率,因此,二者的实质是相同的。3.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产业资本的运动形式,因此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4.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都是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索取物质资料的过程,因此二者没有区别。
五、问题解答
1.为什么说产业资本的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2.怎样理解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3.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何影响?
六、计算题
1.某企业投资固定资本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资流动资本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100人,每人月平均工资50元;年产6000件商品;每件商品社会价值为50元。求1)剩余价值率是多少?2)预付资本周转速度是多少?3)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一、单选题
1.A 2.D 3.B 4.C
二、多选题
1.AC 2.AC 3.AB 4.AB 5.ABCD 6.ABC
六、计算题
1.某企业投资固定资本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资流动资本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100人,每人月平均工资50元;年产6000件商品;每件商品社会价值为50元。求1)剩余价值率是多少?2)预付资本周转速度是多少?3)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解:1)剩余价值率
全年商品价值总量:50元*6000=30(万元)
每年消耗的固定资本:10*(1/10)=1(万元)
每年消耗的流动资本:5*(12/3)=20(万元)
流动资本中每年工资支出:V=50*100*12=6(万元)
每年消耗的不变资本:c=1+20-6=15(万元)
年剩余价值量:M=W-(c+v)=30-(15+6)=9(万元)
剩余价值率:m’=(m/V)*100%=(9/6)*100%=150% 2)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n=(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总资本 =(1+20)/(10+5)=1.4(次)3)年剩余价值率=150%*12/3=600% 增加的多选题
1、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E.生产资本 【ACE】
2、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动资本 E.商品资本 【AD】
3、下列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房产、设备存在的资本都属于固定资本 B.不变资本都属于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都属于流动资本 【ACDE】
D.流动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的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E.以原料、燃料、辅料、工资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流动资本
4、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包括
A.生产过程中的使用造成的磨损 B.自然力作用造成的磨损C.科技进步生产出了效率更高的机器
D.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原有设备贬值 E.意外造成设备的损失 【ABE】
5、下列属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有
A.机器设备因使用而造成的老化 B.因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现有设备贬值 C.厂房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D.发明出更便宜更高效的新机器取代老设备 E.因自然力作用造成的厂房设备老化 【BD】
6、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C.生产时间的长短
D.流通时间的长短 E.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周转的速度 【ACDE】
7、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增加年剩余价值额 C.节省预付资本 D.减少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E.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BCE】
8、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是
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B.社会生产分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构成
D.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是否发生变化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E.扩大再生产以其实现方式分为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BC】
9、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
A.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B.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C.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D.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E.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BCD】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的运行
一、单选题
1.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的基本公式是:
A.I(v+△v+m/x)=II(c+△c)B.I(v+m)=II c C.II(c+m-m/x)>I(v+m/x)D.I(c+v+m)=II c+Ic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B.两大部分的平衡关系 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 D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绝对过剩 B.生产相对过剩 C.产品供过于求的危机 D.资金不足的危机 4.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有效需求”不足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产销脱节 D.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失调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A.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矛盾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C.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绝对过剩 C.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二、多选题
1.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态上分为:
A.生产资料 B.消费资料 C.发展资料 D.享受资料 2.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A.I(v+m)
A.其实物形式是消费资料 B.其实物形式是生产资料 C.是与第I部类交换实现的 D.是与第II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4.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A.I(v+m)=IIc B.I(c+v+m)=Ic+IIc C.II(c+v+m)=I(v+m)+II(v+m)D.II(v+m)=Ic 5.马克思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分析,阐述了反映社会再生产的一般原理是:
A.关于剩余产品是积累的唯一源泉的原理 B.关于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生产的原理
C.关于第I部类和第II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原理 D.关于在技术进步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
6.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A.生产上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c B.补偿预付可变资本价值V C.剩余产品价值m D.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G 7.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产品各个部分的交换关系是:
A.第I部类内部的交换 B.第II部类内部的交换 C.两大部内之间的交换 D.I(c+v)与II(c+v)的交换
8.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矛盾,其作用是:
A.促进生产的盲目扩大 B.加剧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C.再生产比例的失调 D.周期性经济危机
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是:
A.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C.生产与流通之间的矛盾 D.商品的出卖与商品的购买之间的矛盾
10.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任命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促使:
A.生产和消费不平衡加剧 B.生产相对过剩越来越严重 C.工人就业人数增加 D.生产和消费趋于协调
11.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带来的后果是:
A.加快资本集中 B.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的破坏 C.大量工人失业 D.促使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尖锐化
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爆发:有力地表明了: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适合 D.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四、分析判断
1.既然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规律,因此,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孤立的发展。2.个别资本的循环运动与社会资本的循环运动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劳动群众消费不足。
4.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出现经济危机,是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绝对地超过了社会实际需要。
五、问题解答 1.怎样理解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2、试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3、为什么说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而不是原因?
六、计算题
1.社会生产两大部类预付资本情况是:I24000c+3000v,II6000c+1500v。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中固定资本都各占50%,使用年限都是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是100%。求当年两大部类产品价值各是多少?
解:(1)第I部类当年产值:
(24000*50%*1/5+24000*50%)+3000+(3000*100%)=14400+3000+3000=20400(元)
(2)第II部类当年产值:
(6000*50%*1/5+6000*50%)+1500+(1500*100%)=3600+1500+1500=6600(元)
一、单选题1.A 2.B.3.B 4.B 5.A 6。D 7.B 二多选题
1.AB 2.AB 3.ABC 4.BC 5.ABCD 6.ABC 7。ABC 8.ABCD 9.AB 10.AB 11.ABCD 12.ABD
六、计算题
1.社会生产两大部类预付资本情况是:I24000c+3000v,II6000c+1500v。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中固定资本都各占50%,使用年限都是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是100%。求当年两大部类产品价值各是多少?
解:(1)第I部类当年产值:
(24000*50%*1/5+24000*50%)+3000+(3000*100%)=14400+3000+3000=20400(元)
(2)第II部类当年产值:
(6000*50%*1/5+6000*50%)+1500+(1500*100%)=3600+1500+1500=6600(元)
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二、综合选择
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是:
A.价值率等于利润率 B.价值率小于利润率 C.利润率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D.率决定剩余价值率
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内部竞争形成:
A.商品个别价值 B.商品生产价格 C.商品垄断价格 D.商品社会价值 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竞争形成:
A.平均利润率 B.生产价格 C.垄断价格 D.商品平均价值 4.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
A.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没有变化,因此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C.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否定了价值规律 D.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没有变化,生产价格规律代替了价值规律
5.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市场价格
A.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B.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C.以社会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D.以市场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6.利润率高低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是:
A.资本周转速度快,利润率低 B.资本周转速度快,利润率高 C.资本周转速度慢,利润率低 D.资本周转速度慢,利润率高
7.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A.并不意味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B.并不意味着剩余价值的下降C.也不意味着利润量的减少 D.也不意味着资本总量在不断增加
8.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活动中,成本价格的作用是:
A.资本家衡量企业盈亏的标志 B.决定资本家竞争胜败的关键
C.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 D.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实质 9.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A.商品售卖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余额 B.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商业店员的劳动 D.商业资本家的欺诈手段 10.商业资本的利润率应: A.高于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B.低于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C.相当于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D.与产业资本的获利水平无关
11.商业资本中,能创造价值的有:
A.为购买商品而预付的资本 B.商品的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 C.广告费、簿记费、开办办事处的费用 D.商业雇员的工资
12.商业流通费可以区分为两大类:
A.生产性的流通费用 B.运输费用 C.簿记费用 D.纯粹流通费用 13.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借贷资本:
A.是从职能资本中游离出来的一种生息资本 B.是高利贷资本 C.是货币资本 D.是职能资本 14.股票价格是:
A.股息和利息率的比率 B.利息和借贷资本的比率 C.利息和预付资本的比率 D.股息和利息的比率 15.借贷利息的本质是:
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B.平均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 C.可变资本的特殊转化形式 D.预付资本的特殊转化形式
16.生息资本的两种形态是:
A.借贷资本 B.货币资本 C.高利贷资本 D.商品资本 17.决定利息率高低的因素是:
A.平均利润率的大小 B.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C.剩余价值率的大小 D.可变资本量的大小 18.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
A.土地所有者占有的农业平均利润 B.土地所有者无偿占有的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C.农业资本家在租期内投资的利息 D.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19.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 D.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20.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B.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C.土地好坏的不同 D.土地投资不同 2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有两条道路:
A.法国式的道路 B.英国式的革命道路 C.美国式的革命道路 D.普鲁士式的改良道路 22.土地价格与地租、利息率的关系是:
A.土地价格与地租量成正比 B.土地价格与地租量成反比 C.土地价格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 D.土地价格与银行利息率成正比
23.资本主义地租的具体形式有:
A.级差地租 B.绝对地租 C.垄断地租 D.矿山地租
三、分析判断
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个别企业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就会降低,两者成反比。
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平均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资本家所得的利润量必然减少。
3.商业利润表现为商品售卖价格高于购买价格差额。因此商业利润只能是商品价值以上的加价,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
4.商业资本参加利润平均化降低了平均利润率,这对产业资本是不利的。
5.一切地租都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而获得的一种剥削收入,所以,封建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没有什么区别。
6.只有垄断了优等地和中等地经营的资本家才能获得超额利润,并以此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级差地租。因此,级差地租是优等地本身创造的价值。
7.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农产品就不再按商品价值而是按生产价值出售。
四、问题解答
1.利润是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2.怎样理解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为什么说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3.怎样理解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
4.怎样理解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来源、地位和作用?
5.产业资本家为什么要让渡一部分剩余价值给商业资本家? 6.怎样理解资本主义信用的本质及其作用? 7.怎样理解虚拟资本及其作用?
8.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9.试述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1.C 2.D 3.A 4.A 5.B 6.BC 7.BC 8.ABCD 9.B 10.C 11.B 12.AD 13.A 14 A 15.A 16.AC 17.AB 18.D 19.A 20 A 21 CD 22.AC 23.ABCD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
一、不定项选择
1.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是: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 D.产业资本 2.垄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作用
A.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B.削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削除了资本主义竞争 D.部分地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垄断价格是:
A.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B.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C.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 D.商品价值加垄断利润
4.垄断利润是:
A.是通过市场的高卖低买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B.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 C.是来源于垄断企业先进的机器设备 D.是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5.金融资本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来实现其在经济上的统治:
A.参与制 B.人事联合 C.买方垄断 D.买方垄断 二1.垄断形成的原因是:
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B.为获取稳定利润大企业相互勾结
C.资本高度集中必然会引起垄断 D.大规模生产所具有的经济优势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 2.垄断的基本特征:
A.垄断是一种经济权力 B.垄断的基础是大企业的支配地位 C.垄断的实质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垄断的基础是大企业的高效率
3.垄断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
A.辛迪加()B.卡特尔()C.康采恩()D.托拉斯()4.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
A.垄断不能削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B.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C.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D.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5.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A.资本集中度较高()B.产品有差异()C.信息较完备()D.存在一定的资本进入壁垒()6.金融资本的新特征:
A.银行垄断资本的实力进一步加强()B.跨国公司的出现()C.跨国银行大量出现()D.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迅速发展()7.垄断竞争的特点:
A.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D.垄断能削除中小企业()8.垄断资本的非价格竞争的形式主要有:
A.促销竞争()B.服务方面的竞争()C.市场外的竞争()D.产品质量方面的竞争()9.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
A.银行垄断资本购买工业资本的股票()B.工业资本购买垄断大银行的股票()C.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生产而形成的资本()D.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互派人员兼任要职()10.垄断利润的基本来源:
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小生产者所创造的一部分价值()D.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转化为垄断利润()11.垄断价格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A.受商品需求的制约()B.受商品供给的制约()C.受产品成本的制约()D.受政府的制约()12.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
A.依靠进入壁垒排挤中小企业()B.通过转包形式控制中小企业()C.通过卖方垄断控制垄断企业()D.通过买方垄断掠夺中小企业()
三、分析判断
1、垄断利润的完全来源于垄断企业内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2、垄断条件下资本不能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因而不存在利润平均化的规律。
3、垄断的形成削除了自由竞争。
4、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是金融资本。
5、股份公司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并削除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6、垄断所获得的高额利润与自由竞争时期的超额剩余价值没有本质的区别。
五、问题解答
1、怎样理解股份公司对垄断形成的作用?
2、试比较平均利润和垄断利润的主要区别,并阐述垄断利润出现对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影响。
3、怎样理解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的区别?
4、怎样理解金融垄断资本与产业垄断资本的关系?
5、怎样理解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一、不定项选择(1.C 2.D 3..C 4 D 5.6A
二、1.ABCD 2.ABC 3.ABCD 4..ABCD 5.ABD 6.ACD 7.ABC 8.ABCD 9.ABD 10.ABCD 11.ABC 12.ABD
第九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三、综合选择
1.国家垄断资本产生从根本上说: A.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B.科学技术发明的结果()
C.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D.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B.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C.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D.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3.国家垄断资本的主体是:
A.私人企业垄断资本()B.公私合营垄断资()C.国有企业垄断资本()D.公共资本()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B.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C.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D.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
A.国有垄断资本()B.资本输出()C.资产阶级国家()D.私人垄断资本()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状态()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涨的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从根本上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7.不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对象是: A.微观经济主体()
B.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C.社会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优化()D.收入差距问题()
8.被称为资本主义“经济自动稳定器”的政策是:
A.货币政策()B.财政政策()C.收入政策()D.产业政策()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A.国营企业()B.国私合营企业()
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的结合()
10.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结合的具体原因是: 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的力量来扩大()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的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
C.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D.科技研究社会化耗费巨大,需国家承担()
11.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干预经济的具体形式有: A.利用国有企业直接参与生产过程()B.利用财政手段对国民收入实行再分配()C.利用国有制经济逐步取代私有制经济()
D.利用金融手段来影响和调节社会再生产过程()12.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主要政策: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产业政策()D.收入政策()13.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
A.经济手段()B.行政手段()C.经济计划化()D.法律手段()14.国私合营企业建立的途径主要有:
A.国有垄断资本以参与制的方式与私人垄断资本合办企业()B.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共同投资创立新的企业()C.吸收私人资本加入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有的企业()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外结合()15.国家垄断资本的作用:
A.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地区结构的调整()B.国有垄断资本成为国家调控经济的基础力量()C.消除了全社会范围的失业()
D.为整个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6.货币政策的运用主要是通过以下工具来调控经济: A.扩大信贷规模()
B.改变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公开市场业务()
D.调整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
17.在经济处于衰退时,政府一般会采取以下政策:
A.扩张性的货币政策()B.紧缩性的货币政策()C.紧缩性的财政政策()D.扩展性的财政政策()18.西方国家对经济调节和干预的目标主要表现为: A.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B.保持经济稳定增长()C.实现充分就业()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A.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
B.缓和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C.有利于保障宏观经济的均衡()
D.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与劳动的对抗()20.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 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是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供给和需求矛盾的需要()C.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客观要求()D.是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客观要求()
三、分析判断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垄断经济没有根本的区别。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宏观管理和调节代表着每一个资本家的利益。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性质。
4、资本主义国有制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产生和开始形成的。
四、问题解答
1.怎样理解国家垄断资本发展的原因?
2、怎样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3、怎样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4、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国有垄断资本的作用?
5、怎样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怎样形成的?其基本形式和实质是什么?
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
1。C 2.D 3.C 4.D 5.A 6.D 7.A 8.AB 9.ABC 10.ABCD 11.ABD 12.ABCD 13.AD 14.ABC 15.ABD 16.BCD 17.AD 18.ABCD 19.ABC 20.ABD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
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C.辛迪加()D.国际垄断同盟()
2、资本输出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扩大市场()
B.扩大垄断原料来源()
C.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援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3、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输出的主体是: A.国家垄断资本()B.私人垄断资本()C.跨国公司()D.国际卡特尔()
4、早期跨国公司的所有制形式主要表现为:
A.控股式合资企业()B.单一的全资公司()
C.混合所有制公司()D.非股权安排的合作经营()
5、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是:
A.跨国公司的发展()B.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C.新科技革命()D.资本全球化的发展()
6、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有:
D.A.生产国际化()B.资本国际化()C.贸易国际化()D.市场国际化()
7、跨国公司的新特点:
A.跨国兼并非常巨大()B.强强联合()C.强弱联合()D.兼并的行业非常广泛()
8、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
A.生产国际化()B.资本国际化()C.贸易国际化()D.技术国际化()
9、国家经济协调的方式主要有:
A.通过国际经济组织进行协调()
B.通过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各国的经济政策()C.通过组织经济一体化集团来协调()D.通过联合国的调节()
10、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主要有:
A.跨国集团()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经济联盟()
11、发达国家的经济摩擦主要表现在:
A.国际贸易领域的摩擦()B.国际金融领域的摩擦()C.国际生产领域的摩擦()D.国际投资领域的摩擦()
12、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A.生产力水平低下()B.产业结构水平低下()C.经济依赖性严重()D.政治上非独立性()
13、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主要表现在:
A.资源的依赖()B.资本的依赖()C.市场的依赖()D.技术的依赖()
14、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和控制的领域主要有:
A.贸易领域()B.国际金融领域()C.经济援助领域()D.国际合作领域()
15、在贸易领域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
A.市场不平等()B.商品交换不平等()C.贸易条件不平等()D.技术转让不平等()
16、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
A.生产资本输出()B.商业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D.技术资本输出()
17、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A.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扩大()B.加大了世界性经济波动的可能性()C.加剧了国际收支不平衡()D.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也被全球化()
三、分析判断
1、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因是垄断资本家追求高额利润的必然结果。
2、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没有消极作用。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单一的全资公司。
5、资本输出只存在一种流向,即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商品资本国家化。
四、问题解答
1、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表现?
2、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双重效应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怎样理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掠夺和控制?
4、怎样理解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5、怎样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内的相互依赖?
6、原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发展国家不利,你认为主要表现哪些方面,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主要应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案:不定项选择题 1.A 2.C 3.B 4.B 5.C 6.ABC 7.ABD 8.AB 9.ABC 10.BCD 11.ABD 12.ABC 13.ABD 14.ABC 15.BCD 16.AC 17.ABD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