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律师谈“公务员”下海做“律师”
律师谈“公务员”下海做“律师”
原文:苏州霍志杰律师谈公务员辞职做律师现象
霍志杰律师认为,公务员辞职选择做律师职业反映出公务员队伍和职业的悲哀,公务员下海做律师具有一定的社会深层次缘由:
一是公务员队伍中隐藏着大量的有才干的人员,这些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怀才不遇”,因此,“下海”想大干一番,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是做公务员和做律师的收入相差甚远。除非沿海发达地区或者做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一般的公务员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公务员,一年下来工资就两三万元,工作十年八年后也就每年五六万元,而作为律师,刚起步阶段一年也有五六万元,做几年做到合伙人后年薪有可能上百万,甚至更多,这是公务员岗位所不能相比的;
三是官场不好混,而做律师只要自己努力了,效果明显。眼下,混官场没有关系没有经济支撑简直就是原地踏步,升迁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官场会经常勾心斗角,上下级很明显,领导和下属简直是两个阶层。而做律师就不一样,做律师只要你肯努力,即使你没有关系,只要勤奋,多吃苦,做几年后一年拿到几十万元的收入是很正常的,而且律师很自由,不需要受任何人约束,更没有上下级关系,不会担心上级给你“穿小鞋”;
四、为孩子考虑。尤其针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做公务员收入低,而且没有“实力”难以升迁。同时,由于经济条件较差,跟随的教育、医疗卫生、工作环境、人文地理等各方面的条件都会受影响,尤其是对于孩子,有些人不甘心自己的孩子一直在偏僻落后的地区生活,总希望给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给孩子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因此,这些人就会考虑辞去公务员职务,转做律师或者其他行业,这类人往往会选择前往长三角、珠三角或者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做律师或其他行业,这样就会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活居住等各方面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好处,也算是为了子女后代造福,这就是所谓的“创一代”的心理,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
综上分析,霍志杰律师认为,随着我国司法改制的深入,以及国家反腐倡廉步伐的加快,那些想通过公务员升职发财的人员会越少,公务员一定会转变思路,寻找新的发展道路。同时,这些人随着眼光的拓宽,或者是为了子女后代考虑,会积极的外出寻求发展,势必造成公务员辞职现象的普遍存在,最近公务员报名人数减少的报道也体现出了这一发展趋势,这也许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或者服务性政府的改革是个利好。
第二篇:谈律师制度改革方向
论律师制度改革方向
国际法学院09级01班高颖2009301030
律师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法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难发现,我国律师制度仍存在不少需要改革完善之处。下文将针对司法考试制度及律师权利的保护进行阐述。
一、在司考资格方面,可适当提高参加司考资格的条件
律师资格是公民从事法律服务行业的必要条件。严格规范律师资格制度,对于提高律师的整体素质,保障良好的法治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对于报考司法考试的条件要求较低,存在着诸多需要完善之处。
(一)应限制非法律专业人员报考。律师职业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职业,没有经过系统、专门的学习、训练很难形成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技巧。现实生活中,这些非法律专业人员为了通过司法考试往往功利性的对一些法律条文进行死记硬背。在司法考试中, 这部分考生中有些由于其记忆力强、复习资料对路,可能通过考试, 取得律师从业资格。但是,真正进入了法律服务行业,由于缺乏法学理论功底,往往难以胜任律师工作。
(二)应提高法学学历水平的要求。在美国,本科毕业生,不能报考律师资格;没有经过三年法学院学习并以良好成绩取得毕业文凭的, 不能报名参加律师资格考试。我国在这一方面要求较低,只要具备了法学专科以上学历便可报考。在律师制度恢复之初,由于法学人才奇缺,这种要求是可行的。但对于当下高层次法学人才相对丰富的情况下,仍然沿用传统的报考律师资格学历条件, 显得不合时宜。不仅如此,法学专科人员对于法学的研究过于表面、肤浅,缺乏深厚的法学根底,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常常会捉襟见肘。
(三)对于报考人员的品行进行审查也是极有必要的。西方一些国家的有关考试主管部门对报考者的人格和品性要进行严格审查,如果报考者被发现人格和品性不良,不宜具有律师资格, 即被拒之于考试大门之外。这对于我国的司考制度极具借鉴意义。根据《律师法》
第五条的规定,我国对于律师品行的考察是在通过司法考试之后进行的。在社会生活中,,“ 品行不良” 而通过考试取得律师资格者, 大有人在。如果不事先对报考人员的品行进行审查就可能使一部分品性不良的人混进律师队伍,危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二、在律师的权利方面,应对律师权利进行保障。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律师在从事法律服务时具有一部分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权利往往得不到保障。
(一)调查取证权的实现。随着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人,律师调查取证权越来越重要。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和个人不愿意协助律师进行调查取证,甚至故意刁难、阻挠。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公民的法律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要在法律上对律师的调查取证权进行落实,由法院对律师的合理的调查取证进行授权,并予以协助。
(二)刑事辩护豁免权的赋予。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指律师在法庭上的辩护言论,不受法律追究。在刑事辩护中,控辩双方难以平等对抗。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律师缺乏权利保障,往往成为“权大于法”的牺牲品。在刑事辩护中,一些律师由于调查取证被冠以“伪证罪”。律师从事刑辩工作困难重重,甚至会将自己陷入泥潭,这也使得一些律师对刑辩工作望而却步。因此,对刑事辩护中律师的保护是极有必要的,这不仅对于保障人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创建一个公平正义的良好的法治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
实践中,律师从事法律服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还不止这些,例如侦查阶段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受局限,审查起诉阶段律师的阅卷权也受到阻挠等等。
总之,我国的律师制度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律师制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应正视这些不足和弊端,积极推行制度改革,为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法律秩序而努力。
第三篇:我做律师的几点体会
关于从事律师工作的几点体会
从事律师工作需要什么样的业务素质条件,是大凡想准备执业的人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也是正在执业的人员应当考虑的问题,有的执业律师在工作中干的比较成功,有的不太成功,究其原因,各有各的因素,我认为首要的因素就是律师应当具备律师业务的基本素质。、一、从事律师工作需要扎实的法律功底
依据我国《律师法》规定,律师是社会的法律工作者。从事律师工作的性质是法律服务,是为别人提供法律帮助的专门人员。如果说一名医生以他的医学知识为患者解除痛苦,依靠的是精湛的医术,那么他的精湛的医术来源于他多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努力。同样,从事律师工作也需要扎实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的实践经验。律师工作的责任重大是因为给别人提供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权益,严重的甚至牵连着当事人生命。因此,扎实的法律知识是作好律师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一基本素质或者学而不精,是不可能干好律师这项工作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走上法制轨道,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方针,这为从事律师工作创造了一个好的法制环境。因此,从事律师工作必须学好法律用好法律。具备扎实的法律功底,这是新时期对法律工作者的客观要求。另外,从国家设立的律师制度来分析,从事律师工作应掌握法律知识的程度已有了严格的要求,如国家实行律师资格考试制度和实习律师准入制度,这两项制度的确立足以见得,扎实的法律功底是从事法律工作的必备条件。具备律师资格这只是一个初步条件,不等于具备了法律功底。一个人具有了健康的体魄,可以从事体育运动,但他在运动场上不一定是赢家,还要看最终实践检验的结果如何。我认为扎实的法律功底的形成不仅仅在于他头脑中记忆着多少法律条款。而在于对法律知识了解以后的正确运用,以及通过实践检验。
要具备扎实的法律功底,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我认为除努力学习打好基础外,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法律本身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家法律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更新、修改、创新、完善,这就要求法律工作者不要局限于原有已掌握的法律知识,而是应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国家的立法进程,假如,我国的《刑法》自79年以来由原192条增加到现在新《刑法》规定的451条,《合同法》由原来的64条增加到现在428条,仅从这些个别立法变化来看,法律本身具有不断变化的特征,如果不重视这些情况,思想就会停滞落后,就很难适应服务于社会的需求。
法律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分门别类的组合体,执业律师工作不可能对整个系统做到全面的掌握,要具备扎实的法律功底,执业律师必须对某一个类别的法律有专长。但做为律师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更应该走向专业化。总结那些做律师工作较有成绩的人,他们是除掌握一般的普通法律知识以外,更主要的他们在某一类法律方面堪称为专家。所以尽管律师业务的分工已成为客观必然,但从事律师工作还必须具备专业特长。、二、从事律师业务应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
(一)应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不意味着完全可以胜任律师执业工作,因为律师执业工作必须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执业律师要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在代理活动、辩护活动,非诉讼活动中须把头脑中形成的思想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法律文书与律师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种表现是客观的,是不可回避的,如果做不到或做不好,也很难满足工作需要。同时每件具体的律师执业活动都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骤都离不开文字表述,在律师业务活动中文字表达的目的在于陈述、说服和辩论,使对方接受正确的观点,这个文字表述的过程,主要的体现在写作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个能力是根本不可能从事好具体业务活动,有了法律知识,藏在心里写不出来,那纯粹是头脑图书室,中看不中用。因此,写文章表达意志和思想是从事法律服务业务活动的必要手段和方法,这个方法和手段就是架在河流上的桥梁,没有这个桥是不能正常过河的。
如何提高执业活动中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是一个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涉及到逻辑思维、文字修养、文学知识等各个方面的修养,这比法律知识还要具有基础性,例如,书写代理意见、书写辩护词是论证性比较强的文章,若文不对题,漫无目标,杂乱无章,没有严谨的结构,使得相对方无所认识和适从,其结果是不能很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形成相反的效果。
每一具体法律业务的完成,均离不开与相对方文字、文章的信息传递,这种信息的传递本身即是对执业者思想的具体反映,也反映出委托人的具体意志,只有反映的及时、准确、有理、有利,才能有效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重视司法文书的写作,在于不断的总结经验,更在于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不存在一步到位,在从事法律业务过程中,更经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循环往复,在这样的循环中,只有自我提高和创新才是一个进步的过程。每个法律作品不一定是合格的,但是只要大部分法律作品具有合格性,执业活动才能不断成熟。因此职业律师要勇于创新,而不能缩手缩脚,固步自封,更不能思想僵化。
综合上述,执业者法律知识的输出,在于把文字传输于第三方,而第三方的接受在于文章本身,在于执业者的书写能力。()
(二)应具有突出的口语表达能力
律师不仅应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而主要的是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在律师工作中已经成为一种必须工作手段,它具有即时性的特征,往往是走到哪儿说到哪儿,解答法律咨询离不开说话,出庭诉讼离不开说话,经济谈判离不开说话,法庭辩论更离不开说话。而法律本身又要求执业律师在业务活动中,尤其应当说好专业话。这里的专业话表达又突出体现在专业演说的表达形式上,把对法律的认识说明白,把法理阐述清楚,把对事物的辩论理由说下去,目的是使对方接受,所以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的关键在于使别人认可,而不被人所拒绝。
律师的口头语言表达形式主要体现在陈述、反驳两种形式,陈述在于清晰,反驳在于严谨,清晰与严谨有利于沟通和交流,其最终目的要求在法律和事实上达到融洽和和谐,达到事实和法律的最终有机结合。
无论是陈述和反驳又在于即时性,法庭上十分钟,法庭下十年功,正如京剧演员的台上表演之所以精彩是他多年台下磨砺的结果。一夜之间成为演说的高手那是幻想,但孜孜不倦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一个不瞎说的执业者、一个不说瞎话的执业者应当是逻辑思维比较强的人,能说不在于诡辩,两者性质不同。从事律师业务在于追求真理,诡辩者惧怕真理,法律作用的发挥,在于事实基础,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又取决于适用法律的人,如包括法官和检察官,而正确认识的来源一个重要方面又往往来自于矛盾着的两个当事人主体的辩论,而辩论又来自于专业代理人包括律师在内的语言表达。可见语言表达在律师工作中何等重要。、三、执业律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执业律师的职业道德好坏,直接影响到他所从事律师业务的根本方向和法律服务的好与坏。
道德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一个普通人缺少了解,人民远离他,如果执业律师缺了德,既害人又害己。害人是说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害己是说使自己的律师业务走到绝境,最终没有人去雇用他。正如一个商人没有商业道德他的生意不会长久;一个医生没有医德,他会贻误患者;一名律师不遵守律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损害当事人的财产利益,损害当事人的人身权利,同样也会败坏自己的名声。
一个掌握法律知识,写一手好文章,有雄辩口才的人,如果缺德,那么前三项的素质不如不具备的好,因为不具备,尚不足以懂得太多。可见德的重要性在法律执业中的地位,是第一位的。
执业律师的职业道德是什么?它除了要求具备人类社会基本的道德外,它的道德标准应该是提高了的,具体来讲提高的部分就是在执业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必须坚持社会正义,必须坚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不愧对于社会公众对律师的称呼,也只有这样才能干好律师工作。
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尊重事实真相。如果帮助当事人作伪证,在庭上诡辩不仅不是实事求是,而且是违法行为,坚持实事求是是要求进行不断的追根求源和探索,不畏艰难的调查取证,不畏权势的抗争,敢于坚持真理,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一句口号,是骗人的表现。
维护法律尊严是坚持法的公平和正义。如果曲解法律就不是维护法律的尊严,法律本身是人民大众的共同意志,不去维护当然是与人民意志相悖,是行不通。有人称律师是护法使者,这个护法使者称号的承受,是以主动维护法律尊严为条件的,维护法律尊严是具体的职业道德的体现。
维护社会正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社会正义与社会主义法律是一脉相承的,执业律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是分清好坏、善恶、美丑、合法、非法。如果不识好歹,就不能维护社会正义。社会主义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律师执业活动中的社会正义是以法律为准绳,它和以事实为根据的法律原则是相统一的。如果丢失这个原则,那么什么坏事都很容易做了,就很可能走向反面,古人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于强调正人君子的情操。律师执业者也应如此,世上无至善,但应求尽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全部律师业务活动的归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正义,尊重法律,其目的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受当时人委托开始,当事人和代理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是法律自然属性的一部分,偏离这个目标则会无的放矢。
综合上述,律师业务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是究其基本方面,法律素质是前提,表达素质是关键,道德素质是根本,执业律师作为社会的法律工作者应牢记基本素质的要求,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更应当成为每位执业者不懈的努力和追求。
王永利
二O一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第四篇:做律师几年的心得体会
做律师几年的心得体会
在一次交流会上,有位律师同行给法学院的学生出了这么一道题:有一个公司因客户拖欠其十万元的货款,经多次催要就是不还,就打电话向律师咨询。问题假如你是一名执业律师,面对这样的咨询,该如何处理?
就这么简单的问题,结果近百名法学院的学生没有一个敢正面回答,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一发律师函,二向法院起诉。这个的答案,如果是法学院的考试答题,也许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是针对一名执业律师来说,这样回答肯定是错误的。因为作为一名执业律师,面对任何的咨询,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咨询者变成自己的客户,把咨询者的问题变成自己的业务或案件。因而律师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告诉别人怎么处理,而是怎么让客户来与自己面对面地交流,通过交流获得当事人的信任,接受当事人的委托,签下代理合同和委托书,并收到相应的律师费。既然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咨询者带着交易资料来律师事务所面对面地交流,那么方法就是多种多样的,律师与律师之间个人魅力上的差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显现出来了。
从上面这个简单的问题就不难看出,律师不仅仅专业人士,而且还是商人,律师的专业能力要通过高超的商人技巧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现在地大学中,法学院和商学院是分开的,商学院必须要学法学院的课程,但法学院就未必去学商学院的课程了。现在律师的商业意识很薄弱,做了律师也不把自己当商人,由于不善于推销自己,再高的学识和才华充其量也就是巷子深处的酒。
律师属于知识分子的范畴,中国知识分子历来重学轻用、重理轻行、重己轻人、重文轻商,这些知识分子的酸臭味在法学院老师不遗余力的言传身教下得以不断的发扬光大,使得现在有些法学院的学生到了社会上后,望着茫茫人海,不知所措,满腹经纶无处可泄。
作为一名律师,知识、学问、技能、经验也都不是你从娘胎里带来的,执业律师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法律、法规,法学理论、知识,自己和别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技能、技巧贩卖给需要它的人,说白了就是拿别人好的东西拿来贩卖,就足可以成名成家了。
律师等于商人加专家,先用商人的大脑找到目标客户,用商人的大脑谈成业务,签订成业务签成单,只有接受了当事人的委托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业务技能,否则再高深的学问和精湛的技能充其量也只是茶壶里的水饺——倒不出来。
现在年轻律师感觉执业难,无非就难在两方面,一缺经验,二缺人脉。经验靠积累、人脉靠培养。就经验而言,律师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程序、格式、内容,一切的工作都是有顺序的,其次每一阶段的工作也都相对固定的格式,所谓的格式 1 就是结构层次非常明确,最后才是填充内容。律师两大基本功就是说和写,至于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说到什么分寸,写到什么程度,这完全靠练,就像烧饭做菜一样,咸淡、火候只有多练几次才能掌握。在人际关系的培养上,最大的瓶颈是心理障碍,自我设限和对自我价值的定位过低。假如把一位刚刚从事律师工作年轻人与亿万资产的企业家,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可能就会不知所措,甚至会惊慌失措。
年轻律师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平常心,面对各种各样的场合,各种各样的人都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做到不亢不卑、坦然自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值得律师去大惊小怪的,大凡世界上所有的怪人和怪事,在律师经办的案件中都会出现。综合以上的内容,做律师首先是要接到业务,其次是接到什么样的业务,再者能接到什么样人的业务,最后是选择为什么样的人服务。一名律师只有具备了选择当事人的能力的时候,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接受你的服务,做律师所有的学问大概都在这其中了。
做律师应该具备的几项能力
一、有工作经验、阅历,这样肯定有一定人脉,比刚出校门的案源方面肯定强。如果刚出学校门,最好是在社会上磨砺一段时间再想做大律师好律师吧。`
二、通情达理,这样容易被受众接受;律师要心思细密,善于把握当事人的心理。
三、交际能力,个性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未必是个好律师,但是有着超强的交际能力无疑会为你带来更多渠道去接触到给你带来案子的人。
四、写作能力,要求文字组织能力强,出稿快,文章说理性强。因为律师要求应变能力强,同时写作方面也要跟的上才行,律师在法庭上的基本功能就是说服法官,所以要求文字的说理性要强。
五、演讲能力,在法庭上要能得势得分最好,不能得分的时候一定要得势,所谓得势得分,我的概念里就是:势是得当事人的,分是得法官或者仲裁员的。而得势最重要的是看庭审表现,演讲能力出色的会更能渲染气氛,引起旁听群众跟当事人的好评的;
六、唯美追求,精益求精,法律文书、出庭发言要争取做到没有一句废话,不说一句错话!
要做好律师要注意这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思辩的方法:要看出别人看不出来的问题,想别人想不出来的方法,找别人找不出来的道理,多角度思考问题,要是做不到这点怎么脱颖而出?平日读书最好是多读大家之作,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无谓的争吵和聊天嘻嘻哈哈上。
二、专业的选择:在做实习律师期间最好掌握
一、两门绝活。举例:专利、房产、金融。可以根据你的兴趣爱好,更应该根据你的客户层次。想超越别人,2 必须有超越别人的本事,要舍得下一番工夫,除了常识性、理论性、基础性的东西外,要肯钻艰涩的专业书!成不成才在自己,不行一定是决心不够。其实要做成功律师真的很简单:
战略上:
一、眼界要开阔,一定多跟高层次的人交往,他们不仅可能给你带来高端客户,更有可能提升你人生的品位。(找配偶也一样,一定选最有潜力的绩优股或成长股)多参加各种研讨班、学术会从现在起你就该学着抓大放小,记住:律师要想作大作强最终要做高端客户的高端业务,起初的低端客户的低断业务只是为了练手,高端客户的低端业务也要做,为了将来做高端业务打基础。
二、努力要执着。要记得:失败得越惨烈,成就得越辉煌!千万不要被一时的失意打倒,律师行业的规律就是这样一开始难得很,做顺了就好了。即使做顺了,也不是每月都保证有钱挣的,心态一定要特佳才行,永远自信!
三、律师工作独立性很强,要特别自制特别有斗志才行。你开始可以跟着别人,以后可要带人的呦。要没这个志气可不行。说起来特强的律师,不光是律师助理佩服,律师同行也佩服的紧呢,法官检察官也尊敬!其实法官从骨子里面是看不起卑躬屈膝,只会送礼请客的律师的,正如律师看不起一点业务不懂的法官一样;
四、目标明确后,有规划有过程。别和任何人比,心静如水!人和人的情况不一样,机遇也不一样,永远和自己的计划相比。你要记住:积累得越深,成就得越辉煌!!学习、发展潜在客户就是积累的内容!别急着挣钱,等积累到一定阶段,想不挣钱都难。战术上:实习期间
一、努力尽快建立自己的工作风格,多学习资深律师的谈话风格形成自己的接待当事人和解答法律咨询的方法。要多思考和研究如何树立自己的专业形象;
二、多研究法律文书尤其是诉状的写作,一个没有庭审经验的律师想作好非诉讼的业务相当于痴心妄想。
三、业务上精益求精:
(一)对一个案子要作到把握好所有的1、证据
2、法律、法规、政策;
3、所有的案例。说到这补充点:最好订购一套《民商审判指导与参考》和《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都是最高人民法院出的。不打无把握的仗,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文件夹,一点一点积累,这是业务作好的唯一选择;
(二)感动当事人:就是在费用上和工作中要尽量多给当事人行方便,替他考虑;
(三)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对每一件案子都把知识、能力、水平发挥到极限!
四、没有事情的时候,学着找正经事情做。养成思考和动笔的习惯,律师不一定要能说,而是会说,有时无声胜有声!年轻的你很有正义感的,有时侯可能会多说,其实不一定会起到最佳效果,这个在实践中慢慢品吧,不是一两句说清楚的。还是慢慢来吧。
第五篇:银行业务与律师服务关系谈
银行业务与律师服务关系谈
作者:费黎英 文章来源:中顾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24 7:59:56
一、银行与法律服务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
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为其立行之本、经营之道的,因此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不同,银行所经营的是风险。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一条也把维护银行稳健经营列为了立法宗旨。可见在银行经营的过程中,防范经营风险是银行工作的重心。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银行是“风险厌恶”型企业。银行厌恶的风险很多,法律风险是其中之一。由于我国银行在计划经济时代,担当的只是国家财政的出纳员,尚不是完全意义的商业银行,因此毫无风险意识。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各家银行逐渐成为独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与之伴随的,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才在逐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为不重视风险,尤其为不重视法律风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历年形成的不良资产中有相当部分就是因为不重视法律风险引起的,因此在我国转型时期,银行业对法律风险的认识和防范尤具意义。而防范法律风险的最好方式就是与法律服务业结盟,所以银行业对法律服务业具有一种内在的天然的需求和联系。
二、律师现阶段为银行提供服务的主要形式仍以诉讼为主
银行业与法律服务业的天然联系,决定了这种联系的必然性和广泛性,但在目前由于各家银行忙于通过诉讼清收不良资产,因此对律师的使用、认识和评价也都局限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法律服务行业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中期才开始起步,律师业以诉讼为主,单兵作战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律师为银行提供的服务也主要限于代理诉讼。虽然我国目前司法环境正在逐渐改善,但实践中,还存在不少“打官司,就是打关系”的现象,从而又迫使银行在选择律师时,不是以律师的业务能力为标准,而更多的考虑律师与法官关系的深浅。这也使得律师把改善与法官的关系,而非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放在了首位。因此,我国目前的银行法律服务的整体水平非常低,律师为银行提供的服务还停留在很低的层次上。
三、金融企业与法律服务将日趋紧密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企业为增强竞争力,追求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寻求规范化的管理,加强风险控制能力、并追求金融创新。金融企业对自身的这种要求促进了其对律师服务的需求。律师的介入,能更好的帮助金融企业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防范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对于促进商业银行稳健快速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说传统存贷款尚有固定的法律服务模式可循的话,更多的中间业务和金融新业务应该成为律师大有可为的领域。激烈的竞争不仅为法律服务留下了缺口,而且辅助国内银行也应是律师服务的宗旨之一。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面对目前金融市场发展中的巨变及结合国际银行同业的发展经验,尤其是为了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银行强有力的挑战,加强管理和提升风险控制和金融创新能力成为国内银行业的共识。但我国相关金融立法明显滞后,诸多领域的法律空白、严格的金融监管法律体制以及过时的法律限制等严重影响了金融企业业务的发展。在我国现行法律环境下,商业银行开展创新业务面临较多的法律风险,而商业银行内部亦缺乏有效的对新业务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近年来商业银行发展创新业务的实践表明,法律风险日益成为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瓶颈。而律师也就能协助金融企业应对这些法律风险提供服务。法律障碍制约着银行的经营和资产运作,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要依赖于法制的完善,但它也给法律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从中进行协调处理,寻找出最完美的法律运作方法是律师的当然使命。
四、我们必须提高律师自身素质,以胜任于金融法律服务
随着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程度的加深,国内银行新业务、新的业务品种和新的经营体制、经营理念、业务范围等全方位的变革,其间所面临的法律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专业性更强的。要求律师不仅精通法律还要成为金融专家,不仅精通本土金融法律事务运作,还要熟练掌握一体化的国际市场中的金融法律事务运作方法。
从国有银行的现状看,我国商业银行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投资银行业务等方面缺乏人才,商业银行为弥补这一缺陷,除了引进人才之外,一个倾向性的选择可能就是求助于高水平的法律服务人员。
从律师业务自身看,与国际接轨的另一个结果可能就是:大的商业银行成立象国外大银行那样实力强大的法律部门,达到法律事务完全自我处理的水平,我国沿海地区已有这种倾向,出现这种局面之后,律师的唯一优势只能是素质。所以,律师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选择更高的定位,比如直接为同样需要改观的金融监管行为服务,而不再仅仅从事具体的金融事务运作,这样做的结果是律师不仅开拓了金融法律服务领域,还提高了作为法律服务者的角色地位。法律冲突使金融法律事务增加了玄机,从而有了更多的只有专业法律服务才能胜任的特征,成为律师的一个广阔领域。
五、律师应以专业、创新的精神为银行提供高层次的法律服务。
(一)律师应当为银行提供法律服务的新类型。
律师作为专业人士,最清楚银行客户在哪些方面具有或可能具有法律需求。由于银行业和法律服务业在我国的大规模发展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因此很难要求银行家们对法律服务有透彻、系统的了解。这就需要律师们积极主动地向银行家介绍可能为银行提供的多种法律服务,而不应仅局限于诉讼代理服务。例如,律师通过把在香港盛行的律师为银行按揭贷款提供服务的方式引进到国内,从而既保证了银行新业务的开展,又为律师开拓了法律服务的新市场。实际上像这样新型的法律服务产品还非常多,律师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把这些新的服务引进到银行的法律服务工作中。
(二)律师应当积极探索为银行提供法律服务的新模式。
过去律师为银行提供的法律服务主要表现为诉讼代理,法律服务方式比较粗放、简单,这种经营模式目前已远远不能适应银行对法律服务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律师事务所在为银行客户服务过程中,推出了“驻行办公式”的法律服务,深得客户好评。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由律师事务所派出深谙银行业务、经验丰富的专业律师到银行客户处上班,把法律服务送上门,为客户提供全天候的法律服务。这种模式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又使律师事务所在派烈的竞争中,以独特的方式开拓了市场。律师事务所应当根据银行需求,因地制宜地寻求新的法律服务模式为银行提供服务。
(三)律师应当以团队化和专业化的新形象为银行提供法律服务。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加强,法律法规越来越多,因此为银行服务的律师必须是精通银行业务,熟悉银行法律、法规、实务经验十分丰富,通晓银行法律业务的专业律师。同时,随着银行业对法律服务需求的层次提高,法律服务量的加大,那种单兵作战、单打独斗的方式必然会被团队化的律师所取代。特别是随着外资银行的加入,国外以银行法律服务为主业的大的律师事务所也随之进入中国,并活跃于外资银行业务的各个角落。我国律师事务所如果不及时调整策略,提高层次,不但不能为银行提供好的服务,而且也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六、律师为金融机构提供法律服务的形式
律师为金融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除传统的诉讼业务外,非诉讼法律服务包括业务培训、项目评估法律服务、个人住房贷款法律服务、流动资金贷款法律服务及中间业务法律服务等五大领域。
(一)、律师为金融机构提供法制讲座和业务培训
(二)、项目评估和流动资金贷款中的法律服务
银行对开发贷款项目、技改贷款项目的项目评估是贷款前的必经程序,项目评估报告是审贷会决定是否贷款的重要决策依据。项目评估报告通常包括:借款人评价、项目建设条件评价、市场评估、投资估算和筹资评估、偿债能力评估、贷款风险评价等内容。其中,对于借款人评价当中的借款人资信状况,律师可以出具法律意见书;对于项目建设条件评价当中的项目合法性审查,也可以通过律师调查、审查后出具法律意见书;对于贷款风险评价当中的担保风险分析,律师可以在对借款人拟提供抵押的抵押物的合法性审查,以及对该抵押物权属调查之后,出具法律意见书。
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中的律师法律服务,主要是律师对抵押人提供的抵押物进行合法性审查,以及到房地产抵押登记部门进行调查,出具相应的法律意见书。另外,律师可以参与对借款人的资信调查,参与对借款人借款投入的项目的合法性审查,以及对借款投入项目的联建合同的审查、联建方的资信调查等等。
(三)、个人消费贷款法律服务
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即银行的零售业务)蕴含着律师非诉讼法律服务的广阔空间。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例,律师及时地介入银行按揭业务,以自己的法律知识和经验,对开发商、购房者的主体资格和各种文件进行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审查,服务于银行、开发商和购房者,既能有效地防止任何虚假现象出现,对尽可能避免信贷资金出现呆账、坏账,对银行的信贷资金的安全、有效、及时地回收在法律上起到保障作用,又能为当事人提供专业化的法律服务,保障交易的安全和便捷。具体来说,律师的法律服务内容包括:
1.协助银行做好对房产开发商及楼盘的调查工作,出具法律意见书。
2.协助银行做好对购房者的调查工作,出具法律意见书。
3.协助银行、开发商、借款人三方拟订个人住房按揭法律事务所需的一切合同、协议及其他法律文件,并对三方签订的协议、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提供律师见证。
4.协助各方办理按揭贷款房屋的各项登记备案工作。
5.按揭贷款后的法律服务工作。根据借款人的还款日期,及时提醒借款人履行合同按时还款,对借款人迟延还款的,发出催款函督促购房者按时归还本息,如发现购房者无力归还本息,尽早采取措施,要求开发商履行回购义务,或拍卖所抵押房产。
(四)、协助银行控制中间业务的风险
中间业务。指银行通过为客户办理支付结算和其它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各项业务,包括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代客外汇交易、代客理财、汇兑等业务。目前,中间业务是各金融企业非常重视的业务,也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但我国关于银行中间业务的法律规定很少而且非常宽泛。无法对日新越异的银行中间业务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管理。律师可以协助银行建立完善的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以专业知识对合同及合同性文件进行谨慎的法律审查。在商业银行多数传统业务中,商业银行的总行或上级行制定了规范、缜密的格式合同文本。但在中间业务实践中,由于中间业务种类繁多,且差异较大,同时客户需求也差别较大,而且出于业务竞争的需要,常常需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因此较多中间业务没有也无法制定格式合同。在此情况下,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不得不根据客户的具体实际情况拟订合同。基于上述情况,律师对中间业务合同文本的审查、修订和使用管理以及合同的履行及跟踪监督,可以通过合同规范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充分发挥合同文本对中间业务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功能,进而增强中间业务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可预期性和确定性。
七、律师与银行的紧密合作必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西方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和法治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金融业的发展;法治的完备又促进了金融业的发达。当今世界的金融中心,无一不是在法制完备,法律服务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中国的香港等。而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世界上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几乎都是以提供金融法律服务为主业的,这表明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法律服务是法律服务业发展和壮大的重要支柱,可以说金融业与法律服务业是共生共荣的行业。
随着我国加入WTO,逐步放开我国的银行业,应对“狼来了”的挑战的一个有效步骤就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法律服务经验,为我所用。例如,在传统的信贷业务领域,能否借鉴国外银行的尽职调查、贷款条件、文件清单、法律意见书等成熟制度进一步完善放贷程序;在近年开展的中间业务,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和新兴的网上银行业务等方面,国外同行在银行法律服务领域都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有不少完全可“照搬”、“移植”,为我所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律师和银行家共同携手,就一定能促成金融业与法律服务业的共同发展和共创辉煌。