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最终版)
浅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沭阳县实验小学 庄彦琴
道德作为社会的一种行为准则,主要是以规范的形式来发挥作用的。在道德领域,道德规范是人们判别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尺度,也是人们在行为中选择应当怎样做和不应当怎样做的基本标准。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加强公民道德规范的制定、宣传和教化工作,以促进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良心,落实在人们的道德行为上。道德渗透在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道德规范也相应地表现在社会的不同领域,一个社会实际存在的道德规范是多方面的和多层次的。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既要对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道德规范作通盘考虑,分门别类地加大建设的力度,更要抓住一些重要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主体,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以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人皆信,人人皆行。历史和现实都表明,道德在一个社会中的作用大小,并不一定取决于道德规范数量的多少,而往往取决于作为主体的基本道德规范在社会成员中的知晓度、信奉度和践行度。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概括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十个公民道德规范,在调整公民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他人的关系中,各有不尽相同的功能,大致说来可以对这些功能做这样的认识和划分:“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规范的也主要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即把“守法”作为公民对国家的道德责任的“底线”;“明礼”主要是规范公共场合的公共道德行为,文明礼貌是公民在公共场合应当遵守的最基础的道德准则;“诚信”主要是规范公共
关系中的道德行为,是对“明礼”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团结”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友善”与“团结”是同一层次的道德规范,功能也是相类似的,但更加注重公民个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勤俭”主要是对公民个人提出来的道德要求,勤俭的道德素质更多地在公民个人的行为中表现出来;“自强”主要也是对公民个人的道德素质提出要求,与“勤俭”是同一层次的道德准则;“敬业”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奉献”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并引申出公民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这样来认识和划分上述十个公民道德规范的功能,只是从基本的方面着眼的,在实际的公民社会的道德实践中,各个公民道德规范的功能往往是互相渗透、交叉并行的。例如,调节公民与国家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总是调节公民个人相互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而调节公民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也具有调节公民个人与社会、与国家的相互关系的功能。因此,对公民道德规范的具体功能不应作绝对化的认识和划分,而是要在明确它们各自主要的功能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它们的其他功能进行具体分析。
明礼诚信——做人之根本
沭阳县实验小学乔海侠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求,对我国公民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规范。除继续推崇像“爱国守法、团结友善”,这些传统美德外,还着重强调了“明礼诚信、勤俭自强”等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新规范。可见,“明礼诚信”在基本道德规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礼诚信”实际包括“明礼”和“诚信”两个规范。首先说说“明礼”。
我们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获得这样的美名,首先是由于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格外讲究“隆礼”。
其次,说说诚信。
把“明礼”与“诚信”放在一起组成“明礼诚信”,“明礼”和“诚信”是有内在联系。一般来说“明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表现,“诚信”是人的内心状态。“诚”于内而“礼”于外,是对“明礼”与“诚信”相互关系的最好的解说。不“诚”,则无“礼”;无“礼”则不“诚”。
“诚信”首先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孔子说“民无信不立”,指国家的统治者应取信于民,否则就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做人最要紧的是诚实。一个人不诚实,人家就不相信你。失信于人,就不会有威信了,也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这是我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从小对孩子的谆谆教导。
因此,为了让学生未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就应该着手教育学生从小“诚信”,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诚信从教师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做错事,老师可批评学生。同样,老师做错了事,也应该接受学生的监督。老师有错,当学生指出来时,应该谦逊地说:“对不起,我一定加以改进。”千万不要认为学生敢指出自己的缺点而火冒三丈。相反,老师要为学生辨明是非,主持公道,敢于发表对处理事情的看法而高兴。这样,潜移默化,学生就会以老师为榜样,逐渐形成伸张正义,大胆认错,敢于改错的忠诚老实的好品德。
二、教师一定要遵守诺言,不要说过头话。例如,有的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发现有学生经常旷课,就对学生说:“下次你还旷课,以后就通知你的家庭来打你一顿。”结果,学生不知旷课了多少次,家长还是不来。还有的老师往往给学生许愿:“要是我们班期末考试学习成绩争得全级第一,就组织大家去旅游……”,结果最后又没有实现。老师这些作为将给学生留下什么呢?留下的是:老师说话不算数,欺骗学生的印象。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说话做事也会随随便便,形成表里不一的坏习惯。
三、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为此,老师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有利于迅速及时地判断学生的表现是否诚实。
四、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诚信品德培养的书籍,指导学生经常阅读,让他们了解伟大人物诚信品德的形成过程和高尚品德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认识水
平,开阔他们的思想境界,激发他们培养诚信品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五、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目前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上出现这些欺诈行为是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多行不义必自毙”,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的人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相信,随着我国颁布实施整顿和治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再加上我国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这样,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一定能从源头上根治这些不“诚”也不“信”的假冒伪劣和欺作行为。
总之,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教育他们从小养成“明礼诚信”的道德品质,从自身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此外,还要教育他们学法、知法、守法,依法律己,为全社会营造诚实信用的良好环境尽到自己的责任。
第二篇: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1、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全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2、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我国公民应遵守的社会公德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4、我国公民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5、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家庭美德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第三篇: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宣传材料
公民道德宣传材料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化成果,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是人民群众最高利益的象征和代表。
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天职和第一义务,责无旁贷。
守法,法是国家纪律的集中表现,人人必须遵守,奉公守法。明礼诚信
爱国守法:礼是人们文明表现的一种行为规范。
明者,懂也,明白也,实践也。
诚信,诚者,实也,真也;信者,实也。诚信是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方面,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的道德准则,不诚不信,将无法群处。团结友善
团结友善: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和准绳。
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彼此必然发生各种关系,而处理彼此关系必须从好心出发。勤俭自强
勤俭自强:勤与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及优良传统,勤与俭相辅相成,终成大业。敬业奉献
敬业奉献: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三百六十行,即“业”,“状元”就是敬业中的优秀者。
个人的社会存在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个人要存在必须要奉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奉献是由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社会公民道德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理想”,就是要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强信念,富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保持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
“有道德”,就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艰苦创业精神,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有文化”,就是具备基本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历史知识、经济知识、文化知识和劳动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健康理性思维,具备一定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有纪律”,就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民主观念和纪律观念,学法、知法、用法,依法办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
第四篇:附2 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精选)
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1、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全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2、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
(2)明礼诚信
(3)团结友善
(4)勤俭自强
(5)敬业奉献
3、我国公民应遵守的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4、我国公民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5、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要求做到:
(1)尊老爱幼
(2)男女平等
(3)夫妻和睦
(4)勤俭持家
(5)邻里团结
第五篇: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勤俭节约公益广告策划
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勤俭自强
公益广告策划案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背景分析……………………………………………… 3
1、我国粮食资源现状…………………………………3
2、此次广告策划的必要性……………………………4
市场调研 ………………………………………………5
1、客观条件……………………………………………5
2、主观条件……………………………………………5
广告文案 ………………………………………………6 1广告目标………………………………………………6 2广告对象………………………………………………6 3广告主题………………………………………………6
4广告策略………………………………………………6
5广告创意………………………………………………6
6广告媒体选择…………………………………………7
第四部分
预算和效果……………………………………………8
1广告预算……………………………………………8
2效果评估……………………………………………8
第一部分 背景分析
一、我国粮食资源现状
(一)概 述
我国目前我国粮食总产约为4.6亿吨,人均粮食370kg,基本上解决了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由于经济政策不配套,产业政策不稳定,局部地方曾出现“卖粮难”问题,因而有的学者就认为我国粮食过了关,供大于求。这实际上是低消费水平下的相对过剩,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很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过剩,特别是当前面临人增地减的矛盾,我国粮食总产已出现连续滑坡,如不采取良策及时解决,将会带来粮食危机,影响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宏观失控,增长过快,由建国初期5亿增至13亿,预计2030年我国人口将增至16亿,若按人年均消费粮食400-500kg计算,则需增加粮食产量1.2—1.5亿吨,单产达到6000-8000kg/hm2,总产才能达到8亿t,然而,因经济建设占地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等原因,使耕地逐年在减少,据国土资源部统计资料:近七年来全国减少耕地66000hm2,其中600多个县市人均耕地面积仅0.05 hm2,目前全国耕地由1998年的9000万hm2减少到2004年的7700万hm2,减少14%,人均耕地仅0.09 hm2,xq约占世界人均耕地1/3,约为美国人均耕地1/11,预计2030年耕地将减少到12000万hm2,人均耕地降至0.07hm2,近于临界状态。
(二)我国粮食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水资源短缺,水土污染严重
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5—2.8万亿m3,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2230 m3,在世界排名88位。按联合国人口行动组织(PLA)提出2000 m3/人.a标准为严重缺水,1000 m3为人类保障线来衡量,目前我国低于2000 m3有18个省市,低于1000 m3有10个省市,是世界13个严重缺水国家之一。据200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污水排放总量626亿t,长江片220亿t,黄河片39亿t,其中工业废水60%未达标排放,湖北襄阳峦河水D.0为0,嗅气难闻,鱼草不生,水体土地受重金属Cu、Cr、Pb、Hg和有机氯污染,使我国130多个湖泊水质富营养化,农业只能靠污水灌溉,Cu、Cr、Pb、Hg和有机氯污染后,生产力难以提高,制约了粮食安全增长。
(二)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农田生态环境恶化
林是农的保障。我国森林面积12664万hm2,森林覆盖率16.55%,人均林地仅0.12hm2,,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7%,全国因建设、毁林开荒、山火、病虫害等原因,每年损失林地约150万hm2。由于森林遭到乱砍滥伐,农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3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荒漠化面积262.33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7.3%,且每年以3436km2速度扩展。40多年我国水土流失减少耕地367万km2,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50亿t,致使塘库泥沙淤塞,河床升高,黄河、长江下游变成“悬河”。土地生产力下降,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难以提高。
(三)农业组装配套技术不到位,财政投入不足
我国农业组装配套技术不到位,粗放耕作,掠夺经营的增长方式仍然存在,导致农业产量低,综合效益不显著。近年国家对农业财政预算总额比例偏小,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1980年为13.07%,“九五”期间下降到8.2%,直到2004年支农支出才有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农业推广制度不健全,目前农业事业单位受国家机构改革的影响,基层农技人员面临下岗分流、差额拨款的冲击,干部身份将被置换,出现了“网破线断”,农技推广处于瘫痪半瘫痪的状态,新的农业技术和科研成果推广就难以到位,影响了粮食安全。
(四)农民科技素质低,干群生态经济意识弱 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施农业粮食安全的前提,而提高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又是实现三大前提的基础。然而目前我国9亿农民文化指数1990年为6.2年,2000年才达7.4年,而发达国家目前已达13年,如果农民文化指数以0.16年的速度提高,到2010年才达初中毕业水平,到2025年才达发达国家80年代末的水平。特别是前几年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民负担重,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务工经商,在家务农者多为老叟和妇女,导致土地抛荒,粗放耕作,广种薄收。由于劳动者素质差,干群生态经济意识弱,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粮食产量难以持续提高。
二、此次公益广告策划的必要性
我国的粮食资源丰富,众所周知,但是人口众多,这也是家喻户晓。总量是很大,但在基数很大时,人均资源量很少,远远低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有节约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财富,倡导节约的品质和精神势在必行。
第二部分 市场调研
一、客观条件
据调查,我校公益广告标志牌很缺少;校园中的公益广告标志牌已经为数不多…… 为了挽救校园环境,关注公益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大学生参与,创作了公益广告,共同保护与节约我们粮食资源等内容。
二、主观条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只关心自己的衣食冷暖,而是把更多的目光放到了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周边环境。节俭已然成为一个人们普遍关心的热门问题,也更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而作为当代青年中佼佼者的大学生们的节约意识的强弱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调查显示,大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但是行动能力还有待提高。现状一:大学生的节俭意识比较强 89%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节俭意识很强,并愿意积极参与到粮食保护工作当中,仅有11%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节俭意识一般。目前节俭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了节俭的重要性,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现状二:大学生的行动能力还有待提高
当发现有浪费现象时,17%的同学会找有关部门反映,20%的同学会组织有关行动来制止,56%的同学想参与但由于单身力薄而放弃,7%的同学会视而不见。大多数大学生的表现让我们质疑大学生是否真正具有节俭意识。节约粮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我们不仅要自己行动起来,还应该阻止他人破坏环境。现状三:校园节俭教育有待加强
46%的同学从电视、广播、电影等获取节俭知识,22%的同学从网络获取,20 %的同学从报刊杂志获取,12%的同学从校园内获取。社会的节俭宣传对环保教育做了一定程度的贡献,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的节俭教育还有待加强。
.第三部分 广告文案
土地干涸、粮食短缺等现象预示着粮食问题在诸多问题中越来越重要,中国最近几年的粮食灾害也使人们明显的感觉到了粮食问题的恶化。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粮食问题也更加关注,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治理粮食问题。节俭意识已经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通过广告宣传,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大学生与公益文化相结合,突出实效性、人文性、公德性,通过广告传播公益文化,营造科学、高雅的道德氛围,使大学生接受更多的新事物。
一、广告目标
通过广告宣传,把节俭意识植入大学生的大脑,让人们感觉到节俭的重要性,树立一种粮食短缺的危机感,特别是对粮食资源资源的保护。让广大同胞意识到,保护粮食资源资源就是造福后代,是地球生物得以繁衍生息的根本条件。让这种意识驱动人们自觉的保护环境和地球资源。
二、广告对象
本次广告对象为全体公民。为了能够提升本次广告效果,我们对中国一线城市的公民进行抽样调查,进行广告对象的了解。
三、广告主题
节约粮食,合理使用资源,就是延长地球人类的生命。这一主题既联系了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必要又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这一社会问题。人们也易于接受和理解,从这一主题中,人们可以更清晰的意识到环保带给自己的利益,并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更好的行动。
四、广告策略
1、广告目标对象:大学生(主要在辽宁各大院校就读的)。这个年龄的阶段的人具备相当的理解力,可以理解平面广告的诉求,从小处着手,以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2、广告区域:在辽师大教室及公共场所,网络、电视、报纸、杂志能到达的地区。
3、广告信息刺激:以浪费引发的粮食短缺为背景,提出广告诉求。加重节约,合理使用资源的危机感,刺激人们节俭的意识。
五、广告创意
运用对比法制作平面广告,画面简单易懂易读。以漫画的形式来对大学生“说教”,又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性。
六、广告媒体选择
1、网络
现在网络已经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广告媒体,网络的普及度已经接近90%,网络是使用率也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网络广告的识别也有很高的认识。现代网络可以实现信息交互,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接受者可以便捷的交流信息,发布者可以更好掌握网络传播的效果。
2、杂志
杂志的读者更能接近广告受众,并充分理解广告诉求。在杂志上可以添加更多的说明,加大广告信息的含量。平面广告印刷出来了也很精美,可以增加广告的关注度。
3、报纸
其读者最多,能辐射到更多的民众。可配合软文,一加强广告的吸引力。报纸的可信度高,简便灵活,信息详尽,成本低,还便于数据的存查。
4、电视
选择科普知识频道,在节目开始或者结束后以画面的形式展示。采用这四种广告形式的组合,实现优势互补,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实现广告目标。
第四部分 预算和效果
一、广告预算
1、具体媒体选择
网络
人人网、微博。
杂志
主流杂志。
报纸
《半岛晨报》。
电视
大连广播电视台。
2、金额分配(单位:人民币)
平面媒体(报纸、杂志)1千
网络 5千
其他 2千
应急金2千
广告预算金额:1万
3、频率分配
网络长期投放,杂志间隔两期投放,报纸每星期间隔一天投放,电视长期投放。整个广告宣传为一学期。
二、效果评估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在不同的学院和年龄、专业里进行抽样调查,可采用实际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评估广告的效果,看广告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引导作用,用实际情况来调整广告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广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