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学生养成教育
高中学生养成教育“八”准则
1、忠立志图强精忠报国
2、诚做人诚实待人守信
3、律严于律已遵纪守法
4、礼
5、勤
6、俭
7、仁
8、孝 举止文明 勤奋学习勤劳节俭 尊重他人 孝敬父母 注重礼仪 勤于健身 爱护公物 关爱他人 善待家人
第二篇: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高级中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礼仪是优良传统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相貌的美高于光泽的美,而优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美,这是美的精华。”学习礼仪使自己懂得尊重,懂得与人沟通、懂得塑造自己的形象。人的形象是通过人的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品格形象、人格形象及个人外表形象组成。它是学校形象和学校品牌的基石。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文化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有增无减。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礼仪文化古为今用,重建现代文明礼仪。这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2、学校、社会需要礼仪
目前,在校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
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大部分基础薄弱,思想上进取心不强,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有不少属于留守学生,基本上是由祖父母监管,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家长知识水平不高,没有时间、没有方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这些孩子在行为习惯,文明语言方面做得很不够。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口,积极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我们在对部分教师、家长、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师、家长、学生的需求出发,继续以学校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创建德育特色学校,遵循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紧紧抓住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内化学校的自身内涵和品味,进一步促进我校的快速、协调、特色化发展。因此对农村高中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他们在身心体验的过程中,增强礼仪修养,形成学生良好的礼仪和行为意识是社会的需要,明天的呼唤。
二、课题的界定
(一)文明礼仪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而文明素养则是一种内隐的,较稳定的心理品质。我们认为对高中生进行礼仪教育,就是让高中生了解礼仪知识,养成礼仪行为,是培育其文明素养的一个载体。礼仪是文明素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但对于农村高中学生来说,文明素养的培育,应先从礼仪教育开始。
(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读书馆、阅览室)、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强道德实践,文明礼仪约束,养成注重礼仪、举止文明的好习惯,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A、礼: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概念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广义的“礼”,泛指一切典章制度和社会规范;作为狭义的“礼”,则指礼节,礼仪。守礼,即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养成教育理论。
C、儒家认为:必须通过教育,把人变成仁义礼智兼备的“君子”。高中阶段是一个从少年转向成人、从学校进入社会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很多习惯将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礼仪习惯也一样。我认为农村高中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使之能成长为一个爱自己、爱家庭、爱社会的有用之才具有重要作用。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原则
(一)、课题的研究的目标
1、确立适合农村高中的文明礼仪教育目标和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
2、促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礼节常识,养成在各种场合能做到文明礼仪的习惯。
3、探索适合农村高中实际的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效果。
4、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的礼仪风貌得到改善,促进讲文明、懂礼貌的校园氛围进一步地形成。
(二)课题的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文明礼仪教育是道德习惯教育。应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原理作为实践的理论依据。在要求上要农村高中学生的地域特点、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
2、实践性原则:文明礼仪教育要让学生在具体行为实践中提高学生认识水平,而不是只凭空洞的说教。
3、点面结合的原则:以实验班为抓手,着眼于全校。要在全校性的范围内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以促进实验班研究,同时及时让实验班做法推广到全校,以达到共同进步。
4、一致性原则:教育者注意言行一致,老师家长做法要求一致,以增强其实效性。
5、渗透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是孤立的,它要通过各学科、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渗透教育。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为来龙高中高
一、高二和高三全体学生。
(二)研究方法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本课题,具体的操作措施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于个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
1、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个案调查:通过收集相关典型个案,对本课题有关的相关人物进行访谈,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归纳总结研究过程中的得失。这一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易形成有效经验。
3、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通过问卷的设计、发放、收集、整理、统计及分析实现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问卷设计主要有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家长问卷调查。
4、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加强研究者理论学习的组织和考核工作。
5、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礼仪习惯;
2、学习习惯;
3、生活习惯;
4、节俭习惯:
5、遵守公共秩序、交通规则、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七、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单独开设礼仪课程
根据礼仪规范的内涵,通过“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公共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几个方面根据不同年级分别开设校本课程,并将课程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每班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精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在实践中达成知行统一,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二)将礼仪教学渗透到各学科之中
各科教学之中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潜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同伴合作时须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
(三)在课外实践中检验教学效果
1、实践调查:走访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知识。
2、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相关的文明礼仪,礼仪小知识、礼仪格言等内容,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礼仪的认识。
3、角色体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4、专题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锻炼能力,实现知行统一。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预计在2011年7月份完成。
第一阶段,从2009年5月到2009年9月,课题论证阶段。
学校专门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学习和谐德育和文明礼仪理论,探讨研究方案,进行分工协作,着手实践。
第二阶段,从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展开研究阶段。
以学期为单元,进行专项研究实践。具体实施活动如下,(一)文明礼仪常识普及活动(1)学校每学期举行的“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教育活动。(2)全体师生共同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利用《文明礼仪读本》并结合学校日常养成教育进行授课、学习,还要组织学生观看青少年文明礼仪影视教材。(3)大力倡导礼仪风、文明风,争做文明学生,让“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别客气”等文明用语成了校园里最流行的言语。(4)用好体态语言方面,对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等进行练习。
(二)文明礼仪宣传活动(1)宣传橱窗、广播站、班级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渠道,以“文明礼仪”为主题,宣传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文明礼仪常识,并根据各阶段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宣传计划安排表,让文明礼仪教育深入人心。(2)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教育班会。
(三)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1)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根据所学的文明礼仪知识设计制作活动调查表,选择自己身边的家人、亲戚、朋友、同学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收集、整理,并对收集和整理的结果进行分析,作出调查报告,将调查反馈给身边的被调查者,提醒他们要注意文明礼仪行为。(2)我和家长一起学礼仪。(3)开展“讲文明、懂礼貌”--争当“文明礼仪之星”活动。(4)学生制定文明礼仪学习学习计划。(5)“文明礼仪”主题联欢晚会。
(四)文明礼仪竞赛活动。以上内容具体时间安排有待
第一阶段研究制定。
第三阶段,从2011年5月至2011年7月,课题总结阶段。
形成的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和经验总结等。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成果将以研究报告、教育论文、图片资料、学生文章、个案分析材料、数据展示、现身说法(学生的礼仪方面)、现场展示会(如食堂用饭、卫生环境、自行车停放、师生招呼)、文明礼貌用语进校园等形式展现出来,供学生交流学习。使农村高中学生对文明礼仪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正将理论联系实际。每月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文明礼仪进行研讨,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我们努力培养学生校园文明礼仪,这样才使我们的研究有了成效,有了成绩。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结构
(一)学校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张绍奎
副组长:张允军 王先树
秘书长:李欣
(二)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张允军
副组长:王先树
主要成员:徐爱政、韩明华、朱广学、王先庚、王子荣以及全体班主任
第三篇: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开题报告
宿豫区来龙高级中学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从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来研究高中学生德育越来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倍加重视,我校的<<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被正式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子课题、宿迁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德育专项课题。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学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龙高级中学学生礼仪规范》和《来龙高级中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行为习惯培养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练习,开展文明班级评选为主线来强化德育治理。开展文明卫生礼仪行为教育,讲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开展“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手上”、“文明在我口中”活动。几年的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已基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我校逐步走出一条以养成教育夯实学校德育,进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之路。
(二)、研究的意义:
1、礼仪是优良传统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相貌的美高于光泽的美,而优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美,这是美的精华。”学习礼仪使自己懂得尊重,懂得与人沟通、懂得塑造自己的形象。人的形象是通过人的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品格形象、人格形象及个人外表形象组成。它是学校形象和学校品牌的基石。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文化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有增无减。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礼仪文化古为今用,重建现代文明礼仪。这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2、学校、社会需要礼仪
目前,在校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
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大部分基础薄弱,思想上进取心不强,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有不少属于留守学生,基本上是由祖父母监管,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家长知识水平不高,没有时间、没有方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这些孩子在行为习惯,文明语言方面做得很不够。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口,积极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我们在对部分教师、家长、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师、家长、学生的需求出发,继续以学校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创建德育特色学校,遵循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紧紧抓住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内化学校的自身内涵和品味,进一步促进我校的快速、协调、特色化发展。因此对农村高中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他们在身心体验的过程中,增强礼仪修养,形成学生良好的礼仪和行为意识是社会的需要,明天的呼唤。
二、课题的界定:
(一)文明礼仪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而文明素养则是一种内隐的,较稳定的心理品质。我们认为对高中生进行礼仪教育,就是让高中生了解礼仪知识,养成礼仪行为,是培育其文明素养的一个载体。礼仪是文明素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但对于农村高中学生来说,文明素养的培育,应先从礼仪教育开始。
(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读书馆、阅览室)、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强道德实践,文明礼仪约束,养成注重礼仪、举止文明的好习惯,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三)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
指农村高中学生在为人、处事、学习和仪表卫生等方面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将如何为人、处事、学习和仪表卫生具体化一系列习惯,并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
三、研究内容:
培养学生基本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为人基本习惯、处事基本习惯、学习基本习惯,卫生基本习惯、语言表达习惯等,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在为人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体现为“有真爱,负责任,明礼诚信和乐观豁达”。在处事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规则意识”,体现为“遵守规则,做事有计划,善于合作,毅力坚强,求新求异,追求效益”。在学习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为“基础扎实,把握信息,学用结合,善于思考,科学用脑”。礼仪方面,课题强调穿着整洁得体、说话语言文明。这些良好习惯都需要在中学生日常行为中培养。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原则
(一)、课题的研究的目标
1、确立适合农村高中的文明礼仪教育目标和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
2、促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礼节常识,养成在各种场合能做到文明礼仪的习惯。
3、探索适合农村高中实际的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效果。
4、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的礼仪风貌得到改善,促进讲文明、懂礼貌的校园氛围进一步地形成。
(二)课题的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文明礼仪教育是道德习惯教育。应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原理作为实践的理论依据。在要求上要农村高中学生的地域特点、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
2、实践性原则:文明礼仪教育要让学生在具体行为实践中提高学生认识水平,而不是只凭空洞的说教。
3、点面结合的原则:以实验班为抓手,着眼于全校。要在全校性的范围内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以促进实验班研究,同时及时让实验班做法推广到全校,以达到共同进步。
4、一致性原则:教育者注意言行一致,老师家长做法要求一致,以增强其实效性。
5、渗透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是孤立的,它要通过各学科、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渗透教育。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为来龙高中高
一、高二和高三全体学生。
(二)研究方法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本课题,具体的操作措施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于个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
1、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个案调查:通过收集相关典型个案,对本课题有关的相关人物进行访谈,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归纳总结研究过程中的得失。这一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易形成有效经验。
3、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通过问卷的设计、发放、收集、整理、统计及分析实现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问卷设计主要有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家长问卷调查。
4、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加强研究者理论学习的组织和考核工作。
5、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礼仪习惯;
2、学习习惯;
3、生活习惯;
4、节俭习惯:
5、遵守公共秩序、交通规则、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七、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单独开设礼仪课程
根据礼仪规范的内涵,通过“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公共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几个方面根据不同年级分别开设校本课程,并将课程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每班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精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在实践中达成知行统一,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二)将礼仪教学渗透到各学科之中
各科教学之中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潜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同伴合作时须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
(三)在课外实践中检验教学效果
1、实践调查:走访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知识。
2、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相关的文明礼仪,礼仪小知识、礼仪格言等内容,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礼仪的认识。
3、角色体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4、专题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锻炼能力,实现知行统一。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预计在2011年7月份完成。
第一阶段,从2009年5月到2009年9月,课题论证阶段。
学校专门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学习和谐德育和文明礼仪理论,探讨研究方案,进行分工协作,着手实践。
第二阶段,从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展开研究阶段。
以学期为单元,进行专项研究实践。具体实施活动如下,(一)文明礼仪常识普及活动(1)学校每学期举行的“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教育活动。(2)全体师生共同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利用《文明礼仪读本》并结合学校日常养成教育进行授课、学习,还要组织学生观看青少年文明礼仪影视教材。(3)大力倡导礼仪风、文明风,争做文明学生,让“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别客气”等文明用语成了校园里最流行的言语。(4)用好体态语言方面,对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等进行练习。
(二)文明礼仪宣传活动(1)宣传橱窗、广播站、班级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渠道,以“文明礼仪”为主题,宣传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文明礼仪常识,并根据各阶段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宣传计划安排表,让文明礼仪教育深入人心。(2)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教育班会。
(三)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1)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根据所学的文明礼仪知识设计制作活动调查表,选择自己身边的家人、亲戚、朋友、同学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收集、整理,并对收集和整理的结果进行分析,作出调查报告,将调查反馈给身边的被调查者,提醒他们要注意文明礼仪行为。(2)我和家长一起学礼仪。(3)开展“讲文明、懂礼貌”--争当“文明礼仪之星”活动。(4)学生制定文明礼仪学习学习计划。(5)“文明礼仪”主题联欢晚会。
(四)文明礼仪竞赛活动。以上内容具体时间安排有待第一阶段研究制定。
第三阶段,从2011年5月至2011年7月,课题总结阶段。形成的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和经验总结等。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成果将以研究报告、教育论文、图片资料、学生文章、个案分析材料、数据展示、现身说法(学生的礼仪方面)、现场展示会(如食堂用饭、卫生环境、自行车停放、师生招呼)、文明礼貌用语进校园等形式展现出来,供学生交流学习。使农村高中学生对文明礼仪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正将理论联系实际。每月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文明礼仪进行研讨,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我们努力培养学生校园文明礼仪,这样才使我们的研究有了成效,有了成绩。
第四篇: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受益终身
——-----示幼德育工作总结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加强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观念,是搞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著名教育家若井邦夫说:婴幼儿的生理心理正处于迅速变化和发展之中,是最适合培养习惯的时期。因此,我园坚持实施养成教育,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五结合”为手段,以学习做人为目标,抓住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开展贴近幼儿,贴近生活,富有儿童情趣的德育活动,以促进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养成教育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我园坚持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观,摒弃“知识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短视行为,树立“培养完整儿童”概念。将养成教育纳入整合课程,全面、科学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从课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主题的产生——目标的确立——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选择——环境的创设——学习的结果)都渗透着养成教育目标。
1、主题活动
本学期分年龄段先后开展了:“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我的小手真能干”、“我是好宝宝”、“我会保护自己”、“绿色家园”、“好朋友”、“我爱妈妈”、“家乡的特产”、“我们生活的地方”、“国庆的大街”等主题活动。活动中,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商量,确定活动的主题,选择活动的内容、方式,创设环境。在这过程中,幼儿体验、学习良好的品德习惯。如小班主题活动“开心宝宝”,老师和小朋友一同布置了一个温 1 馨、舒适的“家”,家里摆放着小沙发、小床铺,娃娃家具,墙上贴着班里小朋友开心的照片。孩子们在游戏“百宝箱”中感受在幼儿园的乐趣,在故事“我们的幼儿园”中明白幼儿园的常规,在儿歌“变变变”中模仿正确的坐姿、站姿,在游戏“开火车”中,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在“悄悄话”中,学习与他人交往„„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尽快了解幼儿园生活的一些日常行为规范,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从而较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而且积极主动、兴趣浓厚。因此,我园特别注重开展各项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尝试动手、获得体验、习得规则、受到教育。如,角色游戏“娃娃家”,幼儿通过模仿爸爸、妈妈、老师等角色养成自律、歉让等好习惯,在游戏“给娃娃系蝴蝶结、扣纽扣、喂饭”中学习生活自理。在游戏“学做解放军”中练习队列、队形,培养勇敢、坚强的品质,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动,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3、木偶剧表演活动
看木偶剧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为满足幼儿的兴趣爱好,我园经常组织幼儿观看由教师们自编自演的木偶剧表演活动,并将养成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如木偶剧《小羊和狼》、《大家一起玩》、《小熊请客》、《橡皮膏朋朋》等都是幼儿最喜爱的木偶剧,幼儿在生动、有趣的童话世界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提高了自护意识。
4、养成教育研讨活动
为更好地实施养成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我园专门组织开展 2 了养成教育观摩活动和养成教育案例反思交流会。全园教师观摩了梁以萍老师的养成教育活动“白白的牙齿”,活动通过让幼儿观看纸偶剧《小老虎治牙病》及幼儿动手帮小兔刷牙、自己学刷牙等活动,让幼儿明白了刷牙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幼儿保护牙齿的意识。通过观摩研讨活动,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白了养成教育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日常生活入手,寓教于乐。另外,在全体教师的反思案例交流活动中,教师们互相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案例,更使全体教师产生了共鸣,大家积极讨论,探索养成教育的最佳方式、方法。教师们在不断的反思和观念的碰撞中,提升了理念。
二、养成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日常生活是幼儿开展养成教育的最大实践场所,具有范围大、时间多、机会多、反馈快,幼儿无心理负担,特别是还能针对个别幼儿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纠正等诸多优点。因此,我园坚持确立“生活德育观念”,即德育内容从生活中来,并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让幼儿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评价、反思,让生活成为孩子们的老师。
1、常规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各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从常规教育入手,使养成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首先,教师结合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与幼儿共同讨论制定出班级的学习、生活、卫生等习惯要求,利用晨间谈话、晨间活动、用餐、就寝、散步等生活活动加强对幼儿的养成教育。如各班开展的“我是小主人”、“我是小小值日生”、“我来帮助你”等活动,让幼儿学习做生活小主人,午睡自己穿衣叠被,晨间活动自己整理玩具。他们还学习自己设计各种标记图,3 贴在相应的地方,如在水龙头下贴上节约用水的标记,在花草旁挂上请勿摘花的标记等,这些标记图既避免了教师过多的说教,又让幼儿主动遵守常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养成教育竞赛栏
各班结合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创设了生动活泼的养成教育竞赛栏。通过一些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的日常小事,潜移默化地净化着孩子们的心灵。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做个有心人,当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教师便不失时机地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如孩子讲礼貌,小白兔就跳一格,主动扶起地上的小椅子,小花就长出新花瓣等,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及时激励着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升国旗活动
我园坚持开展升国旗活动。每周一,伴随着朝阳和雄壮的国歌声,精神抖擞的小旗手和老师一起把五星红旗升上幼儿园的高空,每当这时,在幼儿幼小的心灵中都会激起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我园还结合升旗活动请武警叔叔、交警阿姨等人员向幼儿介绍各种爱祖国、爱家乡的优秀事迹及日常生活礼仪方面知识,加强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增强爱国情感。
三、养成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生活是幼儿最好的课堂,幼儿应成为广阔天地大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者。因此,我园注重养成教育的“实践”与“体验”,坚持带幼儿走向社会、大自然,让幼儿在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学习良好的品德习惯。
1、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幼儿的需要,我园组织幼儿到县府广场、实验小学、县武警中队、敬老院、红绿灯岗亭、妙高山、汤显祖纪念馆、图书馆、蛋糕店、水果店、菜场„„让幼儿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实践过程中习得社会规则,了解风土人情,锻炼意志,养成良好个性品质。
2、大带小活动
我园的以大带小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和家长的好评。幼儿园的小班小朋友与大班小朋友结成对子,大班的哥哥、姐姐带着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去春游,一路上大班的哥哥、姐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能干”,他们小心、爱护地牵着小弟弟、小妹妹的小手,排着整齐的队伍前进,原来很调皮、好动的哥哥变得懂事、能干,而娇气、稚嫩的小妹妹则更乐意听姐姐的话,模仿着哥哥姐姐的样子走得很好,比老师带着更乖、更守纪律。诸如看哥哥、姐姐上课、做手工,为小弟弟、小妹妹穿衣服、扣纽扣、讲故事、做表演等大带小活动,不仅使小班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而且也使中大班幼儿有了鞭策力量,认为自己要做得好一点,要给小弟弟、小妹妹做榜样,同时还体验了帮助别人的乐趣,对每个层面的幼儿都有不同的促进作用,富有实效性。
四、养成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教育的一致性,需要不断强化、反复练习,仅仅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有家庭、社会的支持、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因此,我园重视家长工作,视家长为重要的合作伙伴,通过家长园地、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六一”亲子游园活动、家长教育思想大讨论,向家长发放教育资料、讨论稿等方式,让家长走近幼儿园、走进课堂,近距离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情况,促进家园合作。通过活动,既提升家长了 5 家长的学教理念,又使家长树立起“以德育儿、为国教子”的观念。
五、养成教育与教师的言传身教相结合
教师与幼儿朝夕相处,是幼儿最直接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给幼儿耳濡目染。因此,我园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培训活动,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召开教育案例反思交流会、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等,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良好师德修养;另一方面,严格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严以律已,凡要求幼儿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要违反,要以自己的好思想、好行为、好作风、好习惯,为幼儿作出榜样。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教师的潜移默化,长期熏陶下,幼儿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体会与反思
通过一年的养成教育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养成教育十分重要,对幼儿的一生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养成教育的境界要高,起点要低,既要着眼于未来,又要充分考虑幼儿生活,心理发展特点,从最基本的体验教育,学习、生活、习惯入手;养成教育既要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又要促进教师不断地更新德育的价值观,并做到以身作则;养成教育,不是靠短时间的说教形成,而需要反复训练,更需要教师、幼儿园、家庭在教育上的协调一致,持之以恒。我园将不断地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将幼儿的养成教育常抓不懈,为培养时代儿童而努力。
遂昌县示范幼儿园
第五篇:养成教育
惜生命之源,„关住‟点点滴滴”,后面写着“李烁铃制”;楼梯口是“彼此让一让,安全有保障”,这个是“101中队”全体成员的……有意思的是,这些隽永的“校园文明提示语”都是由瀛滨小学的同学们自己创作的。
“文明提示语”DIY
—— 小学生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综述
福州市瀛滨小学 执笔:吴雪梅 叶武平
自2003年以来,经台江
“文明提示语”DIY
—— 小学生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综述
福州市瀛滨小学 执笔:吴雪梅 叶武平
自2003年以来,经台江区教育局批准,我校开始了《学会关心——从身边做起》这一德育课题的系列研究与实验工作,充分发挥“以综合实践活动为重要载体”的“瀛滨德育特色”,认真开展德育校本研究,提高其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2006年瀛滨小学德育课题加入了福建省“心手相牵”德育课题研究项目中,《学会关心—从身边做起》德育课题已成为其中子课题。几年来,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取得一定成果,现将中期研究实践活动《“文明提示语”DIY》呈现给大家,以供探讨。
一、活动宗旨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瀛滨小学“学会关心、从身边做起”德育课题研究的重要项目。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团中央颁发的《少先队思想道德实施意见》,本校以实践活动、体验教育做为基本途径,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道德要求、道德认识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这个理念出发,从“知识——态度——能力——行为习惯”四个层面,为学生开辟活动的舞台。让学生牢固树立知礼守礼的观念,学会正确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思想道德教育新局面。
二、实践活动背景
1、当前举国上下都在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而本校地处繁华的台江码头和农贸市场榕城古街,经商家庭的学生多,家长文化素质低,家庭教育力量薄弱,文明礼仪习惯和能力的发展极不平衡,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选择《“文明提示语”DIY》为近期德育实践活动的小课题,从中探讨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及行为习惯的方法途径。
2、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历来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新一届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一个口号:“文明礼仪争实效、知礼守法育新人”。
3、本校拥有一支阵容较强的德育工作师资队伍,拥有较好的关工委资源,与共建部队及其他“五老、六大员”联系密切,“以综合实践活动为重要载体”早已成为瀛滨小学的德育特色,2003年以来,本校开展的《小学生与交通安全》、《了解伟人毛泽东》、《小管家》、《节约用水》、《关爱自然从养花做起》、《漂亮的闽江石》、《共和国伟人面面观》„„一系列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活动已取得了多项成果、获得多次表彰,在省市、区甚至国家级各大媒体中报道了本校开展的活动,《学会关心——从身边做起》这一德育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工作等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实践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理解、感受周围人的处境、心理和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道德要求、道德认识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收集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3、认知目标:在收集或自制及润色、曙名“校园文明提示语”和为“文明提示语”预选校园内张贴位置的整个活动过程中,更多地获得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四、实践活动参与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五、德育实践活动的方法与步骤。
(一)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九、十月份)
(1)发动全体学生寻找并发现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现象 ;
(2)学生在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报刊杂志„„收集街头文明提示语。
(3)通过给家长一封信征求家长对此项活动的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4)发挥学校“三结合”教育网的作用,调动校外关工委老同志参与该项活动的积极性。
² 同一时期相关配套活动:
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本一项德育主题活动,充分渗透“做为奥运会东道国小主人,你准备好了吗?”思想,全校学生人手一份《台江区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从九月始,学校将利用早会、班队会课时间进行宣讲,要求每一位学生首先要熟悉应知、应会的内容。
一是利用各宣传阵地和大幅标语对“学规范,学做人”这一教育中心进行宣传,营造教育气氛。二是每周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演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的系列讲演,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 “规范”深入人心。三是各班级根据学校的周教育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每周分重点、分专题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学习教育,使“学规范”更细致,更深入。从10月份开始,分期分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台江区中小学生礼仪常规》知识测验。
(二)激发兴趣、确定主题、明确任务阶段。(十一月份)
1、欣赏图片、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教师将收集到的福州市区街头文明提示语图片制成课件。同学们在欣赏中发现,在我们福州这个沿海开放城市里,无论是公园里、马路边,到处都能看见健康、向上、温馨的“文明提示语”,那么,我们的校园难道不需要“文明提示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明提示语”呢?
2、宣布主题:瀛滨小学DIY“文明提示语”活动。
3、调查收集文字信息资料。
² 同一时期校园内外相关活动:
“全校性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演讲赛”;组织全体科任老师对各班队进行第一轮“文 明礼仪强化训练效果评比”,又组织了一支强有力的代表队参加福州市台江区“文明礼仪风采大赛”,力争取得好成绩。
(三)活动开展阶段(十二月上、中旬)
1、广泛开展“校园文明提示语”征集活动。要求全体学生做到:
(1)寻找并发现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的现象;
(2)针对已发现的不文明现象设计“文明提示语”,可以是“原创的”,亦可以是“拿来主义”——适当引用。
统一格式为:“针对 的现象,我想做一提示语:。建议贴在。”
学校共收到各中队上交的“文明提示语”四百多条,内容包括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校德育组、校辅导组、大队部学生代表共同评选,共有70位同学收集或原创的“校园文明提示语”被录用。学校在近期组织部分师生为“文明提示语”润色、曙名、预选好校园内可张贴的位置。比如:学校的墙壁刚刚粉刷过,同学们就想出“墙壁穿外衣,我们要珍惜”这样 的提示语。² 同一时期校园内外相关活动:
十二月中旬,学校组织的一支强有力的代表队参加福州市台江区“文明礼仪风采大赛”一举夺得了C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全体师生无不欢欣鼓舞。
(四)汇报展示与拓展延伸阶段。(十二月下旬——2008年1月)
2008年1月2日下午,我校彩旗飘扬、热闹非常。“迎奥运、知礼仪、争当文明小使者”德育主题活动隆重举行。共建部队的武警官兵、综治副校长、区教育局分管领导、校关工委老同志和一年级部分家长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在文明礼仪“三句半”的精彩表演中拉开序幕,德育主任对本学期“校园文明提示语”征集活动的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小主持人请来宾们给“文明提示语”创作获奖者颁奖。在《咱们从小讲礼貌》歌声中,十几位一等奖获得者得到一份礼物——他们创作的“校园文明提示语”已被制作成精美的牌子,每人从现场来宾中 邀请1人,共同在校园内合适的位置贴上自己的获奖作品;两位主持人还当场采访了三位获奖同学,谈自己的创作体会和收获。接着,大会表彰了本学期“全校性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正规化队仪式比赛”、“文明礼仪演讲赛”中获奖的班集体和学生个人;请获得冠军班的六(2)中队表演了精彩的“正规化队仪式”;最后,进行瀛滨小学“校卡”启动仪式,校长宣布:2008年开始实行“校卡”制,每位学生每日随带“校卡”。“校卡”不仅提供学生个人信息,还能利用它发挥育人功能(“校卡”后面是激励卡、提示卡。)„„各班派代表上台领取“校卡”,在《咱们从小讲礼貌》歌声中,全体同学当场挂在胸前。代表宣读倡议书;活动在同学们精彩的集体舞中结束,来宾们则离席参观了同学们创作的“校园文明提示语”。
来宾们看见:花圃前是“多一份爱心,增一分春色”,后面的具名是“高诗蕾”;水池边是“珍 惜生命之源,‘关住’点点滴滴”,后面写着“李烁铃制”;楼梯口是“彼此让一让,安全有保障”,这个是“101中队”全体成员的„„有意思的是,这些隽永的“校园文明提示语”都是由瀛滨小学的同学们自己创作的。福州晚报记者安梓翻开三年(1)班黄姚同学胸前的校卡看了看,上面有黄姚同学自己写上的励志语:“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自己灰心丧气!”而她的同学陈晓锐的励志语则是:“没有什么困难能打倒我!”这个小男孩自豪地告诉记者:“每天佩戴上校卡的时候,大声念一遍励志语,浑身都充满力量!”校卡不仅能使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还可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六、活动成果的交流和总结
我校《迎奥运、知礼仪、争当文明小使者》德育主题活动及其中《“文明提示语”DIY》实践活动得到了与会代表和学校家长的广泛称道。福州晚报记者当场赞道:这项活动针对性强、教
育性好、实效性高。
福州晚报在2008年1月7日宣传报道了台江区“瀛滨小学学生DIY文明提示语”
活动。
福建省教育厅网站1月17日宣传报道台江区“瀛滨小学学生DIY文明提示语”活动。
福建省希望教育网1月份也宣传报道台江区“瀛滨小学学生DIY文明提示语”活动。
„„„„
我们感到:通过上述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皆有明显好转,活动中学生们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一)阶段性研究后的反思:
1、成功的体验。
(1)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四专两渗透”——专课教育(如思品课、早会课、队会课)、专题活动(如专项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富有实效的专项活动,使课题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探索、深化。)、专项训练(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分类分期训练)、专家指导(研究性学习进课堂,提
高教师素质);“两渗透”指的是: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渗透在校园环境氛围中。
(2)德育研究工作离不开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也离不开校关工委、诸共建单位的密切配合,应重视在不同地域结对子搞共建,共同进行德育课题研究实践工作。
(3)任何以教育为目的的活动都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A、主体参与性原则:以学生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活动措施都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而选择和设计的。学生要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B、民主个性化原则: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要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
C、实践探究性原则: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探索性活动的时间,不断扶持学生的愿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D、激励进取性
原则;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新方法处理问题,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思路。
存在问题:
1、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学生走出校园的机会少,拥有的实践活动时间少,范围也不够广。
2、个别老师忽略了: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讲求教育目标切实可行和教育方式的可操作性,因而其教育的实效性与原本目的就有一段差距了。
今后思路:要把“学会关心”课题的研究、文明礼仪的教育与认真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市教委制定的《中小学生道德常规要求》结合起来。课题研究应当以行为规范养成为主线,以“学会关心”为手段,把习惯养成作为目标和结果,继续巩固《“文明提示语”DIY》体验活动的已有成果,使课题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